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課題1燃料的燃燒》第1課時同步分層練習【基礎培優】1.下列關于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燃燒一定有發光、放熱現象B. 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即可發生燃燒C. 所有的燃燒都需要點燃或加熱D. 燃燒時一定有火焰產生2.取一張光滑的厚紙,做成一個如圖所示的小紙鍋,用紙鍋盛水在火上加熱,鍋里的水燒開了,紙鍋卻沒有燃燒,其主要原因是( )A. 紙的著火點變低 B. 水隔絕了氧氣C. 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 D. 紙鍋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太小3.在工業上,下列增大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與燃料充分燃燒無關的是( )A. 把煤炭磨成粉末狀進行燃燒B. 把柴油噴成霧狀進行燃燒C. 給鍋爐鼓風,增加空氣供給量D. 給鍋爐外殼裝隔熱層,減少熱量散失4.開辟防火帶是山林防火的一個措施。在樹林中間開辟通道(防火帶)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著火點 B.隔絕空氣C.隔離可燃物 D.沿通道擴散濃煙5.用酒精燈加熱盛有水的紙杯底部,紙杯沒有燃燒,其主要原因是( )A.溫度未達到紙的著火點B.紙不是可燃物C.紙杯沒有和氧氣接觸D.加水后,紙的著火點降低了【能力提升】一、單選題:1.用嘴吹滅燃著的生日蠟燭,利用的主要滅火原理是( )A.隔絕空氣B.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2.用一塊棉手帕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待均勻濕透后取出,用火點燃,當手帕的火焰熄滅后,發現手帕完好無缺,下面解釋正確的是( )A.是魔術,你看到的是一種假象B.酒精能降低棉布的著火點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熱,使手帕的溫度低于棉布的著火點D.酒精跟棉布反應,使棉布的著火點升高3.安全警鐘應時刻長鳴。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油鍋著火,鍋蓋蓋滅 B.燃氣泄漏,點火檢查C.點燃氫氣,提前驗純 D.面粉廠內,禁止吸煙4.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A.油鍋起火迅速用鍋蓋蓋滅B.煤氣泄漏迅速打開排氣扇C.酒精燈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濕抹布撲蓋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線前開辟一條“隔離帶”,以控制火災5.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如圖為某實驗示意圖,有關該實驗說法錯誤的是( )A.只有銅塊上的白磷燃燒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氣,白磷會燃燒C.熱水的作用既提供熱量又隔絕空氣D.升高水的溫度,銅塊上的紅磷也能燃燒二、填空探究題:1.為了探究燃燒的條件,小軍查閱資料得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他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分別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紅磷的兩支試管,放到盛水的燒杯中,另將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燒杯的水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下:①試管中的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②試管中的紅磷不燃燒;③燒杯中的白磷不燃燒.(1)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由現象①②得到的燃燒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由現象①③得到的燃燒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杰認為小軍設計的裝置有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小杰改進的裝置如圖2,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同學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2.火是文明的起源,人類取火的方法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1)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_,因而容易點燃。(2)1830年發明了火柴。原理是將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引燃火柴桿,推測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使燃燒更劇烈。3.詩人陸游的筆記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想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夾瓷盞被稱為省油燈,用棉繩做炷(燈芯),上層盞盛油,下層盞盛水。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圖中屬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這是燃燒的_________個條件之一。(2)省油燈的原理是:油燃燒___________,上層內盞油溫___________,下層盞內水吸熱,減少油的___________,以達到省油的目的。(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對該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___________(多選,填字母序號)。a.水分子受熱分解 b.水分子不斷運動c.水分子間隔變大 d.水分子數目減少同步分層練習答案【基礎培優】:1.A 2.C 3.D 4.C 5.A【能力提升】:一、選擇題:1.D 2.C 3.B 4.B 5.D二、填空探究題:1.(1)溫度達到著火點;與空氣(或氧氣)接觸(2)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而松動。2.(1)著火點低(2)提供氧氣3.(1)炷 油 三(2)放熱 升高 蒸發(3)bc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1燃料的燃燒》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燃料的燃燒第1課時 單元 第七單元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教材分析 《燃燒的燃燒》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的內容。在生活中,同學們可能熟悉常見燃燒的現象,但燃燒的規律未必知曉;在學習了氧氣、碳及碳的氧化物等相關知識后,學習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為學習燃料的充分燃燒做好了鋪墊,長遠來看本節課對高中要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也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本課題是對之前所學過“燃燒”的更深入的學習,并且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能夠學以致用,學習將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理論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核心素養目標 化學觀念:通過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深入認知燃燒的三個條件。科學思維:通過滅火實驗,掌握滅火的原理與常見的方法。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實驗,學習如何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重點 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難點 燃燒條件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驗成功實施。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回憶有關燃燒的化學反應,這一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引入新課。 思考回答 通過學生的認知引入新課,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一、燃燒的條件【播放視頻】艾德荒野成功取火提出問題進行猜想:物質燃燒需要滿足什么條件?需要可燃物;有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燒嗎 石子不燃燒艾德做了以下準備成功取火:步驟1:收集木頭和干草 步驟2:快速鉆木 步驟3:將空氣吹向火絨這些步驟與燃燒的條件有什么關系 教師播放視頻“燃燒條件實驗”分析燃燒的條件:【思考1】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思考2】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思考3】 向熱水中的白磷通氧氣,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燒起來,這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咎岢鰡栴}】什么叫做著火點?可燃物燃燒時,都需要一個最低溫度,也就是著火點。著火點是物質的一種固有屬性,不同物質的著火點是不同的。著火點能不能改變!【方法導引】控制變量法:多個因素(變量):可將多變量問題變成多個單變量問題分別研究,再綜合解決問題。根據所學知識,回答艾德生火步驟的作用?步驟1:收集木頭和干草:可燃物步驟2:快速鉆木:使溫度達到著火點步驟3:將空氣吹向火絨:接觸氧氣 思考討論 通過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深入認知燃燒的三個條件。燃料燃燒的調控—燃料的充分燃燒【思考與討論】做飯時,有時燃氣灶的火焰呈現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此時就需要調節一下灶具的進風口,這是為什么呢 產生的黑煙是炭黑。當氧氣不充足時,燃料不能充分燃燒,產生黑煙,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質,所以要調大進風口。充分燃燒的主要條件: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氧氣);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充分燃燒的意義:提高燃料利用率,節約能源,減少空氣污染,對于生產、生活及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三、滅火的原理和方法1.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2.放雜物的紙箱著火時,用水澆滅。3.撲滅森林著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火蔓延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實驗探究】簡易滅火器的設計與制作: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稀鹽酸。蠟燭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請用滅火的原理來分析。學生觀察現象分析滅火原理?!咀⒁狻吭O計、制作和使用滅火器時,應充分考慮裝置和試劑的安全性(如鹽酸有腐蝕性和揮發性),須經教師確認裝置安全、可行。工作原理:當把吸濾瓶底部朝上倒轉過來后,吸濾瓶中的碳酸鈉溶液與小試管中的鹽酸混合,立即發生化學反應,Na2CO3+2HCl=2NaCl+CO2↑+H20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吸濾瓶中氣壓突然增大,使吸濾瓶中的液體隨二氧化碳氣體從吸濾瓶的側管處噴射出來。滅火原理:二氧化碳和泡沫從滅火器中噴出,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了空氣,達到滅火目的?!举Y料卡片】介紹常見滅火器和它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讓學生學有所用。【鞏固提升】:燃燒給人類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燃燒也是如此,由于人們使用不當常常引發火災,給人類帶來災難。警示:1、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2、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可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3、發現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 思考討論 讓學生初步了解滅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學會滅火器的選擇和使用。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形成知識體系。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對火災的安全防范意識課堂練習 1.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桿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A.火柴桿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B.火柴桿著火點高C.火柴桿潮濕,不易繼續燃燒 D.火柴桿接觸的氧氣少2.小明拿一瓶汽油,打開瓶蓋放在空氣中,他發現,汽油雖然與空氣接觸,但并未燃燒,其原因是( )A.是液態物質 B.與氧氣接觸少 C.具有揮發性 D.溫度低于著火點3.森林著火時,救火員開辟防火隔離帶的目的是( )A.隔絕空氣 B.開辟道路以利于運水滅火C.隔離可燃物 D.使可燃物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4.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熊熊燃燒的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使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據燃燒的條件填寫:曹軍的木船是( ),木船燃燒的條件是( )。課堂小結 1.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 (3)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2.滅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第七單元 課題1燃料的燃燒(人教版)九年級上(第1課時)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核心素養目標通過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深入認知燃燒的三個條件。0102通過滅火實驗,掌握滅火的原理與常見的方法。03通過實驗,學習如何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04通過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新知導入回憶有關燃燒的化學反應,這一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探究新知一、燃燒的條件燃燒需要什么 有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燒嗎 火柴 石子 煤塊 酒精需要可燃物艾德荒野成功取火探究新知步驟1:收集木頭和干草 步驟2:快速鉆木 步驟3:將空氣吹向火絨艾德做了以下準備成功取火探究新知這些步驟與燃燒的條件有什么關系 一、燃燒的條件探究新知一、燃燒的條件著火點是物質的一種固有屬性,不同物質的著火點是不同的。溫度達到可燃物燃燒的最低溫度。實驗現象:銅片上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而紅磷不燃燒。實驗結論:探究新知一、燃燒的條件水中 銅片上 白磷 白磷 紅磷是否可燃物是否接觸氧氣是否達著火點是否發生燃燒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探究新知實驗分析:一、燃燒的條件實驗 現象 原因分析①A處的白磷對比實驗①②可知,燃燒需要________________②B處的紅磷 ③C處的白磷 對比實驗①③可知,燃燒需要_____________④向C處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后 對比實驗③④可知,燃燒需要____________燃燒燃燒不燃燒不燃燒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與氧氣接觸探究新知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可 燃 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同時滿足燃燒需要三個條件:熱水的作用:隔絕空氣,提供熱量銅片的作用:導熱探究新知實驗1實驗2實驗3根據各實驗得到相應的燃燒條件有: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下圖是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3個對比實驗:一、燃燒的條件探究新知控制變量可將多變量問題變成多個單變量問題分別研究;再綜合解決問題。一是控制溫度、氧氣等因素不變,通過不同可燃物(紅磷、白磷)的實驗,說明物質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二是控制溫度可燃物等因素不變,通過有氧氣或無氧氣存在時的實驗,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有氧氣(或空氣)。燃燒條件的探究多個因素(變量)控制變量法根據所學知識,回答艾德生火步驟的作用?步驟1:收集木頭和干草 步驟2:快速鉆木 步驟3:將空氣吹向火絨可燃物使溫度達到著火點接觸氧氣探究新知二、燃料燃燒的調控——燃料的充分燃燒做飯時,有時燃氣灶的火焰呈現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此時就需要調節一下灶具的進風口,這是為什么呢 產生的黑煙是炭黑。當氧氣不充足時,燃料不能充分燃燒,產生黑煙,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質,所以要調大進風口。題目放出的熱量少,燃料利用率低,浪費資源產生黑煙、一氧化碳等物質,污染空氣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氧氣)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提高燃料利用率,節約能源,減少空氣污染對于生產、生活及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不充分燃燒的缺點充分燃燒的意義充分燃燒的主要條件燃料的充分燃燒探究新知二、燃料燃燒的調控——燃料的充分燃燒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缺一即可。方法:1.移去可燃物2.與氧氣隔絕3.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鍋蓋蓋滅隔絕氧氣水澆滅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設置隔離帶隔離可燃物探究新知三、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稀鹽酸。蠟燭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請用滅火的原理來分析和解釋。簡易滅火器的設計與制作通常使用的滅火器的原理是什么 如何設計與制作簡易滅火器 題目實驗與分析:1 2 3現象原因正常燃燒熄滅燒杯內氧氣逐漸減少,氧氣耗盡,所以蠟燭熄滅蠟燭與空氣接觸,所以持續燃燒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蠟燭隔絕氧氣而停止燃燒熄滅簡易滅火器的設計與制作實驗與分析:簡易滅火器的設計與制作根據滅火原理及上述實驗Ⅲ所利用的化學反應原理,可以設計一種簡易滅火器,如圖所示。設計、制作和使用滅火器時,應充分考慮裝置和試劑的安全性(如鹽酸有腐蝕性和揮發性),須經教師確認裝置安全、可行。工作原理:當把吸濾瓶底部朝上倒轉過來后,吸濾瓶中的碳酸鈉溶液與小試管中的鹽酸混合,立即發生化學反應,Na2CO3+2HCl=2NaCl+CO2↑+H20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吸濾瓶中氣壓突然增大,使吸濾瓶中的液體隨二氧化碳氣體從吸濾瓶的側管處噴射出來。滅火原理:二氧化碳和泡沫從滅火器中噴出,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了空氣,達到滅火目的。簡易滅火器的設計與制作用來撲滅油、氣體引起的失火用來撲滅圖書、精密儀器失火用來撲滅木材、棉布引起的失火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水基型滅火器1.穿過濃煙逃生時,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2.若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可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3.火勢較大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課堂練習1.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桿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A.火柴桿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B.火柴桿著火點高C.火柴桿潮濕,不易繼續燃燒 D.火柴桿接觸的氧氣少2.小明拿一瓶汽油,打開瓶蓋放在空氣中,他發現,汽油雖然與空氣接觸,但并未燃燒,其原因是( )A.是液態物質 B.與氧氣接觸少C.具有揮發性 D.溫度低于著火點AD課堂練習3.森林著火時,救火員開辟防火隔離帶的目的是( )A.隔絕空氣 B.開辟道路以利于運水滅火C.隔離可燃物 D.使可燃物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4.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熊熊燃燒的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使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據燃燒的條件填寫:曹軍的木船是( ),木船燃燒的條件是( )。可燃物達到著火點、有氧氣C課堂總結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滅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課題1(第1課時)燃料的燃燒分層作業【基礎培優】:1.下列滅火措施不正確的是 ( )A.森林起火,開辟隔離帶B.電線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澆滅C.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用鍋蓋蓋滅D.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用濕布蓋滅分層作業【能力提升】:1.酒精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等多個領域。實驗室常用酒精燈作為加熱儀器,對酒精燈適當改進,可提高其火焰的溫度,以下是兩種改進方法的示意圖。對比分析:方法一添加金屬網罩能提高溫度的原因是 ??;方法二將銅絲的兩端插入酒精燈的燈芯處,從燃燒條件上看,插入銅絲的作用是 。加熱完成后,用鑷子取下金屬網罩或銅絲,蓋上燈帽,火焰熄滅的原理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課題1第1課時《燃料的燃燒》分層練習.doc 【核心素養】課題1第1課時《燃料的燃燒》教學設計.doc 【核心素養】課題1第1課時《燃料的燃燒》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