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5.2 課時2 小船過河與繩——桿關聯速度問題1.能理解和分析小船渡河問題。2.學會解決渡河時間最短問題和渡河位移最小問題。3. 學會分析常見“關聯”速度問題。4.掌握“關聯”速度的解題步驟。一、小船過河問題1.模型特點兩個分運動和合運動都是勻速直線運動,其中一個分運動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變,另一分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 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時對合運動的影響,這樣的運動系統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點擊播放視頻2.模型分析(1)船的實際運動是水流的運動和船相對靜水的運動的合運動。(2)三種速度:v1(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實際速度)。(3)兩個極值①過河時間最短:v1⊥v2,tmin=—(d為河寬).dv1v1dv2②過河位移最小:v⊥v2(前提v1>v2),如圖所示,此時xmin=d,船頭指向上游與河岸夾角為α,cos α=;dαv2過河位移最?。簐1⊥v(前提v1<v2),如圖所示。過河最小位移為xmin==ddα【練一練】小船要渡過200 m寬的河,水流速度為2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4 m/s,求:(1)若小船的船頭始終正對對岸,它將在何時、何處到達對岸?解析:(1)小船渡河過程參與了兩個分運動,即船隨水流的運動和船在靜水中的運動.因為分運動之間具有獨立性和等時性,故小船渡河時間等于它垂直河岸方向上的分運動的時間,即t⊥= = s=50 s.小船沿水流方向的位移s水=v水t⊥=2×50 m=100 m即船將在正對岸下游100 m處靠岸.【練一練】小船要渡過200 m寬的河,水流速度為2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4 m/s,求:(2)要使小船到達正對岸,應如何航行?歷時多久?(2)要使小船到達正對岸,即合速度v應垂直于河岸,如圖所示,則cos θ= ==,θ=60°,即船頭與上游河岸的夾角為60°.渡河時間t′==s= s.【練一練】小船要渡過200 m寬的河,水流速度為2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4 m/s,求:(3)小船渡河的最短時間為多少?(3)考慮一般情況,設船頭與上游河岸的夾角為α.如圖所示.船的渡河時間取決于船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分速度v⊥=v船sin α,故小船渡河時間為t=,當α=90°,即船頭與河岸垂直時,渡河時間最短,最短時間為tmin=50 s.【練一練】小船要渡過200 m寬的河,水流速度為2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4 m/s,求:(4)若水流速度是5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3 m/s,則怎樣渡河才能使船駛向下游的距離最?。孔钚【嚯x是多少?(結果取整數)(4)因為v′船二、關聯速度問題一般是指物拉繩(或桿)和繩(或桿)拉物問題、高中階段研究的繩都是不可伸長的,桿都是不可伸長且不可壓縮的,即繩或桿的長度不會改變、繩、桿等連接的兩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其速度通常是不一樣的,但兩個物體沿繩或桿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我們稱之為關聯速度.解決關聯速度問題的一般步驟:①先確定合運動,即物體的實際運動.②確定合運動的兩個實際作用效果,一是沿繩(或桿)方向的平動效果(改變速度的大小);二是沿垂直于繩(或桿)方向的轉動效果(改變速度的方向).即將實際速度分解為垂直于繩(或桿)和平行于繩(或桿)方向的兩個分量.③按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分解,作出運動矢量圖.④根據沿繩(或桿)方向的速度相等列方程求解.【練一練】 質量為m的物體P置于傾角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輕細繩跨過理想定滑輪分別連接著P與小車,P與滑輪間的細繩平行于斜面,小車以速率v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當小車與滑輪間的細繩和水平方向成夾角θ2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P的速率為v B.P的速率為vcos θ2C.繩的拉力等于mgsin θ1 D.繩的拉力小于mgsin θ1解析:將小車的速度v進行分解,如圖所示,則有vP=vcos θ2,故A錯誤,B正確。小車向右運動,θ2減小,v不變,則vP逐漸增大,說明物體P沿斜面向上做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T-mgsin θ1=ma,可知繩對P的拉力FT>mgsin θ1,故C、D錯誤。【練一練】如圖所示,AB桿和墻的夾角為θ時,桿的A端沿墻下滑的速度大小為v1,B端沿地面的速度大小為v2,則v1、v2的關系是( )A.v1=v2 B.v1=v2cos θC.v1=v2tan θ D.v1=v2sin θC1.(小船渡河問題)已知河水的流速為v1,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2,且v2>v1,下面用小箭頭表示小船及船頭的指向,則能正確反映小船在最短時間內渡河、最短位移渡河的情景圖示依次是 ( )A.①② B.①⑤ C.④⑤ D.②③C2.(小船渡河問題)如圖所示,小船過河時,船頭偏向上游,與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對于靜水的速度為v,其航線恰好垂直于河岸。現水流速度稍有減小,為保持航線不變,且準時到達對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增大α角,增大vB.減小α角,減小vC.減小α角,保持v不變D.增大α角,保持v不變解析:當水流速度稍有減小時,為保持航線不變,且準時到達對岸,如題圖所示,可知應減小α角,減小v,故B正確,A、C、D錯誤。3.(關聯速度)圖中套在豎直細桿上的環A由跨過定滑輪的不可伸長的輕繩與重物B相連.由于B的質量較大,故在釋放B后,A將沿桿上升,當A環上升至與定滑輪的連線處于水平位置時,其上升速度v1≠0,若這時B的速度為v2,則 ( )A.v2=v1 B.v2>v1C.v2≠0 D.v2=0解析:環上升過程的速度v1可分解為兩個分速度v∥和v⊥,如圖所示,其中v∥為沿繩方向的速度,其大小等于重物B的速度v2;v⊥為繞定滑輪轉動的速度.關系式為v2=v1cos θ,θ為v1與v∥間的夾角.當A上升至與定滑輪的連線處于水平位置時,θ=90°,cos θ=0,即此時v2=0,D項正確.4.(關聯速度)如圖所示,物體A和B的質量均為 m ,且分別用輕繩連接并跨過定滑輪(不計繩子與滑輪、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在用水平變力 F拉物體 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 )A.物體 A 也做勻速直線運動B.繩子的拉力始終大于物體 A 所受的重力C.物體 A 的速度小于物體 B 的速度D.地面對物體 B 的支持力逐漸增大BCD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小船過河繩——桿關聯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