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習題課件)滬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共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習題課件)滬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共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專題特訓(五)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與應用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類型一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
1. (2023·泰州)小華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已知凸
透鏡的焦距為10.0cm。
(第1題)
(1) 組裝并調整器材,使燭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
上。
主光
軸 
1
2
3
4
5
6
7
8
(2) 小華按照實驗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驟,將觀測到的現象和數據記錄
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
實驗次序 物距/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距/cm
1 50.0 縮 小 倒 立 12.5
2 30.0 縮 小 倒 立 15.0
3 20.0 等 大 倒 立 20.0
4 15.0 放 大 倒 立 30.0
5 12.5 放 大 倒 立 50.0
6 9.0 光屏上沒有像 7 7.0 光屏上沒有像 1
2
3
4
5
6
7
8
① 當物距 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② 成實像時,隨著物距的減小,像的大小逐漸 。
大于2倍 
變大 
實驗次序 物距/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距/cm
1 50.0 縮 小 倒 立 12.5
2 30.0 縮 小 倒 立 15.0
3 20.0 等 大 倒 立 20.0
4 15.0 放 大 倒 立 30.0
5 12.5 放 大 倒 立 50.0
6 9.0 光屏上沒有像 7 7.0 光屏上沒有像 1
2
3
4
5
6
7
8
(3) 在第6、7兩次實驗中小華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觀
察到燭焰的像,于是她認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物體通過凸透鏡
不能成像?!边@個結論并不嚴謹,為得出正確的結論,她應該增加的一
步操作:取下光屏,
。
(4) 將一個鏡片放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向
右移動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則所加的鏡片屬于 透
鏡,可用來矯正 的視力缺陷。
從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看能否觀察到燭焰的
像 
凹 
近視眼 
1
2
3
4
5
6
7
8
2. (2023·廣東)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后,繼續深入探究。
選用表中某一規格的凸透鏡做實驗,調整好器材后如圖甲所示,此時燭
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第2題)
凸透鏡編號 焦距/cm 直徑/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
2
3
4
5
6
7
8
(1) 光屏上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
(2) 一段時間后,小明發現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此時將蠟燭
向 調節可以使燭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 小明選的凸透鏡焦距為 cm。
實像 
上 
10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4) 小明將蠟燭換成F字光源,調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
仍可觀察到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則小明看到的像應是 (填字
母)。
D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5) 小明認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有關。若
要驗證其猜想,則可在表中選取編號為 的兩個凸透鏡進行
實驗驗證。
①② 
凸透鏡編號 焦距/cm 直徑/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
2
3
4
5
6
7
8
類型二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3. (2023·南通一模)2023年2月,哈工大宣布突破EUV光刻機關鍵技
術,光刻技術是利用縮圖透鏡將繪在掩膜上的電路圖通過光源投射到涂
有光刻膠的硅片上,在硅片上成像越小芯片制程越小。由原理圖可知,
掩膜在硅片上成 (填像的性質)像,縮圖透鏡的焦
點在硅片的 (選填“上方”或“下方”);這次我國芯片的制
程從90nm突破到了22nm,若縮圖透鏡相同,則要將掩膜向
(選填“上方”或“下方”)移動。
倒立、縮小的實 
上方 
上方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4. (2024·福建)我國某新型戰斗機配有光電搜索跟蹤系統,系統中的
光學元件相當于晶狀體,內置光電傳感器相當于視網膜,成像原理與人
眼相似。從空中拍攝地面物體時,物體在光電傳感器上形成的像是
( A?。?br/>A. 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立、等大的實像
C. 倒立、放大的實像 D. 正立、放大的虛像
A
1
2
3
4
5
6
7
8
5. (新情境)(2024·蘇州)裝在高處的投影燈照在地面上出現的圖案
及投影燈的內部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A. 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圖案是光在地面發生了漫反射
B. 該投影燈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C. 調小鏡頭與圖片的距離圖案變小
D. 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虛像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6. 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字,如圖甲所示,要使顯微鏡所成像的形狀變成如
圖乙所示,應( B?。?br/> 
(第6題)
B
A. 將載玻片按順時針方向轉動90°
B. 將載玻片按逆時針方向轉動90°
C. 將載玻片向左上角移動
D. 將載玻片向右下角移動
1
2
3
4
5
6
7
8
7. 發生日食現象時,小華借助如圖所示的簡易天文望遠鏡對“ ”形太
陽進行觀察,他所看到的太陽的像的形狀是( C?。?br/>(第7題)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8. (2022·包頭)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來研究電影放映
時銀幕上的影像情況。
(第8題)
(1) 進入影院,小明發現銀幕表面較為粗糙,觀眾在不同位置都可以
看到銀幕上的影像,這是因為光在銀幕上發生了 反射。
漫 
1
2
3
4
5
6
7
8
(2) 小明在銀幕上看到了清晰的影像,這個影像相對于膠片上的圖案
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同時,影像又是放大的,
是因為膠片放在了距離鏡頭 (填字母)的位置。
A. 1倍焦距以內
B. 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間
C. 2倍焦距以外
倒立 
B 
1
2
3
4
5
6
7
8
(3) 放映過程中影像大小超出了銀幕邊界,要使影像縮小到銀幕范圍
內且仍然清晰,在放映機鏡頭靠近銀幕的同時,還要將膠片到鏡頭的距
離調 (選填“大”或“小”)一些。
大 
1
2
3
4
5
6
7
8(共18張PPT)
第二節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第1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2·龍東地區)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宇選用
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分別放置在光具座上。
(第1題)
(1) 首先應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
是 。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則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選填“放大”“縮小”或
“等大”)的 (選填“實”或“虛”)像。
(3) 若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在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
能”)成燭焰清晰的像。
縮小 
實 
能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透過放大鏡觀看周圍的物體時發現,近處的物體是正立、放大的,而
稍遠處的物體是倒立、放大的,更遠處的窗戶則是倒立、縮小的。針對
這一現象,同學們經過討論形成了下面四個問題。你認為最有探究價值
且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D?。?br/>A. 物體通過凸透鏡所形成的像都有哪些種類
B. 凸透鏡的成像情況與哪些因素有關
C. 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能成什么樣的像
D. 凸透鏡的成像情況與物、鏡間的距離有何關系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下列關于凸透鏡成像特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B )
A. 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B. 縮小的都是實像,放大的都是虛像
C. 縮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 實像和物體分別在凸透鏡的兩側,虛像和物體在凸透鏡的同一側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小強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在光屏上得到發
光物體清晰的像,當他不小心用手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時,光屏上
(選填“會”或“不會”)有他指尖的像;這時光屏上所成的像
會 (選填“變亮”“變暗”或“亮度不變”)。

會 
變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小紅在用蠟燭做“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時,蠟燭燃燒變短,
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D?。?br/>D
A. 將光屏向上移動
B. 將透鏡向上移動
C. 將蠟燭向下移動
D. 將透鏡和光屏同時向下移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小華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發現光屏上出現的像只有
中間清晰,兩側卻較模糊,小明只對凸透鏡進行了調整,就在光屏上得
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調整是( C?。?br/>A. 左右適當移動凸透鏡
B. 上下適當移動凸透鏡
C. 適當扭轉凸透鏡
D. 更換焦距合適的凸透鏡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物體放在凸透鏡前適當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
開,那么( C?。?br/>A. 像還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 像還存在,眼睛從各個方向都能看得到
C. 像還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圍內看到
D. 像不存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2·南通)如圖所示,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
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中
可能觀察到燭焰清晰像的是( D?。?br/>A. 向左移動透鏡同時調節光屏的位置
B. 光屏移到透鏡左側調節光屏的位置
C. 從透鏡左側透過透鏡向右觀察
D. 從透鏡右側透過透鏡向左觀察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圖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凸透鏡的焦點以內,人眼觀察到其放大
的像。若將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圖中虛線處,則人眼觀察到燭焰的像
( A )
A. 沒有變化
B. 會被遮擋
C. 能成在光屏上
D. 亮度變暗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2·益陽)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
(1) 若發現凸透鏡表面沾滿了灰塵,下列去除灰塵的方法中,最合理
的是 。
A. 直接用手將灰塵擦去
B. 先用水沖洗,再用柔軟紙巾輕輕擦干
C. 用毛巾將灰塵擦去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須將蠟燭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鏡的
(選填“同側”或“異側”),并且燭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
平直線上。
(3) 做完實驗后,將凸透鏡平放在物理課本封面上,通過透鏡看到書
名《物理》的“物”字形狀是下列選項圖中的 (填字母)。
A. B. C. D.
異側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圖所示為凸透鏡成像原理的示意圖。在圖中所標的O、A、B、C四
點中,點 表示凸透鏡的焦點。C是光源S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當光
源S沿平行于主光軸的方向向透鏡移動時(始終保持u>f),像C將
沿 (選填“SC”“AC”或“BC”)方向移動,且像的大小
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11題)
A 
AC 
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小宇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12題)
(1) 在用光屏快速確定像的位置時,應將光屏 (選填“前
后”或“左右”)移動,使光屏上承接的像從模糊到清晰,反復幾次
后,即可確定像的位置。
前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果在實驗中將蠟燭和透鏡的位置固定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
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
可)。
燭焰與凸透鏡光心之間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焦
距(或燭焰與凸透鏡光心之間的距離略大于焦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若實驗中發現光屏上的像如圖乙所示,則在不移動光屏和透鏡的
情況下,應將蠟燭向左和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可使像
成在光屏中間。
(4) 在實驗中,當觀察到光屏上燭焰的像與燭焰自身大小相等時,則
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蠟
燭到凸透鏡的距離。
下 
等于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0張PPT)
第一節 凸透鏡與凹透鏡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2·山西)如圖所示,西漢時期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有“削
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闭埬阌脤W過的光學知識判
斷“削冰令圓”就是把冰塊制成 鏡,若要“火生”,則應把
“艾”放在鏡的 位置。
凸透 
焦點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023·赤峰)兩支激光筆并排放置,它們發出的光束經過透鏡(未
畫出)的光路如圖所示,說明該透鏡對光有 作用。
(第2題)
發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2·桂林)在如圖所示的光學元件中,屬于凸透鏡的是( C?。?br/>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一束光在空氣中經凸透鏡折射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一定是發散光束
B. 一定是會聚光束
C. 折射光束比原來的光束會聚一些
D. 不可能是平行光束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福建)在圖中,根據折射光線畫出對應的入射光線。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圖所示,完成圖中光路。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如圖所示為醫用筆形手電筒的小燈泡。它的玻璃泡前部中央厚,邊緣
薄。請你解釋這樣制作的物理原理:

。
(第7題)
玻璃泡前部中央厚、邊緣薄,構
成一個凸透鏡,燈絲射向它的發散光束經它會聚后光能集中地向前傳
播,光的射程變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3·西安長安期末)炎炎夏日,停在露天停車場的汽車內有一瓶
礦泉水,太陽光透過礦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車內的易燃物引燃,這是因為
裝有水的礦泉水瓶相當于一個 透鏡,會使光線 (選填
“會聚”“發散”或“平行射出”)。如圖所示,一束平行光經過中間
為“空氣凹透鏡”的玻璃磚后將會 (選填“會聚”“發散”或
“平行射出”)。
(第8題)
凸 
會聚 
會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如圖所示,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其下方20cm處的白紙上呈現出一
個較小的光斑,這個現象說明: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若在將該
凸透鏡向紙面移近一小段距離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小,由此可以判斷
該凸透鏡的焦距一定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cm。
(第9題)
會聚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光線經過甲、乙兩透鏡(未畫出)后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則關于
兩透鏡的類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r/>   
(第10題)
A
A. 甲是凸透鏡,乙是凹透鏡
B. 甲是凹透鏡,乙是凸透鏡
C. 甲、乙都是凸透鏡
D. 甲、乙都是凹透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要使光線經過某一個光學元件后發生如圖所示的偏折,可供選用的
元件有① 平面鏡;② 凸透鏡;③ 凹透鏡。能達成該目的的光學元件有
( D?。?br/>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第11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凸透鏡的焦距分別是3cm和5cm,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C?。?br/> 
(第12題)
C
A.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B. 凸透鏡都有兩個實焦點
C. 乙透鏡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領更強
D. 平行光經過凸透鏡后,都能會聚于一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2·廣州)如圖所示,凸透鏡的焦點為F,光心為O。根據要求,
完成光路圖。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S點發出的另一條光線經過透鏡后與主光軸平行。
(第13題)
(1) 在圖中畫出S點發出的光線a經過透鏡光心后的光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如圖所示,讓一束白光先后通過三棱鏡和凸透鏡。若在凸透鏡后的B
處放置白色光屏,則從光屏上觀察到的光點顏色是 ;若將光屏
先后放在A、C兩處,則觀察到的現象的不同之處是

(第14題)
白色 
光屏上彩色光帶
的順序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的知識后,想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什么因
素有關,于是他讓平行光通過如圖甲所示的四個透鏡,其中A、B和C、D是兩組形狀相同的凸透鏡,它們分別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成。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經過A、C兩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處,如圖乙所
示,比較兩次實驗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在凸透鏡的材料相同時,凸
透鏡表面越凸,凸透鏡的焦距越 (選填“大”或“小”)。
(2) 若要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
或 兩個凸透鏡,這里主要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小 
A、B 
C、D 
控制變量
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聯想到光的色散現象,如果分別用紅光和紫光測同一個凸透鏡的
焦距,用 (選填“紅”或“紫”)光測出的凸透鏡焦距更大。
(4) 小明用B透鏡測焦距時發現邊緣有一小塊已經缺損,這會使測得
的焦距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紅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18張PPT)
第二節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運用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某些手表上有一個圓滑的透明凸起,通過它看日期會覺得很清楚,這
是因為這個圓滑的凸起相當于一個 ,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一
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
“虛”)像。
凸透鏡 
放大 
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某次實驗的成像情況如圖所示
(像未畫出),小組成員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光屏上的像變大”的
問題,經過討論后形成兩個方案,且最后都能達到目的。方案一:保持
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動,只將凸透鏡向 移動適當距離。方案二:
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都向 移動。
(第2題)
左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如圖所示,把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
距焦點6cm處,則蠟燭通過該凸透鏡所成的像( C?。?br/>A. 一定是倒立的 B. 一定是正立的
C. 一定是放大的 D. 一定是縮小的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成像規律實驗,記錄了光屏上成清晰像
時的四組數據(如表所示),其中明顯錯誤的一組是( A )
組 別 甲 乙 丙 丁
物距/cm 10 15 20 30
像距/cm 40 30 20 15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將一物體分別放在甲、乙兩凸透鏡前等距離處,通過甲透鏡在光屏上
成縮小的像,通過乙透鏡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斷:甲透鏡的
焦距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透鏡的焦距。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2022·北京)小京通過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看到了提示牌上“關
燈”兩字放大的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C
(第6題)
A. “關燈”兩字放大的像是實像
B. 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在凸透鏡的焦點上
C. 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
D. 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2022·山西)如圖所示為創新小組的同學們自制的照相機。在較暗
的教室內,讓凸透鏡對著明亮的室外,拉動紙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
室外實驗樓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實驗樓更大的清晰的像,下
列做法正確的是( A )
A. 照相機向前移,紙筒向前伸
B. 照相機向后移,紙筒向后縮
C. 照相機不移動,紙筒向后縮
D. 照相機和紙筒的位置均不變
(第7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2·上海)已知某物體透過凸透鏡在距離透鏡25cm的光屏上成放
大的像,若將物體移到距離凸透鏡30cm處,則此時成( D )
A. 放大的虛像 B. 正立的虛像
C. 放大的實像 D. 縮小的實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如圖所示,AC為入射光線,CB為折射光線,且AO<OB。已知AO=10cm,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C?。?br/>A. 10cm B. 5cm C. 8cm D. 12cm
(第9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把蠟燭和凸透鏡固定在如圖所
示的位置,移動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畫出),則該透
鏡的焦距可能是( A?。?br/>A. 10cm B. 20cm C. 30cm D. 40cm
(第10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開始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接著把
物距調整為剛才的一半,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時的像
( D )
A. 是放大的 B. 是縮小的
C. 是等大的 D. 以上三種均可能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放置在光具
座上50cm刻度線處,如圖所示。在蠟燭從10cm刻度線處逐漸移至45cm
刻度線處的過程中,燭焰成像的變化情況是( C?。?br/>A. 一直變大 B. 一直變小
C. 先變大后變小 D. 先變小后變大
(第12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2023·益陽)點燃蠟燭,燭焰通過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甲成縮小的
像?,F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乙替代凸透鏡甲,且保持燭焰和透鏡的位
置不變,燭焰通過凸透鏡乙所成的像是( A?。?br/>A. 縮小的實像 B. 放大的虛像
C. 倒立的虛像 D. 正立的實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在凸透鏡成像時,物距u、像距v、焦距f滿足+=的數量關系。小
花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發現,保持蠟燭和光屏之間的
距離為45cm不變,只改變凸透鏡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兩個清晰的
像,將凸透鏡從成第一個像的位置向蠟燭移動15cm后得到第二個像。她
通過分析得出第一個像與蠟燭相比是 (選填“放大”“縮小”
或“等大”)的,第二次成像時物距為 cm。
縮小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它們的初始位置如圖所
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下列操作中,不可能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像的是( C )
C
(第15題)
A. 僅將蠟燭移至刻度線M的左側某處
B. 僅將光屏移至刻度線P的右側某處
C. 僅將凸透鏡向左移至刻度線N處
D. 將透鏡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線Q的右側某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新情境)如圖甲所示,將一玩具鸚鵡緊靠凸透鏡,然后逐漸遠
離,在遠離的過程中,通過凸透鏡觀察到三個不同的像,如圖乙所示,
則三個像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C?。?br/>甲       乙
(第16題)
A. ③②① B. ③①②
C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5張PPT)
第三節 神奇的“眼睛”
第1課時 眼睛的視物原理及視力的矯正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2·柳州)人的眼看物體時,眼睛的成像原理跟 (選填
“凸”或“凹”)透鏡類似,其中 相當于光屏。
2. 小莉和外公視力都不正常,小莉看書總把書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報
紙時卻把報紙放得很遠,為了矯正視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小莉和外公應戴的眼鏡都是凸透鏡
B. 小莉和外公應戴的眼鏡都是凹透鏡
C. 小莉應戴的眼鏡是凸透鏡,外公應戴的眼鏡是凹透鏡
D. 小莉應戴的眼鏡是凹透鏡,外公應戴的眼鏡是凸透鏡
凸 
視網膜 
D
1
2
3
4
5
6
7
8
9
10
3. 眼鏡的規格通常不用焦距來表示,而是用度來表示,其度數D等于焦
距f(以米作為單位)的倒數的100倍,即D=,已知小明的左眼鏡片
焦距為0.25m,其度數應為( D?。?br/>A. 100 B. 200 C. 300 D. 400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2·大慶)如圖甲所示為近視眼的成像示意圖,其中晶狀體相當
于凸透鏡,平行光經過晶狀體等結構未會聚在視網膜上。請在圖乙虛線
框內畫出適當的透鏡,并將兩條光線的光路補充完整,使光線會聚在視
網膜上的a點。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5. 人到老年后,眼睛睫狀體對晶狀體的調節能力減弱,太遠、太近
的物體都看不清楚。近視遠視一體眼鏡(雙光鏡)可以解決這個問
題,戴上這種眼鏡,透過下半部分鏡片可以看清書上文字,透過上
半部分鏡片可以看清遠處景物,由此可知,近視遠視一體眼鏡下半
部分是 透鏡,上半部分鏡片對光具有 (選填“會
聚”或“發散”)作用。
凸 
發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如圖所示,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物體的光線正好聚焦在視網膜
上。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一般不小于10cm),為了
使近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晶狀體凸度和焦距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A?。?br/>A
(第6題)
A.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短
B.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長
C.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短
D.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長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3·煙臺)近視是影響青少年健康的重大問題,保護視力、科學
用眼已成為社會共識。下列有關眼睛和眼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B?。?br/>A. 物體在正常眼睛的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虛像
B. 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
C. 矯正近視眼的方法是戴合適度數的凸透鏡
D. 矯正近視眼前,像離視網膜越近戴眼鏡的度數越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2·貴陽)近視程度不同的人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鏡。為了探究
近視眼的矯正過程,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用“F”字樣的
光源代替可視物體,光屏模擬視網膜。選用如圖乙所示的2號凸透鏡模
擬晶狀體,打開“F”光源,調節各個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現倒
立、縮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視物模型便組裝完成。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模擬近視眼視物情況,選擇圖乙中的 (填數字)號透鏡替
代2號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
3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用如圖丙所示的水透鏡模擬近視眼鏡矯正視力。應將水透鏡置于
光具座上的 (選填“A”“B”或“C”)點,緩慢調節水透鏡中
的水量,當水透鏡形成焦距合適的 透鏡時,光屏上呈現清晰的
像,近視眼的成像情況得到改善。
B 
凹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更換焦距更小的凸透鏡模擬近視程度更嚴重的眼睛的晶狀體,為
了改善視網膜上的成像情況,實驗時需要用注射器 (選填“抽
取”或“注入”)適量水。
(4) 根據上述實驗,近視程度更嚴重的人應選擇焦距 (選填
“更大”或“更小”)的透鏡來矯正,請結合透鏡對光的作用來分析選
擇的理由:

抽取 
更小 
近視程度更嚴重的人,其晶狀體焦距更小,對光的會聚能
力更強,故需用對光發散能力更強、焦距更小的凹透鏡來矯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9. 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體會一片模糊,因為光從空氣射入眼睛折射
程度大,而光從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顯減小。關于在水中看清物
體,有下列幾種說法:① 高度遠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②
高度近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③ 正常人在水中應戴高度老
花眼鏡;④ 正常人在水中應戴高度近視眼鏡。其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假如傳說中的“美人魚”在水中視力正常,如果要在陸地
上看清遠處的指示牌,那么“美人魚”應戴 透鏡。
②③ 
凹 
1
2
3
4
5
6
7
8
9
10
眼鏡的度數
透鏡的焦距f能表示它會聚光(凸透鏡)或發散光(凹透鏡)本領
的大小。焦距越短,透鏡的折光本領越大,所以可用焦距f的倒數表示
透鏡的這種折光本領,叫做透鏡的焦度Φ,即Φ=,式中f的單位是m,
Φ的單位是m-1。平時我們說的度數就是透鏡的焦度Φ乘100得到的值。
遠視眼鏡(凸透鏡)鏡片的度數是正數,近視眼鏡(凹透鏡)鏡片的度
數是負數。
10.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通過資料分析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鏡片度數大小與鏡片的焦距
有什么關系。
解:(1) 鏡片焦距越短,度數越大
(2) 請你設計一個測遠視眼鏡的鏡片度數的簡單方法,要求寫出所用
的器材和操作步驟。
解:(2) 器材:刻度尺。操作步驟:① 把鏡片正對太陽光,調整鏡片
到地面的距離,直到地面上的光斑最小、最亮。② 用刻度尺量出鏡片
到光斑的距離,即焦距f。③ 它的焦度Φ=,它的度數為×100
1
2
3
4
5
6
7
8
9
10(共34張PPT)
第四章復習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01
知識體系構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透鏡類型的判斷
典例1 如圖所示,平行光通過圖中左側虛線框(其中放置一塊透鏡)
后,在右側光屏上形成一個圓形光斑。該光斑的直徑比透鏡大。請你判
斷虛線框中是否為凸透鏡,寫出接下來的操作及判斷方法。(不添加其
他器材)
(典例1圖)
(1) 操作:將光屏 。
向左移動 
(2) 判斷方法:
。
若能在光屏上觀察到比透鏡直徑小的光斑,則為凸
透鏡 
(典例1圖)
跟蹤訓練
1. (1) 小明為辨別直徑相同的兩個透鏡的類型,如圖(a),分別將它
們正對太陽,把一張白紙放在透鏡下方,在白紙上得到相應的光斑,其
操作正確的是 (選填“A”或“B”)。
A B
[第1題(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2) 透鏡與光斑的大小如圖(b)所示(d1<d<d2)。其中,形成甲
光斑的是 (選填“凸”或“凹”)透鏡,為了判斷形成乙光斑的
是哪種類型的透鏡,小明將透鏡遠離白紙,觀察到光斑一直變大,你認
為該透鏡 (選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是凹透鏡。
[第1題(b)]
凸 
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2 將物體放在焦距為f的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當物體離凸透鏡18cm、12cm和4cm時,分別得到縮小的實像、放大的實像和放大的虛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的取值范圍是( C )
A. 18cm>f>12cm B. 12cm>f>8cm
C. 9cm>f>6cm D. 6cm>f>4cm
C
考點二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當物體距離凸透鏡8cm時,在透鏡另一側光屏上成一個清晰放大的
像,若保持物體與光屏的位置不變,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cm,在
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縮小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D?。?br/>A. f<2cm B. 2cm<f<4cm
C. 5cm<f<8cm D. 4cm<f<5cm
D
跟蹤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3?。?022·鎮江)如圖所示,凸透鏡固定在P處(圖中未畫出),
移動蠟燭(圖中未畫出),光屏先后在P處同側的甲、乙兩處得到燭焰
清晰的像,且甲處的像比乙處的大,則( B?。?br/>(典例3圖)
B
A. 甲處可能成的是虛像
B. 乙處的像可能是放大的
C. P處在甲處的左側
D. 蠟燭的移動方向向左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凸透鏡、蠟燭、光
屏放在同一直線上,當燭焰在B點時,成像在A點;當燭焰在A點時,成
像在C點,則凸透鏡一定固定在( B )
A. C點左側
B. C、B兩點之間
C. B、A兩點之間
D. A點右側
(第3題)
B
跟蹤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4 在“用‘凸透鏡’觀察周圍的景物”活動中,小科先將印有
“ ”標志的紙固定在墻上,再將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移到
標志的正前方,然后改變玻璃杯與標志之間的距離。小科站立時透過玻
璃杯和水進行觀察,下列圖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C?。?br/>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跟蹤訓練
4. (2023·揚州)如圖甲,在裝有水的杯子里,小紅將一支鉛筆分別緊
貼杯壁內、外豎直放置,兩次都觀察到鉛筆放大的像,俯視圖如圖乙、
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A.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一直變小
B.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先變小后變大
C.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一直變大
D.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小后變大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5?。?022·衡陽)凸透鏡是照相機、放大鏡等光學儀器的重要元
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凸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B. 矯正近視眼的鏡片是凸透鏡
C. 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D. 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① 近視眼鏡是凸透鏡,利用了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② 照相時,被照者應位于鏡頭的2倍焦距以外。
③ 放大鏡能放大地圖,利用了光通過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
原理。
④ 陽光下柳樹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A. 只有①④正確 B. 只有②④正確
C. 只有②③正確 D. 只有①③正確
跟蹤訓練
5. (2022·泰安)光學知識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應用。下列
說法中( B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6?。?022·遂寧)小陳發現爺爺看書報時將書報拿得很遠,根據所
學知識想到人的眼睛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
大鏡”)的成像原理相同,爺爺眼睛的問題是晶狀體太薄造成的
(選填“近”或“遠”)視眼。于是他建議父母帶爺爺到眼鏡店選配一
副由 透鏡制成的老花鏡。
照相機 
遠 
凸 
考點三 眼睛的視物原理及視力的矯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2·成都)眼睛成像情況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
儀”或“放大鏡”)成像情況相同,青少年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容易
患上近視眼,近視眼用凹透鏡來矯正,這是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
作用。
照相機 

散 
跟蹤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7 如圖所示,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的實驗。
(1) 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調節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
的 上。
主光軸 
考點四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典例7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如圖所示,當蠟燭距離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找
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
實像。在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中,成像情況與之類似的是

(3) 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時,用白紙遮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則燭焰
的像的亮度將 。 
放大 
投影
儀 
變暗 
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7圖)
7. (2023·蘇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 如圖甲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并將
蠟燭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調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第7題甲)
光屏
中央 
跟蹤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2) 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部分觀測情況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次序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1 60 20 倒立、縮小、實像
2 30 30 倒立、等大、實像
3 20
4 10
① 凸透鏡焦距f= cm。
② 當物距 u=20cm 時,像距v= cm。
③ 當物距u=10cm 時,像的性質是 。
15 
60 
正立、放大的虛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如圖乙所示為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制作水球時呈現的情景,假
設她稍向后遠離水球,則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將 (選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
(第7題乙)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如圖所示,正午時,太陽光直射水平地面,取一圓形薄透鏡正對陽
光,在距透鏡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個光斑,其直徑與透鏡的直徑相等,
透鏡的焦距是( A?。?br/>A. 10cm B. 20cm C. 30cm D. 40cm
(第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如圖所示,一支點燃的蠟燭(圖中用箭頭表示)直立于凹透鏡的主光
軸上,圖中已畫出由燭焰的頂端S射出的兩條特殊光線及其對應的折射
光線。據圖可知( B?。?br/>A. 燭焰通過凹透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B. 燭焰通過凹透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虛像
C. 當蠟燭遠離凹透鏡時,所成的像將變大
D. 當蠟燭遠離凹透鏡時,所成的像的大小不變
(第2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2·紹興)如圖所示,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墻上出現
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br/>A. 墻上所成的燭焰像是虛像
B. 手和透鏡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若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則手和透鏡的影子大小不變
D. 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則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2·蘇州)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光具座上的蠟燭、凸透鏡、
光屏按如圖所示的方法放置,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C?。?br/>C
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 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8cm
C. 先向右移動光屏,再移動凸透鏡到某位置時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的像
D. 只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放上遠視眼鏡后可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
晰的像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將筷子豎直插入裝水的玻璃杯內,從俯視圖中的P點沿水平方向看到
的應該是( D?。?br/>(第5題)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6. 為滿足城市治安防控的需要,很多地區安裝了360°高清攝像頭,其
鏡頭的功能類似于人眼睛的晶狀體,焦距可以調節,它的像距幾乎不
變,如圖所示,某人在成像板上已經成清晰的像,此時鏡頭的焦點在F
處,在監控此人的過程中(該人在成像板上的像始終保持清晰),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B?。?br/>B
A. 高清攝像頭的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B. 如果該人遠離鏡頭,那么成像板上的像會變大
C. 如果該人靠近鏡頭,那么鏡頭的會聚能力增強
D. 如果該人遠離鏡頭,那么鏡頭的焦點可能會在c點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在實驗操作考試中,小可利用平行光源照射凸透鏡后交于A點,如圖
所示,說明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小可認為A點就是該凸透鏡的
焦點,請對他的觀點作出評判:
。
(第7題)
會聚 
錯誤,焦點是與主光軸平行的光會聚
在主光軸上的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8. (新情境)在天宮課堂中,航天員向大水球中間注入一個氣泡,通過
水球看到她的兩個像:一個是正立、縮小的像,另一個是倒立、縮小的
像。為了解釋這兩個像的成因,張老師畫出如圖(左邊的箭頭表示航天
員)的圖示,則該倒立的像是由上、下兩部分形成的,在圖中的右側適
當位置可以用光屏看到的像是 (選填“完整”或“不完整”)
的 (選填“倒立”或“正立”)像,該像航天員自己
(選填“能”或“不能”)看見;水球中氣泡位置看到一個正立、縮小
的虛像。這是因為與氣泡同高度的位置,水的形狀相當于兩個
。
完整 
倒立 
不能 
凹透
鏡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小李先后用同一相機拍攝了同一蝴蝶休憩的照片甲和乙,則拍
攝 照片時距離蝴蝶近,若他用不同焦距的相機在與同一蝴蝶相距
相同距離的位置拍攝了照片甲、乙,則拍攝 照片時所用的相機焦
距大。(選填“甲”或“乙”)
  
(第9題)
乙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用顯微鏡觀察雪花時,通過調節后看到的畫面
如圖所示,則雪花與物鏡的距離 (選填
“大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或“小于1倍焦
距”)。若小明想進一步觀察雪花中心處的結構,小明需要進行的操作
是 (填物鏡、目鏡的移動方
向)。
(第10題)
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 
使物鏡靠近雪花,目鏡遠離物鏡一些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8張PPT)
第三節 神奇的“眼睛”
第2課時 透鏡的應用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在鑒定文物時,常用放大鏡觀察文物的細微部分,這時看
到的像是 。如果在文物上有兩條裂紋,其夾角是
5°,那么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應該將放大鏡離裂紋 ;若放
大鏡的放大倍數是6,則看到兩條裂紋的夾角是 。
(第1題)
正立、放大的虛像 
遠些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如圖所示為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圖。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
個 的實像,該像落在目鏡 的位置,這
個實像經過目鏡成一個正立、 的 像。如果你想制作簡易
天文望遠鏡,沒有現成的透鏡,可以選用合適的 (選填“近
視”或“遠視”)眼鏡鏡片來代替。
(第2題)
倒立、縮小 
1倍焦距以內 
放大 
虛 
遠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如圖所示為照相機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r/>A. 要在膠片上成縮小的像,物距必須大于2倍焦距
B. 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
C. 要使膠片上的像變大,僅把鏡頭向后縮即可
D.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凹透鏡
(第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顯微鏡的結構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物鏡是凹透鏡,目鏡是凸透鏡
B. 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 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D. 反光鏡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載玻片亮度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3·徐州)徐州市博物館展出了一枚“彭城御丞”印章。為了方
便觀看印文細節,印章前放有如圖所示的裝置,請你解釋其中的物理原
理: 。
(第5題)
印章放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以內,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照相機是利用了凸透鏡可以成倒立、 的實像的原理來工作
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的途中,為父母拍攝時發現武侯祠沒有完全進入
取景框,為了將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攝下來,他向后退一段距離,并將照
相機的鏡頭 (選填“向前伸”或“向后縮”)一點。
縮小 
向后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3·陜西)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無人駕駛小巴車可以通過車上的
攝像機和激光雷達識別道路狀況。小巴車上的攝像機識別道路上的行人
時,其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行人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成倒立、
縮小的 像。當小巴車靠近公交站牌時,站牌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
所成的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凸 
實 
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如圖所示為投影儀成像的示意圖,其中凸透鏡的作用是成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 (選填“正立”或
“倒立”)的實像。投影儀上有一塊平面鏡,它的作用是
,使光能夠投射到屏幕上。
(第8題)
放大 
倒立 
改變光
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2·河南)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設計了一個昆蟲標本觀察器,如圖
所示。盒底上放標本,盒蓋上嵌入一凸透鏡。有焦距為5cm和10cm的兩
種凸透鏡,為了在盒蓋上方附近,通過凸透鏡觀察到標本正立、放大的
像,凸透鏡焦距f與盒高h選擇合理的是( D )
A. f=5cm,h=10cm
B. f=10cm,h=12cm
C. f=5cm,h=12cm
D. f=10cm,h=6cm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小明在用顯微鏡觀察上皮組織細胞時,通過調節,已使被觀察的物
體處在視野的中央,但像太小,觀察不清楚,這時他應該( B?。?br/>A. 使物鏡遠離物體,目鏡位置不變
B. 使物鏡靠近物體,目鏡遠離物鏡一些
C. 使物鏡遠離物體,目鏡靠近物鏡一些
D. 使物鏡位置不變,目鏡靠近物鏡一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如圖所示為一架雙筒望遠鏡。關于望遠鏡的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D?。?br/>A. 望遠鏡靠近眼睛的鏡片叫目鏡,利用目鏡可以把景物的像
放大,相當于放大鏡
B. 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縮小的實像,這
類似于照相機
C. 第一個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的科學家是伽利略
D. 望遠鏡都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構成的
(第11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鏡及其組合所成的像是各種各樣的,其中只
能成實像的是( A?。?br/>A. 眼睛 B. 放大鏡 C. 望遠鏡 D. 顯微鏡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小李在水塘中看到形狀特殊的“蝦”。拍照得到蝦的膠片后,他用
如圖所示的幻燈機展示給同學們看。
   
(第13題)
(1) 膠片上蝦的頭部應朝 (選填“上”或“下”)。
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測得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為8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填字母)。
A. 2cm B. 7cm C. 9cm D. 10cm
(3) 要使像變得更大,應將幕布向 移,并將凸透鏡向
移。(選填“左”或“右”)
B 
右 
左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實際使用的望遠鏡種類較多,如圖所示為一種反射式望遠鏡工作原
理的示意圖,仔細觀察示意圖并回答問題。
(第14題)
(1) 在該望遠鏡中安裝的三種光學元件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
是 ,遵循光的折射規律的是 。
凹面鏡、平面鏡 
凸透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根據圖示分別寫出三種光學元件在望遠鏡中所起的作用。
凹面鏡: 。
平面鏡: 。
凸透鏡: 。
(3) 分析圖示可知,決定反射式望遠鏡觀察效果的光學元件是
。
會聚來自遠處的光并反射到平面鏡上 
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起成像作用 
凹面
鏡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2張PPT)
專題特訓(四) 透鏡作圖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類型一 單個透鏡
1. (2023·煙臺)光通過透鏡會發生折射,請將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
光線補畫完整。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所示,通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AO,經過凸透鏡沿OB方向射出,作出該凸透鏡和焦點F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如圖所示,處于主光軸MN上的物體AB經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成的像為A'B',請你根據圖中所給的條件畫出凸透鏡,并確定兩側焦點F
的位置。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如圖所示,S為一點光源,S'為其像點。
(1) 請作圖確定凸透鏡左側焦點F的位置。
(2) 畫出S發出的光線SA通過凸透鏡后的光路圖。(“ ”表示凸透
鏡,作圖時請保留必要的輔助光線)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圖所示,MN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B為蠟燭,A'B'為蠟燭所成的像,請用作圖法確定凸透鏡及一個焦點F的位置,并將它們畫出。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請畫出圖中入射光線經過凹透鏡的光線。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所示,L表示凹透鏡,MN為主光軸,O點為光心,F為焦點。圖
甲和圖乙表示經過凹透鏡的兩條特殊光路。請運用凹透鏡的特殊光路,
在圖丙中畫出物體AB通過凹透鏡所成虛像A'B'的光路圖。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類型二 組合透鏡
8. 圖中F1、F2分別代表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焦點,請畫出兩條入射光線在
經過凸透鏡和凹透鏡時的光路圖。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3·南充)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鏡,請畫出該光線經過凸
透鏡、凹透鏡的折射光路。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圖中已給定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請在虛線框內填入合適的透鏡并
補全光路。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光學黑箱中有焦距都是4cm的凸透鏡和凹透鏡各一只,凸透鏡主光軸
CC'如圖所示。一條光線對準凸透鏡焦點射入黑箱,折射后對準凹透鏡
焦點方向射去,經凹透鏡折射后從黑箱射出。請完成箱內完整的光路
(畫出凸透鏡、凹透鏡、光線以及凹透鏡的主光軸和焦點)。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特克斯县| 南皮县| 永平县| 年辖:市辖区| 汝州市| 抚远县| 遂宁市| 永寿县| 迭部县| 马龙县| 汨罗市| 灵璧县| 石林| 册亨县| 渑池县| 永年县| 绵阳市| 扎赉特旗| 称多县| 高碑店市| 罗定市| 西畴县| 芷江| 深泽县| 呼和浩特市| 腾冲县| 游戏| 晋江市| 安阳市| 清镇市| 吉木乃县| 阜新市| 石家庄市| 温州市| 榆中县| 上饶县| 格尔木市| 衡东县| 乌兰县|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