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3 跨學科實踐:降落傘第1章 走進實驗室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唐山路南期中)同學們在舉辦降落傘飛行比賽時,需要測量傘繩長度,下列測量工具合適的是( B )A. 學生用刻度尺 B. 米尺C. 皮卷尺 D. 游標卡尺B1234567892. 小明準備制作降落傘參加班級的降落傘比賽。他想:降落傘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呢?經過思考,他認為可能跟降落傘的形狀和總重有關,于是他使用其他因素相同、形狀不同的兩個降落傘,從同一高度釋放,分別測出落到地面的時間。其中“降落傘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呢”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 )A. 提出問題 B. 猜想與假設C. 設計實驗、制訂方案 D.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A1234567893. (哈爾濱道里期中)小瑀要給窗子配上一塊玻璃,現要測量窗框的尺寸,如圖所示,以下測量工具中,最合理的是( A )A. 分度值是1mm、長度是3m的鋼卷尺B. 分度值是1cm、長度是5m的鋼卷尺C. 分度值是1mm、長度是15cm的直尺D. 以上均可測量第3題A1234567894. 小華發現很多食品包裝袋的袋口設計成“鋸齒”形狀(如圖所示),他猜想袋口做成“鋸齒”形狀可減小撕開時用力的大小,為驗證猜想,下列設計方案最佳的是( C )A. 撕開多種袋口為不同“鋸齒”形狀的包裝袋,比較所用力大小B. 多名同學在包裝袋任意位置撕開,交流比較用力的大小C. 先后在“鋸齒”形狀位置和“平邊”形狀位置撕開包裝袋,比較用力大小D. 分別撕開袋口為“平邊”形狀和“鋸齒”形狀的不同材質包裝袋,比較用力大小第4題C1234567895. ★小柯猜想制造乒乓球的材料不同,乒乓球的彈性也不同。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乒乓球設計了下列實驗驗證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 )A. 把乒乓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B. 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拋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C. 把乒乓球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D. 用不同的力將乒乓球擲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A123456789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6. 在探究降落傘在空中飛行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聰和小明討論:A. 可能與降落傘的質量有關;B. 可能與降落傘的面積有關;C.可能與降落傘的形狀有關。(1) 小聰和小明探究的問題是 。(2) 他們的討論屬于科學探究的 環節。(3) 探究降落傘在空中飛行時間與降落傘的形狀的關系,實驗時每次只改變 ,而保證其他因素不變,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作 。影響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的因素猜想與假設 降落傘的形狀 控制變量法 1234567897. ★現有以下四種尺子:A. 總長為1.5m的毫米刻度尺;B. 總長為1.5m的厘米刻度軟尺;C. 總長為30m的厘米卷尺;D. 分度值為0.05mm的游標卡尺。(選填字母)(1) 工人師傅更換水龍頭時,應選用 。(2) 學校運動會上,進行跳遠比賽測量成績時,應選用 。(3) 縫紉工裁剪衣服時,應選用 。 D C B 1234567898. ★降落傘活動結束后,小聰知道了一種測量不規則形狀的面積的方法,他想知道自己的腳印的面積是多大,測量方法如下:把腳放在方格紙上,站在方格紙上并描出自己站立時一只腳的鞋印,如圖所示。數一下圖形中包含的方格數,對不滿一格而大于或等于半格的都算 ,小于半格的都 ,總格數乘以每一格的面積,就是測量的總面積。已知方格紙每小格的面積是5cm2,據此可算出這只腳的鞋印的面積約為cm2。一格舍去 140 第8題123456789三、 實驗探究題(30分)9. ★小明同學想:物體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后滾動的快慢一樣嗎?他猜想物體滾動的快慢可能與物體的質量和形狀有關。小明選擇下列物品進行實驗:一把米尺、一塊塑料板、一個小球、同樣規格的一只裝滿水的瓶子和一只空瓶子,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① 用塑料板搭成一個傾斜角度較小的斜面。② 將米尺橫放在這塊塑料板上,并握住它。③ 將小球、裝滿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斜面上。④ 移走米尺,同時釋放三個物體并觀察它們滾動的快慢。第9題123456789請回答下列問題:(1) 選取小球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是 。(2) 下面關于移走米尺的兩種方案,你認為較為合理的是 (選填字母)。A. 沿箭頭a方向,快速將米尺移走B. 沿箭頭b方向,快速將米尺移走(3) 在步驟④中,要判定物體滾動的快慢與物體的形狀是否有關,你的觀察對象和方法是 。小球與某一個瓶子的質量相同A 觀察小球和同質量的瓶子,看誰先到達底部 123456789(共26張PPT)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第1課時 長度的測量 誤差第1章 走進實驗室一、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 下列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D )A. 每層樓的高度約為6mB. 一張百元人民幣的長度約為20cmC. 同學們答題用的中性筆長度約為18mmD. 中學生手掌的寬度約為1dmD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B )A. 7mm=7×1000m=7×103mB. 7mm=7×m=7×10-3mC. 7mm=7×mm=7×10-3mD. 7mm=7mm×=7×10-3mB123456789101112131415163. 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很小的顆粒,其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顆粒直徑的數值,關于它的單位,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 )A. 微米 B. 毫米 C. 厘米 D. 米4. (菏澤期末)為了使測量長度的實驗更準確些,應該( C )A. 在記錄實驗數據時小數點后多保留幾位數B. 盡量使每次測量值相互相等C. 根據測量要求盡量選用精度高的測量工具D. 以上做法都是錯誤的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小明和小華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張課桌的長度。小明測量的結果是122.9cm,小華測量的結果是1.228m,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小華的讀數比小明的準確B. 兩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C. 兩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測量是錯誤的D.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B123456789101112131415166. 某同學測得的物體長度大約是34.48cm,則他測得數據的準確值和估計值分別是( D )A. 34cm和0.48cm B. 34.4cm和8cmC. 34.4cm和0.8cm D. 34.4cm和0.08cm7. 甲、乙、丙三名同學測一張長為1.2m的辦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測出的數據分別為1.203m、12.0dm、120.1cm,其中正確的是( B )A. 三者都對 B. 甲 C. 乙 D. 丙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廣東中考)荔枝是一種嶺南佳果。小明拿起一個荔枝,如圖所示,它的尺寸l大小約為( B )A. 0.1cm B. 3cm C. 0.3m D. 1m第8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秦皇島模擬)如圖所示,鉛筆長度測量結果記錄正確的是( C )A. 12.0cm B. 12.2cmC. 12.02cm D. 12.20cm第9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蚌埠一模)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對某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記錄的數據如下:36.3cm、36.4cm、38.3cm、36.3cm,此物體長度應記作( A )A. 36.3cm B. 36.33cmC. 36.4cm D. 36.8cmA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6分)11. 請給下面的測量值補上合適的單位。某人的身高是1.65 ;物理課本的寬度是18.5 ;單人課桌的長為500 ;某同學一步走過的距離為4.5 。m cm mm d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湘潭模擬)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正確的讀數方法是 (選填“A”或“B”),所測物體的長度為 cm。第12題B 1.3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如圖所示,A物體的長度為 cm;樹葉的長度為 cm。 第13題14. ★如圖所示,為了讓讀數更精確,應選擇刻度尺 ,所測物塊的長度為 cm。第14題3.5 2.70 乙 2.8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小紅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對實際長度為70.0cm的課桌進行測量,所測得的數據約為66.7cm。經過分析,導致該測量結果錯誤的原因可能是 ,改正錯誤后,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還要 。第15題把刻度尺的總長度看成它的量程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三、 實驗探究題(14分)16. ★某同學用一把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寬度,他的測量方法如圖所示,圖中A是他觀察讀數時眼睛的位置,請指出這名同學測量中的四個錯誤之處:第16題(1) 。(2) 。(3) 。(4) 。使用了磨損的零刻度線的刻度尺 刻度尺沒有放正 刻度線沒有貼緊被測物體 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刻度尺相垂直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第2課時 特殊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第1章 走進實驗室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1. 下列測量儀器中適合用于測量百米賽跑成績的是( A )A. 秒表 B. 卷尺C. 托盤天平 D. 溫度計2. 下列過程中,經歷的時間最接近1s的是( B )A. 普通鐘表的秒針轉一周B. 人在安靜時脈搏跳動一次C. 人步行10mD. 學生從一樓走到三樓AB1234567891011123. 如圖所示,地圖上P、Q兩地的一段公路線是一段曲線,要測出這段曲線的長度,你認為可取的方法是( C )A. 用直尺直接量出P和Q兩點之間的距離B. 用直尺在曲線上從P點慢慢移到Q點,直接讀出長度的數值C. 用一條細棉線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標出曲線的起點和終點,拉直棉線后用直尺量出這兩點之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D. 用橡皮筋代替C選項中的細棉線,操作過程同C選項第3題C1234567891011124. 下列測量一個錐體高度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C )C1234567891011125. 要測量1元硬幣的厚度,使測量結果的誤差較小,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B )A. 用刻度尺仔細地測量1枚1元硬幣的厚度B. 用刻度尺測量10枚1元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1枚1元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 用刻度尺分別測量10枚1元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B1234567891011126. ★★小亮把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內,如圖所示,紙帶緊密地環繞了n圈,則紙帶的厚度是( B )A. B.C. D. (D2-D1 )第6題B123456789101112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28分)7. 在下列數據后面填上合適的單位。(1) 同學們做眼保健操的時間是5 。(2)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時間約為3 。8. 小娟走路的步長約為40cm,她從籃球場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籃球場的長度為 m。9. 為了測量一根活動鉛筆芯的直徑,小紅把40根直徑相同的鉛筆芯緊密并排(筆芯間無縫隙),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其總寬度為 ,則一根鉛筆芯的直徑為 mm。min s 28 2.40cm 0.6 第9題12345678910111210. ★(十堰中考)如圖甲所示方法測出的硬幣直徑是 cm,圖乙中秒表讀數為 s。 第10題2.50 32 123456789101112三、 實驗探究題(共30分)11. (16分)小明想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他所用的測量方法如圖所示。(1) 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 他的測量步驟如下:① 將細銅絲拉直,并將細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② 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的圈數n。③ 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細銅絲繞圈總長度L。④ 計算細銅絲的直徑d= 。1mm 123456789101112第11題(3) 小明共測三次,這樣做的目的是 。(4) 小明在鉛筆桿上繞細銅絲時,若銅絲之間留有縫隙,則測量結果會 。減小測量誤差 偏大 12345678910111212. ★(14分)小然同學為了測定物理課本內一張紙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驟:① 測量出整本物理課本的厚度,記錄為L。② 選用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適的刻度尺。③ 翻看物理課本最后一頁的頁碼,記錄為n。④ 用表示物理課本內每張紙的厚度,記錄為d。123456789101112(1) 錯誤的步驟是 和 ,應改為去掉封皮后測量出整本物理課本的厚度;一張紙的厚度的表達式為d= 。(2) 實驗措施改正后,正確的實驗步驟應該為 。① ④ ②①③④(或②③①④) 123456789101112(共14張PPT)1 走進實驗室第1章 走進實驗室一、 選擇題(每小題9分,共54分)1. (哈爾濱中考)儀器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工具,下列物理量與測量儀器對應不正確的是( D )A. 溫度——溫度計 B. 時間——秒表C. 長度——刻度尺 D. 質量——量筒D123456789102. (唐山遷安期中)關于科學探究,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A. 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B. 沒有猜想與假設,便不可能有科學的解釋C. 實驗數據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它包含著許多偶然因素D. 分析數據,加上集體討論才有可能得出較為正確的結論C123456789103. 牛頓從小就愛問問題,一次他在蘋果樹下乘涼,突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砸到牛頓時,牛頓心里想著:為什么蘋果會往下掉,而不往上飛呢?這是科學探究步驟中的( B )A. 設計實驗、制訂方案 B. 提出問題C. 猜想與假設 D.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B123456789104. (遂寧射洪期中)國慶節早晨,小明在家中發現暖水瓶的瓶蓋打開不冒“白氣”,小明問自己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倒了一碗嘗嘗發現“燙”。又想到可能是因為房間的溫度較高,將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氣”。小明“倒了一碗嘗嘗”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C )A. 提出問題 B. 猜想與假設C.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D. 交流、評估和反思C123456789105. 鼠標在鼠標墊上移動時,屏幕上的光標的移動與什么有關?小科對此感到好奇,于是進行了下列實驗:讓鼠標以相同的速度分別在鼠標墊、平整的桌面和光滑的玻璃面上移動,發現鼠標在鼠標墊上移動時,光標移動正常;在桌面上移動時,光標移動不靈活;而在玻璃面上移動時,光標基本不移動,小科通過分析進而得出光標的移動會受表面材料的影響。在上述過程中沒有描述的探究環節是( B )A. 提出問題 B. 猜想與假設C.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D. 得出結論、作出解釋B123456789106. 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說法,錯誤的是( A )A. 在科學探究中,提出問題不重要,解決問題最重要B. 在科學探究中,應提倡交流與合作C. 對實驗得到的結論要進行反復論證與評估D. 對自己的猜想,應設計好相應的實驗來驗證A12345678910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7. 下列幾幅圖是物理實驗中常用測量工具(或儀器)的示意圖,請分別寫出它們的用途。 第7題a. 、b. 、c. 、d. 、e. 。測量溫度 測量力 測量體積 測量長度 測量時間 123456789108. 小明在廚房看媽媽用刀切肉時,肉很難切開,如圖所示。于是他想探究一下“怎樣才能較快地把肉切開?”這個問題,他根據自己在學校用小刀削鉛筆的經驗提出了猜想。猜想一:可能是力度不夠;猜想二:可能是刀口太厚;猜想三:可能是刀面太傾斜了。小明把媽媽的刀拿到磨刀石上磨了磨,媽媽仍按原來的切法,很快把肉切開了。在這一科學探究活動中:第8題12345678910(1) 小明要探究的問題是 。(2) 小明的實驗驗證了猜想 。(3) 小明的探究活動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切肉的力度、刀面傾斜程度相同的情況下, ,切開肉越容易。刀口的厚薄是否影響切肉效果 二 刀口越薄 第8題123456789109. ★如圖所示,用手按壓小球,松手后彈簧會將小球彈起,哪些因素會影響小球彈起的高度呢?請你提出一個猜想并根據物理知識說明猜想的理由。你的猜想: 可能會影響小球彈起的高度。你的理由: 。第9題手按壓的力的大小 手按壓的力越大,按下去的距離越大,彈簧的形變越大,松手后產生的彈力就越大,小球彈起的高度就越高 12345678910三、 閱讀題(16分)10.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小明的探究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間里看書,突然,懸掛在天花板上的電燈熄滅了,電燈為什么會熄滅呢?根據自己已有的一些知識和經驗,小明提出了許多引起電燈熄滅的原因:可能是整個小區停電了;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險絲燒斷了;可能是燈絲斷了……究竟是哪一種原因引起電燈熄滅的呢?這需要尋找有關的證據。小明首先打開自己家的窗戶,觀察外面的情況,發現鄰居家里的燈仍然亮著,路燈也亮著,于是他判斷小區沒有停電,問題出在自己家里。12345678910他走到另一個房間,打開開關,電燈亮了,于是斷定家里的保險絲沒有燒斷,問題可能就出在燈泡上。 他拜托爸爸爬上椅子,取下燈泡,發現燈絲已經斷了,原因終于找到了。爸爸換了一個新的燈泡,再打開開關時,電燈亮了。事后,小明還在思考,這個燈泡原來好好的,也沒有人動過它,為什么燈絲會斷呢?12345678910(1) 剛開始小明提出的問題是 ?(2) 小明提出的假設有 。(3) 小明收集的檢驗假設的證據是 。(4) 小明最后給出的解釋是 。(5) 小明后來又提出了什么新問題? 。電燈為什么會熄滅呢 可能是整個小區停電了;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險絲燒斷了;可能是燈絲斷了 發現鄰居家里的燈仍然亮著,路燈也亮著;另一個房間的燈也能亮;燈絲已經斷了 小區沒有停電,保險絲沒有燒斷,是燈絲斷了 這個燈泡原來好好的,也沒有人動過它,為什么燈絲會斷呢 123456789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 走進實驗室.pptx 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pptx 3 跨學科實踐降落傘.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