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全章習(xí)題課件 (共10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全章習(xí)題課件 (共10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3.6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第3課時 生活中的透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標(biāo)要求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yīng)用。
新知復(fù)習(xí)
1.放大鏡的原理:當(dāng)物體位于凸透鏡的焦點以內(nèi),即物距________一倍焦距時,對著凸透鏡觀察,可以看到物體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通常選用焦距比較________的凸透鏡作為放大鏡。
2.(1)照相機的結(jié)構(gòu):照相機的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________,膠片相當(dāng)于________。
(2)照相機的成像原理:鏡頭二倍焦距外(u>2f)的物體發(fā)出的光經(jīng)過鏡頭后會聚在膠片上,形成一個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小于

放大


凸透鏡
光屏

縮小

3.投影儀和幻燈機的成像原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時,成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放大

知識精練
知識點 放大鏡
例1  微雕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中的袖珍藝術(shù)品。小明利用焦距為20 cm的放大鏡在鉛筆芯上進行雕刻練習(xí),如圖1所示。小明用這個放大鏡雕刻時(  )
A.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實像
B.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倒立的像
C.鉛筆芯與放大鏡的距離小于20 cm
D.鉛筆芯距放大鏡越遠,鉛筆芯的像越小
圖1
C
知識點撥 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要使所成的像變大,放大鏡應(yīng)適當(dāng)遠離物體。原理如下圖:
知識點 照相機
例2 圖2為照相機的工作原理圖,照相機的鏡頭是________透鏡,照相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u和鏡頭的焦距f的關(guān)系為________,底片上成的是景物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圖2

u>2f

縮小

例3 圖3-甲為小明用照相機拍攝的花朵照片,若他想再拍一張如圖3-乙所示的照片,他應(yīng)該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花朵,同時將照相機的鏡頭向________(選填“前伸”或“后縮”)。
圖3
遠離
后縮
知識點撥 若要使照相機拍攝的像變大,具體的調(diào)節(jié)方法如下:
物近(靠近景物)→像遠(鏡頭前伸,遠離底片)→像變大(底片上的像變大)。
知識點 投影儀(幻燈機)
例4 圖4為幻燈機的工作原理圖,幻燈機的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________透鏡,幻燈片通過鏡頭在屏幕上成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________(選填“正著”或“倒著”)放置。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應(yīng)將幻燈機的鏡頭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屏幕并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
圖4

放大
倒著
遠離
減小
知識點撥 若要使投影儀(幻燈機)所成的像變大,具體的調(diào)節(jié)方法如下:
物近(鏡頭后縮,靠近幻燈片)→像遠(遠離光屏)→像變大(光屏上的像變大)。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小明送給爺爺一款帶有透鏡的指甲刀,方便爺爺剪指甲,如圖5所示。當(dāng)爺爺剪指甲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透鏡可能為凹透鏡
B.通過透鏡能看到指甲正立的實像
C.通過透鏡能看到指甲放大的像
D.指甲到透鏡的距離等于透鏡的一倍焦距
圖5
C
2.(知識點2)圖6為北京冬奧會使用的超高速軌道攝像機,它能夠?qū)崟r監(jiān)測運動員的動作,預(yù)防裁判員漏判或錯判的情況出現(xiàn)。攝像機鏡頭所成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圖6
D
3.(知識點3)圖7是愛動腦筋的小明用手機和透鏡自制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上的畫面放大并投射到白墻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制作簡易投影儀的透鏡不能制成放大鏡
B.手機到透鏡的距離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
C.墻上呈現(xiàn)的是手機畫面正立、放大的實像
D.要使墻上的像變大,應(yīng)增大手機與透鏡間的距離
圖7
B
4.(知識點2)為倡導(dǎo)低碳出行,地市增設(shè)了多處共享單車取車點,可用手機掃描車上的二維碼來解鎖。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手機鏡頭相當(dāng)于________透鏡,當(dāng)手機鏡頭靠近二維碼掃描時,手機屏幕上的像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

變大
5. (知識點1)中國青銅器始于公元前21世紀(jì),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如圖8所示,考古學(xué)家正在用放大鏡觀察出土的青銅器件,此時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青銅器件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為了能看到更多細節(jié),應(yīng)將放大鏡適當(dāng)__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青銅器件。
圖8

放大

遠離
新知復(fù)習(xí)
1.小于 正  放大 虛 小
2.(1)凸透鏡 光屏 (2)倒 縮小 實
3.倒 放大 實
知識精練
例1 C
例2 凸 u>2f 倒 縮小 實
例3 遠離 后縮
例4 凸 放大 倒著 遠離 減小
課堂檢測
1.C 2.D 3.B 4.凸 變大
5.正 放大 虛 遠離(共25張PPT)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第1課時 探究實驗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標(biāo)要求 探究并了解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guān)系。
新知復(fù)習(xí)
1.我們把反射面為____________的鏡子叫做平面鏡。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像與物的大小________;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________。
3.物理學(xué)中,把能夠呈現(xiàn)在光屏上的像叫做________像;把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觀察到的像叫做________像。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光滑平面
相等
相等
對稱



知識精練
知識點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例1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器材有帶支架的透明玻璃板、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刻度尺、白紙、光屏、火柴和鉛筆等。
圖1
(1)為了便于觀察,本實驗最好在較________(選填“暗”或“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
(2)實驗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_。

位置
圖1
(3)如圖1-甲所示,將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紙面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蠟燭A的像是光射到玻璃板上發(fā)生________而形成的。
(4)玻璃板的前后兩個面都能成像,為避免重影影響實驗,應(yīng)選用較________(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反射

圖1
(5)在玻璃板后移動__________(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發(fā)現(xiàn)蠟燭B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該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里運用的物理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未點燃
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法
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6)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三次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7)記錄像和物的位置,并將它們分別連接起來,如圖1-乙所示,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________,用刻度尺測得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結(jié)合(5)中的結(jié)論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________。
垂直
相等
對稱
圖1
(8)在實驗過程中,若移去蠟燭B,并在其原位置放一光屏,則透過玻璃板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直接觀察光屏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不能

圖1
知識點撥 本實驗中主要運用的實驗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①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鏡;②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時,用蠟燭B替代蠟燭A;③確定像的位置時,用蠟燭B替代蠟燭A的像。
知識點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例2 下列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情況正確的是(  )
A B C D
B
例3 如圖2所示,小明站在穿衣鏡前1 m的地方整理衣服,發(fā)現(xiàn)衣領(lǐng)處有一點污漬,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便走近鏡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明在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
B.小明站在鏡前1 m處,鏡中的像與小明的距離也是1 m
C.小明走近鏡子時,鏡中的像變大
D.小明走近鏡子時,鏡中的像也走近鏡子
圖2
D
知識點撥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的大小相等(與距離無關(guān)),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即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
知識點 虛像的形成原因
例4 如圖3所示,光源S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________后進入人眼,由于人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經(jīng)驗來判斷物體的位置,所以會感覺這些光好像是平面鏡后的S′點發(fā)出的。實際上平面鏡后面________
(選填“有”或“沒有”)光源,S′點是進入人眼的光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交點,所以S′為________像,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圖3
反射
光沿直線傳播
沒有
反向延長線

不能
知識點撥 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虛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實際上并不存在,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
課堂檢測
1.(知識點2)身高為1.7 m的小林站在豎直放置的穿衣鏡前,鏡中他的像的高度(  )
A.小于1.7 m
B.等于1.7 m
C.大于1.7 m
D.以上都可能
B
2.(知識點2)如圖4所示,小華家的小貓每天都要照鏡子。在小貓逐漸面鏡的過程中,它在平面鏡中的像(  )
A.逐漸變大,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變小
B.逐漸變大,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變大
C.大小不變,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變小
D.大小不變,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變大
圖4
C
3.(知識點2)圖5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成像的示意圖,下列操作中,不能改變玩具鳥成像的位置的是(  )
A.將平面鏡水平向右移
B.將玩具鳥水平向右移
C.將玩具鳥豎直向下移
D.將平面鏡豎直向下移
圖5
D
4.(知識點1)(2023徐州)如圖6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應(yīng)將茶色玻璃板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個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將另一個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使它與______________重合,記下兩個棋子的位置,兩個位置之間的連線與玻璃板________。
圖6
豎直
棋子A的像
垂直
5.(知識點2、3)一只小鳥從湖面上方飛過,小鳥在平靜湖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選填“影子”“實像”或“虛像”);若水深3 m,小鳥距水面6 m,則該“倒影”距小鳥________m。在小鳥從低處飛向高處的過程中,它的倒影將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水面,倒影的大小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反射
虛像
12
遠離
不變
新知復(fù)習(xí)
1.光滑平面 2.相等 相等 對稱 3.實 虛 虛
知識精練
例1 (1)暗 (2)位置 (3)反射 (4)薄 
(5)未點燃 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法
(6)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7)垂直 相等 對稱
(8)能 不能 虛
例2 B 例3 D
例4 反射 光沿直線傳播 沒有 反向延長線 虛 不能
課堂檢測
1.B 2.C 3.D 4.豎直 棋子A的像 垂直
5.反射 虛像 12  遠離 不變(共16張PPT)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3.6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新知復(fù)習(xí)
1.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巧記(如圖1所示)
(1)兩個分界點:________焦距分虛實,________焦距分大小。
(2)像的位置:實像________倒,虛像________正。(均選填“同側(cè)”或“異側(cè)”)
(3)成實像時,物距變化引起的成像變化:物近像遠像變________,物遠像近像變________。
圖1
一倍
二倍
異側(cè)
同側(cè)


知識精練
知識點 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分析
例1 如圖2-甲所示,先后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蠟燭通過凸透鏡成的像依次是圖2-乙中的____________(填序號)。在蠟燭的位置從a→b→c移動的過程中,物距變小,像距變________,像變________(后兩空均選填“大”或“小”)。
圖2
②③⑥⑤


例2 某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3所示),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變大些,下列調(diào)節(jié)方法可行的是(  )
A.僅將光屏適當(dāng)遠離凸透鏡
B.僅將凸透鏡適當(dāng)靠近光屏
C.將蠟燭適當(dāng)遠離凸透鏡,光屏適當(dāng)靠近凸透鏡
D.將蠟燭適當(dāng)靠近凸透鏡,光屏適當(dāng)遠離凸透鏡
圖3
D
例3 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置于圖4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將凸透鏡更換為焦距更小的凸透鏡后,若保持物距不變,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同時像變________(選填“大”或“小”);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蠟燭應(yīng)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圖4
靠近

靠近
知識點撥 1.凸透鏡成實像時,移動物體,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同(即物像同向移動)。
2.凸透鏡的焦距變化后,利用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或凸透鏡的焦距與折光能力的關(guān)系(焦距越小,折光能力越強),可以確定像的移動情況(如下圖),從而確定光屏的移動情況。
知識點 凸透鏡焦距的相關(guān)計算
例4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當(dāng)他把發(fā)光物體移到距凸透鏡20 cm處時,在光屏上觀察到倒立、放大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15 cm
C.20 cm
D.30 cm
B
例5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當(dāng)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圖5所示的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斷,凸透鏡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 cm
B.一定在8 cm到10 cm之間
C.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間
D.一定大于20 cm
知識點撥 由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以確定物距或像距與焦距的關(guān)系,由此可以求出凸透鏡焦距的取值范圍。
圖5
B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凸透鏡的焦點為F,要想使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最大,蠟燭應(yīng)放在圖6中凸透鏡左側(cè)的(  )
A.a(chǎn)處
B.b處
C.c處
D.F處
圖6
C
2.(知識點1)如圖7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燭焰在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xiàn)將蠟燭沿主光軸向左移動20 cm,則燭焰的像(  )
A.一直變小
B.一直變大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
圖7
A
3.(知識點2)如圖8所示,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則此時像距可能是(  )
A.8 cm
B.16 cm
C.28 cm
D.無法判定
圖8
C
4.(知識點2)某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焦距為f)成像的規(guī)律時做了如下的記錄:當(dāng)物距為30 cm 時,光屏上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像;當(dāng)物距為20 cm時,光屏上出現(xiàn)倒立、放大的像;當(dāng)物距為10 cm時,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斷凸透鏡的焦距(  )
A.f>20 cm
B.15 cm<f<20 cm
C.f<10 cm
D.10 cm<f<15 cm
D
新知復(fù)習(xí)
1.(1)一倍 二倍 (2)異側(cè) 同側(cè) (3)大 小
知識精練
例1 ②③⑥⑤ 大 大 例2 D
例3 靠近 小 靠近 例4 B 例5 B
課堂檢測
1.C 2.A 3.C 4.D(共27張PPT)
3.2 光的反射定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知識體系圖
課標(biāo)要求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新知復(fù)習(xí)
1.光在兩種介質(zhì)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介質(zhì)中的現(xiàn)象,叫做____________。
2.圖1是光在平面鏡上發(fā)生反射的示意圖,圖中入射光線是________,反射光線是________,ON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_,∠AON是__________。
圖1
光的反射
AO
OB
法線
∠NOB
入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時,____________、入射光線和________三者在______________;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________兩側(cè);________角等于________角。當(dāng)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________。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4.鏡面反射:當(dāng)平行光射向________的鏡面時,其反射光也是________的。
漫反射:當(dāng)平行光射向____________的物體表面時,其反射光射向________方向。
漫反射__________(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線
法線
同一平面內(nèi)
法線
反射
入射
增大
可逆
平滑
平行
粗糙不平
各個
遵循
知識精練
知識點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例1  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序號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圖2
(1)實驗前,應(yīng)將紙板________放置于平面鏡上;為了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應(yīng)在較________(選填“亮”或“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實驗時讓入射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____________。
垂直

顯示光路
(2)使入射光緊貼紙板A,沿EO方向射到平面鏡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OF的方向。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颍貌煌伾墓P記錄光的徑跡,并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的大小,實驗數(shù)據(jù)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jié)論: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__________。實驗中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蜻M行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序號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3)在實驗中,當(dāng)入射光沿NO方向射到O點時,發(fā)現(xiàn)紙板上只出現(xiàn)一條光束,且該光束變亮,說明在入射角為0°時,______________(選填“存在”或“不存在”)反射光。
(4)在圖2的基礎(chǔ)上,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B向前或向后翻折,在紙板B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__________________,此時反射光__________(選填“存在”或“不存在”)。
在同一平面內(nèi)
存在
存在
可逆
(5)若使光沿FO方向射到O點,反射光將沿OE方向射出,說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知識點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
例2 (1)請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圖3中的入射光線,并標(biāo)出入射角及其度數(shù)。
圖3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2)如圖4所示,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將正午時分直射的太陽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請在圖中用箭頭標(biāo)出光的傳播方向,并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圖4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知識點撥
作圖規(guī)范:(1)光線應(yīng)畫成實線,并用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2)法線應(yīng)用虛線表示,并在垂足處畫直角符號;(3)平面鏡應(yīng)用實線表示,并在非反射面上畫短斜線。
知識點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例3 下列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食 B.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
C.人造彩虹 D.樹蔭下的光斑
B
例4 圖5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表示漫反射,圖乙表示鏡面反射
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
C.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都能看見講臺上的粉筆盒,這是因為光在粉筆盒上發(fā)生了漫反射
D.黑板“反光”導(dǎo)致部分同學(xué)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表面發(fā)生了漫反射
圖5
C
知識點撥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區(qū)別:
鏡面反射 漫反射
反射面 光滑 粗糙
特點 入射光線平行時,反射光線也平行 入射光線平行時,反射光線向不同的方向射出
舉例 黑板“反光”、鏡子刺眼、車尾燈反光 從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書本
注意 1.我們能夠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2019廣東)如圖6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中,小明將硬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硬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右側(cè)紙板可繞ON向后轉(zhuǎn)動。如圖甲所示,入射角等于________(選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則反射角__________。若將右側(cè)紙板向后轉(zhuǎn)動,如圖乙所示,在右側(cè)紙板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反射光。
圖6
30°
增大
不能
2.(知識點1)如圖7所示,小聰通過平面鏡隔著墻壁看到小貓要偷吃魚,此時小貓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通過平面鏡看到小聰,這是因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圖7

可逆
3.(知識點3)如圖8所示,雨后的夜晚,小明迎著月光行走在有水坑的路上,發(fā)現(xiàn)水坑處和路面的亮度不一樣。結(jié)合光的反射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月光在路面上主要發(fā)生鏡面反射
B.月光在水坑處主要發(fā)生漫反射
C.為了避讓水坑,小明應(yīng)走較暗的地方
D.為了避讓水坑,小明應(yīng)走較亮的地方
圖8
C
4.(知識點3)在影院觀看電影時,放映機射出的光在銀幕上發(fā)生________進入觀眾的眼睛;為了讓影院各個位置的觀眾都能看到電影畫面,銀幕應(yīng)該用表面________(選填“光滑”或“粗糙”)的材料制作,以便發(fā)生______________(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
反射
粗糙
漫反射
5.(知識點2)(1)(2023廣東)如圖9所示,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束光射向平面鏡O點,請畫出反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
圖9
如答圖3所示
答圖3
(2)某人提出一種設(shè)想:在太空中放置一面巨大的平面鏡,在夜間把太陽光反射到地面,為人們提供照明。如圖10所示,已知太陽光射到平面鏡上的A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照亮了地球背面的B點,請畫出平面鏡并完成光路圖。
圖10
如答圖4所示
答圖4
知識體系圖
反射
反射
入射
新知復(fù)習(xí)
1.光的反射 2.AO OB 法線 ∠NOB 入射角
3.反射光線 法線 同一平面內(nèi) 法線 反射 入射 增大 可逆
4.平滑 平行 粗糙不平 各個 遵循
知識精練
例1 (1)垂直 暗 顯示光路
(2)相等 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3)存在 (4)在同一平面內(nèi) 存在  (5)可逆
例2 (1)如答圖1所示 (2)如答圖2所示
答圖1
答圖2
例3 B 例4 C
課堂檢測
1.30° 增大 不能 2.能 可逆
3.C 4.反射 粗糙 漫反射
5.(1)如答圖3所示 (2)如答圖4所示
答圖3
答圖4
知識體系圖
①反射 ②反射 ③入射(共33張PPT)
3.4 光的折射規(guī)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知識體系圖
課標(biāo)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特點。
新知復(fù)習(xí)
1.光由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________。
2.圖1是一條光線從空氣斜射到水面后發(fā)生折射的光路圖,其中,入射光線是________,折射光線是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法線是________。
圖1
折射
AO
OB
∠AON
∠N′OB
NN′
3.光的折射規(guī)律:
(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在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________兩側(cè)。
(2)當(dāng)光從空氣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時,折射光線向________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________。
(3)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時,光的傳播方向____________,此時入射角和折射角均等于________°。
(4)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____(選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同一平面內(nèi)
法線
法線
小于
增大
不變
0
可逆
4.池水看起來比實際上________些,魚兒看起來比實際位置________些,人眼看到水中的鉛筆向________偏折,還有海市蜃樓,這些現(xiàn)象都是由光的________產(chǎn)生的。



折射
知識精練
知識點 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
例1  某同學(xué)為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設(shè)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在玻璃水槽中豎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兩個半圓形光屏組成,其中光屏F可前后折轉(zhuǎn)。  
入射角α 0° 15° 30° 45° 50°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50°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圖2
(1)已知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使激光貼著光屏E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線,此時將光屏F向后折轉(zhuǎn),發(fā)現(xiàn)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線,這說明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______________。
同一平面內(nèi)
圖2
入射角α 0° 15° 30° 45° 50°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50°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2)該同學(xué)通過實驗得到了上表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jié)論:
①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會同時發(fā)生________和________現(xiàn)象;
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且折射角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③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________°。
反射
折射
增大
小于
0
入射角α 0° 15° 30° 45° 50°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50°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3)表中的數(shù)據(jù)缺少入射角為50°時折射角的度數(shù),請根據(jù)上述規(guī)律,判斷出此時折射角γ的大小范圍:________(選填字母)。
A.γ<35.4°     
B.35.4°<γ<40.9°     
C.γ>40.9°
B
入射角α 0° 15° 30° 45° 50°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50°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4)使激光沿BO方向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發(fā)現(xiàn)折射光線沿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5)該同學(xué)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展開了進一步分析:若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則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此時折射角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可逆
大于
入射角α 0° 15° 30° 45° 50°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50°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知識點撥 折射規(guī)律的巧記:①三線共面;②兩線分居;③空氣角大(發(fā)生光的折射時,空氣中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比較大,即光從空氣中斜射入其他介質(zhì)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其他介質(zhì)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④光路可逆。
知識點 利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作圖
例2 (1)(2023瀘州)一束激光從空氣中以圖3所示的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剛好垂直。請在圖中畫出折射光線,并標(biāo)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圖3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2)圖4-甲是漁民叉魚的情景,請在圖4-乙中完成漁民看到魚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圖,同時標(biāo)出入射角i(B點代表漁民看到的魚,A點代表魚的實際位置)。
圖4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知識點撥 
注意 1.作圖規(guī)范:光線均用實線表示(用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法線、反向延長線均用虛線表示。
2.入射角與折射角大小的判斷:發(fā)生光的折射時,空氣中的角總是大于其他介質(zhì)中的角。
知識點 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
例3 如圖5所示,一束單色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MN為空氣和水的交界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
B.BO是入射光線,OC是折射光線
C.折射角大于60°
D.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射出
圖5
D
例4 (1)如圖6所示,潛水員在水下看到的岸上的樹是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樹梢的像比實際位置要________(選填“高”或“低”),這是光的________現(xiàn)象。
圖6
虛像

折射
(2)如圖7-甲所示的碗起初看起來是空的,但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會發(fā)現(xiàn)碗底還藏著一枚硬幣(如圖7-乙所示)。一開始看不到硬幣,是因為光的____________;后來看到硬幣,是因為光從________(填介質(zhì)名稱)中射入________(填介質(zhì)名稱)中時發(fā)生了折射,此時,折射角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圖7
直線傳播

空氣
大于
知識點撥 無論從空氣中看水中的物體,還是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像都在物體上方。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已知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入射角為30°,則折射角可能為(  )
A.0°
B.25°
C.35°
D.90°
C
2.(知識點3)(2023煙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釋的是(  )
A.起舞弄清影
B.潭清疑水淺
C.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D.樓臺倒影入池塘
B
3.(知識點1)小明用如圖8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其中E、F是兩塊可以繞MN轉(zhuǎn)動的白色硬紙板,實驗時讓一束激光AO沿著硬紙板E的表面斜射到水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將硬紙板F向后彎折,折射光會消失
B.保持入射角不變,多次實驗,可得出規(guī)律
C.光若沿CO方向入射,折射光將沿OB方向射出
D.為了顯示光路,可在空氣中噴些煙霧,水里滴些牛奶
圖8
D
4.(知識點3)(1)圖9是海市蜃樓現(xiàn)象,站在地面上的人之所以能看到地平線下的城堡,是因為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發(fā)生了__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地面上的人看到的城堡實際上是城堡形成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圖9
折射

(2)暑假期間,小強在湖邊散步,看到水中有一條魚,如圖10所示,這條魚的實際位置在________(選填“A”或“B”)點;有經(jīng)驗的漁民知道用魚叉叉魚時,要朝著所看到的“魚”更________(選填“深”或“淺”)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魚。
圖10
A

5.(知識點2)(1)如圖11所示,一束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向玻璃表面的O點,請在圖中作出大致的折射光線。
圖11
如答圖3所示
答圖3
(2)(2023樂山)如圖12所示,一條光線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fā)生了折射,OA為折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大致的入射光線并標(biāo)出折射角的度數(shù)。
圖12
如答圖4所示
答圖4
知識體系圖
折射
新知復(fù)習(xí)
1.折射 2.AO OB ∠AON ∠N′OB NN′
3.(1)同一平面內(nèi) 法線 (2)法線 小于 增大
(3)不變 0 (4)可逆
4.淺 高 上 折射
知識精練
例1 (1)同一平面內(nèi) (2)①反射 折射 ②增大 小于 ③ 0 (3)B (4)可逆 (5)大于
例2 (1)如答圖1所示
(2)如答圖2所示
答圖1
答圖2
例3 D
例4 (1)虛像 高 折射 
(2)直線傳播 水 空氣 大于
課堂檢測
1.C 2.B 3.D 4.(1)折射 虛  (2)A 深
5.(1)如答圖3所示
(2)如答圖4所示
答圖3
答圖4
知識體系圖
①折射(共26張PPT)
3.5 奇妙的透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知識體系圖
新知復(fù)習(xí)
1.透鏡改變光路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
2.透鏡有兩類,中間比邊緣________的叫做凸透鏡,中間比邊緣________的叫做凹透鏡。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折射


會聚
發(fā)散
3.與透鏡相關(guān)的概念
圖1
(1)光心和主光軸:透鏡的中心(如圖1中的點O)叫做________,凡是經(jīng)過這一點的光都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改變”)傳播方向。通過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____________。
光心
不改變
主光軸
(2)焦點:________________的光(如太陽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一點(如圖1中的點F1),這一點也是光斑________、________的一點,該點叫做凸透鏡的________;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將向外散開,將發(fā)散的光線________________也會相交于主光軸上的一點(如圖1中的點F2),該點叫做凹透鏡的____________。
(3)焦距:從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離叫做焦距,用字母________表示。凸透鏡兩側(cè)的兩個焦距相等。
平行于主光軸
最小
最亮
焦點
反向延長
虛焦點
焦點
光心
f
知識精練
知識點 透鏡的類型
例1 透鏡是利用光的________規(guī)律制成的。圖2是幾個透鏡的截面圖,其中________是凸透鏡,________(后兩空均填序號)是凹透鏡。
圖2
折射
①③⑤
②④⑥
知識點 透鏡對光的作用
例2 如圖3所示,兩束光原來相交于主光軸MN上的b點。
(1)在虛線框內(nèi)放入甲透鏡后,兩束光相交于a點,說明光經(jīng)甲透鏡折射后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主光軸,甲透鏡是________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2)在虛線框內(nèi)放入乙透鏡后,兩束光相交于c點,說明光經(jīng)乙透鏡折射后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主光軸,乙透鏡是________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圖3
靠近

會聚
遠離

發(fā)散
知識點撥 1.透鏡的“會聚”和“發(fā)散”作用均是折射光相對于入射光而言的。凸透鏡會聚光,使折射光偏向主光軸;凹透鏡發(fā)散光,使折射光偏離主光軸。
2.經(jīng)凸透鏡會聚后的光束不一定相交,如圖甲;經(jīng)凹透鏡發(fā)散后的光束有可能相交,如圖乙。
知識點 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例3 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如圖4所示。
(1)小明適當(dāng)調(diào)整位置后,在白紙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光斑的位置就是凸透鏡________的位置。若測得該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20 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
圖4
焦點
20
(2)若在測量過程中,白紙上呈現(xiàn)一個較大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L,使白紙慢慢地遠離凸透鏡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L。
小于
知識點撥 1.凸透鏡的焦距大小反映了凸透鏡對光會聚作用的強弱。焦距越小,凸透鏡的會聚作用越強。
2.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可以粗略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太陽光近似于平行光,用手電筒的光代替平行光在光具座上進行測量更容易操作。
知識點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例4 請完成圖5中的光路圖。
圖5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知識點撥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入射光線 過光心 過焦點(或延長線過虛焦點) 平行于主光軸
折 射 光 線 凸透鏡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 過焦點
凹透鏡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 反向延長線過虛焦點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關(guān)于圖6所示的四種玻璃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a是凸透鏡
B.只有b是凸透鏡
C.只有c是凹透鏡
D.只有d是凹透鏡
圖6
D
2.(知識點2)圖7是小軍透過小孔中的某個光學(xué)元件(未畫出)觀察另一側(cè)的情景,可以判斷該光學(xué)元件是(  )
A.凹透鏡
B.凹面鏡
C.凸面鏡
D.凸透鏡
圖7
A
3.(知識點2)把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分別正對太陽光,白紙上出現(xiàn)了圖8所示的光斑,則甲為________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乙為________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圖8

會聚

發(fā)散
4.(知識點1、2)(2022甘肅)烈日下,汽車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應(yīng)盡快擦干,這是由于小水珠相當(dāng)于一個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可能使車內(nèi)某處溫度升高而引發(fā)火災(zāi)。
凸透鏡
會聚
5.(知識點3)讓凸透鏡正對著平行光,拿一個光屏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來回移動,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時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9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cm。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能反映凸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的強弱,現(xiàn)有兩個尺寸相同的凸透鏡,它們的焦距分別為4 cm和6 cm,那么焦距為________cm的凸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更強一些。
圖9
11.0
4
6.(知識點4)請將圖10所示的光路圖補充完整。
圖10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知識體系圖
凸透鏡
凹透鏡
折射
新知復(fù)習(xí)
1.折射 2.厚 薄 會聚 發(fā)散
3.(1)光心 不改變 主光軸
(2)平行于主光軸 最小 最亮 焦點 反向延長 虛焦點
(3)焦點 光心 f
知識精練
例1 折射  ①③⑤  ②④⑥
例2 (1)靠近 凸 會聚 (2)遠離 凹 發(fā)散
例3 (1)焦點 20 (2)小于
例4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課堂檢測
1.D 2.A 
3.凸 會聚 凹 發(fā)散 4.凸透鏡 會聚
5.11.0 4
6.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知識體系圖
①凸透鏡 ②凹透鏡 ③折射(共35張PPT)
3.1 光的傳播與色散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知識體系圖
課標(biāo)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xiàn)象。
新知復(fù)習(xí)
1.能________的物體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用一條帶________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________和________。
4.在物理學(xué)中,真空中的光速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通常取____________m/s,即____________km/s。光年是________單位。
發(fā)光
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
箭頭
路徑
方向
c
3.0×108
3.0×105
長度
5.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一條按________、橙、黃、綠、藍、靛、________的順序排列的彩色光帶,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________。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fù)色光。
6.光的三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散



知識精練
知識點 光源
例1 下列物體中,不屬于光源的是(  )
C.點燃的蠟燭 D.發(fā)光的水母
A.耀眼的太陽 B.刺眼的鏡子
B
知識點撥 判斷物體是不是光源要看物體能否自行發(fā)光,即在沒有其他光源的情況下,物體能否發(fā)光。如鉆石在黑夜中不發(fā)光,所以鉆石不是光源。
知識點 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yīng)用
例2  小明在學(xué)習(xí)“光的傳播”時,經(jīng)歷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過程。
圖1
(1)在實驗①中,將激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發(fā)現(xiàn)光路發(fā)生了偏折;在實驗②中,將激光直接射入水中,觀察到光路是一條直線。這說明光在____________(選填“同種”或“不同種”)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
同種
(2)在實驗②的基礎(chǔ)上,沿缸壁輕輕注入濃糖水,接著進行實驗③,觀察到光路發(fā)生了彎曲;攪拌缸中的糖水使其變均勻,再進行實驗④,觀察到光路又變直了。這說明光在________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
(3)綜上可知,光在__________________沿直線傳播。
均勻
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
圖1
例3 日食和月食是兩種罕見的天文現(xiàn)象,當(dāng)月球遮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時,就會形成日食,反之,當(dāng)?shù)厍蛘谧√柹湎蛟虑虻墓鈺r,就會形成月食。日食和月食現(xiàn)象都是由光的____________造成的。圖2中,能正確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________(選填“甲”或“乙”)。
知識點撥 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或應(yīng)用):手影(皮影戲)、日(月)食、小孔成像、激光準(zhǔn)直、射擊瞄準(zhǔn)、站隊看齊等。
圖2
直線傳播

例4 圖3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圖,以蠟燭為光源,使?fàn)T焰透過木板上的小孔,在光屏上成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保持木板和蠟燭的位置不變,使光屏靠近木板,則在此過程中,光屏上的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圖3
倒立

光的直線傳播
變小
知識點撥 小孔成像的特點:(1)像是倒立的實像。(2)像的形狀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3)像的大小與物體和光屏與小孔間的距離有關(guān)。物體與小孔間的距離一定時,光屏離小孔越遠,像越大;光屏與小孔間的距離一定時,物體離小孔越近,像越大。
知識點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作圖
例5 (1)如圖4所示,小紅站在路燈下,請畫出小紅在地面上形成影子時的光路,并標(biāo)出影子的位置。
圖4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2)(2023郴州)“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圖5中M點表示青蛙,請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知識作圖說明為什么“坐井觀天,所見甚小”。
圖5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3)請作出圖6中發(fā)光體AB通過小孔在光屏MN上成像的光路圖。
圖6
如答圖3所示
答圖3
知識點撥 1.光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是為了便于研究而構(gòu)建的物理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
2.應(yīng)用光的直線傳播作圖時應(yīng)注意:(1)光線用實線表示;(2)沿著光的傳播方向畫箭頭,從光源指向傳播方向或從被看見的物體指向眼睛。
知識點 光速與光年
例6 (1)電閃雷鳴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光速比聲速________(選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約為____________m/s。
(2)“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織女星與地球間的距離約為24.5光年,即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織女星的星光是由織女星在24.5年前發(fā)出的。光年是________單位,它的物理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8
長度
光在真空中一年內(nèi)傳播的距離
(3)已知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1.5×1011 m,則光從太陽傳播到地球所需的時間約為________s。若地面觀測站朝月球方向發(fā)出一束脈沖激光,1.28 s后月球上的“玉兔二號”月球車接收到這束激光,則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約為____________km。
知識點撥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但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 m/s,是最快的;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c;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c。
500
3.84×105
知識點 光的色散現(xiàn)象
例7 (1)夏日雨后初晴時,常常能看到美麗的彩虹,這一現(xiàn)象屬于光的________。英國物理學(xué)家________用玻璃三棱鏡分解了太陽光,如圖7所示,光屏上形成了一條彩色的光帶,光帶的顏色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這說明太陽光是一種__________(選填“復(fù)色光”或“單色光”)。
圖7
色散
牛頓
復(fù)色光
(2)彩色電視機屏幕上的艷麗色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種光通過適當(dāng)?shù)谋壤旌系玫降模覀儼堰@三種色光叫做光的“____________”。



三基色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下列詞語所描述的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
A.金光閃閃
B.紅光滿面
C.火光沖天
D.波光粼粼
C
2.(知識點2)兩名同學(xué)站在一盞電燈下,腳下出現(xiàn)了各自的影子,下列情景符合實際的是(  )
A       B        C        D
C
3.(知識點4)下列關(guān)于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
B.光年是一個非常大的時間單位
C.光和光線都是真實存在的
D.光的傳播速度總是3.0×108 m/s
A
4.(知識點2) 《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如圖8):在紙窗上開一個小孔,窗外飛鳶的影子會呈現(xiàn)在室內(nèi)的紙屏上,可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紙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說明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________(選填“相同”或“相反”)。
圖8
光的直線傳播
相反
5.(知識點5)圖9為日暈奇觀,該天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陽光通過高空云層中的小冰晶時被分解成各種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________,該現(xiàn)象說明太陽光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單色光。
圖9
色散
不是
6.(知識點3)(1)日晷是古代的一種“時鐘”,它利用太陽光下指針的影子來指示不同的時刻(如圖10所示)。請根據(jù)指針的影子AB,畫出此時太陽光的傳播方向(太陽光視為平行光)。
圖10
如答圖4所示
答圖4
(2)如圖11所示,室內(nèi)的光源S通過墻上的兩個孔分別透出兩束光。請根據(jù)這兩束光的方向確定光源S的位置,并補全光路圖。
圖11
如答圖5所示
答圖5
知識體系圖
沿直線傳播
3.0×108 m/s
長度
紅、綠、藍
新知復(fù)習(xí)
1.發(fā)光 2.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 3.箭頭 路徑 方向
4.c 3.0×108 3.0×105 長度
5.紅 紫 色散 6.紅 綠 藍
知識精練
例1  B 例2 (1)同種 (2)均勻 (3)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
例3 直線傳播 甲
例4 倒立 實 光的直線傳播 變小
例5 (1)如答圖1所示
(2)如答圖2所示
(3)如答圖3所示
答圖1
答圖2
答圖3
例6 (1)大 3.0×108
(2)長度 光在真空中一年內(nèi)傳播的距離
(3)500 3.84×105
例7 (1)色散 牛頓 復(fù)色光  (2)紅 綠 藍 三基色
課堂檢測
1.C 2.C 3.A 4.光的直線傳播 相反 5.色散 不是
6.(1)如答圖4所示
(2)如答圖5所示
答圖4
答圖5
知識體系圖
①沿直線傳播 ②3.0×108 m/s ③長度 ④紅、綠、藍(共24張PPT)
3.7 眼睛與光學(xué)儀器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知識體系圖
課標(biāo)要求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yīng)用。
新知復(fù)習(xí)
1.眼睛中的晶狀體相當(dāng)于一個__________,眼球后部的視網(wǎng)膜相當(dāng)于________。眼睛的成像原理類似于________(選填“放大鏡”“照相機”或“投影儀”)。
2.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近視眼 遠視眼
表現(xiàn) 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成因 晶狀體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 晶狀體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
凸透鏡
光屏
照相機






近視眼 遠視眼
成因 圖示 像成在視網(wǎng)膜之________
像成在視網(wǎng)膜之________
矯正 圖示 用________透鏡矯正
用________透鏡矯正




3.顯微鏡和普通望遠鏡
(1)顯微鏡:物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_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微小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________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________,把物鏡所成的像放大。
(2)普通望遠鏡:物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_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遠處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________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________,把物鏡所成的像放大。
投影儀
放大
放大鏡
照相機
縮小
放大鏡
知識精練
知識點 眼睛的構(gòu)造與調(diào)節(jié)
例1 如圖1所示,人眼是一個高度精密的光學(xué)器官,下列關(guān)于人眼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眼球的結(jié)構(gòu)類似于照相機
B.晶狀體相當(dāng)于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dāng)于光屏
C.外界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外界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時,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圖1
D
例2 圖2是正常眼睛觀看不同距離物體時的調(diào)節(jié)情況,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
A.眼睛能調(diào)節(jié)晶狀體的彎曲程度
B.晶狀體的厚度不同時,對光的偏折能力相同
C.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較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強
D.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較薄,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弱
圖2
B
知識點 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例3 圖3是眼睛視物時的光路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為遠視眼,應(yīng)用凸透鏡矯正
B.甲圖為遠視眼,應(yīng)用凹透鏡矯正
C.乙圖為遠視眼,應(yīng)用凸透鏡矯正
D.乙圖為遠視眼,應(yīng)用凹透鏡矯正
圖3
C
例4 (2017廣東)如圖4所示,請你根據(jù)近視眼的矯正方法,完成光路圖。
圖4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知識點 顯微鏡與望遠鏡
例5 一般的放大鏡放大的倍數(shù)有限,要想看清動植物的細胞等非常小的物體,就要使用圖5所示的顯微鏡。關(guān)于顯微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鏡是凹透鏡,目鏡是凸透鏡
B.靠近被觀測物體的透鏡叫目鏡,靠近眼睛的透鏡叫物鏡
C.物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D.目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圖5
C
例6 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超級月亮”這一現(xiàn)象,架設(shè)了一臺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如圖6所示。關(guān)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它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
B.它的物鏡和目鏡都成放大的像
C.它的物鏡相當(dāng)于照相機
D.它的目鏡與顯微鏡的目鏡成像原理相同
圖6
B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2022新疆)新疆天池的風(fēng)景在曉寧同學(xué)的視網(wǎng)膜上成的像是(  )
A.放大的實像
B.縮小的實像
C.放大的虛像
D.縮小的虛像
B
2.(知識點2)在圖7所示的示意圖中,分別表示近視眼成因和遠視眼矯正的是(  )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甲和丙
圖7
C
3.(知識點2)小華在路邊撿到一副眼鏡,他用手一摸,發(fā)現(xiàn)鏡片的中間比邊緣厚,那么他撿到的眼鏡鏡片是__________(選填“平面鏡”“凸透鏡”或“凹透鏡”),該眼鏡的主人是____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如果該眼鏡的主人不戴眼鏡,近處物體在其眼睛里成的像會落在視網(wǎng)膜________(選填“上”“前”或“后”)。
凸透鏡
遠視眼

4.(知識點3)圖8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細胞通過物鏡成放大的________像,然后這個像通過目鏡又成放大的________(前兩空均選填“實”或“虛”)像。人眼通過目鏡看到的像相對于洋蔥內(nèi)表皮細胞是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
圖8


倒立
5.(知識點3)當(dāng)物體在普通望遠鏡物鏡的2倍焦距以外時,物體通過物鏡成一個倒立、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然后這個像再經(jīng)過目鏡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觀察者就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
縮小

放大
知識體系圖
凸透鏡
凹透鏡
縮小
新知復(fù)習(xí)
1.凸透鏡 光屏 照相機
2.厚 強 長 薄 弱 短 前 后 凹 凸
3.(1)投影儀 放大 放大鏡
(2)照相機 縮小 放大鏡
知識精練
例1 D 例2 B 例3 C
例4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例5 C
例6 B
課堂檢測
1.B 2.C
3.凸透鏡 遠視眼 后
4.實 虛 倒立
5.縮小 實 放大
知識體系圖
①凸透鏡 ②凹透鏡 ③縮小(共26張PPT)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3.6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第1課時 探究實驗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標(biāo)要求 探究并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新知復(fù)習(xí)
1.凸透鏡所成像的性質(zhì)由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決定,這個距離叫做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把像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物距
u
像距
v
2.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請將下表補充完整):
物距u與焦距f的關(guān)系 像距v與焦距f的關(guān)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物、像同側(cè)或異側(cè)
u>2f
u=2f
fu=f 不成像
uf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cè)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cè)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cè)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cè)
知識精練
知識點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例1 小明同學(xué)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如圖1所示,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時,光屏上恰好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__cm。
(2)實驗前,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上。
圖1
10.0
同一高度
(3)調(diào)整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多次找到清晰的像,如圖2所示。觀察并記錄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時讀出此時的物距和像距。小明將探究情況記錄在下表中,請將表格補充完整。
圖2
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zhì)
1 30 15 倒立、①________的實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②________像
3 15 30 倒立、③________的實像
4 5 / ④________、放大的⑤________像
縮小

放大
正立

圖2
(4)當(dāng)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段時間后,蠟燭燃燒變短,像會向________移動。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小明可將蠟燭向________調(diào)節(jié),或同時將凸透鏡、光屏向________調(diào)節(jié)。(均選填“上”或“下”)

光路是可逆的



(6)當(dāng)光屏上出現(xiàn)倒立、放大的像時,小明用不透光的硬卡片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此時光屏上的像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選填字母)
A.像的大小、形狀不變,像的亮度變暗
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D.像縮小一半
A
知識點撥 凸透鏡成像特點(如右圖所示):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異側(cè)倒,虛像同側(cè)正。
注意:當(dāng)像與物體等大時,u=v=2f,利用此方式可測焦距。
例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屏位于圖3所示的位置時,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實像(未畫出)。該實像的性質(zhì)是(  )
A.倒立、縮小
B.倒立、放大
C.正立、放大
D.正立、等大
圖3
B
知識點撥 判斷實像的大小有兩種方式(如右表):
(1)焦距已知時,根據(jù)物距u與焦距f的關(guān)系判斷;
(2)焦距未知時,根據(jù)物距u與像距v的關(guān)系判斷。
物距u與焦 距f的關(guān)系 物距u與像 距v的關(guān)系 實像的性質(zhì)
u>2f u>v 倒立、縮小
u=2f u=v 倒立、等大
f知識點 凸透鏡成像的作圖
例3 請畫出圖4所示兩種情況下A點發(fā)出的兩束光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的光路圖,并由此確定物體AB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A′B′。
圖4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知識點撥 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以利用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中的任意兩條畫出相應(yīng)的光路圖,即可得出不同物距對應(yīng)的像距和像的性質(zhì)。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首先需要使?fàn)T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下列情況中已經(jīng)調(diào)整好了的是(  )
C
2.(知識點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小明所選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當(dāng)燭焰(如圖5所示)離凸透鏡40 cm時,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可能是下圖中的(  )
A B C D
圖5
B
3.(知識點1)關(guān)于凸透鏡成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成實像時,像一定是正立的
B.成虛像時,像一定比物體大
C.成實像時,像和物體一定在透鏡的兩側(cè)
D.成虛像時,像和物體一定在透鏡的同側(cè)
A
4.(知識點1)請根據(jù)圖6回答下列問題。
圖6
(1)當(dāng)物體在A區(qū)時,所成的像在________區(qū),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2)當(dāng)物體在B區(qū)時,所成的像在________區(qū),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3)當(dāng)物體在C區(qū)時,所成的像在凸透鏡的________(選填“左”或“右”)側(cè),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E

縮小

F

放大



放大

5.(知識點2)(1)如圖7,蠟燭A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成的像為A′,請利用凸透鏡對光的作用找出凸透鏡的位置。
圖7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2)請在圖8中畫出物體AB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成的像A′B′。
圖8
如答圖3所示
答圖3
新知復(fù)習(xí)
1.物距 u 像距 v
2.f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cè)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cè)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cè)
知識精練
例1 (1)10.0 (2)同一高度
(3)①縮小 ②實 ③放大 ④正立 ⑤虛
(4)能 光路是可逆的
(5)上 上 下 (6)A
例2 B
例3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課堂檢測
1.C 2.B 3.A
4.(1)E 倒 縮小 實 (2)F 倒 放大 實
(3)左 正 放大 虛
5.(1)如答圖2所示 (2)如答圖3所示
答圖2
答圖3(共21張PPT)
新知復(fù)習(xí)
知識精練
課堂檢測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第2課時 應(yīng)用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標(biāo)要求 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yīng)用。
新知復(fù)習(xí)
1.平面鏡的應(yīng)用:
(1)改變光路,如__________、牙醫(yī)口鏡等。
(2)利用平面鏡來成像,如穿衣鏡、練功房(或商店)的大平面鏡等。
2.球面鏡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類。凸面鏡對光有__________作用,凹面鏡對光有__________作用。
潛望鏡
凸面鏡
凹面鏡
發(fā)散
會聚
知識精練
知識點 平面鏡的應(yīng)用
例1 如圖1所示,小明正在檢查視力,要求小明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相距5 m。
(1)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成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
(2)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________m,圖中L的長度應(yīng)為________m。
圖1
正立
虛像
2.7
0.4
(3)視力表中的“ ”圖案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選填字母)
(4)與不用平面鏡的方法相比,這樣安排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
D
節(jié)約空間
例2 圖2是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利用定日鏡(平面鏡)收集太陽光的工作原理圖。定日鏡是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來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的。在太陽光順時針轉(zhuǎn)動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太陽光集中在接收器上,定日鏡應(yīng)________(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zhuǎn)動。
圖2
光的反射
順時針
知識點 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
例3 (1)請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3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的像A′B′。 
圖3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2)小聰利用平面鏡檢查弟弟牙齒的發(fā)育情況,該情景可構(gòu)建為如圖4所示的模型,請在圖中作出眼睛B觀察到牙齒A的像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圖4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知識點撥 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的規(guī)范:(1)實物、平面鏡和實際光線用實線表示,虛像、法線、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輔助線和鏡面延長線用虛線表示;(2)光線要標(biāo)注箭頭方向,物和像要按要求標(biāo)注字母,有垂直關(guān)系的要標(biāo)注直角符號。
知識點 凸面鏡與凹面鏡
例4 在一些車流量較大、車速較低的路段,經(jīng)常會看到如圖5-甲所示的街道拐角鏡,它是________鏡,對光有________(選填“發(fā)散”或“會聚”)作用,能________(選填“擴大”或“縮小”)駕駛員的視野;圖5-乙為采集奧運圣火的情景,圣火采集器是一個________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選填“發(fā)散”或“會聚”)作用,因此能把火炬點燃。
圖5
凸面
發(fā)散
擴大
凹面
會聚
課堂檢測
1.(知識點1) 漢代的《淮南萬畢術(shù)》中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其下,則見四鄰矣。”圖6所示的裝置是世界上最早有記載的潛望鏡,它的原理是(  )
A.光沿直線傳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聲音的反射
圖6
C
2.(知識點1)如圖7所示,演講者常用的提詞器由一個高亮度的顯示器和一塊與其成45°角的專用鍍膜玻璃組成。若演講者前方呈現(xiàn)“↑”,則他直接看顯示器時會看到(  )
A.←
B.→
C.↑
D.↓
圖7
D
3.(知識點1)女孩站在商店櫥窗前觀賞櫥窗里展示的時裝帽,并移動位置使自己“戴”上了時裝帽,如圖8所示。若時裝帽距離櫥窗玻璃50 cm,則女孩距離櫥窗玻璃________cm;女孩使自己“戴”上時裝帽所運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圖8
50
平面鏡成像
4.(知識點3)為了增大駕駛員的觀察視野,汽車兩側(cè)的后視鏡用的是__________,如圖9-甲所示,后視鏡中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汽車前燈的反光裝置(如圖9-乙)相當(dāng)于__________,可以使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
圖9
凸面鏡
反射
凹面鏡
5.(知識點2)(1)如圖10所示,蘭蘭的書桌前的墻上掛著一塊大平面鏡PQ,請在圖中標(biāo)出玩具上的O點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O′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圖10
如答圖3所示
答圖3
(2)如圖11所示,A、B為光源S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MN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確定光源S和它的像S′的位置,并補全光路圖。
圖11
如答圖4所示
答圖4
新知復(fù)習(xí)
1.(1)潛望鏡 2.凸面鏡 凹面鏡 發(fā)散 會聚
知識精練
例1 (1)正立 虛像 (2)2.7 0.4 (3)D (4)節(jié)約空間
例2 光的反射 順時針
例3 (1)如答圖1所示
(2)如答圖2所示
答圖1
答圖2
例4 凸面 發(fā)散 擴大 凹面 會聚
課堂檢測
1.C 2.D 3.50 平面鏡成像 4.凸面鏡 反射 凹面鏡
5.(1)如答圖3所示
(2)如答圖4所示
答圖3
答圖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内乡县| 民权县| 普定县| 江油市| 绥阳县| 郯城县| 阿瓦提县| 永州市| 温州市| 志丹县| 漳州市| 清新县| 宣汉县| 雷州市| 衡山县| 神农架林区| 大港区| 大宁县| 永靖县| 延安市| 小金县| 福州市| 外汇| 平罗县| 龙山县| 介休市| 海南省| 大安市| 郑州市| 班玛县| 景谷| 常州市| 洱源县| 乌兰县| 靖远县| 平乡县| 民乐县| 新津县| 鲁山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