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張PPT)對點訓練綜合提升1.4 嘗試科學探究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對點訓練知識點 控制變量法的應用1.某同學做“探究影響擺球擺動周期與擺長、擺球的輕重、擺角的關系”實驗時,用圖1所示的甲、乙、丙、丁4個單擺做了4次實驗,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下表中。已知擺長L1>L2,擺球的輕重m1實驗序號 甲 乙 丙 丁周期/s 1.2 1.2 1.0 1.2圖1(1)分析比較甲和乙兩次實驗,可得到初步結論:當________和______相同時,擺動周期與擺球的輕重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2)分析________和________兩次實驗,可得到初步結論:當擺長和擺球的輕重相同時,擺動周期與擺角無關。擺長擺角無關甲丁圖1實驗序號 甲 乙 丙 丁周期/s 1.2 1.2 1.0 1.2(3)分析丙和丁兩次實驗,可探究擺動周期和__________的關系,得到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一次,小芳發現家里的擺鐘變慢了,要把它調準,小芳應將擺鐘的擺長________(選填“調長”或“調短”)。擺長當擺球的輕重和擺角相同時,擺動周期與擺長有關調短圖1實驗序號 甲 乙 丙 丁周期/s 1.2 1.2 1.0 1.2知識點 科學探究的過程2.小明和小華分別買了一個橡膠球,小明認為他的橡膠球比小華的彈性好,以下方案中能驗證小明的觀點的是( ?。?br/>A.將兩個橡膠球向豎直墻面扔去,比較它們反彈后離墻的距離B.用手分別按壓兩個橡膠球,比較哪一個橡膠球更硬C.讓兩個橡膠球在離地等高處由靜止下落,比較它們反彈的高度D.把兩個橡膠球向地面擲下,比較它們的反彈高度C3.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過去一直開紅色的花,現在卻開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認為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勤澆水后,該郁金香還是開紫色的花。該實驗結果不符合原來的假設,此時最好的處理方法是( ?。?br/>A.實驗不成功,停止探究B.重新進行實驗,直到結果與假設相符C.修改結果,使之與假設相符D.修改假設,重新實驗D綜合提升4.小強在吃餅干時,一不小心使兩塊同樣大小的餅干從桌子上方掉下,小強發現掉在地板磚上的那塊餅干摔碎了,但是另一塊掉在地毯上的餅干卻完好無損。由此引發了小強的思考:餅干受到碰撞后的狀態與哪些因素有關呢?(1)請你幫小強提出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個即可)。(2)請針對你提出的猜想,設計一個實驗進行驗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餅干受到碰撞后的狀態與接觸面的軟硬程度有關(或餅干受到碰撞后的狀態與下落的高度有關,合理即可)把兩塊相同的餅干舉到相同的高度,讓餅干由靜止下落,使它們分別落在地板磚上和鋪設的毛巾上,觀察餅干的狀態,重復實驗(與猜想對應,合理即可)1.(1)擺長 擺角 無關?。?)甲 丁 (3)擺長 當擺球的輕重和擺角相同時,擺動周期與擺長有關 (4)調短2.C 3.D4.(1)餅干受到碰撞后的狀態與接觸面的軟硬程度有關(或餅干受到碰撞后的狀態與下落的高度有關,合理即可)(2)把兩塊相同的餅干舉到相同的高度,讓餅干由靜止下落,使它們分別落在地板磚上和鋪設的毛巾上,觀察餅干的狀態,重復實驗(與猜想對應,合理即可)(共11張PPT)對點訓練1.1 神奇的物理學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對點訓練知識點 認識物理學1.關于物理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物理學是研究物理現象的科學B.物理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C.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科學D.物理的知識和研究方法僅適用于物理學領域D2.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現象的是( ?。?br/>A.陽光下的樹影B.地熱噴泉C.錢塘江涌潮D.在黑夜中聽聲音確定位置A3.用圓珠筆寫字、撐竿跳高、海上沖浪都是( ?。?br/>A.力現象B.光現象C.聲現象D.熱現象A知識點 物理學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4.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極大地推進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關于物理學發展的先后過程,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br/>A.電氣時代、蒸汽時代、信息化時代B.蒸汽時代、信息化時代、電氣時代C.信息化時代、電氣時代、蒸汽時代D.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化時代D5.足不出戶,我們就可以在線上購物、學習和分享日常生活。這些事例說明我們正處于( ?。?br/>A.遠古時代B.蒸汽時代C.電氣時代D.信息化時代D6.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已有多人實現了飛天之夢,其中將我國第一位航天員送入太空的航天器是( ?。?br/>A.神舟五號B.神舟七號C.嫦娥五號D.天問一號A知識點 如何學習物理7.從這個學期起,學校開設了物理課,小剛同學很喜歡。下列他的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從探究身邊的物理問題著手B.多學習前人積累的科學知識C.記住書本上的知識,因為書本上的知識肯定是正確的D.留心觀察,認真思考C8.小明在做實驗時,發現自己測得的數據跟老師的不一樣。下列他的做法中錯誤的是( ?。?br/>A.對老師的數據提出質疑B.改動自己的數據,使之跟老師的數據一致C.檢查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D.檢查自己的實驗過程是否有錯誤B1.D 2.A 3.A 4.D 5.D 6.A 7.C 8.B(共16張PPT)對點訓練綜合提升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對點訓練知識點 長度的間接測量1.一本書除去封面封底,共有200個頁碼,測得這部分總厚度為8 mm,則每張紙的厚度約為( ?。?br/>A.0.04 cmB.0.04 mmC.4 mmD.80 μmD2.小樂用如圖1所示的方法測量紀念幣的直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左邊三角板與硬幣接觸的邊必須對準“0”刻度線B.該紀念幣的直徑為2.50 mmC.小樂采用的測量方法是以直代曲法D.多次測量這枚硬幣的直徑求平均值,可減小誤差圖1D3.圖2是從高空俯拍到的一條盤山公路的照片,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方法粗略地測出照片中盤山公路的長度。其中一種方法如下(測量先后順序已被打亂),正確的測量順序是( )①取一圓規,將它的兩個支腳張開0.3 cm②計算照片中盤山公路的長度,為n×0.3 cm③數出盤山公路被分成的段數n④用圓規在照片中將所要測量的盤山公路分段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圖2D4.小蓉想要測量一枚紐扣的周長,她在紐扣邊上做了個標記,然后讓紐扣在刻度尺上滾動一周,如圖3所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______,該紐扣的周長為________mm。圖30.1 cm(1 mm)31.0知識點 量筒的使用與讀數5.為了準確地量取200 mL的水,下列四種量筒中,最合適的是( )A.量程為100 mL,分度值為1 mLB.量程為500 mL,分度值為10 mLC.量程為300 mL,分度值為2 mLD.量程為250 mL,分度值為5 mLC6.在用天平和量筒測石塊密度的實驗中,應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含義是指( ?。?br/>A.水的體積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B.水的體積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C.水的體積能使石塊完全浸沒,并且放入石塊后水面不超過最大刻度值D.水的體積能使石塊完全浸沒,并且放入石塊后水不溢出量筒C7.如圖4所示,小明在用量筒測量物體的體積。請回答以下問題:(1)該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mL。圖42(2)該量筒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來測體積約為1 cm3的鐵塊的體積。(3)量筒在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____________;若按圖中小明同學的方法讀數,則測量值比真實值________(選填“大”或“小”)。不可以相平大知識點 你身上的“尺”與“表”8.如圖5所示,工作人員手托的是“越王勾踐劍”。根據圖片信息,可估測這把劍的長度約為( ?。?br/>A.0.55 mB.1.5 mC.2 mD.2.5 m圖5A9.對于1 s的長短,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讀書,1 s能讀50個字左右B.正常人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 sC.人們呼吸5次所用的時間通常是1 sD.1 s就是眨一下眼的時間B綜合提升10.若要很快測出一片葉子的周長,下列可以選擇的工具中最合理的是( )A.一根細線和一把刻度尺B.一張方格紙和一個三角板C.一個圓規和一個量角器D.只用一把刻度尺A11.圖6-甲的量筒中裝有水,小華將石塊用細線系著慢慢放入量筒中,如圖6-乙所示,則石塊的體積為________cm3;若小華測量石塊的體積時,把圖6-甲、乙中的操作順序顛倒了,則測得石塊的體積將比真實值________(選填“大”或“小”);若用圖6-丙所示的量筒來測量,則放入石塊后,液面將上升到________mL刻度線處(細線的體積忽略不計)。圖620大6012.小華同學想估測教室到食堂的距離,他的操作步驟如下:①準備一個刻度尺;②估測自己的脈搏每跳動一次所需的時間t;③測量自己每走一步的長度L;④從教室走到食堂,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表示。(1)請將小華同學的操作步驟補充完整,步驟④中的橫線上應填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操作中不需要的步驟是______(選填序號)。(2)小華同學最終測得教室到食堂的距離s=________。(用題中字母表示)數出行走的總步數②nL1.D 2.D 3.D 4.0.1 cm(1 mm) 31.0 5.C 6.C7.(1)2?。?)不可以?。?)相平 大8.A 9.B 10.A 11.20 大 6012.(1)數出行走的總步數?、凇。?)nL(共21張PPT)章末總結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大單元整合思維導圖考點精練綜合提升練大單元整合思維導圖熱米(m)dm厘米cm刻度尺正對分度值累積法秒(s)hmin秒表s量筒或量杯凹液面底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不變考點精練考點 長度和時間的估測例1 圖1是某中學食堂的不銹鋼碗和不銹鋼筷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不銹鋼筷子的長度約為23 mmB.不銹鋼碗的碗口直徑約為12 dmC.吃一頓飯的時間約為15 minD.從教室走到食堂的時間約為1 s圖1C考點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例2 如圖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小車通過的距離為________cm。圖2180.0例3?。?)將一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圓柱形桿上緊密排繞30圈,如圖3-甲所示,線圈的總長度是________cm,則金屬絲的直徑為________cm。第二次測量時,將金屬絲緊密排繞50圈,比較兩次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第________次測量誤差較小。(2)如圖3-乙所示,圓錐體的高h是__________________cm。圖35.100.17二3.22(3.21~3.24)例4 如圖4所示,該秒表外圈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內圈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示數為________s。圖40.1 s0.5 min99.8考點 量筒的使用與讀數例5 (1)如圖5-甲所示,正確的讀數方法為________(選填“甲”“乙”“丙”或“丁”)。圖5乙(2)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欣欣采用如圖5-乙所示的方法,圖中測量步驟________(填字母)是沒有必要的。在排除該步驟后,欣欣測得的石蠟體積是________cm3。(3)若在步驟B中,欣欣俯視讀數,其余操作規范,則與真實值相比,測得的石蠟體積______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響”)。A、C5偏小考點 誤差與錯誤例6 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了物理課本的寬度,3次測量結果分別為18.43 cm、18.40 cm、18.41 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次結果不同,說明小明測量錯誤B.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C.小明再多估讀幾位數字可以減小誤差D.最后的測量結果應記作18.413 cmB綜合提升練例7 晚飯后,小明幫媽媽收拾桌上的碗筷時,不小心將一杯水碰倒了,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卻很難將水全部擦干。媽媽見狀拿了另一塊干抹布擦,很快就將桌上的水全部擦干了。小明感到有些奇怪,忙問媽媽是怎么回事。媽媽只是告訴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滌綸做的。”小明很想知道抹布的吸水能力與布料種類的關系。于是他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1)準備的器材:三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燒杯,三塊輕重相同、____________不同的抹布,足夠的水。(2)主要步驟:向三個燒杯中倒入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量的水,分別將三塊抹布放入燒杯中讓水完全浸透,取出抹布后,觀察杯中所剩的水量和抹布所含的水量,實驗記錄如下表所示。布料的種類 滌綸 麻 棉杯中所剩的水量 最多 較少 最少抹布所含的水量 最少 較多 最多布料種類相同(3)結論:其他條件相同時,__________材料制成的抹布吸水最多。(4)應用:炎熱的夏天,如果人體皮膚被汗浸透,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因此,從吸水能力大小這個角度來看,應盡量采用__________類的布料來制作夏裝。棉棉布料的種類 滌綸 麻 棉杯中所剩的水量 最多 較少 最少抹布所含的水量 最少 較多 最多思維導圖①熱 ②米(m)?、踕m?、芾迕住、輈m ⑥刻度尺⑦正對 ⑧分度值 ⑨累積法?、饷耄╯) h min 秒表 s 量筒或量杯 凹液面底部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不變考點精練例1 C例2 1 80.0例3?。?)5.10 0.17 二?。?)3.22(3.21~3.24)例4 0.1 s 0.5 min 99.8例5 (1)乙 (2)A、C 5?。?)偏小例6 B綜合提升練例7?。?)布料種類 (2)相同 (3)棉 (4)棉(共20張PPT)對點訓練綜合提升1.2 測量長度和時間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對點訓練知識點 長度的單位與估測1.測量是將一個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經過測量,學校操場的周長是400米。在這個測量過程中,“公認的標準量”指的是( ?。?br/>A.1米B.100米C.300米D.測量工具A2.羽毛球立起來的高度大約是( ?。?br/>A.8 mmB.8 cmC.8 dmD.8 mB3.請完成下列填空:(1)1.5 km=_________m=_________mm=_________μm=_________nm。(2)3×106 μm=_________mm=_________m;6×104 mm=________cm=________dm。(3)我們常用的自動鉛筆的筆芯直徑約為0.7_________,合________m;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________。1.5×1031.5×1061.5×1091.5×10123×10336×1036×102mm7×10-4cm知識點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4.小明想要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下列測量工具中比較合適的是( )A.量程為0~15 cm、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B.量程為0~15 cm、分度值為1 cm的木尺C.量程為0~1.5 m、分度值為1 mm的卷尺D.量程為0~1.5 m、分度值為1 dm的卷尺C5.某同學用有一定厚度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下列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br/>ABCDC6.我國古代曾用張開的大拇指與中指間的距離作為長度單位,稱為“拃”。如圖1所示,利用刻度尺測量某同學“一拃”的長度時,讀數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甲”或“乙”),該同學“一拃”的長度是________cm。圖1乙19.0知識點 測量誤差7.關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誤差是由測量方法錯誤造成的B.只要測量方法正確,就可避免誤差C.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避免誤差D.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減小誤差D8.小昕利用分度值為0.1 cm的刻度尺測量一本物理書的寬度,記錄了如下數據:①18.50 cm、②18.51 cm、③18.52 cm、④18.5 cm、⑤17.50 cm,則( ?。?br/>A.記錄的數據中④⑤是錯誤的B.數據①④說明測量過程存在誤差C.小昕應多估讀幾位以減小誤差D.小昕最終的測量結果為18.30 cmA知識點 時間的單位與估測9.下列各活動所用的時間最接近1 s的是( ?。?br/>A.人的眼睛迅速眨一下B.人的心臟正常跳動一次C.人正常步行10 mD.老師朗讀一首古詩B10.請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單位符號或數值:(1)24 min=________h;2 700 s=________min=________h。(2)一場足球賽的時間約為90________;小明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14.2________; 從上海到廣州坐高鐵大約需要4________。0.4450.75minsh知識點 時間的測量11.小華同學繞學校操場步行一周所用的時間如圖2所示,該秒表外圈秒針盤的分度值為________,該秒表的示數為________min ________s。圖21 s53512.周末小妍在開始寫作業時看了一下表,表的指針如圖3-甲所示;小妍寫完作業之后又看了一次表,此時表的指針如圖3-乙所示(時間都是上午),則小妍寫作業所用的時間為( ?。?br/>A.1 hB.1.5 hC.2 hD.2.5 h圖3B綜合提升13.跳遠比賽中,裁判員測量成績時要將卷尺拉直,因為若不拉直,測量成績會比真實成績( )A.偏大B.偏小C.沒影響D.無法判斷A14.(2023常州)如圖4-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車的車廂寬度l=3.500 m。為判斷新式列車的車廂能否通過一處老式隧道,技術人員分別測量了隧道內部三處的寬度,如圖4-乙所示,測量結果分別為l1=3.600 m、l2=3.480 m、l3=3.540 m。技術人員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為________cm,新式列車的車廂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通過該隧道。圖41不能15.下表是廣州地鐵18號線從冼村站到番禺廣場站的時刻表,請回答下列問題:站名 到站時間 出發時間 里程冼村 —— 06:15 0 km磨碟沙 06:18 06:19 4 km龍潭 06:22 06:23 6.2 km沙溪 06:26 06:27 11.7 km南村萬博 06:30 06:31 15.5 km番禺廣場 06:34 —— 24.4 km(1)從冼村站到番禺廣場站,地鐵運行的時間是________min。(2)從磨碟沙站到南村萬博站,地鐵行駛的里程是________km。(3)若小明在06:13時到達冼村站,需要在20 min之內前往番禺廣場站與朋友見面,則他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遲到。1911.5會1.A 2.B3.(1)1.5×103 1.5×106 1.5×109 1.5×1012(2)3×103 3 6×103 6×102(3)mm 7×10-4 cm4.C 5.C 6.乙 19.0 7.D 8.A 9.B10.(1)0.4 45 0.75?。?)min s h11.1 s 5 35 12.B 13.A 14.1 不能15.(1)19?。?)11.5?。?)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神奇的物理學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1.4 嘗試科學探究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一章 章末總結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