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01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全章習題課件 (共14份打包)粵滬版(2024) 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01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全章習題課件 (共14份打包)粵滬版(2024) 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素養培優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
第1課時 認識動能和勢能
11.4 認識動能和勢能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基礎過關
知識點 動能
1.下列物體具有動能的是(  )
A.空中飛翔的小鳥
B.靜止在山頂上的大石頭
C.懸掛在天花板下靜止的吊燈
D.被拉開的橡皮筋
2.以同樣速度行駛的大卡車和小轎車,__________的動能大,故在同樣的道路上,不同車型的限速是不同的,大卡車的最大行駛速度應比小轎車________(選填“大”或“小”)。
A
大卡車

3.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圖1所示的方案并進行了實驗,鋼球的質量mA>mB,釋放的高度hA>hB。
圖1
(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木塊被撞后運動的距離,來判斷________(選填“鋼球”或“木塊”)動能的大小,這種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
鋼球
轉換法
(2)在甲、乙兩次實驗中可以看出________(選填“A”或“B”)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更大。這是通過比較________(填字母)得出這一結果的。
A.鋼球的質量m  
B.鋼球釋放的高度h   
C.木塊滑行的距離s
圖1
A
C
(3)根據甲、乙兩次實驗的現象,小明得出“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大”的結論,他的實驗方法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探究物體的動能與速度的關系,小明應該讓圖________兩次實驗中的鋼球分別從同一斜面的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滾下,撞擊木塊。
錯誤
沒有控制鋼球的速度相同
乙、丙
不同
知識點 重力勢能
4.籃球場上,運動員投出的籃球劃過一條漂亮的弧線落入籃筐,籃球的運動軌跡如圖2中虛線所示。從籃球出手到落入籃筐的過程中,籃球的重力勢能(  )
A.一直增大
B.一直減小
C.先減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減小
圖2
D
5.在探究“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準備了三個大小相同的小球(mA=mB>mC),讓小球同時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沙地上的狀態如圖3中虛線球所示。
圖3
(1)實驗中,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反映的。
(2)根據A、C兩球落入沙地的現象,可得出結論:當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時,重力勢能與________有關。
小球陷進沙地的深度
物體所處的高度
質量
(3)根據________兩球落入沙地的現象,可得出結論:當物體的質量相同時,重力勢能與物體所處的高度有關。
圖3
A、B
知識點 彈性勢能
6.下列物體中,不具有彈性勢能的是(  )
A.跳水的跳板 B.拉開的弓
C.手壓著的彈簧 D.飛流直下的瀑布
D
7.圖4為運動員撐竿跳高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竿被壓得越彎,產生的彈力越小
B.竿被壓得越彎,竿的彈性勢能越大
C.竿的彈性勢能跟被壓彎的程度無關
D.竿被壓得越彎,運動員的彈性勢能越大
圖4
B
知識點 動能與勢能
8.如圖5所示,當蹦床運動員上升到最高處時具有________能;當他從高處落下,與蹦床接觸的過程中,蹦床表面發生____________,從而獲得________能。
圖5
重力勢
彈性形變
彈性勢
9.質量較小的鴿子與質量較大的大雁在空中飛行。如果它們的動能相等,那么________飛得快些;如果它們的重力勢能相等,那么________飛得低些。
鴿子
大雁
10.(2023福建)東南海域水質的改善,給了中華白海豚一個溫馨的家。如圖6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海豚躍出海面減速上升的過程中,動能不變
B.海豚躍起到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
C.海豚從高處落回海面的過程中,重力勢能不變
D.海豚在海面下加速下潛的過程中,動能變小
圖6
B
能力提升
11.(跨學科·地理)某地的等高線如圖7所示,數值表示海拔。若把同一物體分別放在A、B、C三點,則相對于海平面,物體的重力勢能(  )
A.在A點時最大
B.在B點時最大
C.在C點時最大
D.在A、B、C三點一樣大
圖7
A
12.為創建文明城市,環衛工人采用電動掃地車將地面上的雜物吸入車內。如圖8所示,電動掃地車沿斜坡向上勻速前進工作的過程中,掃地車整體的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均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圖8
變大
變大
素養培優
13. 科技實踐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如圖9是某科技實踐小組制作的水火箭的運動軌跡,運動到A點后不再噴水,B點是最高點,則在B點時水火箭的動能___________(選填“為零”或“不為零”);從B點運動到C點,水火箭的重力勢能_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圖9
不為零
減小
參考答案:
1.A 2.大卡車 小
3.(1)鋼球 轉換法 (2)A C
(3)錯誤 沒有控制鋼球的速度相同 (4)乙、丙 不同
4.D
5.(1)小球陷進沙地的深度 (2)物體所處的高度 質量 (3)A、B
6.D 7.B 8.重力勢 彈性形變 彈性勢 9.鴿子 大雁
10.B 11.A 12.變大 變大 13.不為零 減小(共23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素養培優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
11.2 怎樣比較做功的快慢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基礎過關
知識點 功率的理解
1.比值法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用功與時間的比值表示單位時間內做的功,這樣就方便比較做功的快慢了,這個比值叫做________。這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相同時間比較做功的多少”或“做功相同比較時間的長短”)的方法來比較做功快慢的。
功率
相同時間比較做功的多少
2.甲汽車發動機的功率為78 kW,表示該發動機每秒鐘做功__________J;乙汽車發動機的功率為66 kW,兩臺發動機正常工作時,甲做功__________比乙快,甲做的功____________比乙做的多。(后兩空均選填“一定”或“不一定”)
7.8×104
一定
不一定
3.(2023濟南)2023年5月23日12時30分許,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巍巍珠峰再次見證歷史!如圖1所示。在他們從山腳下到峰頂的過程中,體重(含裝備)越大的隊員一定(  )
A.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
C.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
圖1
A
知識點 功率的計算
4.如圖2所示,中學生小花從地上拿起兩個雞蛋,用了大約2 s的時間將它勻速舉過頭頂,該過程中小花做的功和做功的功率分別約為(  )
A.200 J、100 W
B.100 J、50 W
C.2 J、1 W
D.0.1 J、0.05 W
圖2
C
5.小明將重為25 N的物體從地面勻速提升0.4 m,然后又提著物體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行走了5 m,一共用時20 s,則提升物體的過程中,小明對物體做了________J的功;提著物體水平行走的過程中,小明對物體做了________J的功;整個過程中對物體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10
0
0.5
6.在中考體能測試中,質量為60 kg的同學選擇跳繩項目,他在 1 min內跳180個,假設他每次跳離地面的平均高度均為5 cm,則他跳繩的功率是________W。(g取10 N/kg)
90
7.圖3是救援直升機實施救援的情景。若消防員與被救人員的總質量為160 kg,兩人在拉力的作用下豎直向上勻速移動,速度為2 m/s,g取10 N/kg。求:
(1)拉力的大小;
(2)拉力在10 s內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圖3
知識點 功率的測量
8.小紅想測自己上樓的功率,所需的器材除皮卷尺、磅秤外,還應當有________。當她分兩次從一樓跑到三樓時,小明先后測出了她登樓的時間分別為12 s與15 s,則她第一次做的功W1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第二次做的功W2,第一次測出的功率P1________第二次測出的功率P2。
秒表
等于
大于
9.圖4所示是武警戰士進行爬竿比賽的情景。小華觀看后,想要測量戰士爬竿的功率。他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1)實驗原理:________(用公式表示)。
(2)實驗器材:竹竿、電子秤、刻度尺、________等。
圖4
秒表
(3)實驗步驟:
①用電子秤測出武警戰士的質量m,則戰士以一定的速度快速爬竿所用的力F=________(用測定的物理量字母表示);②用刻度尺測出竹竿的高度h;③用________測量出時間;④得出武警戰士爬竿的功率P=________(用測定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圖4
mg
秒表
能力提升
10.物體在下落過程中的速度會越來越大。如圖5所示,將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先后經過B、C兩點,已知AB=BC。在AB段和BC段,小球的重力做的功分別為W1、W2,做功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圖5
B
11.如圖6-甲所示,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6-乙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1;當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6-丙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2;兩次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圖6
B
12.體育課上班級舉行了一次登山比賽,小明和小剛的體重之比為6∶5,爬到山頂,小明用時50 min,小剛用時45 min,則小明和小剛的做功之比是________,爬山功率之比是________。
6∶5
27∶25
素養培優
13.一輛純電動汽車在水平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其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200 kW,速度為72 km/h,共行駛10 min。求:
(1)電動機所做的功;
(2)該車的牽引力。
參考答案:
1.功率 相同時間比較做功的多少 2.7.8×104 一定 不一定 
3.A 4.C 5.10 0 0.5 6.90(共19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
第2課時 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基礎過關
知識點 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實驗小組用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實驗,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圖1
序 號 ①____ 鉤碼上升的 高度h/cm 拉力F/N 繩端移動的 距離s/cm 機械效率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②________
3 6 10 2.2 30 90.9%
4 6 15 2.2 45 90.9%
5 6 10 3.3 20 90.9%
(1)實驗過程中,應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豎直向上做________直線運動。
(2)表格中①橫線處應填的內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橫線處計算出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分析1、2、3次的實驗數據可知,同一滑輪組,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_______(選填“高”或“低”)。
勻速
鉤碼的重力G/N
88.9%

(4)分析3、4次的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鉤碼上升的高度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分析________兩次的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的繞線方式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5)根據實驗結論可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無關
3、5
無關
減小動滑輪的重力(或增大提升物體的重量;或對滑輪組使用潤滑油)
知識點 有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計算
類型1 豎直方向的滑輪組
2.如圖2所示,分別用甲、乙兩種形式的滑輪組把重為400 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相同的高度。已知每個滑輪重為20 N,忽略繩子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甲方式中車對繩子的拉力為400 N
B.乙方式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10 N
C.甲、乙兩種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
D.甲、乙兩種方式的機械效率相等
圖2
D
3.如圖3所示,工人用300 N的拉力在12 s內將重為480 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了2 m。此過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
圖3
960
80%
100
4.如圖4所示,小明同學用拉力F勻速提升重270 N的物體,若每個滑輪均重30 N,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物體在10 s內豎直勻速上升2 m,則拉力F為________N,拉力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若增大重物的質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圖4
150
540
90%
增大
5.小金利用圓珠筆桿、鋼絲、細繩制成了圖5所示的滑輪組,用2 N的力F將質量為600 g的物體A豎直向上勻速提升了10 c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________m,小金克服物體A的重力做的功為________J,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g取10 N/kg)
圖5
0.6
0.6
50
6.如圖6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輪組將一個重為300 N的貨箱在6 s內勻速提升4 m。此過程中,繩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為F,工人做功的功率恒定為0.25 kW,動滑輪自重為60 N,則工人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_N。
圖6
1.5×103
80%
125
類型2 水平方向的滑輪組
7.如圖7所示,用5 N的拉力F,使物體在5 s內水平向左勻速滑動 1 m,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9 N,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是定滑輪,B是動滑輪        
B.拉力F的功率為2 W
C.此過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5 J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圖7
B
8.一輛質量是3.5×103 kg的汽車不慎陷入泥濘地面,汽車司機組織人們用圖8的滑輪組將汽車拖出。已知整個過程中,水平拉力F是 1×103 N,汽車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了2 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求:
(1)拉力移動的距離;
(2)拉力做的有用功;
(3)汽車受到的阻力大小。
圖8
能力提升
9.用如圖9-甲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為240 N的物體,已知拉力F為100 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和繩子自由端的運動情況如圖9-乙所示,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的圖線是________(選填“A”或“B”),動滑輪重為________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圖9
A
60
80%
參考答案:
1.(1)勻速 (2)鉤碼的重力G/N 88.9%
(3)高 (4)無關 3、5 無關 (5)減小動滑輪的重力(或增大提升物體的質量;或對滑輪組使用潤滑油)
2.D 3.960 80% 100 4.150 540 90% 增大
5.0.6 0.6 50
6.1.5×103 80% 125
7.B
汽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汽車所受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汽車受到的阻力:f=F′=1.8×103 N
答:(1)拉力移動的距離為4 m;
(2)拉力做的有用功為3.6×103 J;
(3)汽車受到的阻力大小為1.8×103 N。
9.A 60 80%(共23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重點實驗精練
思維導圖
易錯精練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章末小結
思維導圖

距離
有距離無力
力與距離垂直
W=Fs
W=Pt
焦耳
J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快慢
P=Fv
W
kW
1
有用功
總功


做功
運動
質量
速度
被舉高
質量
高度
彈性形變
彈性形變
相互轉化
守恒
減小
易錯精練
易錯點 功和功率的計算
1.下列有關功的估測錯誤的是(  )
A.將兩個雞蛋舉高1 m做功約1 J
B.將一袋10 kg的大米扛到肩上做功約150 J
C.重500 N的人上一層樓克服重力做功約5 000 J
D.將500 mL的礦泉水從地上拿起做功約8 J
C
2.小銘同學經常參與家庭事務,幫媽媽分擔工作。周末,他從超市采購歸來,手提一袋大米,站在速度為1.5 m/s勻速豎直上升的電梯內。若小銘受到的重力為500 N,所帶物品重為200 N,在電梯上升10 m的過程中,小銘對所帶物品做的功為________J,電梯對他的支持力做的功為________J,電梯對他的支持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
2 000
7 000
1 050
易錯點 功、功率、機械效率的關系
3.關于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功率大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
B.利用機械做功時可以省力或省距離,但不能省功
C.功率大的機器比功率小的機器做功多
D.機械做功時,做的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越大
B
易錯點 功、功率、機械效率的比較
圖1
4.圖1是一個小球自由下落過程中拍攝的頻閃照片(每相鄰兩幅照片拍攝的時間間隔相同)。小球從a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小球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則有W1______W2,P1______P2。(均選填“>”“<”或“=”)


5.分別用圖2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在相同的時間內將重為100 N的物體G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每個滑輪的重力均為10 N。不計繩重及摩擦,此過程中所用的拉力F甲______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______P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甲______η乙。(均選填“>”“<”或“=”)
圖2



易錯點 機械效率的相關計算
6.工人師傅用如圖3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480 N的貨物勻速提升了10 cm,動滑輪重為120 N,不考慮繩重和摩擦,拉力F的大小為________N,工人師傅做的額外功為________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圖3
200
12
80%
7.如圖4所示,利用滑輪組拉物體,物體以0.2 m/s的速度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F為1 000 N,在5 s內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若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物體受到的阻力為________N。
圖4
400
1 600
8.如圖5所示,手用力F1直接將物體A勻速提升高度h,做功為300 J;若借助長為5 m的斜面用力F2把物體A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斜面的機械效率是60%,則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為______J,拉力F2為________N,物體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為________N。
圖5
300
100
40
易錯點 動能、勢能、機械能的變化
9.判斷下列情況下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的變化情況。(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在平直軌道上,列車從車站啟動,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
(2)霧炮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進噴灑水的過程中,霧炮車的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
(3)攝影師利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在無人機勻速上升的過程中,其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
增大
不變
增大
減小
減小
減小
不變
增大
增大
易錯點 機械能守恒
10.在冬奧會自由式滑雪比賽中,選手的運動軌跡如圖6所示,如果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6
A.選手在a點和c點時的動能都為零
B.選手在a點和e點時都處于靜止狀態,因此機械能相等
C.選手從a點下滑到b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D.選手從c點下落到d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D
重點實驗精練
11.小南在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圖7-甲所示的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圖7
步驟1:讓鋼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為v1,撞擊木塊并使木塊移動,記下木塊移動的距離s1;
步驟2:讓鋼球從斜面B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為v2,撞擊木塊并使木塊移動,記下木塊移動的距離s2;
步驟3:換用質量不同的鋼球讓鋼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記下木塊移動的距離s3。
(1)實驗中研究的是________(選填“鋼球”或“木塊”)的動能大小,其動能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反映的。
(2)比較v1、v2,可知v1________v2(選填“>”“<”或“=”),這是因為鋼球的重力勢能越大,轉化為鋼球的________能越大。
鋼球
木塊移動的距離


(3)步驟1和步驟2的目的是探究動能大小與________的關系;若s1>s2,則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鋼球從斜面上滑下后,碰撞到斜面底端水平放置的木塊后繼續向前運動,木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下,如圖7-甲所示。設木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W,鋼球與木塊碰撞前的動能為Ek,則W________Ek(選填“>”“<”或“=”)。
速度
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5)為了讓質量不同的鋼球獲得相同的初速度,有同學認為可以不用讓兩球都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滾下,而是設計了圖7-乙的裝置,只要每次讓兩球壓縮彈簧到同樣的形變程度后自然釋放即可(不考慮各種能量損耗)。通過討論發現該方法不合理,原因是小球的質量不同,所以彈簧恢復原狀的過程中彈性勢能全部轉化為小球的動能,小球獲得的__________是不同的。
速度
參考答案:
易錯精練 1.C 2.2 000 7 000 1 050 3.B 4.<?。?br/>5.>?。健。? 6.200 12 80% 7.400 1 600
8.300 100 40 9.(1)增大 不變 增大
(2)減小 減小 減小 (3)不變 增大 增大
10.D
重點實驗精練 11.(1)鋼球 木塊移動的距離 (2)> 動
(3)速度 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4)< (5)速度(共32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要點梳理
課堂小測
第2課時 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實驗突破
典例精練
要點梳理
1.完成下列滑輪和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Fs
G物h
G動h
Fs
fs物
Fs
(注:表中G物表示被拉物體的重力,h表示物體上升的高度,F表示繩端拉力的大小,s表示繩端移動的距離,G動表示動滑輪的重力,f表示物體所受的摩擦力,s物表示物體移動的距離)
實驗突破
實驗 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例題 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電動機來帶動滑輪組提升重物的設備。如何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節約電能呢?為此,同學們進行了“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圖1
實驗 次數 鉤碼 重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繩端拉力 F/N 繩端移動 距離s/m 機械
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5 0.4 ______
(1)實驗中應沿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第4次實驗是用________(選填“甲”“乙”或“丙”)裝置來完成的,表格中橫線處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結果精確到0.1%)。
豎直
勻速

66.7%
圖1
實驗 次數 鉤碼 重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繩端拉力 F/N 繩端移動 距離s/m 機械
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5 0.4 ______
(3)通過比較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關。
(4)通過比較________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_______。
重物上升的高度
1、3

圖1
實驗 次數 鉤碼 重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繩端拉力 F/N 繩端移動 距離s/m 機械
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5 0.4 ______
(5)通過比較3、4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_______。

圖1
實驗 次數 鉤碼 重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繩端拉力 F/N 繩端移動 距離s/m 機械
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5 0.4 ______
(6)小華發現實驗過程中邊拉動彈簧測力計邊讀數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穩定。小華認為如果能在彈簧測力計靜止時讀數,會更準確。同組的小明認為如果這樣,測量的機械效率會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忽略了___________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
偏大
摩擦力
圖1
實驗 次數 鉤碼 重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繩端拉力 F/N 繩端移動 距離s/m 機械
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5 0.4 ______
(7)如果沒有刻度尺,能否測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結合生產生活實際,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下列選項中能提高機械效率的是________。(多選,填字母)
A.增加物重 B.減輕動滑輪重
C.增加提升物體的速度 D.增加物體上升的高度
AB
 1.實驗中要多次改變提升鉤碼的數量來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目的是獲得多組數據,歸納出物理規律。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提升物體的高度、繩子的繞線方式無關;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定值。
3.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主要途徑:(1)減少額外功(如減輕機械自重);(2)增加有用功(如增加物重)。

典例精練
知識點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類型1 豎直方向的滑輪組
例1 某班學生在物理實驗室中探究滑輪組的相關問題。用圖2所示的滑輪組將一個重12 N的物體勻速提升30 cm,所用的拉力F為5 N,不計繩重及摩擦。求:
(1)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
圖2
解:物體被提升的高度:h=30 cm=0.3 m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2 N×0.3 m=3.6 J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圖2
(3)動滑輪的重力;
解:動滑輪的重力:G動=3F-G=3×5 N-12 N=3 N
(4)用該滑輪組勻速提升重48 N的物體時,請通過計算說明與之前相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變化情況。
圖2
答:(1)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為3.6 J;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3)動滑輪的重力為3 N;
(4)與之前相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
類型2 水平方向的滑輪組
例2 如圖3所示,質量為960 kg的物體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滑輪組水平拉動物體A,使其在20 s內勻速向左運動4 m。已知物體A運動時受到地面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7,水平拉力F=500 N,g取10 N/kg。求:
(1)物體A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
圖3
解:物體A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
f=0.07G=0.07mg=0.07×960 kg×10 N/kg=672 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圖3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答:(1)物體A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672 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200 W;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7.2%。
圖3
課堂小測
實驗1
1.用如圖4所示的裝置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4
D
知識點1
2.圖5是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的情景。已知動滑輪的重為40 N,當他用大小為200 N的拉力勻速提升重物時,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物體的重力為________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圖5
360
90
3.用圖6所示的動滑輪拉動物體A,當水平拉力F=50 N時,恰好可以使物體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60 N,若物體A水平移動了0.6 m,則在此過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J,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圖6
36
60%
4.工人用圖7所示的滑輪組搬運重1 200 N的石塊A。工人所用拉力F為120 N,石塊A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3 m,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則拉力F做的功為________J,有用功為________J,石塊A受到的拉力為________N,摩擦力為________N。

圖7
1 080
810
270
270
參考答案:
要點梳理
1.①Fs?、贕物h?、跥動h ④Fs?、輋s物?、轋s
實驗突破
例題 (1)豎直 勻速 (2)丙 66.7% (3)重物上升的高度 
(4)1、3 高 (5)低 (6)偏大 摩擦力
(8)AB
典例精練
例1 解:(1)物體被提升的高度:h=30 cm=0.3 m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2 N×0.3 m=3.6 J
(2)由題圖知,n=3
繩端移動的距離:s=nh=3h=3×0.3 m=0.9 m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5 N×0.9 m=4.5 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動滑輪的重力:G動=3F-G=3×5 N-12 N=3 N
94.1%>80%,故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
答:(1)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為3.6 J;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3)動滑輪的重力為3 N;
(4)與之前相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
例2 解:(1)物體A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
f=0.07G=0.07mg=0.07×960 kg×10 N/kg=672 N
(2)由題圖知,n=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ns物=2×4 m=8 m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500 N×8 m=4 000 J
(3)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672 N×4 m=2 688 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答:(1)物體A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672 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200 W;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7.2%。
課堂小測
1.D 2.360 90 3.36 60% 4.1080 810 270 270(共19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11.1 怎樣才叫做功
素養培優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基礎過關
知識點 判斷力是否做功
1.(2023鎮江)小華參加校外勞動時,經歷了如下過程: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未能搬起;②她又用力推筐,仍未推動;③在小明的幫助下,他們將這筐玉米抬起并放到手推車上;④接著他們用水平力推著手推車沿水平路面前往倉庫。則(  )
A.①中小華對這筐玉米做了功
B.②中小華對這筐玉米做了功
C.③中他們對這筐玉米做了功
D.④中他們對手推車沒有做功
C
2.運動會上,從運動員手中擲出去的鉛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對它做功的是(  )
A.運動員的手 B.重力
C.慣性 D.沒有力對它做功
3.足球被腳踢開后沿水平草地向前繼續滾動,是因為足球具有________;在此過程中,腳對足球___________,足球的重力對足球___________(以上兩空均選填“做功”或“不做功”)。
B
慣性
不做功
不做功
知識點 功的簡單計算
4.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100 N的箱子前進了10 m,推力做的功為(  )
A.0 J B.500 J C.1 000 J D.1 500 J
B
5.如圖1,物體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分別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s,力F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W3,則力F三次所做的功的大小關系是(  )
圖1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無法判定
A
6.如圖2所示,用手掌平托著兩個雞蛋升高50 cm,此過程中手掌對雞蛋做的功約為(  )
圖2
A.0.05 J B.0.5 J C.5 J D.50 J
B
7.工人用繩子將重400 N的礦石從礦井深處勻速提到地面,工人做功2 000 J,不計繩重與摩擦,則礦井的深度為(  )
A.4 m B.2 m C.8 m D.5 m
D
8.為方便殘疾人上下臺階,很多公共場所設計了圖3所示的專用通道。若將總重為600 N的殘疾人和輪椅沿8 m長的斜面推至2 m高的入口處,沿斜面所用的推力為200 N,則在此過程中推力對輪椅做的功為__________J,克服重力做的功為__________J,斜面的支持力對輪椅做的功為__________J。
圖3
1 600
1 200
0
9.為了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進普通家庭。圖4是我國自主生產的一款純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1 000 m,用時50 s,此過程中汽車牽引力做的功為1.5×106 J。求:
(1)汽車勻速行駛時的速度;
(2)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
圖4
知識點 機械功原理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省距離的機械也可以省力
B.省力的機械一定費距離,且不省功
C.省距離的機械不省力,但省功
D.省力的機械一定省功
B
11.圖5是現代家庭經常使用的自動升降衣架的結構示意圖,該裝置________省力,________省距離,________省功。(均選填“能”或“不能”)
圖5

不能
不能
能力提升
12.如圖6,將同一物體分別沿光滑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勻速拉到頂點A,施加的力分別為F1、F2,拉力做的功分別為W1、W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
圖6
D
13.如圖7所示,質量為50 kg的同學在做仰臥起坐運動。若該同學上半身的質量占全身質量的60%,則她上半身的重力為__________N。她在1 min內做了40個仰臥起坐,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高度均為0.3 m,則她在這段時間內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___J。(g取10 N/kg)
圖7
300
3 600
素養培優
14.如圖8-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為5 N的物體。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體,拉力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以及物體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分別如圖8-乙、丙所示。由圖像可知,0~6 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6~9 s內物體運動的距離為________m,6~12 s內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________J。
圖8
6
18
108
參考答案:
1.C 2.B 3.慣性 不做功 不做功 4.B 5.A 6.B
7.D 8.1 600 1 200 0
10.B 11.能 不能 不能 12.D 13.300 3 600 14.6 18 108(共21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要點梳理
課堂小測
11.2 怎樣比較做功的快慢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典例精練
要點梳理
1.比較做功的快慢:做功不僅有多有少,而且有快慢。為了比較做功的快慢,可以在做功相同時,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在相同時間內,比較______________。
2.功率
(1)定義:在物理學中,把________的多少與所用________的比叫做功率,用字母________表示。
(2)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做功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3)計算公式:________。
(4)國際單位:________,簡稱瓦,符號:________;常用單位還有千瓦(kW)。1 kW=________W,1 W=1 J/s。
所用的時間
做功的多少
做功
時間
P
快慢
瓦特
W
103
典例精練
知識點 功率的理解
例1 下列關于功和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多
B.某機械的功率是200 W,表示其每秒能做200 W的功
C.做相同的功,所用時間越少,功率越大
D.做功時間相同,做功越少,功率越大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不一定多,做功多的機械功率不一定大。
C
知識點 功率的計算
例2 一臺挖土機以恒定功率工作時,1 min內做功為1.8×106 J,該挖掘機的功率為________kW;若該挖掘機這段時間做的功由平均功率為200 W的工人去完成,需要的時間為________s。
30
150
例3 如圖1所示,總重為5×104 N的無人駕駛公交車5 min內在平直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了2 400 m,受到的牽引力為公交車總重的0.03。求:
(1)公交車的牽引力;
(2)牽引力對該公交車所做的功;
(3)牽引力對該公交車做功的功率。
圖1
答:(1)公交車的牽引力為1.5×103 N;
(2)牽引力對該公交車所做的功為3.6×106 J;
(3)牽引力對該公交車做功的功率為1.2×104 W。
例4  一輛新能源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駛,發動機提供的牽引力是600 N。則此過程中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為多少千瓦?
知識點 功率的測量
例5 小明同學想測出自己從一樓上到三樓做功的功率。
(1)所需要的測量工具有:臺秤(或磅秤)、________、卷尺。
(2)小明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
A.測出自身的質量m; B.測出樓梯的總長度L;
C.測出一樓到三樓的豎直高度h; D.測出上樓所用的時間t;
E.算出上樓的功率P。
(3)小明同學上樓的功率的表達式是P=________。(用題中所給物理量表示)
秒表
B
(4)請你幫小明設計一個實驗記錄表格。
人的質量 m/kg 上樓梯所用 的時間t/s 一樓到三樓的 豎直高度h/m 功率P/W
課堂小測
知識點1
1.用________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甲機器的功率比乙機器的功率大,表示甲機器做功比乙機器________。某機器正常工作時的功率為2 kW,其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率

該機器正常工作時1 s做功2 000 J
知識點2
2.用30 N的水平推力,經過2 s的時間,使重100 N的物體在水平桌面上移動了50 cm。在這個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J,推力F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
3.一臺功率恒定的機器,以1 m/s的速度勻速提升質量為1 t的重物,則該機器的輸出功率為________kW;若用該機器勻速提升重為2×104 N的重物,則提升的速度為________m/s。(g取10 N/kg)
0
7.5
10
0.5
知識點3
4.小剛想粗略地測算自己做引體向上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如圖2。
(1)請幫他將下面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用_______________測出小剛的質量m;
②用刻度尺測量小剛吊在單杠上時下巴到單杠的
距離,即人體上升的高度h;
圖2
電子秤(臺秤)
③連續完成n次引體向上,記錄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填物理量及其符號)。
(2)計算做功的功率P=________(用已知量g及上述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圖2
時間t
參考答案:
要點梳理
1.所用的時間 做功的多少
(4)瓦特 W 103
典例精練
例1 C
例2 30 150
例3 解:(1)公交車的牽引力:
F=0.03 G=0.03×5×104 N=1.5×103 N
(2)牽引力對該公交車所做的功:
W=Fs=1.5×103 N×2 400 m=3.6×106 J
(3)牽引力對該公交車做功的功率:
答:(1)公交車的牽引力為1.5×103 N;
(2)牽引力對該公交車所做的功為3.6×106 J;
(3)牽引力對該公交車做功的功率為1.2×104 W。
答:此過程中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為12 kW。
例5 (1)秒表 (2)B
(4)
人的質量 m/kg 上樓梯所用 的時間t/s 一樓到三樓的 豎直高度h/m 功率P/W
課堂小測
1.功率 快 該機器正常工作時1 s做功2 000 J
2.0 7.5 3.10 0.5
4.(1)①電子秤(臺秤)?、蹠r間t(共18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素養培優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
第2課時 機械能及其轉化
11.4 認識動能和勢能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基礎過關
知識點 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1.圖1是小明帶著妹妹玩蹦床時的情景。小明在空中上升過程中,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_能;小明從接觸蹦床到下落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為__________能。
圖1

重力勢
彈性勢
2.如圖2所示,小球從A點釋放,經過最低點B擺到右側最高點C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__________能會先減小后增大,小球在________(選填“A”“B”或“C”)點的動能最大,在A點和C點的重力勢能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圖2
重力勢
B
相同
知識點 機械能及其轉化
3.某城市的鐵路車站的設計方案如圖3所示,進站和出站的軌道都與站臺構成一個緩坡。從能量利用的角度看,進站時,車輛駛上站臺,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圖3

重力勢
減小
4. 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圖4為返回艙在空中減速下落時的情景,該過程中返回艙的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圖4
減小
減小
減小
5.(2023懷化)如圖5,人造地球衛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時,不受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當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它的勢能________(選填“減小”或“增大”),衛星在________(選填“遠”或“近”)地點時勢能最大。
圖5
增大

6.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完成下列填空。(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小林乘坐的纜車緩慢勻速上升時,他的重力勢能________,動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
(2)飛機起飛后加速爬升的過程中,飛機的動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
(3)正在噴灑農藥的無人機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時,它的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
增大
不變
增大
增大
增大
減小
減小
7.如圖6所示,小磊分別沿三條滑道從滑梯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到水平地面。若忽略空氣阻力和摩擦,此過程中小磊的機械能是________(選填“守恒”或“不守恒”)的,他到達滑梯最底端時的速度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考慮空氣阻力和摩擦,小磊下滑過程中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圖6
守恒
相同
減小
能力提升
8.(2023煙臺)跳水運動中蘊含著許多物理知識。下列有關圖7所示跳板跳水過程中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用力下壓跳板的過程中,跳板的彈性勢能減小
圖7
B.運動員被跳板向上彈起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
C.運動員離開跳板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動能減小
D.運動員從最高點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增大
C
9.如圖8所示,彈簧下端懸掛一個小球,用手托住小球靜止在A點,此時彈簧處于自然長度。釋放小球,小球向下運動到最低點B(不超過彈簧彈性限度),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少,動能一直在增加
B.小球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C.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增大
D.小球運動到B點時,重力勢能最小,動能最大
圖8
C
10.(2023東莞期末)泥石流之所以會造成巨大的危害,是因為石、泥土被雨水從高處沖下來時將________能轉化為巨大的________能。災害發生后,救災飛機迅速到達災區上空,當它在一定高度勻速飛行并投下救災物資后,飛機的機械能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重力勢

變小
11. 如圖9所示,是天工開物中的“筒車”汲水裝置。水流沖擊水車轉動,水流的動能轉化為水車輪子的________能;水車轉動又提高了一部分水的高度,其實質是水流通過“筒車”這個機械裝置,把自己整體的動能轉化為一部分水的________能,達到了汲水澆田的目的。
圖9

重力勢
12.(2022廣東)圖10-甲中過山車從A點出發,先后經過B、C、D、E點。圖10-乙是過山車在B、C、D、E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示意圖,則過山車的動能在________點最大,B點重力勢能的大小________E點動能的大小。在這個過程中,過山車的機械能是___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的。
圖10
C
等于
變化
素養培優
13. 如圖11所示,A點的高度H大于B點的高度h,讓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自由落下,沿光滑軌道AOB到達B點后離開(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由A點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球在B點的機械能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A點的機
械能;小球離開B點后的運動軌跡應該是
圖中的________(選填“a”“b”“c”或“d”)曲線。
圖11
減小
等于
c
參考答案:
1.動 重力勢 彈性勢 2.重力勢 B 相同
3.動 重力勢 減小 4.減小 減小 減小 5.增大 遠
6.(1)增大 不變 增大 (2)增大 增大 (3)減小 減小
7.守恒 相同 減小
8.C 9.C 10.重力勢 動 變小 11.動 重力勢
12.C 等于 變化 13.減小 等于 c(共36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類型3
類型1
類型2
微專題1 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類型1 功和功率的比例問題
1.甲、乙兩車都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甲、乙兩車的牽引力之比為3∶4,速度之比為2∶3,則在相等的時間內,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之比為________,甲、乙兩車牽引力所做的功之比為________,功率之比為________。
2.兩臺機器的功率之比為5∶1,則它們在相同時間內做的功之比為________,做同樣多的功所需的時間之比為________。
2∶3
1∶2
1∶2
5∶1
1∶5
3.甲、乙兩同學進行爬桿比賽,爬到桿頂(桿長相同)時,甲用8 s,乙用9 s,若甲、乙兩人的體重之比為4∶3,則甲、乙兩人爬到桿頂做的功之比是________,甲、乙兩人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是________。
4∶3
3∶2
類型2 功和功率的計算
4.(2023巴中)如圖1所示,重為1 000 N的木箱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以0.5 m/s 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為木箱重力的 0.3倍。經過5 s,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做的功為________J,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
圖1
0
150
5.重為450 N的小明背著2 kg的背包周末去爬山,他先在水平路面步行500 m到達山腳,再用了30 min 爬一座高150 m的小山,則在水平路面上小明對背包做的功為________J;爬山過程中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為____________J,功率為________W。(g取10 N/kg)
0
6.75×104
37.5
6.小哲想粗略測算自己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的功率。如圖2所示,他用0.5 min做了10個引體向上,已知小哲的質量為48 kg,每次引體向上他能將自身重心提高0.5 m,則他每次引體向上所做的功為________J,他做引體向上的功率為________W。(g取10 N/kg)
圖2
240
80
7.(2023綿陽)“單臂啞鈴劃船”運動能充分訓練背闊肌。訓練時,按照如圖3所示的姿勢,提升、放下啞鈴為1次動作。已知啞鈴的質量為15 kg,訓練者60 s完成一組訓練,每組12次動作,每次提升啞鈴的豎直高度是30 cm。則訓練者在1次提升啞鈴的過程中做功為________J,完成一組訓練過程中提升啞鈴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g取10N/kg)
圖3
45
9
8.正常人的心臟推動血液流動的功率約為1.5 W,那么在1 h內心臟做的功為________J,這些功可把一個質量為50 kg的人勻速舉高________m。(g取10N/kg)
5 400
10.8
9. 如圖4所示,為惠山森林公園盤山公路,它的豎直高度可達330 m,公路全長約6 km。一輛質量為1.5 t的家用汽車在3000 N的牽引力作用下,從山底行駛到山頂,用時5 min,牽引力做功為__________J,克服重力做功為____________J,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g取10N/kg)
圖4
1.8×107
4.95×106
6×104
10.如圖5所示,重50 N的物體A,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的作用下,以5 c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 N。若彈簧測力計重、滑輪重以及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則拉力F為________N,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拉力的功率為________W。
圖5
10
20
1
類型3 機械效率
11.沈燕家最近買了一輛汽車。若汽車以60 kW的恒定功率啟動做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不變,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6所示。求:
(1)經過20 s,汽車發動機所做的功;
(2)當汽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阻力。
圖6
12.(2023東莞期末)工人用如圖7所示的滑輪組將一箱重960 N的裝修材料勻速提高3 m,用時1 min,所用拉力為300 N,不計箱子重、繩重和摩擦,工人所做的功為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圖7
3 600
60
80%
13.往車上裝重物時,常常用長木板搭個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圖8所示,工人用斜面把質量為120 kg的重物推到高為1 m的車上,推力為500 N,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則斜面長為________m,推力做的額外功是________J,重物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g取10 N/kg)
圖8
3
300
100
14.《天工開物》是我國古代的科學著作,書中記載著大量的古代農業機械。其中描述了筒車這樣一種以水流作動力,用來取水的機械,如圖9所示。若接水槽離取水處高3 m,水輪上有12個取水筒,一個取水筒每次可取水5 kg,筒車旋轉一周所用時間為60 s。若水流沖擊筒車的功率為50 W,則筒車旋轉一周取水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g取10 N/kg)
圖9
60
15.如圖10是甲、乙兩機械的參數,若將甲機械更換成乙機械,機械效率將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乙機械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J。
圖10
減小
2 100
(1)勻速行駛時的牽引力;
(2)勻速行駛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
(3)勻速行駛過程中電機驅動的效率。
圖11
17.某建筑工地用圖12所示的滑輪組提升質量為72 kg的建材。當電動機對繩子施加300 N的拉力F時,建材以0.1 m/s的速度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 N/kg。求:
(1)拉力F的功率;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圖12
18.如圖13所示,用滑輪組將一正方體物塊在5 s內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10 m,繩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為20 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
(1)拉力F做的功;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圖13
參考答案:
1.2∶3 1∶2 1∶2 2.5∶1 1∶5 3.4∶3 3∶2
4.0 150 5.0 6.75×104 37.5 6.240 80 7.45 9 
8.5 400 10.8 9.1.8×107 4.95×106 6×104
10.10 20 1
11.解:(1)經過20 s,汽車發動機所做的功:
W=Pt=60×103 W×20 s=1.2×106 J
18.解:(1)由題圖可知,n=2,
則拉力端移動的距離:
s=ns物=2×10 m=20 m
拉力F做的功:
W=Fs=20 N×20 m=400 J(共26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要點梳理
課堂小測
典例精練
第1課時 認識動能和勢能
11.4 認識動能和勢能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要點梳理
1.能量
(1)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或________。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________。
(2)單位: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在國際單位制中,能的單位是________。


焦耳(J)
2.動能與勢能
(1)物體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物體的動能跟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________。
(2)物理學中,把物體由于被舉高的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重力勢能與物體被舉高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物體的位置越高,質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________。
(3)物體發生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彈性勢能與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彈性物體的彈性越強,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________。
(4)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能統稱為勢能。
運動
質量
速度
越大
重力勢能
高度
質量
越大
彈性形變
彈性形變程度
材料
越大
重力勢
彈性勢
典例精練
知識點 動能
探究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重點實驗)
例1 圖1是探究“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圖中
s甲<s乙<s丙。
圖1
(1)實驗中,探究的動能是指________(選填字母)。
A.小球在斜面上的動能 B.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小球撞擊木塊后的動能 D.木塊被小球撞擊后的動能
(2)在本實驗中,小球的動能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來反映的,這里運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3)對比甲、乙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在質量相同時,物體的________越大,動能________。
B
木塊移動的距離
轉換法
速度
越大
圖1
(4)實驗中,讓質量不同的兩個小球從相同的高度由靜止滾下,目的是使小球撞擊木塊時的________相同。
(5)對比________兩次實驗,可以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通過這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速度
乙、丙
當物體的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
能越大
圖1
(6) 老師提議用小球做實驗時最好選用刻有凹槽的斜面,使用這種斜面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便于控制小球的運動方向
不能
木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通過移動的距
離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
圖1
實驗中應用的實驗方法:
(1)控制變量法: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時,使用同一小球,控制質量相同;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時,將質量不同的小球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控制碰撞前的速度相同。
(2)轉換法:用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碰撞時動能的大小。
 
知識點 重力勢能
例2 某同學在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下列實驗器材:一塊厚泡沫,三個相同的鐵釘,三個金屬塊m1、m2和m3(m1=m2<m3)。他做了如下實驗:將鐵釘插入泡沫的相同深度,分別將三個金屬塊由空中靜止釋放撞擊鐵釘,鐵釘進入泡沫的深度如圖2所示。
(1)實驗中可以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金屬塊重力勢能的大小。這里運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 。
(2)通過甲、乙兩次實驗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在質量相同時,物體被舉得越________,重力勢能越大。由此得出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被舉的________ 有關。
(3)比較________兩次實驗,說明金屬塊的位置相同時,
質量越大,鐵釘進入泡沫的深度越深,金屬塊的重力勢能
越大。由此得出重力勢能的大小與________ 有關。
鐵釘進入泡沫的深度
轉換法

高度
甲、丙
質量
知識點 彈性勢能
例3 (1)如圖3所示是玩彈弓的情景。經驗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長,同樣的“子彈”射得越遠,這說明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與物體發生____________的大小有關。
圖3
彈性形變
(2)如圖4所示,跳水運動員為獲得充足的空間滯留時間,都會在跳水前先用力下壓跳板,跳板由于發生____________而具有__________能,可以讓運動員上升得更高。跳板的彎曲程度越大,具有的____________能越大,運動員上升得越高。
圖4
彈性形變
彈性勢
彈性勢
知識點 動能與勢能
例4  車窗拋物很容易引發事故,是因為從高速行駛的車中拋出的物體具有較大的________能;禁止高空拋物是因為高處的物體具有較大的________能,容易給人造成傷害;被繃緊的橡皮筋打到后會非常疼,是因為繃緊的橡皮筋具有較大的________能。

重力勢
彈性勢
例5 (RJ素材)戰斗機在空中加油時,空中加油機和戰斗機保持同一速度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如圖5所示。在加油的過程中,戰斗機的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加油機的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圖5
增大
增大
減小
減小
分析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時,不能只考慮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常見因素——“速度”和“高度”,還需特別留意“質量”這個因素。
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比較:
能量 動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必要條件 有一定速度 有一定高度 發生彈性形變
影響因素 速度、質量 高度、質量 彈性形變程度、材料
課堂小測
知識點1
1.速度相同的火車、汽車與摩托車,它們的動能(  )
A.火車的最大 B.汽車的最大
C.摩托車的最大 D.一樣大
A
2.如圖6所示,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
B.若水平面光滑,也能完成實驗
C.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球的動能越大
D.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滾下,推動木塊滑行的
距離不同,說明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
圖6
B
知識點2
3.如圖7所示,貨架上放著A、B、C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球,mA=mB圖7
B
C
知識點3
4.如圖8所示,網球比賽中,選手用力擊球,球拍因網球線形變而具有了________能;球拍把網球彈出的過程中彈性勢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此時網球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重力勢能。
圖8
彈性勢
減小

知識點4
5.就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而言,下列物體中,只具有動能的是________,只具有重力勢能的是________,主要具有彈性勢能的是________,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
A.鐘表內卷緊的發條 B.在水平地面上行駛的汽車
C.正在爬坡的汽車 D.在空中飛行的小鳥
E.在軌道上運行的人造地球衛星 F.被壓縮了的彈簧
G.吊在房頂的電燈 H.在水平地面上滾動的足球
I.在山頂上靜止的石頭
BH
GI
AF
CDE
參考答案:
要點梳理
1.(1)能 多 (2)焦耳(J)
2.(1)運動 質量 速度 越大
(2)重力勢能 高度 質量 越大
(3)彈性形變 彈性形變程度 材料 越大
(4)重力勢 彈性勢
典例精練
例1 (1)B (2)木塊移動的距離 轉換法
(3)速度 越大 (4)速度 
(5)乙、丙 當物體的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6)便于控制小球的運動方向
(7)不能 木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通過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
例2 (1)鐵釘進入泡沫的深度 轉換法 (2)高 高度 (3)甲、丙 質量
例3 (1)彈性形變 (2)彈性形變 彈性勢  彈性勢
例4 動 重力勢 彈性勢
例5 增大 增大 減小 減小
課堂小測
1.A 2.B 3.B C 4.彈性勢 減小 有
5.BH GI AF CDE(共19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要點梳理
課堂小測
11.1 怎樣才叫做功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典例精練
要點梳理
1.機械功的概念:物理學中規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________的方向上移動一段________,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了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________;
(2)物體在____________上通過的________。

距離

力的方向
距離
3.功的計算
(1)物理學中規定,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__________。功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2)公式中:功用符號______表示,單位是________,簡稱______(符號是______);力用符號______表示,單位符號是______;距離用符號______表示,單位符號是________。1 J=1 N·m。
4.研究表明:省力的機械必然費距離;省距離的機械則一定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______________。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____________。
乘積
W=Fs
W
焦耳

J
F
N
s
m
不存在的
不能省功
典例精練
知識點 判斷力是否做功
例1 對于圖1中的四類情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圖甲:用力推汽車,沒有推動,人對汽車做了功
B.圖乙: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人對滑板做了功
C.圖丙: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將木箱推到斜面的頂端,人對木箱做了功
D.圖?。号e重運動員舉著杠鈴靜止時,運動員對杠鈴做了功
圖1
C
 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圖示 勞而無功 (有力無距離) 不勞無功 (有距離無力) 垂直無功
(力與距離垂直)
舉例 用力搬石頭沒有搬動,人對石頭沒有做功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腳對足球不做功
人提著水桶水平向前運動,提水桶的力不做功
知識點 功的簡單計算
例2 重為300 N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用50 N的水平推力,使其在地面上移動了0.8 m的距離,撤去推力后物體又向前滑行了0.2 m。則此過程中,推力做的功為________J,物體所受的重力做的功為______ J。
40
0
例3 如圖2所示,電動叉車托著質量為1 000 kg的貨物,沿水平方向勻速行駛了10 m,接著把貨物勻速豎直提升0.5 m。在此過程中,叉車對貨物做了多少功?(g取10 N/kg)
圖2
解:由于叉車對貨物的力是豎直向上的,因此叉車僅在豎直提升貨物的過程中對貨物做功。
由題意知,叉車對貨物的力:
F=G貨=m貨g=1 000 kg×10 N/kg=10 000 N.
叉車對貨物做的功:
W=Fs=10 000 N×0.5 m=5 000 J
答:在此過程中,叉車對貨物做的功為5 000 J。
2.如果是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公式也可以寫成W=Gh。
例4 生產和生活中經常使用各種機械。下列關于使用機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省力,同時也可以省功
B.可以省力或省距離,但不能省功
C.只有在費力時才能省功
D.可以省距離,同時也可以省功
知識點 機械功原理
B
課堂小測
知識點1
1.如圖所示的情境中,人對物體沒有做功的是(  )
A.背著書包在水平
路面上勻速行走
B.搬起重物
C.用力將雞蛋
舉高
D.用力推車
往前走
A
2.為了紀念________對物理學的巨大貢獻,人們以他的名字作為功的單位。圖3是某款重為450 N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其內置電動機為機器人提供300 N的水平動力。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5 m的過程中,其所受的支持力做的功為________J,水平動力做的功為________J。
圖3
知識點2
焦耳
0
1 500
3.小紅沿著樓梯將一個箱子從地面搬到10 m高的樓上。若小紅對箱子做的功為1 800 J,則箱子的重力為________N;接著她又搬著箱子沿水平方向勻速走了20 m,小紅對箱子又做了________J的功。
180
0
知識點3
4.使用簡單機械無法達成的目的是(  )
A.省功 B.省力
C.省距離 D.改變力的方向
A
參考答案:
要點梳理
1.力 距離 2.(1)力 (2)力的方向 距離
3.(1)乘積 W=Fs (2)W 焦耳 焦 J F N s m 
4.不存在的 不能省功
典例精練
例1 C 例2 40 0
例3 解:由于叉車對貨物的力是豎直向上的,因此叉車僅在豎直提升貨物的過程中對貨物做功。
由題意知,叉車對貨物的力:
F=G貨=m貨g=1 000 kg×10 N/kg=10 000 N
叉車對貨物做的功:
W=Fs=10 000 N×0.5 m=5 000 J
答:在此過程中,叉車對貨物做的功為5 000 J。
例4 B
課堂小測
1.A 2.焦耳 0 1 500 3.180 0 4.A(共21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要點梳理
課堂小測
典例精練
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要點梳理
1.有用功與額外功:在物理學中,把人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叫做__________,記作________;對人們既無利用價值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記作________;人們在達到一定目的的過程中,動力對機械做的功叫做________,記作________。
有用功
W有用
額外功
W額外
總功
W總
2.機械效率
(1)定義:在物理學中,把__________與________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用________表示(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2)計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任何機械時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總有W有用________W總,所以機械效率總是________1。(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使用機械做功時,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機械工作的效率越 ________ 。
有用功
總功
η
小于
小于

3.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________________,使機械更合理、更輕巧(減小機械自重);
(2)使用時按技術規范操作,定時保養(減少機械間的摩擦)。
改進機械結構
典例精練
知識點 認識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例1 不計繩重,用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對__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對________做的功是額外功。(前兩空均選填“水”或“桶”)如果桶掉到井里,從井里撈桶時,撈上來的桶帶有一些水,這時對桶做的功是________功,對水做的功是________功。上述兩種情況,總功都是________力所做的功。
判斷有用功和額外功時關鍵是明確工作的目的,為了完成目的所做的功是有用功,與之相伴所做的功是額外功。


有用
額外

知識點 理解機械效率
例2 關于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B.機械做功的功率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C.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D.通過改進機械結構、減小摩擦等可以使機械效率提高至100%
C
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1)機械效率是一個百分數值,沒有單位。
(2)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故做功多,機械效率不一定大。
(3)功率是反映做功的快慢,故功率大,機械效率不一定大。
(4)機械效率的高低與是否省力無關,與機械做功的多少無關。
知識點 機械效率的簡單計算
例3 一臺功率為0.4 kW的起重機在1 min內將重3 600 N的貨物提高4 m,則起重機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_J,總功是____________J,機械效率是________。
1.44×104
2.4×104
60%
例4 仿照下表中機械(1)所給示例,完成其表格。

2
機械 說明 計算
(2) 利用動滑輪拉動物體,使其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20 N,物體移動的距離s物=2 m,拉力F=12.5 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繩=②________ m。 有用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功: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額外功: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機械效率: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有用=fs物=20 N×2 m=40 J
W總=Fs繩=12.5 N×4 m=50 J
W額外=W總-W有用=
50 J-40 J=10 J
機械 說明 計算
(3) 將物體沿斜面從底部勻速拉到頂端,斜面長度s=4 m,斜面的高度h=1.2 m, 物體的重力G=100 N,拉力F=40 N。 有用功: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功: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額外功: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機械效率: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體所受斜面的摩擦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有用=Gh=100 N×1.2 m=120 J
W總=Fs=40 N×4 m=160 J
W額外=W總-W有用=160 J-120 J
=40 J
課堂小測
知識點1
1.鐵桶里裝著沙子,小龍提著鐵桶將沙子送到樓上,他對桶和沙子所做的功是________,對沙子所做的功是________,對鐵桶做的功是________。如果目的是送桶到樓上,則小龍對沙子做的功是________。(均選填“有用功”“額外功”或“總功”)
總功
有用功
額外功
額外功
知識點2
2.施工工地上,一個動滑輪經改進后提高了機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改進后和改進前相比(  )
A.有用功增加,總功不變
B.額外功減少,總功不變
C.有用功不變,總功減少
D.有用功減少,總功減少
C
知識點3
3.如圖1所示,不計摩擦力和繩重,用重為3 N的動滑輪將重為9 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0.2 m。此過程中拉力做的額外功為________J,有用功為________J,總功為________J,機械效率為________。
圖1
0.6
1.8
2.4
75%
參考答案:
要點梳理
1.有用功 W有用 額外功 W額外 總功 W總
2.(1)有用功 總功 η
(3)小于 小于 (4)高
3.(1)改進機械結構
典例精練
例1 水 桶 有用 額外 拉
例2 C
例3 1.44×104 2.4×104 60%
例4 (1)①2 (2)②4?、踂有用=fs物=20 N×2 m=40 J
④W總=Fs繩=12.5 N×4 m=50 J
⑤W額外=W總-W有用=50 J-40 J=10 J
(3)⑦W有用=Gh=100 N×1.2 m=120 J
⑧W總=Fs=40 N×4 m=160 J
⑨W額外=W總-W有用=160 J-120 J=40 J
課堂小測
1.總功 有用功 額外功 額外功 2.C 
3.0.6 1.8 2.4 75%(共19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要點梳理
課堂小測
典例精練
第2課時 機械能及其轉化
11.4 認識動能和勢能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要點梳理
1.動能與勢能的轉化
(1)物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統稱為機械能。
(2)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時,在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中,機械能會________。
2.機械能的轉化: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水力發電是水的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電動機工作時,是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
動能
勢能
轉化
摩擦等阻力
減少
機械


機械
典例精練
知識點 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例1 圖1展示了我們熟悉的生活事例,請你根據要求填空。

圖1
(1)如圖1-甲所示,地鐵列車進、出站的軌道與站臺構成一個緩坡,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列車滑行進站時,將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___能儲存起來,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重力勢
(2)如圖1-乙所示,運動員拉弓射箭的過程中,弓弦的__________能轉化為箭的________能。
(3)如圖1-丙所示,蘋果從樹上落下的過程中,_____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
(4) 如圖1-丁所示,小娟在蕩秋千,她從一側的最高點蕩到另一側最高點的過程中,她的機械能轉化情況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彈性勢

重力勢

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再由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圖1
 判斷機械能轉化的方法:先根據物體速度、高度、彈性形變程度的變化判斷出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大小變化,再判斷機械能之間的轉化(減小的能轉化為增加的能)。
知識點 機械能守恒
例2 圖2所示的灑水車在地面勻速行駛并進行灑水作業時,灑水車整體的動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圖2
減小
減小
例3 (2023南充)體育課上小唐同學進行傳接排球訓練,他將球斜向上拋出,球的運動軌跡如圖3所示。a、b、c、d為軌跡上的點,其中a、c兩點高度相同,不計空氣阻力,則球在a點的機械能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點機械能;球在a、b、c、d四點中__________點的重力勢能最大。
圖3
等于
b
 1.若題目中出現“不計空氣阻力”“不計摩擦”“光滑”等條件時,分析該問題時不用考慮相 關阻力造成的機械能損失,即不存在相應阻力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否則就要考慮機械能損失。
2.人造地球衛星在大氣層外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因此機械能守恒。
知識點 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
例4  水力發電是將水的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__ 能;風力發電將風能轉化為風車的 ________能;電動機是電動車的核心部件,電動機正常工作時,電能轉化為________ 能。

機械
機械
課堂小測
知識點1
1.下列事例中,屬于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是(  )  
A.毽子被
向上踢起
B.滾擺向上運動
C.跳傘員
勻速下降
D.跳水運動員
在空中豎直下落
D
知識點2
2.2023年12月15日21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遙六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動能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3.如圖4所示,光滑的半圓形軌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軌道上的A點、C點在同一高度,B點為最低點。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球經過B點時速度最大
B.小球一定能到達C點
C.整個過程,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D.小球運動過程中,只有動能轉化為勢能
圖4
D
知識點3
4.如圖5所示,小涵從滑梯上自由勻速下滑時,感到臀部灼熱,在此過程中小涵的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因為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能?!  ?br/>圖5
減小

5.如圖6所示,是海浪發電裝置,海浪帶動浮子上下運動時,繩索帶動發電機轉動,將海浪具有的________能轉化成________能。

圖6
機械

參考答案:
要點梳理
1.(1)動能 勢能 (2)轉化 摩擦等阻力 減少
2.機械 電 電 機械
典例精練
例1 (1)動 重力勢 (2)彈性勢 動 (3)重力勢 動 (4)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再由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例2 減小 減小
例3 等于 b
例4 電 機械 機械
課堂小測
1.D 2.增大 增大 增大 3.D
4.減小 內 5.機械 電(共21張PPT)
[默寫、古代詩歌閱讀及文言文閱讀對應九上第三單元內容]
素養培優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
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基礎過關
知識點 認識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1.分別用杠桿、斜面和動滑輪將同一物體提升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
A.杠桿最多 B.斜面最多
C.動滑輪最多 D.一樣多
2.小明不小心將水桶掉入井中,用質量忽略不計的鉤子將質量為1 kg的桶從離井口5 m的深處勻速撈到井口,稱出桶內水的質量為9 kg,這次撈桶的過程中,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額外功是________J,總功是________J。(g取10 N/kg)
D
50
450
500
知識點 理解機械效率
3.甲、乙兩機械的機械效率分別是η甲=70%、η乙=5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甲機械更省力
B.使用甲機械做功更快
C.在相同時間內,使用甲機械做的功更多
D.乙機械的額外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更大
D
4.下列關于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越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B.功率越大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C.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D.做功相等的情況下,額外功越少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5.一臺抽水機的功率為12 kW,抽水時的機械效率為80%,那么 5 min內抽水機做的總功為__________J,抽水機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__J。
D
3.6×106
2.88×106
知識點 機械效率的簡單計算
6.如圖1所示,旗桿頂部有一個定滑輪,其機械效率為80%,升旗手通過一根繞過定滑輪的細繩用25 N的力把一面國旗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上升8 m。則升旗手拉動繩子所做的功是________J,升旗手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不計細繩重)
圖1
200
160
7.如圖2所示,某同學使用動滑輪把600 N的重物勻速提升了3 m,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則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J,總功為________J,所用的拉力為________N。不計繩重與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________N。若改用質量更小的動滑輪來提升此重物,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將會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圖2
1 800
2 400
400
200
變大
8.將一個重為4.5 N的物體沿斜面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如圖3所示)。已知斜面長1.2 m,高為0.4 m,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 0.3 N(物體的大小可忽略不計)。則在上述過程中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J,額外功為________J,機械效率約為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大小為________N。
圖3
1.8
0.36
83.3%
1.8
能力提升
9.如圖4所示,小明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將質量相同的一桶沙從一樓提到二樓,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的重力小于沙子和桶的總重力,則其拉力F甲______F乙,機械效率η甲______η乙。(均選填“>”“<”或“=”)
圖4


10. 圖5是一種小型千斤頂的示意圖,往下壓動搖臂時,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較小的距離。若工人用100 N的力將搖臂豎直向下壓1 m,可以把1 000 N的重物勻速抬高8 cm,則工人做的功為________J,該千斤頂的效率為________。
圖5
100
80%
11.如圖6所示,工人沿斜面用推力F把重為600 N的物體從斜面底部勻速推到頂部(不考慮物體的大小),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0%。已知斜面長L=3 m,高h=1.5 m。求:
(1)推力F做的總功;
(2)推力F的大小;
(3)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4)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圖6
素養培優
12.如圖7-甲所示,小明同學分別將A、B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沿左右兩邊斜面拉到頂端,做功情況如圖7-乙所示。則小明對A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對物體B做的額外功是________J。
圖7
2
0.5
13.如圖8-甲所示,一臺“水陸兩棲挖掘機”在河邊采集泥沙。如圖8-乙所示,挖掘機在4 s內將裝滿泥沙的鏟斗從最低點A運送到最高點B,接著再用2 s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4 m將泥沙卸到汽車上。挖掘機在上述運送泥沙的過程中平均功率為60 kW,泥沙總重為1.8×104 N。求:
(1)運送過程中挖掘機對泥沙做的有用功;
(2)整個過程中挖掘機運送泥沙的機械效率。
圖8
參考答案:
1.D 2.50 450 500 3.D 4.D 5.3.6×106 2.88×106
6.200 160 7.1 800 2 400 400 200 變大
8.1.8 0.36 83.3% 1.8 9.> > 10.100 80%
11.解:(1)推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00 N×1.5 m=900 J
12.2 0.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宝应县| 古田县| 通辽市| 托克托县| 嘉义市| 固始县| 榆林市| 浑源县| 交口县| 邯郸县| 香河县| 靖边县| 米易县| 安福县| 孝感市| 霍林郭勒市| 大英县| 山阴县| 绵竹市| 瑞昌市| 伊春市| 吐鲁番市| 湘潭县| 龙陵县| 景东| 视频| 体育| 铜陵市| 射阳县| 怀远县| 明水县| 泰顺县| 汶上县| 南陵县| 苗栗市| 潮安县| 定州市| 福贡县| 太仆寺旗|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