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5.4 課時2 平拋運動的推論與斜拋運動1.會應用平拋運動的重要推論解決相關問題。2. 能解決與斜面有關的平拋運動問題。2.了解斜上拋運動及其運動規律。知識點一:平拋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1.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水平位移的中點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值:推導:速度方向反向延長后:所以:2.tanθ=2tanα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值:推導:位移偏向角的正切值:所以:tanθ=2tanα運動情形 題干信息 分析方法從空中水平拋出垂直落到斜面上 速度方向 分解速度,構建速度三角形vx=v0 vy=gtθ與v0、t的關系:3.與斜面有關的平拋運動 位移方向分解位移,構建位移三角形x=v0tθ與v0、t的關系:從斜面水平拋出又落到斜面上【練一練】如圖所示,若物體自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頂端沿水平方向拋出后仍落在斜面上,則物體與斜面接觸時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 φ滿足(空氣阻力不計,物體可視為質點)( )A.tan φ=sin θ B.tan φ=cos θC.tan φ=tan θ D.tan φ=2tan θDA. 不論v0多大,該運動員落到雪坡時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B. 如果v0不同,則該運動員落到雪坡時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C. 運動員在空中經歷的時間時,運動員的速度方向平行與斜面D. 運動員落到雪坡時的速度大小是【練一練】如圖,在某次自由式滑雪比賽中,一運動員從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飛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傾角為θ,飛出時的速度大小為v0,不計空氣阻力,運動員飛出后在空中的姿勢保持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則( )AC【練一練】如圖,傾角的斜面體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而上D點正上方O點處水平向右拋出一個小球,結果小球恰好垂直斜面打在E點,O、D、C、E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已知CD=CE=L=6m,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10m/s2,則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 )A.10m/sA.9m/sA.8m/sA.7m/sB知識點二:一般的拋體運動物體拋出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時,物體做斜拋運動(設v0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1.水平方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初速度vx=v0cosθ.2.豎直方向物體做豎直上拋或豎直下拋運動,某一時刻的速度vy=v0sinθ±gt,3.速度變化特點:(1)水平方向:速度不變(2)豎直方向:加速度為g,速度均勻變化,故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相同,即Δv=gΔt,方向均豎直向下(3)最高點的速度:不為零且等于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練一練】王小川同學以與水平地面成60°斜向上扔出一個石子,出手時速度為12m/s,石子落地前做斜拋運動,求石子運動過程中的最小速率。解析:將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分解,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即為最小速度為:vx=vcos60°=6m/s1. 如圖所示,在同一點拋出四個不同的小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不計空氣阻力,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A.②球在空中運動時間比③球大B.③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比④球短C.①球與②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不可能相等D.①球與④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相等A2.如圖所示,從地面上同一位置拋出兩小球A、B,分別落在地面上的M、N點,兩球運動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氣阻力不計,則 (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B.B的飛行時間比A的長C.B在最高點的速度比A在最高點的速度大D.B落地時的速度比A落地時的速度小CA. 運動員在空中運動的時間與v無關B. v越大,落地時瞬時速度與斜面的夾角越大C. 若運動員以2v從B點飛出,則落地點到B點的豎直高度為2hD. 不管在B點以多大速度飛出,運動員落到斜面上時的速度方向均相同3. 如圖所示為跳臺滑雪的示意圖,平臺末端B點水平,運動員(可視為質點)從B點飛出后總能落到斜面上。在某次運動中,運動員以速度v從B點水平飛出,落到斜面上C點,B、C兩點間的豎直高度為h,斜面傾角為,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4.平拋一物體,當拋出1 s后,它的速度與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成60°角,g取10 m/s2。求:(1)物體的初速度大小;(2)物體落地時的速度大小;(3)開始拋出時物體距地面的高度;(4)物體的水平射程。(1)v0=10 m/s。(2) v=20 m/s。(3) 15 m(4)10m一、平拋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1.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水平位移的中點2.tanθ=2tanα3.與斜面有關的平拋運動二、一般的拋體運動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vx=v0cosθ斜拋運動豎直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