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單 元 備 課緒言 本單元所需課時數 1課時主要內容 1.教材內容的地位與作用分析 緒言的任務主要是圍繞著什么是化學,化學有什么作用以及化學的發展歷史等問題展開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以現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從生活走進化學。 2.教材內容的有序性分析 (1)掌握基本概念。知道化學是從分子層次上認識物質,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 (2)了解化學的作用。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并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問題,激發他們親近化學、熱愛化學的情感。 (3)知道化學的發展歷史。了解從古到今化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以及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九年級化學的第一課,也是整個化學學習的啟蒙課。因此,在整個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一開始就喜歡上化學,認識化學的特殊價值,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和學習動機。因此,緒言是初中化學教學必須處理好的重點章節之一。 緒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出了許多富有想象力的問題,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同時也感受到許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而是要靠化學家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逐步實現的。由此產生了希望了解化學的強烈愿望。教材抓住這種情感,導出了“什么是化學”“化學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并以豐富多彩的圖畫和語言,概述了人類認識化學、利用化學和發展化學的歷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教學目標 1.通讀具體的事例,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學習的價值。 2.引導學生關注一些生活和社會中與化學有關的問題,激發他們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了解化學的情感。 3.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建立化學科學價值觀,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認識化學與社會、技術和生活的關系,理解化學對社會的影響,以此激發化學學習的興趣。 難點: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教與學建議 1.創設情境,通過趣味性實驗的巖石、圖片、影像等資料的播放,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等活動。 2.問題討論,通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相互討論交流,大膽讓學生預測“加入沒有化學”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和要求。單元課時分配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1課時第1課時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課題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頁-第5頁的內容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裝有NaOH溶液的小噴壺、一張用酚酞溶液寫“化學”的晾干的白紙等教 學 過 程 備注一、情境設計,導入新課 教師:新的學期,我將帶領大家走進一個新的學習領域,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目前相對于同學們而言,有如這張白色的紙一樣(出示一張用酚酞溶液寫有“化學”字樣的紙)是一片空白的。但是通過我們的學習與探究,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將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情境導入1】我們來做個實驗。(學生代表或教師演示:用噴壺將NaOH溶液噴灑到白紙上,出現“化學”的紅色字樣)。 【情境導入2】點石成金和神筆馬良的故事,小結同學們的講述并導入:這幾位同學講得很好,多么神奇的魔棒和與畫筆!那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的魔棒和畫筆嗎? 二、自主活動,探索新知 【課件展示】播放錄像:《地下畫廊—沂水溶洞》 播放錄像:《中國人上天了》 課件展示:中國最新科技成果 課件展示:煙火使夜晚絢麗多彩 觀后,談感想,提問題。例如,溶洞中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石筍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形成究竟要經過多長的時間呢?猜想飛船的優越性能等。猜想為什么煙火可以是五顏六色的? 適當小結,適時贊許鼓勵。 【提出問題】什么是化學? 【板書】1.什么是化學 【課件展示】化學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應用。 【討論】針對上面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嘗試能否做出比較科學的解釋。化學在我們身邊的各個角落,我們的身體健康,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在我們身上,合成纖維的衣物,有機合成的染料,使得我們衣著五彩繽紛。農業上,化肥的使用使得糧食產量節節高升,農藥的使用減少了病蟲害的損失。在我們的校園,鋼筋水泥的建筑,塑膠鋪成的跑道都是化學技術的產品。在每天吃的食物中,油鹽醬醋里各種化學物質帶來不同的味道。 【整理】說了這么多化學究竟是什么呢 字面來看是一門變化的學科,誰在變 是各種物質在變來變去,怎么變 在原子不改變的情況下,物質的種類和性質隨著結構和組成的變化不斷改變。因此今天我們給化學一個恰當的描述。 【課件展示】水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及應用。(讓學生對化學概念具體起來)。 【小結、板書】(1)化學研究的對象—物質(研究已存在的物質及變化和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 (2)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特征是從分子層次上認識物質,通過化學變化創造物質。 【過渡】化學是一門有趣的科學,那它是如何發展成為一門學科的呢?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時間隧道,重溫那些偉大的時刻吧! 【板書】2.化學的發展史 【課件展示】《化學發展史》 【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化學發展史。 (1)古代化學:火的使用改善了人類自身的生存條件,發現了一些新的物質。 (2)近代化學:拉瓦錫等化學家發現質量守恒定律,道爾頓、阿伏加德羅等科學家先后提出原子論、分子學說,門捷列夫等化學家發現元素周期律,為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現代化學: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學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發揮著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過渡】化學在為人類提供極大的便利,豐富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帶來了隱患,你知道嗎?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酸雨等等,也都是化學“惹的禍”。那怎么辦呢?21世紀以來,化學研究和應用更加重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化學已成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總結】化學的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消除污染,所以,我們堅信: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化學必將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三、當堂訓練 1.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對象的是( ) A.引力波 B.水的組成 C.氮氣的性質 D.蠟燭的燃燒 2.下列化學家中,發現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 A.道爾頓 B.拉瓦錫 C.阿伏加德羅 D.門捷列夫 3.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化學是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 B.利用化學開發新能源和新材料 C.利用化學合成藥物,保障人體健康 D.道爾頓和阿伏伽德羅測定了空氣的組成 4.利用《初中學霸創新題》習題課件展示T6,讓學生討論化學的利與弊。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要明確什么是化學?化學研究的范疇、化學的作用,以及化學的發展史。 學生談收獲,教是根據學生談話歸納整理成板書。 五、布置作業 相關練習 情境設計,引入新課。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 設疑,激趣。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化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興趣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閱讀教材,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板書 設計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1、什么是化學? (1)化學研究的對象—物質。 (2)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 2、化學的作用 3、化學的發展歷程教后 反思 本課題是引領學生走進化學世界的第一步,所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化學知識給學生一個“驚喜”,或利用學生知道的故事或片段引入化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通過放映視頻或課件展示介紹“什么是化學”“化學的作用”等。教師的講解不宜過多,重在組織學生觀看、討論,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學習,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