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4張PPT。第二節系統的分析一、系統分析的含義1.決策的方法 決策方法有經驗決策和科學決策; 系統分析是一種科學決策的方法。一、系統分析的含義2.系統分析的含義 為了發揮系統的功能,實現系統的目標,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系統加以周詳的考察、分析、比較、試驗,并在此基礎上擬定一套有效處理步驟和程序,或對原來的系統提出改進方案的過程,就是系統分析。案例分析 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一、系統分析的含義王選教授激光照排機 激光照排機的工作原理是將計算機處理的文字圖形信號通過激光掃描的方式在膠片上成像。 二、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 系統分析的出發點為了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目的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決策,而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往往存在著許多相互關聯和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最佳決策只是在若干方案中尋求的相對令人滿意的方案。二、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可以描述為:明確問題設立目標收集資料制定方案分析計算評價比較檢驗核實作出決策約束條件:對系統的功能起著限制作用,并且是不能認為調節的條件案例分析田忌賽馬二、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 戰國時代,齊王常與他的大將田忌賽馬,雙方約定每場各出一匹馬,分三場進行比賽。齊王的馬有上、中、下三等,田忌的馬也有上、中、下三等,但每一等都比不上齊王同等的馬,于是田忌屢賽屢輸。一日,田忌的賓客、對軍事頗有研究的孫臏給田忌出了一個主意,結果以二比一贏了齊王。田忌賽馬田忌的賽馬共有6種方案: 在以上各方案中,齊王與田忌的賽馬結局有以3:0贏的,也有以2:1贏的,但只有一種情況是田忌以2:1取勝于齊王的,孫臏正是把這種方案推薦給了田忌,就是上述方案3。 1.整體性原則 系統分析首先著眼于系統整體,要先分析整體,在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過程,再看某一階段;先看長遠,再看當前。三、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案例分析 丁謂修復皇宮三、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2.科學性原則 系統分析一方面要有嚴格的工作步驟,另一方面盡可能地運用科學方法和數學工具進行定量分析,使決策的過程和結果更具說服力。三、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試解釋“三三進九不如二五一十”的道理。與其平均發展,不如突出長處 人類很早就想實現“上天”的夢想,人們于是模仿鳥的外型和飛行動作進行嘗試,但不管裝上翅膀還是以人力驅動撲翼飛機,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吸取經驗后,海斯勒和維林吉爾在別人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設計,取得了成功。他們抓住了人力飛機是依靠人做動力的關鍵,進行了分析計算。他們知道,一個強鍵的運動員連續做功的功率只能達到250W左右,同時他們還知道:P=k1v3 ‘ s=k2/v2得出以下結論:飛機的速度應很低,機翼面積應該很大;而且由于飛行速度低,即使飛機的結構稍大,也不會增加太大的阻力。于是,他們參考了自行車車輪的構造原理,利用中央垂直管和牽引鋼絲組成的機翼支撐結構,使面積很大的機翼并不太重。此外,他們還對飛機設計進行了許多細節的改進。1936年,他們的飛機飛到5米的高度,航行了45米,空中飛行時間達到20秒,終于實現了依靠人力“飛天”的夢想。 案例:人力飛機 人類很早就想實現“上天”的夢想,人們于是模仿鳥的外型和飛行動作進行嘗試,但不管裝上翅膀還是以人力驅動撲翼飛機,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吸取經驗后,海斯勒和維林吉爾在別人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設計,取得了成功。他們抓住了人力飛機是依靠人做動力的關鍵,進行了分析計算。他們知道,一個強鍵的運動員連續做功的功率只能達到250W左右,同時他們還知道:P=k1v3 ‘ s=k2/v2得出以下結論:飛機的速度應很低,機翼面積應該很大;而且由于飛行速度低,即使飛機的結構稍大,也不會增加太大的阻力。于是,他們參考了自行車車輪的構造原理,利用中央垂直管和牽引鋼絲組成的機翼支撐結構,使面積很大的機翼并不太重。此外,他們還對飛機設計進行了許多細節的改進。1936年,他們的飛機飛到5米的高度,航行了45米,空中飛行時間達到20秒,終于實現了依靠人力“飛天”的夢想。 通過運用科學的方法海斯勒他們取得了成功。可見系統分析還需要遵循科學性的原則。3.綜合性原則 系統分析總是為實現系統目標服務的。當存在多個目標時,需要綜合分析,統籌兼顧,不可顧此失彼,因小失大。三、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 系統的優化是指在給定的條件(約束條件)下,根據系統的優化目標,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統的目標值達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影響系統優化的因素是指對系統的目標函數產生顯著影響,并且可以人為調節的因素。四、系統的優化 案例分析利潤問題四、系統的優化約束條件76 16 4760 為使系統達到最優的目標而提出的求解方法稱為最優化方法。系統優化的方法是多樣的,但無論運用怎樣的優化方法,都需要經過若干次完善和驗證,才能得出最優解或滿意解。四、系統的優化完善、驗證一、系統分析的含義二、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三、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四、系統的優化小 結(一)系統的設計系統設計: 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出滿足預定目標的系統的過程。 1.系統的設計的涵義: 2.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一)系統的設計(1)系統設計的目的與要求。(2)系統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3)系統設計方案的優化。理解:從系統的整體出發,以系統整體功能的最優為目的。理解:運用系統的思想綜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關聯、沖突問題,注重各部分的橫向、縱向聯系。依據系統的基本特性,既要考慮當前,也要考慮長遠。理解:從系統整體考慮優化,統籌兼顧,再在此基礎上完善個部分的設計。3.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一)系統的設計(1)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子系統;(2)確定各子系統的目標、功能及其相互關系;(3)對子系統進行技術設計和評價;(4)對系統進行總體設計和評價。 可以概括為“總——分——總”。就是當我們要設計一個系統對象時,可以先將對象分解為一個子系統,分析和確定各個子系統的目標、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結構組成,然后單獨對每個子系統進行技術設計、評價及優化,然后對由完成的子系統作為構件的系統整體進行總體技術設計和評價。1.遵守設計的一般過程、方法和原則(見《技術與設計1》P35~P39)2.遵守系統設計中特有的兩條原則:(1)設計好系統中的每一個元素或子系統。(2)設計好各元素或子系統之間的協調關系。4.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要點:(一)系統的設計(二)簡單系統的設計的實現: 系統設計多用于比較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經濟系統工程、規劃系統工程、生態系統工程、能源系統工程、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農業系統工程、工業及企業系統工程、軍事系統工程等方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