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01學習目標02課前預習03典型例題04對點練習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通過實驗,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 1.能列舉自然實例,或設計簡單實驗體驗、認識并說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2.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閱讀課本P26~P30,回答下列問題:一、聲音的產生1.聲音是由于物體 而產生的.物理學中,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 . 二、聲音的傳播2.聲音是一種 ,音叉振動時,鄰近的空氣隨音叉振動,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 . 3.聲音需要氣體、液體、 等作為傳播的介質.在真空中,聲音是 傳播的. 不能 固體 聲波 波 聲源 振動 三、聲音的傳播速度及回聲4.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如遇到障礙物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做 . 5.聲音傳播的距離和傳播所用時間之比叫做 . 6.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一般來說, 中的聲速較大, 中的聲速較小. 7.在同一介質中,聲速還與 有關.聲音在15 ℃的空氣中每秒傳播的距離大約是 m. 340 溫度 氣體 固體 聲速 回聲 四、人怎樣聽見聲音8.外界的聲音順著外耳道傳至鼓膜,引起 的振動.這個振動通過 傳到耳蝸,再通過聽神經將信息傳入大腦,這樣就產生了聽覺. 聽小骨 鼓膜 (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泡沫塑料球接觸被敲響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 ;如圖乙所示,用木槌敲打鼓面使之發聲,這時會看到紙屑 ,這說明發聲的物體都在 . 振動 跳動 知識點一:聲音的產生【例1】[新課標P16-例1]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聲音的產生”的實驗裝置. 彈起 (2)圖乙中,用手按住鼓面,鼓聲消失,紙屑停止跳動,這說明 停止,發聲停止. (3)泡沫塑料球、紙屑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 . 轉換法 放大,便于觀察 把微小振動 振動 (1)如圖甲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的鈴聲會越來越小,直至幾乎聽不見;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聽到的鈴聲越來越響,該現象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 ,也進一步說明真空 (選填“能”或“不能”)傳聲. 不能 知識點二:聲音的傳播【例2】[新教材圖片]同學們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介質 (2)如圖乙所示,一位同學手握兩塊石頭在水中敲擊,另一位同學把耳朵貼著玻璃水槽能聽到水中敲擊石頭的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 液體 (3)如圖丙所示,一位同學在室外用手輕敲墻體,室內的同學把耳朵貼在墻上,能聽到敲擊聲,離開墻面后,仍能聽到敲擊聲,這說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也可以在 中傳播. 氣體 固體 (1)聲音在相同溫度的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_________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 【例3】[人教版教材表格改編]某些介質中的聲速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信息并回答問題. 不同 知識點三:聲音的傳播速度及回聲介質 v/(m·s-1) 介質 v/(m·s-1)空氣(0 ℃) 331 水(常溫) 1 500空氣(15 ℃) 340 冰 3 230空氣(25 ℃) 346 軟木 500煤油(25 ℃) 1 324 鐵(棒) 5 200(2)從固體、液體、氣體三種介質的角度來看,一般情況下,聲音傳播的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依次是 、 、 . (3)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跟介質的 有關. (4)根據表中的數據可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 增大 溫度 固體 液體 氣體 【例4】(2023秋東莞校級月考)小峰在臥室說話,感覺自己的聲音好大,他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回聲,因為小峰距離墻壁不大于 m,使回聲 (選填“加強”或“減弱”)了原聲.(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 加強 17 不能 知識點四:人怎樣聽見聲音【例5】人耳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是:外界的聲音引起 振動,這個振動通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 ,再傳給 ,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大腦 聽神經 鼓膜 1.[傳統文化]明代《詢芻錄》中記載“于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文中聲音的發聲體是( )A.鳶 B.竹 C.風 D.箏知識點一:聲音的產生C 思維點撥:“聲如箏鳴”是由竹笛內的空氣柱(風)振動發聲的.2.[教材素材改編]鑼發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消失了,這是因為( )A.手擋住了聲音,鑼聲無法傳播B.鑼面停止振動C.聲音被手傳走,空氣中無聲波D.鑼面振動變小B 思維點撥: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3.[傳統文化]春節燃放爆竹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以下關于爆竹聲的說法錯誤的是( )A.爆竹聲是由于空氣的振動產生B.爆竹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的C.爆竹聲以聲波的形式傳播D.爆竹聲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知識點二:聲音的傳播D 4.[教材素材改編]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乘組圓滿完成了出艙任務,如圖所示.航天員在出艙活動時,需要利用無線電進行對話,其原因是( )A.太空中聲音的傳播速度太快B.太空中聲音的傳播速度太慢C.太空中是真空,不能傳聲D.太空中航天員的聲帶無法振動發聲C思維點撥: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無法傳聲,太空是真空的.5.小明在一根很長的鋼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小紅會聽到三次敲擊聲,則傳來的三次敲擊聲的介質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氣、水管 B.水管、水、空氣C.水、水管、空氣 D.空氣、水、水管知識點三:聲音的傳播速度及回聲B 思維點撥: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6.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時,聽不到回聲是因為( )A.教師講課的聲音根本沒有回聲B.回聲與原聲相差不到0.1秒,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C.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所以聽不到回聲D.回聲太小聽不到B 思維點撥:人耳能區分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 s.知識點四:人怎樣聽見聲音7.2024年3月25日是第25個全國愛耳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科技助聽,共享美好生活”.耳朵接受外界聲波刺激后,形成聽覺的部位是( )A.鼓膜 B.聽小骨 C.聽神經 D.大腦D 思維點撥:(共24張PPT)2.2 音調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01學習目標02課前預習03典型例題04對點練習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了解聲音的特性. 1.音調與聲源振動頻率的關系.2.能說出人耳的聽覺范圍.閱讀課本P32~P35,回答下列問題:一、聲音的高低——音調1.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叫做 .聲源振動次數和所用時間之比稱為 ,用 表示,單位是 ,簡稱 ,符號是 .如果聲源每秒振動1次,它的頻率就是 . 1 Hz Hz 赫 赫茲 f 頻率 音調 2.聲音的高低跟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 ;聲源振動的頻率越低,音調越 . 3.人的發聲頻率范圍是 ,人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 . 20~20 000 Hz 85~1 100 Hz 低 高 二、用波形比較頻率4.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聲波的頻率 ,波形密集;聲波的頻率 ,波形稀疏. 三、探究影響弦樂器音調的因素5.如果琴弦長度越 ,橫截面積越 ,張緊程度越 ,則琴弦的音調越高. 緊 小 短 低 高 (1)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分別是5 cm、10 cm和15 cm.用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度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觀察鋼尺振動 的變化情況,記錄在表格內. 快慢 知識點一:聲音的高低——音調【例1】[教材活動]如圖所示,小明在探究影響聲音音調高低的因素. 相同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cm 5 10 15鋼尺振動的快慢 很快 較快 很慢音調高低 很高 較高 很低(3)[實驗操作細節]若小明撥動鋼尺后,看到鋼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動,同時聽到鋼尺另一端拍打桌面發出的聲音,小明的實驗操作出現的問題是 . (2)由實驗結果可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 ,發出聲音的的音調越 ,說明音調與_______ 有關. 手沒有壓緊鋼尺 頻率 低 慢 【例2】某昆蟲的翅膀在2 s內振動了600次,該昆蟲翅膀振動的頻率是 Hz,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__________ Hz,所以人耳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該昆蟲翅膀振動的聲音. 能 20~20 000 300 【例3】甲聲音波形如左圖所示,把音調比甲高的乙聲音輸入同一設置的示波器,則乙聲音的波形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 )知識點二:用波形比較頻率B知識點三:探究影響弦樂器音調的因素【例4】在學習吉他的演奏過程中,小明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2: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猜想3: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種規格的琴弦進行實驗:(1)為了驗證猜想1,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2,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 (3)可選用編號C、D的琴弦驗證猜想3,則表中所缺的數據是 .實驗中選用不同的琴弦,改變了琴弦振動的 ,從而改變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 快慢(或“頻率”) 0.76 AC 編號 材料 長度/cm 橫截面積/mm2A 銅 60 0.76B 銅 60 1.02C 銅 100 0.76D 尼龍 100 AB 1.下列的日常用語中,所講的“高”指音調的是( )A.引吭高歌B.這音太高,唱不上去C.請勿高聲喧嘩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知識點一:聲音的高低——音調B 2.蝴蝶飛行時翅膀在不停地扇動,但我們卻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 )A.蝴蝶飛行時翅膀振動太快,高于人的聽覺范圍B.蝴蝶飛行時聲音太小C.蝴蝶飛行時翅膀振動太慢,低于人的聽覺范圍D.蝴蝶飛行時不發聲C 思維點撥: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 000 Hz.3.[人教版教材圖片改編]如圖所示,在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1,2,3,4,5,6,7, ”的聲音來.如果用嘴吹每個瓶子的上端,也可以發出哨聲.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嘴吹氣時,從左到右音調逐漸升高B.用嘴吹氣時,哨聲是瓶中水柱的振動產生的C.敲擊瓶子時,從左到右音調逐漸升高D.敲擊瓶子時,從左到右音調逐漸降低C思維點撥:A.都相等 B.都不相等C.甲和丙相等 D.甲和乙相等4.如圖是三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這三種聲音的頻率( )知識點二:用波形比較頻率D思維點撥:在相同時間內,波的數量相同,則音調相同.A.甲聲波的頻率較高B.兩次聲波的頻率一樣高C.乙聲波的頻率較高D.兩次聲波的頻率無法比較5.[教材圖片]先將話筒接在示波器的輸入端,再將兩個敲響的音叉甲和乙分別對著話筒發出聲音,在示波器上出現了如圖所示的波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思維點撥:頻率是指在1 s內物體振動的次數,相同時間內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音調越高.A.增加琴弦長度B.把琴弦繃緊些C.改用更粗的琴弦D.增大撥弦的力度6.如圖所示,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的弦樂器.為使二胡發出聲音的音調變高,可采取的辦法是( )知識點三:探究影響弦樂器音調的因素B7.(2023秋東莞校極期中)小華找來了一個紙盒、四根粗細不同的橡皮筋、兩根木條等器材制作了一個“橡皮筋吉他”(四根橡皮筋長度均相同),如圖所示.制作完成后,小華撥動橡皮筋時,聽到了聲音,用相同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時,橡皮筋振動的 不同,發出聲音的_____不同.橡皮筋越粗,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選填“高”或“低”). 低 音調 頻率 思維點撥:弦的粗細、長短、張緊程度均影響發聲體振動的頻率,相同材料,越細的振動越快;越短的振動越快,對應的頻率和音調也越高.(共12張PPT)跨學科實踐 關于社區噪聲污染控制的建議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01活動主題02思維構建03任務導學04中考題型特訓噪聲污染是指那些超過一定分貝數、對人類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產生干擾的聲音.這些聲音可能來自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筑施工和社會生活.噪聲污染與其他類型的污染一樣,對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了不小的干擾和危害. 核心任務:了解噪聲對人們生活和健康的危害,提出有效減弱噪聲的措施.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任務一:調查噪聲的來源 城市噪聲的來源: (1)工業噪聲:紡織廠、印刷廠、機械車間的機器發出的噪聲等. (2)建筑施工噪聲:修路、蓋樓、打樁等過程中產生的噪聲. (1)小明在家里學習,對他來說,樓下廣場舞的音樂聲屬于 ,對跳舞的阿姨們來說是 .(均選填“噪聲”或“樂音”) 樂音 噪聲 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任務一:調查噪聲的來源 (3)交通運輸噪聲:各種交通工具的喇叭聲、汽車鳴笛聲、剎車聲、排氣聲、機械運轉聲等. (4)社會生活噪聲:家庭裝修和娛樂場所、商店、集貿市場里的喧嘩聲等. (2)如圖所示,由甲的波形圖可知,物體的振動是有規律的,產生的聲音是 ;由乙的波形圖可知,物體的振動雜亂無章、無規律,產生的聲音是 .(均選填“噪聲”或“樂音”) 噪聲 樂音 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任務二:了解噪聲對人們生活與健康的危害 噪聲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心理影響:使人煩躁、精力不集中,妨礙人的睡眠和休息.②生理影響:使人耳聾、頭痛、產生高血壓、視線模糊等,嚴重時使人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③高強度的噪聲能夠損壞建筑物:噴氣式飛機產生的噪聲能夠將附近建筑物的窗戶玻璃震碎等. 0 dB是人們剛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0~40 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 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dB.(均選填“50”“70”或“90”) 90 70 50 任務三:知道減弱噪聲的途徑 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 ①防止噪聲產生 (在聲源處減弱); ②阻斷噪聲傳播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③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在人耳處減弱). 摩托車的消聲器采用了在 減弱噪聲的方式;高速公路旁的隔音板采用了在 減弱噪聲的方式;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采用了在 減弱噪聲的方式. 人耳處 傳播過程中 聲源處 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任務四:提出減弱噪聲污染的有效措施 向社區提出減弱噪聲的措施,可以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了解噪聲問題:識別噪聲的來源,按照來源進行分類. (2)記錄噪聲產生的時間、頻率和強度,以便更具體地描述問題. (3)了解當地關于噪聲控制的法律法規,查找是否有特定的噪聲限制或規定,以及違反這些規定的后果. (4)與受到噪聲影響的鄰居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感受和看法. (5)共同商討可能的解決方案,并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或提案. (6)撰寫提案:撰寫一份詳細的提案,說明噪聲問題的嚴重性、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以及建議的解決措施. (注意:提案中應包含具體的行動計劃、預期效果和實施這些措施可能需要的資源或支持.) 2022年6月5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下列關于控制噪聲的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是( )A.在道路旁安裝噪聲檢測裝置B.讓周圍的居民都戴上耳塞生活C.為保證安靜環境,規定噪聲不超過90 dBD.建筑施工不能在夜間進行D (1)待檢測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找一只正在計時的小鬧鐘,在它剛好響鈴的時候,用小棉被把它包上,我們會發現,它的響鈴聲被大大地減小了,響聲是被“吃”掉了嗎?使用不同的材料包裹正在響鈴的鬧鐘,實驗得到的結果如表所示. 泡沫塑料 檢測材料 衣服 錫箔紙 泡沫塑料響度 響 較響 弱距離 長 較長 短(2)實際生活中,玻璃棉、礦渣棉、 、棉絮等材料都具有“吃掉”聲音的能力,這些材料基本上都是質地十分松軟,帶有大量小孔.當聲波一旦傳到這些吸聲材料上時,就會引起小孔里的空氣和細小纖維振動,聲音就會被消耗掉.如果把吸聲材料安裝在房間的內表面上,會使室內聲音的 減小,從而起到“吃”掉聲音的目的,這是在 減弱噪聲. 傳播過程中 響度 毛毯 (3)[開放性設問]請你舉出一例來源于室內的社會生活噪聲,并試著說出減弱此種噪聲的方法或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電視機聲音太大;調小音量,這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共17張PPT)2.4 讓聲音為人類服務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01學習目標02課前預習03典型例題04對點練習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知道噪聲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1.認識噪聲的來源及其危害.能準確表述樂音和噪聲的區別.2.知道控制噪聲的途徑和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降噪方法.3.知道超聲波的特點及其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4.知道次聲波的特點及其危害.閱讀課本P42~P46,回答下列問題:一、聲音與音樂、建筑1.我國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利用了 原理. 二、超聲與次聲2.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 Hz.物理學中,把振動頻率高于20 000 Hz的聲音,叫做 ;把振動頻率低于20 Hz的聲音,叫做 . 3.聲音可以傳遞 ,也可以傳遞 . 能量 信息 次聲 超聲 20~20 000 聲音的反射 三、噪聲的危害與控制4.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一切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是 . 5.噪聲危害很大,目前主要在 、 和 三個方面采取措施來控制和減弱噪聲. 隔聲 吸聲 消聲 噪聲 A.使聲音變成超聲波 B.提高聲音的音調C.使聲音傳播得更快 D.反射聲音增強原聲【例1】如圖所示為北京天壇公園里堪稱聲學建筑奇觀之一的圜丘.當游客站在圜丘頂層的天心石上說話時,會感到聲音特別洪亮,這是因為圜丘能( )知識點一:聲音與音樂、建筑D知識點二:超聲與次聲【例2】人耳能感受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 000 Hz.人耳無法聽到超聲波和次聲波,原因是( )A.超聲波的頻率小于20 Hz,次聲波的頻率大于20 000 HzB.超聲波的頻率大于20 000 Hz,次聲波的頻率小于20 HzC.超聲波的頻率和次聲波的頻率都大于20 000 HzD.超聲波的頻率和次聲波的頻率都小于20 HzB 【例3】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音傳遞信息的是( )A.超聲波清洗眼鏡 B.將發聲的揚聲器對準燭焰,燭焰會擺動C.汽車上的倒車雷達D.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結石C 知識點三:噪聲的危害與控制【例4】正在睡午覺的小超被姥姥在家門口放的廣場舞音樂聲吵醒,對他來說,廣場舞的音樂聲屬于 (選填“噪聲”或“樂音”).為避免干擾,他戴上了耳罩,這是利用了 (選填“消聲”“吸聲”或“隔聲”)的方法來減小干擾.姥姥知道小超睡醒后要學習,于是把音量調小了,這是在 減弱噪聲. 聲源處 隔聲 噪聲 1.電影院的墻壁上有許多形狀不同的凸起和凹陷,其目的是( )A.增強響度 B.防止聲音震壞墻壁C.減弱回聲 D.改變聲音的頻率知識點一:聲音與音樂、建筑C 思維點撥:松軟多孔的物質容易吸收聲音,墻壁上都被裝修成坑坑凹凹的,其目的是減弱聲波的反射.知識點二:超聲與次聲2.[教材習題改編]海豚的發聲頻率范圍非常大,當海豚發出了80 000 Hz的聲波時,此聲波屬于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由于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 Hz,所以這種聲波人耳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 不能 20~20 000 超聲波 3.[新教材新增習題改編]如圖為倒車雷達,倒車雷達是利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來工作的;如果倒車雷達發出信號,0.02 s后接收到回聲,已知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則障礙物距汽車 m;司機聽到急促的報警聲,知道距離障礙物太近,說明聲音能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 信息 3.4 超聲波 A.防止噪聲產生B.阻斷噪聲傳播C.減小噪聲傳播速度D.在人耳處減弱噪聲4.[新教材新增圖片改編]在醫院、學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鳴笛的標志,如圖所示.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屬于( )知識點三:噪聲的危害與控制A思維點撥:控制噪聲有三種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共20張PPT)《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復習01知識導圖02復習精練聲音與環境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振動固體液體340氣體聲音的三要素 聲音與環境高低赫茲(Hz)強弱分貝(dB)聲音與環境高于20000Hz低于20Hz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1.手指輕輕撥動琴弦,會聽到悅耳的琴聲.這一現象中的聲源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氣B A.音調與振幅的關系B.聲音產生的原因C.聲音傳播的條件D.聲音是否具有速度2.(教材圖片改編)如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這個實驗現象主要探究了( )B3.下列成語中,形容聲音響度大的是( )A.鴉雀無聲 B.竊竊私語C.宛轉悠揚 D.聲如洪鐘D 4.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利用回聲來測量距離.如果一人對著一座高山呼喊,經過10 s后聽到回聲,那么我們可以斷定( )A.高山距我們1 700 m B.高山距我們3 400 mC.高山距我們170 m D.高山距我們340 mA 5.聲的利用非常廣泛,下列應用中主要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A6.三峽大壩竣工后,經超聲波探傷檢測,壩體無一結構性裂縫,創造了人類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跡,探傷儀發出的超聲波無法被人耳所聽到,原因是超聲波的( )A.傳播速度太快 B.響度太小C.頻率太高 D.頻率太低C A.發聲時每秒振動的次數多B.發聲時振動的幅度小C.發出的聲音頻率低D.發出的聲音響度大7.鋸琴,也稱為“樂鋸”,即用鋸子演奏音樂,其結構如圖甲所示.演奏時,觸動鋸身寬度越寬,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如圖乙,與觸動B點相比,用相同的力度觸動A點時( )C8.藝術節上,交響樂社團的同學正在演奏.對于相關樂器發聲的說法,錯誤的是( )A.長笛吹奏時空氣柱越短,音調越低B.小提琴、大提琴是通過弦的振動發聲C.用力敲擊鼓面,鼓發出聲音的響度大D.人們能通過音色判斷發出聲音的不同樂器A 9.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在杭州舉行,開幕式上習總書記發表講話,習總書記的聲音是由聲帶的 產生的,通過 傳播到現場觀眾的耳中.開幕式上來自全球的亞運數字火炬手,在數字世界與現實同頻共振,共同點燃亞運主火炬塔,現場觀眾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雷鳴般”說明聲音的 大. 響度 空氣 振動 10.(教材實驗改編)如圖所示的實驗,打開蓋子放入電鈴后,接通電源,能聽到電鈴聲,說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蓋上蓋子后,用抽氣設備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 . 介質 變小 空氣 11.(傳統文化)如圖是中國古代的計程車——“計里鼓車”.當車走一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發聲,當車走十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鐲(古代的樂器),人們根據鼓和鐲發聲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確定路程,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信息 音色 振動 12.如圖所示,在城市的繁華路段旁常設有噪聲監測裝置.顯示屏上有“63.0 dB”字樣,這是用來監測聲音 (選填“響度”“音色”或“音調”)的,此裝置 (選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減弱噪聲是綠色生態的標志,“輕手輕腳過樓道”是在 減弱噪聲. 聲源處 不能 響度 13.(社會熱點)凝聚著國人夢想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C919返回首飛現場時,現場見證者心情越發激動,隨著聲音的 (選填“響度”或“音調”)越來越大,飛機開始著陸,最終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現場的C919研發專家們流下了激動和幸福的淚水,對于他們來說,C919發動機的轟鳴聲屬于 (選填“樂音”或“噪聲”).現場觀眾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成振動,目的是在__________ 減弱噪聲. 聲源處 樂音 響度 14.(能力提升)把頻率為256 Hz的音叉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示的波形圖如圖甲所示,若把頻率為512 Hz的音叉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同一設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圖乙中的 (填字母).監測器測得某一發聲體發出聲音的數據如圖丙所示,從物理學角度看,該聲音屬于 (選填“噪聲”或“樂音”),0至t1過程中,發聲體的 (選填“音色”“音調”或“響度”)變低. 響度 噪聲 A 15.(能力提升)如圖所示的風鈴有七根長短不同的鐵棍.小申敲打鐵棍,發現它們發出的聲音不同,小申開始研究,如表所示是敲擊不同長度的同一鐵棍的振動頻率f.敲擊長度越長的鐵棍時,鐵棍振動的頻率越 ,音調越 (前兩空選填“高”或“低”).若要用這種材料做一個樂器,發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時,re的音小于500 Hz,則該樂器的長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cm. 大于 低 低 L/cm 5 10 15 20 25f/Hz 700 500 400 300 250(共26張PPT)2.3 響度與音色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01學習目標02課前預習03典型例題04對點練習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了解聲音的特性. 1.知道影響聲音響度和音色的主要因素.2.能根據音色特性辨識聲音.閱讀課本P37~P40,回答下列問題:一、聲音的強弱——響度1.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 ,又叫做 . 2.物理學中,用 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響度跟聲源的 和距離聲源的 有關. 越大,響度越大;離聲源越 ,響度越小. 遠 振幅 遠近 振幅 振幅 音量 響度 3.在聲學上,人們通常用 作為單位來計量聲音的強弱,它的符號是 .把人耳能聽見的最弱聲音的強度定為 dB,這是聽覺的下限. 0 dB 分貝 二、聲音的品質——音色4.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叫 ,又叫做 .它是由發聲體的 、 及 決定的.我們能夠分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的 不同. 5. 、 、 是聲音的三個主要特性,人們就是根據這些特性來區分聲音的. 音色 響度 音調 音色 發聲方式 結構 材料 音品 音色 三、用波形比較聲音的特性6.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聲波的響度 ,波形越高;聲波的響度 ,波形越低. 四、管樂器和弦樂器7.管樂器通過激發管內 的振動來產生聲音,弦樂器通過 或 琴弦來產生聲音. 彈撥 摩擦 空氣柱 越小 越大 (1)如圖所示,在鼓皮上撒一些紙屑,用較小的力敲鼓,發現紙屑跳起的高度較小,發聲的響度較 . 【例1】[教材活動]小明愛好音樂,在課余時間,他想利用牛皮鼓“探究鼓皮發聲的響度大小與振幅的關系”. 小 知識點一:聲音的強弱——響度(2)用 (選填“更小”或“更大”)的力敲鼓,發現紙屑跳起的高度較大,發聲的響度較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鼓皮振動幅度越 ,響度越 . (3)小明用同樣的力度敲鼓時,同學們離鼓越近,聽到的鼓聲越大;離鼓越遠,聽到的鼓聲越小,這說明聲音的響度還跟 有關. 距離聲源的遠近 大 大 大 更大 知識點二:聲音的品質——音色【例2】放學后,小周和小楊還在教室做作業.突然,廣播里傳來在操場上進行文藝排練的同學的歌聲,小周和小楊齊聲說:“是小瑩在演唱!”他們作出判斷的依據是( )A.小瑩歌聲的音調與其他同學不同 B.小瑩歌聲的響度與其他同學不同C.小瑩歌聲的聲速與其他同學不同 D.小瑩歌聲的音色與其他同學不同D 知識點三:用波形比較聲音的特性【例3】下面分別是音叉、鋼琴與長笛發音時的波形圖.比較它們的波形,可知它們所發的聲音具有相同的 和 ,但 不同. 音色 音調 響度 知識點四:管樂器和弦樂器【例4】[新教材新素材改編]1987年,我國發現了公元前6000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賈湖骨笛.如圖所示,它是由丹頂鶴的翅骨制成的,上有七個音孔.笛聲是靠 振動產生的,演奏時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開閉,使它發出聲音的 變化.我們能夠區分骨笛和古箏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 不同. 音色 音調 空氣柱 1.(2024潮州一模)公共場所接聽電話時,為了不影響他人,應盡量小聲,這是指控制聲音的( )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頻率知識點一:聲音的強弱——響度B 2.如圖所示,小蘇同學學習了聲音的知識后,用手機下載了一個叫“分貝儀”的軟件.這是某次她使用分貝儀的截圖,此時的瞬時響度為 dB,分貝數越大說明物體的_____ (選填“振幅”或“頻率”)越大,0 dB (選填“是”或“不是”)代表沒有聲音. 不是 振幅 23 思維點撥:人們以分貝(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0 dB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輕撥與重撥鋼尺,使鋼尺的 (選填“振幅”或“頻率”)不同,則鋼尺發出聲音的 就不同;若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鋼尺,使鋼尺振動的頻率不同,則鋼尺發出聲音的 就不同. 音調 響度 振幅 思維點撥:聲音的響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重撥時振幅大,響度大.知識點二:聲音的品質——音色4.企鵝媽媽覓食歸來,憑借聲音可以在數千只企鵝中找到自己的寶寶,它主要利用的聲音的特征是( )A.音調 B.音色C.響度 D.頻率B 5.[傳統文化]“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是《小石潭記》中的一句話.作者隔著竹林聽到的水聲是通過 傳播過來的,他根據聲音的 (選填“音色”“響度”或“音調”)辨別出聽到的是水聲.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更______ (選填“快”或“慢”). 快 音色 空氣 A.甲、丙響度相同 B.乙、丙響度相同C.甲、丙音調相同 D.丙、丁音色相同6.如圖是幾種聲音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知識點三:用波形比較聲音的特性A思維點撥:響度在波形圖中主要看波形的上下高度.7.(易錯題)如圖甲所示為某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圖.請在圖乙的坐標圖中畫出另一種聲音的波形圖,要求該聲音音調不變,響度為圖甲所示聲音的2倍.答案圖如圖所示:易錯提醒:波峰和平衡位置間的豎直距離表示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響度與振幅有關;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即頻率,音調與頻率有關.A.音調B.響度C.音色D.音調、響度和音色8.[傳統文化](2024涼山州改編)如圖所示是中國古代雅樂橫吹竹制管樂器———篪.其形似于笛.演奏過程中手指按壓不同孔時改變的是( )知識點四:管樂器和弦樂器A9.[傳統文化](2024南充改編)“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描寫的是琵琶的聲音,從詩文中可以看出琵琶聲是由琴弦 產生的,通過 傳入聽眾的耳中.轉軸可以改變琴弦的松緊度,進而改變聲音的______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音調 空氣 振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2.2 音調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2.3 響度與音色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2.4 讓聲音為人類服務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復習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 跨學科實踐 關于社區噪聲污染控制的建議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