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全章習題課件 (共9份打包) 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全章習題課件 (共9份打包) 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2張PPT)
重點專題7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1)如圖甲,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____cm.
1.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0.0
(2)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3)如圖乙,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該成像原理與__________相同; 若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向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 移動透鏡可使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此時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實像.
放大 
左 
照相機 
同一高度
(4)在凸透鏡的中間有一塊不透明的小污漬粘在上面,若不清理繼續(xù)探究,則光屏上________(選填字母).
A.不能成像 B.有燭焰不完整的像
C.有污漬的像 D.有燭焰完整但較暗的像
(5)[開放性設問]小軍認為在實驗過程中用蠟燭作為發(fā)光體除容易變短外,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火焰不穩(wěn)定(或“火焰在有風的時候會晃動”“對環(huán)境有污染”等,合理即可)
D
(6)如圖丙所示,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上近視眼鏡,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鏡,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靠近
2.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知識后,小明自制了一個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情況.
(1)小明向水透鏡中注入部分水,光屏下方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水透鏡向________(選填“上”或“下”)調(diào)整.調(diào)整好水透鏡高度后,在光屏中間位置恰好成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日常生活中的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是利用此原理來工作的.
照相機
上 
(2)繼續(xù)注水后,小明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這是因為注水后水透鏡變得更凸,會聚能力更強了.要使光屏上再呈現(xiàn)清晰的像,方法一:在蠟燭和水透鏡之間放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這是模擬了__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因及糾正.方法二:移動光屏,將光屏__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水透鏡.
(3)光屏上已經(jīng)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小明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觸摸到了水透鏡表面,則此時光屏上會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選填“指尖的像”“不完整燭焰的像”或“完整燭焰的像”).
完整燭焰的像
靠近
近視眼 
凹透鏡 
(4)[提出問題類]生活中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物體離照相機的鏡頭遠點,成的倒立、縮小的實像就小點;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近點,成的倒立、放大的實像就大點;物體離放大鏡更近一些,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就小點.請你根據(jù)上面三次成像的特點,提出一個可探究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凸透鏡成像中,像的虛、實、正、倒與物距有什么關系
3.近幾年的電子技術快速發(fā)展,使得手機拍照的效果有了大幅的提升.在許多日常拍照的場景下,手機的拍照效果已經(jīng)與專業(yè)的單反相機接近,而便捷性要遠勝于單反相機.
(1)如圖甲所示,用相機拍照時,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縮小的實像.鏡頭靠近人時,像的大小將變________,此時像會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用相機拍攝遠近不同的物體時,通過伸縮鏡頭,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這個操作過程便是“調(diào)焦”,如圖乙所示.
遠離
大 
倒立 


(2)小春同學發(fā)現(xiàn)手機不能“調(diào)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將手機拿到實驗室去探究,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手機鏡頭的焦距大約為________.
A.0.005 m B.0.05 m C.0.5 m D.5 m
序號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A
(3)手機拍攝遠近不同的物體不需要“調(diào)焦”的原因是手機鏡頭的焦距________(選填“較大”或“較小”),拍攝時物距都遠大于2倍焦距,像距變化的范圍比較________(選填“大”或“小”),所以不需要“調(diào)焦”.
較小 
小(共19張PPT)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復習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01
知識導圖
02
復習精練
透鏡及其應用
照相機 
后方
弱 
前方 
透鏡及其應用
強 
放大鏡
考點1 透鏡及其作用
解題要點:(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2)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3)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作焦距.
(4)光屏可以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人眼可以看到實像和虛像.
1.以下關于實像和虛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實像不可能與物體是等大的
B.實像一定是光發(fā)生折射形成的
C.虛像在成像時沒有光進入人眼
D.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
D
2.如圖所示是第二次天宮課堂后,物理老師給同學們再現(xiàn)天宮實驗.將一個圓形燒瓶插入一個裝水的圓形水杯中,同學們看到老師一正一反兩個像.老師倒立的像是水杯相當于____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可以成倒立的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插入燒瓶后,燒瓶前后的水形成了____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使同學們看到了正立的像.
凹透鏡
實像 
凸透鏡 
考點2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解題要點: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
物距 像的性質(zhì) 像距 應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縮小 虛或?qū)?br/>u>2f 倒立 縮小 實 f<v<2f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 v=2f 間接測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實 v>2f 幻燈機
u=f 折射光線平行射出,不成像 測焦距
u<f 正立 放大 虛 v>u 放大鏡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這時測得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2 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A.15 cm B.8 cm
C.6 cm D.4 cm
B
4.下列關于放大鏡、幻燈機、照相機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它們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
B.用照相機拍照時,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
C.幻燈片必須放在2倍焦距以外
D.用放大鏡看書,書與透鏡的距離應小于1倍焦距
C
5.(2024福建)我國某新型戰(zhàn)斗機配有光電搜索跟蹤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的光學元件相當于晶狀體,內(nèi)置光電傳感器相當于視網(wǎng)膜,成像原理與人眼相似.從空中拍攝地面物體時,物體在光電傳感器上形成的像是(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等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A
6.(2024廣東)廣東生產(chǎn)的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飛成功,彰顯了我國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領域的領先地位.航空器的攝像頭相當于________透鏡,遠處的物體通過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在攝像頭遠離物體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將變________.

實 
凸 
7.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調(diào)整實驗器材高度時,蠟燭___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他用同一凸透鏡做了兩次實驗,如圖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其中成縮小像的是圖________;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選填“5”“8”“10”或“15”)cm.
甲 
不需要 
10
考點3 眼睛和眼鏡
解題要點:(1)眼睛
①主要結構:睫狀體(調(diào)節(jié)晶狀體厚度)、晶狀體(折射光線)、視網(wǎng)膜(成像).
②近點(眼睛能看清最近的距離):約10 cm.
③遠點(眼睛能看清最遠的距離):無限遠.
④明視距離(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約25 cm.
(2)近視眼:成像于視網(wǎng)膜前,使用凹透鏡矯正.
(3)遠視眼:成像于視網(wǎng)膜后,使用凸透鏡矯正.
8.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透鏡,視網(wǎng)膜上成的像是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要科學用眼,注意用眼衛(wèi)生,讀書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在________cm左右;矯正近視眼,要配戴近視眼鏡,近視眼鏡是________透鏡.

25 
實 
凸 
9.甲可以看清30 cm遠處的文字,但只能看清5 m遠處視力表的上面3行,甲的眼睛________;乙不能看清30 cm遠處的文字,但可以看清5 m遠處視力表的全部內(nèi)容,乙的眼睛________;丙可以看清5 m遠處視力表的全部內(nèi)容,可以看清30 cm遠處的文字,但是無法看清1 cm遠處的東西,丙的眼睛________.(均選填“正常”“近視”或“遠視”)
遠視 
近視 
正常
(1)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
凸透鏡編號 焦距/cm 直徑/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實像
10.(2023廣東)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后,繼續(xù)深入探究,選用下表中某一規(guī)格的凸透鏡做實驗,調(diào)整好器材后如圖甲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2)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此時將蠟燭向________調(diào)節(jié)可以使燭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選的凸透鏡焦距為________cm.
10

(4)小明將蠟燭換成F字光源,調(diào)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觀察到清晰的像,如下圖所示,則小明看到的像應是________(選填字母).
D
(5)小明認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有關.
若要驗證其猜想,則可在上表中選取編號為________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驗證.
①②(共21張PPT)
第1節(jié) 透鏡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課堂導學
04
隨堂小測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了解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1.認識凸透鏡、凹透鏡,了解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等基本概念.
2.(重點)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會作出相關的光路圖.
知識鏈接:光的折射規(guī)律.
閱讀教材 P116~118,可知:
一、凸透鏡和凹透鏡
1.照相機、投影儀、顯微鏡等光學儀器都是利用________工作的.
2.遠視鏡片中間厚、邊緣________,這樣的鏡片是________透鏡;近視鏡片中間薄、邊緣________,這樣的鏡片是________透鏡.

厚 
凸 
薄 
透鏡
3.通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作__________.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這個點的光傳播方向不變,這個點叫作透鏡的________.
主光軸 
光心
二、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
4.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因此,凸透鏡又叫作________透鏡,凹透鏡又叫作________透鏡.
會聚 
發(fā)散 
會聚 
發(fā)散
三、焦點和焦距
5.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________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作凸透鏡的________.
6.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作________.凸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兩側的兩個焦距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焦點,________表示焦距.
7.凸透鏡的焦距越小,對光的________作用越________.
會聚 
f
F 
相等 
焦距 
焦點
會聚 

(1)在這些透鏡中屬于凸透鏡的是________
(填序號),從外部特征上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中間________、邊緣________.

厚 
ABD 
知識點一 凸透鏡和凹透鏡
【例1】如圖所示是一些透鏡的截面圖.
(2)在這些透鏡中屬于凹透鏡的是________(填序號),從外部特征上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中間________、邊緣________.
薄 
CE 

從透鏡的形狀判斷透鏡的種類,不能根據(jù)透鏡表面是凸還是凹來判斷,要通過比較中間與邊緣的厚度關系來確定.
知識點二 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
【例2】(1)如圖所示,兩束光經(jīng)過一個透鏡后相交于主光軸上的點A,去掉透鏡后,光相交于B點,則該透鏡是________透鏡,對光起到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由此說明,能使光線相交于一點的透鏡_____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鏡.
不一定
發(fā)散 
凹 
(2)若兩束光經(jīng)過一個透鏡后相交于主光軸上的點B,去掉透鏡后,光相交于A點,則該透鏡是________透鏡,對光起到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
凸 
會聚
光線經(jīng)過透鏡折射后是發(fā)散了還是會聚了,其判斷標準就是看經(jīng)透鏡折射后的光線和不經(jīng)過透鏡折射沿直線傳播的光線相比,其范圍大小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若變大了就是發(fā)散了,若變小了就是會聚了.
知識點三 焦點和焦距
【例3】(1)通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傳播方向________,完成圖甲.

不變
如圖所示:
(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經(jīng)過________;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后向外發(fā)散,但其反向延長線(必須用虛線畫出反向延長線且不能帶箭頭)過異側的________,完成圖乙.

焦點
焦點
如圖所示:
(3)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平行于____________;射向凹透鏡異側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后平行于____________,完成圖丙.

主光軸
主光軸
如圖所示:
1.把甲、乙兩個透鏡分別正對太陽光,在光屏上出現(xiàn)了如圖所示的光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都是凸透鏡
B.都是凹透鏡
C.甲是凹透鏡,乙是凸透鏡
D.甲是凸透鏡,乙是凹透鏡
C 
2.[傳統(tǒng)文化]如圖所示,漢代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削冰令圓”就是把冰塊制成__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這種透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若要“火生”,應把“艾”放在透鏡的________位置.
焦點
會聚 
凸 
3.如圖所示是一種微型手電筒所用的小燈泡,小燈泡前端A部分(透明體)相當于________透鏡,對光線有________作用,燈泡的燈絲放在________處,手電筒射出的光是平行光.
焦點
會聚 
凸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小王同學先將凸透鏡對著太陽光,調(diào)整凸透鏡和白紙間的距離,直到太陽光在白紙上會聚成一個最小、最亮的點,如圖,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5.畫出如圖所示的光線通過透鏡后的光路圖.
如圖所示:(共16張PPT)
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2課時)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課堂導學
04
隨堂小測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探究并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1.進一步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2.(重點)討論并解決“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知識鏈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閱讀教材 P124~126,可知: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應用
1.物體通常離照相機的鏡頭比較________,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
2.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比較________,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
3.物體離放大鏡比較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
正立 
放大 
近 

放大 
近 

縮小 
遠 

4.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表明:
(1)當物距大于________焦距時,凸透鏡成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2)當物距等于________焦距時,凸透鏡成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3)當物距小于________焦距、大于________焦距時,凸透鏡成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4)當物距小于________焦距時,凸透鏡成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放大 
正 
1倍 

放大 
倒 
1倍 
2倍 

等大 
2倍 

縮小 
倒 
2倍 


知識點一 凸透鏡成像移動規(guī)律
【例1】一個焦距是10 cm的凸透鏡,當物體從離透鏡15 cm處逐漸移向30 cm處的過程中(  )
A.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小
B.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大
C.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大
D.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小
D
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例2】如圖所示,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過凸透鏡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鏡從遠處逐漸貼近刻度尺,則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丙、甲、丁、乙  B.甲、乙、丙、丁 C.乙、丁、甲、丙  D.丁、甲、丙、乙
A
將一個凸透鏡放在一個物體的表面,然后逐漸遠離物體,即物距逐漸增大,透過凸透鏡依次觀察到的像:
知識點二 物距、像距、焦距與成像性質(zhì)(判斷凸透鏡的焦距)
【例3】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當光屏、透鏡及燭焰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判斷,他所用凸透鏡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8 cm
C.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間
D.一定在8 cm到10 cm之間
D
成像性質(zhì) 倒立、縮小的實像 倒立、等大的實像 倒立、放大的實像 正立、放大的虛像
f與u的關系 u>2f u=2f f<u<2f f>u
f與v的關系 f<v<2f v=2f v>2f ——
知識點三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生活應用
【例4】假期里小冬帶著單反相機(鏡頭可以前后伸縮),在某風景區(qū)同一地點,通過調(diào)節(jié)相機鏡頭(如圖A、B、C所示)對同一景物拍了三張照片(如圖甲、乙、丙所示).拍照時景物到相機的距離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相機的二倍焦距,其中圖丙照片是用如圖________(選填“A”“B”或“C”)所示相機鏡頭拍攝的,圖丙的物距最________(選填“大”或“小”).
A 
大于 

1.如圖,用透明塑料盒設計了一個昆蟲標本觀察器,盒高h為10 cm.盒底上放標本,盒蓋上嵌入一凸透鏡,眼睛通過凸透鏡可以觀察到標本正立、放大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4 cm B.7.5 cm
C.10 cm D.15 cm
D
2.(2023連云港)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處于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利用這個成像規(guī)律可以制成(  )
A.照相機 B.潛望鏡
C.放大鏡 D.幻燈機
A
3.如圖為攝影師拍攝的白鷺照片,從圖甲全景照到圖乙特寫,攝影師進行的操作是(  )
A.照相機遠離白鷺,鏡頭向后縮
B.照相機靠近白鷺,鏡頭向后縮
C.換焦距更大的鏡頭
D.換焦距更小的鏡頭
C
4.[教材習題改編]如圖所示,小紅透過裝水的圓柱形杯子觀察鉛筆.鉛筆的筆尖原來是朝左的,可她看到的像卻是筆尖朝右,則她看到的是鉛筆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若將鉛筆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杯子,她所看到的像將會變成筆尖朝左,此時她看到的是鉛筆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靠近 
實 
虛(共13張PPT)
重點專題6 透鏡作圖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類型一  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1.如圖所示是射入凸透鏡的兩條光線,請畫出它們的折射光線.
如圖所示:
2.如圖,請畫出光線通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如圖所示:
3.如圖,凸透鏡與凹透鏡的一個焦點重合,請根據(jù)入射光線,畫出經(jīng)凸透鏡和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
如圖所示:
4.根據(jù)光的傳播路徑,在圖甲中的虛線框內(nèi),畫出合適的透鏡.
如圖所示:
類型二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作圖
5.如圖,蠟燭A經(jīng)凸透鏡后成像于A'位置,請利用凸透鏡對光的作用作出凸透鏡的位置.
如圖所示:
6.如圖,A'B'為物體AB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請畫出物體AB的位置及大小.
如圖所示:
7.如圖所示,請在圖中作光路圖確定物體S點所成像S'的位置,并畫出所成的像.
如圖所示:
類型三 近、遠視眼及其矯正作圖
8.如圖是一位近視患者的眼球晶狀體模型,請大致畫出光線進入人眼后的光路圖.
如圖所示:
9.如圖所示是遠視眼的矯正圖,請你在方框內(nèi)填入合適的光學元件并完成矯正后的光路.
如圖所示:
類型四 綜合作圖
10.請根據(jù)折射光線在圖中作出經(jīng)過凹透鏡的入射光線和經(jīng)過平面鏡后的反射光線.
如圖所示:
11.如圖所示,凸透鏡的主光軸與平靜的水面重合,F(xiàn)為焦點,已知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束光到達了F,請畫出該光束經(jīng)F后在空氣和水中的大致光路.
如圖所示:
12.如圖所示,由水中折射出的一條光線ab照射到凹透鏡上,光線ab與凹透鏡的主光軸平行.已知F為凹透鏡的虛焦點,O為光心.請畫出:
(1)折射光線ab在水中的入射光線;
(2)光線ab通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如圖所示:(共18張PPT)
第4節(jié) 眼睛和眼鏡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課堂導學
04
隨堂小測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2.(重點)了解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3.了解用眼衛(wèi)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識.
知識鏈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閱讀教材 P128~130,可知:
一、眼睛
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_,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體的像.
視網(wǎng)膜
凸 
照相機 
2.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比較________,眼睛可以看清________處的物體;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變________,對光的偏折能力變________,眼睛就可以看清________處的物體.
3.依靠眼睛調(diào)節(jié)所能看清的最遠和最近的兩個極限點分別叫作________和________.正常眼睛的遠點在________處,近點在大約________處.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時,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是________,這個距離叫作________距離.
25 cm 
10 cm 
無限遠 
近點 

遠點 
強 
厚 
遠 
薄 
明視
二、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
4.近視眼只能看清________處的物體,看不清________處的物體.

近 
5.形成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因此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________,如圖甲所示.利用凹透鏡能使光________的特點,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合適的凹透鏡,就能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如圖乙所示.
發(fā)散
前 
長 
強 
厚 
6.遠視眼只能看清________處的物體,看不清________處的物體.
7.形成遠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因此來自近處某點的光還沒有會聚成一點就到達視網(wǎng)膜了,如圖甲所示.凸透鏡能使光________,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合適的凸透鏡,就能使來自近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如圖乙所示.
短 
弱 
薄 

遠 
會聚
知識點一 眼睛
【例1】人的眼睛很像一架__________(選填“投影儀”或“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登高遠眺時,睫狀體放松,晶狀體的焦距________;讀書寫字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的焦距________(后兩空選填“變短”或“變長”).
變短
變長 
照相機 
【例2】眼睛能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體的__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________立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倒 
縮小 
(1)眼睛的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相同,人眼通過改變焦距使像始終成在視網(wǎng)膜上,照相機通過改變鏡頭到膠片的距離(即像距)使像始終成在膠片上.
(2)望遠處物體時,物距變大,像距不變的情況下焦距要變大,晶狀體變薄;
(3)看近處物體時,物距變小,像距不變的情況下焦距要變小,晶狀體變厚.
知識點二 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
【例3】2024年10月10日是世界愛眼日,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有近視眼,原因是他們的晶狀體太厚,對光的折射能力太________(選填“強”或“弱”),成像于視網(wǎng)膜________(選填“前”或“后”),可以使用________透鏡矯正.
【例4】隨著年紀的增長,人眼的調(diào)節(jié)能力會變?nèi)酰床磺褰幍奈矬w,此時晶狀體對光的折射能力太________(選填“強”或“弱”),成像于視網(wǎng)膜________(選填“前”或“后”),可以使用________透鏡矯正.
后 
弱 

前 
強 

癥狀 原因 成像位置 矯正方法
近視眼 能看清近處物體,看不清遠處物體 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 ②眼球前后徑過長 視網(wǎng)膜前 配戴凹透鏡
遠視眼 能看清遠處物體,看不清近處物體 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②眼球前后徑過短 視網(wǎng)膜后 配戴凸透鏡
1.人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機,從物體射來的光經(jīng)過晶狀體折射后成像于視網(wǎng)膜上,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正立、縮小的虛像
C.倒立、縮小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C 
2.將一副眼鏡放在太陽底下,使鏡片正對太陽光,在地面上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它是近視眼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B.它是近視眼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C.它是老花眼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D.它是老花眼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B 
3.(2024東莞校級一模)如圖是小明戴上眼鏡前、后觀察到的遠處帆船的情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小明的眼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B.小明配戴的眼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C.戴眼鏡前帆船成像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
D.戴眼鏡后視網(wǎng)膜上可成倒立的實像
A
4.長時間過度使用手機會導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機老花眼”患者劇增.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觀察近處物體不清晰,其形成原理與圖中________(選填“甲”或“乙”)圖相符,應配戴________(選填“凹”或“凸”)透鏡予以矯正,使物體在________上成清晰的像.
視網(wǎng)膜
凸 
乙 
5.小冬同學用自制的水透鏡模擬人眼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晶狀體的調(diào)節(jié)情況,通過推拉注射器可以改變水透鏡的焦距,如圖所示.若物體較遠時,恰好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則當物體較近時,應________(選填“推”或“拉”)注射器,使水透鏡的焦距變________(選填“長”或“短”),若注射器被卡住,無法改變水透鏡的焦距,則給水透鏡“戴上”適當度數(shù)的__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進行矯正,同樣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短 
推 
遠視(共18張PPT)
第2節(jié) 生活中的透鏡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01
學習目標
02
課前預習
03
課堂導學
04
易錯易混
05
隨堂小測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1.(重點)知道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結構以及成像的特點.
2.理解凸透鏡所成實像和虛像的特點.
3.經(jīng)歷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閱讀教材 P120~123,可知:
一、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
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鏡,照相時,物體離照相機鏡頭比較________,像是________、________立的.
2.投影儀的鏡頭是一個________鏡,物體離投影儀鏡頭比較________,像是________、________立的.
3.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鏡是一個________鏡,像是________、________立的.
放大 
凸透 

放大 
近 
凸透 

縮小 
遠 
凸透 

二、實像與虛像
4.照相機和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后________而成的,這種像叫作________,它和物體分別位于凸透鏡的________.如果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________承接到所成的像.
5.放大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凸透鏡成虛像時,通過凸透鏡出射的光____________,光屏________承接到所成的像.物體和虛像位于凸透鏡的________.
不能 
沒有會聚 
虛 

兩側 
實像 
會聚 
同側
知識點一 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
【例1】[教材圖片]如圖所示是一臺照相機的成像原理圖.物體在膠卷上成________立、__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用照相機拍照時,靠近被拍物體,物體在膠卷上成的像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例1】題圖
變大
縮小 
倒 
【例2】[教材圖片]如圖所示是一臺投影儀的成像原理圖.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透鏡,投影片在屏幕上成________立、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
【例2】題圖
放大
倒 
凸 
【例3】[教材圖片]如圖所示是利用放大鏡觀察郵票細節(jié)的情景.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特點是中間________,邊緣________.用放大鏡靠近物體觀察時,看到的是________立、放大的像.

薄 
厚 
應用 物與像的相對位置 像的性質(zhì)
放大或縮小 正立或倒立 實像或虛像
照相機 在透鏡兩側 縮小 倒立 實像
投影儀 在透鏡兩側 放大 倒立 實像
放大鏡 在透鏡同側 放大 正立 虛像
知識點二 實像與虛像
【例4】[教材圖片]下列情境中,成實像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投影到幕布上的畫面
C.用放大鏡觀察精密器件
D.墻上的手影
B
(1)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能使膠片感光,能用眼睛觀察到.
(2)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觀察到.
(3)照相機、投影儀成實像,放大鏡、平面鏡成虛像.
(4)影子是沒有光的區(qū)域的,不是像.
易錯點 成像方向的判斷
【例5】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成像的方向,使用F形發(fā)光二極管作為光源,使用一張白色半透明膜作為光屏.調(diào)節(jié)光源、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像,此時的成像原理與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同,小明在甲處看到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在乙處看到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后兩空選填字母).
C 
照相機 
A B C D
光經(jīng)過透鏡后直接進入眼睛
經(jīng)過透鏡的光在光屏上反射后進入眼睛
光屏可以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
D
易錯辨析:在甲處觀察時,像的上下顛倒;在乙處觀察時,像的上下左右都顛倒.
1.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它在地面攝像機中所成的像是(  )
A.實像,像變大 B.實像,像變小
C.虛像,像變大 D.虛像,像變小
2.下列光學現(xiàn)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的是(  )
A.海市蜃樓 B.汽車后視鏡成的像
C.用放大鏡看書 D.走廊內(nèi)的攝像機成的像
B
D
3.如圖所示是一架焦距不變的照相機,用照相機拍照時,成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若拍完遠景再拍近景,鏡頭需要向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物體的方向移動.
靠近
縮小 
倒立 
4.如圖所示是投影儀成像的示意圖.其中凸透鏡的作用是成________立、________(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成像超出了屏幕范圍,則應將投影儀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屏幕.
放大 
倒 
靠近
5.體溫計是根據(jù)液體____________的性質(zhì)制成的,常用體溫計的橫截面如圖,其正面呈圓弧形,這樣就可看清體溫計內(nèi)極細的水銀柱,以便于讀數(shù),這是因為圓弧形玻璃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____,使我們能看到水銀柱放大后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凸透鏡 
熱脹冷縮 
6.(2024包頭改編)工匠師維護精密儀表時,在眼睛前戴一個凸透鏡,便于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如圖所示.凸透鏡起到________的作用.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儀表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與儀表的位置在凸透鏡的________側.
正立 
放大 
同(共18張PPT)
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1課時)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01
學習目標
02
課堂導學
03
隨堂小測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探究并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重點)會通過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2.知道凸透鏡所成虛實、倒正、大小像所滿足的條件.
知識鏈接: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光的折射規(guī)律.
知識點一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例1】[教材重點實驗]小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如圖甲所示,用平行光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
(2)實驗前,點燃蠟燭,調(diào)節(jié)焰心、透鏡中心與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上.
同一高度
10.0 
(3)如圖乙所示,小李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動蠟燭和光屏,進行多次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__cm處是物體通過凸透鏡成縮小與放大像的分界點;物距大于焦距時,成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物距小于焦距時,成________立的______像.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zhì)
1 30.00 15.00 倒立、縮小的實像
2 20.00 20.00 倒立、等大的實像
3 15.00 30.00 倒立、放大的實像
4 6.00 — 正立、放大的虛像

正 
實 
倒 
20.0 
(4)在第4次實驗中,要觀察到燭焰的像,眼睛應與蠟燭在凸透鏡的________(選填“同”或“異”) 側;
(5)若將圖乙中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
光路可逆
能 

(6)[實驗問題分析]實驗過程中,由于蠟燭燃燒變短,應向____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透鏡使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若實驗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此時光屏上的像________(選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亮度________(選填“變暗”或“變亮”).
完整 
下 
變暗
(1)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總是異側倒,虛像總是同側正.
(2)隨著蠟燭的燃燒,燭焰的像會逐漸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上端,要使像回到光屏中央,解決方案有兩種:①向下調(diào)節(jié)凸透鏡;②向上調(diào)節(jié)光屏.
(3)實驗中,用不透明物體擋著透鏡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在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只不過所得的像比較暗.
知識點二 物距、像距、焦距與成像性質(zhì)(判斷成像的性質(zhì))
【例2】裝有適量水的燒瓶和點燃的蠟燭放在水平桌面上,當蠟燭和燒瓶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在墻壁上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則像是(  )
A.倒立、縮小的
B.倒立、放大的
C.正立、放大的
D.正立、等大的
A
【例3】如圖所示,燭焰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能形成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的性質(zhì)是倒立、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______像;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一下位置,光屏上會成一個倒立、________的實像.
實 
放大 
縮小
判斷成實像的大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焦距已知,根據(jù)物距u和焦距f的關系判斷;另一種是焦距未知,根據(jù)物距u和像距v的關系判斷.
①當u>2f時,u>v,成倒立、縮小的實像;②當u=2f時,u=v,成倒立、等大的實像;③當2f>u>f時,u<v,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1.要把焦距為8 cm的凸透鏡當放大鏡使用,則被觀察的物體距凸透鏡的距離應(  )
A.大于8 cm B.等于8 cm
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
C 
2.物理課上,小明手持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觀察物理課本,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則課本離凸透鏡的距離可能為(  )
A.7.5 cm B.12.5 cm
C.20 cm D.25.5 cm
A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光源如圖所示,所成的像不可能是(  )
光源 A B C D
B 
4.利用凸透鏡在光屏上已得到燭焰清晰的實像,此時如果換用另一焦距相等但下半部分破碎的凸透鏡,則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分沒有了 B.下半部分沒有了 
C.整個像縮小了 D.整個像變暗了
D
5.小高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無論如何移動光屏都無法得到清晰的像,則人眼在________(選填“A”或“B”或“C”)處才能觀察到蠟燭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 像,該凸透鏡的焦距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cm.
B 
大于
虛 
6.小南同學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經(jīng)過調(diào)節(jié)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并測出物距u=20 cm,像距
v=15 cm,則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________像.

縮小 
倒立 
7.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某實驗小組所描繪的圖像如圖所示.則該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cm,若將蠟燭放在A點,移動光屏直至承接到一個清晰的像,則此時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
倒立 
10 
放大(共15張PPT)
第5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01
活動主題
02
思維構建
03
任務導學
04
中考題型特訓
眼鏡商人發(fā)明了望遠鏡,但真正通過望遠鏡,將人類帶入一個新世界的,卻是有著“現(xiàn)代科學之父”之稱的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伽利雷,是伽利略研究了望遠鏡的原理,開始自制望遠鏡,第一次將望遠鏡指向天空.常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伽利略的偉大貢獻: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而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了新宇宙!
核心任務:制作望遠鏡,利用望遠鏡觀察校園任務.
課程任務 課程知識 課程能力
任務一:了解望遠鏡的基本原理 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使特別遠的物體成像在距離眼睛很近的位置,增大視角.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1.如圖所示,小明找到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模擬望遠鏡觀察遠處的景物,其中較遠的物鏡的作用是使物體成倒立、________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目鏡成__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縮小 
(續(xù)表)
任務二:設計望遠鏡 (1)望遠鏡放大倍率為物鏡的焦距(f物)與目鏡的焦距(f目)的比值,即為; (2)自制望遠鏡可以采用單片的凸透鏡作為目鏡和物鏡,為了讓成像質(zhì)量好一些,放大倍率不宜過大,2~3倍即可,倍率太大反而看不清物體. (3)物體對眼睛所成的視角決定了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視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體就越清楚. 2.如圖所示,視角大小不僅跟物體大小有關,還跟物體到眼睛的________有關;某望遠鏡口徑為120毫米,物鏡焦距為1 500毫米,目鏡焦距60毫米,則它的放大倍數(shù)為________倍.

距離 
25
任務三:制作望遠鏡 (1)計算望遠鏡的鏡筒伸縮長度的尺寸,鏡筒最長伸長為(f物+f目),觀察較近處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要稍大些; (2)用望遠鏡對不同遠近的物體進行觀察時,需要調(diào)節(jié)兩塊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約等于兩塊凸透鏡之間焦距的和). 3.如圖為某望遠鏡內(nèi)部部分光路圖,物鏡是凸透鏡,O為光心,F(xiàn)為物鏡焦點,焦距為900 mm.在圖中畫出光線a、b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

如圖所示:
任務四:調(diào)試望遠鏡 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完成后通過望遠鏡觀察遠處物體,調(diào)節(jié)鏡筒長度,即改變物鏡與目鏡之間的距離,直到在望遠鏡中看到遠處清晰的像為止. 4.某小組制作的望遠鏡使用的物鏡的焦距為20 cm,目鏡的焦距為5 cm.經(jīng)過不斷地調(diào)試,小組成員看到了遠處物體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圖如圖所示),則遠處的物體經(jīng)過物鏡成像在________鏡的焦點附近,物鏡到目鏡的距離約為________cm.

25
物 
任務五:望遠鏡產(chǎn)品發(fā)布 (1)各個小組展示制作成果,交流評估,并體驗制作效果; (2)產(chǎn)品優(yōu)秀標準: ①作品符合設計意圖,實用性強,能夠根據(jù)需求更換目鏡,看清校園內(nèi)遠處的物體; ②作品敢于創(chuàng)新,形式新穎、裝飾美觀. 5.小明用望遠鏡觀察天空星星時發(fā)現(xiàn)鏡中視野范圍較小,很難找到目標,為此,他用兩塊相同的帶開口的擋板制作了一個尋星裝置,安裝在望遠鏡套筒上后,借助擋板能快捷尋找目標,并將目標鎖定在望遠鏡視野中,下列設計的各擋板中最適合的是(  )

B
小明在學習望遠鏡的知識后自己動手做了一個望遠鏡,請根據(jù)望遠鏡的構造分析作答.
(1)材料:準備兩個________鏡,其中一個的焦距比另一個稍大一些,物鏡的直徑要比我們眼睛的瞳孔大很多,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與透鏡尺寸差不多大小的硬紙筒,大紙筒可套進小紙筒.
使像更明亮
凸透 
(2)制作:將焦距較大的透鏡作為________鏡,焦距較小的透鏡作為________鏡,分別將它們固定在大小兩個紙筒中,如圖甲所示.
甲 乙
物 

(3)原理:如圖乙所示,從遠處物體射到物鏡上的光線經(jīng)物鏡后,在焦點外距焦點很近的地方,得到物體的________立、__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________像.目鏡的前焦點和物鏡的后焦點是________在一起的,所以像位于目鏡和它的焦點之間離焦點很近的地方,像對于目鏡來說是物體,它對于目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________像.這樣,當我們對著目鏡進行觀察的時候,進入眼睛的光線就好像是直接從這個像射來的.
虛 
放大 
重合 
實 
縮小 
倒 
(4)使用:將物鏡對準遠處的物體,不斷推拉小紙筒,直到看到清楚放大的像為止.中秋節(jié)小明用肉眼看到的月亮如圖丙所示,則他利用望遠鏡看到的像是________(選填字母).
A 
(5)小明發(fā)現(xiàn)若物鏡和目鏡的距離太遠,通過目鏡就會看不到月亮的像,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鏡所成的實像沒有在目鏡的一倍焦距內(nèi)
(6)交流:小明用該望遠鏡看遠處物體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相比較,上下、左右都顛倒了,為使看到的像與物相比不失真,他將望遠鏡設計成物鏡與目鏡不共軸、中部為空腔的形狀,如圖丁所示,再利用幾片小平面鏡,安裝到中部空腔內(nèi)以改變光路.小明按照圖戊所示方法,將兩塊平面鏡彼此平行安裝在空腔中,你認為這樣制作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達到要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兩塊平面鏡組成的裝置與潛望鏡相似,不會改變成像的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洮县| 临朐县| 丹棱县| 阜康市| 洛南县| 辽宁省| 巩义市| 乐昌市| 定结县| 轮台县| 将乐县| 大丰市| 汾阳市| 汉沽区| 房山区| 曲松县| 仪征市| 香河县| 文登市| 武强县| 营山县| 吉林市| 曲松县| 肇州县| 黄平县| 离岛区| 肇源县| 潮安县| 临朐县| 会同县| 桑植县| 谷城县| 安溪县| 芜湖市| 大石桥市| 徐水县| 宜昌市| 香河县| 常德市| 潞城市|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