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章 物態變化 章節復習一、溫度1.含義:表示物體的___________。2.攝氏溫度規定: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溫度為____℃,沸水溫度為______℃。冷熱程度 0 100 3.溫度計:(1)制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2)使用方法:①看:觀察清楚_______和_________;②放: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_______在被測液體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讀:待示數_______后再讀數,讀數時保持視線與液柱_______;④記:記錄所測溫度的數值和_______。液體的熱脹冷縮 量程 分度值 浸沒 穩定 相平 單位 二、物態變化過程圖示其中:吸熱過程是_________;放熱過程是_________①③⑤ ②④⑥ 過程圖示 物態變化 內容 現象與應用 ①_______ (一)晶體 1.種類: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熔化/凝固條件:溫度達到______________,持續________熱 3.熔化/凝固特點:持續_________熱,溫度_______ 4.同一種物質,其熔點與凝固點_______ (二)非晶體 1.種類:蠟、_____________ 2.熔化/凝固條件:持續_______熱 3.熔化/凝固特點:持續_________熱,溫度_____________ 冰熔化成水、水凝固成冰、鐵器的鑄造過程應用了熔化和凝固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②_______熔化 凝固 各種金屬、水、海波 熔點/凝固點 吸/放 吸/放 不變 相同 松香、玻璃 吸/放 吸/放 升高/降低 過程圖示 物態變化 內容 現象與應用 ③ _______ 使液體汽化的兩種方式: (一)沸騰 1.沸騰條件:溫度達到__________,持續_____熱 2.沸騰特點:持續_____熱,溫度_______ 3.實驗現象:沸騰前氣泡由___________變_____,沸騰時氣泡由_____變_____ (二)蒸發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冰箱利用汽化制冷、汗液蒸發吸熱調節體溫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汽化 沸點 吸 吸 不變 大 小 小 大 液體表面溫度 液體表面積 液體上方空氣流速 過程圖示 物態變化 內容 現象與應用 ④ _______ 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1.霧、露、白氣的形成 2.壓縮石油氣、液體打火機、醫用氧氣瓶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液化 降低氣體溫度 壓縮氣體體積 過程圖示 物態變化 內容 現象與應用 ⑤_______ 氣體和固體之間直接轉化,中間不經過_____態 樟腦丸變小、干冰制冷、鎢絲變細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⑥_______ 霜、冰花、霧凇的形成判斷方法:先明確物質的初、末態,再判斷物態變化種類與吸、放熱情況升華 凝華 液 1.關于生活中常見的溫度值不合理的是( )A.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36.6 ℃B.人體感覺舒適的氣溫約23 ℃C.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100 ℃D.常溫指的是50 ℃D 2.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地球上的水循環,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海水吸熱,蒸發成水蒸氣上升到空中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D.云中的小冰晶吸熱,升華形成雨D 3.物質M通過吸、放熱,出現三種不同物態,如圖所示,甲、乙、丙物態依次為( ) A.固、液、氣 B.氣、液、固C.氣、固、液 D.液、固、氣C 4.將杯中的液態氮(沸點為-196 ℃)倒入盛有奶漿的碗制作冰淇淋。觀察到杯中液態氮沸騰,杯外壁出現白霜,則( )A.杯中液態氮放熱 B.杯中液態氮溫度不斷上升C.杯中液態氮不斷吸熱,溫度保持-196 ℃ D.白霜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 5.根據表中的數據判斷(標準大氣壓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常用溫度計是根據玻璃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B.應選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極寒地區的氣溫C.可以使用乙醚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D.應選用酒精溫度計測量1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物質 水銀 酒精 煤油 乙醚凝固點/℃ -39 -117 -80 -114沸點/℃ 357 78 180 35C 6.如圖所示是某型號測溫槍,下表是該測溫槍的部分參數。用于測量體溫時該測溫槍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______。標準大氣壓下,能否用該測溫槍測量剛煮沸的某食用油表面的溫度?_______。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標準大氣壓下該食用油的沸點是335 ℃)測量范圍 體溫模式:32~42.9 ℃表面模式:0~100 ℃測量精度: 根據ASTM標準 E1965-1998(2003) 0.0~31.9 ℃(±10 ℃)32.0~35.0 ℃(±0.3 ℃)35.1~39.0 ℃(±0.2 ℃)39.1~42.9 ℃(±0.3 ℃)43.0~100.0 ℃(±10 ℃)測量時間 0.5 s測量距離 5~15 cm32~42.9 ℃ 不能 食用油的沸點高于測溫槍的量程 7.某同學將熱水、冰水和室溫水(水溫與室溫相同)分別裝入紙杯中,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發現其中兩只紙杯的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現。(1)請問是哪兩只紙杯的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現:_________(選填“甲” “乙”或“丙”)。(2)請你寫出判斷小水珠出現位置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和乙 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8.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成為首位獲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青蒿素受熱易失去活性,為了從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創造性地選用液態乙醚代替水或酒精,這是利用乙醚具有較_____(選填“高”或“低”)的_____點。當乙醚沸騰后,繼續加熱,乙醚的溫度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升高,避免由于溫度高而破壞青蒿素的有效成分;在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過程中能否用酒精(酒精沸點78 ℃)溫度計來測量溫度?_____(選填“能”或“不能”)。如圖所示,用手推動活塞,壓縮乙醚蒸氣的體積,當乙醚蒸氣被壓縮到一定程度時,會看見針筒中出現了少量______乙醚,這表明用__________的辦法可以使氣體液化。向外拉動活塞時,液態乙醚又發生了_______現象,同時溫度會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低 沸 不會 能 液態 壓縮體積 汽化 升高 9.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小明、小華同學一起進行了探究:(1)為完成這個實驗,他準備的器材有:燒杯、酒精燈、鐵架臺、溫度計,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_。(2)如圖1,把裝有初溫為______℃(如圖2所示)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這樣做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會升高得較_____(選填“快”或“慢”),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圖1圖2停表 -4 慢 觀察實驗現象 (3)如圖3,待冰全部熔化后用酒精燈繼續加熱,繪制出整個實驗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圖像如圖4,由圖可知,冰是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圖像中CD段的物質處于_____(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4)根據圖4中的信息可知,水沸騰時溫度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沸點是______℃。圖3圖4晶體 液 不變 100 (5)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若小明用選擇用100 mL的水做實驗,得到的沸騰圖像如圖5中的a所示,而小華選擇用200 mL的水做實驗,得到的圖像應該是如圖5中的____(選填“b”“c”或“d”)所示。c 圖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汽車防凍液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揮發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有關資料表明,防凍液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沸點不同,具體數值參見下表 (表中防凍液含量是指防凍液在混合液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在給汽車水箱中加防凍液時,宜使混合液的凝固點比本地常年最低氣溫低10~15 ℃。考慮到混合液比熱容的減小會影響散熱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不宜過高。(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凍液含量由30%逐漸增大到90%,則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____(填字母)。A.逐漸升高 B.逐漸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防凍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液的凝固點/℃ -17 -28 -37 -49 -48 -46 -28混合液的沸點/℃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D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氣溫為-15 ℃,對該地區汽車來說,在下列不同防凍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選____(填字母)。A.30% B.40% C.60% D.90%(3)長時間使用后,汽車水箱中的混合液會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升高 水由于汽化而減少,防凍液的含量增大 防凍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液的凝固點/℃ -17 -28 -37 -49 -48 -46 -28混合液的沸點/℃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共20張PPT)第三章 物態變化§3.2 熔化和凝固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能列舉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態的物質及其應用。 2.經歷物態變化(熔化和凝固)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了解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現象。 3.能運用物態變化(熔化和凝固)知識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1.能區分物質的三種狀態,知道物態變化。2.【重點】了解熔化和凝固,能用熔化和凝固解釋生活中的現象。3.【重難點】知道熔化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4.通過探究實驗,學會用圖像探究物理規律的方法1.如圖所示,天氣熱的時候,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兒就變成了水,再過一段時間水干了,變成看不見的水蒸氣,跑得無影無蹤。想一想知識點1 物態變化 結論1 1._____態、_____態、_____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2.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在各種狀態間的變化叫作___________。3.像水變成冰這樣,物質由____態變成____態的過程,叫作_______;像冰變成水這樣,物質由_____態變成_____態的過程,叫作_______。固 液 氣 物態變化 液 固 凝固 固 液 熔化 2.如圖所示,工業生產在制造各種不同形狀的工件時。首先將鋼煉成鋼水,此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然后再鑄造成有一定形狀的工件,此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練一練熔化 凝固 具體內容見實驗報告《研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做一做知識點2 研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結論2 1.海波熔化的特點是:持續_____(選填“吸”或“放”)熱,溫度___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2.石蠟熔化的特點是:持續________(選填“吸”或“放”)熱,溫度___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3.海波熔化時的溫度叫作海波的熔點,所以可以將海波熔化的條件歸納總結為:溫度達到_______,且持續_____(選填“吸”或“放”)熱。吸 不變 吸 升高 熔點 吸 1.閱讀課本第66~67頁的內容,并完善以下表格:填一填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種類 定義 種類 熔化大致圖像晶體 像海波這樣,在熔化過程中①_____(選填“有”或“無”)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有 海波、冰、食鹽、萘、各種金屬 種類 定義 種類 熔化大致圖像非晶體 像石蠟這樣,在熔化過程中③_____(選填“有”或“無”)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④___________________等 無 石蠟、松香、玻璃 2.“凝固過程是熔化過程的逆過程”。物質熔化時的溫度變化規律已經清楚了,請同學們通過科學推理,分別畫出晶體和非晶體凝固過程中溫度變化規律的大致圖像。畫一畫3.由“凝固過程是熔化過程的逆過程”,結合以上兩個圖像,可以得出:(1)液體凝固形成晶體時,持續__(選填“吸”或“放”)熱,溫度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與熔點相對應,這個固定的溫度叫作____點,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2)液體凝固形成非晶體時,持續_____(選填“吸”或“放”)熱,溫度_____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_______(選填“有”或“無”)固定的凝固點。想一想放 不變 凝固 相同 放 降低 無 結論3 1.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作____________,凝固時的溫度叫作_________。2.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例:冰的熔點是0 ℃,則水的凝固點是____℃。熔點 凝固點 相同 0 4.小明利用電冰箱制一些冰塊,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電冰箱冷凍室,過段時間冰塊就制好了,如圖所示的幾幅圖中,哪個圖可以表示制冰過程中水的溫度變化曲線( )練一練B ABCD5.小楊同學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點”的實驗中,繪制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1)海波的熔化過程是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段,此過程中海波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_______。(2)由此圖像可知,海波是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3)海波在第10 min時處于_______,在G點時處于_______。(均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BC 吸熱 不變 晶體 液態 固態 1.夏天喝飲料前加些冰塊,是利用冰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會_____(選填“吸”或“放”)熱,從而可以使飲料溫度___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2.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人們常常會在菜窖里放幾桶水,這是利用水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會_____(選填“吸”或“放”)熱,而使菜窖里的氣溫不至于太低,凍壞菜窖里的菜。議一議知識點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應用熔化 吸 降低 凝固 放 3.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熱、凝固放熱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利用熔化吸熱:夏天吃冰棒解暑。利用凝固放熱:深秋,為避免樹上的橘子在夜間氣溫驟降時被凍傷,果農經常在傍晚給橘子樹噴水。 4.有一句諺語說:“下雪不冷,融雪冷。”這是因為雪在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需要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導致溫度___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練一練熔化 吸收 降低 重難點1 晶體和非晶體的圖像意義【典例1】某種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該物質的固體一定是晶體B.在0~10 min內,物質處于固態C.該物質在80 ℃時一定處于固液共存態D.在10~20 min內,物質吸收熱量,溫度不變C 重難點撥 晶體熔化時有固定熔點,溫度不變,非晶體熔化時無固定熔點,溫度升高。重難點2 晶體熔化的條件【典例2】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慢慢加熱,當燒杯中的冰塊有一大半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點也不熔化 D.無法判斷C 重難點撥 晶體的熔化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溫度達到熔點,持續吸熱。重難點3 利用熔點和凝固點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典例3】已知酒精、煤油、水銀的熔點分別為-117 ℃、-30 ℃、-38.8 ℃,南極最低氣溫可達-89.2 ℃,要測量南極的氣溫,應選用( )A.酒精溫度計 B.煤油溫度計C.水銀溫度計 D.三種溫度計均可A 重難點撥 同一物質的熔點與凝固點相同;遇到此類問題,首先要判斷清楚是利用熔點還是凝固點來解決問題,再分析各類溫度之間的實際關系,進行分析。(共29張PPT)第三章 物態變化§3.3 汽化和液化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經歷物態變化(汽化和液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沸點。 2.了解物態變化(汽化和液化)的吸熱和放熱現象,能運用物態變化(汽化和液化)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3.能運用物態變化知識(汽化和液化),說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環現象,有節約用水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1.【重點】了解汽化和液化,能解釋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有關現象。2.知道汽化的兩種方式是沸騰和蒸發,并能進行區分。3.【重難點】能通過實驗,觀察水的沸騰現象,并用圖像描述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情況,了解沸點的概念。4.知道生活中的蒸發現象,了解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5.【難點】了解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1.如圖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塑料袋擠癟,排出空氣后用繩把袋口扎緊。(1)先將塑料袋放入開水中,你會觀察到塑料袋變_____(選填“鼓”或“癟”)了,說明此時塑料袋中的___態酒精受熱后變成了___態酒精。(2)再從開水中拿出塑料袋,你會觀察到塑料袋變_____(選填“鼓”或“癟”)了,說明此時塑料袋中的_____態酒精降溫又后變成了_____態酒精。知識點1 汽化和液化鼓 液 氣 癟 氣 液 結論1 1.物質的液態和氣態可以相互_______。2.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_____化,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化。轉化 汽 液 2.水“開”了這一生活用語在物理學中叫作沸騰。小明在燒開水時發現,鍋中不斷有氣泡產生,同時鍋里的水變得越來越少,這是因為水在沸騰時變成了看不見的_________,發生了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練一練水蒸氣 汽化 具體內容見實驗報告《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做一做知識點2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結論2 1.液體沸騰的特點是持續_______,溫度_______。2.液體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_______,且能持續_______。吸熱 不變 沸點 吸熱 1.幾種液體的沸點(標準大氣壓)議一議知識點3 沸點液體 沸點/℃ 液體 沸點/℃液態鐵 2 750 酒精 78液態鉛 1 740 液態氨 -33水銀 357 液態氧 -183液態碘 184 液態氯 -196甲苯 111 液態氫 -253水 100 液態氨 -2692.著火點是物質可以燃燒的最低溫度。紙的著火點大約是183 ℃,就是說,當紙的溫度達到183 ℃時,它會燃燒起來,而火焰溫度通常比紙的著火點高得多。3.根據以上兩則小資料,討論并完成以下問題:取一張光滑的厚紙,如圖所示,做成一個小紙鍋。小紙鍋里裝些水,放到火上加熱。注意不要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過一會兒水就會沸騰,而小紙鍋不會燃燒。討論一下小紙鍋為什么不會燃燒。4.如圖所示,甲圖所示裝置是某同學做的觀察水的_______(選填“沸騰”或“液化”)的實驗裝置。練一練沸騰 (1)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乙)可知,此時水的沸點是____℃。(2)10 min后,水的溫度_____________(選填“不再變化”或“繼續升高”),但仍繼續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98 不再變化 吸收 (3)某時刻觀察到燒杯中出現圖丙所示的現象,表明水_______(選填“已經”或“尚未”)沸騰。(4)探究水的沸騰特點時,不能使用_______(選填“水銀”“煤油”或“酒精”)溫度計。(水銀的沸點為357 ℃,煤油的沸點為180 ℃,酒精的沸點為78 ℃)已經 酒精 1.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灑在地上的水過一會兒就不見了,晾在太陽下的濕衣服不久后也干了,這是因為,雖然沒有達到沸點,但是水也變成了_________,發生了_______(物態變化名稱)現象。我們把這種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叫作_______。想一想知識點4 蒸發水蒸氣 汽化 蒸發 2.如圖所示,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會有什么感覺?這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把酒精反復涂在溫度計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溫度計的示數有什么變化?如果溫度計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溫度計的示數會變化嗎?做一做答:手背會感覺到冰涼,是酒精汽化吸熱引起的。把酒精反復涂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時候,加快了酒精的蒸發,蒸發吸熱,所以溫度計的示數降低;如果溫度計上不涂酒精,溫度不變。因為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會使空氣流動加快,但是液泡上沒液體,沒有蒸發,所以溫度不變。3.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形式,請將它們進行對比,并完成下表。比一比汽化形式 蒸發 沸騰 選填相同點 都是①_______現象,都需要②_____熱 —不 同 點 發生部位 液體的③____ 液體的④____ A.表面 B.表面和內部溫度條件 ⑤____ ⑥____ A.到達沸點 B.任何溫度下劇烈程度 ⑦____ ⑧____ A.緩慢 B.劇烈汽化 吸 A B B A A B 4.回想生活中的一些蒸發現象,討論一下,液體蒸發得快慢都與哪些因素有關。(1)地上的水在太陽下比在陰涼處干得更_____(選填“快”或“慢”),這是因為液體蒸發得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_有關。(2)衣服攤開晾干得更_____(選填“快”或“慢”),這是因為液體蒸發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3)熱湯吹一吹涼得更_____(選填“快”或“慢”),這是因為液體蒸發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議一議快 液體溫度的高低 快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快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結論3 1.在_______溫度下,在液體表面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叫作蒸發。2.蒸發需要_____(選填“吸”或“放”)熱。3.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汽化的兩種形式:_____________。任何 吸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蒸發和沸騰 1.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這些“白氣”是由人口中呼出的_________(選填“水蒸氣”或“小水珠”)遇到_____ (選填“熱”或“冷”)空氣_______(選填“汽化”或“液化”)而成的_________(選填“水蒸氣”或“小水珠”)。想一想知識點5 液化水蒸氣 冷 液化 小水珠 2.如圖所示,家里做飯用的液化石油氣,是由__________(選填“固” “液”或“氣”) 體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發生了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了______(選填“固”“液”或“氣”) 體,儲存在鋼瓶內的,這是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氣 壓縮體積 液化 液 結論4 1.生活中人們能看到的“白氣”和自然現象中的“霧” “雨”“露”本質都是_________,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形成的。2.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液化需要_____熱。小水珠 液化 降低溫度 壓縮體積 放 3.俗話說“被100 ℃的水蒸氣燙傷比被相同溫度的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 )A.水蒸氣蒸騰時有沖擊力B.100 ℃的水蒸氣比100 ℃的開水溫度高C.水蒸氣會汽化,汽化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熱D.水蒸氣會液化,液化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練一練D 4.使氣體液化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降低氣體的溫度,另一種是壓縮氣體的體積。請將下列生活中的現象或應用按氣體液化的兩種形式進行分類。(在表格對應位置填寫序號即可)①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眼鏡片上會蒙上一層小水珠;②家庭做飯時利用的液化石油氣(石油加工時產生的可燃性氣體),是以液態形式儲存在鋼瓶內的;③清晨路邊的草或樹葉上結有露珠;④在做水沸騰實驗時可以觀察到在燒杯上方有一團“白氣”;⑤火箭中用作燃料和助燃劑的氫和氧,都是以液態形式裝在燃料罐里的。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對應序號降低氣體的溫度 壓縮氣體的體積 ①③④②⑤⑥閱讀課本第75頁中的“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欄目,了解電冰箱與臭氧層的拓展知識,并回答以下問題:1.如圖所示,傳統電冰箱利用氟利昂作為熱的“搬運工”,把冰箱冷凍室里的“熱”搬運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種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質。讀一讀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液態的氟利昂經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緩慢地進入冰箱冷凍室內的管子,在這里迅速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_____(選填“放”或“吸”)熱,使冰箱內溫度_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氣被壓縮機抽走,壓入冷凝器,發生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并把從冰箱內帶來的熱量通過冰箱壁上的管子釋放出來。氟利昂這樣循環流動,冰箱冷凍室內就可以保持相當低的溫度。汽化 吸 降低 液化 2.為了保證多年凍土區路基的穩定性,鐵路兩側豎立了許多熱棒(如圖所示)。熱棒的下端插在凍土中,_____態氨從凍土中_____熱_______成_____態氨。在寒冷的季節,_____態氨上升到熱棒的_____端,通過散熱片向空氣中_____熱,變回_____態氨,又沉入棒底。如此循環,凍土層因溫度變化對路基產生的影響就變_____了。液 吸 汽化 氣 氣 上 放 液 小 重難點1 液體沸騰條件【典例1】如圖所示,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夾持裝置略),燒杯內水沸騰時,插在燒杯中的試管里的水( )A.不能達到沸點,不能沸騰B.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C.能達到沸點,可以沸騰D.若將酒精燈火焰加大,并且延長加熱時間,可以沸騰B 【典例2】下表列出了標準大氣壓下三種氣體的沸點,現把這三種氣體用先液化然后再逐漸提高溫度的方法分離出來,則得到的氣體的順序是( ) A.氧、氫、氮 B.氫、氧、氮C.氧、氮、氫 D.氫、氮、氧物質 氧 氫 氮沸點/ ℃ -183 -253 -196D 重難點撥 1.液體沸騰條件是溫度達到沸點,且持續吸熱。兩個條件缺一不可。2.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重難點2 液化與汽化的應用【典例3】大多數同學夏天喜歡吃雪糕,冬天喜歡吃火鍋。小江同學在學習了物態變化后想到,冬天吃火鍋時,火鍋上“熱氣”騰騰,而吃雪糕時,雪糕周圍“冷氣”裊裊。以下是他和同學關于“熱氣”和“冷氣”的討論,其中正確的是( )A.“熱氣”和“冷氣”的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汽化之后的水蒸氣B.“熱氣”和“冷氣”的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C.“熱氣”和“冷氣”的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熱氣”和“冷氣”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氣液化之后形成的小水珠D 【典例4】夏天,冷氣房的窗戶會“出汗”,“汗”是水蒸氣_______而成的小水珠,“汗”出在窗玻璃的______側;冬天,晚上關緊窗戶睡覺,第二天窗玻璃的_____側也會“出汗”。可見“汗”總是出在_____ (選填“冷”或“暖”)的一側。液化 外 內 暖 重難點撥 1.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水蒸氣是無色無味的,故人眼能看到的“白氣”“露”“霧”等本質都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歸納拓展:水蒸氣的液化總是出現在溫度較高的一側。(共22張PPT)第三章 物態變化§3.1 溫度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能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1.【重點】能說出生活及生產中常見的溫度值。2.知道溫度的單位,以及液體溫度計的結構和工作原理。3.【重點】會使用液體溫度計和體溫計正確測量溫度如圖所示,將兩只手指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過一會兒,再把兩只手同時放入溫水中,兩只手指對“溫水”的冷熱感覺相同嗎?人只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可靠嗎?答:兩只手指對“溫水”的冷熱感覺不相同。人只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不可靠。做一做知識點1 溫度 結論1 1.物理學中常用_______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熱的物體溫度_______(選填“高”或“低”),冷的物體溫度______(選填“高”或“低”)。2.要準確地判斷物體的溫度,就要用測量溫度的工具——_________進行測量。溫度 高 低 溫度計 1.自制一個溫度計: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給小瓶配一個橡皮塞,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圖所示。將小瓶放入熱水中,可以觀察到細管中水柱的位置會___,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可以觀察到水柱的位置會____。(均填字母)A.升高 B.降低 C.不變做一做知識點2 溫度計A B 2.自制溫度計是根據什么原理測量溫度的?怎樣改進自制溫度計,才能使其能準確地測量出物體溫度的具體數值呢?略想一想3.認真觀察實驗室用溫度計(如圖所示),與自制溫度計相比,可以發現: (1)玻璃泡更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這樣設計便于讓玻璃泡_______(選填“部分”或“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填一填小 完全 (2)玻璃管更_____(選填“粗”或“細”),這樣設計能夠將溫度的變化更加_______(選填“明顯”或“不明顯”)地顯示出來。(3)外表面標有_______和_______,這樣設計能夠更加準確地將溫度的具體數值測量出來。 結論2 自制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_______的規律制成的。細 明顯 刻度 單位 液體熱脹冷縮 5.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給小瓶配一個橡皮塞,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制成一個如圖所示的簡易溫度計。該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_______的規律制成的。若想測量溫度時液柱變化更明顯,應盡量選擇_______(選填“較粗”或“較細”)的玻璃管。練一練液體熱脹冷縮 較細 1.溫度計上的單位有何意義?它是怎樣規定的?請閱讀教材,并完成以下填空:(1)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________作為溫度的單位。(2)攝氏溫度的單位符號:_____。(3)人的正常體溫是“37 ℃”左右(口腔溫度),讀作___________;黑龍江省漠河市2023年一月份的最低氣溫是“-53 ℃”,讀作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填一填知識點3 攝氏溫度攝氏溫度 ℃ 37攝氏度 負53攝氏度 零下53攝氏度 結論3 攝氏溫度的規定:把在標準大氣壓下_____________的溫度定為0 ℃,_______的溫度定為100 ℃;0 ℃和100 ℃之間分成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____℃。冰水混合物 沸水 1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 ℃的冰比0 ℃的水冷B.-6 ℃讀作“零下6攝氏度”C.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約為25 ℃D.任何情況下,水的沸點都是100 ℃練一練B 1.圖甲是_________________;圖乙是_________;圖丙是_________________;它們的用途不同。認一認知識點4 溫度計的使用實驗室用溫度計 寒暑表 電子數顯溫度表 2.分別向燒杯中倒入冷水、溫水和熱水,用溫度計測量它們的溫度,記錄測量結果。(1)測量前,應選用___________溫度計作為實驗器材。(2)測溫時,應按照圖甲中____(填字母)圖的方法進行測量。(3)讀數時,應按照圖乙中____(填字母)圖的方法進行讀數。做一做實驗室用 D B 結論4 實驗室用溫度計的使用規則:(1)使用前:要看清溫度計的_______和_________。(2)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____________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_________或_________。(3)讀數前: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_______________,待溫度計的示數_______后再讀數。(4)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_____________;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注意區分所測溫度是零上還是零下溫度。量程 分度值 全部浸入 容器底 容器壁 稍微等一會兒 穩定 留在液體中 相平 3.如圖所示,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練一練C 4.讀出圖中幾個溫度計的示數。甲:______℃,乙:____℃,丙:_____℃。-5 9 12 閱讀課本第61~62頁中的“科學世界”,了解“各種各樣的溫度計”。1.常見的體溫測量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2.玻璃體溫計的結構特點及使用方法:(1)有一處特殊結構的_______,當讀數時將體溫計拿離人體,水銀變冷收縮,狹道內的水銀斷開,使玻璃管內的水銀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內。(2)所以體溫計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但下次使用體溫計前要先_________。讀一讀科學世界接觸式 非接觸式 狹道 不能 可以 甩一甩 3.____測量人體溫度更加衛生、便捷、使用廣泛, ____能直接放進高溫爐里測溫。(均填字母)A.電子體溫計 B.熱電偶溫度計 C.新式紅外體溫計(測溫槍)C B 重難點1 溫度計的制作原理【典例1】如圖所示是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水平部分中間有一段液柱。(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選填“液體”或“氣體”)熱脹冷縮的規律來測量溫度的。(2)在標準大氣壓下,將此裝置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此時液柱處的刻度應標為____℃。(3)A、B兩處刻度線對應的溫度值關系:A處的溫度值__________(選填“<”“=”或“>”)B處的溫度值。氣體 0 > 重難點撥 常見溫度計的制作原理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重難點2 攝氏溫度的規定【典例2】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小明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溫度計測量開水的溫度,他自制的溫度計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他把這支溫度計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別標出了溫度計中液柱達到的位置A和B。他又將自制的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邊,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____℃,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_____℃。2 22 重難點撥 攝氏溫度的規定:把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 ℃,沸水的溫度定為100 ℃;0 ℃和100 ℃之間分成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 ℃。(共20張PPT)第三章 物態變化§3.4 升華和凝華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經歷物態變化(升華和凝華)的實驗探究過程,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 2.能運用物態變化(升華和凝華)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3.能運用物態變化(升華和凝華)知識,說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環現象。 4.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況,有節約用水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1.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氣態之間是可以直接轉化的。2.【重點】知道升華和凝華,了解升華吸熱、凝華放熱。3.【重點】能用升華和凝華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4.了解水循環過程中水的三態變化,培養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冰塊吸熱后熔化成水,再繼續吸熱就變成水蒸氣,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物質吸熱后能不能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呢?反過來,氣態能不能直接變為固態呢?知識點1 升華和凝華1.如圖所示,將碘錘放入熱水中加熱,靜候一會,可以觀察到:碘錘中的碘顆粒逐漸_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碘錘內產生_______________,同時發現碘錘里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出現同顏色的液體。2.再將碘錘放在空氣中,靜候一會,可以觀察到:碘錘中的碘顆粒逐漸_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碘錘內壁有_____________。做一做減少 紫色的碘蒸氣 沒有 增加 碘顆粒出現 結論1 1.物質的固態和氣態之間是可以直接相互_______的。2.物質從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_______,從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__。3.升華_____熱,凝華_____熱。轉化 升華 凝華 吸 放 3.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變小了,是_______現象。4.北方寒冬時,樹枝上會出現“霧凇”(俗稱“樹掛”),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溫度急劇降低時,_______成固態的小冰晶,聚集在樹枝上形成的,該過程_______熱量。練一練升華 凝華 放出 1.水的三種狀態分別是冰、水和水蒸氣。完成填空,說明它們三者之間轉化過程的名稱以及吸熱、放熱的關系。想一想知識點2 水循環吸 吸 吸 放 放 放 2.自然界中,除了霧、露、冰,還有哪些自然現象是由水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略3.如圖所示,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溫度_______(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0 ℃,這說明在冰中加鹽,可以降低冰的___________(選填“熔點”或“沸點”);做一做低于 熔點 這時觀察易拉罐的底部,形成了一層_________(選填“水珠”或“白霜”),這說明易拉罐中的冰會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該過程_____熱,使周圍環境溫度急劇_______,使得空氣中的_________(結合下表中的資料進行判斷)直接從氣態變成_____態。物質 氮 氧 氬 水 二氧化碳熔點/℃ -210 -218 -189 0 一般在常壓下,當二氧化碳的溫度高于-78.5 ℃時,二氧化碳會變成氣態沸點/℃ -196 -183 -186 100白霜 熔化 吸 降低 水蒸氣 固 結論2 自然界中的“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_____熱形成的。凝華 放 4.以下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請將序號填寫在對應的物態變化表格中。①結冰的衣服變干;②霜;③雪;④燈泡內鎢絲變細;⑤燈泡壁變黑;⑥寒冬里,未見雪人、冰雕等熔化,卻越來越小;⑦冰花。練一練升華現象 凝華現象 ①④⑥ ②③⑤⑦ 5.二氧化碳氣體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這種固體在常溫下不經熔化就會直接變成氣體,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水。這是由于干冰在常溫下會迅速變為氣體并吸熱,促使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或小冰晶,從而達到降水的條件。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的物態變化有:______________ _____。凝華、升華、液化 閱讀課本第79頁中的“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欄目,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環和水資源情況(如圖所示),并回答以下問題:讀一讀科學·技術·社會·環境1.水吸熱_______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2.空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成為小水滴,懸浮在高空中形成云。3.小水珠在高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氣流,_______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4.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_______形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形成雪花飄落。(以上各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汽化 液化 凝固 凝華 5.地球表面上的水,淡水占約____%,而能夠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更是僅占淡水資源的______%。6.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隨著人口的膨脹和經濟的快速增長,_________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危機,不僅需要我們在_______上使用節水器具、優化用水系統的運行,更需要每個人提高_______意識,養成良好的_______習慣,共同保衛我們的藍色家園。3 0.3 水資源 技術 節水 用水 重難點 物態變化的綜合應用 水循環【典例1】小明在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之前,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800 ℃,碘的熔點為114 ℃。采用圖中的兩種方式加熱都出現了碘蒸氣,圖甲的碘顆粒會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直接升華,圖乙中的碘顆粒吸熱除了發生升華外,還可能會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兩種方式停止加熱后,“碘錘”中的碘蒸氣會_______。(均填物態變化名稱)吸收 熔化 凝華 【典例2】人工降雨有云未必就下雨,是因為冰晶的數目太少了,通過向云中撒播催化劑(鹽粉、干冰或碘化銀等),使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稱為人工增加降水。散播催化劑的方法有飛機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將碘化銀炮彈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燒碘化銀焰劑等。人工降雨已有一段歷史,技術較為成熟,不必對是否造成環境污染心存疑慮。碘化銀作為人工降雨的物質比干冰更好,碘化銀可以在地上散播,利用氣流上升的作用,飄浮到空中的云層里,因此利用碘化銀比干冰降雨更簡便易行。(1)施行人工降雨時,飛機在云層里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_而吸熱,使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而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漸變大,在下落過程中又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來。(均填物態變化名稱)(2)聽到雷聲知道將要下雨,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_(選填“信息”或“能量”)。(3)面對缺水,試說出一種生活中節約用水的辦法: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升華 凝華 熔化 信息 洗臉水可以用來沖廁所(合理即可) 【典例3】寒冷的冬天,我們會看到窗戶玻璃上形成美麗的冰花,這是由于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冰涼的玻璃后,在玻璃上由氣態直接變為_____態的小冰晶,這是_______現象,冰花出現在窗戶_____(選填“內”或“外”)側。固 凝華 內 重難點撥 1.首先要知道各種物態變化的概念,然后看物體是由什么狀態變為什么狀態,根據概念進行判斷。2.與液化相同,氣體凝華總是發生在溫度較高的一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溫度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3.2 熔化和凝固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3.3 汽化和液化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3.4 升華和凝華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3章 物態變化 章節復習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