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
第二章 聲現象
§2.2 聲音的特性
第2課時 響度 音色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了解聲音的特性 1.【重點】了解聲音的響度和音色。
2.通過實驗,了解聲音的特性與哪些因素有關
1.(1)在節(jié)日里,常常有鼓樂演奏的節(jié)目。當演奏者想要讓鼓的聲音變大一些,應該怎么辦呢?
答:更加用力敲擊鼓面。
(2)當鼓聲變大時,你觀察到鼓面有什么變化呢?
答:鼓面的振動幅度變大。
想一想
知識點1 響度
2.(1)音叉的振動非常微小 ,不容易被觀察 ,我們如何將音叉的振動變得更明顯一些呢?
答: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2)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繩上的乒乓球,乒乓球發(fā)生了什么現象?
答:乒乓球會被彈開。
(3)根據實驗現象,當音叉振動的幅度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時,聲音的響度變大。
變大
結論1 物體發(fā)聲時響度的大小和_______有關,_______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還與_________________和聲音的___________。
振幅
振幅
發(fā)聲體的距離
分散程度
3.如圖所示,芬芬同學將懸掛的輕質小球緊靠音叉,用小錘敲音叉時,小球彈開一段距離;用小錘輕敲和重敲音叉時,小球彈開的角度不同。關于此實驗,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小球被反復彈開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是振動
B.彈開的角度越大,說明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C.彈開的角度越大,說明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D.我們能聽到音叉的聲音說明空氣可以傳聲
練一練
B
4.如圖所示,揚聲器播放音樂時,放在紙盒上的小紙片會不斷地跳動。小林兩次播放音樂,同時觀察紙屑跳起的高度,小林發(fā)現第二次播放音樂時紙屑跳起的高度比第一次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林探究的是聲音產生的原因
B.第二次發(fā)聲響度大
C.第二次發(fā)聲音調高
D.小林探究的是音調與振幅的關系
B
1.(1)讓后排的同學朗讀一段課文,在不回頭的情況下,你能判斷出是誰在朗讀嗎?
答:能通過同學的音色判斷。
(2)老師在講臺下敲鼓、搖鈴,你能聽出來是哪種樂器發(fā)聲嗎?
答:能通過樂器的音色判斷。
聽一聽
知識點2 音色
2.通過剛才聽音識人、聽音辨物的活動,我們能分辨聲音的不同。這是聲音非常重要的特性,它就是_______。
想一想
音色
3.如圖所示是在計算機上分別播放音叉、鋼琴、長笛發(fā)出C調的聲音時的波形圖,分析一下三者波形有什么異同點?音調_________,響度_______,音色_______。(以上三個空均選填“相同”或“不同”)
通過以上實驗分析,當_______不同、_______不同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不同。
相同
相同
不同
材料
結構
結論2 不同發(fā)聲體的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_______也不同。
音色
閱讀課本第41~42頁中的“科學世界”,了解“樂音和樂器”。如圖所示。
打擊樂器:鼓、鑼等樂器受到打擊時發(fā)生_______,產生聲音。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振
動得越快,音調就越_____。
擊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
動幅度就越_____,聲音就
越響亮。
讀一讀
科學世界
振動
高
大
弦樂器:二胡、小提琴和鋼琴通過弦的振動發(fā)聲。長而粗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短而細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繃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不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弦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響。弦樂器通常有一個木制的共鳴箱來使聲音更洪亮。
管樂器:長笛、簫等樂器,包含一段空氣柱,吹奏時空氣柱振動發(fā)聲。抬起不同的手指,就會
改變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
變音調。長的空氣柱產生低
音,短的空氣柱產生高音。
各種號也是常見的管樂器。
重難點1 波形圖
【典例1】波形圖能直觀地反映聲音的特性。如圖所示的是四種聲音的波形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和乙的音色相同 B.甲和丙的音調相同
C.乙和丙的響度相同 D.乙和丁的響度相同
C
重難點撥 在波形圖中波形的高低反映出響度的大小,波形的疏密反映出音調的高低,波形的形狀反映出音色的關系。
重難點2 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典例2】如圖所示,監(jiān)測器測得同一聲源發(fā)
出的甲、乙兩聲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
A.乙音調較高
B.甲響度較大
C.聲源在發(fā)出甲聲音時振動幅度較大
D.聲源在發(fā)出乙聲音時每秒內振動次數較少
聲音 聲音強弱的等級/dB 頻率/Hz
甲 70 1 100
乙 110 700
D
重難點撥 聲音的強弱體現了響度的大小,是由振幅決定。(共12張PPT)
第二章 聲現象
§2.3 聲的利用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 1.了解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2.了解生產、生活中關于聲傳遞信息和能量的應用
在學習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后,我們知道外界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傳給聽覺神經,被我們聽見的。
1.在聲音引起鼓膜振動時,_____(選填“有”或“沒有”)傳遞能量。
2.在課堂上,老師講課的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朵,_____(選填“有”或“沒有”)傳遞信息。
想一想
導入
有
有
1.多數人可以聽見聲音的頻率為20 Hz到20 000 Hz,那超聲波和次聲波能否傳遞信息呢?請閱讀課本第44~45頁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次聲波:大象發(fā)出的是_________,大象彼此之間能通過聲波交流。 大自然的許多活動,如_________________等,都伴有次聲波,靈敏聲學儀都能接收到聲波信號。
(2)超聲波:蝙蝠發(fā)出的是_________,夜晚蝙蝠出來活動時,不會撞到障礙物,因為蝙蝠是利用___________。
(3)通過以上實例可知,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傳遞信息。
填一填
知識點1 聲與信息
次聲波
地震、火山爆發(fā)
超聲波
超聲定位
超聲波
次聲波
2.中醫(yī)通過“望、聞、問、切”來進行診斷,其中的_____,就是通過聲傳遞_______。
聞
信息
結論1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如:聲波傳遞信息在社會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例如:超聲導盲、倒車雷達、_______、______等。
聲吶
B超
1.(1)如圖所示,將揚聲器對著燃燒的蠟燭播放音樂,觀察燭焰有什么變化?
答:用揚聲器播放音樂,正對燭焰,燭焰會隨音樂晃動。
(2)根據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可知,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可以傳遞_______。
做一做
知識點2 聲與能量
能量
2.通過實驗可以知道,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那超聲波和次聲波能否傳遞能量呢?閱讀課本第46頁回答下列問題:
(1)超聲波比可聞聲的能量_______(選填“更大”或“更小”)。
(2)利用_________穿過液體并引起激烈的振動,將污垢敲擊下來,可以清洗物體。
(3)外科醫(yī)生利用_________振動粉碎人體內的結石。
想一想
更大
超聲波
超聲波
結論2 聲可以傳遞能量,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超聲清洗
超聲碎石
3.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_____(填字母);屬于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是_____(填字母);它們是不是只傳遞信息而不傳遞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
B.用超聲波清洗眼鏡
C.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檢查螺栓是否松動
D.牙醫(yī)用超聲波潔牙
練一練
BD
AC
不是,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聲音傳遞信息的同時也傳遞了能量
閱讀課本第46~47頁“科學世界”,了解“建筑聲學的杰作”。
1.北京天壇回音壁,人站在圓形圍墻內附近說話,聲音經過多次_______,可以在圍墻的任何位置聽到。
2.天壇的圜丘,人站在中央臺上說話,為什么會感到聲音特別洪亮?
答:因為寰丘的半徑為11.5 m,原聲和回聲的間隔約0.07 s,所以回聲和原來的聲音混在一起,分辨不出來,只覺得聲音格外洪亮。
讀一讀
科學世界
反射
重難點 回聲測距
【典例1】如圖所示,魚兒能被它們喜歡的聲音誘入漁網,請你根據圖中情景回答下列問題:
(1)這種現象說明什么?
解:(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2)若漁船上的聲吶系統(tǒng)垂直水面向下發(fā)出聲音,1.2 s后接收到魚群反射回的聲音,那么魚群在水下的深度大約是多少米?(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 500 m/s)
解:(2)魚群在水下的深度
答:(略)
【典例2】科學家利用“超聲波單向傳播性好”的特點制成了聲吶裝置安裝在船上,利用它能較早地發(fā)現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為1 500 m/s。
(1)如果靜止的航船的聲吶裝置發(fā)出的信號遇到冰山返回經6 s被接收到,則冰山到船的距離至少有多遠?
(2)這種裝置可用來測量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嗎?為什么?
解:(1)冰山到船的距離
(2)不可以,因為地月之間是真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答:(略)(共13張PPT)
第二章 聲現象 章節(jié)復習
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如圖1所示,聲音是由_______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
2.如圖2所示,聲音可以在_______中傳播,_______不能傳聲。在15 ℃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______m/s。
振動
介質
真空
340
圖1 圖2
二、聲音的特性
1.音調:指的是聲音的高低,由_______決定,單位是___________。
2.響度:指的是聲音的強弱,由_______決定,單位是___________。
3.音色:聲源材料、結構不同,音色不同。
4.如圖所示,人可以聽見的聲音范圍是
________________,高于20 000 Hz的叫作
_________,低于20 Hz的叫作_________。
頻率
赫茲(Hz)
振幅
分貝(dB)
20~20 000 Hz
超聲波
次聲波
三、聲的利用
1.如圖所示,聲可以傳遞_______,例:回聲定位、聲吶、B超、超聲探傷等。
2.如圖所示,聲可以傳遞_______,例:超聲清洗眼鏡、超聲潔牙等。
信息
能量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從物理學的角度講,發(fā)聲體做_________振動時會發(fā)出噪聲。
2.噪聲的控制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規(guī)則
聲源處
傳播過程
人耳處
1.如圖所示,物理科學小組利用不同的音叉進行與聲有關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A.物體的振幅越大,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越大
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8 m/s
C.超聲波、次聲波是人耳聽不到的聲音
D.街頭安裝的噪聲檢測儀可以減弱噪聲
C
(2)話筒接在示波器的輸入端,用力敲擊音叉A對著監(jiān)測器發(fā)出聲音,示波器如圖a所示;如果用更大的力度敲擊音叉A,示波器的波形可能是圖____;用相同的力敲擊另一個頻率更高的音叉B,示波器的波形可能是圖____。
c
d
(3)如圖所示,監(jiān)測器測音叉A、B發(fā)出的兩聲音的特性如下表可知____(填字母)。
A.乙音調較高
B.甲響度較大
C.聲源在發(fā)出甲聲音時振動幅度較大
D.聲源在發(fā)出乙聲音時每秒內振動次數較多
聲音 聲音強弱的等級/dB 頻率/Hz
甲 70 1 100
乙 50 700
C
(4)小軍用兩個音叉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在敲擊左邊的音叉后,接觸到音叉的塑料球被彈起,說明由此可知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_產生的。小華嘗試敲擊右邊的音叉,發(fā)現左邊音叉也會發(fā)聲,塑料球也被彈起。如果在月球上重復以上實驗,敲擊左邊的音叉_____(選填“能”或“不能”)引彈起塑料球;敲擊右邊的音叉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彈起塑料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動
能
不能
月球上是真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編鐘是我國瑰寶,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樂,請根據以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敲M處發(fā)出的聲音音調比敲N處的高,比敲P處的低,則____(填字母)。
A.編鐘發(fā)出的聲音頻率只與其質量有關
B.敲P處發(fā)出的聲音頻率高于敲N處的
C.敲P處時,鐘的振幅一定比敲M處時大
D.敲N處時,發(fā)出的聲音響度一定比敲M處時大
B
(2)如圖甲、乙、丙所示是用不同力度敲擊編鐘的不同位置先后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顯示的波形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填字母)。
A.甲聲音的響度最小 B.乙、丙聲音音色相同
C.乙、丙聲音的響度相同 D.甲聲音一定是噪聲
(3)編鐘是古代重要的禮器,敲擊不同的編鐘,可以譜出不同的樂章。人們可以通過聲音判斷這是什么樂曲,這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_______,演奏編鐘時美妙音樂是通過_______傳入人們耳朵的。
D
信息
空氣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隨著現代社會對住宅節(jié)能標準的不斷提高,
辦公樓、住宅的玻璃門窗通常采用真空玻璃。其
結構特點是將兩塊玻璃邊部密封在一起,通過抽
氣口將兩層玻璃之間抽成接近真空并用玻璃柱支
撐,如圖1所示,這種玻璃既不影響采光,又能
隔音,還能起到冬天保暖、夏天隔熱的作用,為
人們營造了一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但雙層真空玻璃制作和安裝成本較高,如果安裝或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玻璃破裂,影響居住環(huán)境的安全。
(1)雙層真空玻璃“能隔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雙層真空玻璃可以降低聲音的_______。
(3)將四個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設置
一樣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圖2,以下說
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A.甲聲音音調比乙低
B.乙聲音響度與丙相同
C.甲聲音每秒振動的次數比丙多
D.丙聲音的音調比丁高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響度
A (共22張PPT)
第二章 聲現象
§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通過實驗,知道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 1.【重點】知道聲音產生與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以聲波的形式進行傳播,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
1.用手輕觸喉嚨并說話,手指有什么感覺?撥動尺子發(fā)出聲音時,用手輕觸尺子有什么感覺?
答:手指和輕觸尺子的手都能感覺到振動。
想一想
知識點1 聲音的產生
2.生活中有些發(fā)聲物體(簡稱“發(fā)聲體”或“聲源”)的振動不容易觀察,怎么能更好地觀察物體振動。
(1)如圖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紙屑,敲擊鼓,
鼓發(fā)出聲音,觀察紙屑的變化。
(2)如圖所示,我們用力敲擊音叉,音叉發(fā)出聲音,
將乒乓球與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時,觀察乒乓球的變化。
結論1 1.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______產生的,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叫_______。
2.振動_______,發(fā)聲停止。
3.將鼓面、音叉微小的振動現象放大,方便我們觀察,我們把這種方法叫“放大法”。
振動
發(fā)聲體
停止
3.關于聲音的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正在發(fā)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
C.有時物體不振動,也能發(fā)出聲音
D.物體的振動停止后,還會發(fā)出逐漸減弱的聲音
4.如圖所示,將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可觀察到
___________,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_______。
練一練
B
水花濺起
振動
1.(1)上課時,老師講課的聲音通過什么傳播到你的耳朵?
答:老師講課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你的耳朵。氣體可以傳聲。
(2)釣魚時,為何要輕聲交談,魚能否聽見路上人的說話聲?
答:魚能聽見路上人的說話聲。液體可以傳聲。
(3)古語有言“隔墻有耳”,聲音能否通過墻傳播?
答:聲音能通過墻傳播。固體可以傳聲。
想一想
知識點2 聲音的傳播
2.演示實驗“真空罩中的鬧鐘”。
(1)如圖所示,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機械鬧鐘放在連通著抽氣機的玻璃罩內,開始抽氣,隨著罩內空氣減少, 我們聽到鬧鐘聲音的大小逐漸_______(選填“增強”或“減弱”)。
減弱
(2)接著我們再讓空氣逐漸充入玻璃罩中,我們聽到聲音的大小又逐漸_______ (選填“增強”或“減弱”),說明我們聽到鬧鐘的聲音是通過_______傳播的。
(3)猜想:如果把罩內空氣全部抽走,我們還能聽到
聲音嗎?_________ (選填“聽到”或“聽不到”)。
由此我們進行推理得出:真空_______ (選填“能”
或“不能”)傳聲。
增強
空氣
聽不到
不能
3.在太空中沒有空氣(處于真空狀態(tài)),航天員無法直接對話,是通過_________交流。
無線電
結論2 1.空氣可以傳播聲音,_______不能傳播聲音。
2.大量實驗表明: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播聲音。我們把能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
3.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我們把它叫作_______。
真空
介質
聲波
4. 盈盈在彈奏古箏時,古箏的琴弦因為_____而發(fā)聲,聲音是通過_____傳入人耳的。登上月球的兩位航天員不借助無線電聽不到對方的講話,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學與技術) 《亞丁灣護航“十八般兵器”》的報道稱,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的艦艇上,出現了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對索馬里海盜構成了有效威懾。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最好用一層 ( )
A.塑料網 B.真空網
C.液體物質網 D.金屬物質
練一練
振動
空氣
月球上是真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
1.一道閃電劃過,過一會兒才聽見隆隆的雷聲。這一現象說明什么?
答: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快。
想一想
知識點3 聲速
2.請閱讀“小資料”,并思考下列問題:
一些介質中的聲速
介質 聲速/(m·s-1) 介質 聲速/(m·s-1)
空氣(0 ℃) 331 海水(25 ℃) 1 531
空氣(15 ℃) 340 冰 3 230
空氣(25 ℃) 346 銅(棒) 3 750
軟木 500 大理石 3 810
煤油(25 ℃) 1 324 鋁(棒) 5 000
水(常溫) 1 500 鐵(棒) 5 200
(1)15 ℃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______m/s,即聲音在15 ℃的空氣中1 s傳播的距離是______m。
(2)對比表格中的數據,請分析聲音的傳播速度與聲音因素有關,并寫出依據。
①影響因素:_______,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影響因素:___________,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40
340
溫度
在0 ℃的空氣和15 ℃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
介質種類
25 ℃的煤油和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
結論3 1.聲速:表示聲音傳播的快慢,聲速在數值上等于聲音傳播的距離和所用時間的比值。一般情況下:聲音的傳播速度v固>v液>v氣。
2.聲音在15 ℃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v=______ m/s。
340
3.某同學在足夠長、裝滿水的自來水管的一端敲了一下,另外一個同學用耳朵貼著水管聽,則他聽到聲音的次數是3次,第一聲從_______中傳來;第二聲從_____中傳來;第三聲從_______中傳來。
練一練
水管
水
空氣
4.下表是某些介質中的聲速v,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聲速大小可能跟溫度有關
B.聲速大小可能跟介質及介質的狀態(tài)有關
C.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一定比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大
D.真空中聲速是0
介質 v/(m·s-1) 介質 v/(m·s-1)
水(5 ℃) 1 450 冰 3 230
水(15 ℃) 1 470 軟橡膠(常溫) 40~50
水(20 ℃) 1 480 軟木 500
海水(25 ℃) 1 531 鐵(棒) 5 200
C
1.芳芳面對大山大叫一聲,經1 s聽到回聲,她與大山間的距離大約是多少米?(此時氣溫為15 ℃)
解:芳芳與大山間的距離
練一練
知識點4 回聲
答:(略)
2.人耳能分清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 s。據此,要想聽到回聲,人離障礙物的距離應( )
A.大于17 m B.大于34 m
C.小于17 m D.小于34 m
A
閱讀課本第35~36頁中的“科學世界”,了
解“骨傳導”。如圖所示。
1.正常的聽覺,人們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________振動,這種振動產生的信號經過___________及其他組織傳給___________,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通常人們習慣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空氣傳導。
讀一讀
科學世界
鼓膜
聽小骨
聽覺神經
2.聽覺系統(tǒng)有傳導障礙時,聲音可以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_________。
骨傳導
重難點 聲速的應用
【典例1】(1)百米賽跑時,當時氣溫為15 ℃,裁判從起點處發(fā)令,在終點的計時員多久能聽到聲音?(保留小數點后2位)
解:在終點的計時員能聽到聲音的時間
答:(略)
(2)終點計時員有兩種方式開始計時,分別是看到煙霧和聽到發(fā)令槍聲。哪種計時方式更準確,_________,兩種計時方式的差距為_______s。(光速約為3×108 m/s)
看煙霧
0.29
【典例2】學習了回聲的知識 , 我們知道要能區(qū)分原聲和回聲 , 兩個聲音時間間隔至少要大于0.1 s。在一根較長的空鋼管一端敲擊一下 ,在另一端 ,耳朵緊貼鋼管的同學如果能夠聽到2次聲音 , 鋼管的長度至少要_____m。 (已知當氣溫為 15 ℃ , 聲音在鋼管中的傳播速度為5 200 m/s,粗略計算可忽略聲音在鋼管中的傳播時間)
36
重難點撥 1.運用速度的公式t= 計算聲音傳播的時間。
2.聲音的傳播速度受到溫度和介質種類的影響,v固>v液>v氣。(共16張PPT)
第二章 聲現象
§2.4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道噪聲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1.了解噪聲的來源及危害。
2.根據人耳聽見聲音的過程,舉例說明如何減弱生活環(huán)境中的噪聲,具有保護自己、關心他人的意識
1.(1)聽一聽泡沫摩擦玻璃的聲音,你有什么感受?
答:聲音不好聽,是噪聲。
(2)聽一聽鋼琴曲的聲音,你有什么感受?
答:聲音好聽,是樂音。
聽一聽
知識點1 噪聲的來源
2.以下兩幅圖分別是樂音和噪聲的波形圖,發(fā)現兩者有什么不同?
樂音的波形圖是________的,噪聲的波形圖是__________的。(均選填“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
規(guī)則
無規(guī)則
結論1 從物理角度講,發(fā)聲體做_________振動時會發(fā)出噪聲。
無規(guī)則
3.(1)如果在深夜你正準備入睡時聽到鋼琴曲的聲音,你有什么感受?
答:雖然鋼琴聲很美妙,但在深夜時的鋼琴聲會影響人休息,令人煩躁。
(2)如果在圖書館安靜看書時,窗外傳來優(yōu)美的歌聲,你有什么感受?
答:優(yōu)美的歌聲非常悅耳,但在圖書館安靜地看書時,歌聲會打擾學習。
結論2 從環(huán)保角度來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_______。
噪聲
4.我們周圍常伴有噪聲,請談談你知道的噪聲來源有哪些。
答:工地裝修、樓下廣場舞配樂等。
5.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來看,不屬于噪聲的是( )
A.休息時,馬路上汽車的喇叭聲
B.學習時,窗外工地上發(fā)動機的轟鳴聲
C.音樂會上優(yōu)美的小提琴聲
D.半夜鄰居家音響設備發(fā)出震耳的歌聲
練一練
C
1.生活中常有噪聲出現,噪聲的強弱不同,對人們的影響也不同。
請閱讀課本第50頁關于噪聲強弱等級和噪聲危害的介紹,填寫以下內容:
(1)人們用_______(符號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等級。
填一填
知識點2 噪聲的強弱等級和噪聲的危害
分貝
(2)將下列噪聲等級和人的感覺進行連線。
2.為了保證老師們的工作和同學們的學習,學校周圍環(huán)境中噪聲應控制在( )
A.0 dB以下 B.50 dB以下
C.70 dB以下 D.90 dB以下
3.如圖所示是一款噪聲監(jiān)測器,此時噪聲的強弱等
級是_______dB。當附近有汽車或重型卡車經過時,顯
示屏上的數字會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練一練
C
48.4
增大
噪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因此控制噪聲十分重要。
1.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經歷了以下階段:
聲音是由___________產生的——聲音通過_______傳播——鼓膜的振動引起聽覺
填一填
知識點3 噪聲的控制
物體振動
介質
2.對噪聲的控制可以從聲音的產生到聽見的階段著手:
(1)在聲源處,防止聲音的_______。
(2)在傳播過程中,阻斷聲音的_______。
(3)在人耳處,防止噪聲進入_______。
產生
傳播
耳朵
結論2 噪聲的控制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防止噪聲的產生;(2)阻斷噪聲的傳播;(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3.小明在家參加線上學習,感覺窗外噪聲太大。他合理的做法是( )
A.戴防噪聲耳罩
B.緊閉門窗
C.在房間里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
D.調低視頻中老師講課的聲音
練一練
B
4.“廣場舞”近期在各地頻頻引發(fā)“擾民”爭議,讓廣受中老年人歡迎的廣場舞成了眾矢之的。針對這種現象,山東濟南一社區(qū)居民巧妙地將廣場舞改成“耳機舞”,在跳廣場舞時用無線耳麥取代大喇叭,既不耽誤鍛煉,也除去了“擾民”的煩惱,可謂一舉多得。用無線耳麥取代大喇叭,是從噪聲的_______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而附近的居民有的也將窗戶換成了隔音窗,是從噪聲的_______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
產生
傳播
重難點1 噪聲和樂音的波形圖辨析
【典例1】如圖所示,圖中a、b、c、d是四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圖____是噪聲的波形。圖a和圖b進行對比,圖____響度較大。
d
a
重難點撥 噪聲的波形圖是無規(guī)則振動,樂音的波形圖是規(guī)則振動。在波形圖中波形的高低表示聲音的響度。
重難點2 生活中常見的噪聲測量儀器
【典例2】如圖所示是某道路噪聲監(jiān)測器,這個數字表示的是當時環(huán)境聲音的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響度
增大
重難點撥 聲音的響度反映了噪聲的強弱,常見的聲音測試儀所測試的就是聲音的大小,故有車輛駛過時,聲音響度變大,顯示屏上的值也變大。(共16張PPT)
第二章 聲現象
§2.2 聲音的特性
第1課時 音調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了解聲音的特性 1.【重點】了解聲音的音調。
2.通過實驗,了解聲音的特性與哪些因素有關
1.(1)如圖所示,用相同的力度撥動吉他的不同琴弦,你能聽到聲音有什么不同?
答:聲音音調不同。
想一想
知識點1 音調
(2)如圖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盛水量不同的相同水杯,你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答:聲音音調不同。
(3)從以上例子可以知道,聲音有高低之分,我們將物體聲音的高低叫作_______。
音調
答:振動的頻率。鋼尺振動的頻率不同。鋼尺振動越慢時,振動頻率越低,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就越低。
結論1 1.通過以上實驗可以得出結論:鋼尺振動時音調的高低與_________________有關,振動得快,發(fā)出的音調_____;振動得慢,發(fā)出的音調_____。
2.物理學中用每秒振動的次數——_______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ertz),符號為Hz。如果物體在1 s的時間內振動100次,它的頻率就是100 Hz。
3._______決定聲音的_______,頻率高則音調高,頻率低則音調低。
鋼尺振動的快慢
高
低
頻率
頻率
音調
3.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振動得快、頻率高,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
B.多次實驗中,保持撥動鋼尺的力度相同,運用
了控制變量法
C.實驗中需注意比較鋼尺伸出桌邊的部分發(fā)聲音調高低的變化
D.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能改變鋼尺振動的頻率,因為鋼尺伸出桌邊越長,振動幅度越大
練一練
D
4.用相同力度敲擊頻率為256 Hz和128 Hz的音叉,把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信號分別輸入示波器,并觀察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圖。圖甲的波形更_______(選填“密集”或“稀疏”),音調較高;圖乙頻率低的波形圖更_______(選填“密集”或“稀疏”),音調較低
密集
稀疏
1.閱讀小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多數人的聽覺范圍大約從________Hz至____________Hz,高于20 000 Hz的聲叫作_________,它超過了人類聽覺的上限;低于20 Hz的聲叫作__________,它低于人類聽覺的下限。動物的聽覺范圍與人的聽覺范圍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讀一讀
知識點2 聲音的頻率
20
20 000
超聲波
次聲波
不同
(2)象群總是在悄無聲息地朝某個方向前進,人類聽不見它們的交流,是因為大象的發(fā)聲頻率大約從____Hz到____Hz,人類的聽覺范圍大約從____Hz到_________Hz,大象發(fā)出的大部分聲音,人類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見。
(3)由于地震常伴隨著次聲波,人們很難感受到,而_____、_______等動物卻可以感受到。
14
24
20
20 000
不能
狗
大象
結論2 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從________________,高于
20 000 Hz的聲叫作________,低于20 Hz的聲叫作_________。
20~20 000 Hz
超聲波
次聲波
2.根據題圖所給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蝙蝠可以發(fā)出頻率為400 Hz的
聲音
B.人能聽到蝙蝠發(fā)出的所有頻率
的聲音
C.15 Hz的聲音只要足夠大,人耳
是能聽到的
D.人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發(fā)聲頻率范圍要大
練一練
D
3.(1)蜜蜂在飛行時,翅膀在2 s內做了約500次振動,它振動的頻率是______Hz;蝴蝶在飛行時,翅膀每秒做了約5次振動,它振動的頻率是____Hz。
(2)人為什么聽不見蝴蝶扇動翅膀的聲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
5
蝴蝶揮動翅膀的頻率是5 Hz,超出了人的聽覺范圍
重難點 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典例1】如圖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量的水。
(1)當你用嘴貼著瓶嘴吹氣時,如果能分別吹出“do(1)”“re(2)”“mi(3)” “fa(4)”四個音階,這時是_________在振動。當瓶內空氣越少時,空氣柱振動得越_____。通過這一原理分析吹瓶子時的音調高低,并按順序寫出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排列:
___________。
空氣柱
快
乙丙甲丁
(2)當你用金屬湯勺敲玻璃瓶時,你聽到音調也有高有低,這時是_________在振動。當瓶內水越少時,振動得越_____,請判斷此時音調最高的是_____。
玻璃瓶
快
乙
【典例2】如圖所示,用水壺向暖水瓶里灌開水,憑聲音就可以知道暖水瓶是否將要灌滿了,你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嗎,請嘗試解釋一下。
答:暖水瓶發(fā)出聲音是由于瓶內空氣振動,當不斷向瓶內注水時,空氣逐漸變少,空氣振動頻率變高,音調變高,故可以通過聲音判斷水是否將要灌滿。
重難點撥 分析發(fā)聲體振動時的音調高低問題,首先要分清發(fā)聲體是哪一部分,再進一步分析振動的頻率和音調高低。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