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 四年級上冊 《人體的呼吸器官》單元 4.呼吸與運動 教學設計單元 《人體的呼吸器官》 課題 4.呼吸與運動 課時 1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學習內容及要求 5.5 人體由多個系統組成 3~4年級⑥描述人體用于呼吸的器官,列舉保護這些器官的方法。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1.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義。 2.初步了解呼吸次數與運動之間的關系。 科學思維: 能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分析出呼吸、運動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增加肺功能的方法。 探究實踐: 能制作簡單的肺活量測量工具,記錄并簡單分析數據。 態度責任: 1.在小組合作制作、討論、測量等活動中,培養樂于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幫助學生樹立熱愛運動、關注身體健康的意識。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1.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義及呼吸次數與運動之間的關系。 2.能制作簡單的肺活量測量工具,記錄并簡單分析數據。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能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分析出呼吸、運動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增加肺功能的方法。教學 準備 教師:秒表、氣球、塑料瓶子(2.5L)、水盆、油性記號筆、直尺、100毫升燒杯、塑料軟管等。學生:秒表、氣球、塑料瓶子(2.5L)、水盆、油性記號筆、直尺、100毫升燒杯、塑料軟管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預設5分鐘) 1.出示運動會上運動員賽跑圖片。運動會上運動員在賽道跑步,有個小朋友說“我快喘不上氣了……”想一想,為什么會覺得喘不過來氣呢? 2.提出問題:呼吸與運動有什么關系呢? 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感受出發,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二、搜集證據(預設25分鐘) 任務一:比較運動前后呼吸的變化 1.教師引導學生猜想如何驗證呼吸與運動的關系,討論交流。 2.組織學生通過設計對比實驗——測量人在安靜時和做全蹲起運動后1分鐘的呼吸次數,研究呼吸與運動的關系。(提示:學生在記錄呼吸次數時,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3.組織學生試著做幾次吸、呼,然后開始活動,提醒學生注意做好數據記錄。 4.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每個人運動前后呼吸的次數是不同的,人在運動后比安靜時的呼吸次數多。 5.為什么運動后呼吸次數會增加? 小貼士:人體和汽車發動機一樣,也需要“燃燒燃料”來維持生命和進行運動。人體內的“燃料”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并且人體在“燃燒燃料”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氧氣。人們在運動時需要更多能量,所以需要增加呼吸次數來獲得更多的氧氣。 任務二:游戲——吹氣球 1.提出問題:在運動后大家呼吸次數增加的不一樣,而且每個人在一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有很大差別,這是為什么呢? 2.思考:每個人吸入氣體的量不一樣嗎? 3.通過吹氣球的游戲,比一比我們的吸入氣體的量是否一樣。 游戲規則:吸足一口氣,然后用這口氣去吹氣球,呼完氣后擰緊氣球,只允許呼一次氣。最后比一比誰吹的氣球大。 4.通過游戲發現,同樣吸足一口氣,有的同學吹的氣球大,有的同學吹的氣球小。這就說明了每個人吸入氣體的量是不一樣的。 任務三:認識肺活量 1.這吸入氣體的量與什么有關呢?與我們的肺活量有關。 2.認識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在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時所能呼出的氣體量。肺活量是反映人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 3.肺活量不同,所以吹的氣球大小也不相同,那我們的肺活量是多少呢?該怎么測量自己的肺活量? 任務四:制作肺活量測試器 1.如何測試肺活量?介紹測量肺活量的儀器。 2.制作一個簡單的肺活量測試器,需要的材料有:水盆、2.5L塑料瓶、油性記號筆、直尺、100毫升燒杯(或量杯)、塑料軟管。 3.觀看視頻《制作肺活量測試器》,了解肺活量測試器如何組裝、使用及讀數。 4.測量我們的肺活量。每個人在使用吹嘴時,都要對吹氣口進行消毒,防止傳染疾病。 5.分析數據,我們發現:肺活量因性別而異,男性明顯高于女性。 通過游戲的方式,能較為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肺活量的含義,符合學生的認知層次。 本環節的數據處理,教師可利用展臺進行呈現或直接寫在課件中,方便得出結論。三、得出結論(預設10分鐘) 任務五:探討肺活量和呼吸的關系 1.將兩次記錄的數據放在一起對比,思考:肺活量和呼吸有什么關系呢? 2.分析數據,我們發現肺活量大的,呼吸次數少,肺活量小的,呼吸次數多。 3.閱讀資料:肺活量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成年女子的肺活量約為2500毫升。青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兒和老年人的肺活量較小。健康狀況越好的人肺活量越大。 任務六:探討如何增加肺活量 1.比較班級運動員和其他同學的肺活量,你有什么發現? 運動員的肺活量普遍大一些。 2.如何提高我們的肺活量? 我們的肺活量20歲后增長量就不明顯了,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是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其肺活量仍能保持正常。體育鍛煉可以明顯地增加我們的肺活量。 3.小結:人們在運動時,會通過增加呼吸次數來獲得足夠多的氧氣。肺活量越大說明肺的功能越好,經常運動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溫故而知新,以總結的形式將本節課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回顧,加深學生印象的同時,也使其知道提高肺活量的方法。四、練一練 一、判斷題 1.人的運動量增加,每分鐘的呼吸次數也增加。( ) 2.小雅的呼吸功能弱,為了增強呼吸功能,她應該練習憋氣。( ) 3.每一個同學使用肺活量測試器前后,都要對吹氣口進行消毒。( ) 二、選擇題 1.人在運動時,心跳和呼吸次數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運動時( )。 A.需要更多的氧氣 B.人很緊張 C.人太累了 2.下列同學的身體素質基本相同,那么每分鐘的呼吸次數最多的是( )。 A.奇奇坐在教室里看書 B.妙妙在公園里散步 C.探探在操場上踢足球 小紅同學回家采用右圖中的方法測量肺活量,據此回答3-5題。 3.實驗中記錄數據時,( )可以作為肺活量大小的數據。 A.塑料瓶中的空氣量 B.塑料瓶中剩下的水量 C.以上兩者都可以 4.根據右表,小紅測得的肺活量是( ) A.2 200毫升 B.2 300毫升 C.2 400毫升 5.下列關于肺活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肺活量是指肺的大小 B.肺活量是指憋氣的時間長短 C.肺活量是指深吸一口氣,然后盡最大努力呼出氣體的量要取最大值。 參考答案: 1.√ 2.× 3.√ 1.A 2.C 3.A 4.C 5.C 本節課的習題作為備用。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六、板書設計 呼吸與運動 運動后呼吸次數會增加 肺活量大,呼吸次數少 肺活量 肺活量小,呼吸次數多 (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肝臟胰腺消化道消化腺)性別、年齡而異 通過運動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