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24)六上科學1.2《怎樣放得更大》課件(61張PPT)+教案+學習任務單+課后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24)六上科學1.2《怎樣放得更大》課件(61張PPT)+教案+學習任務單+課后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怎樣放得更大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
實驗名稱:制作簡易顯微鏡
實驗器材:兩個凸透鏡
實驗步驟:1.取一個凸透鏡A放置在放 鏡架上,觀察較小的 字,在圖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2.在第一個凸透鏡下增加一個凸透鏡B,上下移動凸透鏡B,看看能不能使 字圖像放的更 。3.保持兩個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反復移進和移出凸透鏡B,比較所看到的圖像。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版權聲明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以下簡稱“本網站”)系屬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旗下網站,為維護本公司合法權益,現依據相關法律法
規作出如下鄭重聲明:
一、本網站上所有原創內容,由本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安排專項經費,運營規劃,組織
名校名師創作完成的全部原創作品,著作權歸屬本公司所有。
二、經由網站用戶上傳至本網站的試卷、教案、課件、學案等內容,由本公司獨家享有信息
網絡傳播權,其作品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網站不保證其內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發
的任何法律糾紛,均由上傳用戶承擔法律責任,本網站僅有義務協助司法機關了解事實情況。
三、任何個人、企事業單位(含教育網站)或者其他組織,未經本公司許可,不得使用本網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復制、發行、表演、廣播、信息網絡傳播、改
編、匯編、翻譯等方式),一旦發現侵權,本公司將聯合司法機關獲取相關用戶信息并要
求侵權者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四、一旦發現侵犯本網站作品著作權的行為,歡迎予以舉報。
舉報電話:400-637-9991
舉報信息一經核實,本公司將依法追究侵權人法律責任!
五、本公司將結合廣大用戶和網友的舉報,聯合全國各地文化執法機關和相關司法機關嚴厲
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
特此聲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貴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怎樣放得更大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上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2課。在上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已經知道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與鏡片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數也越大。但是一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聚焦部分引導學生提出“怎樣才能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呢?”的問題。探索部分分為三個環節:一是引導學生操作顯微鏡,將兩個放大鏡組合起來,調節合適的距離并固定,讓學生在其過程中發現兩個放大鏡組合能使圖像放得更大;二是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微小物體,比較和肉眼觀察的不同之處,并記錄新的發現;三是認識實驗室常用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包括目鏡、物鏡、調節旋鈕、載物臺和反光鏡。本課中不涉及實驗室顯微鏡的使用,這就需要學生通過比較自制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的異同,來了解光學顯微鏡每個結構的功能。拓展部分主要是介紹顯微鏡的發展歷史,了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及其在觀察對象上的變更,在比較中體會到技術的改進為科學研究的發展所帶來的巨大作用。
【學生分析】
在第1課中,學生已經認識了放大鏡的基本特點,掌握了利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知道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凸度有關。本課需要學生在觀察的同時用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對觀察所得進行記錄。學生在之前的《科學》學習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并能用簡單的詞句進行記錄。這些知識和技能儲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 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 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圖像的放大倍數和清晰度。
3. 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它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
科學思維
1. 能利用兩個凸透鏡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
2. 在觀察過程中,能通過調節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找到大而清晰的圖像。
探究實踐
1. 樂于參與自制顯微鏡的活動。
2. 體會科學家對科學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態度責任
1. 認識到人類發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2. 認識到科學的不斷發展會促進技術的不斷改進,而技術的改進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
【教學重難點】
用兩個放大鏡組裝成一個簡易顯微鏡,并用它進行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兩個放大鏡、印有小字的紙片、A4白紙、剪刀、透明膠帶、餐巾紙、供觀察的物體(如頭發、花蕊、紙纖維、昆蟲標本等)、學習表。
教師準備:兩個放大鏡、一架光學顯微鏡、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每位同學發一張印有小字的紙片,觀察上面寫了什么內容。
提問:
(1)用肉眼觀察,能看清紙片上的信息嗎?
(2)用放大鏡觀察,能看清嗎?和肉眼觀察有什么區別?
2.談話:用肉眼觀察,我們只能勉強辨認紙上寫的內容;用放大鏡觀察,我們發現字放大了一些。可看起來還是比較累,有什么辦法能放得更大嗎?
(板書課題:怎樣放得更大)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紙片上微小的字,讓學生體會到僅僅用肉眼和放大鏡來觀察微小的物體是不夠的,需要有能讓圖像放得更大的方法或儀器,從而引出課題——怎樣放得更大。
二、探索和研討
(一)自制顯微鏡
提問:提供兩個放大鏡,把它們組合使用,能不能使物體圖像放得更大?
1.第一次活動。(初步嘗試)
(1)學生兩人一組,使用兩個放大鏡的組合,輪流觀察文字的放大效果。
(2)研討:通過嘗試,兩個放大鏡組合能否讓圖像放得更大?在觀察過程中,為什么要不斷調節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嘗試用兩個放大鏡組合來觀察,發現兩個放大鏡平行組合下,能讓物體圖像放得更大一些。并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兩個放大鏡之間需要調節合適的距離,才能使觀察的圖像大而清晰。引導學生認識到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會影響放大倍數和清晰度,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2.第二次活動。(找準方法)
(1)談話:我們發現調節兩個放大鏡之間距離會改變放大倍數和清晰度,這兩者哪個要優先保證?(板書:清晰度)我們要在保證清晰度的前提下,盡量讓圖像放更大倍數,這就需要我們找到合適的距離,老師來介紹一種方法(PPT出示)。
①先用一個放大鏡觀察,在清晰的前提下,觀察到最大的圖像。
②保持第一個放大鏡不動,在下面平行增加第二個放大鏡。
③上下移動第二個放大鏡,找到最大的清晰圖像。
④保持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不變,反復移進和移出第二個放大鏡,比較所觀察到的圖像。
(2)學生用上述方法邊觀察邊調節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找到大而清晰的圖像,并比較兩個放大鏡組合觀察所得的放大倍數和一個放大鏡觀察的放大倍數之間的差異。
(3)保持兩個放大鏡之間的最佳距離不變,另一名同學用尺子測量出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并記錄。
(4)研討:怎樣組合放大鏡,才能使圖像放得更大?在這個過程中,你還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方法的介紹,讓學生認識到調節放大鏡之間距離并不是隨意的,邊觀察邊調節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既是一種對方法的應用,也是一個探究的過程,旨在讓學生發現兩個放大鏡恰當地組合能使圖像的放大倍數得到有效的提升。
3.固定放大鏡的組合。
(1)談話:我們發現兩個放大鏡組合放大倍數比一個放大鏡更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解脫不了雙手,一旦手動了,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導致圖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數發生變化。怎樣固定兩個放大鏡?
(2)提供材料:A4紙、剪刀和膠帶(或者直徑和放大鏡相當的塑料管、透明亞克力管等),做一個紙筒將兩個放大鏡固定好,這樣一個簡易的顯微鏡就做好了。
提示:提供的A4紙尺寸要事先裁好,長度大于剛才測量的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寬度和放大鏡周長相同。如果是塑料管和透明亞克力管等硬質材料,應課前進行處理,割出一條縱縫,保證放大鏡鏡柄放得下去。
設計意圖:動手制作簡易顯微鏡,不僅要固定好兩個放大鏡,還要讓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保持為大而清晰的測量值。制作時需要兩個同學密切配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用自制簡易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1.明確活動要求:用自制的簡易顯微鏡來觀察餐巾紙和自己選擇的其他物體,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自制顯微鏡觀察的區別,并將觀察結果記錄在學習表上。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并記錄觀察所得。
3.研討:用肉眼和自制顯微鏡觀察在放大倍數上有什么不同?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設計意圖:通過對多個對象進行觀察及觀察方式的對比,進一步發現自制的顯微鏡能有效提升放大的倍數,同時也認識到放大倍數的提高能夠讓我們發現事物更多的細節。
(三)認識實驗室顯微鏡的結構
1.談話:早在16世紀,來自荷蘭的詹森父子就已經發現,兩個放大鏡組合在一起,能使圖像放得更大,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根據這個發現,他們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顯微鏡(出示PPT圖片),它和我們做的顯微鏡有什么相似之處?
2.出示光學顯微鏡,用課件介紹光學顯微鏡主要有目鏡、物鏡、反光鏡、載物臺和調節旋鈕等結構。
3.學生觀察比較光學顯微鏡和自制顯微鏡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了解光學顯微鏡的幾個主要結構的功能。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光學顯微鏡和自制顯微鏡原理一樣,也是利用兩個放大鏡組合來進行觀察。讓學生認識光學顯微鏡的優點在于其具有穩定的結構以及觀察和操作上的便利。
三、拓展
1.了解電子顯微鏡:呈現電子顯微鏡圖片,介紹它的放大倍數和所能觀察到的微小物體。
2.研討:放大倍數的不斷提高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對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以及所能觀察到的微小物體的了解,認識到放大倍數的不斷提高能使觀察內容變得越來越清晰,體會技術的進步給科學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兩個放大鏡組合能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利用放大鏡能使我們發現更多微小物體的特征,這也是光學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將利用光學顯微鏡來進行觀察,發現更多微小事物的特征。
【板書設計】
怎樣放得更大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活動手冊要求學生用組合放大鏡觀察周圍常見物體并記錄它們的特點。表格第二欄觀察的第一樣物體為餐巾紙。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并非觀察整張餐巾紙,而應觀察餐巾紙被撕下的一個小角。在用組合放大鏡觀察之前,要先用肉眼進行觀察,把肉眼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記錄的方式既可以用詞語或短句的文字形式,盡量全面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也可以用畫圖的方式,形象地把觀察到的特點畫下來,再輔以文字進行簡要說明。在記錄組合凸透鏡觀察的現象時,要把餐巾紙放大后的一些細節記錄得盡量全面,能和肉眼觀察的結果形成對比。觀察的第二樣物體可以是頭發、花蕊、棉線、昆蟲的局部等一些肉眼觀察不清楚的微小物體,記錄的方式和觀察餐巾紙類似。
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放大倍數
清晰度(優先保證)
優先保證
清晰度
放大倍數
兩個放大鏡組合:放得更大
顯微鏡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3張PPT)
科學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2.怎樣放得更大
1. 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 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圖像的放大倍數和清晰度。
3. 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它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
1. 能利用兩個凸透鏡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
2. 在觀察過程中,能通過調節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找到大而清晰的圖像。
1. 樂于參與自制顯微鏡的活動。
2. 體會科學家對科學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1. 認識到人類發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2. 認識到科學的不斷發展會促進技術的不斷改進,而技術的改進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態度責任
新知導入
上節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皮膚,你有什么發現?
表面是由許許多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溝組織成的。還有許多凹下去的小孔,及長毛的開口即毛囊口,毛囊口內長有毫毛。
新知導入
人體的皮膚是由細胞組成的。用放大鏡能觀察到嗎?
新知導入
聚 焦
凸度越大,凸透鏡的放大倍數越大。
但是一個透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怎樣才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新知講解
活動:
兩人一組,討論并嘗試使用桌上的凸透鏡將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新知講解
將兩個凸透鏡疊加起來觀察,可以把圖像放得更大。
疊加時兩個凸透鏡的位置是怎樣的?怎樣擺放放大倍數最大
新知講解
探索一:簡易顯微鏡的制作與使用
探 索
實驗器材:
兩個凸透鏡、一個紙筒
新知講解
操作步驟:
(1)先用一個放大鏡觀察,在清晰的前提下,觀察到最大的圖像。
新知講解
操作步驟:
(2)加入第二個放大鏡。
(3)上下移動第二個放大鏡,觀察到最大的清晰圖像。
(4)反復移出、移進第二個放大鏡,比較觀察到的圖像大小。
當圖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時,注意測量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
新知講解
操作步驟:
(5)測出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用紙筒將兩個放大鏡固定。
為了觀察的方便,我們可以把實驗中的兩個凸透鏡用紙筒固定,兩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可以參考上面實驗中測得的數據.
我們發現:
兩個放大鏡比一個放大鏡放大物體的圖像會更大。
肉眼看到的蚜蟲
組合凸透鏡下的蚜蟲
新知講解
新知講解
用兩個放大鏡組合觀察
泡沫球
食鹽
面粉
新知講解
一個放大鏡
兩個放大鏡
泡沫球
新知講解
食鹽
一個放大鏡
兩個放大鏡
新知講解
一個放大鏡
兩個放大鏡
面粉
放大倍數不同
不同倍數凸透鏡組合時,哪個在上哪個在下呢?
新知講解
5倍在上,10倍在下 ,圖像放大效果最好。
5倍在上,10倍在下 10倍在上,5倍在下
新知講解
5倍在上,20倍在下 20倍在上,5倍在下
5倍在上,20倍在下 ,圖像放大效果最好。
新知講解
我們發現:
上邊的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小于下邊的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放大效果好。而且改變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放大的倍數和清晰度也會發生改變。(上小下大)
新知講解
目 鏡
物 鏡
鏡 筒
載物臺
反光鏡
鏡 座
鏡臂
新知講解
認識實驗室常用的光學顯微鏡的結構。
粗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
轉換器
壓片夾
通光孔
新知講解
新知講解
目鏡
調節旋鈕
物鏡
載物臺
反光鏡
人眼直接觀察的透鏡。
調節鏡筒上下位置的旋鈕。
承載被觀察物體的操作臺。
靠近被觀察的物體的透鏡。
反射光線到鏡筒中的鏡子。
研討
怎么組合凸透鏡,才能使圖像放得更大?
1
組合方式:上下、平行放置
組合距離: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圖像的放大倍數和清晰度,所以要找到一個恰當的位置,使可以觀察到較大且清晰的圖像。
研討
實驗室的顯微鏡由哪些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
放大
放大
調節旋鈕
目鏡
物鏡
調節物鏡和物體之間的距離
載物臺
放置被觀察的物體
反光鏡
增強光線
研討
我們的組合凸透鏡,相當于顯微鏡中的哪個部分?
3
目鏡
物鏡
拓展
在17世紀,人們發現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明顯提高放大倍數。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了,這就是早期的顯微鏡。用透鏡組合而成的顯微鏡叫作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一兩千倍。
為了觀察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電子顯微鏡等更先進的觀察儀器。用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的圖像放大約200萬倍。
流感病毒
冠狀病毒
癌細胞
大腸桿菌
拓展
顯微鏡的發展
從遠古時代,人們就渴望看到更多肉眼看不到的事物。
后來考古發現,大約在1600年,人們通過疊加鏡片的形式來制造光學設備.
拓展
拓展
顯微鏡的發展
以后幾百年來,人們一直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微觀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只能達到光波的半波長左右,這樣人類的探索受到了限制。
拓展
顯微鏡的發展
進人20世紀,光電子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33年德國人制成了第一臺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拓展
顯微鏡的發展
拓展
顯微鏡的發展史,科技進步史
簡易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掃描隧道顯微鏡
1590年荷蘭詹森父子
1932德國諾爾和魯斯卡
1983年
50-200倍
1500倍
200萬倍
3億倍 納米科技
放大鏡
拓展
青苔
放大鏡下的青苔
拓展
肉眼看到的花
顯微鏡下的花粉
顯微鏡下的花粉管
拓展
顯微鏡下的花粉顆粒
拓展
顯微鏡下的花粉顆粒
拓展
顯微鏡下的花粉顆粒
拓展
顯微鏡下的花粉顆粒
拓展
顯微鏡下的世界
拓展
顯微鏡下的世界
拓展
顯微鏡下的世界
拓展
顯微鏡下的世界
拓展
顯微鏡下的世界
拓展
顯微鏡下的世界
拓展
新型冠狀病毒
爵床的花粉
螨蟲
胡蜂
拓展
顯微鏡下的人體皮膚
顯微鏡下的雪花
拓展
顯微鏡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
某種流感病毒
某種癌細胞
某種細菌
課堂總結
知識點總結
1、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圖像的放大倍數和清晰度;
3、上邊的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小于下邊的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放大效果好。(上小下大)
4、用透鏡組合而成的顯微鏡叫作光學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顯微鏡下圖像更大,細節更清晰,范圍更小。
5、顯微鏡有目鏡(放大)、物鏡(放大)、調節旋鈕、載物臺和反光鏡(增強光線)組成。
6、自制簡易顯微鏡上方凸透鏡相當于目鏡,下方凸透鏡相當于物鏡。
7、放大鏡→簡易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
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
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
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
課堂練習
C
1.近期,開封市迎來了新冠疫苗接種的高峰期。在疫苗問世前,科學家借助( )觀察到了新冠病毒,并對其進行了無數次的研究。
A.放大鏡 B.光學顯微鏡 C.電子顯微鏡
2.觀察肉眼看不到的物體會用到下面哪種工具( )。
A.平面鏡 B.護目鏡 C.顯微鏡
3.下列方法中,能使觀察到的物體放得最大的是( )
A.調整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之間的距離
B.移動放大鏡與觀察者眼睛的距離
C.移動放大鏡與被觀察物體之間的距離
C
C
課堂練習
B
4.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要選用兩個( )的放大鏡最好。
A.一樣大,放大倍數也相同 B.一樣大,放大倍數不相同 C.都可以
5.把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步驟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②準備兩個放大鏡
③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
④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
A.②-④-③-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B
課堂練習
如右圖,由上到下填寫顯微鏡各個結構的名稱: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其中載物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反光鏡的作用是_________ ; 調節旋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目鏡
調節旋鈕
物鏡
載物臺
反光鏡
放置被觀察物體
調節光線
調節物鏡和被觀察物體之間的距離
(1)制作材料:兩個直徑相同放大倍數不同的________、紙筒和膠帶。
(2)制作過程:
①上下移動調整兩個凸透鏡之間的________,直到看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
②用紙筒和膠帶把兩個凸透鏡_______下來;
③一個簡易的________就做好了。
放大鏡
距離
固定
顯微鏡
作業布置
課后作業
完成對應課時練習
作業布置
用自己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第一學期
課題 《》
學生信息
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
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1.下列觀察工具中,不能看到原子結構的是( )。A.光學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掃描隧道顯微鏡2.電子顯微鏡已經可以把物體放大到( )倍。A.200 B.2000 C.200 萬3.利用兩個放大鏡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正確的制作過程是( )。①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②準備兩個放大鏡;③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④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4.科學家一般選用( )來觀察病毒。A.光學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5.組裝簡易顯微鏡的步驟:①找到最大最清晰的圖像;②固定鏡片;③上下調整鏡片距離。正確的順序是(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6.笑笑想做一個簡易顯微鏡,以下組合中視野最大的是( )。A.5×,3× B.10×,3× C.10×,5×7.科學家一般選擇( )來觀察 SARS 病毒。A.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8.光學顯微鏡的鏡頭一般是由( )組成的。二、填空題9.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_倍的金屬結構顯微鏡并且他發現了___________。10.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1.簡易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兩個放大鏡倍數之___________(填“和”或“積”)。12.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屬結構的____________鏡。13.荷蘭生物學家____________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進 300 倍的顯微鏡,并發現了微生物。14.科學家們用________來觀察 SARS 病毒,老人們常常用_________來看報紙。15.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是由荷蘭人______發明的。現在人們又發明了______顯微鏡和______ 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能把物體放大到______萬倍。16.生物學家__________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現了__________。三、判斷題17.顯微鏡和量筒、彈簧秤一樣,是人類認識周圍物質的一種工具。(______)18.列文虎克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 300 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______)19.當鏡片中央凸起的程度一樣時,直徑較小的放大鏡放大物體圖像的倍數就大。(______)20.科學家要研究 SARS、H1N1 等病毒,選用光學顯微鏡比較合適。(______)21.制作簡易顯微鏡時,既可以選取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也可以選取兩個放大倍數相的凸透鏡。(______)22.放大鏡的發明讓我們看到了微生物和細胞。(______)四、簡答題23.早期的顯微鏡是怎么制作的?24.為什么利用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制成的顯微鏡可以使物體的像被放得更大?五、實驗題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使用和研究小靜同學在假期里想在家利用家里的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身邊的微小世界。25.在家里的實驗角,小靜同學找到了三種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分別是 2×、3×、5×,其中是5×的放大鏡是( )。A.鏡片最大的 B.鏡片最厚的 C.鏡片凸度最大的26.她想用放大鏡組合一個簡易顯微鏡,如果想要視野范圍最大,應該選擇(______)和(______)這兩個放大鏡。(寫出放大鏡倍數)27.小靜想要培養微生物進行觀察,最好選擇( )。A.自來水 B.池塘里的水 C.小溪里的水28.她用自制簡易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只看到一些小顆粒在移動,但看不清楚,你覺得可能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29.后來她制作了玻片標本,用光學顯微鏡看到了下圖中的生物,它可能是(______)。六、綜合題我國科學家在 1993 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在一塊晶體硅的表面直接移動硅原子寫下了“中國”二字,這標志著我國科研已經達到操縱原子的世界先進水平。30.掃描隧道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相比,( )放大的倍數更大。A.掃描隧道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31.用肉眼我們( )觀察到晶體硅表面的“中國”二字。A.能 B.不能32.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發明以前,( )就已經使人們了解了組成物質的極小微粒——原子。A.電子顯微鏡 B.光學顯微鏡參考答案1.A2.C3.C4.B5.B6.A7.B8.A9.300 微生物10.電子顯微鏡 掃描隧道顯微鏡11.積12.顯微13.列文虎克14.電子顯微鏡 放大鏡15.列文虎克 電子 掃描隧道 20016.列文虎克 微生物17.√18.√19.×20.×21.√22.×23. 答:在 17 世紀,人們發現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明顯提高了放大能力,這就是早期的顯微鏡。24.答:因為一個放大鏡把另一個放大鏡所放大的像進一步放大了,所以利用兩個放大鏡制成的顯微鏡可以使物體的像被放得更大。25.C26. 2× 3×27.B28.簡易顯微鏡放大倍數太小,放大效果不明顯29.草履蟲30.A31.B32.A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程基本信息
課例編號 2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六 學期 第一學期
課題 《怎樣把物體放的更大 》
教科書 書名:《科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學生信息
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
學習目標
1.知道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2.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圖像的放大倍數和清晰度。3.能利用兩個凸透鏡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4.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
課前學習任務
1.了解顯微鏡各部分名稱,能簡單說出各部分的作用。2.有條件的可以準備一個手持顯微鏡。3.收集小昆蟲的尸體,準備一棵小草。
課上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一】兩個放大怎樣組合,才能看到一個更加清晰放大的像?【學習任務二】
推薦的學習資源
1.《微觀世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收集昆蟲尸體
一棵草
(可以用家中植物代替)
版權聲明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以下簡稱“本網站”)系屬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旗下網站,為維護本公司合法權益,現依據相關法律法
規作出如下鄭重聲明:
一、本網站上所有原創內容,由本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安排專項經費,運營規劃,組織
名校名師創作完成的全部原創作品,著作權歸屬本公司所有。
二、經由網站用戶上傳至本網站的試卷、教案、課件、學案等內容,由本公司獨家享有信息
網絡傳播權,其作品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網站不保證其內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發
的任何法律糾紛,均由上傳用戶承擔法律責任,本網站僅有義務協助司法機關了解事實情況。
三、任何個人、企事業單位(含教育網站)或者其他組織,未經本公司許可,不得使用本網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復制、發行、表演、廣播、信息網絡傳播、改
編、匯編、翻譯等方式),一旦發現侵權,本公司將聯合司法機關獲取相關用戶信息并要
求侵權者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四、一旦發現侵犯本網站作品著作權的行為,歡迎予以舉報。
舉報電話:400-637-9991
舉報信息一經核實,本公司將依法追究侵權人法律責任!
五、本公司將結合廣大用戶和網友的舉報,聯合全國各地文化執法機關和相關司法機關嚴厲
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
特此聲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貴任公司
030776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丰城市| 牟定县| 轮台县| 石首市| 拉萨市| 灵武市| 晋江市| 文成县| 洛南县| 宁国市| 克什克腾旗| 伊通| 庆安县| 淳化县| 苏州市| 凤凰县| 永济市| 正镶白旗| 上林县| 彝良县| 清远市| 巍山| 横山县| 桐柏县| 二连浩特市| 龙南县| 龙游县| 青海省| 汉寿县| 滦平县| 赤壁市| 新晃| 武平县| 都江堰市| 景谷| 香格里拉县| 绥芬河市| 白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