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專題 分子、原子、離子和元素角度1 構成物質的微粒1.(2023·撫順中考改編)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氨氣(NH3) B.氮氣(N2)C.汞(Hg) D.五氧化二磷(P2O5)【解析】選C。由表示上述物質的化學符號可知,A、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錯誤。B、氮氣是由氮分子構成的,錯誤。C、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正確。D、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構成的,錯誤。2.(2023秋·青島質檢)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金剛石 B.水銀 C.氮氣 D.氯化鈉【解析】選C。A.金剛石屬于固態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錯誤;B.水銀屬于金屬單質,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錯誤; C.氮氣屬于氣態非金屬單質,是由氮分子構成的,正確; D.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錯誤。3.(2023·岳陽中考)下列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合理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濕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C.6 000 L氧氣能被壓縮裝入40 L的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D.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解析】選B。A、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花中含有花香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正確。B、濕衣服被晾干是因為水分子在不斷地運動,運動到了空氣中去,這是一個物理變化,分子種類并沒有發生改變,錯誤。C、6 000 L氧氣能被壓縮裝入40 L的鋼瓶中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壓強增大,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正確。D、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正確。角度2 粒子的結構示意圖4.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原子質子數是 ( )A.2 B.6 C.8 D.16【解析】選D。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代表原子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5.(2023·婁底中考)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2個電子B.該粒子表示的元素符號是MGC.該粒子表示離子的結構示意圖D.該粒子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解析】選A。A.該粒子最外層電子數<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A正確;B.該粒子核內有12個質子,是鎂元素,元素符號是Mg,B錯誤;C.該粒子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是原子,C錯誤;D.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該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D錯誤。6.(2023秋·濰坊質檢)如圖是甲、乙兩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兩種粒子的說法合理的是 ( )A.甲、乙兩種粒子都不顯電性B.乙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C.乙粒子是非金屬陰離子D.甲、乙形成的兩種離子的電子層數相同【解析】選A。A.甲、乙兩種粒子的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是原子,原子不顯電性,正確;B.乙粒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錯誤;C.乙粒子的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為17,是氯原子,錯誤;D.甲粒子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乙粒子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陰離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錯誤。7.(2023秋·煙臺質檢)觀察下列圖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④化學性質相似B.②③所代表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C.④中X=8D.由⑤可知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8.7 g【解析】選C。A、①只有1個電子層,且最外層有2個電子,化學性質穩定,④的最外層有2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的電子,①④化學性質不相似,錯誤;B、②是鋁離子,鋁原子的核外有三個電子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③是氖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錯誤;C、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即38=2+8+18+X+2,X=8,正確;D、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寫,錯誤。8.“化學觀念”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化學變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不發生改變;②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水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③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④3Mg2+和2O中的“2”都表示微粒的個數;⑤Na和Na+表示同種元素;⑥表示的粒子都帶正電。A.②③⑤ B.①②⑤C.②④⑥ D.②⑤⑥【解析】選A。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一定改變,原子的種類不變,①錯誤;水受熱變成水蒸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水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②正確;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③正確;3Mg2+中的2表示一個鎂離子所帶正電荷數,2O中的“2”表示氧原子個數,④錯誤;Na和Na+的質子數相同,表示同種元素,⑤正確;題圖中的第一個粒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該粒子是原子,而不是陽離子,⑥錯誤。9.如圖為A、B、C、D、E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按要求填空:(1)A、B、C、D、E五種粒子對應的元素有 種。 (2)A表示的粒子是 (用化學用語表示)。 (3)A~E五種粒子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是 (填字母)。 (4)微粒C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5)甲圖中的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圖乙中,A~E所示微粒中化學性質與圖甲相似的原子有 (填序號)。 【解析】(1)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C和D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共有4種元素;(2)A質子數為9屬于氟元素,質子數=電子數,是氟原子,用元素符號F來表示氟原子;(3)B、C、E最外層電子數為8,具有相對穩定結構;(4)微粒C的質子數為11,為鈉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1價,微粒E的質子數為17,為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1價,則兩種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Cl;(5)圖甲中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7,大于4,應為非金屬元素,A的最外層電子數與甲相同,故兩者化學性質相似。答案:(1)四(或4) (2)F (3)B、C、E (4)NaCl (5)非金屬 A角度3 物質的組成與構成11.(2023·陜西中考A卷改編)碳元素是組成物質種類最多的元素。下列物質只含碳元素的是 ( )A.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B.金剛石(C)C.碳酸(H2CO3)D.生石灰(CaO)【解析】選B。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含有鈣、碳、氧元素,錯誤。B、金剛石(C)只含碳元素,正確。C、碳酸(H2CO3)中含有氫、碳、氧三種元素,錯誤。D、生石灰(CaO)中含有鈣、氧元素,錯誤。12.(2023·東營中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離子都不顯電性B.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構成物質C.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變成離子D.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解析】選A。A、分子和原子不顯電性,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帶電,說法錯誤;B、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構成物質,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說法正確;C、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變成離子,說法正確;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能保持其化學性質,說法正確。1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兩種粒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則這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B.若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C.若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定相同D.若兩種粒子的質子數相同,則這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解析】選B。若兩種粒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這兩種粒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如鎂離子和鈉離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但它們的質子數不同,屬于不同種元素,故A錯;若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這兩種粒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故B正確;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若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這兩種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相同,如某元素的原子和離子最外層電子數不相同,但屬于同種元素,故C錯;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不能說是同種元素的原子,故D錯。14.(2023·威海中考)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造也可以被消滅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D.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解析】選D。A、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造也可以被消滅,正確。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但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則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正確。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分子的構成不同,則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正確。D、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但分子的構成相同,化學性質相同,錯誤。15.(2023·綏化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1)原子序數為7和15的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兩種元素的原子 。 (2)O2-核外電子排布與 原子相同。 (3)鋁、硅、磷三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為三種元素的原子 。 【解析】(1)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層電子數,原子序數為7和15的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兩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2)O2-是氧原子得到2個電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第一層上有2個電子、第二層上有8個電子,O2-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3)鋁、硅、磷三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為三種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答案:(1)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2)氖 (3)核外電子層數相同微專題 分子、原子、離子和元素角度1 構成物質的微粒1.(2023·撫順中考改編)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氨氣(NH3) B.氮氣(N2)C.汞(Hg) D.五氧化二磷(P2O5)2.(2023秋·青島質檢)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金剛石 B.水銀 C.氮氣 D.氯化鈉3.(2023·岳陽中考)下列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合理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濕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C.6 000 L氧氣能被壓縮裝入40 L的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D.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角度2 粒子的結構示意圖4.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原子質子數是 ( )A.2 B.6 C.8 D.165.(2023·婁底中考)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2個電子B.該粒子表示的元素符號是MGC.該粒子表示離子的結構示意圖D.該粒子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6.(2023秋·濰坊質檢)如圖是甲、乙兩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兩種粒子的說法合理的是 ( )A.甲、乙兩種粒子都不顯電性B.乙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C.乙粒子是非金屬陰離子D.甲、乙形成的兩種離子的電子層數相同7.(2023秋·煙臺質檢)觀察下列圖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④化學性質相似B.②③所代表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C.④中X=8D.由⑤可知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8.7 g8.“化學觀念”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化學變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不發生改變;②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水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③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④3Mg2+和2O中的“2”都表示微粒的個數;⑤Na和Na+表示同種元素;⑥表示的粒子都帶正電。A.②③⑤ B.①②⑤C.②④⑥ D.②⑤⑥9.如圖為A、B、C、D、E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按要求填空:(1)A、B、C、D、E五種粒子對應的元素有 種。 (2)A表示的粒子是 (用化學用語表示)。 (3)A~E五種粒子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是 (填字母)。 (4)微粒C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5)甲圖中的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圖乙中,A~E所示微粒中化學性質與圖甲相似的原子有 (填序號)。 角度3 物質的組成與構成11.(2023·陜西中考A卷改編)碳元素是組成物質種類最多的元素。下列物質只含碳元素的是 ( )A.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B.金剛石( )C.碳酸(H2CO3)D.生石灰(CaO)12.(2023·東營中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離子都不顯電性B.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構成物質C.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變成離子D.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1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兩種粒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則這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B.若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C.若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定相同D.若兩種粒子的質子數相同,則這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14.(2023·威海中考)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造也可以被消滅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D.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15.(2023·綏化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1)原子序數為7和15的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兩種元素的原子 。 (2)O2-核外電子排布與 原子相同。 (3)鋁、硅、磷三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為三種元素的原子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專題 分子、原子、離子和元素 學案 (學生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魯教版(2024)上冊.docx 微專題 分子、原子、離子和元素 學案 (教師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魯教版(2024)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