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0張PPT)物理 教科版(2024)八年級上冊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及汽化吸熱、液化放熱.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水的沸點.3.通過實驗探究活動,了解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4.知道蒸發可以致冷.會對蒸發和沸騰進行比較,知道它們的區別.5.能運用汽化和液化的規律解釋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物態變化現象.1.汽化(1)現象探究現象 灑在玻璃板上的 水,一段時間后 不見了 涂在手臂上的 酒精,過一會 兒就不見了 鍋里的水燒開一段時間后,水量會減少分析 水:液態 氣態 酒精:液態 氣態 水:液態 氣態歸納 物質都由液態變成了氣態(2)汽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作汽化.2.沸騰(1)沸騰: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2)實驗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提出 問題 水在什么情況下會沸騰?水沸騰時有什么特點?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是不是溫度會越來越高呢制訂 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可以通過將水加熱至沸騰,測量水的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圖像,得出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器材:溫度計、秒表、大試管、鐵架臺、酒精燈、陶土網、水等收集 證據 (1)按從下往上的順序組裝實驗裝置,在大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將溫度計插入水中,確保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水中,但不要觸及試管.收集 證據 (2)用酒精燈外焰加熱,當水溫接近 時,每隔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后為止.同時注意觀察沸騰前后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實驗數據及現象如下._____(3)撤掉酒精燈,停止加熱,水逐漸停止沸騰處理 數據 (1)以時間為橫軸,溫度為縱軸,在坐標紙上建立直角坐標系,根據表中記錄的數據在坐標系中描點,再用平滑的曲線把它們連接起來,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和時間的關系曲線(如圖甲所示).處理 數據 (2)用溫度傳感器與計算機組成數字化實驗系統,可實時描繪出加熱水過程的溫度—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與讀取溫度計示數相比,此方法記錄的數據更多、準確度更高、及時性更強、數據分析更便捷得出 結論 加熱水的過程中,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升高;沸騰時,水的溫度保持不變交流 反思 (1)水要適量:水太多,加熱時間會太長;水太少,溫度計的玻璃泡會露出水面或在很短的時間內水被燒開,導致實驗觀察時間太短.(2)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①提高水的初溫;②減少實驗的水量;③調大酒精燈火焰,并用外焰加熱.交流 反思 (3)用酒精燈加熱水的作用:水沸騰前,是為了使水的溫度升高;水沸騰后,是為了維持水繼續沸騰.(4)停止加熱,水仍會沸騰:撤去酒精燈后水還會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這是因為此過程中陶土網和試管底的溫度暫時還高于水的沸騰溫度,水還能從陶土網和試管底繼續吸熱.交流 反思 (5)試管中的水沸騰后會越來越少,是因為水發生了汽化消散在了空氣中.(6)液體的沸點和液面上方的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氣壓越小,沸點越低.實驗時由于受大氣壓的影響,測出的水的沸點可能不是實驗拓展1.水浴法加熱,試管中的水會不會沸騰?(圖甲)甲現象:在盛水的燒杯內放入一支裝水的試管,用酒精燈對燒杯緩慢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繼續加熱,發現無論加熱時間長短,試管中的水都不會沸騰.原因: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盡管不斷加熱,但燒杯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沸騰溫度不變.試管中的水溫度達到沸點后,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2.實驗裝置改進:加熱燒杯,燒杯上加蓋帶孔的硬紙板(圖乙)乙(1)燒杯的作用:增大受熱面積,使水均勻受熱.(2)帶孔硬紙板的作用:①減少熱損失;②固定溫度計,防止水沸騰時溫度計晃動;③防止加熱過程中,溫度計上形成水霧,影響讀數;④防止水濺出.3.探究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圖丙)丙水沸騰后,撤去酒精燈,發現水停止沸騰,說明水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用注射器從圓底燒瓶向外抽氣,減小了燒瓶內水面上方的氣壓,可以看到水重新沸騰,這個現象說明水面上方氣壓減小,水的沸點將降低.(3)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作沸點.實驗表明,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4)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熱.二者缺一不可.例如,家里煮餃子、蒸饅頭時,在水沸騰后仍然要繼續加熱,就是為了使水能夠繼續吸熱,保持沸騰.典例1 [ 大連期末 ] 某小組在做“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 8加熱時間/ 0 1 2 3 4 5 6 7溫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氣泡情況 少量氣泡,上升時逐 漸變小 大量氣泡,上升時逐 漸變大(1)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____ ,為了驗證水沸騰過程中需要持續吸熱,應__________,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99停止加熱(2)實驗收集8組數據相比收集5組數據的優點是___.CA.只有8組數據才能得到結論B.取平均值,減小實驗誤差C.更容易得到可靠的結論(3)另一小組將水加熱到沸騰時共用 ,導致加熱時間過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水量較多(合理即可)3.蒸發( 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1)蒸發的概念及特點(2)現象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圖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 同樣的濕衣 服,晾在陰涼 處干得慢,晾 在陽光下干得 快 同樣的濕衣 服,晾在同一 地方,展開干 得快,疊在一 起干得慢 同樣的濕衣服,掛在通風的地方干得快,掛在沒有風的地方干得慢原因 陽光下溫度 高,水蒸發得 快 展開的衣服表 面積大,水蒸 發得快 通風處空氣的流速大,水蒸發得快探究 歸納 上述現象說明,對同一種液體,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1)液體的溫度.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2)液體的表面積.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3)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教材深挖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其他因素1.水蒸發的快慢跟周圍空氣的濕度也有關.周圍空氣濕度越大,水蒸發越慢.例如,夏天下雨前,人往往感到特別悶熱,就是下雨前空氣濕度變大,人體上的汗液難以蒸發造成的.2.對于不同的液體來說,蒸發的快慢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比如,在相同條件下,酒精比水蒸發得快,汽油比柴油蒸發得快.(3)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蒸發 沸騰不同 點 發生位置 只在液體表面進 行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現象 不容易觀察到 迅速產生大量氣泡溫度條件 在任何溫度下都 能進行 溫度必須達到沸點并繼續吸熱相同點 ①都屬于汽化現象;②都需要吸熱典例2 [ 宿遷期中 ] 為了節約用水,園藝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給道路兩旁樹木澆水,如圖所示,他們把細水管放入樹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滲透到樹木根部,減慢了水分的蒸發,原因是( )AA.減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氣的流動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溫度[解析] 將細水管放入樹下的土壤里,減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可以減慢水分的蒸發,故A項正確.(4)蒸發和沸騰的微觀解釋①在液體表面,某些能量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體內其他分子的束縛而“飛離”液體表面,這就是蒸發.如圖甲所示.②沸騰時,有一些分子由于獲得了足夠的能量,擺脫其他分子的束縛,進入液體內部的小氣泡中,從而使小氣泡逐漸變大并上升到液面,氣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氣“飛”到空氣中.如圖乙所示.1.液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作液化(汽化的相反過程) .2.液化的兩種方法(生產生活中常常兩種方法同時使用)(1)降低溫度.如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這是呼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成的小水滴.(2)壓縮體積.如日常見到的打火機中的液體就是在常溫下采取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使其液化的.特別提醒理解液化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氣體液化后,體積減小,便于貯存和運輸.(2)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能液化.(3)有些氣體,在常溫下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就能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利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得到的.(4)有些氣體僅靠壓縮體積的方法難以液化,常采用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相結合的方法,如氮氣的液化.3.生活中的水蒸氣( 無色無味,看不到)液化現象(1)深秋,清晨河面上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2)夏天,打開冰箱門時,冰箱門附近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3)剛從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4)舞臺上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5)冬天,眼鏡“起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所致.通常情況下,水蒸氣液化發生的條件是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應在溫度較高的一側.典例3 [ 南昌期末 ] 無論是嚴冬還是酷暑,在使用空調的房間窗戶玻璃表面,會出現小水珠,那么,下列關于這種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冬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C.無論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現在玻璃的內表面D.無論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現在玻璃的外表面√[解析] 夏天使用空調,室內溫度低于室外溫度,窗戶玻璃比室外空氣溫度低,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液化為小水珠附著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調,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窗戶玻璃比室內溫度低,室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液化為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1.演示實驗:汽化、液化中的吸熱和放熱提出 問題 固體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吸收熱量;液體凝固過程中,要不斷放出熱量.水沸騰時溫度不變,那么酒精燈所供給的能量跑到哪里去了收集 證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燒瓶和盛水燒杯中都加入適量的水,加熱燒瓶使水沸騰,產生水蒸氣.然后把水蒸氣用乳膠導管引到右邊燒杯里的空試管中,觀察到水蒸氣在空試管中遇冷液化為水.過一段時間,觀察到盛水燒杯中水的溫度升高,且大燒瓶中的水減少得出 結論 物態變化過程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液體在汽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氣體在液化過程中放出熱量2.蒸發吸熱現象 原因 歸納剛從游泳池出來的人感到很冷 水蒸發時從人體吸熱,使人感到冷 液體在蒸發過程中吸收熱量,可以使液體和它周圍的環境溫度下降,因此蒸發具有降溫致冷的作用炎熱的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灑水會感到涼爽 水蒸發時從空氣中吸熱,使人感到涼爽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來 舌頭上的水蒸發吸熱,可降低狗的體溫教材深挖空調與電風扇納涼方式的區別空調吹出的是溫度低的冷風,主要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讓人感覺涼爽;而電風扇不能改變空氣的溫度,吹出的風不是冷風,只是加快了人體表面汗液的蒸發,從而使人感覺涼快,實際上環境溫度并沒有改變.3.汽化吸熱、液化放熱的應用和現象(1)電冰箱制冷的原理(2)熱管的工作原理原理 熱管是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屬管,管內襯有一層吸液芯多孔材料,里面裝有酒精或其他液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當熱管的熱端受熱時,吸液芯里的液體吸收熱量,變成蒸氣.蒸氣即在管子里跑到冷端,在管壁上遇冷,放出熱量,液化成液態.冷凝后的液體通過吸液芯,又回到熱端.這一過程會循環進行,不斷地將熱量從熱端帶向冷端,所以熱管有很強的傳熱本領應用 人造衛星在太空中飛行,那里幾乎沒有空氣,向陽面與背陰面之間的溫度相差巨大.通過熱管可以把高溫部分的熱量迅速傳遞到低溫部分,使衛星各部分溫度基本均勻,保證設備正常工作(3)劇烈天氣現象海洋中的水,吸熱蒸發(汽化),形成水蒸氣,并帶走大量能量.水蒸氣進入大氣后,聚集為小液滴(液化)或小冰晶形成云,并釋放能量,這是大氣能量的一個重要來源.大氣有了充足的能量,就可能形成劇烈的天氣現象,如雷電、暴雨、臺風等.雷電暴雨臺風典例4 [ 遂寧中考改編 ] 在青藏鐵路的建設中,我國科技工作者將“熱棒”插入凍土,成功解決了“凍土工程”這一世界性難題.如圖所示,熱棒是碗口粗細的鐵棒,高出地面約,在路基下還埋有 ,整個棒體是中空的,里面封裝有適量液態氨.熱棒的工作原理是:液態氨從凍土中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變成氣態氨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散熱,氣態氨發生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又沉入了棒底.如此循環,凍土中的熱不斷被散發出去,熱棒就可以像“冰箱”一樣使地下凍土層溫度降低、厚度增加.吸熱液化[解析] 液態氨吸熱,由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通過散熱片散熱,氣態氨放熱液化成液態氨沉入棒底.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