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少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十五課《老師和同學(二)》教學設計課題名 老師和同學(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 2.用繪畫剪貼的方法,表現立體的老師和同學的形象。 3.在繪畫制作過程中進一步增進同學間的情誼。教學重點 通過對老師和同學的觀察,認識并掌握正確的觀察法。教學難點 通過寫生繪畫的實踐過程,培養學生獨特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以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繪畫工具。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懸念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張照片, 1.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同學做的作品非常有趣看看是誰 (學生回答)我們一眼就能看出趣,我非常喜歡。看看,你能發現他有趣的秘密嗎 照片上的人物是老師,老師的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了。注意看,我變一個小魔術,就能馬上請畫面中的老師走出來。 師演示出示圖片,你瞧,圖片上的老師有立體感了, 看起來還真像從畫面中走出來一樣。 那么,細心的同學通過你的觀察,你能說出老師用的什么制作方法把-張平面的圖片變成有立體感的圖片嗎 (學生回答:撕一撕、折一折)教師板書。 過渡:那么今天我們就在上節課繪畫的基礎上,用畫一畫、撕一撕、折一折、貼一貼、剪一剪的方法,合作完成-個有立體感的老師和同學。 二、欣賞感受,激發興趣 1.師:立體感的作品最大的優點是能讓表現的對象更形象、更生動,而且觸手可得。下面就請同學 教學難點:如何在立體人物作品中抓住們欣賞其他同學創作的立體感的 “老師和同學”。 2.先把同學畫下來,再卷個紙卷粘在人物的后面,同學“站”起來了。 畫一個跟我們真人一-樣高的“同學”,用繩子和竹竿配合使用,挑起來合個影真有趣。 3.巧妙運用紙箱和舊衣服的材質與肌理,表現一個感人的師生場景,你知道他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4.用卡紙繪制-個半身像,后面設計個背景, 學生準備:收集各種不同形狀的盒子,也很獨特喲。 總結:看了這些同學的作品,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學生回答) 2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到底有什么內設機關,使這個立體的人動起來的呢 先看需要準備的材料:廢舊紙盒,筷子,西筆、碎布頭、彩紙等。想想,制作時都用在作品 的什么地方。( 學生回答) (1)紙盒是做頭部和身體的。 (2)筷子是連接身體和頭部用的。 (3)畫筆、碎布頭、彩紙是畫同學和裝飾美化頭部和衣服的。 三、體驗樂趣,自主制作 1.現在,我們也來試試制作一一個立體的老師和同學吧。 作業要求:同學們,讓我們四人一小組互相觀察,可以采用畫、貼、剪等方法,設計一一個造型可愛、立體、能轉動起來的同學吧! (1)請兩名同學上臺做不同的表情,觀察他們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比較一下不同的表情五官會有什么變化 (2)播放班級里其他同學有表情的臉。店結臉部表情特點,有平靜、憤怒、微笑、悲傷等。 2.四人一小組繼續觀察,互相把身體部分畫一再選擇合適的碎布頭、彩紙、毛線等材料,運用剪、貼、纏、粘的方法進行裝飾,穿上漂亮的服裝完成身體部分。 3.把準備好的盒子,一個做頭部,-個做身體,再把繪制好的同學形象貼在盒子的四周,然后把頭部和身體用筷子連接起來。 四、展示交流,師生共評 師:展示作品。讓我們一起看看,同學們做的怎么樣。 1.是否表現出了老師和同學的外貌特征 2.是否通過合作表現出老師和同學的不同表情 3.裝飾材料的運用是否恰到好處 4.是否能轉動變化表情和服裝 五、聯系生活,拓展提升 1.師:欣賞其他同學用任意材料創作的作品。 (1)用泥巴塑造的老師和同學。 (2)把老師和同學的形象繪制在杯子上布置作業 同學們,讓我們四人一小組互相觀察,可以采用畫、貼、剪等方法,設計一一個造型可愛、立體、能轉動起來的同學吧!板書設計 老師和同學 立體的人 材料教學反思 五年級學生處于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經過《老師和同學(一)》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基本能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表現的能力在第一課時的系統練習中也會有很大的提高,本節課采用看、畫、做、玩繼續學習“老師和同學”的主題,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本節課是以繪畫和手工制作相結合的方法來制作立體的人物,對于缺少自主制作表現的經驗和對立體造型缺乏認識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立體人物的造型美,啟發學生自主完成富有個性特點的作品,仍是教師要把握的主要目標。(共23張PPT)老師和同學(二)小學美術/蘇少版/五年級上冊目錄01新課導入02探究學習0403課堂作業課堂總結第一部分新課導入新課導入新課導入新課導入那么今天我們就在上節課繪畫的基礎上,用畫一畫、撕一撕、折一折、貼一貼、剪一剪的方法,合作完成一個有立體感的老師和同學。第二部分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1)紙盒是做頭部和身體的。(2)筷子是連接身體和頭部用的。(3)畫筆、碎布頭、彩紙是畫同學和裝飾美化頭部和衣服的。第三部分課堂作業課堂作業作業要求:同學們,讓我們四人一小組互相觀察,可以采用畫、貼、剪等方法,設計一一個造型可愛、立體、能轉動起來的同學吧!(1)請兩名同學上臺做不同的表情,觀察他們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比較一下不同的表情五官會有什么變化 (2)總結臉部表情特點,有平靜、憤怒、微笑、悲傷等。第四部分課堂總結課堂總結1.是否表現出了老師和同學的外貌特征 2.是否通過合作表現出老師和同學的不同表情 3.裝飾材料的運用是否恰到好處 4.是否能轉動變化表情和服裝 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5課《老師和同學(二)》教學設計.docx 第15課《老師和同學(二)》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