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3節 牛頓第三定律第三章 相互作用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F 和 F’ 互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甲乙甲乙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F`F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二、牛頓第三定律1、實驗: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間的大小關系 如下圖進行實驗,把 A、B 兩個彈簧測力計連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測力計 A 。 如下圖進行實驗,把 A、B 兩個彈簧測力計連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測力計 A 。1、實驗: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間的大小關系結論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總是相等結論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存在、同時變化、同時消失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方向關系相反結論3: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方向總是相反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Newton,1643-1727)二、牛頓第三定律1、關于馬拉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馬拉車不動,是因為馬拉車的力小于車拉馬的力B.馬拉車前進,是因為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C.無論車如何運動,馬拉車的力大小總是等于車拉馬的力D.只有當馬拉車不動或馬拉車勻速前進時,馬拉車的力大小才等于車拉馬的力C課堂練習小明的困惑:小明說:“我記得在初中學過,如果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兩個力就會互相平衡,看不到作用的效果了。既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們也應該互相平衡!”你認為小明的觀點對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燈對繩子的拉力繩子對燈的拉力燈的重力(異物)3、作用力、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關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 衡 力共同點 區 別 作用 物體作用 時間力的 性質作用 效果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效果抵消,合力為零不一定相同不一定同時產生,但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可抵消,不能求合力一定相同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甲、乙兩人發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乙受傷,法院判決甲支付乙醫藥費,甲狡辯說:“我打了乙一拳,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乙對我也有相同大小的力,所以,乙并沒有吃虧”。如果你是法官,你將怎樣反駁他的說法?學以致用(一):法官運動場上,兩隊運動健兒在進行拔河比賽.雙方隊員盡力拉,兩邊的指揮用力揮旗,觀眾也大聲呼喊:“加油!加油!”經過一場緊張的拉鋸戰,甲隊終于得勝。有人以為,哪個隊得到勝利,就是哪個隊的拉力大?你認為呢?學以致用(二):拔河受力分析初步分析:靜止在斜面上物體的受力示意圖GFNFf受力分析初步(3)依照物體受到各個力的方向,畫出受力示意圖,為了研究問題簡便,應把物體所受的力集中畫在同一個作用點(重心)上。(4)復查:每個力的施力物體是誰?受力情況是否與運動情況吻合?不能多畫也不能少畫一個力。1、受力分析的步驟:(1)受力分析首先必須明確分析的對象;(2)按照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順序確定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例:如圖所示,A、B疊放在一起處于靜止狀態,取A、B做為一個整體,分析A、B及整體的受力情況。ABBAmBgmAgNABN地ANBAmBgmAgN地A2、整體法 隔離法內力:整體內幾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外力:整體之外的物體對整體內幾個物體的作用力。技巧:整體法受力分析不分析內力,只需要找到整體受到的外力2、整體法 隔離法例題:如圖所示,物體A靠在豎直墻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靜止狀態,A受幾個力,B受幾個力?(1)先進行整體法受力分析(2)再隔離A、B進行受力分析FAB整體:水平方向不受力,墻壁對A沒有力的作用,豎直方向有F=GA+GB隔離:(1)對A受力分析:重力、B對A的彈力、B對A的摩擦力(2)對B受力分析:重力、A對B的彈力、A 對B的摩擦力、F1、(多選)物體A、B、C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B,使三者一起勻速向右運動,則( )A.物體B對物體C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物體B對A物體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物體A對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桌面對物體A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上方CD課堂練習2、如圖所示 ,將一根刨光的圓木柱固定在一個木制的圓盤底座C上,將兩個內徑略大于圓木柱直徑、質量均為m的磁環A、B套在圓木柱上,且同名磁極相對,結果磁環A懸浮后靜止。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這時磁環B對底座C的壓力FN的大小為( )A.FN=mg B.FN=2mgC.FN>2mg D.mgB課堂練習3、如圖所示,用玻璃杯裝入適量的水置于臺秤上,測得臺秤示數G0=15N;再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重力G=10N的金屬塊,使金屬塊一部分浸在臺秤上的玻璃杯中(水沒有溢出)。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FT=6N,則臺秤的示數變為( ?。?br/>A.15N B.19N C.21N D.25NB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