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學案--第13講 硫及其化合物(講義)(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學案--第13講 硫及其化合物(講義)(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
1.硫單質的性質及應用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
①游離態: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里。
②化合態
(2)硫單質的物理性質
硫單質俗稱硫黃,是一種淡黃色固體;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如單斜硫、斜方硫等。
(3)從化合價的角度認識硫單質的化學性質
H2O2
①與金屬反應表現氧化性
②與非金屬反應
③與強氧化劑反應(如濃硫酸):S+2H2SO4(濃)3SO2↑+2H2O,表現還原性。
2.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質
二氧化硫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是大氣污染物之一;易溶于水,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溶解約40體積SO2。
(2)化學性質
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②氧化性(如與H2S溶液反應):
SO2+2H2S===3S↓+2H2O
③還原性
④漂白性:可使品紅溶液等有機色質褪色,生成不穩定的化合物。
3.SO2與HClO、H2O2、Na2O2、活性炭漂白原理的比較
SO2 HClO、H2O2、Na2O2、O3 活性炭
漂白原理 與有色物質結合生成無色物質 將有色物質氧化為無色物質 吸咐有色物質
變化類型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是否可逆 可逆,加熱或久置后恢復原來顏色 不可逆,加熱或久置后不恢復原來顏色 —
漂白對象 有色的有機物,不能漂白指示劑 有色的有機物和指示劑 有機色質
4.三氧化硫(SO3)
SO3在標準狀況下為無色、針狀晶體,能與水反應: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熱,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堿性氧化物或堿都能反應生成硫酸鹽。
5.硫的氧化物的污染與治理
(1)來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燒及金屬礦物的冶煉等。
(2)危害:危害人體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6)。
(3)治理:燃煤脫硫,改進燃燒技術。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徑有兩個:
途徑1:空氣中飄塵的催化作用,使2SO2+O22SO3、SO3+H2O===H2SO4。
途徑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1)單質硫燃燒時,產物只能是SO2,無論O2的量是否充足,均不會生成SO3。
(2)汞蒸氣有毒,實驗室里不慎灑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進行處理(Hg+SHgS)。
(3)實驗室中,殘留在試管內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熱的NaOH溶液除去。
(4)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的是SO2的漂白性,加熱后溶液顏色復原;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氯水、碘水褪色表現的是SO2的還原性,加熱后溶液顏色不復原。
(5)SO2不能漂白酸堿指示劑,SO2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但不能使之褪色。
(6)SO2通入氫硫酸、硫化鈉溶液中都會出現淺黃色沉淀,表現了SO2的氧化性。
(7)檢驗SO2和CO2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
SO2和CO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檢驗二者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為
流程設計 檢驗SO2 除去SO2 檢驗SO2是否除盡 檢驗CO2
選用試劑 品紅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紅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預期現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變渾濁
注意:有時為簡化裝置,可將除去SO2和檢驗SO2是否除盡合并為一個裝置,用較濃的酸性KMnO4溶液,現象是酸性KMnO4溶液顏色變淺。
(8)常見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質的比較
用于漂白的物質 實際參與漂白的物質 漂白原理 變化類別 漂白特點 漂白的對象
活性炭 活性炭 吸附漂白 物理變化 物理漂白,不可逆 一般用于溶液漂白
氯水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進行漂白 化學變化 氧化還原漂白,不可逆 可以漂白較多有色物質
次氯酸鹽
次氯酸
過氧化鈉 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的強氧化性 化學變化 氧化還原漂白,不可逆 可以漂白較多有色物質
過氧化氫
二氧化硫 亞硫酸 亞硫酸與有色物質化合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 化學變化 非氧化還原漂白,可逆 具有選擇性,如可漂白品紅、棉、麻、草等
(9)鑒別SO2和CO2的方法
試劑 現象及結論 原理(化學方程式)
品紅溶液 使品紅溶液退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紅溶液退色的是CO2 —
高錳酸鉀溶液 使溶液紫色退去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溴水 使溶液橙色退去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Br2+2H2O+SO22HBr+H2SO4
硝酸酸化的硝酸鋇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2H2O+2HNO3+3SO23H2SO4+2NO↑ Ba(NO3)2+H2SO4BaSO4↓+2HNO3
FeCl3溶液 使溶液由棕黃色變淺綠色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2FeCl3+SO2+2H2OFeCl2+FeSO4+4HCl
考向1 性質多樣的SO2
【典例1】(2024·浙江·高三校聯考開學考試)SO2是一種常見氧化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SO2屬于弱電解質 B.SO2可用作食品添加劑
C.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D.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硫屬于非電解質,故A錯誤;
B.食品中適量添加二氧化硫可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故B正確;
C.SO2中硫元素為+4價,既能升高也能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故C正確;
D.SO2具有漂白性,能與有色物質結合為無水物質,故D正確;
答案選A。
【變式練1】(2024·河北·高三統考期末)古代酒農用硫磺熏烤過的橡木桶盛放葡藥酒,可以延長葡萄酒的保質期,二氧化硫作為葡萄酒的添加劑歷史悠久。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硫在葡萄酒中的抗氧化作用:
B.二氧化硫通入含氫氧化鉀的溶液中:
C.少量氣體通入溶液中:
D.硫代硫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答案】D
【解析】A.電荷、原子均不守恒,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A錯誤;
B.當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鉀1:1反應時恰好生成,當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鉀1:2反應時恰好生成和水,故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鉀反應得到的既有也有,B錯誤;
C.具有氧化性,能將氧化為,自身被還原為,故二者發生的應是氧化還原反應,C錯誤;
D.硫代硫酸根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可發生歧化反應生成淡黃色的硫單質和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題中離子方程式無誤,D正確;
故選D。
【變式練2】(2024·福建·高三校考階段練習)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的氧化性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還原性
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
【答案】C
【解析】A.Ⅰ中試管內發生反應 ,氫元素化合價不變, 不體現氧化性,故A錯誤;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漂白性,故B錯誤;
C.Ⅰ試管內發生反應,Ⅲ試管內發生反應,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故C正確;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反應速率減慢,Ⅳ中紅色褪去的速率減慢,故D錯誤;
故選C。
考向2 SO2與CO2的檢驗
【典例2】(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為除去氣體中的氣體,下列儀器和藥品的選擇合理的是儀器:①洗氣瓶 ②干燥管藥品:③堿石灰 ④純堿溶液 ⑤小蘇打溶液
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洗氣瓶必須與液態試劑對應,干燥管必須與固態試劑對應。既能與溶液反應,又能與溶液反應;能與溶液反應,不能與溶液反應,故把混合氣體通入含有小蘇打溶液的洗氣瓶,故選A。
【變式練3】(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試劑不能鑒別SO2和CO2氣體的是
①石灰水 ②H2S 溶液 ⑧KMnO4 溶液 ④溴水 ⑤品紅溶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只有① D.①③
【答案】C
【解析】①石灰水與二氧化硫反應產生白色的亞硫酸鈣沉淀,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白色的碳酸鈣沉淀,石灰水都會變渾濁,現象相同,不能鑒別;
②H2S溶液與二氧化硫反應產生黃色渾濁物硫單質,與二氧化碳不反應,可以鑒別;
③KMnO4溶液與二氧化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褪色,與二氧化碳不反應,可以鑒別;
④溴水與二氧化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褪色,與二氧化碳不反應,可以鑒別;
⑤品紅溶液遇到二氧化硫褪色,遇到二氧化碳不褪色,可以鑒別;
綜上所述,不能鑒別SO2和CO2氣體的只有①,答案選C。
【變式練4】(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檢驗 SO2 中是否含有CO2,應采用的方法是
A.通過石灰水
B.通過品紅溶液
C.先通過酸性KMnO4 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D.先通過NaHCO3 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錯誤;
B.品紅溶液不能用來檢驗二氧化碳,B錯誤;
C.先通過高錳酸鉀溶液,二氧化硫被反應掉,再通過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可證明有二氧化碳,C正確;
D.亞硫酸酸性比碳酸強,二氧化硫通過碳酸氫鈉溶液會生成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能證明原來的二氧化硫中含有二氧化碳,D錯誤;
故選C。
1.(2024·安徽·高考真題)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過氧化鈉和硫黃:加水,振蕩 B.水晶和玻璃:X射線衍射實驗
C.氯化鈉和氯化鉀:焰色試驗 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蕩
【答案】D
【詳解】A.過氧化鈉可以與水發生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氫氧化鈉,硫不溶于水,A可以鑒別;
B.水晶為晶體,有獨立的晶格結構,玻璃為非晶體,沒有獨立的晶格結構,可以用X射線衍射實驗進行鑒別,B可以鑒別;
C.鈉的焰色為黃色,鉀的焰色為紫色(需透過藍色鈷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試驗鑒別,C可以鑒別;
D.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層,不能用溴水鑒別苯和甲苯,D不可以鑒別;
故答案選D。
2.(2024·浙江·高考真題)物質微觀結構決定宏觀性質,進而影響用途。下列結構或性質不能解釋其用途的是
選項 結構或性質 用途
A 石墨呈層狀結構,層間以范德華力結合 石墨可用作潤滑劑
B 具有氧化性 可用作漂白劑
C 聚丙烯酸鈉()中含有親水基團 聚丙烯酸鈉可用于制備高吸水性樹脂
D 冠醚18-冠-6空腔直徑()與直徑()接近 冠醚18-冠-6可識別,能增大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答案】B
【詳解】A. 石墨呈層狀結構,層間以范德華力結合,該作用力較小,層與層容易滑動,石墨可用作潤滑劑,A正確;
B. 具有漂白性,可用作漂白劑,B錯誤;
C. 聚丙烯酸鈉()中含有親水基團-COO-,聚丙烯酸鈉可用于制備高吸水性樹脂,C正確;
D. 冠醚18-冠-6空腔直徑()與直徑()接近,可識別,使K+存在于其空腔中,進而能增大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D正確;
故選B。
3.(2024·河北·高考真題)圖示裝置不能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的是(加熱、除雜和尾氣處理裝置任選)
選項 氣體 試劑
A 飽和溶液+濃硫酸
B 濃鹽酸
C 固體熟石灰
D 石灰石+稀鹽酸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如圖所示的氣體發生裝置可以為固液加熱型反應,也可以是固液不加熱型;右側氣體收集裝置,長進短出為向上排空氣法,短進長出為向下排空氣法,裝滿水后短進長出為排水法;
【詳解】A.飽和溶液和濃硫酸反應可以制,使用固液不加熱制氣裝置,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以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A不符合題意;
B.和濃鹽酸加熱反應可以制,使用固液加熱制氣裝置,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以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B不符合題意;
C.固體與熟石灰加熱可以制需要使用固固加熱制氣裝置,圖中裝置不合理,不能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C符合題意;
D.石灰石(主要成分為)和稀鹽酸反應可以制,使用固液不加熱制氣裝置,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以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D不符合題意;
本題選C。
4.(2024·湖北·高考真題)過量與以下的溶液反應,下列總反應方程式錯誤的是
溶液 現象 化學方程式
A 產生淡黃色沉淀
B 溶液由棕黃色變淺綠色
C 溶液褪色,產生白色沉淀
D (含酚酞) 溶液由紅色變無色
A.A B.B C.C D.D
【答案】A
【詳解】A.過量 與的溶液反應,生成產生的淡黃色沉淀是S,還生成,過量不能生成,因此,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錯誤;
B.過量 與的溶液反應,生成,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正確;
C.過量 與的溶液反應,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 正確;
D.水解使溶液顯堿性,其水溶液能使酚酞變紅;過量 與的溶液反應,生成,溶液顯酸性,因此,溶液由紅色變無色,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D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A。
5.(2024·山東·高考真題)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石灰乳除去廢氣中二氧化硫,體現了的堿性
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體現了的氧化性
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體現了的難溶性
D.用氨水配制銀氨溶液,體現了的配位性
【答案】C
【詳解】A.SO2是酸性氧化物,石灰乳為Ca(OH)2,呈堿性,吸收SO2體現了Ca(OH)2的堿性,A正確;
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發生的反應為,體現了Fe3+的氧化性,B正確;
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利用的是在膠體中加入電解質發生聚沉這一性質,與CaSO4難溶性無關,C錯誤;
D.銀氨溶液的配制是在硝酸銀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AgOH,最后生成易溶于水的Ag(NH3)2OH,Ag(NH3)2OH中Ag+和NH3之間以配位鍵結合,體現了NH3的配位性,D正確;
故選C。
6.(2024·安徽·高考真題)下列選項中的物質能按圖示路徑在自然界中轉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D
【詳解】A.Cl2與水反應生成HClO和HCl,無法直接生成NaClO,A錯誤;
B.SO2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而不是硫酸,B錯誤;
C.氧化鐵與水不反應,不能生成氫氧化鐵沉淀,C錯誤;
D.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D正確;
故答案選D。
7.(2024·全國·高考真題)對于下列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相應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試管壁上的銀鏡用稀硝酸清洗:
B.工業廢水中的用去除:
C.海水提溴過程中將溴吹入吸收塔:
D.用草酸標準溶液測定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
【答案】C
【詳解】A.試管壁上的銀鏡用稀硝酸清洗,銀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銀和一氧化氮 氣體,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不正確;
B.由于的溶解度遠遠小于,因此,工業廢水中的用去除,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不正確;
C.海水提溴過程中將溴吹入吸收塔,在水溶液中將還原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正確;
D.用草酸標準溶液測定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被氧化為,屬于弱酸,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D不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C。
8.(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的氧化性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還原性
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
【答案】C
【解析】A.Ⅰ中試管內發生反應 ,氫元素化合價不變, 不體現氧化性,故A錯誤;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漂白性,故B錯誤;
C.Ⅰ試管內發生反應,Ⅲ試管內發生反應,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故C正確;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反應速率減慢,Ⅳ中紅色褪去的速率減慢,故D錯誤;
故選C。
1.硫酸的物理性質
H2SO4是無色液體,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時可放出大量的熱,濃H2SO4稀釋的方法是將濃H2SO4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2.硫酸是強電解質,寫出稀硫酸與下列物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Fe:Fe+2H+===Fe2++H2↑;
②MgO:MgO+2H+===Mg2++H2O;
③Ba(OH)2:Ba2++2OH-+2H++SO===BaSO4↓+2H2O;
④Na2SO3:SO+2H+===H2O+SO2↑;
⑤BaCl2:Ba2++SO===BaSO4↓。
3.濃H2SO4的特性
(1)填寫下表
實驗 實驗現象 硫酸的特性
少量膽礬加入濃硫酸中 藍色固體變白 吸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滴在濾紙上 沾有濃H2SO4的濾紙變黑 脫水性
將銅片加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中加熱 銅片逐漸溶解,產生無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強氧化性
(2)分別寫出濃硫酸與Cu、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2H2SO4(濃)CuSO4+SO2↑+2H2O、C+2H2SO4(濃)CO2↑+2SO2↑+2H2O。
(3)常溫下,鐵、鋁遇濃H2SO4鈍化,可用鋁槽車運輸濃H2SO4。
4.SO的檢驗
檢驗SO的正確操作方法:被檢液取清液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判斷有無SO)。
先加稀鹽酸的目的是防止CO、SO、Ag+干擾,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整個過程中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O+2H+===CO2↑+H2O、SO+2H+===SO2↑+H2O、Ag++Cl-===AgCl↓、Ba2++SO===BaSO4↓。
1.濃硫酸與金屬的反應規律
(1)鈍化:常溫下濃硫酸使Fe、Al鈍化,若加熱或將濃硫酸稀釋,則可以繼續反應。
(2)與活潑金屬(如Zn)反應:開始產生SO2,硫酸濃度變小后,產生H2。
(3)與某些不活潑金屬(如Cu)反應:開始產生SO2(加熱),濃度變小后,稀硫酸不再與Cu反應。如1 mol Cu與含2 mol H2SO4的濃硫酸充分反應,生成SO2的物質的量小于1 mol。
(4)濃硫酸在與金屬的反應中既表現強氧化性(生成SO2)又表現酸性(生成硫酸鹽)。濃硫酸在與非金屬的反應中只表現氧化性。
2.SO檢驗的易錯點
(1)誤將Ag+、Pb2+判斷成SO。如向待測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便斷定含SO。其錯誤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而含Ag+或Pb2+時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Ag++Cl-===AgCl↓(白色),Pb2++2Cl-===PbCl2↓(白色)。
(2)誤將SO判斷成SO。如向待測液中滴加用稀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誤以為有SO。該錯誤是未注意NO具有強氧化性,在酸性環境中發生反應:Ba2++SO===BaSO3↓(白色),3BaSO3+2H++2NO===3BaSO4↓(白色)+2NO↑+H2O。
3.硫酸的特性
(1)H2SO4是高沸點、難揮發性的強酸,利用這一性質可以制取HCl和HF:H2SO4(濃)+NaClNaHSO4+HCl↑,CaF2+H2SO4(濃)CaSO4+2HF↑。
(2)吸水性。
濃硫酸具有吸收水(如氣體中、液體中的水分子,以及固體中的結晶水等)的性能,吸水性是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因此濃硫酸可作為吸水劑或干燥劑。
濃硫酸能干燥三類氣體:中性氣體,如H2、O2、N2、CO、NO、CH4等;某些酸性氣體,如SO2、CO2、HCl、HF等;某些氧化性氣體,如F2、Cl2等。
②濃硫酸不能干燥兩類氣體:堿性氣體,如氨氣(NH3);還原性氣體,如HBr、HI、H2S等。
(3)脫水性。
濃硫酸可將許多有機化合物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脫水性是濃硫酸的化學性質。如:
C12H22O1112C+11H2O
HCOOHCO↑+H2O。
4.鑒別稀硫酸和濃硫酸的方法
方法一:取少量蒸餾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試樣,如能放出大量熱的則為濃硫酸,無明顯變化的則為稀硫酸。
方法二:觀察狀態,濃硫酸為黏稠狀液體,而稀硫酸為黏稠度較小的溶液。
方法三:取等體積的兩份物質置于小燒杯中用手掂掂,因為濃硫酸的密度較大,相同體積的濃硫酸和稀硫酸比較,濃硫酸的質量大得多,感覺較重。
方法四:取少量試樣,向其中投入鐵片,若產生大量氣體則為稀硫酸(Fe+2H+Fe2++H2↑),若無明顯現象(鈍化),則為濃硫酸。
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試樣在紙上寫字,立即變黑(濃硫酸的脫水性)者為濃硫酸,否則為稀硫酸。
方法六:取少量試樣,分別向其中投入一小塊銅片,稍加熱發生反應的(有氣泡產生)為濃硫酸(濃硫酸表現強氧化性和酸性),無變化的是稀硫酸。
考向1 硫酸的性質及應用
【典例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實驗說明濃硫酸有強腐蝕性的是
A.濃硫酸慢慢地注入水中產生大量的熱
B.含有水蒸氣的氧氣通過濃硫酸得到干燥的氧氣
C.濃硫酸久置在空氣中質量增加
D.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小木棍變黑
【答案】D
【解析】A.濃硫酸慢慢地注入水中產生大量的熱,濃硫酸稀釋放熱,是物理變化,A錯誤;
B.含有水蒸氣的氧氣通過濃硫酸得到干燥的氧氣,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是物理變化,B錯誤;
C.濃硫酸久置在空氣中質量增加,濃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吸水性,是物理變化,C錯誤;
D.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小木棍變黑,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小木棍被腐蝕,是化學變化,具有腐蝕性,D正確;
故答案為:D。
【變式練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蔗糖與濃硫酸發生作用的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關于該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白色固體變黑,主要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B.過程②固體體積膨脹,與產生的大量氣體有關
C.過程中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體現了濃硫酸的酸性
D.過程中蔗糖分子發生了化學鍵的斷裂
【答案】C
【解析】A.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將有機物中的H原子和O原子按2∶1的比例脫除,蔗糖中加入濃硫酸,白色固體變黑,體現濃硫酸的脫水性,A項正確;
B.濃硫酸脫水過程中釋放大量熱,此時發生反應,產生大量氣體,使固體體積膨脹,B項正確;
C.結合選項B可知,濃硫酸脫水過程中生成的能使品紅溶液褪色,體現濃硫酸的強氧化性,C項錯誤;
D.該過程中,蔗糖發生化學反應,發生了化學鍵的斷裂,D項正確;
故選C。
【變式練2】(2024·江蘇·高三階段練習)下列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S的沸點低,可用于殺菌消毒
B.濃硫酸具有難揮發性,可用于制備氣體
C.具有還原性,可用于除去工業廢水中的
D.難溶于水且不被射線透過,可用作鋇餐
【答案】B
【解析】A.硫可以破壞掉細菌外面的保護膜,使失去保護膜的細菌死亡而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所以硫可用于殺菌消毒與硫的沸點無關,故A錯誤;
B.由高沸點酸制取揮發性酸的原理可知,具有難揮發性的濃硫酸可用于制備氯化氫氣體,故B正確;
C.硫化鈉可用于除去工業廢水中的汞離子是因為硫離子與廢水中的汞離子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硫化汞,與硫化鈉具有還原性無關,故C錯誤;
D.硫酸鋇可用作鋇餐是因為硫酸鋇難溶于水,不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且不被X射線透過,故D錯誤;
故選B。
考向2 SO的檢驗
【典例2】(2024·廣西·模擬預測)下列實驗能達到相應目的的一組是
選項 目的 實驗
A 證明醋酸是弱酸 向醋酸鈉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
B 證明NO2轉化為N2O4是放熱反應 將裝有NO2氣體的玻璃球浸泡在熱水中
C 檢驗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向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 除去甲烷氣體中混有的乙烯氣體 將混合氣體通過酸性KMnO4溶液洗氣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醋酸鈉是強堿弱酸鹽顯示堿性,甲基橙變色范圍是3.1-4.4之間,不能證明醋酸鈉顯示堿性,故A錯誤;
B.NO2是紅棕色,N2O4是無色的,如果NO2轉化為N2O4是放熱反應,將裝有NO2氣體的玻璃球浸泡在熱水中,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NO2濃度增大,顏色加深,故B正確;
C.檢驗硫酸根離子應該是先加鹽酸酸化,沒有沉淀再加氯化鋇溶液,直接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形成沉淀可能是氯化銀,故C錯誤;
D.乙烯與高錳酸鉀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又引入了新雜質,故D錯誤;
答案選B。
【變式練3】(2024·四川·高三階段練習)下列實驗操作與現象、目的或結論均正確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與現象 目的或結論
A 過量NH3與Cl2混合有白煙生成 NH3與Cl2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H4Cl
B 將C2H5OH與濃H2SO4在燒瓶中混合后加熱至170 ℃,并將從瓶內逸出的物質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檢驗有無乙烯生成
C 向體積為100 mL、濃度均為0.01 mol·L-1的NaCl和Na2CrO4混合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先產生白色沉淀,后產生磚紅色沉淀Ag2CrO4 相同溫度下,Ksp(AgCl)D 向溶液X中先滴加鹽酸,無現象,再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過量NH3與Cl2混合有白煙生成是因為二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8NH3+3Cl2=6NH4Cl+N2,A錯誤;
B.將C2H5OH與濃H2SO4在燒瓶中混合后加熱至170℃,有乙烯生成,還可能有二氧化硫生成,且C2H5OH易揮發,而C2H5OH和二氧化硫均能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B錯誤;
C.因為AgCl和Ag2CrO4的組成不同,故先析出氯化銀白色沉淀,不能說明Ksp(AgCl)D.向溶液X中先滴加鹽酸,無現象,即可排除、、Ag+等,再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可確定溶液X中一定含有,D正確;
故選D。
【變式練4】(2024·廣東·高三專題練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將濃硝酸保存在棕色帶橡膠塞的玻璃試劑瓶中
B.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可用蒸發結晶,趁熱過濾的方法
C.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鹽酸無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該溶液
D.K+、Ca2+、Mg2+的離子半徑依次減小,氧化性依次減弱
【答案】C
【解析】A.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且見光易分解,會腐蝕橡膠,實驗室將濃硝酸保存在棕色帶玻璃磨砂口的玻璃試劑瓶中,故A錯誤;
B.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NaCl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可用蒸發濃縮、冷卻結晶的方法,故B錯誤;
C.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鹽酸無現象,排除了Ag+、干擾,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則該溶液含有,故C正確;
D.離子半徑越小,得電子能強,氧化性越強,K+、Ca2+、Mg2+的離子依次減小半徑,氧化性依次增強,故D錯誤。
答案為C。
1.(2024·北京·高考真題)下列實驗的對應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眼睛注視錐形瓶中溶液
A.用標準溶液滴定溶液 B.稀釋濃硫酸
C.從提純后的溶液獲得晶體 D.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D
【詳解】A.用HCl標準溶液滴定NaOH溶液時,眼睛應注視錐形瓶中溶液,以便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從而判斷滴定終點,A項合理;
B.濃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濃硫酸溶于水放熱,故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慢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B項合理;
C.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不明顯,從NaCl溶液中獲得NaCl晶體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C項合理;
D.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玻璃棒引流低端應該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下;定容階段,當液面在刻度線以下約1cm時,應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D項不合理;
答案選D。
2.(2024·甘肅·高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相對應的是
實驗操作、現象 結論
A 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某無色溶液,試紙變紅 該溶液是酸溶液
B 用酒精燈灼燒織物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氣味 該織物含蛋白質
C 乙醇和濃硫酸加熱,產生的氣體使溴水褪色 該氣體是乙烯
D 氯化鎂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 氫氧化鈉的堿性比氫氧化鎂強
A.A B.B C.C D.D
【答案】B
【詳解】A.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某無色溶液,試紙變紅,該溶液顯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也有可能是顯酸性的鹽溶液,A項不符合題意;
B.動物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后有類似燒焦羽毛的味道,若用酒精燈灼燒織物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味道,說明該織物含有動物纖維,含有蛋白質,B項符合題意;
C.乙醇和濃硫酸加熱,會產生很多產物,如加熱溫度在170℃,主要產物為乙烯;如加熱溫度在140℃,主要產物為二乙醚;同時乙醇可在濃硫酸下脫水生成碳單質,繼續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的產物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說明產生的氣體就是乙烯,C項不符合題意;
D.氯化鎂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會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難溶的氫氧化鎂,與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鎂的堿性無關,不能由此得出氫氧化鈉的堿性比氫氧化鎂強,D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2024·浙江·高考真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裝置①可用于銅與濃硫酸反應并檢驗氣態產物 B.圖②標識表示易燃類物質
C.裝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氣 D.裝置④可用于從碘水中萃取碘
【答案】C
【詳解】A.銅與濃硫酸反應方程式為:,可用裝置①制取,氣態產物為SO2,可利用SO2的漂白性進行檢驗,故A正確;
B.圖②標識表示易燃類物質,故B正確;
C.NH3的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空氣法進行收集,故C錯誤;
D.萃取是利用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的差異進行分離混合物,裝置④可用于從碘水中萃取碘,故D正確;
故選C。
4.(2024·北京·高考真題)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業生產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I的化學方程式:
B.Ⅱ中的反應條件都是為了提高平衡轉化率
C.將黃鐵礦換成硫黃可以減少廢渣的產生
D.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可用堿液吸收
【答案】B
【分析】黃鐵礦和空氣中的O2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SO2和Fe3O4,SO2和空氣中的O2在400~500℃、常壓、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反應得到SO3,用98.3%的濃硫酸吸收SO3,得到H2SO4。
【詳解】A.反應I是黃鐵礦和空氣中的O2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SO2和Fe3O4,化學方程式:,故A正確;
B.反應Ⅱ條件要兼顧平衡轉化率和反應速率,還要考慮生產成本,如Ⅱ中“常壓、催化劑”不是為了提高平衡轉化率,故B錯誤;
C.將黃鐵礦換成硫黃,則不再產生,即可以減少廢渣產生,故C正確;
D.硫酸工業產生的尾氣為、,可以用堿液吸收,故D正確;
故選B。
5.(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下列陳述Ⅰ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將濃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 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脫水性
B 裝有的密閉燒瓶冷卻后顏色變淺 轉化為的反應吸熱
C 久置空氣中的漂白粉遇鹽酸產生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D 溶液導電性比同濃度醋酸強 溶液的比醋酸的高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蔗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形成多孔炭主要是蔗糖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得到碳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體現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脫水性,故A符合題意;
B.裝有的密閉燒瓶冷卻后顏色變淺,降低溫度,平衡向生成方向移動,則轉化為的反應為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
C.久置空氣中的漂白粉遇鹽酸產生是由于次氯酸鈣變質,次氯酸鈣和空氣中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題意;
D.溶液導電性比同濃度醋酸強,氯化鈉是強電解質,醋酸是弱電解質,導電性強弱與溶液的比醋酸的高無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A。
6.(2023·北京·統考高考真題)蔗糖與濃硫酸發生作用的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關于該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白色固體變黑,主要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B.過程②固體體積膨脹,與產生的大量氣體有關
C.過程中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體現了濃硫酸的酸性
D.過程中蔗糖分子發生了化學鍵的斷裂
【答案】C
【解析】A.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將有機物中的H原子和O原子按2∶1的比例脫除,蔗糖中加入濃硫酸,白色固體變黑,體現濃硫酸的脫水性,A項正確;
B.濃硫酸脫水過程中釋放大量熱,此時發生反應,產生大量氣體,使固體體積膨脹,B項正確;
C.結合選項B可知,濃硫酸脫水過程中生成的能使品紅溶液褪色,體現濃硫酸的強氧化性,C項錯誤;
D.該過程中,蔗糖發生化學反應,發生了化學鍵的斷裂,D項正確;
故選C。
1.硫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SO2、SO3是酸性氧化物,H2SO3、H2SO4是酸,物質的類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們的性質。相同價態的不同含硫化合物間是通過酸堿反應規律聯系在一起的。如
SO2H2SO3NaHSO3Na2SO3
2.當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或降低時,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鄰的價態,即臺階式升降。如
H2 O2O3
3.相鄰價態的微粒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如S和H2S、S和SO2、SO2和濃硫酸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4.含硫物質的連續氧化
硫元素
5.不同價態硫的轉化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實現的。
當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或降低時,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鄰的價態,即臺階式升降,可用下圖表示
如:H2SSSO2SO3
③④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③ ;
④ ;
⑤ 。
答案:③2SO2+O22SO3
④S+H2H2S
⑤SO2+2H2S3S+2H2O
6.含硫物質的連續氧化。
①H2SSO2SO3H2SO4;
SSO2SO3H2SO4。
(1)同種元素相鄰價態的粒子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S和H2S、S和SO2、SO2和濃硫酸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當硫元素的高價態粒子與低價態粒子反應時,一般生成中間價態,
如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3)中學階段常見的符合ABCD轉化關系的示例:
硫元素 H2SSO2SO3H2SO4 SSO2SO3H2SO4
氮元素 N2NONO2HNO3 NH3NONO2HNO3
碳元素 CCOCO2H2CO3
鈉元素 NaNa2ONa2O2NaOH
考向1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及應用
【典例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硫的化合物種類繁多。在指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的轉化能實現的是
A.Na2SS
B.S
C.SO2BaSO3
D.NaHSO3(aq)SO2
【答案】A
【解析】A.Cl2有強氧化性可以將S2-氧化為S,A正確;
B.若與SO2反應生成S,兩者中S均得電子,不滿足氧化還原反應規律,B錯誤;
C.HCl的酸性強于H2SO3,一般情況下弱酸無法制強酸,故SO2和BaCl2溶液不反應,C錯誤;
D.H2CO3酸性弱于H2SO3,故NaHSO3溶液與CO2不反應,D錯誤;
故答案選A。
【變式練1】(2024·廣東·高三開學考試)硫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體現了化學變化之美。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硫在過量的氧氣中燃燒只能生成X,不可能生成Y
B.通入BaCl2溶液中,不會有白色沉淀生成
C.H2S與X反應的還原產物和氧化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N可由其相應單質在加熱條件下化合生成
【答案】D
【解析】A.硫在過量氧氣中燃燒只能生成SO2,不可能生成SO3,A正確;
B.X是SO2,SO2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產生H2SO3,由于鹽酸的酸性大于亞硫酸的酸性,則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會與BaCl2發生反應產生白色沉淀,B正確;
C.在溶液中H2S與SO2發生的反應為2H2S+SO2=3S↓+2H2O,SO2中的價硫得到電子被還原為S,SO2作氧化劑;H2S中的-2價硫失去電子被氧化產生S,H2S作還原劑,則還原產物和氧化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正確;
D.由圖中元素的化合價及物質類別可知,M為CuSO4,CuSO4溶液與H2S反應生成的鹽N為CuS,S單質的氧化性較弱,S與Cu在加熱條件下化合只能生成Cu2S,不能生成CuS,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D。
【變式練2】(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表各物質中, A、B、C、D、E均含有同一種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單質,B常溫下是氣態氫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應的產物。則各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表中所示轉化的是
物質編號 物質轉化關系 A D E
① Si SiO2 H2SiO3
② S SO3 H2SO4
③ Na Na2O2 NaOH
④ N2 NO2 HNO3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SiSiH4,Si與O2直接生成SiO2,Si只能生成一種氧化物且SiO2不能與H2O反應生成H2SiO3;
②SH2S,SSO2,H2SSO2,SO2SO3H2SO4;
③Na沒有氣態氫化物;
④N2NH3,N2NO,NH3NO,NONO2HNO3。
綜合以上分析,各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表中所示轉化的是②④,故選B。
1.(2024·河北·高考真題)關于實驗室安全,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等鋇的化合物均有毒,相關廢棄物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B.觀察燒杯中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時,不能近距離俯視
C.具有標識的化學品為易燃類物質,應注意防火
D.硝酸具有腐蝕性和揮發性,使用時應注意防護和通風
【答案】A
【詳解】A.性質穩定,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作“鋇餐”說明對人體無害,無毒性,A錯誤;
B.鈉與水反應劇烈且放熱,觀察燒杯中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時,不能近距離俯視,B正確;
C.為易燃類物質的標識,使用該類化學品時應注意防火,以免發生火災,C正確;
D.硝酸具有腐蝕性和揮發性,使用時應注意防護和通風,D正確;
故選A。
2.(2024·江蘇·高考真題)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制備過程涉及的物質轉化均可實現的是
A.HCl制備:溶液和
B.金屬Mg制備:溶液
C.純堿工業:溶液
D.硫酸工業:
【答案】A
【詳解】A.電解氯化鈉溶液可以得到H2和Cl2,H2和Cl2點燃反應生成HCl,故A的轉化可以實現;
B.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可以得到氯化鎂溶液,但是電解氯化鎂溶液不能得到Mg,電解熔融MgCl2才能得到金屬鎂單質,故B的轉化不能實現;
C.純堿工業是在飽和食鹽水中通入NH3和CO2先得到NaHCO3,然后NaHCO3受熱分解為Na2CO3,故C的轉化不能實現;
D.工業制備硫酸,首先黃鐵礦和氧氣反應生成SO2,但是SO2和水反應生成H2SO3,不能得到H2SO4,故D的轉化不能實現;
故選A。
3.(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的氧化性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還原性
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
【答案】C
【解析】A.Ⅰ中試管內發生反應 ,氫元素化合價不變, 不體現氧化性,故A錯誤;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漂白性,故B錯誤;
C.Ⅰ試管內發生反應,Ⅲ試管內發生反應,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故C正確;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反應速率減慢,Ⅳ中紅色褪去的速率減慢,故D錯誤;
故選C。
4.(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一些化學試劑久置后易發生化學變化。下列化學方程式可正確解釋相應變化的是
A 硫酸亞鐵溶液出現棕黃色沉淀
B 硫化鈉溶液出現渾濁顏色變深
C 溴水顏色逐漸褪去
D 膽礬表面出現白色粉末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溶液呈棕黃色是因為有Fe3+,有渾濁是產生了Fe(OH)3,因為硫酸亞鐵久置后易被氧氣氧化,化學方程式為:12FeSO4+3O2+6H2O=4Fe2(SO4)3+4Fe(OH)3↓,A錯誤;
B.硫化鈉在空氣中易被氧氣氧化為淡黃色固體硫單質,使顏色加深,化學方程式為:2Na2S+O2+2H2O=4NaOH+2S↓,B錯誤;
C.溴水的主要成分是溴和水,它們會反應,但速度很慢,Br2+H2OHBrO+HBr,2HBrO=2HBr+O2,所以溴水放置太久會變質。但不是生成高溴酸,所以選項中的化學方程式錯誤,C錯誤;
D.膽礬為CuSO4·5H2O,顏色為藍色,如果表面失去結晶水,則變為白色的CuSO4,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CuSO4+5H2O,方程式正確,D正確;
故選D。
5.(2021·海南·統考高考真題)用如圖裝置制取干燥的氣體(a、b表示加入的試劑),能實現的是
選項 氣體 a b
A 稀
B 溶液
C 濃 鐵片
D 濃氨水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與濃硫酸反應,故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故A錯誤;
B.發生反應2H2O22H2O+O2,濃硫酸干燥氧氣,故B正確;
C.鐵片和濃硝酸常溫下發生鈍化,故不能制取二氧化氮氣體,故C錯誤;
D.氨氣與濃硫酸反應,故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氨氣,故D錯誤;
故選B。
6.(2024·浙江·模擬預測)造紙工業中用作漂白劑,可將部分有色物質還原為無色物質,提高紙漿白度。下列關于的性質推測不合理的是
A.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B.與鹽酸反應可能生成S和
C.的漂白原理與NaClO不相同
D.的水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溶液呈堿性
【答案】D
【解析】A.Na2S2O4中S元素呈+3價,可將部分有色物質還原為無色物質,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故A合理;
B.Na2S2O4中S元素呈+3價,可能發生歧化反應,Na2S2O4與鹽酸反應可能生成S和SO2,故B合理;
C.Na2S2O4用作漂白劑,將部分有色物質還原為無色物質,而NaClO具有強氧化性,將有色物質氧化為無色物質,二者漂白原理不同,故C合理;
D.Na2S2O4具有還原性,久置于空氣中被氧化生成Na2SO4,硫酸鈉溶液呈中性,故D不合理;
故選:D。
1.環境污染
(1)環境問題。
主要是指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的     ,以及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所造成的        。
(2)“三廢”:主要是指       、廢水和廢渣。
(3)大氣污染物的來源。
    的燃燒和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及其攜帶的顆粒物。
2.環境保護的措施
(1)工業廢氣攜帶顆粒物的回收利用。
(2)工業、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限制使用含氮、磷洗滌劑。
(3)限制難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可利用的廢舊塑料制品,研制       塑料。
3.酸雨的形成及SO2對大氣的污染與防治
(1)酸雨的形成過程:
(2)SO2對大氣的污染與防治:
4.綠色化學
(1)核心思想。
綠色化學的核心思想就是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和做法,利用化學原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消除產品在生產和應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學物質,實現從             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友好化學。
(2)特征。
①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
在無毒、無害條件(包括催化劑、溶劑)下進行工業生產;
產品應該是環境友好的;
④具有“原子經濟性”,即反應具有高選擇性、極少副產物,甚至實現“零排放”。
(3)原子經濟性反應。
原子經濟性反應要求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原子利用率達到   ,也就是說在化學反應中不產生任何廢物。
原子利用率=×100%
答案:1.(1)破壞 環境污染 (2)廢氣 (3)化石燃料
2.(3)可降解
3.(2)酸雨 脫硫
4.(1)源頭上減少或消除 (3)100%
1.常見環境污染問題
2.消除SO2對環境污染的三方法
方法一:鈣基固硫法
為防治酸雨,工業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燒,燃燒時含硫物質、生石灰、O2共同反應生成硫酸鈣,從而使硫轉移到煤渣中,反應原理為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總反應方程式為2CaO+2SO2+O22CaSO4。
方法二:氨水脫硫法
該脫硫法采用噴霧吸收法,霧化的氨水與煙氣中的SO2直接接觸吸收S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SO2+H2ONH4HSO3,NH4HSO3+NH3(NH4)2SO3,2NH3+SO2+H2O(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
方法三:鈉堿脫硫法
鈉堿脫硫法是用NaOH/Na2CO3吸收煙氣中的SO2得到Na2SO3和NaHSO3,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O2+H2O2NaHSO3。
考向1 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綠色化學
【典例1】(2024·山東·三模)2022年8月22日,中國“可持續市場倡議”理事會成立大會在江西九江召開。胡春華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呼吁國際社會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實現更強、綠色、全球健康發展。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煤燃燒時通常加入CaO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酸雨的形成和溫室氣體的排放
B.綠色食品是指產自良好生態環境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物品
C.太陽能發電實現綠色用電
D.減少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答案】A
【解析】A.煤燃燒時通常加入CaO,能減少空氣中的排放,減少酸雨的形成,但是不能與反應,所以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A錯誤;
B.綠色食品是指產自良好生態環境的,無污染、對身體沒有傷害的安全優質的食物品,B正確;
C.太陽能發電對環境不產生污染,實現綠色用電,C正確;
D.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難降解,會產生白色垃圾,應該減少使用,D正確;
故選A。
【變式練1】(2024·江蘇·校考一模)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下列說液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硫不僅可以漂白紙漿,還能殺菌消毒
B.汽車尾氣中NO,主要來源于汽油、柴油的燃燒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氣中的NO和NO2作為肥料,實現氮的固定
D.SO2和NO均可采用石灰乳進行脫除
【答案】A
【解析】A.SO2具有漂白性和弱氧化性,所以可漂白紙漿還能殺菌消毒,A項正確;
B.汽油、柴油均為烴類物質無氮元素。NO主要來自與空氣中N2在打火時與O2反應產生,B項錯誤;
C.植物直接吸收銨鹽和硝酸鹽作為肥料,而N2轉化為氮的化合物稱為氮的固定,C項錯誤;
D.NO不與石灰乳反應無法脫除,D項錯誤;
故選A。
【變式練2】(2024·廣東·高三校聯考期中)作為我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后的首個世界級體育盛會,北京冬奧會向世界展現了我國的科技實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穿戴式智能測溫設備“測溫創可貼”的測溫芯片主要成分是硅
B.二氧化碳取代氟利昂作為制冷劑,對保護臭氧層作出重要貢獻
C.可降解餐具的原料玉米淀粉、甘蔗渣的主要成分都屬于糖類
D.速滑運動員頭盔使用的碳纖維屬于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
【答案】D
【解析】A.測溫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A項正確;
B.氟利昂破壞臭氧層,減少氟利昂的使用對保護臭氧層有利,B項正確;
C.淀粉和纖維素屬于多糖,C項正確;
D.碳纖維是新型無機材料,D項錯誤;
故選D。
1.(2021·天津·統考高考真題)關于反應所涉及的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H2SO4在該反應中為氧化劑 B.Na2SO3容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變質
C.Na2SO4是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 D.SO2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
【答案】A
【解析】A.中無化合價的變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該反應中無氧化劑,故A錯誤;
B.Na2SO3不穩定,容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硫酸鈉變質,故B正確;
C.Na2SO4含有陰陽離子,存在離子鍵,硫酸根中含有共價鍵,故C正確;
D.SO2在空去中會轉化成硫酸,形成酸雨,所以二氧化硫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故D正確;
故選A。
2.(2022·天津·統考高考真題)燃油汽車行駛中會產生CO、NO等多種污染物。下圖為汽車發動機及催化轉化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甲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
C.反應(Ⅰ)在常溫下容易發生 D.反應(Ⅱ)中NO是氧化劑
【答案】C
【解析】A.甲是氮氣,氮氣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成分,故A正確;
B.乙是二氧化碳,則乙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故B正確;
C.由于氮氣含有氮氮三鍵,因此反應(Ⅰ)在常溫下不容易發生,在高溫或放電條件下發生,故C錯誤;
D.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中氮化合價降低,因此反應(Ⅱ)中NO是氧化劑,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3.(2021·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是
A.風能發電 B.糧食釀酒 C.燃煤脫硫 D.石油裂化
【答案】A
【解析】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選A。
4.(2021·全國·高考真題)化學與人體健康及環境保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食品加工時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劑
B.掩埋廢舊電池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C.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有毒氣體
D.使用含磷洗滌劑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答案】C
【解析】A.食品加工時,可適當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等,如苯甲酸鈉,故A錯誤;
B.廢舊電池中含有重金屬等金屬離子,會造成土壤污染,水體污染等,故B錯誤;
C.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故C正確;
D.含磷洗滌劑的排放,使水中磷過多,造成水中藻類瘋長,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體變渾濁,故D錯誤;
故選C。
5.(2021·河北·統考高考真題)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O2和SO2均為紅棕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車尾氣中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氣中的NO和NO2作為肥料,實現氮的固定
D.工業廢氣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進行脫除
【答案】D
【解析】A.是紅棕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而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錯誤;
B.汽車尾氣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C與N的氧化物,如NOx和CO等,B錯誤;
C.氮的固定是指將游離態的氮元素轉化為化合態,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銨根離子或硝酸根離子作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氧化物,C錯誤;
D.工業廢氣中的可采用石灰法進行脫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進行脫硫處理,D正確;
故選D。
6.(2021·湖南·統考高考真題)下列有關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態修復的措施中,沒有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
B.化工企業“三廢”處理后,達標排放
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類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答案】A
【解析】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保證河流暢通,沒有涉及化學變化,A符合題意;
B.工業生產中得到產品的同時常產生廢氣、廢水和廢渣(簡稱“三廢”),常涉及化學方法進行處理,如石膏法脫硫、氧化還原法和沉淀法等處理廢水,廢渣資源回收利用等過程均有新物質生成,涉及化學變化,B不符合題意;
C.可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尤其復雜的有機污染物降解為簡單的、無害物質,所以微生物法處理廢水有新物質的生成,涉及的是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
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類,適合焚化處理的垃圾,利用現代焚化爐進行燃燒,消滅各種病原體,把一些有毒、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同時可回收熱能,用于供熱和發電等,此過程涉及化學變化,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2024·廣西·模擬預測)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高溫時可用金屬鈉還原四氯化鈦來制取金屬鈦
B.“地溝油”經過加工處理,可用來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C.“燃煤脫硫”和“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可提高空氣質量
D.煤的干餾屬于物理變化,產品有苯、甲苯、粗氨水等
【答案】D
【解析】A.鈉具有還原性,高溫時可用金屬鈉還原相應的氯化物來制取金屬鈦,選項A正確;
B.“地溝油”屬于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經過加工處理后,可以用來制肥皂和生物柴油,選項B正確;
C.“燃煤脫硫”“汽車尾氣催化凈化”都可減少空氣中污染物,提高空氣質量,選項C正確;
D.煤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煤通過干餾發生化學變化生成苯、甲苯、銨鹽等,選項D錯誤;
答案選D。
8.(2024·河南·校考三模)化學與科技、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B.火山噴發物中對大氣影響最大的是含硫氣體
C.SO2、N2O易產生“光化學煙霧”,可用堿性物質吸收
D.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納米管 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
【答案】D
【解析】A.燃煤中加入CaO是為了脫硫,燃燒煤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氧化鈣生成亞硫酸鈣,進一步被氧氣氧化為硫酸鈣,不會減少溫室氣體CO2的排放,故A錯誤;
B.火山噴發物中對大氣影響最大的是固體顆粒物灰塵等,故B錯誤;
C.N2O不能被堿性物質吸收,故C錯誤;
D.碳納米管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二者互為同素異形體,故D正確;
答案選D。
9.(2024·山東·統考三模)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為防止食用油變質,可向其中加入2-叔丁基對苯二酚作抗氧化劑
B.用天然氣燃料代替燃煤,能有效減少空氣污染,有利于實現“碳中和”
C.亞硝酸鈉可用于一些肉制品如臘肉的生產,使肉制品較長時間保持鮮紅色
D.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幾滴醋酸鉛溶液,因變性而使溶液變渾濁
【答案】B
【解析】A.酚類物質具有還原性,為防止食用油變質,可向其中加入2-叔丁基對苯二酚作抗氧化劑,A正確;
B.天然氣為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能減少空氣污染,但不會減少碳排放,B錯誤;
C.亞硝酸鈉能防腐殺菌,按國家規定用量可用于一些肉制品如臘肉的生產,使肉制品較長時間保持鮮紅色,C正確;
D.鉛為重金屬,能使蛋白質雞蛋清變性而使溶液變渾濁,D正確。
故選B。
10.(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M2.5指粒徑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懸浮顆粒物
B.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上消除或減少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
C.燃煤時加入CaO,可以減少酸雨的形成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D.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是我國目前推廣使用的清潔燃料
【答案】AC
【解析】A.PM2.5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A錯誤;
B.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上消除或減少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B正確;
C.燃煤時加入CaO,CaO可以與煤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反應生成CaSO3,并進一步被氧化為CaSO4,從而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可以減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C錯誤;
D.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是我國目前推廣使用的清潔燃料,D正確;
故選AC。
2/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
1.硫單質的性質及應用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
①游離態: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里。
②化合態
(2)硫單質的物理性質
硫單質俗稱硫黃,是一種淡黃色固體;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如單斜硫、斜方硫等。
(3)從化合價的角度認識硫單質的化學性質
H2O2
①與金屬反應表現氧化性
②與非金屬反應
③與強氧化劑反應(如濃硫酸):S+2H2SO4(濃)3SO2↑+2H2O,表現還原性。
2.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質
二氧化硫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是大氣污染物之一;易溶于水,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溶解約40體積SO2。
(2)化學性質
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②氧化性(如與H2S溶液反應):
SO2+2H2S===3S↓+2H2O
③還原性
④漂白性:可使品紅溶液等有機色質褪色,生成不穩定的化合物。
3.SO2與HClO、H2O2、Na2O2、活性炭漂白原理的比較
SO2 HClO、H2O2、Na2O2、O3 活性炭
漂白原理 與有色物質結合生成無色物質 將有色物質氧化為無色物質 吸咐有色物質
變化類型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是否可逆 可逆,加熱或久置后恢復原來顏色 不可逆,加熱或久置后不恢復原來顏色 —
漂白對象 有色的有機物,不能漂白指示劑 有色的有機物和指示劑 有機色質
4.三氧化硫(SO3)
SO3在標準狀況下為無色、針狀晶體,能與水反應: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熱,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堿性氧化物或堿都能反應生成硫酸鹽。
5.硫的氧化物的污染與治理
(1)來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燒及金屬礦物的冶煉等。
(2)危害:危害人體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6)。
(3)治理:燃煤脫硫,改進燃燒技術。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徑有兩個:
途徑1:空氣中飄塵的催化作用,使2SO2+O22SO3、SO3+H2O===H2SO4。
途徑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1)單質硫燃燒時,產物只能是SO2,無論O2的量是否充足,均不會生成SO3。
(2)汞蒸氣有毒,實驗室里不慎灑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進行處理(Hg+SHgS)。
(3)實驗室中,殘留在試管內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熱的NaOH溶液除去。
(4)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的是SO2的漂白性,加熱后溶液顏色復原;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氯水、碘水褪色表現的是SO2的還原性,加熱后溶液顏色不復原。
(5)SO2不能漂白酸堿指示劑,SO2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但不能使之褪色。
(6)SO2通入氫硫酸、硫化鈉溶液中都會出現淺黃色沉淀,表現了SO2的氧化性。
(7)檢驗SO2和CO2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
SO2和CO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檢驗二者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為
流程設計 檢驗SO2 除去SO2 檢驗SO2是否除盡 檢驗CO2
選用試劑 品紅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紅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預期現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變渾濁
注意:有時為簡化裝置,可將除去SO2和檢驗SO2是否除盡合并為一個裝置,用較濃的酸性KMnO4溶液,現象是酸性KMnO4溶液顏色變淺。
(8)常見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質的比較
用于漂白的物質 實際參與漂白的物質 漂白原理 變化類別 漂白特點 漂白的對象
活性炭 活性炭 吸附漂白 物理變化 物理漂白,不可逆 一般用于溶液漂白
氯水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進行漂白 化學變化 氧化還原漂白,不可逆 可以漂白較多有色物質
次氯酸鹽
次氯酸
過氧化鈉 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的強氧化性 化學變化 氧化還原漂白,不可逆 可以漂白較多有色物質
過氧化氫
二氧化硫 亞硫酸 亞硫酸與有色物質化合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 化學變化 非氧化還原漂白,可逆 具有選擇性,如可漂白品紅、棉、麻、草等
(9)鑒別SO2和CO2的方法
試劑 現象及結論 原理(化學方程式)
品紅溶液 使品紅溶液退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紅溶液退色的是CO2 —
高錳酸鉀溶液 使溶液紫色退去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溴水 使溶液橙色退去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Br2+2H2O+SO22HBr+H2SO4
硝酸酸化的硝酸鋇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2H2O+2HNO3+3SO23H2SO4+2NO↑ Ba(NO3)2+H2SO4BaSO4↓+2HNO3
FeCl3溶液 使溶液由棕黃色變淺綠色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 2FeCl3+SO2+2H2OFeCl2+FeSO4+4HCl
考向1 性質多樣的SO2
【典例1】(2024·浙江·高三校聯考開學考試)SO2是一種常見氧化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SO2屬于弱電解質 B.SO2可用作食品添加劑
C.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D.SO2具有漂白性
【變式練1】(2024·河北·高三統考期末)古代酒農用硫磺熏烤過的橡木桶盛放葡藥酒,可以延長葡萄酒的保質期,二氧化硫作為葡萄酒的添加劑歷史悠久。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硫在葡萄酒中的抗氧化作用:
B.二氧化硫通入含氫氧化鉀的溶液中:
C.少量氣體通入溶液中:
D.硫代硫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變式練2】(2024·福建·高三校考階段練習)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的氧化性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還原性
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
考向2 SO2與CO2的檢驗
【典例2】(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為除去氣體中的氣體,下列儀器和藥品的選擇合理的是儀器:①洗氣瓶 ②干燥管藥品:③堿石灰 ④純堿溶液 ⑤小蘇打溶液
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①④
【變式練3】(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試劑不能鑒別SO2和CO2氣體的是
①石灰水 ②H2S 溶液 ⑧KMnO4 溶液 ④溴水 ⑤品紅溶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只有① D.①③
【變式練4】(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檢驗 SO2 中是否含有CO2,應采用的方法是
A.通過石灰水
B.通過品紅溶液
C.先通過酸性KMnO4 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D.先通過NaHCO3 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1.(2024·安徽·高考真題)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過氧化鈉和硫黃:加水,振蕩 B.水晶和玻璃:X射線衍射實驗
C.氯化鈉和氯化鉀:焰色試驗 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蕩
2.(2024·浙江·高考真題)物質微觀結構決定宏觀性質,進而影響用途。下列結構或性質不能解釋其用途的是
選項 結構或性質 用途
A 石墨呈層狀結構,層間以范德華力結合 石墨可用作潤滑劑
B 具有氧化性 可用作漂白劑
C 聚丙烯酸鈉()中含有親水基團 聚丙烯酸鈉可用于制備高吸水性樹脂
D 冠醚18-冠-6空腔直徑()與直徑()接近 冠醚18-冠-6可識別,能增大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3.(2024·河北·高考真題)圖示裝置不能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的是(加熱、除雜和尾氣處理裝置任選)
選項 氣體 試劑
A 飽和溶液+濃硫酸
B 濃鹽酸
C 固體熟石灰
D 石灰石+稀鹽酸
A.A B.B C.C D.D
4.(2024·湖北·高考真題)過量與以下的溶液反應,下列總反應方程式錯誤的是
溶液 現象 化學方程式
A 產生淡黃色沉淀
B 溶液由棕黃色變淺綠色
C 溶液褪色,產生白色沉淀
D (含酚酞) 溶液由紅色變無色
A.A B.B C.C D.D
5.(2024·山東·高考真題)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石灰乳除去廢氣中二氧化硫,體現了的堿性
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體現了的氧化性
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體現了的難溶性
D.用氨水配制銀氨溶液,體現了的配位性
6.(2024·安徽·高考真題)下列選項中的物質能按圖示路徑在自然界中轉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A
B
C
D
A.A B.B C.C D.D
7.(2024·全國·高考真題)對于下列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相應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試管壁上的銀鏡用稀硝酸清洗:
B.工業廢水中的用去除:
C.海水提溴過程中將溴吹入吸收塔:
D.用草酸標準溶液測定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
8.(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的氧化性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還原性
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
1.硫酸的物理性質
H2SO4是無色液體,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時可放出大量的熱,濃H2SO4稀釋的方法是將濃H2SO4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2.硫酸是強電解質,寫出稀硫酸與下列物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Fe:Fe+2H+===Fe2++H2↑;
②MgO:MgO+2H+===Mg2++H2O;
③Ba(OH)2:Ba2++2OH-+2H++SO===BaSO4↓+2H2O;
④Na2SO3:SO+2H+===H2O+SO2↑;
⑤BaCl2:Ba2++SO===BaSO4↓。
3.濃H2SO4的特性
(1)填寫下表
實驗 實驗現象 硫酸的特性
少量膽礬加入濃硫酸中 藍色固體變白 吸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滴在濾紙上 沾有濃H2SO4的濾紙變黑 脫水性
將銅片加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中加熱 銅片逐漸溶解,產生無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強氧化性
(2)分別寫出濃硫酸與Cu、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2H2SO4(濃)CuSO4+SO2↑+2H2O、C+2H2SO4(濃)CO2↑+2SO2↑+2H2O。
(3)常溫下,鐵、鋁遇濃H2SO4鈍化,可用鋁槽車運輸濃H2SO4。
4.SO的檢驗
檢驗SO的正確操作方法:被檢液取清液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判斷有無SO)。
先加稀鹽酸的目的是防止CO、SO、Ag+干擾,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整個過程中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O+2H+===CO2↑+H2O、SO+2H+===SO2↑+H2O、Ag++Cl-===AgCl↓、Ba2++SO===BaSO4↓。
1.濃硫酸與金屬的反應規律
(1)鈍化:常溫下濃硫酸使Fe、Al鈍化,若加熱或將濃硫酸稀釋,則可以繼續反應。
(2)與活潑金屬(如Zn)反應:開始產生SO2,硫酸濃度變小后,產生H2。
(3)與某些不活潑金屬(如Cu)反應:開始產生SO2(加熱),濃度變小后,稀硫酸不再與Cu反應。如1 mol Cu與含2 mol H2SO4的濃硫酸充分反應,生成SO2的物質的量小于1 mol。
(4)濃硫酸在與金屬的反應中既表現強氧化性(生成SO2)又表現酸性(生成硫酸鹽)。濃硫酸在與非金屬的反應中只表現氧化性。
2.SO檢驗的易錯點
(1)誤將Ag+、Pb2+判斷成SO。如向待測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便斷定含SO。其錯誤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而含Ag+或Pb2+時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Ag++Cl-===AgCl↓(白色),Pb2++2Cl-===PbCl2↓(白色)。
(2)誤將SO判斷成SO。如向待測液中滴加用稀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誤以為有SO。該錯誤是未注意NO具有強氧化性,在酸性環境中發生反應:Ba2++SO===BaSO3↓(白色),3BaSO3+2H++2NO===3BaSO4↓(白色)+2NO↑+H2O。
3.硫酸的特性
(1)H2SO4是高沸點、難揮發性的強酸,利用這一性質可以制取HCl和HF:H2SO4(濃)+NaClNaHSO4+HCl↑,CaF2+H2SO4(濃)CaSO4+2HF↑。
(2)吸水性。
濃硫酸具有吸收水(如氣體中、液體中的水分子,以及固體中的結晶水等)的性能,吸水性是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因此濃硫酸可作為吸水劑或干燥劑。
濃硫酸能干燥三類氣體:中性氣體,如H2、O2、N2、CO、NO、CH4等;某些酸性氣體,如SO2、CO2、HCl、HF等;某些氧化性氣體,如F2、Cl2等。
②濃硫酸不能干燥兩類氣體:堿性氣體,如氨氣(NH3);還原性氣體,如HBr、HI、H2S等。
(3)脫水性。
濃硫酸可將許多有機化合物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脫水性是濃硫酸的化學性質。如:
C12H22O1112C+11H2O
HCOOHCO↑+H2O。
4.鑒別稀硫酸和濃硫酸的方法
方法一:取少量蒸餾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試樣,如能放出大量熱的則為濃硫酸,無明顯變化的則為稀硫酸。
方法二:觀察狀態,濃硫酸為黏稠狀液體,而稀硫酸為黏稠度較小的溶液。
方法三:取等體積的兩份物質置于小燒杯中用手掂掂,因為濃硫酸的密度較大,相同體積的濃硫酸和稀硫酸比較,濃硫酸的質量大得多,感覺較重。
方法四:取少量試樣,向其中投入鐵片,若產生大量氣體則為稀硫酸(Fe+2H+Fe2++H2↑),若無明顯現象(鈍化),則為濃硫酸。
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試樣在紙上寫字,立即變黑(濃硫酸的脫水性)者為濃硫酸,否則為稀硫酸。
方法六:取少量試樣,分別向其中投入一小塊銅片,稍加熱發生反應的(有氣泡產生)為濃硫酸(濃硫酸表現強氧化性和酸性),無變化的是稀硫酸。
考向1 硫酸的性質及應用
【典例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實驗說明濃硫酸有強腐蝕性的是
A.濃硫酸慢慢地注入水中產生大量的熱
B.含有水蒸氣的氧氣通過濃硫酸得到干燥的氧氣
C.濃硫酸久置在空氣中質量增加
D.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小木棍變黑
【變式練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蔗糖與濃硫酸發生作用的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關于該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白色固體變黑,主要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B.過程②固體體積膨脹,與產生的大量氣體有關
C.過程中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體現了濃硫酸的酸性
D.過程中蔗糖分子發生了化學鍵的斷裂
【變式練2】(2024·江蘇·高三階段練習)下列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S的沸點低,可用于殺菌消毒
B.濃硫酸具有難揮發性,可用于制備氣體
C.具有還原性,可用于除去工業廢水中的
D.難溶于水且不被射線透過,可用作鋇餐
考向2 SO的檢驗
【典例2】(2024·廣西·模擬預測)下列實驗能達到相應目的的一組是
選項 目的 實驗
A 證明醋酸是弱酸 向醋酸鈉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
B 證明NO2轉化為N2O4是放熱反應 將裝有NO2氣體的玻璃球浸泡在熱水中
C 檢驗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向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 除去甲烷氣體中混有的乙烯氣體 將混合氣體通過酸性KMnO4溶液洗氣
A.A B.B C.C D.D
【變式練3】(2024·四川·高三階段練習)下列實驗操作與現象、目的或結論均正確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與現象 目的或結論
A 過量NH3與Cl2混合有白煙生成 NH3與Cl2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H4Cl
B 將C2H5OH與濃H2SO4在燒瓶中混合后加熱至170 ℃,并將從瓶內逸出的物質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檢驗有無乙烯生成
C 向體積為100 mL、濃度均為0.01 mol·L-1的NaCl和Na2CrO4混合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先產生白色沉淀,后產生磚紅色沉淀Ag2CrO4 相同溫度下,Ksp(AgCl)D 向溶液X中先滴加鹽酸,無現象,再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變式練4】(2024·廣東·高三專題練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將濃硝酸保存在棕色帶橡膠塞的玻璃試劑瓶中
B.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可用蒸發結晶,趁熱過濾的方法
C.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鹽酸無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該溶液
D.K+、Ca2+、Mg2+的離子半徑依次減小,氧化性依次減弱
1.(2024·北京·高考真題)下列實驗的對應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眼睛注視錐形瓶中溶液
A.用標準溶液滴定溶液 B.稀釋濃硫酸
C.從提純后的溶液獲得晶體 D.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A.A B.B C.C D.D
2.(2024·甘肅·高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相對應的是
實驗操作、現象 結論
A 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某無色溶液,試紙變紅 該溶液是酸溶液
B 用酒精燈灼燒織物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氣味 該織物含蛋白質
C 乙醇和濃硫酸加熱,產生的氣體使溴水褪色 該氣體是乙烯
D 氯化鎂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 氫氧化鈉的堿性比氫氧化鎂強
A.A B.B C.C D.D
3.(2024·浙江·高考真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裝置①可用于銅與濃硫酸反應并檢驗氣態產物 B.圖②標識表示易燃類物質
C.裝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氣 D.裝置④可用于從碘水中萃取碘
4.(2024·北京·高考真題)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業生產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I的化學方程式:
B.Ⅱ中的反應條件都是為了提高平衡轉化率
C.將黃鐵礦換成硫黃可以減少廢渣的產生
D.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可用堿液吸收
5.(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下列陳述Ⅰ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將濃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 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脫水性
B 裝有的密閉燒瓶冷卻后顏色變淺 轉化為的反應吸熱
C 久置空氣中的漂白粉遇鹽酸產生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D 溶液導電性比同濃度醋酸強 溶液的比醋酸的高
A.A B.B C.C D.D
6.(2023·北京·統考高考真題)蔗糖與濃硫酸發生作用的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關于該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白色固體變黑,主要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B.過程②固體體積膨脹,與產生的大量氣體有關
C.過程中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體現了濃硫酸的酸性
D.過程中蔗糖分子發生了化學鍵的斷裂
1.硫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
SO2、SO3是酸性氧化物,H2SO3、H2SO4是酸,物質的類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們的性質。相同價態的不同含硫化合物間是通過酸堿反應規律聯系在一起的。如
SO2H2SO3NaHSO3Na2SO3
2.當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或降低時,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鄰的價態,即臺階式升降。如
H2 O2O3
3.相鄰價態的微粒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如S和H2S、S和SO2、SO2和濃硫酸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4.含硫物質的連續氧化
硫元素
5.不同價態硫的轉化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實現的。
當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或降低時,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鄰的價態,即臺階式升降,可用下圖表示
如:H2SSSO2SO3
③④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③;
④;
⑤。
6.含硫物質的連續氧化。
①H2SSO2SO3H2SO4;
SSO2SO3H2SO4。
(1)同種元素相鄰價態的粒子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S和H2S、S和SO2、SO2和濃硫酸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當硫元素的高價態粒子與低價態粒子反應時,一般生成中間價態,
如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3)中學階段常見的符合ABCD轉化關系的示例:
硫元素 H2SSO2SO3H2SO4 SSO2SO3H2SO4
氮元素 N2NONO2HNO3 NH3NONO2HNO3
碳元素 CCOCO2H2CO3
鈉元素 NaNa2ONa2O2NaOH
考向1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及應用
【典例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硫的化合物種類繁多。在指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的轉化能實現的是
A.Na2SS
B.S
C.SO2BaSO3
D.NaHSO3(aq)SO2
【變式練1】(2024·廣東·高三開學考試)硫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體現了化學變化之美。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硫在過量的氧氣中燃燒只能生成X,不可能生成Y
B.通入BaCl2溶液中,不會有白色沉淀生成
C.H2S與X反應的還原產物和氧化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N可由其相應單質在加熱條件下化合生成
【變式練2】(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表各物質中, A、B、C、D、E均含有同一種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單質,B常溫下是氣態氫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應的產物。則各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表中所示轉化的是
物質編號 物質轉化關系 A D E
① Si SiO2 H2SiO3
② S SO3 H2SO4
③ Na Na2O2 NaOH
④ N2 NO2 HNO3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024·河北·高考真題)關于實驗室安全,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等鋇的化合物均有毒,相關廢棄物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B.觀察燒杯中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時,不能近距離俯視
C.具有標識的化學品為易燃類物質,應注意防火
D.硝酸具有腐蝕性和揮發性,使用時應注意防護和通風
2.(2024·江蘇·高考真題)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制備過程涉及的物質轉化均可實現的是
A.HCl制備:溶液和
B.金屬Mg制備:溶液
C.純堿工業:溶液
D.硫酸工業:
3.(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的氧化性 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的還原性
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 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
4.(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一些化學試劑久置后易發生化學變化。下列化學方程式可正確解釋相應變化的是
A 硫酸亞鐵溶液出現棕黃色沉淀
B 硫化鈉溶液出現渾濁顏色變深
C 溴水顏色逐漸褪去
D 膽礬表面出現白色粉末
A.A B.B C.C D.D
5.(2021·海南·統考高考真題)用如圖裝置制取干燥的氣體(a、b表示加入的試劑),能實現的是
選項 氣體 a b
A 稀
B 溶液
C 濃 鐵片
D 濃氨水
A.A B.B C.C D.D
6.(2024·浙江·模擬預測)造紙工業中用作漂白劑,可將部分有色物質還原為無色物質,提高紙漿白度。下列關于的性質推測不合理的是
A.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B.與鹽酸反應可能生成S和
C.的漂白原理與NaClO不相同
D.的水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溶液呈堿性
1.環境污染
(1)環境問題。
主要是指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的,以及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所造成的。
(2)“三廢”:主要是指、廢水和廢渣。
(3)大氣污染物的來源。
的燃燒和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及其攜帶的顆粒物。
2.環境保護的措施
(1)工業廢氣攜帶顆粒物的回收利用。
(2)工業、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限制使用含氮、磷洗滌劑。
(3)限制難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可利用的廢舊塑料制品,研制塑料。
3.酸雨的形成及SO2對大氣的污染與防治
(1)酸雨的形成過程:
(2)SO2對大氣的污染與防治:
4.綠色化學
(1)核心思想。
綠色化學的核心思想就是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和做法,利用化學原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消除產品在生產和應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學物質,實現從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友好化學。
(2)特征。
①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
在無毒、無害條件(包括催化劑、溶劑)下進行工業生產;
產品應該是環境友好的;
④具有“原子經濟性”,即反應具有高選擇性、極少副產物,甚至實現“零排放”。
(3)原子經濟性反應。
原子經濟性反應要求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原子利用率達到,也就是說在化學反應中不產生任何廢物。
原子利用率=×100%
1.常見環境污染問題
2.消除SO2對環境污染的三方法
方法一:鈣基固硫法
為防治酸雨,工業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燒,燃燒時含硫物質、生石灰、O2共同反應生成硫酸鈣,從而使硫轉移到煤渣中,反應原理為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總反應方程式為2CaO+2SO2+O22CaSO4。
方法二:氨水脫硫法
該脫硫法采用噴霧吸收法,霧化的氨水與煙氣中的SO2直接接觸吸收S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SO2+H2ONH4HSO3,NH4HSO3+NH3(NH4)2SO3,2NH3+SO2+H2O(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
方法三:鈉堿脫硫法
鈉堿脫硫法是用NaOH/Na2CO3吸收煙氣中的SO2得到Na2SO3和NaHSO3,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O2+H2O2NaHSO3。
考向1 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綠色化學
【典例1】(2024·山東·三模)2022年8月22日,中國“可持續市場倡議”理事會成立大會在江西九江召開。胡春華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呼吁國際社會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實現更強、綠色、全球健康發展。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煤燃燒時通常加入CaO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酸雨的形成和溫室氣體的排放
B.綠色食品是指產自良好生態環境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物品
C.太陽能發電實現綠色用電
D.減少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變式練1】(2024·江蘇·校考一模)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下列說液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硫不僅可以漂白紙漿,還能殺菌消毒
B.汽車尾氣中NO,主要來源于汽油、柴油的燃燒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氣中的NO和NO2作為肥料,實現氮的固定
D.SO2和NO均可采用石灰乳進行脫除
【變式練2】(2024·廣東·高三校聯考期中)作為我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后的首個世界級體育盛會,北京冬奧會向世界展現了我國的科技實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穿戴式智能測溫設備“測溫創可貼”的測溫芯片主要成分是硅
B.二氧化碳取代氟利昂作為制冷劑,對保護臭氧層作出重要貢獻
C.可降解餐具的原料玉米淀粉、甘蔗渣的主要成分都屬于糖類
D.速滑運動員頭盔使用的碳纖維屬于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
1.(2021·天津·統考高考真題)關于反應所涉及的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H2SO4在該反應中為氧化劑 B.Na2SO3容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變質
C.Na2SO4是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 D.SO2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
2.(2022·天津·統考高考真題)燃油汽車行駛中會產生CO、NO等多種污染物。下圖為汽車發動機及催化轉化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甲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
C.反應(Ⅰ)在常溫下容易發生 D.反應(Ⅱ)中NO是氧化劑
3.(2021·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是
A.風能發電 B.糧食釀酒 C.燃煤脫硫 D.石油裂化
4.(2021·全國·高考真題)化學與人體健康及環境保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食品加工時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劑
B.掩埋廢舊電池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C.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有毒氣體
D.使用含磷洗滌劑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5.(2021·河北·統考高考真題)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O2和SO2均為紅棕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車尾氣中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氣中的NO和NO2作為肥料,實現氮的固定
D.工業廢氣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進行脫除
6.(2021·湖南·統考高考真題)下列有關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態修復的措施中,沒有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
B.化工企業“三廢”處理后,達標排放
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類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7.(2024·廣西·模擬預測)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高溫時可用金屬鈉還原四氯化鈦來制取金屬鈦
B.“地溝油”經過加工處理,可用來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C.“燃煤脫硫”和“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可提高空氣質量
D.煤的干餾屬于物理變化,產品有苯、甲苯、粗氨水等
8.(2024·河南·校考三模)化學與科技、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B.火山噴發物中對大氣影響最大的是含硫氣體
C.SO2、N2O易產生“光化學煙霧”,可用堿性物質吸收
D.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納米管 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
9.(2024·山東·統考三模)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為防止食用油變質,可向其中加入2-叔丁基對苯二酚作抗氧化劑
B.用天然氣燃料代替燃煤,能有效減少空氣污染,有利于實現“碳中和”
C.亞硝酸鈉可用于一些肉制品如臘肉的生產,使肉制品較長時間保持鮮紅色
D.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幾滴醋酸鉛溶液,因變性而使溶液變渾濁
10.(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M2.5指粒徑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懸浮顆粒物
B.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上消除或減少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
C.燃煤時加入CaO,可以減少酸雨的形成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D.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是我國目前推廣使用的清潔燃料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陆川县| 抚顺市| 临夏市| 德惠市| 七台河市| 凉城县| 麦盖提县| 贵阳市| 璧山县| 喀什市| 浦江县| 连云港市| 巴彦淖尔市| 鄱阳县| 桃园县| 平安县| 田林县| 门源| 仁化县| 天气| 曲阳县| 鲁山县| 秭归县| 黑河市| 宜兰县| 锡林郭勒盟| 承德市| 光山县| 安陆市| 桃江县| 古丈县| 北碚区| 阜宁县| 灵宝市| 清原| 黔江区| 连南| 莆田市| 子长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