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分攻略·能力突破】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第12講 氯及其化合物(特訓)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分攻略·能力突破】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第12講 氯及其化合物(特訓)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能力突破特訓
時間:60分鐘
選擇題(12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5分,共60分)
1.化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下列關于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Cl2易液化,可用于生產鹽酸
B.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劑
C.鹽酸具有揮發性,可用于除鐵銹
D.NaCl熔點較高,可用作防腐劑
2.有關氯及其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純凈的在氯氣中點燃,不會發生爆炸
B.將新制氯水放在陽光下會產生氣泡,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使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C.常溫下,可以將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氯氣
D.漂白粉比穩定,可露置在空氣中長期保存
3.工業上以氯化鈉為原料可制得、、、和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氯原子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B.中夾角大于中夾角
C.是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D.、、的酸性依次增強
4.為了探究對比、和的漂白能力大小,將等體積等濃度的品紅溶液與三種漂白劑呈噴霧狀分別反應,至完全褪色時,發現消耗三種漂白劑的物質的量相同,但褪色時間最短,次之,最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消耗三種漂白劑的物質的量相同的原因是每摩爾物質得電子數相等
B.漂白速度較快的主要原因是氧化性:
C.漂白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可能和水反應生成的濃度較小
D.、和使品紅溶液褪色后,加熱品紅溶液可使其顏色恢復
5.已知反應(CH3)2S+I2(CH3)2SI2,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A.將(CH3)2SI2與淀粉溶液混合,溶液顯藍色
B.(CH3)2S的名稱為二甲硫醚,常溫下呈液態
C.(CH3)2SI2與水反應生成CH4、HI和H2SO4
D.Cl2可與(CH3)2S反應生成(CH3)2SCl4
6.利用Y形管可制備氯氣及探究其性質,將濃鹽酸滴入裝有固體的小試管中,進行的實驗探究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濃鹽酸與反應,HCl被還原成
B.檢測試紙為濕潤的石蕊試紙,觀察到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C.加熱金屬鈉,觀察到有白煙產生
D.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溶液不恢復紅色
7.下表中,對陳述Ⅰ、Ⅱ的正確性及兩者間因果關系的判斷,完全正確的是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判斷
A 漂白粉使用時為加快其漂白速率往往可滴加適量醋酸 酸性:CH3COOH>HClO Ⅰ對,Ⅱ對,有
B 氯氣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條褪色,能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 說明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氣強 Ⅰ對,Ⅱ對,無
C 雙氧水、氯氣、硫酸銅均可用作殺菌消毒劑 因為雙氧水、氯氣、硫酸銅都具有較強氧化性 Ⅰ對,Ⅱ對,有
D 將Cl2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4,振蕩、靜置,CCl4層為橙紅色 說明氯的氧化性比溴的強 Ⅰ對,Ⅱ對,無
A.A B.B C.C D.D
8.下列表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氯氣:
B.溶液與少量的溶液混合:
C.將溶液滴入明礬溶液中至沉淀質量最大:
D.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檢驗加碘鹽中的:
9.漂白粉在潮濕的空氣中發生的反應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的水溶液能導電,屬于電解質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
C.該反應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 D.氧化性:
10.加碘食鹽中的碘以碘酸鉀()的形式存在。已知反應:,根據上述反應,可用試紙和一些常見試劑進行實驗驗證,下列組合能證明食鹽中含有的是
A.乙醇、碘化鉀淀粉試紙 B.水、淀粉、藍色石蕊試紙
C.乙酸、水、碘化鉀淀粉試紙 D.氯水、淀粉、藍色石蕊試紙
11.下列關于溶液中某些常見離子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證明一定含
B.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證明一定含
C.進行焰色試驗時,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紫色火焰,證明含,不含
D.加入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證明一定含
12.溴化碘()的化學性質類似鹵素單質,它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與水的反應中,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
B.在與水的反應中,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在很多反應中,是強氧化劑
D.跟稀溶液反應生成和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40分)
13.家庭用的洗滌去污劑有下列幾種,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如下:
示例
名稱 管道疏通劑 潔廁靈 彩漂劑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氫氧化物和鋁粉 濃鹽酸 雙氧水 NaClO溶液
用途 清理管道污垢,防堵塞 清理馬桶污垢,除異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鮮艷 消毒漂白
(1)管道疏通劑可用于疏通管道中因毛發、殘渣等造成的堵塞,使用時會產生大量氣泡,且要防止明火,以免發生爆炸,則疏通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在該反應中每生成1mol氣體,被還原的物質的質量為 g.也不能與“潔廁靈”混合使用,降低疏通效果,其原因是 。
(2)潔廁靈與84消毒液混合使用會產生黃綠色的有毒氣體,易造成危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彩漂劑使用時會釋放出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使污垢活化,易于洗滌。但是不能長期存放,會降低彩漂效果,則發生的反應的還原產物為 (寫化學式)。
(4)某興趣小組做如下探究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如圖組裝實驗裝置,并 ;
②向錐形瓶加入10mL的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10mL的彩漂劑,
③將注射器中的彩漂劑慢慢注入錐形瓶中,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④直至不再產生氣泡。
14.含氯物質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與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能作為氯、溴、碘元素非金屬性(原子得電子能力)遞變規律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填序號)。
A.、、的熔點 B.、、的氧化性
C.HCI、HBr、HI的熱穩定性 D.HCl、HBr、HI的酸性
(3)實驗室用強氧化劑制取的化學方程式 。
(4)實驗室制取干燥時,凈化與收集所需裝置的接口連接順序為 。
(5)用NaClO溶液也可以吸收工業尾氣中的NO。其他條件相同,NO轉化為的轉化率隨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鹽酸調節)的變化如圖所示。
a.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其離子方程式為 。
b.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轉化率越高,其原因是 。
(6)某溫度下,將通入NaOH溶液中,反應生成NaCl、NaClO、的混合液,若溶液中、、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b、c,則a、b、c之間的關系為 。
15.是常見的食鹽加碘劑,實驗室制備晶體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碘易溶于乙醚,乙醚微溶于水。
②在水中的溶解度:20℃為8.1 g,80℃為21.8 g;難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 。
(2)步驟②進行萃取操作時,需要放氣,下圖中正確的放氣圖示是 (填標號)。
(3)步驟④中,每1 mol碘單質被氧化,轉移 mol電子。
(4)步驟⑦“中和”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步驟⑧中“洗滌”時,最好選用 作為洗滌劑。
(6)我們食用的加碘鹽中的碘以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和可發生反應:。根據該反應,可用試紙和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實驗,證明食鹽中存在。可供選用的物質有:淀粉、蒸餾水、食糖、食醋、白酒、藍色石蕊試紙、紅色石蕊試紙、碘化鉀淀粉試紙。進行上述實驗時必須使用的物質是 。
16.又稱百毒凈,可用于水的凈化和紙張、紡織品的漂白。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和加熱裝置省略)制備并探究的某些性質。
已知:溫度高于會分解為與。
(1)儀器a的名稱為 。
(2)裝置A用于制備,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關閉止水夾②,打開止水夾①③,通空氣一段時間后,裝置C中生成,該反應體現了的 性。由于生成的反應放熱,為防止 ,所以采用冷水浴。若關閉止水夾③,打開止水夾②,B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
(4)城市飲用水處理新技術用替代,如果以單位質量的氧化劑所得到的電子數來表示消毒效率,那么消毒殺菌劑的消毒效率是的 倍(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能力突破特訓
時間:60分鐘
選擇題(12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5分,共60分)
1.化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下列關于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Cl2易液化,可用于生產鹽酸
B.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劑
C.鹽酸具有揮發性,可用于除鐵銹
D.NaCl熔點較高,可用作防腐劑
【答案】B
【解析】A.Cl2可用于生產鹽酸是因為氯氣與氫氣反應生成HCl,HCl溶于水形成鹽酸,Cl2易液化與用于生產鹽酸無關,故不選A;
B.NaClO具有強氧化性,因此具有漂白性,常用作漂白劑,故選B;
C.鹽酸有酸性,能與鐵銹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因此鹽酸可用于除鐵銹,與其揮發性無對應關系,故不選C;
D.NaCl濃度較高時會導致微生物因體內脫水而死亡,可以殺菌起到防腐效果,與其熔點高無對應關系,故不選D;
選B。
2.有關氯及其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純凈的在氯氣中點燃,不會發生爆炸
B.將新制氯水放在陽光下會產生氣泡,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使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C.常溫下,可以將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氯氣
D.漂白粉比穩定,可露置在空氣中長期保存
【答案】A
【解析】A.將純凈的在中點燃,安靜地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不會爆炸,A項正確;
B.將新制氯水放在陽光下會產生氣泡,主要是因為光照使分解,產生,B項錯誤;
C.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氯氣需要加熱條件,C項錯誤;
D.漂白粉比穩定,但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其中的Ca(ClO)2會與空氣中的CO2反應,D項錯誤;
故選A。
3.工業上以氯化鈉為原料可制得、、、和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氯原子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B.中夾角大于中夾角
C.是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D.、、的酸性依次增強
【答案】D
【解析】A.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只有還原性,兩種微粒的化學性質不相同,A錯誤;
B.、中的原子的雜化方式均為雜化,但中的原子的最外層有1對孤對電子,由于孤對電子對共用電子對的排斥作用,使得中夾角小于,即中夾角小于中夾角,B錯誤;
C.分子的空間結構為V形,是極性分子,C錯誤;
D.同種元素不同價態的含氧酸,化合價越高,酸性越強,故、、的酸性依次增強,D正確;
故選D。
4.為了探究對比、和的漂白能力大小,將等體積等濃度的品紅溶液與三種漂白劑呈噴霧狀分別反應,至完全褪色時,發現消耗三種漂白劑的物質的量相同,但褪色時間最短,次之,最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消耗三種漂白劑的物質的量相同的原因是每摩爾物質得電子數相等
B.漂白速度較快的主要原因是氧化性:
C.漂白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可能和水反應生成的濃度較小
D.、和使品紅溶液褪色后,加熱品紅溶液可使其顏色恢復
【答案】D
【解析】A.O3、H2O2和Cl2與等體積等濃度的品紅溶液分別反應時,這三種物質具有強氧化性而使品紅溶液褪色,至完全褪色時,發現消耗三種漂白劑的物質的量相同,說明三種物質轉移電子物質的量相等,即每摩爾物質得電子數相等,故A正確;
B.反應速率快慢是由物質本身性質決定的,外界只是影響因素,O3漂白速度比H2O2漂白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氧化性:O3>H2O2,故B正確;
C.物質的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小,氯氣溶解性較小,1體積水只能溶解2體積氯氣,所以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HClO濃度較小,則Cl2漂白速度最慢,故C正確;
D.、和為氧化型漂白劑,使品紅溶液褪色后是不可逆過程,加熱品紅溶液不能使其顏色恢復,故D錯誤;
故選:D。
5.已知反應(CH3)2S+I2(CH3)2SI2,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A.將(CH3)2SI2與淀粉溶液混合,溶液顯藍色
B.(CH3)2S的名稱為二甲硫醚,常溫下呈液態
C.(CH3)2SI2與水反應生成CH4、HI和H2SO4
D.Cl2可與(CH3)2S反應生成(CH3)2SCl4
【答案】C
【解析】A.由題干信息可知,(CH3)2S+I2(CH3)2SI2,故將(CH3)2SI2與淀粉溶液混合時將有I2生成,故溶液顯藍色,A不合題意;
B.已知(CH3)2O的名稱為二甲基醚,是一種無色液體,則(CH3)2S的名稱為二甲硫醚,(CH3)2S的相對分子質量比(CH3)2O,沸點(CH3)2S高于(CH3)2O,故(CH3)2S常溫下呈液態,B不合題意;
C.(CH3)2SI2 中C為-4價,H為+1價,S為+4價,I為-1價,故(CH3)2SI2與水反應生成CH4、HI和H2SO3,C符合題意;
D.(CH3)2SI2 中C為-4價,H為+1價,S為+4價,I為-1價,故Cl2與(CH3)2S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H3)2SCl4,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C。
6.利用Y形管可制備氯氣及探究其性質,將濃鹽酸滴入裝有固體的小試管中,進行的實驗探究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濃鹽酸與反應,HCl被還原成
B.檢測試紙為濕潤的石蕊試紙,觀察到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C.加熱金屬鈉,觀察到有白煙產生
D.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溶液不恢復紅色
【答案】A
【解析】A.濃鹽酸與反應,HCl中氯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成,A錯誤;
B.氯氣和水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鹽酸具有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物質褪色,檢測試紙為濕潤的石蕊試紙,則觀察到試紙先變紅后褪色,B正確;
C.加熱金屬鈉,鈉和氯氣生成氯化鈉固體,觀察到有白煙產生,C正確;
D.次氯酸的漂白具有不可逆性,故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溶液不恢復紅色,D正確;
故選A。
7.下表中,對陳述Ⅰ、Ⅱ的正確性及兩者間因果關系的判斷,完全正確的是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判斷
A 漂白粉使用時為加快其漂白速率往往可滴加適量醋酸 酸性:CH3COOH>HClO Ⅰ對,Ⅱ對,有
B 氯氣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條褪色,能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 說明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氣強 Ⅰ對,Ⅱ對,無
C 雙氧水、氯氣、硫酸銅均可用作殺菌消毒劑 因為雙氧水、氯氣、硫酸銅都具有較強氧化性 Ⅰ對,Ⅱ對,有
D 將Cl2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4,振蕩、靜置,CCl4層為橙紅色 說明氯的氧化性比溴的強 Ⅰ對,Ⅱ對,無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漂白粉起漂白作用的是ClO-,醋酸的酸性大于HClO,所以加入醋酸后醋酸與Ca(ClO)2反應生成HClO,符合強酸制弱酸原則,故A正確;
B.Ⅰ與Ⅱ有因果關系,氯氣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條褪色,氯氣與水反應得到次氯酸,次氯酸能使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氣強,故B錯誤;
C.硫酸銅幾乎沒有氧化性,故C錯誤;
D.Ⅰ與Ⅱ有因果關系,將Cl2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4,振蕩、靜置,CCl4層為橙紅色,Cl2氧化Br-生成Br2,說明說明氯的氧化性比溴的強,故D錯誤;
故本題選A。
8.下列表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氯氣:
B.溶液與少量的溶液混合:
C.將溶液滴入明礬溶液中至沉淀質量最大:
D.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檢驗加碘鹽中的:
【答案】C
【解析】A.向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氯氣:,A項錯誤;
B.少量的溶液,按“少定多變”規律,與按反應,B項錯誤;
C.溶液滴入明礬中至沉淀質量最大的離子方程式為:,C項正確;
D.醋酸是弱酸,不拆分,D項錯誤;
答案選C。
9.漂白粉在潮濕的空氣中發生的反應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的水溶液能導電,屬于電解質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
C.該反應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 D.氧化性:
【答案】A
【解析】A.的水溶液能導電,是因為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可以導電,因此碳酸是電解質,但本身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是非電解質,故A符合題意;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故B不符合題意;
C.該反應中元素化合價未發生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故C不符合題意;
D.在潮濕的空氣中轉化為HClO,才能依靠HClO的強氧化性消毒,則氧化性:,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加碘食鹽中的碘以碘酸鉀()的形式存在。已知反應:,根據上述反應,可用試紙和一些常見試劑進行實驗驗證,下列組合能證明食鹽中含有的是
A.乙醇、碘化鉀淀粉試紙 B.水、淀粉、藍色石蕊試紙
C.乙酸、水、碘化鉀淀粉試紙 D.氯水、淀粉、藍色石蕊試紙
【答案】C
【解析】A.乙醇、碘化鉀淀粉試紙不能提供氫離子以及形成溶液,不能進行驗證,A不選;
B.水、淀粉、藍色石蕊試紙不能提供氫離子和碘離子,不能進行驗證,B不選;
C.可將食鹽用水溶解,淀粉碘化鉀試紙可以提供I-和淀粉,H+可由乙酸來提供,再結合I2的特性(遇淀粉變藍),則乙酸、水、碘化鉀淀粉試紙可證明食鹽中存在,故C選,
D.氯水、淀粉、藍色石蕊試紙不能提供碘離子,故無法進行檢測,D不選;
答案選C。
11.下列關于溶液中某些常見離子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證明一定含
B.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證明一定含
C.進行焰色試驗時,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紫色火焰,證明含,不含
D.加入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證明一定含
【答案】D
【解析】A.能使銀離子產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有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等,所以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故A錯誤;
B.亞硫酸根、碳酸根、硫酸根和鋇離子反應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原溶液不一定含,故B錯誤;
C.進行焰色試驗時,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紫色火焰,透過藍色鈷玻璃目的是濾去黃色光的干擾,證明有K元素,不一定是,但不能說明沒有Na元素,故C錯誤;
D.溶液用來檢驗,溶液變為紅色,說明含有,故D正確;
答案選D。
12.溴化碘()的化學性質類似鹵素單質,它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與水的反應中,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
B.在與水的反應中,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在很多反應中,是強氧化劑
D.跟稀溶液反應生成和
【答案】B
【解析】A.在反應中,沒有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故A正確;
B.根據A的分析可知,B錯誤;
C.溴化碘()的化學性質類似鹵素單質,鹵素單質有強氧化性,則在很多反應中,是強氧化劑,故C正確;
D.由氯氣與的反應可知,和稀溶液反應生成和,故D正確;
故選B。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40分)
13.家庭用的洗滌去污劑有下列幾種,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如下:
示例
名稱 管道疏通劑 潔廁靈 彩漂劑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氫氧化物和鋁粉 濃鹽酸 雙氧水 NaClO溶液
用途 清理管道污垢,防堵塞 清理馬桶污垢,除異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鮮艷 消毒漂白
(1)管道疏通劑可用于疏通管道中因毛發、殘渣等造成的堵塞,使用時會產生大量氣泡,且要防止明火,以免發生爆炸,則疏通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在該反應中每生成1mol氣體,被還原的物質的質量為 g.也不能與“潔廁靈”混合使用,降低疏通效果,其原因是 。
(2)潔廁靈與84消毒液混合使用會產生黃綠色的有毒氣體,易造成危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彩漂劑使用時會釋放出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使污垢活化,易于洗滌。但是不能長期存放,會降低彩漂效果,則發生的反應的還原產物為 (寫化學式)。
(4)某興趣小組做如下探究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如圖組裝實驗裝置,并 ;
②向錐形瓶加入10mL的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10mL的彩漂劑,
③將注射器中的彩漂劑慢慢注入錐形瓶中,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④直至不再產生氣泡。
【答案】(1) 2Al+2OH-+2H2O=AlO+3H2↑ 36 鹽酸與NaOH反應生成NaCl,Al和NaCl不反應
(2)2H++Cl-+ClO-=Cl2↑+H2O
(3)H2O
(4) 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NaClO+H2O2=H2O+O2↑+NaCl
【解析】(1)管道疏通劑主要成分是氫氧化物和鋁粉,將其放入下水管道時,Al、OH-溶液反應產生H2和Al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AlO+3H2↑。其反應方程式實質為2Al+2NaOH+6H2O=2NaAlO2+3H2↑+4H2O,在該反應中Al作還原劑被氧化;H2O為氧化劑被還原,每反應產生1molH2,消耗2mol的水,其質量為m(H2O)=2mol×18g/mol=36g;潔廁靈主要成分是濃鹽酸,管道疏通劑主要成分是氫氧化物和鋁粉,二者混合時,潔廁靈中的鹽酸與管道疏通劑NaOH會反應生成NaCl,而Al和NaCl不反應,導致疏通效果降低;
(2)潔廁靈主要成分是濃鹽酸,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溶液,若二者混合使用,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H++Cl-+ClO-=Cl2↑+H2O,反應產生有毒氣體Cl2,造成危險;
(3)彩漂劑主要成分是雙氧水,該物質不穩定,容易分解產生O2和H2O,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H2O2分解導致物質濃度降低,因而會降低彩漂效果。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其中H2O是還原產物,O2是氧化產物;
(4)①對于產生氣體的裝置,組裝完儀器后,首先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再加入藥品進行化學實驗。
③加入的84消毒液中的NaClO與彩漂劑的有效成分H2O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H2O、O2、NaCl,根據電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應方程式為:NaClO+H2O2=H2O+O2↑+NaCl。
14.含氯物質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與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能作為氯、溴、碘元素非金屬性(原子得電子能力)遞變規律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填序號)。
A.、、的熔點 B.、、的氧化性
C.HCI、HBr、HI的熱穩定性 D.HCl、HBr、HI的酸性
(3)實驗室用強氧化劑制取的化學方程式 。
(4)實驗室制取干燥時,凈化與收集所需裝置的接口連接順序為 。
(5)用NaClO溶液也可以吸收工業尾氣中的NO。其他條件相同,NO轉化為的轉化率隨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鹽酸調節)的變化如圖所示。
a.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其離子方程式為 。
b.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轉化率越高,其原因是 。
(6)某溫度下,將通入NaOH溶液中,反應生成NaCl、NaClO、的混合液,若溶液中、、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b、c,則a、b、c之間的關系為 。
【答案】(1)
(2)BC
(3)
(4)cdbae
(5) 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濃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強
(6)
【解析】(1)與氯元素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是F,9號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故答案為:(見圖像)
(2)A.單質熔沸點與范德華力有關,A錯誤;
B.Cl2 、Br2、I2氧化性減弱,說明非金屬性減弱;B正確;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說明非金屬性越強,C正確;
D.非含氧酸的酸性強弱表示鍵的穩定性,D錯誤;
故答案為:BC
(3)根據實驗室制取Cl2原理,則反應方程式為: MnO2+4HCl(濃) ΔMnCl2+Cl2↑+2H2O
故答案為: MnO2+4HCl(濃) ΔMnCl2+Cl2↑+2H2O
(4)生成的氯氣中含有雜質水蒸氣及HCl氣體,所以應該先用飽和食鹽水除HCl,再用濃硫酸除水蒸氣,再根據洗氣瓶長進短出原則,接口的連接順序為:cdbae;
故答案為:cdbae。
(5)根據氧化還原原理進行書寫及配平:3HClO+2NO+H2O=3Cl +2NO+5H+,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濃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強,NO轉化率越高;
故答案為:3HClO+2NO+H2O=3Cl+2NO+5H;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濃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強。
(6)根據氧化還原的得失電子守恒,Cl2~Cl-失去amol電子數,Cl2生成ClO 得bmol 電子,生成ClO得5cmol電子,得失電子守恒a=b+5c;
故答案為:a=b+5c。
15.是常見的食鹽加碘劑,實驗室制備晶體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碘易溶于乙醚,乙醚微溶于水。
②在水中的溶解度:20℃為8.1 g,80℃為21.8 g;難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 。
(2)步驟②進行萃取操作時,需要放氣,下圖中正確的放氣圖示是 (填標號)。
(3)步驟④中,每1 mol碘單質被氧化,轉移 mol電子。
(4)步驟⑦“中和”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步驟⑧中“洗滌”時,最好選用 作為洗滌劑。
(6)我們食用的加碘鹽中的碘以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和可發生反應:。根據該反應,可用試紙和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實驗,證明食鹽中存在。可供選用的物質有:淀粉、蒸餾水、食糖、食醋、白酒、藍色石蕊試紙、紅色石蕊試紙、碘化鉀淀粉試紙。進行上述實驗時必須使用的物質是 。
【答案】(1)
(2)C
(3)10
(4)
(5)乙醇
(6)食醋、碘化鉀淀粉試紙
【解析】(1)步驟①碘離子被過氧化氫氧化為碘單質,“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
(2)步驟②進行萃取操作時,需要放氣,放氣時應將分液漏斗的下端傾斜朝上,打開活塞,就可放氣,選C。
(3)步驟④中,碘單質()被氧化為,碘元素化合價由0升高為+5,每1 mol碘單質被氧化,轉移10 mol電子。
(4)步驟⑦ 和KOH反應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溶于水,難溶于乙醇,為減少產品損失,步驟⑧中“洗滌”時,最好選用乙醇作為洗滌劑。
(6)證明食鹽中存在,檢驗時應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淀粉遇到生成的單質碘變藍色,故可選用食醋、碘化鉀淀粉試紙。
16.又稱百毒凈,可用于水的凈化和紙張、紡織品的漂白。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和加熱裝置省略)制備并探究的某些性質。
已知:溫度高于會分解為與。
(1)儀器a的名稱為 。
(2)裝置A用于制備,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關閉止水夾②,打開止水夾①③,通空氣一段時間后,裝置C中生成,該反應體現了的 性。由于生成的反應放熱,為防止 ,所以采用冷水浴。若關閉止水夾③,打開止水夾②,B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
(4)城市飲用水處理新技術用替代,如果以單位質量的氧化劑所得到的電子數來表示消毒效率,那么消毒殺菌劑的消毒效率是的 倍(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1)三頸燒瓶
(2)
(3) 還原 雙氧水分解(或生成物分解) 紅色布條褪色
(4)1.57
【解析】在裝置A中NaClO3、H2C2O4和過量H2SO4反應:,生成ClO2氣體,若將生成的ClO2氣體通入裝置B中,能使紅色布條褪色,若將生成的ClO2氣體通入裝置C中,ClO2與雙氧水在堿性條件下生成NaClO2、氧氣和水,其離子方程式為:2ClO2+2NaOH+H2O2=2NaClO2+2H2O+O2;裝置D用于吸收尾氣。
(1)儀器a的名稱是三頸燒瓶。
(2)裝置A的三頸燒瓶中與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制備,中C由價升高為價,中由價降為價,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裝置C中發生反應,生成,被還原為,該反應體現了的還原性;生成的反應放熱,由于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在溫度高于60℃時也會分解,所以實驗時需采用冷水浴;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漂白有色布條,若關閉止水夾③,打開止水夾②,B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紅色布條褪色。
(4)中氯元素由價降為價,轉移電子,轉移電子,,即的消毒效率是的倍。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岳阳县| 高淳县| 航空| 应用必备| 溧水县| 三台县| 文化| 勃利县| 商丘市| 永胜县| 黔西| 湖北省| 瓦房店市| 屯门区| 巴塘县| 长泰县| 巩留县| 尤溪县| 八宿县| 苏尼特右旗| 陕西省| 河东区| 会理县| 大英县| 泸定县| 阳春市| 个旧市| 涟源市| 色达县| 通河县| 临安市| 长乐市| 安图县| 凉山| 柳江县| 卓尼县| 朝阳县| 信阳市| 梁平县|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