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2課時) (課件 27張PPT+教案+練習+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2課時) (課件 27張PPT+教案+練習+視頻)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2課時)
核心概念聚焦
1.下列顯微鏡的結構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
A.物鏡 B.反光鏡 C.細準焦螺旋 D.遮光器
2.使用顯微鏡時,如果光線較暗,應使用(  )
A.大光圈或平面鏡 B.大光圈或凹面鏡 C.小光圈或平面鏡 D.小光圈或凹面鏡
3.顯微鏡的結構中,能使鏡筒升降的結構是( )
A.目鏡和物鏡 B.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
C.遮光器和反光鏡 D.轉換器和通光孔
4.圖是光學顯微鏡的4個鏡頭,甲、乙的一端無螺紋,丙、丁的一
端有螺紋。若要在視野內看到最多的細胞,宜選用的鏡頭組合
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乙和丙
5.觀察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顯微鏡是常用的科學觀察工具。下列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操作規范的是(  )
A.清潔時,用擦鏡紙擦拭鏡頭
B.安放時,顯微鏡放置于身體前方正中間
C.對光時,光線過暗選用平面鏡和小光圈
D.調焦時,找到物像后調節粗準焦螺旋使像更清晰
6.下圖所示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規范的操作順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7.如圖是小柯用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四個操作,其中使模糊物像變清晰
的操作是(  )
A. B. C. D.
8.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看到以下幾幅圖象,這幾幅圖出現的先后順序
是( )
A.①④②③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9.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倍數的物鏡組合來觀察血細胞涂片.當成像清晰時,
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所示。如果載玻片位置不變,用哪一物鏡在一個視野中看
到的細胞最大(  )
A. B. C. D.
核心素養提升
10.某同學在使用安裝好的顯微鏡觀察細胞時,發現視野漆黑一片,他應該嘗試調整(  )
A.目鏡 B.反光鏡 C.裝片 D.粗準焦螺旋
11.小明對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相應的解決方法總結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
A.物像偏左方→向左移動玻片 B.物像太小→換高倍目鏡或高倍物鏡
C.視野較暗→用平面鏡和小光圈 D.物像不清晰→調節細準焦螺旋
12.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視野中除了細胞外還有一些污物,轉換目鏡和移動
裝片污物不動,則污物位于(  )
A.反光鏡上 B.物鏡上 C.裝片上 D.目鏡上
13.下列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法,正確的是 (  )
A.物像不清晰——調節光圈 B.物像偏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動玻片
C.視野較暗——用平面鏡 D.物像太小——換高倍目鏡或物鏡
14.如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流動時所看到的圖形(大圓表示液泡、箭頭表示細胞質流動
方向,小黑點表示細胞核),則實際上細胞核的位置以及細胞質流動方向是 (  )
15.如果用同一臺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三次,每次僅調整物鏡和準焦螺旋,結果得到以下各圖。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視野最暗的是②
B.正常觀察順序是③①②
C.觀察③圖時不能調節粗準焦螺旋
=D.正常觀察順序是①②③移
創新素養應用
16.隨著技術的發展顯微鏡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圖的顯微鏡,
在原反光鏡的位置換裝上照明燈,這樣方便觀察者完成(  )
A.取鏡 B.安放 C.對光 D.制片
17.如圖所示是小敏制作的簡易顯微鏡,凸透鏡B相當于顯微鏡的
(填結構名稱)。用該裝置觀察時,保持兩凸透鏡之
間距離不變,緩慢向上移動兩鏡的過程是在 (選填“對光”
或“調焦”)。請對該裝置提出一條合理的改進建議: 。
參考答案
考試這樣考
1.A 2.B 3.B 4.A 5.A 6.B 7.D 8.D 9.A
核心素養提升
10.B 11.C 12.B 13.D 14.C 15.B
創新素養應用
16.C 17.物鏡 調焦 加裝反光鏡等(合理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
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第2課時)
浙教版 七年級上
創設情境
觀察細胞等微小物體,需要借助顯微鏡。
實驗室中的顯微鏡通常以可見光為光源,屬于光學顯微鏡。
桿狀細菌
草履蟲
洋蔥表皮細胞
光學顯微鏡
學習使用顯微鏡,應先了解顯微鏡的主要結構和基本的操作方法。
探究實踐
一、認識結構
請結合圖中的單目顯微鏡,逐一辨人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并了解相應的功能。
結論:
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
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長小短大”
目鏡
探究實踐
結論:
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物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小
“長大短小”
物鏡
探究實踐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結論: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
如果目鏡放大5倍,物鏡放大10倍,顯微鏡放大多少倍?
如果目鏡放大10倍,物鏡放大40倍,顯微鏡放大多少倍?
400倍
50倍
50倍下顯微鏡細胞圖
結論:放大倍數越大,細胞越大,數量越少;
放大倍數越小,細胞越小,數量越多。
400倍下顯微鏡細胞圖
探究實踐
鏡筒
轉換器
作用:連接目鏡和物鏡
作用:安放和轉換物鏡
鏡臂
作用:握鏡作用
鏡座
作用:支撐穩定顯微鏡
探究實踐
粗準焦螺旋
作用:升、降鏡筒。
細準焦螺旋
作用:升、降鏡筒。
向里旋轉,鏡筒上升;
向外旋轉,鏡筒下降。
升降幅度較大。
向里旋轉,鏡筒上升;
向外旋轉,鏡筒下降。
升降幅度較小。
使影像清晰。
使影像更清晰。
探究實踐
載物臺
作用:安放玻片標本
通光孔
作用:使光線通過
壓片夾
作用:固定載玻片
探究實踐
遮光器
作用:調節通光量
上面有光圈
反光鏡
作用:反射光線
有平面鏡、凹面鏡
探究實踐
請說出顯微鏡的結構名稱:













目鏡
物鏡
粗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
鏡筒
鏡座
轉換器
通光孔
載物臺
遮光器
壓片夾
反光鏡
鏡臂
放大物像
放大物像
調節通光量
調焦距
調焦距
調換物鏡
反射光線
實踐探究
探究實踐
二、取鏡安放
2.安放:將顯微鏡平穩放置在實驗臺合適位置處。
1.取鏡:將顯微鏡從鏡箱中取出,拿到顯微鏡后,左手托鏡座,右手握住鏡臂,輕拿輕放,使顯微鏡保持直立。
安放在接近光源、靠身體前方略偏左的位置,鏡筒在前,鏡臂在后。
取鏡
安放
探究實踐
三、調節對光
手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轉動遮光器,讓較大的一個光圈對準通光孔。
用左眼通過目鏡觀察,右眼必須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使視野中出現一個明亮的圓形。
探究實踐
四、放片觀察
1.放片、調焦
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
用眼睛看著物鏡鏡頭。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物鏡靠近載玻片時。
遷移應用
雙眼睜開,左眼向目鏡看,向后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清晰的物像。
調焦時先調粗準焦螺旋,后調細準焦螺旋。
按箭頭所示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待左眼看到物像后改用細調。
注視位置
探究實踐
(1)請把觀察到“上”的物像用鉛筆畫在旁邊的圓圈內。
(2)繼續觀察:慢慢把玻片向前移動,所看到“上”的物像向___移動。
(3)繼續觀察:慢慢把玻片向左移動,所看到“上”的物像向___移動。
2. 觀察


像移動的方向與玻片移動的方向相反。
從目鏡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像在視野右下角
探究實踐
(4)將視野右下角圖像調至視野中央,且用高倍鏡觀察,應如何正確操作?
倒像:
像右→物左,
像下→物上。
向右下角移動裝片
像在視野中央
高倍鏡下的圖像
“細調”使像清晰
操作:
低倍鏡下移動裝片到視野的中央
轉動轉換器到高倍物鏡
只調節細準焦螺旋至像清晰
轉動物鏡轉換器
探究實踐
3. 整理
(1)上升鏡筒, 取下裝片。
(4)取出目鏡,用擦鏡紙擦拭鏡頭。
(3)關掉遮光器,反光鏡豎立。
(5)將顯微鏡裝入箱子。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2)轉動轉換器,使兩個物鏡偏到兩旁朝前,將鏡筒下降到最低處。
1.取鏡安放
2.對光
3.放片
4.調焦
5.觀察
6.整理
探究實踐
問題討論
1. 要改變顯微鏡中視野的亮度,可調節顯微鏡的什么結構?怎樣調節?
2.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顯微鏡的什么結構?為什么?
3. 換上高倍鏡后,觀察到的視野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用反光鏡和遮光器。
用凹面鏡和大光圈,使視野變亮。
物鏡。
防止物鏡鏡頭壓到玻片,損壞物鏡和玻片。
視野中亮度變暗,觀察范圍變小。
換上高倍鏡后,如何調節使像更清晰?
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
切忌用粗準焦螺旋調距。
探究實踐
4. 如果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一個污點,在目鏡和物鏡不調換的情況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斷這個污點在何處?
③如果污點既不隨目鏡轉動也不隨裝片移動 ,那么污點只能在物鏡上。
問題討論
①移動裝片 :如果移動裝片時污點隨之移動,這說明污點在裝片上。
②轉動目鏡 :如果轉動目鏡時污點隨之轉動,這說明污點在目鏡上。
注意事項
1. 不同品牌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可能不同,操作前認真閱讀說明書。
2. 不要用手扳鏡頭來轉換物鏡,不要用手直接觸摸鏡頭的鏡片部分。
3. 實驗結束后,應將顯微鏡鏡筒下降到最低處。
遷移應用
1.隨著技術的發展顯微鏡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圖的顯微鏡,在原反光鏡的位置換裝上照明燈,這樣方便觀察
者完成(  )
A.取鏡 B.安放 C.對光 D.制片
C
2.在載玻片上寫下一個小小的字母“d”,用顯微鏡觀察時,會看到放大的圖像形狀是( )
b B. d C. q D. p
D
3.在下列鏡頭的組合中,看到細胞數目最多的是(  )
A.目鏡5×、 物鏡5× B.目鏡10×、物鏡10×
C.目鏡5×、 物鏡10× D.目鏡10×、物鏡15×
A
遷移應用
4.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若要將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需要轉動(  )
A.光圈 B.目鏡 C.反光鏡 D.物鏡轉換器
D
5.當顯微鏡視野很暗,影響觀察時,應調節光亮程度,此時應采取的措施是( )
A.縮小光圈 B.換高倍物鏡
C.選用凹面鏡反光 D.調節粗準焦螺旋
C
6.顯微鏡放大倍數的計算方法是( )
A.以目鏡倍數為準 B.以物鏡倍數為準
C.目鏡與物鏡倍數的乘積 D.目鏡與物鏡倍數之和
C
遷移應用
7.小麗同學在觀察細胞時,通過低倍顯微鏡發現視野的上方有一個細胞,若要在高倍物鏡下觀察該細胞,應(  )
A.向下移動玻片使細胞位于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調節細準焦螺旋
B.向下移動玻片使細胞位于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調節粗準焦螺旋
C.向上移動玻片使細胞位于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調節粗準焦螺旋
D.向上移動玻片使細胞位于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調節細準焦螺旋
D
遷移應用
8.在使用顯微鏡過程中.常有壓碎裝片的現象發生,下表是對不同學習小組的同學的裝片壓碎情況及原因的調查統計結果。通過下表,歸納出的裝片壓碎原因主要應為( )
A. 用低倍鏡頭、鏡筒下落、粗準焦螺旋
B. 用低倍鏡頭、鏡筒上升、細準焦螺旋
C. 用高倍鏡頭、鏡筒下落、粗準焦螺旋
D. 用高倍鏡頭、鏡筒上升、細準焦螺旋
C
板書設計
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2課時)
顯微鏡的使用
顯微鏡
顯微鏡的結構:
取鏡和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復原放回
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步驟:
成像:倒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2課時)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學習內容與要求】
5.3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⑨舉例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教學目標】
1.科學觀念:了解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知道對光和調焦的方法,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能用繪圖法正確表達觀察到的顯像。
2.科學思維:能獨立對光、調焦,了解顯微鏡的規范操作步驟和方法、正確繪圖。
3.探究實踐:通過模仿練習,學會正確使用顯微鏡。
4.態度責任:養成愛護顯微鏡并規范操作顯微鏡的習慣。
【教材分析】本課時是浙教版七上第2章第1節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的第2課時內容:顯微鏡的使用。顯微鏡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觀察工具,初步學會獨立使用顯微鏡是初中階段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本課時主要讓學生熟悉顯微鏡的規范使用,為后續學習臨時裝片的制作和觀察,進一步從微觀認識動植物,及至學習生物學知識作準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思路】顯微鏡結構→取鏡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整理。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觀察細胞等微小物體,需要借助顯微鏡。 實驗室中的顯微鏡通常以可見光為光源,屬于光學顯微鏡。 學習使用顯微鏡,應先了解顯微鏡的主要結構和基本的操作方法。 引入新課。
顯微鏡的結構 1.光學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 2.光學顯微鏡的鏡頭與放大倍數: (1)目鏡與物鏡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 當使用“10×”的目鏡和“40×”的物鏡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400倍。 先介紹結構,后介紹使用,符合學生的思維。
顯微鏡的使用 1.使用顯微鏡的主要步驟: 取鏡和安放、對光、放片、調距和調焦、觀察等。 2.取鏡和安放: 取鏡:拿到顯微鏡后,左手需將鏡座托住,右手需將鏡臂握住,姿勢正確,輕拿輕放; 安放:將顯微鏡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體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鏡筒在前,鏡臂在后。 3.對光: 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注意: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 ②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于以后觀察畫圖,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視野。 注意:光線較暗時凹面鏡;光線較亮時,可使用平面鏡。 4.放置載玻片: ①載玻片是用顯微鏡觀察東西時用來放東西的玻璃片; ②將載玻片的觀察對象正對通光孔放置,并用壓片夾固定。 5.調距: 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物鏡靠近載玻片時,注意不要讓物鏡碰到載玻片。 6、調焦與觀察: 用左眼朝目鏡內注視,同時要求右眼睜開,并慢慢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上升。當看到物像時,停止調節粗準焦螺旋,繼而輕微來回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為止。 注:上下、左右都顛倒的物像。 7、高倍鏡觀察: 當低倍鏡找到清晰的物像時,必要時,可換成高倍鏡,并通過調節細準焦螺旋繼續觀察; 注: ①高倍鏡下物像較暗,可適當增大亮度,如使用大光圈和反光鏡; ②觀察對象不在視野中央時,可適當移動載玻片: 若目標偏上,則向上方移動玻片,直到目標位于視野中央; 若目標偏左,則向左側移動玻片,直到目標位于視野中央; 若目標偏右上角,則向右上角移動玻片,直到目標位于視野中央。 8. 整理 (1)實驗結束后,先提升鏡筒,取下裝片。 (2)用紗布將顯微鏡外表擦拭干凈.若物鏡、目鏡被弄濕或弄臟,應用擦鏡紙輕輕擦拭干凈。 (3)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偏向兩邊,將鏡筒降到最低處,反光鏡豎立。 (4)將顯微鏡放回鏡箱中. 分組實驗:練習使用低倍顯微鏡   老師一步一步介紹、示范。使學生先熟悉步驟與注意事項, 然后才能模仿著正確使用。 介紹正確的操作后,讓學生實驗,有利于學生能熟練使用。 學生探究實踐后完成“問題討論”
板書設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依兰县| 公主岭市| 兴文县| 福海县| 府谷县| 江陵县| 土默特左旗| 岳西县| 湛江市| 樟树市| 平遥县| 镇远县| 子长县| 茌平县| 深水埗区| 弥勒县| 龙海市| 衡山县| 盐池县| 兴安盟| 弋阳县| 类乌齐县| 洛川县| 云梦县| 新密市| 云龙县| 万源市| 汉川市| 黄梅县| 德化县| 房山区| 宝坻区| 漯河市| 吉木萨尔县| 深圳市| 昭通市| 万山特区| 裕民县| 文化|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