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列表
作用。
第11題
凸
會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如圖所示,虛線方框內放置了一塊透鏡,右側有一塊光屏,平
行并緊貼虛線方框放置。一束平行光通過圖中虛線框后,在光屏上
形成一個圓形光斑。要判斷虛線框中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只需將
光屏向右移動。
第12題
(1) 如果光屏上的光斑 ,那么就是 。
(2) 如果光屏上的光斑 ,那么就是
。
先變小后變大
凸透鏡
一直都是變大
凹透鏡(合理
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湘西中考)某同學把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一張白紙放
在它的另一側,適當調整位置后,在白紙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
斑,經過測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20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為 cm。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 作圖題(共19分)
第14題答案
14. (6分)(邵陽中考)請你將如圖所示的光路補充完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6分)(貴港中考)請在圖中畫出光線經過凹透鏡后的光路圖(F
為虛焦點)。
第15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7分)如圖所示,光線經透鏡后發生偏折,請在虛線框中畫出透鏡
并補全光路。
第16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3張PPT)
7 通過透鏡看世界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
1. 如圖所示,關于望遠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望遠鏡一定是由一個凹透鏡和一個凸透鏡制成的
B. 望遠鏡一定要直接對著太陽觀察,否則光太弱看不清楚
C. 開普勒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且物鏡的
焦距較大
D. 開普勒天文望遠鏡的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
第1題
C
1
2
3
4
5
6
7
8
9
2. 小明取來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通過兩個透鏡模仿望遠鏡觀察遠處
的物體,如圖所示,調整兩個透鏡的距離,直到看清楚為止,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D )
A. 靠近眼睛的透鏡是物鏡,靠近被觀測物的是目鏡
B. 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物體,物鏡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 兩透鏡互換后再觀察遠處的物體,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 目鏡能把物鏡成的像放大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3. 生物課上常用的顯微鏡能對微小物體進行高倍放大,它利用兩個焦距
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則關于物鏡和目鏡對被觀察物體所
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 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 物鏡和目鏡都成實像
C. 物鏡和目鏡都成虛像 D. 目鏡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A
1
2
3
4
5
6
7
8
9
4. 小光同學在用顯微鏡觀察洋蔥的細胞組成時,發現物體的像太小,看
不清楚,這時他應( B )
A. 使物鏡遠離物體,目鏡位置不變
B. 使物鏡靠近物體,目鏡遠離物鏡一些
C. 使物鏡遠離物體,目鏡靠近物鏡一些
D. 使物鏡位置不變,目鏡靠近物鏡一些
B
1
2
3
4
5
6
7
8
9
5. 顯微鏡的工作原理: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后成一個放大的實
像,目鏡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經過兩次放大作用,人就可以看到肉眼
看不見的小物體。某次實驗用顯微鏡清楚觀察到載物片中被觀察的物體
時,物鏡的焦距是2.5cm,則物體到物鏡的距離可能是( B )
A. 5cm B. 3cm C. 2.5cm D. 1cm
B
1
2
3
4
5
6
7
8
9
6. ★如圖所示為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兩種儀器的說
法錯誤的是( A )
A. 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的目鏡成的像都是實像
B. 天文望遠鏡的物鏡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相同
C. 顯微鏡的物鏡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相同
D. 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
第6題
A
1
2
3
4
5
6
7
8
9
二、 填空題(每空4分,每圖7分,共31分)
7. 如圖所示為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氣孔經過物鏡所
成的是一個放大的 (選填“實”或“虛”)像,此時被觀察的葉
片到物鏡的距離u與焦距f的關系是 。最后,人眼通過目鏡
看到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
第7題
實
f<u<2f
虛
1
2
3
4
5
6
7
8
9
8. ★(廣州中考)如圖所示為某望遠鏡內部部分光路圖,物鏡是凸透
鏡,O為光心,F為物鏡焦點,焦距為500mm。
(1) 在圖中畫出光線a、b經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
第8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 目鏡是 (選填“凹”或“凸”)透鏡。
(3) 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時,月球經物鏡成一個 (選填
“倒立”或“正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
大”)的像。
凹
倒立
縮小
1
2
3
4
5
6
7
8
9
三、 實驗探究題(21分)
9. ★自制水滴顯微鏡,探究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較長的凸透
鏡一個,滴管一個,廢錄音帶盒一個,清水。
(1) 小水滴可看成一個焦距很小的 鏡,本實驗以小水滴作為
顯微鏡的 鏡。
第9題
凸透
物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圖甲所示,任意滴一滴水滴,透過這個小水滴,若看到一個與
原來方向相同、放大的箭頭,則不調整與箭頭的距離,應該把水珠
變 (選填“厚”或“薄”),直至看到與原來方向相反、放大了
的箭頭。如果廢錄音帶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終水滴凸透鏡的焦距
范圍是 。
厚
大于6mm小于12mm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3) 如圖乙所示,透過凸透鏡去觀察小水滴,使箭頭、小水滴、凸透
鏡 ,并且保持凸透鏡水平,看到的箭頭相對于原來
的箭頭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要使看到的箭
頭更大,應把凸透鏡略微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
在同一豎直線上
倒立
上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共12張PPT)
6 跨學科實踐:眼睛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56分)
1. 如圖所示為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時眼睛的自動調節,下列分析正
確的是( B )
A. 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的眼睛
B. 這說明眼睛是一個自動變焦(距)系統
C. 看近處的物體晶狀體會扁平一些
D. 看遠處的物體常常需要瞇起眼睛看
第1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寧波中考)如圖所示,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物體的光線正好
聚焦在視網膜上。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一般不小于
10cm),為了使近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晶狀體凸度和焦距的變化情
況分別是( A?。?br/>A.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短
B.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長
C.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短
D.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長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菏澤模擬)潛望鏡、遠視眼鏡、近視眼鏡,依次用的是( B )
A. 凹透鏡、凹透鏡、凸透鏡 B. 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
C. 凸透鏡、凹透鏡、平面鏡 D. 平面鏡、凹透鏡、凸透鏡
4. 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上的字母“ ”落在被檢查者視網膜上的形
狀是( D?。?br/>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天門中考)小花用水凸透鏡模擬人眼的晶狀體,光屏相當于視網
膜,如圖所示。當用注射器向膠膜內注水,水凸透鏡的凸起程度增加,
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將蠟燭靠近水凸透鏡,光屏上再次得到
清晰的像,此過程模擬的眼睛及該眼睛的矯正方法是( C?。?br/>A. 近視眼,用凸透鏡矯正 B. 遠視眼,用凸透鏡矯正
C. 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D. 遠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小華視物時成像情況如圖所示,醫生向她介紹激光手術:通過激光燒
蝕厚度均勻的透明角膜,使之改變形狀,實現視力矯正。手術后的角膜
形狀應為下列選項中的( B?。?br/>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眼鏡的規格通常不用焦距來表示,而是用度來表示,其度數D等于
焦距f(以米作單位)的倒數的100倍,即D=,已知小明的左眼鏡片
焦距為0.25m,其度數為( D?。?br/>A. 100 B. 200 C. 300 D. 400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27分)
8. 人的眼睛好像是一架照相機,它的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
個 透鏡,它能把來自物體的光 (選填“會聚”或“發
散”)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 (選填“實”或“虛”)像。
9. (龍東地區中考)正常人眼通過調節晶狀體薄厚來看清遠近不同
的物體,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可能使晶狀體薄厚的調節能力減
弱,導致晶狀體變厚,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 視眼,應
用 透鏡矯正。
凸
會聚
實
近
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寧波期中)小明兩眼視力缺陷不同。將一只2B鉛筆緊貼他所戴
眼鏡的兩個鏡片,透過鏡片看到鉛筆的像如圖甲所示,則圖中右側的鏡
片是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如圖乙所示,光會
聚于b點,在虛線區域內放入圖甲中眼鏡的 (選填“左側
鏡片”或“右側鏡片”)后,光會聚于主光軸MN上的c點。
凸透鏡
左側鏡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綿陽中考)人進入老年后,眼睛睫狀肌對晶狀體的調節能力減
弱,太遠、太近的物體都看不清楚。近視遠視一體眼鏡(雙光鏡)可以
解決這個問題,戴上這種眼鏡,透過下半部分鏡片可以看清書上文字,
透過上半部分鏡片可以看清遠處景物。由此可知,近視遠視一體眼鏡下
半部分是 透鏡,上半部分鏡片對光具有 (選填“會聚”
或“發散”)作用。
凸
發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實驗探究題(17分)
12. ★某同學正在“探究視力的矯正原理”,如圖所示。在實驗時觀察
到如下現象:
① 將眼鏡甲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
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只有將光屏遠離凸
透鏡移動時,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
② 將另一個眼鏡乙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也變
得模糊了,只有將光屏靠近凸透鏡移動時,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
的像。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分析實驗現象可知,甲、乙兩個眼鏡中, 是凹透鏡,
是凸透鏡。
(2) 在實驗現象①和②中,屬于遠視眼矯正原理的是 ;屬于近
視眼矯正原理的是 。(選填序號)
甲
乙
②
①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6張PPT)
8 走進彩色世界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64分)
1. 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下列物理學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中首
次通過三棱鏡發現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A )
A. 牛頓 B. 伽利略
C. 阿基米德 D. 奧斯特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張家界中考)下列四幅關于光現象的圖中,屬于光的色散的是
( A?。?br/>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圖所示為日暈的景象。在高空中,太陽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七
種顏色的光,在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暈”。關
于日暈的形成原因,可以用來解釋的物理規律是( D?。?br/>A. 小孔成像 B. 光的直線傳播
C. 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如圖所示,在陽光下,在有水的水槽中斜放一塊平面鏡,調整鏡子角
度,可在白墻上看到七色的光。下列對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D?。?br/>A. 實驗說明太陽光可以分解為其他色光
B. 實驗中同時發生了光的折射和反射
C. 實驗中可以用紙板代替白墻
D. 斜放的鏡子相當于三棱鏡
第4題
5. 下列色光中屬于復色光的是( B?。?br/>A. 紅光 B. 白光 C. 綠光 D. 藍光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彩色電視機熒光屏上呈現各種顏色,都是由三種基本色光混合而成
的,這三種基本色光是( B?。?br/>A. 紅、橙、黃 B. 綠、紅、藍
C. 橙、靛、紫 D. 黃、綠、藍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如圖所示,將一個圓板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七個扇形,依次涂上紅、
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當圓板迅速轉動起來后可以看到圓
板呈現( C?。?br/>A. 黑色 B. 仍是原來的七色
C. 白色 D. 無法確定
第7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右側光屏上的
AB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則( C?。?br/>A. A處應是紫光 B. B處應是紅光
C. AB范圍內有七種顏色的光 D. AB范圍內有兩種顏色的光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18分)
9. 如圖所示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圖。圖中區域1應標 色,區域2應
標 色。
第9題
藍
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了紅、橙、黃、綠、藍、靛、紫幾種
顏色的光,如圖所示。此實驗不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且
表明了 光通過三棱鏡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顏色的光要小。據此可
以推斷這七種顏色的小球置于水底同一深度時,從岸邊看起來最淺的
是 色小球。
第10題
紅
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菏澤東明期末)唐朝的張志和在《玄真子》中記載了著名的“人
工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這是光的 現象;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將紅、綠、藍三種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產生
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而自身卻無法用其他色光混合得到,這三種顏
色稱為光的 。
色散
三原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 作圖與實驗探究題(共18分)
12. (6分)一束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七種顏色的色帶,
如圖甲所示。如圖乙,若分別用紅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
軸入射,結果發現一束光通過A點,一束光通過B點。請你在圖乙中畫出
紅光、紫光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
乙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12分)小峰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之后,又對凸透鏡的焦距與
其凸起程度的關系進行了探究:
(1) 小峰第一次選取一個凸起程度較小的凸透鏡,測量焦距的實驗如
圖甲所示,測得的焦距為 。
第13題
10.0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第二次他又選用一個凸起程度較大、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的凸透
鏡,測得的焦距為8cm。由這兩次實驗可得出初步結論:
。
材料和橫截
面積相同的凸透鏡,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小峰回想起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
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如圖乙所示,受此啟發,于是他選取焦距
為10cm的凸透鏡,用紅光和綠光分別進行圖甲的實驗,實驗結論:對同
一個凸透鏡, 的焦距大些。
紅光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成“等大實像”的實驗時,老師發
現有兩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17.5cm和22cm,與理論像距20cm相比偏
差較大。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方法錯誤和測量誤差,則原因可能是
。
光
屏上還沒有出現清晰的像時就測出了像距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4張PPT)
第4章小測(1~4節)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
1. 在2024年春晚節目《山河詩長安》中,千人齊誦詩句“君不見,高堂
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下列成語蘊含的光現象與“明鏡”
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B?。?br/>A. 一葉障目 B. 鏡花水月
C. 海市蜃樓 D. 坐井觀天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防止溺水,時刻牢記。絕不隨意下水,原因是人眼看到的水底變淺
了,實則很深,可能出現危險。下列現象中與水底看起來變淺成因相同
的是( C?。?br/>A. 立竿見影 B. 以銅為鏡
C. 海市蜃樓 D. 小孔成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廣元中考)一只小蜜蜂懸停在平靜的湖面上方,它向下看,看到下
方有一個與自己相同的“同伴”,于是它飛向湖面迎接“同伴”,在此
過程中( A?。?br/>A. “同伴”向它迎來 B. “同伴”離它而去
C. “同伴”逐漸變小 D. “同伴”真實存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圖所示,小明透過平面鏡看到了蠟燭的像,下列有關平面鏡成像的
描述,正確的是( C?。?br/>A. 進入人眼的光是由蠟燭的像發出的
B. 如果將平面鏡豎直上移,那么像隨之上移
C. 如果將圖中的平面鏡截掉,那么蠟燭仍能在剩余的平面
鏡中成完整的像
D. 如果緊貼平面鏡背面放置一塊不透明擋板,那么蠟燭在
平面鏡中無法成像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如圖所示為學校舞蹈房的兩塊相互垂直的平面鏡,一束光線AB射到
其中一塊平面鏡上,經兩次反射后射出的光線為CD,若將入射光線AB
的入射角增加1°,則出射光線CD的反射角將( B?。?br/>A. 增加1° B. 減少1°
C. 增加 2° D. 減少2°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圖所示,將一束光照射到一個空燒杯的底部,此時杯底被照亮的
范圍用虛線圈出。若往燒杯中注入水,燒杯底部被光照亮的范圍和原來
相比會變為( B?。?br/>第6題
B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題(每空3分,每圖4分,共37分)
7. 晴朗的夜空下,小明觀察到中國空間站飛過他的頭頂。外表不能發光
的空間站是通過反射太陽光被小明觀察到的,表明夜空中的空間站
(選填“是”或“不是”)光源,為了看清楚空間站,小明應選擇
(選填“亮”或“暗”)的夜空。
8. 小孔成像的實驗原理是光的 ;在“水中倒影”“手
影”“電影”中,與“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不是
亮
直線傳播
手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小塊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
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此時,從側面看去白紙比較 ,因為光在
白紙表面發生 ;如果眼睛挨著手電筒正對著桌面往下看,
則 比較亮。
亮
漫反射
平面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小明同學身高165c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m處,從平面鏡中
看到掛鐘的指針如圖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為
cm,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 。
165
10:40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我們能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 的光進入了我們
的眼睛。如圖所示,一束從A點發出的激光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B點
形成光斑,請作出光斑形成的大致光路圖。逐漸往杯中加水,光斑
將 (選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保持不變”)。
第11題答案
反射
向右移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實驗探究題(15分)
12. ★用白紙、玻璃板、跳棋組成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
特點。
(1) 跳棋B和跳棋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和物 。
大小相等
(2) 使用玻璃板而不用鏡子做實驗的好處是既能看見跳棋A的像,又
能看見 。
跳棋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移去跳棋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
屏上有無跳棋的像,這樣做的目的是確定像的 (選填“位置”
或“虛實”)。
(4) 如圖乙所示,實驗時若棋子M的像M'偏暗,則下列幾種操作中可
以使M的像最亮的是 。
A. 對著棋子M照射
B. 對著鏡中M'照射
C. 直接對著M'照射
虛實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多次實驗,收集數據如表所示,分析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實驗次序 物距/cm 像距/cm
1 5.21 5.20
2 3.45 3.45
3 6.22 6.22
像
到鏡面的距離等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4張PPT)
2 光的反射定律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
1. (陜西中考改編)中國古詩詞不僅文字優美、意境高遠,還蘊含著豐
富的科學知識。下列四幅圖與詩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涉及的
光現象相同的是( B?。?br/>A. 日晷計時 B. 樓臺倒影 C. 日食 D. 林間光斑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成都錦江期末)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20°時,反射角也為20°
B. 鏡面反射遵從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從光的反射定律
C. 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遠離法線
D. 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10°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潛水艇是重要的軍事裝備。如圖所示,潛水艇里的觀察員用潛望鏡觀
察水面上的情況,進入觀察員眼睛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是( C?。?br/>A. 90° B. 60° C. 45° D. 30°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雨后的夜晚,當你迎著月光走在有積水的路上,為了避讓水洼,應走
“較暗”的地面。這是因為光在( B )
A. 地面發生鏡面反射
B. 地面發生漫反射
C. 地面不發生反射
D. 水面發生漫反射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如圖所示,光射到鏡面上,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120°,
若使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C?。?br/>A. 鏡面不動,入射光線向鏡面旋轉10°
B. 鏡面不動,入射光線遠離鏡面旋轉20°
C. 入射光線不動,鏡面逆時針旋轉10°
D. 入射光線不動,鏡面順時針旋轉20°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如圖所示,小芳同學回過頭來能看清掉在地上的書上的“物理”兩
個字,這是因為( B?。?br/>A. 書自身發出的光
B. 書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
C. 光在“物理”兩個字上發生了鏡面反射
D. 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書面上發生了反射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27分)
7. 小亮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 圖中反射角
是 。(2) 將紙板B向后折轉一定角度,在紙板B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3) 讓入射光線EO靠近法
線ON,則反射角會 (選填“變大”或“變小”)。
第7題
40°
不能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所示為關于小貓和小聰的一幅漫畫,圖中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
角是70°,則小聰觀察小貓光路的入射角是 ,此現象說明
。
第8題
20°
光路
是可逆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自行車的尾燈由許多角反射器組成,它實際上相當于幾組互成直角
的 組合而成,當汽車的燈光從任何方向射向它時,它都能
使光線沿與原光線 反射回去,以便引起司機的注意。
10. (保定涿州期末)陽光射到鏡子上,迎著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
刺眼的光,這是光的 反射現象。如果陽光射到白紙上,無論從
哪個方向看,都能看到紙被照亮了,這是光的 反射現象。(選填
“鏡面”或“漫”)
小平面鏡
相反的方向
鏡面
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 作圖與實驗探究題(共25分)
11. (4分)(天津河東期中)如圖所示,太陽光AO與水平面成30°角
射到井口,若用平面鏡將太陽光沿豎直方向反射到井底。請在圖中畫出
平面鏡位置,并標出反射光線OB和反射角的度數(保留作圖痕跡)。
第11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5分)(婁底中考)畫出經如圖所示的平面鏡組(兩鏡面互相垂
直)反射后的反射光線。
第1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16分)(河南中考)如圖甲,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
中,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紙板ENF豎直立在鏡面上,ON垂直
于鏡面。
(1) 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多個角度射到O點,在紙板上記錄每次的光
路。記錄時,為了區分每次的光路,可采用的方法是
。
用不同顏色的筆
畫線將其描畫下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每次的入射角和 ,并記
錄下來。
(3) 在圖甲實驗的基礎上,以ON為軸,把紙板NOF向后折,在紙板上
看不到反射光,如圖乙所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
光線和法線在 。小明想:當紙板折到圖乙位置時,反射
光還存在嗎?請設計一種驗證方法:
。
反射角
同一平面內
將紙板F沿中間剪開,把紙板F
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發現在紙板F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線,下部能看到
反射光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3張PPT)
1 光的傳播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8分)
1. (巴中期末)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A )
A. 月亮 B. 發光的螢火蟲
C. 酒精燈的火焰 D. 太陽
2. 下列關于光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C?。?br/>A. 光線是真實存在的帶箭頭的直線
B. 激光筆發出的光是一條光線
C. 光線是表示光傳播徑跡和方向的帶箭頭的直線
D. 光線可以用虛線表示
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陽光燦爛的日子,行走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常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
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 D?。?br/>A. 樹葉的影子 B. 樹葉的像
C. 太陽的影子 D. 太陽的像
4. (湖州中考)如圖所示為月偏食的示意圖,月食輪廓是彎曲的圓弧。
下列事實與圓弧的形成無關的是( C?。?br/>A. 太陽光的直線傳播 B. 地球是球形的
C. 月球是球形的 D. 地球是不透明的
第4題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下列現象中,不可以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D?。?br/>A. 金星凌日 B. 激光引導掘進方向 C. 手影 D. 飛機飛過后才聽到聲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下列關于聲和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聲和光傳播都需要介質
B. 聲傳播需要介質,光傳播不需要介質
C. 光速和聲速一樣大
D. 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7. 下列實例中,不是利用光傳遞能量的一組是( C?。?br/>① 利用光纖傳遞的圖像信息 ② 太陽灶能把水燒開
③ 交叉路口的紅綠燈 ④ 利用激光給銅板打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晚上,小明挑著一盞不帶光源的工藝品小燈籠在家里玩。當把小燈
籠移到發光面較大的吸頂燈正下方時,如圖所示,會在小燈籠正下方的
水平白紙上出現一個影子。關于這個影子的形狀,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C?。?br/>第8題
C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
9.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其中詩人在地面的“影”是由光
的 形成的;排縱隊時,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名同學擋
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可以用 的理論來
解釋。
直線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小明探究光的傳播時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
再在其中倒入了大量的鹽,他讓一束激光射入鹽水中,光路如圖所示,
圖中光線沿 (選填“直線”或“曲線”)傳播,原因可能
是 ,這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介質應
當具有 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為了能清楚地在水中呈現出光
路,可以 。
第10題
曲線
鹽水的密度不均勻
均勻
在水中倒一點牛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入夏后,江南進入多雨季節,應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時常伴隨著打
雷和閃電發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光比聲音傳
播得 (選填“快”或“慢”)。
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保定高碑店期末)如圖甲為手機防窺膜結構圖,采用了超細百
葉窗光學技術。貼在手機屏幕上的效果如圖乙,其原理類似百葉窗,只
能透過一定角度的光線,兩側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容,原理是光的
;此防窺膜貼在手機屏幕上, (選填“能”或“不
能”)防止正上方的窺視;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可
以適當地 (選填“增大”或“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
直
線傳播
不能
減小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 作圖與實驗探究題(共22分)
13. ★(4分)(甘肅中考)如圖所示為小強在紙杯口蒙上一層塑料膜做
小孔成像實驗的情景,請在圖中作出燭焰(用AB表示)在塑料膜上成的
像(用箭頭A'B'表示)及光路圖。
第1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18分)關于光的傳播現象:
(1) 如圖甲所示,暗室中,將一束光分別射入水和不均勻的糖水中,
觀察光的傳播路徑可知,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介質應當具有同一
種、 的特點。
均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 (選填“相同”或“不
同”)的,光 (選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天文學
中常用的“光年”是度量 的單位。
(3) 如圖乙所示為一群聾啞少女表演“千手觀音”的情景。坐在臺下
的觀眾看不見領舞者身后站著的其他舞蹈者,這是因為
,舞臺上金光燦燦的“佛光”是舞蹈者手上的飾品發出的,飾
品 (選填“是”或“不是”)光源。
不同
能
長度
光沿直線傳
播
不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3張PPT)
3 平面鏡成像
第2課時 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
1. 小型汽車的風擋玻璃都是傾斜的,而不是豎直安裝。這主要是為了
( C )
A. 避免外界噪聲進入車內
B. 使得造型更加美觀
C. 避免因平面鏡成像而出現不安全因素
D. 防止在車禍中風擋玻璃被撞壞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玉林中考)如圖所示為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掛鐘,掛鐘顯示的實際時
間為( A?。?br/>A. 3:00 B. 3:30 C. 9:00 D. 9:30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邢臺期末)下列是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其應用,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C?。?br/>A. 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
B. 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放在口腔中的內窺鏡是平面鏡
C. 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像會變小
D. 用兩塊平面鏡可以制成一個簡易的潛望鏡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小明在某商場買鞋,他選了一雙新鞋在豎直的“試鞋鏡”前試穿,如
圖所示,但在鏡中他看不到自己穿著的新鞋的像,下列做法中仍然不能
看到新鞋的像的是( B?。?br/>A. 將“試鞋鏡”豎直向上移動
B. 抬高穿著新鞋的腳
C. 保持鏡面下邊靜止,順時針轉動鏡面
D. 彎腰或下蹲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達州宣漢期末)小華豎直站在一面斜靠在墻邊的平面鏡前,如圖
所示。小華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水平面的夾角是( B )
A. 20° B. 50° C. 70° D. 90°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贛州模擬)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作的地鐵安全門外候車。地
鐵到站后,安全門向兩側打開,該市民在左右兩側安全門中的情況分析
正確的是( A )
A.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的位置與原來像的位置重合
B.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兩個像的距離等于兩側安全門
之間的間距
C. 在兩側安全門中成的像越來越小,直至不成像
D. 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9分)
7. 一只小鳥從深度為10m的平靜湖面上空飛過,當小鳥距水面3m時,小
鳥在湖面的“倒影”是 (選填“實”或“虛”)像,該“倒影”
距小鳥 m。
虛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他們分別代表物和像模擬平面鏡成像,若小華向右轉,小虎應
向 轉。
(2) 小華走近辦公樓的自動感應門時,門自動平移打開,則他在玻璃
門中的像將 (選填“隨”或“不隨”)門平移。
(3) 傍晚,小虎在河邊看到的夕陽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 像,
這是由于光在平靜的水面上發生了 反射。
左
不隨
虛
鏡面
8. 學面鏡成像特點的知識后,小華和小虎做了進一步觀察和探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小明從汽車的車內后視鏡里看見駕駛員,此時駕駛員通過后視鏡
(選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能看到小明;小明在后
視鏡里看到的駕駛員的像是 (選填“虛”或“實”)像。
10. ★(達州達川期末)檢查視力時,要求人與視力表間的距離是5m。
現在使用一個平面鏡(如圖所示),視力表到鏡子的距離是3.5m,人到
視力表的距離應該是 m,若將平面鏡靠近被檢測者移動0.5m,則
人到視力表像的距離變為 m。
一
定
虛
2
4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陜西中考)如圖所示為用兩塊平面鏡制作的能同時觀察昆蟲背
部和腹部的觀察箱。能看到昆蟲在平面鏡中的像,是因為光經平面
鏡 后進入了人眼,昆蟲經下方平面鏡所成的像處在圖中
的 (選填“A”“B”或“C”)位置。若將昆蟲沿玻璃板向鏡面
移動,它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反射
B
不變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實驗探究題(13分)
12. ★★小明上學都要乘坐地鐵,一天,他無意中站在站臺通過玻璃板
制成的屏蔽門看到車道另一側豎直墻壁上的廣告牌,如圖所示,于是小
明根據該現象想到以下問題。
(1) 由于玻璃屏蔽門能成像,即此時它相當于光學中的 ;
若在屏蔽門后面放上一塊大木板,則此時屏蔽門 (選填“能”或
“不能”)成像。
平面鏡
能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此時小明手中恰好有一把刻度尺,于是他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
了站臺上粗測玻璃屏蔽門到車道另一側廣告牌之間距離的實驗。實驗步
驟如下,請完成相關內容。
① 小明相對于玻璃屏蔽門前后移動直到觀察到 。
② 量出 的距離。
步驟②中量得的距離就是玻璃屏蔽門到廣告牌之間的距離d。
自己的像成在廣告牌上
自己站立的位置到玻璃屏蔽門之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3張PPT)
小專題(二) 光學作圖
第4章 光的世界
1. (7分)(成都溫江模擬)室內一盞電燈通過木板隔墻上的兩個小
洞,透出兩條細小光束,如圖所示。根據這兩條光束的方向,畫出電燈
的位置,并標明兩條光線的傳播方向。
第1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7分)(成都天府新區模擬)“坐井觀天”出自韓愈《原道》:
“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比鐖D所示,請你在圖中畫出青
蛙眼睛(O點)通過井口能看到最大范圍的兩條光線。
第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7分)(云南中考)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到鏡面上的O點,請畫出
反射光線。
第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7分)(南充中考)2023年9月17日,我國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啟
用,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強的光學時域望遠鏡,如圖甲所示。一束星
光入射到望遠鏡,經主鏡反射后到達成像裝置,如圖乙所示,OB是反
射光線,請畫出其入射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大?。ūA糇鲌D痕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12分)(成都中考)如圖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鏡子隔墻看到院里
的小貓要偷吃魚。如圖乙所示,AO表示來自小貓的入射光線,O點為入
射點,B點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請在圖乙中完成作圖:
(1) 畫出反射光線OB。
(2) 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鏡面。(鏡面用“ ”表示,保留作圖
痕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7分)(上海中考)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
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
第6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7分)(張家口橋西期末)如圖所示為物體AB和它在平面鏡中的像
A'B',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第7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7分)(綏化中考)如圖,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點光源S發
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通過A點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第8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7分)(南充順慶二模)如圖所示,光線a、b是兩條由點光源S發
出的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請根據平面鏡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確
定點光源S的位置。
第9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7分)(自貢期末)如圖所示,潛水員的眼睛在水面以下A處,
觀察岸上的物體。圖中的兩個點B1和B2分別是物、像的位置。請在圖中
作出潛水員觀察物體的光路圖。
第10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7分)如圖所示,請畫出激光束從三棱鏡折射入空氣時,法線的位
置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
第11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8分)(鞍山中考)小明用手機給水中的小魚拍照,發現手
機在水中的像剛好與魚缸中的一條小魚的像重合,圖中A點表示小明眼
睛的位置,B'點是小明看到的小魚和手機的像重合的位置。請畫出:
(1) 手機的位置B。
(2) 小明看到手機的像的光路圖。
(3) 水中小魚的大致位置C及看到魚的光路圖。
第1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4張PPT)
小專題(三)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綜合運用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
1. (河南模擬)如圖所示為小明手拿放大鏡觀察螞蟻爬行時的情景,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放大鏡相當于凹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B. 看到螞蟻的像是放大的虛像
C. 螞蟻位于放大鏡的2倍焦距之外
D. 螞蟻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第1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福建中考)我國某新型戰斗機配有光電搜索跟蹤系統,系統中的光
學元件相當于晶狀體,內置光電傳感器相當于視網膜,成像原理與人眼
相似。從空中拍攝地面物體時,物體在光電傳感器上形成的像是
( A?。?br/>A. 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立、等大的實像
C. 倒立、放大的實像 D. 正立、放大的虛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周口鄲城二模)如圖所示為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
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的空間站組合體的全景照片。若照相機鏡頭的焦距
為f,拍照時像距( B?。?br/>A. 略小于f B. 略大于f
C. 略小于2f D. 略大于2f
第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它的獨特魅力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如圖
所示。多媒體教室的投影屏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儀的折光系
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凸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B. 投影片在屏幕上成的是虛像
C. 如果沒有平面鏡,該投影儀就不會成像
D. 全班同學都能看到畫面是因為光射到投影屏幕上發生了
漫反射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菏澤成武期末)光刻技術是利用縮圖透鏡將繪制在掩膜上的電路圖
通過光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膠的硅片上,從而制造出集成電路的方法,其
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若圖示中掩膜上的電路圖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縮小
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br/>A. 電路圖在硅片上成的像是虛像
B. 掩膜位于縮圖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
C. 硅片位于縮圖透鏡1倍焦距以內
D. 要減小硅片上的像,掩膜需向下移動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放映幻燈片時,要使銀幕上出現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燈片正
確的放法應該選( D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32分)
7. 某同學用焦距為15cm的放大鏡去觀察郵票,郵票與放大鏡的距離應
該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所成的像是正
立、放大的虛像。如果他想看到更大點的像,那么應該將放大鏡適
當 (選填“靠近”或“遠離”)郵票。
小于
遠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所示,在商場的地面上經常能看到廣告投影燈投射的圖案。被投
射的圖案在地面上成一個 (選填“正”或“倒”)立、放大
的 (選填“虛”或“實”)像。
倒
實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如圖,甲、乙是用手機先、后拍下同一小轎車的兩張照片(設攝像頭
焦距不變),則拍攝者正在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小
轎車的方向行走。兩次拍攝時,攝像頭離小轎車的距離都應滿足
(選填“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或“大于2倍焦距”)。
第9題
靠近
大于
2倍焦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如圖所示為安裝在汽車上的“倒車防撞可視雷達”,安裝在車尾
的攝像頭對準車后的障礙物,障礙物經攝像頭中的凸透鏡成倒立、
的實像,這個像通過電子裝置加工、調整并傳遞到顯示屏上,司機
據此可以準確地了解車后的情況。如果看到顯示屏中的障礙物的像變
大,那么所成像到攝像頭鏡頭的距離變 (選填“遠”或“近”)。
縮小
遠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實驗探究題(20分)
11. ★★利用支付APP“掃一掃”功能掃描商家二維碼,可以快速進行
網絡支付。其中,手機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手機內的感光芯片相
當于光屏。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被掃描的二維碼到攝像頭的距離應滿足 的條
件。
(2) 以下成像特點與手機攝像頭相同的是 。
A. 投影儀 B. 眼睛
C. 放大鏡 D. 潛望鏡
大于2倍焦距
B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下圖是實驗室模擬手機成像原理的實驗裝置,此時被拍攝物體在
光屏上成 立、縮小的實像。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要拍攝更遠
處的物體,為使光屏上的像保持清晰,應將光屏向 (選填“靠
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
(4) 由于手機里的攝像頭和感光芯片都是無法移動的,所以在拍攝更
遠處的物體時,有多個攝像頭的手機需要切換到焦距更 (選填
“長”或“短”)的攝像頭進行拍攝。
倒
靠近
長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3張PPT)
5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2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
1. (上海中考)凸透鏡成像,焦距是10cm,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是
35cm,能成像的性質是( D?。?br/>A. 放大的實像 B. 放大的虛像
C. 等大的實像 D. 縮小的實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讓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透鏡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
斑。若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7cm處,經這個凸透鏡所成的像是
( B )
A. 縮小的實像 B. 放大的實像
C. 縮小的虛像 D. 放大的虛像
3.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若
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10cm處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將看到( D?。?br/>A. 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立、放大的實像
C. 正立、放大的虛像 D. 無像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湘潭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當燭焰離透鏡14cm時成
放大的實像,當燭焰離透鏡8cm時成放大的虛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
能是( C?。?br/>A. 4cm B. 7cm C. 10cm D. 16c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一焦距為10cm
的薄凸透鏡、點燃的蠟燭、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此時燭焰
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所成像的性質為倒立、縮小的實像
B. 用手擋住透鏡上半部分,所成的像將變小
C. 蠟燭燃燒逐漸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下移動
D. 若將凸透鏡緩慢向右移動,所成的像將變大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無錫中考)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將點
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圖所示的位置,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D?。?br/>A. 只向左移動光屏至適當位置,光屏上能呈現燭焰縮小的像
B. 只向右移動光屏至適當位置,光屏上能呈現燭焰放大的像
C. 只向右移動蠟燭至適當位置,光屏上能呈現燭焰放大的像
D. 只移動凸透鏡至適當位置,光屏上能呈現燭焰等大的像
第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36分)
7.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凸透鏡焦距為10cm,當蠟燭、凸透
鏡、光屏處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選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若移動蠟燭,使之與凸透鏡
間的距離小于10cm,則人應在 (選填“蠟燭”或“光屏”)一
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像。
縮小
光屏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為 cm,用該透鏡“探究
凸透鏡成像規律”,當蠟燭、透鏡位置如圖乙所示時,移動光屏(圖中
未畫出)可成清晰的倒立、 的實像。
第8題
10.0
放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王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
像(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把物體從
距凸透鏡6cm處移動到距凸透鏡20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先變小再變大”或“先變大再變小”)。
第9題
5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如圖,圓柱形玻璃瓶內裝滿水,把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
處慢慢移動的過程中,透過玻璃瓶會先看到鉛筆尖逐漸變 (選填
“長”或“短”);經過某一位置后,鉛筆尖會突然改變方向,“改變
方向”后的像為 (選填“實”或“虛”)像,再向遠處移動時,
鉛筆尖的像將變 (選填“長”或“短”)。
第10題
長
實
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實驗探究題(16分)
11. (福建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1) 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整它
們的高度,使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 。
同一高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斷,保持蠟
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到 cm刻度線處,光屏上可再次
成清晰、倒立、 的實像。
55
縮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實驗一段時間后,原來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圖
乙所示。能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 。(選填序號)
① 光屏下調 ② 蠟燭上調 ③ 透鏡上調
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4張PPT)
3 平面鏡成像
第1課時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原理
第4章 光的世界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
1. (連云港中考)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r/>A. 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
B. 當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它在鏡中的像將變小
C. 如果物體比平面鏡大,那么物體在鏡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 用一塊不透明的木板擋在平面鏡與像之間,像就會被遮擋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亮的環境中進行
B. 該實驗應選擇較薄的茶色玻璃板
C. 移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光屏,發現光
屏上能得到蠟燭A的像
D. 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無論怎樣改變玻璃
板的位置,發現蠟燭B始終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
第2題
2. 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該實驗
的說法,正確的是( B?。?br/>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圖所示,眼睛處在平面鏡前的E點處,眼睛不能看到的是( A)
A. A點的像 B. B點的像
C. C點的像 D. D點的像
第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承德興隆期中)小剛身高1.7m,他站在水平地面上豎直放置的平面
鏡前,距平面鏡的距離為2m。小剛在平面鏡中像的高度為h,像距鏡面
的距離為s,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r/>A. s=2m B. s=1.7m C. h=2m D. h=4m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水平桌面上斜放著一塊平面鏡,鏡面與桌面成45°角,一小球在如
圖所示的位置豎直下落,則鏡中的小球運動的方向是( B?。?br/>A. 水平向右 B. 水平向左
C. 豎直向上 D. 豎直向下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哈爾濱道外二模)如圖所示,小光同學舉著一塊寫有“上”字的
牌子站在一豎立的大平面鏡前,這時他本人通過平面鏡看到牌子上的
“上”字呈現的情景應該是( B?。?br/>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24分)
7. 如圖所示,我們能看到平面鏡所成的虛像,成像原理是
。當光射入我們的眼睛,我們總是依照光射來的方向去推斷光源
8. 小紅距離平面鏡1m,她沿著垂直于鏡面的方向以0.5m/s的速度遠離平
面鏡,經過2s,她與鏡中的像相距 m,此過程中小紅在平面鏡中的
像相對小紅的速度是 m/s。
光的反
射
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4
1
位置,這樣做的依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如果將蠟燭板玻璃,像的大
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實驗中如果把
平板玻璃向右傾斜,如圖所示,觀察到蠟燭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圖中
的 (選填“A”或“B”)處。
第9題
不變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如圖甲所示,經平面鏡形成的是熊貓的 像。圖乙中物體AB在
平面鏡MN中所成虛像的位置應是圖中的 (選填“P”或“Q”)。
虛
Q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 作圖與實驗探究題(共28分)
11. (5分)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
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保留作圖痕跡)。
第11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5分)(自貢中考)如圖所示,S'是某一發光點S在平面鏡里的
像,Q是S發出的一束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經過的一點,請在圖中找到S的
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第1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18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實驗小組用蠟燭、玻
璃板、直尺等器材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玻璃板能透光,便于確定像的 。
位置
(2) 取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直尺的作
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
大小
到鏡面距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只點燃蠟燭A,移動蠟燭B與A的像完全重合,在蠟燭B的“燭焰”
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選填“能”或“不能”)被點燃,說明
平面鏡成的是 像。如果將蠟燭A遠離玻璃板10cm,蠟燭B應遠離
玻璃板 cm,才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
不能
虛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