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全章習題課件 (共8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全章習題課件 (共8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7張PPT)
5.3 密度知識的應用(第二課時)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典型例題
04
對點練習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能解釋生活中與密度有關的一些物理現象. 1.知道密度的公式.
2.能利用密度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查密度表,了解常見物質的密度的大小,能運用密度鑒別物質.
閱讀課本P129~P132,回答下列問題:
一、密度與社會生活
1.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來   .
2.鑒別物質: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m,用量筒(排水法)測出物體的體積V,依據公式   求出物質的密度,再查密度表.
ρ=
 鑒別物質 
二、密度的計算
3.計算密度的公式是ρ=,可以變形為m=   求質量,也可以變形為V= 求體積.其中質量m的單位是kg,體積V的單位是m3時, 密度ρ的單位是   .
 
 kg/m3 
 ρV 
三、判斷物體的空、實心問題
4.判斷物體是否為空心的方法:
(1)密度比較法:先在假設物體是實心的情況下計算出密度ρ=,若ρ=ρ材料,則物體是   的;若ρ<ρ材料,則物體是   的.
(2)質量比較法:假設物體是實心的,求出實心物體的質量m=ρ材料V物,若m=m物,則物體是   的;若m>m物,則物體是   的.
 空心 
 實心 
 空心 
 實心 
(3)體積比較法:求出材料的實際體積V=,若V=V物,則物體為   的;若V 空心 
 實心 
知識點一:密度與社會生活
【例1】密度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密度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 kg冰與1 kg水的密度相同
B.乒乓球不慎被擠癟但無破損,球內氣體密度變小
C.為減輕質量,比賽用的自行車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鹽水選種時,沉底的種子密度更大
 D 
知識點二:密度的計算
【例2】(等密度問題)有一節運油車裝了30 m3的石油,為了估算這節運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從中取出30 cm3的石油樣品,稱得質量是24.6 g.求:
(1)石油的密度;(2)這節運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
解:(1)石油樣品的體積:V=30 cm3,
石油的密度:
ρ==0.82 g/cm3=0.82×103 kg/m3;
(2)這節運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
m'=ρV'=0.82×103 kg/m3×30 m3=24 600 kg=24.6 t.
答:(1)石油的密度為0.82×103 kg/m3;
(2)這節運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是24.6 t. 
【例3】(等質量問題)質量是9 kg的水,其體積是多少?當水全部結成冰后,冰的體積是多少?(ρ冰=0.9×103 kg/m3,ρ水=1×103 kg/m3)
解:由ρ=可得,水的體積:
V水==9×10-3 m3.
因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物態無關,所以,水全部結成冰后,冰的質量m冰=m水=9 kg;
由ρ=可得冰的體積:
V冰==1×10-2 m3.
答:質量是9 kg的水,其體積是9×10-3 m3;當水全部結成冰后,冰的體積是1×10-2 m3. 
【例4】(等體積問題)現有一空瓶質量為300 g,裝滿水后總質量為800 g;若用該空瓶裝滿另一種液體后總質量為850 g,ρ水=1 g/cm3.求:
(1)該瓶裝滿水后水的質量;
(2)該瓶裝滿水后水的體積;
(3)另一種液體的密度.
解:(1)水的質量:m水=m1-m0=800 g-300 g=500 g
(2)由ρ=得該瓶裝滿水后水的體積:V水==500 cm3
(3)由題意知,液體的體積:V液=V水=500 cm3
液體的質量:m液=m2-m0=850 g-300 g=550 g
液體的密度:ρ液==1.1 g/cm3=1.1×103 kg/m3.
答:(1)該瓶裝滿水后水的質量為500 g;
(2)該瓶裝滿水后水的體積為500 cm3;
(3)另一種液體的密度為1.1×103 kg/m3. 
知識點三:判斷物體的空、實心問題
【例5】有一個體積為50 cm3、質量為267 g的銅球,則:(ρ銅=8.9 g/cm3)
(1)這個銅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少.
解:(1)根據ρ=可得,銅球中銅的體積:
V銅==30 cm3<50 cm3,
所以此銅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體積:
V空=V球-V銅=50 cm3-30 cm3=20 cm3.
答:(1)這個銅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體積是20 cm3.
知識點一:密度與社會生活
1.小明為了檢驗運動會中獲得的銅牌是否由純銅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觀察銅牌顏色  B.測銅牌的質量 
C.測銅牌的體積  D.測銅牌的密度
 D 
思維點撥:
可用密度來鑒別物質.
知識點二:密度的計算
2.一個瓶子的質量為20 g,裝滿水后的質量為100 g,則瓶子的容積是多少?(ρ水=1.0 g/cm3)
解:水的質量:m水=m總-m瓶=100 g-20 g=80 g,
由ρ=得,水的體積:V水==80 cm3,
V容=V水=80 cm3.
答:瓶子的容積是80 cm3. 
思維點撥:
水的質量等于瓶子和水的總質量減空瓶子的質量,瓶子的容積等于水的體積.
3.取一小塊花崗石樣品,測得它的質量是27 g,體積是9 cm3.求:
(1)這塊花崗石樣品的密度.
(2)一塊由這種花崗石切削成的石料質量是1.02×105 kg,它的體積是多少.
解:(1)花崗石樣品的密度:
ρ=ρ樣品==3 g/cm3=3×103 kg/m3;
(2)由ρ=可得花崗石的體積:V==34 m3.
答:(1)這塊花崗石樣品的密度是3×103 kg/m3;
(2)它的體積是34 m3. 
思維點撥:
樣品的密度與花崗石的密度相等.
4.一個只能裝500 g水的玻璃瓶,裝滿水后質量是750 g,改裝密度是0.8 g/cm3的煤油,求玻璃瓶裝滿煤油后的總質量.(ρ水=1.0 g/cm3)
解:由ρ=可得,玻璃瓶的容積:
V瓶=V水==500 cm3,
該瓶中裝滿煤油,煤油的體積:V煤油=V瓶=500 cm3,
煤油的質量:
m煤油=ρ煤油V煤油=0.8 g/cm3×500 cm3=400 g,
玻璃瓶的質量:m瓶=m總-m水=750 g-500 g=250 g;
該玻璃瓶裝滿煤油后的總質量:
m=m煤油+m瓶=400 g+250 g=650 g.
答:玻璃瓶裝滿煤油后的總質量為650 g. 
思維點撥:
都是用同一個玻璃瓶裝滿,水和煤油的體積相等.
知識點三:判斷物體的空、實心問題
5.質量和體積都相等的三個空心球,分別由鋁、鐵、銅制成,已知ρ鋁<ρ鐵<ρ銅,由此可得三個球空心部分體積的關系是(   )
A.銅球的最大  B.鐵球的最大
C.鋁球的最大  D.一樣大
 A (共21張PPT)
微專題2 特殊法測量物體的密度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真題訓練
02
專題特訓
【例】(2024廣東)小明摘來李子,用天平、量筒和水測量李子的密度.
(1)調節天平時,應先將游碼移至標尺的
   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使天
平平衡.
(2)用天平測量李子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游碼的位置如圖1所示,李子的質量為   g;用量筒和水測得李子的體積為40 cm3,則李子的密度為______   g/cm3.
 1.1 
 44 
 零刻度線 
圖1
圖2
(3)完成上述實驗后,在不用量筒的情況下,小明利用天平、燒杯和該李子測量涼茶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涼茶,如圖2甲所示,并在
燒杯上標記此時液面的位置M1,測得涼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240 g.
②將李子放入涼茶中,李子沉底,如圖乙所示,在燒杯上標記此時液面的位置M2.
③取出李子,然后向燒杯中加涼茶,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測得此時涼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282 g.根據實驗數據,可得涼茶的密度為   g/cm3.從燒杯中拿出李子時會帶出一些涼茶,這對涼茶密度的測量結果   (選填“有”或“無”)影響,原因是
   .
 加涼茶到M2位置時補充了李子帶出的涼茶 
 無 
 1.05 
 M2 
類型一:等體積法(有天平無量筒)
1.[溢水法測密度]如圖所示,小明利用以下器材設計了兩種方案完成“測量金屬球密度”的實驗.

(1)方案甲:天平、量筒、水、金屬球、細線(細線質量和體積均不計).
①他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歸零后,發現分度盤指針偏轉如圖A所示,此時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動,直至天平平衡.
②測出金屬球的質量和體積,如圖B和C所示,則金屬球的密度是_______   g/cm3.
 8.4 
 右 
(2)方案乙:電子秤、溢水杯、水、金屬球、細線(細線質量和體積均不計).
①用電子秤測出金屬球的質量,
如圖D所示.
②將金屬球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
溢水杯中注滿水,測出總質量,如圖E所示.
③緩慢取出金屬球,再向溢水杯中補滿水,測出此時總質量,如圖F所示.(溢水杯中溢出水的體積與金屬球的體積相等)
④金屬球的密度是   g/cm3.由于實驗中取出金屬球時會帶出一些水,則金屬球密度的測量值   (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不變 
 8.75 
(3)在所有操作均正確的情況下,發現兩種方案的測量結果依然有差異,你認為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子秤測量的體積比量筒測量的體積更精確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
2.[標記法測密度]平衡營養,五谷雜糧在人們餐桌上占有的比例越來越高.某同學想知道最喜歡吃的紅豆的密度,于是和同學們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測量.操作步驟如下:

 左 
(2)如圖乙,用天平測量空燒杯質量,請指出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 ;
 用手直接拿砝碼
(3)用天平正確測得空燒杯的質量為20.2 g,向燒杯中裝入適量飽滿的紅豆并放到天平左盤上,在右盤中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紅豆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g;
 76.2 
(4)在量筒內注入適量水,如圖丁所示,將燒杯中的紅豆緩慢倒入量筒的水中后量筒的讀數為80 mL,測出紅豆的體積.由此計算得到紅豆的密度為   kg/m3;
 1.4×103 
(5)同學們還設計了一種利用電子秤測量密度的方法,方法如下:
a.向容器B中添加適量的水,讓水面上升至容器的標記處,將空容器A與容器B一起放置在電子秤上,如圖①,按下數據記憶鍵,記錄電子秤上物體的總質量m1;
b.將一些紅豆放入容器A,如圖②,記錄總質量m2;
c.將容器B中的水倒出部分,將容器A中的紅豆全部倒入容器B中,如圖③,再用膠頭滴管調節容器B中的水位,直到標記處,記錄總質量m3;
①根據以上測量步驟,可得紅豆的密度ρ紅豆= .(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②若c步驟中容器B中的紅豆空隙間有少量氣泡,此方案測出的紅豆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ρ水 
偏小
由于紅豆間存在氣泡,空隙比較大,測量出的紅豆的體積會偏大,質量不變,則密度會偏小  
方法 示意圖 思路點撥 密度表達式
標記法 固體 兩次水面均到達標記處時,V物=V加水 ρ物=ρ水
液體 兩次水面均到達標記處時,V液=V水 ρ液=ρ水
3.[滿杯法測密度]小明同學想測量醬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沒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了測量.

(1)小明首先將天平放在   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處,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的左側,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
 右 
 零刻度線 
 水平桌面 
(2)小明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測出空瓶的質量m1;
B.將空瓶中裝滿水,測出瓶和水的總質量m2;
C.倒出瓶中的水,用紙巾將瓶內的水抹干,再將瓶內裝滿醬油,測出其總質量m3.
(3)小明完成實驗的測量內容及結果如圖乙所示,他第三次測得醬油和瓶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丙中砝碼和游碼所示,則m3=   g.
 47.4 
(4)根據圖乙,請你計算出小明實驗中醬油的體積為______   cm3,則醬油的密度是   kg/m3.(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
(5)如果小明在實驗操作中沒有將瓶內的水完全倒盡并擦干,使瓶內殘留了部分水,這將造成所測醬油的密度________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時瓶內醬油的質量偏小,體積不變,因此醬油的密度偏小
 偏小 
 1.1×103 
 30 
類型二:等質量法(有量筒,天平缺砝碼)
4.小明利用下列器材:一架天平(無砝碼)、兩只完全相同的燒杯、一只量筒、水、膠頭滴管來測定一個合金塊的密度,現請你幫他完成如下操作:
①調節天平平衡;
②如圖甲所示,將兩只空燒杯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兩盤內,把合金塊放入左盤燒杯中;


③[實驗操作步驟]向右盤燒杯中緩緩倒水,再用滴管調節,直至
   ;
④將燒杯內的水倒入空量筒中,測出水的體積,如圖乙中(a)所示;
⑤用細線拴好合金塊,將其放入量筒內,如圖(b)所示,測出水和合金塊的總體積.
則:(1)請補全有關步驟.
(2)合金塊的質量為   g;合金塊的體積為   cm3;
合金塊的密度為   kg/m3.
(3)在讀數無誤的情況下,小明測出的合金塊密度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或“偏小”),產生這一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杯壁沾水,使水不完全倒入量筒中,導致測得合金塊的質量偏小
 偏小 
 3×103 
 20 
 60 
 天平平衡 
方法 示意圖 思路點撥 密度表達式
等質量法 固體 有量筒、有天平(缺砝碼)測固體密度 固體質量等于向燒杯中加入水的質量 ρ物=ρ水
液體 有量筒、有天平(缺砝碼)測液體密度 待測液體的質量等于水的質量 ρ液=ρ水(共14張PPT)
跨學科實踐 新材料跨學科實踐成果報告會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活動主題
02
思維構建
03
任務導學
04
中考題型特訓
目前,各種新材料層出不窮,這里主要研究納米材料、半導體材料和超導材料,這些材料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并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核心任務:了解新材料,撰寫科普小文章.
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
任務一:了解新材料 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半導體材料是現代電子工業的基礎,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到大型計算機服務器,都離不開半導體材料的支持.超導材料以其零電阻的特性,有望大幅降低能源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堅硬的納米材料——石墨烯,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并有著出色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下列物體中不適合使用石墨烯制作的是(   )
A.消防員的隔熱手套
B.高壓輸電線
C.隧道掘進機的鉆頭
D.電腦元件
 A 
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
任務二:濃墨涂層大量吸收電磁波的實驗研究 當材料的微粒小到納米尺寸時,材料的性能就會發生顯著變化.納米材料除了其基本空間尺度小以外,在力、熱、聲、光、電等各方面還表現出許多特殊的性能,如可以提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降低燒結溫度、提高材料的磁性、降低對光的反射率,吸收電磁波等. 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隱形功能的第五代戰機,它的機身材料和納米涂層對雷達發射的電磁波有良好的   (選填“吸收”或“反射”)作用.
 吸收 
任務三:探究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 (1)半導體材料是指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 (2)半導體材料的應用廣泛.晶體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三極管具有放大電流的作用;電腦的微處理器由成千上萬的半導體元件組成. 發光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當電流從“+”極流入時,二極管能通電且   ,當電流從“-”極流入時,二極管   .(均選填“發光”或“不發光”)
 不發光 
 發光 
(續表)
任務四:調查超導材料的研究進展與應用前景 (1)材料在超低溫下電阻為零的性質稱為超導性,具有這種性質的材料稱為超導體. (2)超導體具有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完全抗磁性是指當超導體處于超導狀態時,超導體內部的磁場為零,對磁場完全排斥,但當外部磁場大于臨界值時,超導性會被破壞. 在1911年,物理學家首次在低于-268.8 ℃的環境中發現汞的超導現象,即電可以在超導材料中   電阻通過,如果用超導材料來制造電子元件,由于沒有電阻,電流通過電子元件時不會發熱,因此不必考慮  的問題.
 散熱 
 零 
(續表)
(續表)
任務五:開辟新材料科普專欄 圍繞各小組完成的科普短文,通過PPT匯報,篩選優秀的案例,在學校微信公眾號設置《科普專欄》進行推廣,為學生搭建成長平臺,傳播科學知識,培養創新意識. 超導材料應用于實際,會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好處,現今超導材料不能大規模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導材料需要在很低的溫度下才能實現超導 
小明學習了納米材料后,探究濃墨
涂層對電磁波的吸收實驗.小明首先用墨在硯
臺上研磨出濃墨汁,加入適量膠水,選兩個相同的250 mL 鹽水瓶,其中一個用濃墨汁涂滿外壁;待涂抹的墨汁干了后,將溫度計通過瓶塞分別置于兩個空鹽水瓶中,放在100 W白熾燈前,控制兩個鹽水瓶到白熾燈的距離相等,如圖所示.每隔1 min,記錄兩個鹽水瓶中溫度計的示數.實驗后的數據如表.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未涂濃墨鹽 水瓶中溫度 計示數/℃ 26.0 27.1 28.0 30.2 31.3 31.9 32.5 33.2 33.9 34.5 34.9 35.2 35.5
涂濃墨鹽水 瓶中溫度計 示數/℃ 26.0 26.9 27.5 29.0 30.1 31.5 32.6 33.8 35.0 35.8 36.8 37.8 38.5
(1)在實驗開始的前5 min,有濃墨涂層的鹽水瓶外壁涂層
   較多的電磁波,導致到達溫度計的電磁波少,溫度計示數上升較   (選填“快”或“慢”).
 慢 
 吸收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未涂濃墨鹽 水瓶中溫度 計示數/℃ 26.0 27.1 28.0 30.2 31.3 31.9 32.5 33.2 33.9 34.5 34.9 35.2 35.5
涂濃墨鹽水 瓶中溫度計 示數/℃ 26.0 26.9 27.5 29.0 30.1 31.5 32.6 33.8 35.0 35.8 36.8 37.8 38.5
(2)5 min后,有濃墨涂層的鹽水瓶中溫度計示數上升較快.其原因是濃墨涂層對電磁波有較強的   能力,外壁的溫度升高較   (選填“快”或“慢”).
 快 
 吸收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未涂濃墨鹽 水瓶中溫度 計示數/℃ 26.0 27.1 28.0 30.2 31.3 31.9 32.5 33.2 33.9 34.5 34.9 35.2 35.5
涂濃墨鹽水 瓶中溫度計 示數/℃ 26.0 26.9 27.5 29.0 30.1 31.5 32.6 33.8 35.0 35.8 36.8 37.8 38.5
(3)[實驗改進]為了得到更普遍的規律,你可以利用原有的器材進行下一次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可以將對照鹽水瓶用鋁箔包裹模型飛機,用來模擬現代隱形飛機的隱形原理,這是因為納米材料對雷達發出的電磁波有強烈的   作用.
改變兩個鹽水瓶到白熾燈的距離,控制距離相等,每隔1 min,記錄兩個鹽水瓶中溫度計的示數
吸收(共20張PPT)
5.3 密度知識的應用(第一課時,實驗)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典型例題
04
對點練習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閱讀使用說明書認識量筒,能用量筒正確測量液體的體積.
2.會測量液體或一些不規則固體的密度.能針對實際情境,設計測量物質密度的方案,提高測量精度.
3.能運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解釋生活中與密度有關的現象.
閱讀課本P129~P132,回答下列問題:
1.測量物質密度的原理是  ,需要測出   和
   兩個物理量.質量可以用   測出,體積可以用   測出,規則固體的體積可以用   測量相關量然后計算出它的體積.
2.測量時如果先測體積,固體表面會沾水,再測質量會使測得的質量偏   .
 大 
 刻度尺 
 量筒 
 天平 
 體積 
 質量 
ρ= 
知識點一:測量固體的密度
【例1】小紅打算測量小石塊的密度,她選擇的器材有小石塊、細線、天平(帶砝碼)、量筒、燒杯、適量水.
(1)如圖甲所示,首先測量小石塊的體積
為   cm3.
(2)然后把小石塊放在天平上,右盤里的砝
碼及標尺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小石塊的質量為   g.
(3)小石塊的密度為   kg/m3,測得密度比真實值偏
   .
(4)減小誤差的方法是   .
 先測小石塊質量,再測小石塊體積 
 大 
 2.7×103 
 27 
 10 
知識點二:測量液體的密度
【例2】下面是各種測量鹽水密度的方法,請完成實驗步驟,并分析測量結果不準確的原因.
(1)方法一:小明的測量方法如下: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
后將游碼移至標尺左側的零刻
度線處,發現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天平橫梁平衡,應該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側調節.
②用量筒測量鹽水的體積,如圖乙所示,則鹽水的體積為
   cm3.
 30 
 右 
③把量筒內的鹽水全部倒入空燒杯中,用天平測量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里的砝碼及標尺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已知燒杯的質量為30 g,則鹽水的質量為
   g.
 33 
量筒內會有一部分水殘留
④根據測得的數據,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g/cm3.這種方法測得的鹽水密度值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鹽水倒入燒杯中時倒不干凈,導致質量偏小 
 偏小 
 1.1 
(2)方法二:小強使用已經調節好的天平測量鹽水的密度,按以下實驗步驟操作:
A.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B.將一部分鹽水倒在空燒杯中,測得總質量為m2;
C.將燒杯中的鹽水再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得其體積為V;
D.計算出鹽水的密度ρ.
小強測出的鹽水密度值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細心而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發現,只要調整一下操作順序就可以使實驗誤差更小,你調整后的操作順序是
   (填字母).
 BCAD 
 偏大 
知識點一:測量固體的密度
1.如圖甲是地質公園的“玄武石”,其內部是多孔蜂窩狀結構,該類石頭的密度為2.8~3.3 g/cm3.小明想測出這塊石頭(該石頭吸水)的密度.
(1)如圖乙,該石頭的質量
為   g;他將該石頭
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計算得到該石頭的密度為
   g/cm3.
(2)該石頭密度的測量值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頭吸水,導致測量體積時數值偏小
 大 
 2.62 
 52.4 
思維點撥:
抓住題目中的條件“石頭吸水”進行分析實驗產生誤差的原因.
2.把一枚雞蛋放入水中,雞蛋沉入水底.這枚雞蛋的密度究竟多大呢?為此,小利同學進行了實驗.
(1)以下實驗步驟,合理的順序應為   (填序號).
①將雞蛋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燒杯接住溢出來的水;
②用托盤天平測得雞蛋的質量為54 g;
③將小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測出水的體積如圖所示.
(2)實驗中,托盤天平應放在   桌面上.
(3)測得雞蛋的密度應為   g/cm3.
(4)從理論上分析,實驗中,由于小燒杯的水不能倒干凈,會導致雞蛋密度的測量結果偏   .
 大 
 1.08 
 水平 
 ②①③ 
思維點撥:
小燒杯中的水倒不干凈,導致量筒中水的體積偏小.
知識點二:測量液體的密度
3.小楷同學為了測量醫用酒精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小楷將天平放置于水平臺面上,刻度盤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往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平衡.
 右 
(2)調節好天平第一次平衡后,按照圖乙中A、B、C的步驟順序進行測量,測得醫用酒精的密度為   g/cm3.(保留1位小數)
(3)小楷按照上述步驟測量出的醫用酒精的密度比真實值偏   (選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0.9 
將燒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后,會有部分酒精沾在燒杯壁上,導致測得的體積偏小 
思維點撥:
托盤質量的差異問題已經在天平調平衡時解決了.
(4)在使用天平測量質量的過程中,第一次稱量平衡和第二次稱量平衡,指針均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處,則下列情況對測量結果沒有影響的是   (選填字母).
A.放置天平的臺面不水平
B.稱量過程中移動了平衡螺母
C.兩個托盤的質量有差異
D.使用的砝碼沾有少許污垢未清理
 C 
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   桌面,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處,調節天平平衡.
(2)用天平測量燒杯和食用油的質量m1時,如圖甲是小明測量過程中的情境,他犯的錯誤是   .糾正錯誤后,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質量m1=151.4 g.
 在測量時調節平衡螺母 
 零刻度線 
 水平 
(3)將燒杯中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測出這部分食用油的體積V=
   mL,如圖乙所示.
(4)如圖丙所示,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食用油的總質量m2=  g,這種食用油的密度是   g/cm3.
 0.95 
 113.4 
 40 
思維點撥:
稱量時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而是要通過加減砝碼和調節游碼使天平橫梁平衡.(共19張PPT)
5.2 物質的密度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典型例題
04
對點練習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通過實驗,理解密度. 1.了解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2.知道密度的概念及其意義.
3.掌握密度單位及其換算.
4.能利用密度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和分析.
閱讀課本P126~P128,回答下列問題:
一、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1.(1)同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   .
(2)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   .
2.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之比是   的;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之比一般是_________  的.這個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屬性.
 不同 
 一定 
 正比 
 大 
二、密度
3.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   .
4.公式:ρ=  (m表示物體的質量,V表示物體的體積,ρ表示物體的密度).
5.(1)國際制單位:千克每立方米,符號kg/m3或kg·m-3.
(2)常用單位:克每立方厘米,符號g/cm3或g·cm-3.
(3)換算關系:1 g/cm3=   kg/m3.
 1.0×103 
 密度 
6.水的密度為ρ水=1.0×103 kg/m3,其物理意義是
   .
7.密度是物質的一種   ,與本身的_____________   有關;密度也取決于物質的   .
 狀態 
 材料(種類) 
 屬性 
 體積為1 m3的水的質量為103 kg 
知識點一: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例1】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利用水和酒精進行實驗探究,測得如下數據:
實驗序號 物質 體積V/cm3 質量m/g
1 水 10 10
2 20 20
3 30 30
4 40 40
5 酒精 10 8
6 20 16
7 30 24
8 40 32
(1)分析上表中實驗序號 的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體積相同的水和酒精,它們的質量不相同.
  1與5(或“2與6”“3與7”“4與8”) 
(2)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   的;不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   的.(均選填“相同”或“不同”)
(3)通常用   這個物理量來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
 密度 
 不同 
 相同 
實驗序號 物質 體積V/cm3 質量m/g
1 水 10 10
2 20 20
3 30 30
4 40 40
5 酒精 10 8
6 20 16
7 30 24
8 40 32
知識點二:密度
【例2】我們常說“鐵比木頭重”是指鐵的   比木頭大.鋁的密度是2.7×103 kg/m3,相當于   g/cm3,其物理意義為   .
 1 m3鋁的質量為2.7×103 kg 
 2.7 
 密度 
【例3】對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m成正比
B.密度ρ與物體的體積V成反比
C.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m和體積V都有關
D.密度ρ在數值上等于物體的質量m與物體體積V的比值
 D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體積無關,但可利用質量、體積進行計算
(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跟質量、體積、形狀等因素無關,跟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
(2)公式:ρ=.固體和液體的密度用國際單位時,數值都表示為“103”的形式,如ρ水=1.0×103 kg/m3.
(3)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m3;單位換算:1 g/m3=1×103 kg/m3.
思維點撥:
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知識點一: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1.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是
(   )
A   B   C   D
 B 
2.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分別用鐵塊和木塊做實驗,下表是他測得鐵塊和木塊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實驗記錄.

(1)分析上表中實驗次數1與2或3與4中質量跟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同種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相等 
實驗次數 物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
1 鐵塊 79 10
2 158 20
3 木塊 5 10
4 15 30
(2)分析上表中實驗次數   ,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相同體積的鐵塊和木塊,它們的質量不相等.
 1與3 
實驗次數 物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
1 鐵塊 79 10
2 158 20
3 木塊 5 10
4 15 30
(3)分析上表中鐵塊和木塊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如果把小鐵塊變成空心的,體積跟大鐵塊一樣大,質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不變 
 不相等 
實驗次數 物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
1 鐵塊 79 10
2 158 20
3 木塊 5 10
4 15 30
知識點二:密度
3.給下面的數值填入恰當的單位或進行單位換算.
(1)中學生小明的質量約是50   ;
(2)水銀的密度為13.6×103 kg/m3,合   g/cm3;
(3)一瓶礦泉水的容積是500 mL=   m3.
 5×10-4 
 13.6 
 kg 
思維點撥:
體積單位換算:1 m3=103 dm3(L)=106 cm3(mL).密度單位換算:1 g/cm3=1×103 kg/m3.
思維點撥:
物體的質量與物態無關,根據ρ=,質量相同時,體積越大,密度越小.
4.一瓶礦泉水放在冰箱冷凍室里,過一段時間,水全部結成冰,體積變大.則水結成冰后(   )
A.質量變大  B.質量不變 
C.密度變大  D.密度不變
 B 
5.(易錯題)某實驗小組用天平和量筒測出了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并描繪出V-m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則m甲D.若m甲=m乙,則V甲 C 
易錯提醒:
錯誤地認為縱坐標是質量,橫坐標是體積,導致分析得出相反的結論.(共25張PPT)
5.4 物質的一些物理屬性
5.5 新材料及其應用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典型例題
04
對點練習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了解物質的一些物理屬性,如彈性、磁性、導電性和導熱性等,能用語言、文字或圖表描述物質的物理屬性. 2.了解關于物質屬性的研究對生產生活和科技進步的影響. 1.認識物質的彈性、磁性、硬度、導電性和導熱性等物理屬性,能將物質的物理屬性與其用途聯系起來.
2.能根據物質的物理屬性進行分類,會用語言、文字或圖表描述物質的物理屬性.
3.能列舉事例,說明物質屬性對日常生活和科技進步的影響.
閱讀課本P136~P142,回答下列問題:
一、物質的磁性
1.我國古代利用磁石的   發明了指南針.
2.磁性材料的應用非常廣泛.磁性材料可以記錄  .
(1)磁性材料:鐵、鈷、鎳等.
(2)磁性材料的應用:門吸、磁卡、磁盤等.
 信息
 指向性 
二、物質的導電性
3.物理學中,把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   .例如: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
4.物理學中,把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   .例如:橡膠、塑料、玻璃、陶瓷、干木、純水、油.
三、物質的導熱性
5.物理學中,把容易導熱的物體叫做   ,可以用來做鍋.
6.物理學中,把不容易導熱的物體叫做   ,可以用來做鍋或鏟的手柄.
 熱的不良導體 
 熱的良導體 
 絕緣體 
 導體 
四、納米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7.當材料的微粒小到納米尺寸時,材料的   就會發生顯著變化.
五、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8.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叫做   ,如鍺、硅、砷化鎵等.
9.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的晶體二極管具有  性.
 單向導電 
 半導體 
 性能 
六、超導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10.對于某些材料,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其電阻會接近于   ,電流幾乎暢通無阻,材料的這種特性稱為
   .用超導材料來輸電可大大節約電能.
 超導性 
 零 
知識點一:物質的磁性
【例1】春節快到了,小明購買了一張帶有“福”字的磁性剪紙.除夕當天,小明可以把這張剪紙直接貼在家中的哪個物體上(   )
A.木制家具上  B.鐵制防盜門上
C.窗玻璃上  D.墻壁瓷磚上
 B 
知識點二:物質的導電性
【例2】對于鐵釘、玻璃、鉛筆芯、水銀、橡膠棒和陶瓷片這些物品,小華將它們分成如下表所示的兩類,他是根據物體的哪種物理屬性來分類的(   )


A.密度  B.磁性  C.硬度  D.導電性
 D 
第一類 第二類
鐵釘、鉛筆芯、水銀 玻璃、橡膠棒、陶瓷片
知識點三:物質的導熱性
【例3】石墨烯是人類已知材料中具有最高導熱率的材料,下列物品適合用石墨烯制作的是(   )
A.散熱器 B.隔熱墊 C.保溫飯盒 D.保暖內衣
 A 
知識點四:納米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例4】某實驗室開發了一種被描述為原子級尺度的3D打印方法,對處理細胞實驗很有幫助.這種研究中用到的3D打印材料是(   )
A.超導材料 B.磁性材料
C.納米材料 D.半導體材料
 C 
知識點五: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例5】某款手機以“全息顯示”聞名全球.全息LED屏幕可合成絢爛唯美的3D畫面,LED屏幕主要利用發光二極管工作,發光二極管的主要材料是(   )
A.導體  B.半導體 
C.超導體  D.納米材料
 B 
知識點六:超導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例6】2023年3月,有科學家宣布在1 GPa(約1萬個標準大氣壓)下,實現了21 ℃室溫超導.若未來超導材料得到普及,最適合應用于(   )
A.制作家用保險絲
B.制作白熾燈泡的燈絲
C.制作電爐的電阻絲
D.遠距離輸電線
 D 
思維點撥:
光盤存儲信息應用的是激光存儲,與磁性材料無關.
知識點一:物質的磁性
1.以下物品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其中沒有應用磁性材料的是(   )
A.公交IC卡  B.移動U盤 
C.手機內存卡  D.光盤
 D 
知識點二:物質的導電性
2.如圖所示,某種新型“防盜玻璃”為多層結構,每層中間嵌有極細的金屬線,當玻璃被擊碎時,產生電信號,與金屬線相連的警報系統就會立刻報警,這是利用了金屬的
(   )
A.延展性  B.導電性 
C.彈性  D.導熱性
 B 
思維點撥:
大地、人體都能夠導電,水銀是金屬也能導電.
3.下列各組物質在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
A.玻璃、塑料、大地 
B.鹽水、橡膠、陶瓷
C.水銀、酸溶液、石墨 
D.人體、干木材、空氣
 C 
知識點三:物質的導熱性
4.冬天,用手去摸鐵棍和木棍,覺得鐵棍比木棍涼,這是因為(   )
A.鐵棍比木棍的溫度低
B.鐵棍比木棍的溫度高
C.鐵棍比木棍的導熱能力強
D.木棍比鐵棍的導熱能力強
 C 
思維點撥:
鐵棍和木棍的溫度是一樣的,鐵棍的導熱性比木棍好,把手上的熱量迅速導走了,就覺得鐵棍比較涼.
易錯提醒:
不能區分隔熱性和導熱性導致丟分.
5.(易錯題)塑料泡沫具有質輕、隔熱、吸音、耐腐蝕等特點,用塑料泡沫箱可長時間保存冰涼的食品,這利用了該材料的什么性質(   )
A.密度小  B.導熱性差 
C.導電性差  D.隔音性好
 B 
知識點四:納米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6.納米陶瓷作為新材料應用廣泛,它具有硬度大、耐磨損、耐腐蝕、耐高溫、無磁性等特點,下列選項中不能使用納米陶瓷材料的是(   )
A.銀行磁卡 B.切割金屬的刀具
C.人工牙齒 D.“C919”客機的外殼涂層
 A 
7.“銀納米線”的直徑在10~200 nm之間,除具有銀的相關屬性之外,還具有優異的透光性、耐曲撓性(可反復折疊不留折痕),被視為新的透明電極材料.關于這種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銀納米線”最大直徑約2×10-8 m
B.“銀納米線”可應用于手機折疊屏
C.“銀納米線”這種材料相比銅線硬度更大
D.利用這種材料不能制成導線
 B 
思維點撥:
(1)1 nm=10-9 m;(2)“銀納米線”具有優異的耐曲撓性(可反復折疊不留折痕);(3)銀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思維點撥:
硅、鍺、砷化鎵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知識點五: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8.自動駕駛技術將成為未來汽車的主流配置,自動駕駛需要強大的AI芯片支持,制作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導體  B.超導體 
C.絕緣體  D.半導體
 D 
9.集成電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現代的收音機、電視機、手機、計算機等設備中都有集成電路.集成電路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種材料制成的(   )
A.超導體  B.金屬導體 C.半導體  D.絕緣體
 C 
知識點六:超導材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10.當溫度降到足夠低時,有些材料的電阻會變為零,這就是   現象.如果利用超導輸電線進行遠距離輸電,導線   (選填“會”或“不會”)發熱.請寫出一例生活中應用此材料的實例:   .
 核磁共振 
 不會 
 超導 (共18張PPT)
5.1 物體的質量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典型例題
04
對點練習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道質量的含義.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1.認識質量的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會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2.通過閱讀說明書,知道托盤天平的構造,會使用托盤天平.知道生活中常用測量質量的工具,如桿秤、案秤等.
3.知道質量是物體的屬性.能列舉事例說明物體的形狀、物質狀態不影響其質量.
閱讀課本P119~P124,回答下列問題:
一、質量及其單位
1.物體所含   的多少叫做質量,用字母   表示,其國際制單位是   ,常用的單位有   、
   、   等.
2.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不會因為它的   、
   、   的改變而變化.
3.單位的換算關系:
1 t=   kg;1 kg=   g;1 g=   mg.
 103 
 103 
 103 
 位置 
 狀態 
 形狀 
 噸(t) 
 毫克(mg) 
 克(g) 
 千克(kg) 
 m 
 物質 
二、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4.實驗室里測量質量常用   ,生活中測量質量常用   、   等.
5.寫出下圖中各序號表示的天平結構的名稱.
①   ;②   ;
③   ;④   ;
⑤   ;
⑥   ;⑦   ;
⑧   ;⑨   .
 橫梁 
 游碼 
 分度盤 
 指針 
 平衡螺母 
 標尺 
 托盤 
 砝碼 
 鑷子 
 地磅 
 電子秤 
 托盤天平 
6.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   工作臺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
   處.
(2)調節   ,使   對準   的中央刻度線.
(3)把被測物體放在   盤里,用鑷子向   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   ,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被測物體質量等于右盤中的   總質量加上_______   指示的質量值.
 游碼 
 砝碼 
 游碼 
 右 
 左 
 分度盤 
 指針 
 平衡螺母 
 零刻度線 
 水平 
知識點一:質量及其單位
【例1】下列關于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 kg棉花和1 kg鐵塊,鐵塊的質量大
B.白糖熔化抽絲制成棉花糖后,質量變小了
C.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質量變小了
D.物理課本從書店快遞到學校,質量不變
【例2】請完成下列有關單位的換算.
0.02 t=   kg;0.3 kg=   g;600 mg=  g.
 0.6 
 300 
 20 
 D 
(1)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①與形狀、狀態、位置等無關;②與含有物質的多少有關.
(2)①國際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
②單位換算:1 t=1×103 kg=1×106 g=1×109 mg.
注意:大化小時,相鄰單位的進率都為103.
知識點二: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例3】托盤天平要放在   桌面上使用,將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后,發現天平的指針靜止在圖甲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旋動.圖乙是一次正確測量的情境(下方為標尺的放大圖),則物體的質量是   g.
 63.4 
 左 
 水平 
知識點一:質量及其單位
1.下列關于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相同
B.太空中的航天員質量為零
C.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
D.生活中說的質量好中的“質量”與物理學中的“質量”含義相同
 C 
思維點撥:
判斷物體的質量是否變化要從質量的定義入手,即判斷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否改變.
2.(2024廣東)嫦娥五號攜帶月壤樣品返回地球.從月球到地球,樣品的質量(   )
A.變為原來的一半 B.保持不變
C.變為原來的2倍 D.變為原來的4倍
 B 
3.[教材素材改編]下面是小明估算的一些數值,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   )
A.30粒大米的質量約為1 kg
B.15個雞蛋的質量約為1 g
C.1頭大象的質量約為5 t
D.一張A4復印紙的質量約為1 mg
 C 
易錯提醒:
天平調平衡之后,左盤物體的質量=右盤砝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知識點二: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4.(易錯題)小明同學在調節天平時,發現無論怎樣都不能把天平調平衡,后來,他想了個辦法,在左盤內放了0.4 g沙子,終于把天平調平衡了,然后他開始稱量物體.當右盤放50 g砝碼時,天平剛好平衡,則該物體的質量是(   )
A.50 g  B.50.4 g  C.49.6 g  D.無法判斷
 A 
5.(2024自貢)某同學用已調節好的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他將物體放入天平左盤里,通過增、減砝碼后,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邊一點,這時他應該(   )
A.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
D.把游碼向右移動一些
 D 
6.如圖所示,小露用天平測木塊的質量.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   移至標尺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   ,使天平平衡.
(2)木塊放在天平的左盤,然后用   往右盤中加減砝碼.
(3)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木塊的質量是   g.
 27 
 鑷子 
 平衡螺母 
 游碼 
7.小蘭同學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調節橫梁平衡時,應將游碼移至標尺的   處,調節天平平衡后,進行如圖甲所示的操作,其中操作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錯誤后,小蘭用正確的方法稱物體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盤中只有20 g砝碼一個,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g.
 23.2 
反了 
 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
 零刻度線 
思維點撥:
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物體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物體放在天平的右盤:物體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共17張PPT)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復習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01
知識導圖
02
復習精練
103
106
109
導體
絕緣體
熱的良導體
熱的不良導體
1×103
1.(2024山西)如圖是為了紀念老紅軍謝寶金而立的銅像.在長征途中他背著一臺68 kg的發電機走完全程,創造了長征路上的奇跡.以下與這臺發電機質量最接近的是
(   )
A.一支鉛筆 B.一本物理教科書
C.一名中學生 D.一個籃球
 C 
2.不漏氣的橡皮氫氣球由地面上升的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大,則球內氣體的質量與密度的變化情況是(   )
A.質量不變,密度增大  B.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C.質量增大,密度不變  D.質量減小,密度不變
 B 
3.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三種物質的密度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ρ丙>ρ乙>ρ甲
B.ρ甲>ρ乙>ρ丙
C.ρ乙>ρ甲>ρ丙
D.不能確定
 B 
4.2024年1月6日,我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該量子計算機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悟空芯”.制作該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導體 B.半導體 C.絕緣體 D.超導體
 B 
5.用天平稱一個塑料瓶的質量,然后將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稱量,比較兩次測量結果發現測量值相等,這說明物體的質量與  無關;將一小塊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稱量冰和杯的總質量,當冰熔化成水后,再稱水和杯的總質量,比較兩次測量結果發現測量值相等,這說明物體的質量與______   無關;若塑料瓶隨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其質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不變 
 狀態 
 形狀 
6.“谷風”和“山風”在山區經常出現.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強烈增溫,導致空氣密度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暖空氣沿山坡   (選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風.夜間因山坡空氣迅速冷卻,密度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風.
7.小麗同學打乒乓球時不小心將球踩癟了,但球沒有破裂.則球內氣體的質量   ,體積   ,密度
   .(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變大 
 變小 
 不變 
 增大 
 上升 
 減小 
8.(教材習題改編)一個容器的質量為200 g,裝滿水時總質量是700 g,裝滿某種液體時總質量是600 g,這個容器的容積是   cm3,此液體的密度是   kg/m3.若將容器中的液體倒掉一部分,則剩余液體的密度將_________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ρ水=1.0×103 kg/m3)
 不變 
 0.8×103 
 500 
9.(能力提升)為了測量冰塊的密度,把水注滿可均勻膨脹、質量和厚度忽略不計的正方體模具,塞緊注水孔,利用天平測量水的質量.
(1)在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天平平衡后,把注水的模具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后,天平重新平衡,如圖乙所示,則水的質量為  g.
110 
 左 
(2)把模具放入冰柜中冷凍,待水全部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冰,將模具取出,用   測出模具的棱長為5.00 cm,則冰塊的密度為   g/cm3.
(3)如果在操作時模具沒有注滿水,可能導致冰塊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
 偏小 
 0.88 
 刻度尺 
 凝固 
10.(能力提升)醫生建議中學生多吃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小明每天早晨喝牛奶,并對牛奶的密度進行了測量.

(1)小明把天平放在   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的偏向如圖甲所示,則應該向______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天平平衡.
 左 
 水平桌面 
(2)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牛奶,用天平測出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76.2 g;將燒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果按照圖乙眼睛位置讀數,算出的牛奶密度將偏   ;改正錯誤后,則量筒內牛奶的體積是   cm3.
(3)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牛奶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牛奶的密度為
   g/cm3.
1.05 
 40 
 小 
(4)實驗后,小明又設計了不用量筒測量牛奶密度的方法,實驗方案如下:
①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m0;
②用天平測出裝滿水的燒杯的總質量m1;
③用天平測出裝滿牛奶的燒杯的總質量m2;
④牛奶的密度表達式:ρ= (用m0、m1、m2、
ρ水表示).
ρ水 
11.一位飛機設計師為減輕飛機的質量,要把一個237 kg的鋼制零件換成鋁制零件.(ρ鋁=2.7×103 kg/m3,ρ鋼=7.9×103 kg/m3)求:
(1)這個零件的體積;
(2)將這個零件換成鋁制的后,總共減輕的質量.
解:(1)由ρ=可得,這個零件的體積:
V==3×10-2 m3;
(2)將鋼制零件換成鋁制零件時,體積不變,
由ρ=可得,這個零件共需鋁的質量:
m鋁=ρ鋁V=2.7×103 kg/m3×3×10-2 m3=81 kg;
則將這個零件換成鋁制的后,總共減輕的質量:
Δm=m鋼-m鋁=237 kg-81 kg=156 kg.
答:(1)這個零件的體積為3×10-2 m3;
(2)將這個零件換成鋁制的后,總共減輕的質量為156 k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秦安县| 博湖县| 防城港市| 万荣县| 双鸭山市| 永泰县| 嘉兴市| 县级市| 宁安市| 华蓥市| 肇庆市| 新疆| 吉木萨尔县| 林口县| 富源县| 库尔勒市| 翁牛特旗| 中方县| 集贤县| 响水县| 台中县| 榆林市| 宜州市| 辽源市| 昭觉县| 宝应县| 永靖县| 兴国县| 措美县| 三门县| 道孚县| 本溪市| 广丰县| 永善县| 鹤峰县| 桃江县| 东明县| 南宁市| 上虞市|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