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章 機械運動 全章習題課件 (共7份打包)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章 機械運動 全章習題課件 (共7份打包)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章節(jié)復習
一、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1.刻度尺的使用:①看清___________線;②認清刻度尺的_______和_________;③讀數(shù)時,估讀至分度值的_________,帶單位。
2.使用機械停表讀數(shù):先讀小盤,小盤表示_______;再讀大盤,大盤表示_______。
二、運動的描述
1.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判斷它是否運動,這個標準物就是_________。
2.運動和靜止是_______的。
零刻度 
量程 
分度值 
下一位 
分鐘 
秒鐘 
參照物 
相對 
三、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①路程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運動越快;②時間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運動越快。
2.速度:速度是_______與_______之比,計算公式為v=_____。
填空:
單位 路程s 時間t 速度v
單位1 m s _______
單位2 km h ________
單位換算 1 m/s=______km/h
比較時間,時間越短 
比較路程,路程越長 
路程 
時間 
m/s 
km/h 
3.6 
3.圖像問題(如圖所示)
(1)在s-t圖中,甲處于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乙處于_______狀態(tài)。
(2)在v-t圖中,丙處于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丁處于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戊處于_________狀態(tài)。 (以上空均選填“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加速直線運動”或“減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加速直線運動 
靜止 
四、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1.實驗原理:________(填公式)。
2.實驗結論:物體做___________運動。
變速直線 
1.(1)在沿東西方向的直線軌道上的觀光車內,小明給小芳連拍兩張照片如圖所示,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廣州塔相對于車向東運動
B.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
C.車向東運動
D.車向西運動
(2)如圖所示是小明用停表記錄的一段行
駛時長,為________s。
C 
218.4 
2.物理實驗中常用“頻閃照相”來研究物體的運動,下面是物理學習小組的實驗記錄。
(1)如圖1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小球每隔1 s所處的位置。根據(jù)底片可以判斷,甲球做___________運動,乙球做___________運動。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勻速直線 
加速直線 
相同時間,經(jīng)過的路程不同 
(2)在3~5 s內,以甲球為參照,乙球是向_____(選填“左”或“右”)運動。
右 
圖1
(3)請在下表橫線處記錄甲、乙從A點出發(fā)后的運動路程和平均速度。
t/s 1 2 3 4 5
s甲/cm 1.50 ①_______ 4.50 6.00 7.50
v甲/(cm·s-1) 1.50 1.50 ②_______ 1.50 1.50
t/s 1 2 3 4 5
s乙/cm 0.50 2.00 ③_______ 8.00 12.50
v乙/(cm·s-1) 0.50 1.00 1.50 ④_______ 2.50
3.00 
1.50 
4.50 
2.00 
(4)請在圖2、3中畫出甲球運動時的v-t,s-t圖像。
(5)甲從B至F運動的路程為_________m。
(6)請求出乙在前3 s運動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解:乙在前3 s運動的平均速度
答:(略)
0.060 0 
3.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東運
動,它們的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
求:
(1)甲物體在2~4 s做___________運動。判斷依據(j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4 s之后,以甲為參照,看到乙是向_____(選填“東”或“西”);
(3)2 s內乙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多大?
解:(3)2 s內乙物體運動的速度
勻速直線 
甲在相同時間內經(jīng)過的路程相同 
西 
(4)甲物體勻速運動至第6 s時距離出發(fā)地的路程是多少?
解:(4)甲物體的速度
甲物體勻速運動至第6 s時距離出發(fā)地的路程
s=v甲t=2 m/s×6 s=12 m
(5)6 s時甲、乙兩物體相距多遠?
解:(5)6 s時甲、乙兩物體相距
s6=s-s乙=12 m-8 m=4 m
答:(略)
4.小雅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分度值1 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時間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顯示的時刻(h:min:s)。
(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________進行測
量的。所用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_和
_______。
刻度尺 
秒表 
(2)請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回答:sBC=________m,tBC=______s,vAC=______m/s。通過計算可以知道,小車在斜面做___________(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
(3)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
會導致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
(選填“大”或“小”),判斷依據(jù)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0 
1 
5.0 
變速直線 
大 
所計時間偏小,用公式v= 算出的速度偏大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區(qū)間測速
區(qū)間測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設兩個相鄰的監(jiān)控點,基于車輛通過前后兩個監(jiān)控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上的平均行駛速度,并依據(jù)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
是否超速違章,如圖甲所示,
區(qū)間測速采取計算平均車速
的方法來檢測車輛是否超速,
堵住了司機投機取巧的手段,
更加科學公正。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某些車主采取部分路段超速、部分路段低速行駛,使得在測速區(qū)間平均速度不超速,因此在區(qū)間測速路段有固定的測速點還會設置瞬間測速,只要測速區(qū)間路段中某一時刻速度超過規(guī)定限制速度,仍然會判定為超速行駛,所以投機取巧不可取,遵守交通法規(guī),安全規(guī)范駕駛才是正道。
(1)如圖乙所示,在不超速前提下,汽車通過該區(qū)間測速路
段的時間不得少于_____min。
10 
(2)在通過圖乙區(qū)間測速路段時,有車主提出了以下應對方法;前13.5 km控制車速為90 km/h,剩余測速路段控制車速為130 km/h,則該車通過全部測速路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km/h。結合短文內容,可以斷定該車主的應對方法_____(選填“會”或“不會”)超速。
100 
會 
(3)在某段區(qū)間測速路段,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丙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 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3 s,若兩次發(fā)出信號的間隔是0.95 s,汽車在兩次接收到信號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_____m,汽車速度是_____m/s。(信號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34 
40 (共15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專題 速度的計算
計算題解題要求
1.回顧公式:v=_____;變形公式:s=_____和t=_____。
2.填一填
單位 路程s 時間t 速度v
單位1 m ①____ ②_______
單位2 ③_____ h ④________
單位換算 1 m/s=⑤______km/h
s 
m/s 
km 
km/h 
3.6 
vt 
3.寫好“已知”“求”“解”“答”。
(1)“已知”中,要用規(guī)定的物理符號表示題中的已知量,單位可在這一步中進行統(tǒng)一。
(2)“求”中,同樣用規(guī)定的物理符號表示題中的所求量。
(3)“解”中,要寫出所依據(jù)的物理公式,有時還需要對公式進行變形,然后代入各量的數(shù)值和單位,最后的結果也要有數(shù)值和單位。
(4)“答”中,對計算結果作出說明。
類型1 頻閃圖問題
4.如圖所示,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1 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則AE過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已知:
求:
解:
答:
t=0.5 s,s=8.00 cm=0.0800 m
v
AE過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0.16 m/s
解題方法 頻閃圖是每隔相同時間拍攝一次,把物體連續(xù)運動的過程在一張圖片上展現(xiàn)出來。解答頻閃圖題型的問題需看清始末兩點間的時間和路程,代入相應公式便能一一求解。
類型2 交通標志問題
5.周末小王與家人駕車出游,其小轎車的速度儀表如圖甲所示。
(1)小轎車此時的速度是_____km/h,合_____m/s。
(2)圖乙所示的交通指示牌上的“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90 
25 
此處限速100 km/h 
(3)如圖乙所示,小轎車從該位置勻速行駛到汕頭至少需要多少秒?
解:小轎車從該位置勻速行駛到汕頭至少需要時間
答:(略)
解題方法 解決交通標志的問題,需弄清楚每個交通標志牌所表示的物理量以及物理意義。結合計算公式便能輕松求解。
類型3 圖像問題
6.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求:
(1)甲車前6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甲車前6 s的平均速度
(2)乙車前5 s經(jīng)過的路程是多少?
解:(2)乙車前5 s經(jīng)過的路程
s=v乙t=6 m/s×5 s=30 m
(3)第6 s時,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_______ (選填“運動”或“靜止”)。此時,甲、乙兩車相隔多遠?
解:(3)乙車前6 s經(jīng)過的路程
s′乙=v乙t=6 m/s×6 s=36 m
甲、乙兩車相隔距離
Δs=s′乙-s甲=36 m-30 m=6 m
答:(略)
運動 
解題方法 需認清楚圖像的橫縱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如在速度這章的學習中,我們要學會從s-t圖像中判斷物體是靜止還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在v-t圖像判斷物體的速度情況和變化情況從而認清楚物體是做怎樣的運動。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從圖像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解答相應的問題。
類型4 時刻表問題
7.便捷的交通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小青想在假期和家人到北京游玩。小青通過手機購票軟件查詢,發(fā)現(xiàn)從廣州到北京的飛機航班有多架次,如圖1所示。小青和家人商量后購買南航GZ3177航班機票。
(1)當天,小青與家人乘坐出租車前往廣州白云機場,如圖2所示,則出租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出租車行駛時間
出租車的平均速度
答:(略)
(2)廣州白云機場到北京大興機場大約2 100 km,請你計算小青乘坐的南航GZ3177航班的平均飛行速度?
解:(2)南航GZ3177航班的飛行時間
t′=t′2-t′1=14:00-11:00=3h
南航GZ3177航班的平均飛行速度
答:(略)
解題方法 時刻表問題這類題型往往與生活密切相關,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這類題考察了學生對信息的獲取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需要從表格或圖像里找出相應的信息,例如時間、路程甚至班次等,代入相應公式進行求解。(共19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1.4 速度的測量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會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1.【重點】能用刻度尺測出物體運動的路程,能用停表測出物體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能根據(jù)公式v= 計算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速度。
2.能寫出簡單的實驗報告。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進行相關物理量的計算
1.具體內容見實驗報告《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做一做
知識點1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結論1 1.實驗目的: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
3.實驗器材:長木板、木塊、小車、金屬片、刻度尺、停表。
2.小明用小車、長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塊等器材探究小車沿斜面滑下時速度的變化,實驗設計如圖甲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并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tAB、tAC。
(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
練一練
(2)實驗前要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和_______,如圖乙所示木塊的長度為_______cm。
秒表 
2.70 
(3)實驗中應使斜面坡度保持較_____(選填“大”或“小”),便于減小_______(選填“時間”或“路程”)的測量產(chǎn)生的誤差。
(4)經(jīng)測量,AB、BC段長度均為40.0 cm,tAB=3.0 s,tAC=5.0 s,則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
(5)若小車還沒放開之前就已開始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實值相比偏_____。
小 
時間 
0.2 
小 
(6)圖中能夠準確反映小車運動情況的是____(填字母)。
C 
1.小明在跑100 m時,前50 m用時7 s,后50 m用時6 s,請思考以下問題:
(1)前50 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數(shù))
解:(1)前50 m的平均速度
想一想
知識點2 平均速度的計算
(2)后50 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數(shù))
解:(2)后50 m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數(shù))
解:(3)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略)
結論2 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或某段路程內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即路程和時間要對應。
2.小明在做“測量紙片下落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圖中停表每格為0.5 s,在該次實驗中:
(1)紙片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紙片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
練一練
(2)紙片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2)紙片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紙片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3)紙片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答:(略)
重難點 測量和計算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典例1】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如圖甲所示,用停表測量小車通過該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如圖乙所示,則小車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cm,通過該段路程所用時間為____s,該段路程中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m/s。
64.00 
32 
0.02 
【典例2】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0.1 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顯示了小車到達A、B、C三處的時刻(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
(1)根據(jù)公式________可以計算平均速度。
(2)若在測量過程中小車運動速度較快,所用時間較短,很難準確測出小車的運動時間,可采取的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sAB=_____cm;tAB=___s;vAB=______m/s。
減緩斜面的傾斜程度 
4.00 
2 
0.02 
(4)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_____,以下v-t圖像中與小車下滑過程中所做運動相符的是____(填字母)。
快 
C 
A
B
C
D
(5)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停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選填“大”或“小”)。
大 (共27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1.3 運動的快慢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1.【重點】會用速度公式進行有關物理量的計算。
2.【重點】會提取s-t、v-t圖像中的信息,并進行有關物理量的計算。
3.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4.知道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5.能表述速度的大小,能進行單位換算,會讀汽車和摩托車上的速度表
1.蝸牛在地面上沿直線爬行、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飛機在空中沿直線飛行,它們的運動情況不同是(  )
A.運動的快慢不一樣
B.運動的軌跡不一樣
想一想
知識點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A 
2.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是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
(1)如圖所示,在比賽過程中,作為觀眾的你是如何判斷誰跑得快的?
A.跑在最前面的 B.跑在最后面的
____(填字母)跑得最快,這是用_______相同比較_______的方法來判斷物體運動快慢的,時間相同時,通過路程越長的物體運動得越_____(選填“快”或“慢”)。
A 
時間 
路程 
快 
(2)如圖所示,運動員跑完全程后,裁判員是如何判斷誰跑得快的?

A.所用時間最少的 B.所用時間最多的
____(填字母)跑得最快,這是用_______相同比較_______的方法來判斷物體運動快慢的,路程相同時,所用時間越短的物體運動得越_____(選填“快”或“慢”)。
A 
路程 
時間 
快 
結論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1.相同時間比較路程,路程越_____,運動越快。
2.相同路程比較時間,時間越_____,運動越快。
長 
短 
3.(跨學科)體育期末考試男生1 000 m測試中,甲、乙兩位同學某一時刻位置如圖所示,_____跑得快,在相同的時間內該同學通過的_______較大。
練一練
乙 
路程 
1.小聰同學的100 m跑成績?yōu)?7 s,小明同學的50 m跑成績?yōu)? s,要知道他們誰跑得快,應該怎么辦?
(1)方案1:我們可以選用上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相同時間比較路程;可以比較單位時間內所經(jīng)過的路程,路程越長,運動越快;這用_______除以_______可以求出來。(以上兩空均選填“時間”或“路程”)
想一想
知識點2 速度
路程 
時間 
請寫出計算過程:
①小聰:
②小明:
③由此可知_______(選填“小聰”或“小明”)跑得快。
小明 
(2)方案2:我們也可以選用上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2),相同路程比較時間;可以比較單位路程所用的時間,時間越短,運動越快。這用______除以______可以求出來。(以上兩空均選填“時間”或“路程”)
請寫出計算過程:
①小聰:
②小明:
③由此可知_______(選填“小聰”或“小明”)跑得快。
時間 
路程 
小明 
v 
s 
t 
3.(1)單位
填一填
物理量 國際單位 常用單位
路程s ①________ 千米(km)
時間t ②________ 小時(h)
速度v 米每秒(m/s或m·s-1) 千米每小時(km/h或km·h-1)
米(m) 
秒(s) 
3.6 
4.請閱讀“小資料”,并思考下列問題:
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
想一想
(1)人騎自行車的速度約____m/s,合_____km/h。
(2)人步行的速度約______m/s,表示人每秒走過的路程是______m。
物體 速度/(m·s-1 ) 物體 速度/(m·s-1)
蝸牛 約1.5×10-3 上海磁懸浮列車 可達120
人(步行) 約1.1 噴氣式客機 約250
自行車 約5 超音速殲擊機 約700
高速公路上的小轎車 約33 子彈(出膛時) 約1 000
雨燕 可達48 同步衛(wèi)星 3 070
5 
18 
1.1 
1.1 
結論2 1.速度是表示物體___________的物理量。
3.速度的國際單位:______________,常用單位:千米每小時(km/h)。
4.速度的單位換算:1 m/s=______ km/h。
運動快慢 
米每秒(m/s) 
3.6 
5.甲、乙兩位同學在平直的馬路上騎車勻速前進,甲同學的速度比乙同學的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運動的路程比乙的長
B.甲運動的時間比乙的短
C.運動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時間比乙的長
D.在相同的時間內甲運動的路程比乙的長
練一練
D 
6.小明騎自行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以18 km/h的速度運動10 s,則小明通過的距離是多少?以此速度運動200 m,所用時間是多少?
解:(1)18 km/h=5 m/s,運動了10 s通過的距離
s=vt=5 m/s×10 s=50 m
(2)運動200 m所用的時間
答:(略)
1.如圖所示,物體做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_____線運動和_____線運動。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又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知識點3 勻速直線運動
列車沿直線運動    過山車沿曲線運動
直 
曲 
2.如圖所示,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請認真思考以下問題:
想一想
(1)甲車做直線運動時,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它的速度是__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的,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
相等 
不變 
(2)利用以上信息,在如圖坐標系中畫出甲車的s-t圖像(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路程)。由圖像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成_______(選填“正比”或“反比”)。
正比 
(3)利用以上信息,在如圖坐標系中畫出甲車的v-t圖像(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速度)。由圖像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與所用時間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無關 
(4)乙車做直線運動時,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__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它的速度是___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的,這種運動稱為變速直線運動。
不相等 
變化 
結論3 1.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_______直線運動。
勻速 
變速 
3.下列物體的運動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正在啟動的汽車
B.在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的列車
C.被拋出的石塊
D.正在沖刺的運動員
練一練
B 
4.如圖所示是蘋果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出,蘋果下落時做___________(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速直線 
相同時間經(jīng)過的路程不同 
重難點 利用圖像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
【典例1】如圖所示的s-t圖像中的兩段直線中,OA段表示物體處于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AB段表示物體處于_______狀態(tài)。(以上兩空均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 
靜止 
【典例2】如圖所示,是一輛校車運動時的s-t圖
像,請根據(jù)圖像信息回答:
(1)0~20 s內,校車做___________(選填“勻速
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該過程校車的速
度是_____m/s。
(2)25~35 s內,校車相對于地面的運動狀態(tài)是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你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0 s內,校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勻速直線 
10 
靜止 
該時間段內校車的路程沒有增加 
5 
重難點撥 在s-t圖像中,路程與所用時間成正比時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是描述該物體在某一段路程內(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快慢程度。(共16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1.2 運動的描述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道機械運動,舉例說明機械運動的相對性 【重點】觀察生活中的機械運動現(xiàn)象,能說明機械運動的相對性
想一想
1.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有機械運動,分子、原子的運動,電磁運動,生命運動等。
想一想
知識點1 機械運動
2.如圖所示,夜空中的彗星、飛奔的獵豹、緩慢爬行的蝸牛,它們的位置_____(選填“有”或“沒有”)隨時間發(fā)生變化。

3.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___________。
有 
機械運動 
結論1 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
4.如圖所示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有_______(填字母),其判斷依據(jù)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一練
A.都市中人的移動
B.道路兩旁的房屋
C.江河的奔流
D.浩瀚太空中天體的運動
E.地殼運動
F.校園里的樹木生長
ACDE 
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發(fā)生變化 
1.人們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總要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如果一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這個標準有變化,就說它是_______的;如果一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這個標準沒有變化,就說它是_______的。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以上兩空均選填“運動”或“靜止”)
填一填
知識點2 參照物
運動 
靜止 
2.將課本放在課桌上,再把文具袋放在課本上,用手慢慢拉動課本,請觀察并思考:
(1)以課本為參照物,文具袋與課本的位置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是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以課桌為參照物,文具袋與課桌的位置_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是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做一做
沒有 
靜止 
有 
運動 
3.如圖所示,小青的判斷是以站臺為參照物,火車與站臺的位置_____發(fā)生變化;小文的判斷是以窗外駛過的另一列火車為參照物,小文與行駛過來的火車的位置______發(fā)生變化。(以上兩空均選填“有”或“沒有”)
沒有 
有 
4.(科學與技術)如圖所示是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閱兵儀式上,展示空中加油機給戰(zhàn)斗機加油的過程。以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加油機與戰(zhàn)斗機的位置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發(fā)生變化,加油機是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與地面的位置_____(選填
“有”或“沒有”)發(fā)生變化,加油機是
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沒有 
靜止 
有 
運動 
5.(科學與技術)如圖所示,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的運動情況: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向同一方向運動,以_______為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以_____________為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由此可得: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要看所選擇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也可能會不同。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_______的。
地面 
聯(lián)合收割機 
相對 
結論2 1.物體與參照物有位置變化為_______,與參照物無位置變化為_______。
2.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_________。
運動 
靜止 
相對的 
6.如圖所示,小芳站在地上,相隔2 s拍攝了兩張照片,由此可以判斷汽車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依據(jù)是以_____為參照物,汽車的位置______(選填“有”或“沒有”)發(fā)生變化,而飛機是______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練一練
靜止 
樹 
沒有 
運動 
7.奧運會期間,我們能通過電視直播來觀看運動員參加百米賽跑時的情景。我們感覺某運動員跑得飛快,但實際上他始終處在電視屏幕內。我們感覺到他跑得飛快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運動員自己  B.跑道 
C.電視機屏幕  D.電視機旁的我們
B 
重難點 運動方向的判斷
【典例1】如圖所示,小明坐在動車上看到窗外的電線桿和樹木都向西快速后退,若以電線桿為參照物,動車(  )
A.靜止
B.向東運動
C.向西運動
D.無法確定
B 
【典例2】向前直線行駛的車內,小明給小芳連拍了兩張照片,如圖所示,拍照過程中車可能向_____行駛,車內的小芳看到廣州塔在運動,這時她所選取的參照物是_______(選填“車廂”或“大地”)。
西 
車廂 
重難點撥 1.物體與參照物有位置變化為運動,與參照物無位置變化為靜止。
2.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3.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有位置改變,通過位置改變來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向。(共17張PPT)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會選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長度,能粗略估測長度 1.【重點】學會正確使用工具測量長度。
2.【重點】能通過日常經(jīng)驗或物品粗略估測長度
1.生活中,我們常通過眼睛直接判斷物
體的大小和長短。如圖甲所示,帽檐直徑
AB與帽子高度CD哪個較長?如圖乙所示,
中心的兩個圓哪個面積較大?我們僅憑感
覺去判斷,一定準確嗎?
答:(1)用眼睛直接觀察,會覺得帽子高度CD較長,會覺得①中心的兩個圓面積較大。但是我們通過測量會發(fā)現(xiàn)僅憑感覺去判斷不準確。
想一想
知識點1 長度的單位
2.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____),其他常用的長度單位:千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_____),還有微米(_____)、納米(_____)。
3.換算關系:
1 km=______m;1 m=_____dm=______ cm=______mm=______μm=______nm。
填一填
m 
km 
dm 
cm 
mm 
μm 
nm 
103 
10 
102 
103 
106 
109 
結論1 1.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2.單位換算:1 km=103 m;1 m=103 mm=106 μm=109 nm。
4.(1)地球的半徑約6 400 km=6.4×106 ____。
(2)一張A4紙的厚度約為100 μm,合______mm=________m。
(3)(科學與技術)PM2.5指空氣中粉塵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合_________m。
練一練
m 
0.1 
10-4 
2.5×10-6 
1.日常生活中測量長度的工具,如圖所示。
2.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認一認
知識點2 長度的測量
A.刻度尺
B.卷尺
C.螺旋測微器
D.游標卡尺
E.三角尺
刻度尺 
3.我們應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呢?
(1)“選”: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刻度尺。
(2)“認”:使用刻度尺前需要認清楚。
①零刻度線在哪里?
②單位: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單位是___________;
③量程:測量的范圍。如圖所示刻度尺的量程__________;
④分度值: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____ cm。
學一學
厘米(cm) 
0~8 cm 
0.1 
(3)“放”:使用刻度尺時,刻度尺要放正,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刻度尺與被測邊保持_______,不能傾斜。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磨損,要盡量選擇刻度尺上一個整數(shù)刻度線作為起點測量。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使用方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平行 
B 
A
B
C
(4)“看”:讀數(shù)時,視線與尺面_______。
(5)“讀”:在準確測量時,讀數(shù)要估讀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數(shù)值=準確值+估計值
(6)“記”:測量結果=數(shù)字+單位,如圖
所示,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cm。
垂直 
2.73 
結論2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1.選;2.認;3.放;4.看;5.讀;6.記。
練一練
4.如圖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mm,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cm,如圖乙所示,A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練一練
1 
2.50(2.49~2.51均可) 
1.27(1.26~1.28均可) 
5.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和寬度,將測量結果填入下表。
按照實際測量情況填寫
測量對象 長度 寬度
課本
1.用手上的刻度尺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測量書桌的高度。
做一做
知識點3 估測長度
不可以 
2.生活中,我們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來測量長度,人體的哪些部位可以作為“尺”,用來估測長度?閱讀下圖了解一下吧。

試試用這些“尺”來估測書桌的高度大約是(  )
A.8 cm B.0.8 m C.80 dm D.8 m
B 
結論3 人體的部位可以作為“尺”,來估測長度。
3.考試常用的2B鉛筆的長度可能是(  )
A.30 cm B.12 cm
C.12 dm D.0.3 m
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長方形五星紅旗,如圖所示是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場景,根據(jù)圖片提供的信息估測國旗的寬
度,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1.8 m B.3.3 m
C.5 dm D.8 cm
練一練
B 
B 
閱讀課本第16頁中的“科學世界”,了解“國際單位制”。
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作單位。世界上不同地區(qū)(甚至同一地區(qū)的不同年代)選定的測量標準各不相同。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tǒng)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在SI基本單位中,長度的單位是________。
讀一讀
科學世界
米(m) 
重難點1 長度的測量
【典例1】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cm。
【典例2】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cm。
1.75 
0.1 
3.80 
重難點撥 1.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讀數(shù)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注意起點對應的刻度線。
重難點2 特殊法測量長度
【典例3】如圖所示的是從高空俯拍到的一條彎彎的道路的照片,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巧妙粗略地測出照片中道路的長度。其中一種方法如下(測量先后順序已被打亂),正確的測量順序是(  )
①取一圓規(guī),將它的兩個支腳張開0.3 cm;
②計算圖上道路的長度,為n×0.3 cm;
③數(shù)出道路被分成的段數(shù)n;
④用圓規(guī)在圖上將所要測量的道路分段,每段長度為0.3 cm。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D (共20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1.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2課時 時間的測量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會選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時間,能粗略估測時間 1.【重點】學會正確使用工具測量時間。
2.【重點】能通過日常經(jīng)驗或物品粗略估測時間
1.時間的國際單位是秒(___),其他常用單位:分(_____)、小時(___)。
2.單位換算:1 h=_____min;1 min=_____s;1 h=________s。
填一填
知識點1 時間的單位
s 
min 
h 
60 
60 
3 600 
結論1 1.時間的國際單位是秒(s),其他常用單位:分(min)、小時(h)。
2.單位換算:1 h=60 min;1 min=60 s。
1.古代,人們用日晷、沙漏等計時儀器來測量時間。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測量時間的工具有_______(填字母)。
認一認
知識點2 時間的測量
ABDE 
A.石英鐘
B.電子停表
C.刻度尺
D.機械停表
E.手表
F.卷尺
2.實驗室常用來測量時間的工具是_______。
停表 
3.老師演示機械停表(秒表)的正確使用和講解機械停表是如何工作的。
(1)機械停表使用:啟動、停止、回零。
(2)機械停表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停表大表盤的分度
值(每小格)是______,單位是____,它的指針走完一圈
所需的時間是_______;停表小表盤的分度值(每小格)
是__________,單位是______,它的指針走完一圈所
需的時間是_________。
看一看
1 s 
s 
30 s 
0.5 min 
min 
15 min 
4.機械停表讀數(shù):
(1)先看小表盤,讀出整數(shù)分鐘。
(2)再看小表盤指針是否超過整數(shù)分鐘的一半(二分之一分鐘或0.5 min)。
(3)若沒超過一半,大表盤從0 s開始讀數(shù),若超過一半,大表盤從30 s開始讀數(shù)。
5.如圖所示,完成填空。
(1)小表盤整數(shù)讀數(shù)是________。
(2)判斷結果是____(填字母)。
A.沒超過整數(shù)分鐘的一半   B.超過整數(shù)分鐘的一半
(3)從_______開始讀數(shù),此時大表盤指針所指的讀數(shù)是_________,因此機械停表讀數(shù)是____min_______s,合_______s。
試一試
1 min 
B 
30 s 
39.8 s 
1 
39.8 
99.8 
結論2 停表讀數(shù)=小表盤讀數(shù)+大表盤讀數(shù)
6.如圖甲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是____min______s;如圖乙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是________s。
練一練
6 
2.6 
228.7 


7.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1 min時間的長短,小翔同學描述正確的是(  )
A.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讀書,1 min時間能讀50個字左右
B.健康人的脈搏,1 min時間跳動70次左右
C.人們呼、吸氣5次所用的時間通常是1 min
D.校運會上,同學們跑完100 m所用的時間大約就是1 min
B 
1.在測量長度、時間以及其他物理量時,受所用儀器和測量方法的限制,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就是誤差。測量值有多個,真實值只有____個。
2.造成誤差的原因:測量工具、測量方法和人。
3.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1)錯誤是人為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2)受上述因素影響,任何測量都有誤差,是無法避免的,誤差只能盡量_______。
填一填
知識點3 誤差
1 
減小 
4.如圖所示,學習完長度的測量后,小明用尺子測出物體的長度是___ ______________cm,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答案。我們知道同一物體它的長度是固定不變的,那為什么大家的答案會有所不同呢?____(填字母)。
A.錯誤讀數(shù)造成的,能避免
B.讀數(shù)時存在誤差,不能避免
想一想
3.3 (3.2~3.4均可) 
B 
5.請思考一下,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小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接近真實值呢?
(1)如圖所示,小明用上方刻度尺測出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小芳用下方刻度尺測出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cm;________(選填“上方”或“下方”)刻度尺測出物體的長度精確度更高,因為它的_______較小。
3.3 
3.31 
下方 
分度值 
(2)小芳利用下方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后,再重新測量兩遍,得出數(shù)據(jù)分別是3.30 cm、3.29 cm、3.31 cm,接下來小芳該怎么處理數(shù)據(jù)才能使結果更接近真實值呢?____(填字母)。
A.求總和 B.求平均值
(3)小杰想測出1元硬幣的直徑,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若不能,請說說你的方法。
B 
不能 
結論3 減小誤差的方法:
(1)多次測量求_________。
(2)選用_______的測量工具。
(3)改進測量方法。
平均值 
精密 
6.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認真細致地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B.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會引起誤差
C.測量時的錯誤就是誤差太大    
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練一練
D 
7.七名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作業(yè)本的長度,七次測量值分別是l1=18.81 cm,l2=18.82 cm,l3=17.28 cm,l4=18.80 cm,l5=18.79 cm,l6=18.805 cm,l7=18.83 cm。
(1)其中,錯誤的結果是________cm。
(2)不合理的結果是_________cm。
(3)這本作業(yè)本的長度是________cm。
17.28 
18.805 
18.81 
閱讀課本第16頁中的“科學世界”,了解“國際單位制”。
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作單位。世界上不同地區(qū)(甚至同一地區(qū)的不同年代)選定的測量標準各不相同。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tǒng)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在SI基本單位中,時間的單位是________。
讀一讀
科學世界
秒(s) 
重難點 時間的測量
【典例1】如圖所示,該停表的讀數(shù)為___min______s,合_______s。
3 
38.5 
218.5 
【典例2】圖中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__s。
264.5 
重難點撥 1.(1)停表讀數(shù)=小表盤讀數(shù)+大表盤讀數(shù)。(2)單位換算: 1 min=60 s。
2.秒表讀數(shù)時,先看小盤確定多少分鐘以及是否超過半分鐘(30 s),再看大盤確定多少秒,還要注意單位換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监利县| 义马市| 洛南县| 界首市| 仙居县| 红河县| 屯留县| 西畴县| 福安市| 黄龙县| 望谟县| 荆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乃东县| 三亚市| 高碑店市| 三明市| 离岛区| 五河县| 陇川县| 冀州市| 淮南市| 常宁市| 宣威市| 峨边| 杭锦后旗| 贵溪市| 确山县| 云梦县| 莱芜市| 濉溪县| 寿光市| 繁昌县| 公主岭市| 河间市| 阆中市| 梨树县| 内丘县| 剑阁县|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