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1章 機械運動第4節(jié) 速度的測量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預(yù)習(xí)清單 1.速度是描述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的計算公式是___。速度的國際單位是___。 2.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國際單位是___。 3.時間測量的基本工具是___,國際單位是___。物體運動快慢v=m/s刻度尺米(m)秒表秒(s)預(yù)習(xí)清單 4.觀察體育課上體育老師是怎樣記錄學(xué)生50 m跑的成績的,能否計算出該同學(xué)的平均速度?該同學(xué)跑步過程中速度是否變化?想一想,怎樣才能準(zhǔn)確判斷? 發(fā)令槍響開始計時,到終點停止計時。根據(jù)公式v=,用路程的長度50 m除以通過50 m所用的時間就可以計算出平均速度。起跑時速度較小,之后跑得越來越快。可以測量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進(jìn)行比較。導(dǎo)入新課 (1)船下滑的過程中其速度是否改變? (2)怎樣判斷船下滑過程中做的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1)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依據(jù)的實驗原理是什么? (2)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要用到哪些測量工具? (3)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和所需的時間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4)實驗中,我們可以用木板跟木塊搭建斜面,讓小車從斜面頂端自由滑下,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那么斜面的傾斜程度大點好還是小點好?為什么? (5)小車下滑時的速度是否改變?怎樣判斷?具體怎樣操作? (6)實驗中應(yīng)記錄和計算哪些數(shù)據(jù)?設(shè)計一個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實驗:測量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1)實驗原理:v=。 (2)需要測量的物理量:路程和時間。測量路程所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測量時間所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秒表。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3)實驗裝置: (4)路程的測量:小車的前端對齊起始線,由靜止釋放小車。保證小車從斜面滑下時一定要做直線運動,否則測量的路程會比實際路程小,從而影響實驗結(jié)果。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5)秒表的使用:注意計時開始與小車釋放應(yīng)是同時的,小車到達(dá)斜面底端發(fā)生碰撞時馬上按停秒表。 (6)斜面傾斜程度的選擇:斜面的傾斜程度小一點比較好,這樣可以使運動時間長一些,能減小人的反應(yīng)時間帶來的誤差。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7)小車速度的改變:分別計算小車通過上半程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比較平均速度的大小,判斷速度是否變化。通過下半程的時間的測量可以先測出全程所用的時間,再測出通過上半程所用的時間,計算兩次時間的差值即為通過下半程的時間,這樣能減小時間的測量誤差。因此,實驗中需要讓小車每次都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有其他合理方案亦可)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8)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運動區(qū)間路程s/m時間t/s速度v/(m·s-1)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1)開始計時時反應(yīng)慢了,平均速度的測量結(jié)果會如何? 開始計時時反應(yīng)慢了,時間測量值偏小,平均速度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2)停止計時時反應(yīng)慢了,平均速度的測量結(jié)果會如何? 終止計時時反應(yīng)慢了,時間測量值偏大,平均速度的測量結(jié)果偏小。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3)使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測量出來的路程為40.5 cm,合理嗎? 不合理,應(yīng)為40.50 cm。任務(wù):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 (4)有的同學(xué)提出:測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時,為了方便計時,可以讓小車從中點開始由靜止下滑。你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嗎?請給出你的解釋。 不可行。小車運動至中點時速度不為0,因此讓小車從中點開始由靜止下滑所測出的平均速度不是這一運動中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核心總結(jié)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1)測量原理:v=。 (2)要測量的物理量:路程和時間。 (3)測量工具:刻度尺和秒表。 (4)測量結(jié)果的分析總結(jié):小車沿斜面滑下的過程中,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車在做加速運動。課堂評價 1.小利和小華合作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jìn)行“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請你據(jù)此回答下面的問題: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器材有刻度尺和___。 (2)如果在實驗中兩人沒有保持同步,小利釋放小車后小華才開始計時,他們測得的平均速度會___。秒表偏大課堂評價 2.如圖所示,一個足球在草坪上沿直線運動,速度越來越慢,測得AB的長度等于BC的長度。AB段的長度為3 m,足球通過BC段所用的時間為0.5 s,則該足球從A經(jīng)B到C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 A.4 m/s B.5 m/s C.6 m/s D.7 m/sD課堂評價 3.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dá)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求出小車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實驗原理是___。v=課堂評價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便于測量時間,應(yīng)___斜面的傾斜角度。 (3)從A點到C點的路程為sAC=___cm,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vAC=___m/s。 (4)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的是__。B80.0減小0.16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