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時間與位移第一章:運動的描述1、你什么時間到教室的?2、從鎮(zhèn)江到常州要多少時間?3、找個時間我們聊聊人生問題?里面涉及到的時間含義一樣嗎?生活中我們所說的時間和物理中的時間是否一樣?時間和時刻生活化語言你能從中找出哪些代表的是“時間”哪些代表的是“時刻”?時間和時刻2.時間間隔:是指兩時刻的間隔,在表示時間數(shù)軸上用線段來表示.時間間隔簡稱時間.1.時刻:是指某一瞬時,在表示時間數(shù)軸上,用點來表示.t/h8910上課上課下課下課45min45min10min上午前兩節(jié)課開始與結束的時刻及兩節(jié)課與課間休息的時間間隔時間和時刻3.時間的測量:在實驗室中常用秒表和打點計時器進行測量.4. 單位:秒 (s),分鐘(min),小時(h)時間和時刻【例題】下列選項中表示時間的有 ( )A.時間軸上的點 B.時間軸上兩點間的間隔C.小明上學在路上需要走30minD.11:30放學E.你什么時間下課B、Ct/s235140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幾個相關時間概念的理解:時間和時刻t/s235140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時間和時刻例:在時間軸上找到1.前3s 2.第3s內3.第2s末 4.第3s初5.第3s末0 1 2 3 4 5 6t/sA B C D E F G結論:n秒末、n秒初是指時刻。第n秒內是指1秒的時間。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指的是同一時刻。前n秒是指n秒的時間。時間和時刻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瞬間,好比一張照片,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好比一段錄像。時間和時刻知 新【情景創(chuàng)設】如果要準確地描述一名同學騎電動車在校門前這段馬路上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我們應該怎么做?笛卡爾坐標系要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怠?br/>思維延伸X/mO5m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可以以這條直線為x軸在直線上規(guī)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建立直線坐標系。坐標系的要素原點標度物理量及單位正方向坐標系上的點代表什么呢?電動車沿X軸做直線運動,從A點運動到B點由圖判斷A點坐標、B點坐標和位置變化量實例應用X/mO1-1234-2-3-4ABA點坐標XA=-3mB點坐標XB=2m物體在坐標系中的坐標值有正值,有負值,這里的正、負表示什么?大小嗎?電動車的位置變化( ):坐標系1.建立坐標系的目的: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x)及位置的變化.對應坐標系上的點對應坐標系上的線段2.建立方法:當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可以選取某一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坐標軸,坐標軸的方向表示規(guī)定的正方向,坐標軸上的數(shù)值表示物體的位置.情景探究物體運動的軌跡長度——路程物體運動位置的變化與路徑無關,由初、末位置決定物體運動位置的變化——位移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0369-6-9BA解:△x=XB-XA=(-9)-6=-15cm此過程螞蟻位移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2.小螞蟻由B到C的過程的位移又怎樣求 △x=XC-XB=3-(-9)=11cm.說明此過程位移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同-3“-”號表示什么 正值又表示什么呢 x/cm1.一個小螞蟻由A點爬到B,它的位移是多少 位移與路程C矢量與標量矢量:在物理學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位移大小線段長度方向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軌跡長度大小標量:在物理學中,只有大小而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標量。(直線運動中)同學們,你初中時期還學過哪些量屬于標量呢?直線運動中用“+”、“-”來表示與規(guī)定正方向的關系矢量與標量標量的運算法則:代數(shù)法則一袋大米重30kg,若向袋中再裝入20kg大米,則現(xiàn)在大米重多少kg 小明放學后從校門出來騎車向東走了300m后又向北走了400m,求小明的位移。矢量的運算法則:非代數(shù)法則課堂小結位移 路程區(qū)別 物理意義 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 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大小 初、末位置的距離,與路徑無關 按運動軌跡計算的實際長度矢標性 有方向,矢量 無方向、標量聯(lián)系 ①國際單位制中都是“米” ②一般情況下路程大小 位移的大小 單向直線運動中,路程大小=位移大小例題解析【例1】學案典型例題4【例2】書本P18 練習6牛刀小試2:小球從距地面5m高處落下,碰到地面反彈后,在距地面2m高處被接住,則小球從高處落下到被接住這一過程中通過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別是( )A、7m、7m B、5m、2mC、5m、3m D、7m、3mD1、關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路程是指物體軌跡的長度,位移表示物體位置變化B、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C、路程是標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D、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則它們的位移也一定相同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