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三節 測量:長度與時間第2課時 特殊長度的測量 誤差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小陽同學為了測某一品牌導線的直徑,他采用了以下的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把這段導線緊密地在一支鉛筆上單層纏繞40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該導線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所示。則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這個導線圈的長度是 cm,這一品牌導線的直徑約為 mm(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第1題)1mm 2.35 0.6 1234567891011121314152. 補全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一角硬幣的厚度的步驟:(1) 將20枚相同的一角硬幣疊放在一起,用夾子夾住。(2) 用刻度尺測量出 ,再算出1枚一角硬幣的厚度為 。(3) 用同樣的方法測量3次,求出 值,作為最終結果。20枚硬幣的總厚度L總 平均 1234567891011121314153. 將細銅絲密繞在鉛筆上測銅絲的直徑時,先后測量三次,每次都將銅絲重新密繞一遍,并放在直尺上的不同部位讀數,結果三次測得的銅絲直徑不同,產生誤差的原因是( D?。?br/>A. 每次繞線的松緊程度不同B. 刻度尺自身的刻度不是很均勻C. 銅絲的粗細不同D. 以上三種原因都有可能D1234567891011121314154. 關于誤差,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br/>A. 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B. 誤差和錯誤一樣,都是可以避免的C. 測量工具越精密,實驗方法越合理,誤差就越小D. 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辦法,可以減小誤差B1234567891011121314155. 為了測出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的厚度,把紙帶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鉛筆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內,如圖所示,紙帶環繞了n圈,則紙帶的厚度為 。實驗時紙帶必須緊密地環繞在鉛筆上,否則會使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第5題) 偏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6. 一般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一把鋼尺在20℃時是標準的,如果在0℃時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那么測量的長度數值比實際長度 (選填“大”或“小”)。這個偏差屬于測量中的 (選填“錯誤”或“誤差”)。7. 下列測量硬幣直徑的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C?。?br/>A. B. C. D.大 誤差 C1234567891011121314158. 用一個周長為1m的滾輪測跑道的長度,某同學推著滾輪跑完全程時,滾輪轉了250.25圈,則跑道長是( C )A. 250.4m B. 250.25cmC. 250.25m D. 250.25dmC1234567891011121314159. 在學校田徑運動會上,小明對裁判使用皮卷尺測量自己立定跳遠的成績有異議,認為測量的成績偏小,下列有關申述的理由正確的是( C )A. 對齊起跳點的是皮卷尺上2cm刻度線處,而裁判直接記錄了落腳點對應的皮卷尺刻度示數B. 直接測量起跳點到落腳點的距離C. 測量時皮卷尺繃得太緊D. 測量時皮卷尺太松弛C12345678910111213141510. ★一名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五次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五次測量結果分別為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3cm,則此物體的長度為( C?。?br/>A. 17.8225cm B. 17.823cmC. 17.82cm D. 17.71cmC12345678910111213141511.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情況中,屬于引起測量誤差的是( B )A. 讀數時沒有估讀B. 尺的刻度不夠精密C. 讀數時視線未與尺面垂直D. 尺的刻度邊未正對被測物體B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如表所示為測量一張紙的厚度時所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請將a、b兩處的內容補充完整。a: ;b: ,最后一列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某同學測量了三次,求得一張紙的厚度分別為0.085mm、0.088mm和0.087mm,則一張紙的厚度可記錄為 mm。紙的張數 紙的總厚度/mm 減小誤差 0.087 實驗次序 a b 一張紙的厚度/mm 平均值/mm12 3 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常用的卷筒紙是緊密地繞成筒狀的,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想在不把紙放開的前提下,測量整卷紙的長度。他設計的方案如下:(第13題)(1) 將同類紙折疊n層,用刻度尺測得總厚度為d,則單層紙的厚度為 。設紙的寬度為s,整卷紙的長為L,則紙的體積可表示為V= 。 123456789101112131415(2) 用刻度尺測得紙筒的外半徑為R,內半徑為r,則紙的體積可表示為V= 。(3) 由以上兩式可整理得整卷紙的長度可表示為L= 。πs(R2-r2)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圖所示為一棵百年老樹,小明想知道樹干A處有多粗,即直徑是多大??墒切∶魃磉呏挥兄背邲]有軟皮尺,請你設計一個測量直徑的方案。要求:說明所需的輔助器材和簡要的操作步驟。(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解:輔助器材:細線。步驟:① 將細線過A處繞樹干一圈;② 用直尺測出繞樹干一圈的細線長度,結果記為L;③ A處樹干直徑d=。采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出A處樹干的周長,然后根據周長公式L=πd,求出樹干直徑123456789101112131415(第14題)15. 如圖所示,給你三塊同樣的長方體實心磚,要求只用一把刻度尺測出磚的內部斜對角線的長度。(不允許破壞實心磚,不能計算)(第1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把三塊長方體實心磚按照如圖所示的方式擺放,用刻度尺測出AB之間的距離,即為磚的內部斜對角線的長度或(第15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8張PPT)第三節 測量:長度與時間第1課時 長度與時間的單位及測量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完成下列長度單位的換算:(1) 甲、乙兩地相距45km= m= dm= μm。(2) 發絲的直徑約為70μm= mm= cm= m。2. 完成下列時間單位的換算:(1) 1.5h= min= s。(2) 36s= min= h。4.5×104 4.5×105 4.5×1010 7×10-2 7×10-3 7×10-5 90 5400 0.6 0.0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3. 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很小的顆粒,其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直徑的二十分之一,也稱為細顆粒物,PM2.5中的“2.5”表示顆粒直徑的數值。關于它的單位,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D )A. 毫米 B. 分米 C. 厘米 D. 微米4. 關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A. 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B. 沒有零刻度線的刻度尺,不能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C. 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平行D. 測量時,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必須與被測物體的左端對齊DA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2023·陜西)小明在校園運動會上,參加了初中男子組50m短跑比賽。他正常完成比賽所用的時間可能為( B )A. 2s B. 8s C. 1min D. 0.1h6. 下列測量時間的工具中,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精確測時的是( D?。?br/>A. 日晷 B. 沙漏C. 電子手表 D. 銫原子鐘BD123456789101112131415167. ★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會逐漸向邊緣變薄,從側面看上去的形狀如圖所示,請從正確使用刻度尺的角度來談談這樣設計的好處: ;圖中物體的長度為 cm。(第7題)使刻度線能貼近被測物體 2.8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如圖所示,秒表顯示的時間為 min s。(第8題)3 38.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2023·杭州)下列最接近1cm的是( B )A. 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B. 一本初中物理課本的厚度C. 一個籃球的直徑D. 一張課桌的高度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2022·連云港)如圖所示,三條線段a、b、c的長度分別為L1、L2、L3,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A?。?br/>A. L1<L2<L3 B. L1<L2=L3C. L1=L2=L3 D. L1=L2<L3(第10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 有5把刻度尺:① 零刻度線一端已磨損的尺;② 刻度線模糊不清的尺;③ 分度值不是1毫米的尺;④ 比被測物體長度短的尺;⑤ 刻度不均勻的尺。這些刻度尺中不能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是( B?。?br/>A. ①和② B. ②和⑤C. ③和④ D. 5把刻度尺都不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小明用刻度尺正確操作,測得某物體的長度為12.30cm,關于該測量結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該結果是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的B. 該結果是用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測量的C. 該結果中的“0”不是估讀的D. 該結果準確到厘米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新情境)(2023·山西)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作為國際友好使者,在對外友好關系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熊貓寶寶剛出生時體重僅有100g左右。請你根據圖片信息,估測剛出生的熊貓的頭部直徑約為( B )A. 2.5mm B. 2.5cmC. 5cm D. 10cm(第13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 小明為了測量學校教學樓的長度和自己走路的快慢,做了下列探究實驗:沿教學樓走了30步,脈搏跳動了18次。小明估計自己走完教學樓用的時間和教學樓的長度分別為( D )A. 8s,30m B. 15s,10mC. 20s,35m D. 15s,20m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某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物體的長度,試指出其中的錯誤:(第15題)(1) 。(2) 。(3) 。“0”刻度線沒有與被測物體一端對齊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沒有緊靠被測物體 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尺面垂直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如果需要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更精確的測量,可以選用游標卡尺。某規格游標卡尺的構造如圖甲所示:①是主尺(最小刻度是1毫米);②是游標尺(10個等分刻度),它是套在主尺上可移動的部件;③是測量爪。移動游標尺,把被測物體夾在兩測量爪之間,兩爪之間的距離等于被測物體的長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16題)(1) 圖甲中,當測量爪對齊時,游標尺上的“0”刻度線與主尺上的“0”刻度線對齊,游標尺的第10條刻度線與主尺上9mm刻度線對齊,其他刻度線都與主尺上的刻度線不對齊,則游標尺上每小格比主尺上每小格的長度少 mm。0.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若將1張厚度為0.1mm的A4紙夾在測量爪間,則游標尺的第1條刻度線與主尺刻度線對齊,讀數為0.1mm;若將2張這樣的A4紙夾在測量爪間,則游標尺的第2條刻度線與主尺刻度線對齊,讀數為0.2mm;以此類推,若將10張這樣的A4紙夾在測量爪間,則游標尺與主尺刻度對齊的情況如圖乙所示,讀數為1.0mm……如圖丙所示,若將一個小鋼球夾在測量爪間,則這個小鋼球的直徑為 mm。3.5 (第1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3) 用毫米刻度尺測量長度時,只能準確地讀到毫米,而用本題中的游標卡尺測量時,就能準確地讀到 mm,這個數值叫做游標卡尺的精確度。如果用L表示待測物體的長度,用L0表示主尺的整毫米數,k表示與主尺刻度線對齊的游標卡尺上的刻度線序數,a表示游標卡尺的精確度,那么待測物體的長度表達式可歸納為L= 。0.1 L0+ak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共17張PPT)第二節 快 與 慢第2課時 直線運動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一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4s內通過了36m的路程,則它的速度是 m/s,它在2s內通過的路程是 m。2. 小聰坐在一輛行駛在平直公路上的車里,車運動的快慢是變化的,小聰用手表計時,t為3min,還知道這段時間內車通過的路程s為4km,則= km/h,這個物理量反映了車在這段時間內的 。9 18 80 平均快慢程度1234567891011121314153. 某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公式v=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v與s成正比 B. v與t成反比C. s與t成正比 D. 以上說法均不對C1234567891011121314154. (2022·懷化)我們把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用s、v和t分別表示物體的路程、速度和時間,下列四個圖像反映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 ) (第4題)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B①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5. 某運動員參加百米賽跑時,起跑的速度為7m/s,中途的速度為9m/s,最后沖刺的速度為10m/s,若他的成績為12.5s,則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A )A. 8m/s B. 8.5m/sC. 9m/s D. 8.67m/sA1234567891011121314156. 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勻速行駛,兩車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乙車的速度為 km/h;t=0時,甲車在乙車前方200m,乙車追上甲車還需 s。(第6題)72 40 1234567891011121314157. ★一個物體做直線運動,在第1s內運動了2m,在第2s內也運動了2m,在第3s和第4s內共運動了4m,則這個物體在4s內做的運動是( D?。?br/>A. 勻速直線運動B. 變速直線運動C. 前2s內是勻速直線運動,后2s無法確定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D1234567891011121314158. 小東在百米賽跑中,第1s通過的路程是3m,第2s通過的路程是5m,第3s通過的路程是7m,則他( B?。?br/>A. 前2s內的平均速度為5m/sB. 后2s內的平均速度為6m/sC. 3s內的平均速度為7m/sD. 最后1s內的平均速度為5m/sB1234567891011121314159. (2022·株洲)“3·12”植樹節,學校組織同學們乘車去農場參加植樹勞動,如圖所示為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導航截圖,由圖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大約是( C )A. 60km/h B. 10km/hC. 10m/s D. 6m/s(第9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0. (2022·徐州)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魚,速度可達100km/h,下列運動速度與其最接近的是( C?。?br/>A. 運動員在跑道上跑步B. 人在非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C.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D. 飛機在高空飛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1. 如圖是小明過斑馬線的示意圖,在小明的右側有甲、乙兩輛貨車駛來。小明開始過馬路時,甲車距離斑馬線右端50m,甲、乙兩車相距150m,分別以v甲=10m/s、v乙=12m/s的速度勻速行駛,若將這一情景簡化為模型,馬路寬D=12m,每一個方向有兩個車道,每個車道寬d=3m,車長L=10m,小明過馬路視為勻速運動。(第1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 若要不被甲車撞上,小明的速度應滿足怎樣的條件?解:(1) 甲車到達斑馬線的時間t1===5s,小明在0~5s內通過甲車所在的車道,小明是安全的,即小明通過甲車所在的車道的時間最長為5s,小明的速度v最?。剑剑?.8m/s;甲車通過斑馬線的時間t2====6s,小明在甲車通過斑馬線之后才到達馬路的中間,小明也是安全的,即小明的速度v最大===1m/s。所以小明若不被甲車撞上,速度應大于1.8m/s或小于1m/s123456789101112131415(2) 若從甲、乙兩車中間通過馬路,小明的速度應滿足什么條件?解:(2) 乙車到達斑馬線的時間t3===s,小明應在6s之后到達馬路的中間,在s之前通過馬路,小明才是在甲、乙兩車之間安全通過馬路,即小明的最大速度v最大'===1m/s,最小速度v最小'===0.72m/s,所以若從甲、乙兩車中間通過馬路,小明的速度應大于0.72m/s且小于1m/s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小明劃著一條小船在河流中逆水前行,經過橋下時,他的草帽落于水中順流而下,0.5h后小明發現草帽落水,他立即掉轉船頭追趕,結果在橋下游距橋6km處追上草帽,不考慮小明掉轉船頭的時間,且水流速度及劃船速度大小恒定,則水流速度的大小為 km/h。(假設船與草帽的運動均在同一直線上)6 12345678910111213141513. (新情境)如圖所示,電視節目中“闖關游戲”的筆直通道上每隔8m設有一個關卡,各關卡同步放行和關閉,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當小強正通過關卡1左側9m遠的A處時,關卡剛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最先擋住他前進的關卡是( B?。?br/>(第13題)A. 關卡4 B. 關卡3BC. 關卡2 D. 關卡112345678910111213141514. ★物體沿直線運動,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4m/s,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8m/s,物體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C?。?br/>A. 7m/s B. 5m/s15. 小宇和小麗進行百米賽跑,每次小宇都比小麗提前10m到達終點。若小宇后退10m后再同小麗比賽(兩人同時起跑,并且兩人的平均速度和原來一樣),結果是( C?。?br/>A. 小麗先到達終點 B. 一起到達終點C. 小宇先到達終點 D. 無法確定CCC. 6m/s D. 5.5m/s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8張PPT)第二節 快 與 慢第1課時 速 度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如圖所示為田徑運動會上運動員奮力奔跑的場景。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 ,認為跑在前面的人運動得快;比賽結束后,“裁判員”通過 ,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人運動得快。物理學上采取 (選填“觀眾”或“裁判員”)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第1題)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比較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 觀眾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人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某同學家距學校600m,他以此速度從家步行至學校需要的時間是 s。人1s內步行的路程約為1.2m 5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第3題)3. 中國空間站在距地面約400km高的近圓軌道上運行,大約每90min繞地球運行一周,如圖所示。若地球的半徑按6400km計算,則繞地球運行一周,中國空間站運行的路程為 km,運行的速度約為 k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π取3)4.08×104 7.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4. (2022·長沙)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根據下列詩句能估算出物體運動速度的是( B )A. 天臺四萬八千丈 B. 坐地日行八萬里C. 春風十里揚州路 D. 桃花潭水深千尺5. 已知甲、乙兩物體運動速度之比為4∶5,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則甲、乙兩物體運動所用時間之比為( B )A. 8∶15 B. 15∶ 8 C. 6∶5 D. 5∶6BB123456789101112131415166. 在某公交車站,一同學從電子站牌上看到一輛公交車需要用時6min行駛3.2km才能到達某站,由此他預測該車的速度是 km/h,該車實際上提前8s到達此站,它的行駛速度是 m/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7. 甲、乙兩人從相距15km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的速度為3km/h,乙的速度為2km/h。甲帶一條狗,同甲一起出發,狗的速度為4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這樣持續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時,這條狗一共走了 km。32 9.09 1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C?。?br/>A. 經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 所用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D. 20km/h大于15m/sC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車上用電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記下了汽車連續通過5根電線桿的時間為10s,相鄰電線桿之間的距離為50m。則汽車的速度約為( C )A. 40km/h B. 50km/hC. 70km/h D. 90km/h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子彈射穿雞蛋前后的兩幀畫面。如圖所示,已知拍攝這兩幀畫面的時間間隔為6.0×10-4s,則子彈的速度最接近( B?。?br/>A. 80m/s B. 180m/sC. 280m/s D. 380m/s(第10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 旗魚的速度約為110km/h,獵豹1s可跑40m,褐海燕1min能飛5km,則( C?。?br/>A. 旗魚的速度最大B. 獵豹的速度最大C. 褐海燕的速度最大D. 三者的速度一樣大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汽車后剎車燈的光源若采用發光二極管(LED),則通電后亮起的時間會比采用白熾燈大約快0.5s,故有助于后車駕駛員提前做出反應,即遇到情況時可提前0.5s剎車。在限速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車安全距離約可以減少( C?。?br/>A. 3m B. 7m C. 15m D. 25m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如圖所示為小麗開車即將到達隧道口時所發現的交通標志牌。(1) 請你解釋兩標志牌上數字的含義。解:(1) “80”表示汽車通過隧道時,車速不能超過80km/h?!? 隧道3600m”表示該隧道全長共3600m(第1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若小麗以恒定速度通過該隧道所用的時間為3min,請你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通過計算判斷小麗開車是否超速。解:(2)方法一:汽車的速度v===20m/s=72km/h<80km/h,因此沒有超速;方法二:以80km/h的速度行駛3min,行駛的路程s'=v't=m/s×3×60s=4000m>3600m,故小麗開車的速度小于80km/h,沒有超速(第1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 一列車正以18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駛,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豎直下落至地面,這一現象說明車窗外刮的是 風,風速是 m/s。北 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15題)A. 25km,35km B. 30km,30kmC. 35km,30km D. 無法確定15. 流速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以如圖所示的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而行,1h后甲、乙兩船離木桶的距離分別為( B?。?br/>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某艘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6m/s,現在它在水流速度為2m/s的河中逆流行駛,在經過一座橋時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經過了2min船上的人才發現,馬上調頭去尋找漂走的木箱,從調頭到追上木箱,船行駛的路程為多少米?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1=6m/s,水流速度v2=2m/s,則船逆流行駛的速度v=v1-v2=6m/s-2m/s=4m/s,由v=可得,從木箱掉落到發現木箱掉落,船行駛的路程s1=vt=4m/s×2×60s=480m,此時木箱運動的路程s2=v2t=2m/s×2×60s=240m,2min后木箱與船的距離s3=s1+s2=480m+240m=720m,設從調頭到追上木箱所用的時間為t1,追木箱行駛的速度v3=6m/s+2m/s=8m/s,則有v2t1+720m=v3t1,即2m/s×t1+720m=8m/s×t1,解得t1=120s,則從調頭到追上木箱,船行駛的路程s4=v3t1=8m/s×120s=960m12345678910111213141516(共18張PPT) 專題特訓(一) 運動圖像的分析及速度公式的運用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1. ★如圖所示為A、B、C三個物體在直線上運動的s-t圖像。由圖像可知, 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做的是減速直線運動;在0~t1時間內, 物體的平均速度最大;在200~300m的過程中, 物體的平均速度最大;在 時間內,三個物體的平均速度相同。按照圖像所示的運動趨勢, 物體最先到達400m處。B A A C 0~t2 C 類型一 運動圖像的分析 (第1題)123456789102. 如圖甲所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 s內通過的路程。從v-t圖像中可看出速度圖線和時間橫軸所圍成圖形的“面積”可以表示該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我們利用這一點能很方便地計算出路程。小明同學在筆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過程中的速度與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從出發到第20s這段時間內他通過的路程是 m,在第120s這一時刻他距出發點 m。 (第2題)2 20 80 123456789103. 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 C?。?br/>A. 兩同學相遇時甲行駛了4km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D. 整個過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的平均速度的2倍(第3題)C123456789104.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系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了甲、乙兩隊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0~t1時間內兩隊通過的距離相等B. t1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得快C. t1時刻甲隊超過乙隊D. 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第4題)D123456789105. 現有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同時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圖(a)是甲物體運動時的s-t圖像,圖(b)是乙物體運動時的v-t圖像。則: (第5題)12345678910(1) 甲物體在4s內的平均速度為多少?解:(1) 由題圖(a)可知甲物體在4s內通過的路程為50m,故甲物體在4s內的平均速度v甲===12.5m/s12345678910(第5題)(2) 4s時甲、乙兩物體之間的距離為多少?解:(2) 由題圖(a)知,經過4s后,甲通過的路程s甲=50m,題圖(b)表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由題圖(b)知乙物體的速度保持不變,v乙=10m/s,則經過4s,乙通過的路程s乙=v乙t乙= 10m/s×4s=40m,因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同時同方向做直線運動,所以,經過4s后,甲、乙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Δs=s甲-s乙=50m-40m=10m12345678910(第5題)(3) 第2次相遇時距起點的距離為多少?解:(3) 由題圖(a)可知1s末,甲運動的距離s甲'=10m,乙物體運動的距離s乙'=v乙t乙'=10m/s×1s=10m,即1s末兩物體首次相遇,由題圖(a)可知1~2s時,甲物體靜止不動。2s后甲物體的速度v甲1==20m/s,設兩物體再次相遇時與第一次相遇間隔時間為t1,s甲1=v甲1(t1-1s)?、伲籹乙1=v乙t1?、冢籹甲1=s乙1?、?;聯立①②③得t1=2s,第2次相遇時乙自起點運動的時間t3=1s+t1=1s+2s=3s,則第2次相遇時距起點的距離s乙3=v乙t3=10m/s×3s=30m12345678910(第5題)類型二 速度公式的運用?。ǖ?題)6. 甲、乙兩人從矩形跑道的A點開始同時沿相反方向繞行,在O點相遇,如圖所示。已知甲的速度為5m/s,乙的速度為3m/s,跑道OC段長度為50m。接著他們從A點開始同時都沿A→B→C→D同向繞行,則再一次相遇的時間是 s。200 123456789107. 某商場的自動扶梯在1min內可以把站在上面不動的人送到樓上,如果扶梯不動,人走上去需3min,那么人沿著開動的扶梯走上去所需的時間是( C )A. 2min B. 4minC. 0.75min D. 0.5minC123456789108. A、B兩人各自沿直線從甲地去乙地。A所用時間為tA,B所用時間為tB。已知A在前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v2;而B在前一半路程內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路程內的平均速度為v2,且v1≠v2,那么tA和tB的關系為( C )A. tA>tB B. tA=tBC. tA<tB D. 無法確定C123456789109. 為了減少車禍的發生率,道路加強限速監控管理。一種是“定點測速”,即監測汽車在某點的車速;另一種是“區間測速”,就是測算出汽車在某一區間行駛的平均速度,如果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超速。一輛轎車在經過如圖甲所示標志牌后,通過相應“區間測速起點”和“區間測速終點”時的速度分別為75km/h和70km/h,通過兩個監測點的時間如圖乙所示。12345678910 (第9題)(1) 如果采用“定點測速”,這輛轎車會不會被判超速?解:(1) 因為80km/h>75km/h>70km/h,所以如果采用“定點測速”,該轎車通過監測點時不會被判超速12345678910(2) 該路段采用“區間測速”,這輛轎車會不會被判超速?(請通過計算進行判斷)解:(2) 圖中所示轎車在該路段所用的時間t=5:15-5:10=5min=h;所以轎車在該路段的速度v===96km/h,96km/h>80km/h,所以該路段采用“區間測速”,這輛轎車在該路段會被判超速1234567891010. 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5min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課本忘記帶上了,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1) 小明父親經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解:(1) 由v=可得,小明行駛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駛的路程s2=s1=v2t?、冢挥散佗诳傻?,v1(t0+t)=v2t,即5km/h×=10km/h×t,解得t=h=5min12345678910(2) 如果小明的父親發現小明忘記帶課本的同時,小明也發現自己的課本忘記帶上了并立即掉頭返回,問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多少千米?(結果保留兩位小數)12345678910解:(2) 由v=可得,出發5min小明通過的路程s=v1t0=5km/h×5×h=km;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的速度v=v1+v2=5km/h+10km/h=15km/h;由v=可得,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相遇的時間t'===h;小明的父親通過的路程s2'=v2t'=10km/h×h=km;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的距離s'=s總-s2'=2km-km≈1.72km12345678910(共18張PPT)第一節 動 與 靜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如圖所示為游戲“誰在動”中的兩個情景,坐在石塊上的小朋友先用手蒙住眼睛,松開手后,她發現編號 和 的小朋友發生了機械運動。 (第1題)1 3 1234567891011121314152. (2023·懷化)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詩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們說輕舟上的人是靜止的,所選參照物是 (選填“山”或“輕舟”)。3. (2023·安徽)2023年5月17日,我國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在進入地球同步軌道后,以地面為參照物,該衛星是靜止的,以太陽為參照物,該衛星是運動的,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選填“相對”或“絕對”)的。運動 輕舟 相對 123456789101112131415A. 學生走樓梯B. 足球在操場滾動C. 樹葉從樹上掉落D. 葉子變黃了4. 下列變化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D )D1234567891011121314155. (2023·齊齊哈爾)《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學習物理知識使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的參照物是( A?。?br/>A. 岸邊的樹 B. 舟C. 舟上的標記 D. 水流A1234567891011121314156. 在商場里,當你站在上升的自動扶梯上時,下列關于你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說法,正確的是( C?。?br/>A. 運動的B. 靜止的C. 相對于自動扶梯是靜止的D. 相對于商場地面是靜止的C1234567891011121314157. 小麗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其中兩張是坐在平直行駛的車內連續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網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請你分析網友的判斷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 錯誤 以太原雙塔為參照物,小麗在靠近太原雙塔,說明車正在向西行駛(合理即可) (第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8. ★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船出游時曾寫下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逼渲小霸撇?br/>動”“云與我俱東”分別是以 、 為參照物的。(選填“榆堤”或“船”)船 榆堤 123456789101112131415A. 這列火車的機車B. 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C. 從旁邊走過的列車員D. 關著的車門9. (2022·內江)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中,對于靜放在車廂內桌面上的蘋果,發生相對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C?。?br/>C12345678910111213141510. 隨著經濟的增長,我國的國防事業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如圖所示為我國空軍戰機空中加油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br/>A. 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B. 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機是運動的C. 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和戰機都是靜止的D. 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第10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1. (新情境)(2023·寧波)如圖所示為模擬孫悟空“騰云駕霧”的拍攝裝置,該裝置主要由“孫悟空”模型(用點表示)和“藍天白云”背景板組成。為了讓“孫悟空”從背景板的甲處移到乙處,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背景板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孫悟空”;第二種方式為“孫悟空”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種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動可以實現的是( D?。?br/>D(第11題)A. B. C. D.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如圖所示,“五一”期間,小麗隨父母乘車到大連探望爺爺和奶奶。他們剛剛進站上了車,小麗側臉望去,對面的客車上坐著趙老師,正準備下車跟老師打招呼時,她感覺自己乘坐的客車開動了,無奈地只好放棄了自己的想法??刹淮笠粫?,她發現趙老師乘坐的客車離開了車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車卻沒有動。(第1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 小麗認為自己乘坐的客車開動了是以 為參照物的。(2) 小麗認為自己乘坐的客車沒有開動是以 為參照物的。(3) 這個現象說明 。對面的客車 地面 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或參照物選擇不同,對物體運動的描述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如圖所示,小玉乘汽車到姥姥家去過暑假,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小玉的感覺是遠處的村莊相對于電線桿在向 運動;而近處的小樹相對于電線桿在向 運動;電線桿周圍的景物看起來好像在繞電線桿做 時針轉動。(第13題)前 后 順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臨時停車場內,旅游車和卡車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車內看著旁邊的卡車,突然感覺旅游車在向后運動。下列關于旅游車和卡車的運動情況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D?。?br/>A. 旅游車靜止,卡車向前運動B. 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卡車運動更快C. 旅游車向后運動,卡車靜止D. 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旅游車運動更快D12345678910111213141515. A、B、C三列火車在同一個車站,如圖所示,A車上的乘客看到B車向東運動,B車上的乘客看到C車和站臺都向東運動,C車上的乘客看到A車向西運動,那么站臺上的人看到A、B、C三列火車各向什么方向運動?(第1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解:站臺上的人看到A車向西運動;B車也向西運動,但比A車慢;C車有可能靜止,有可能向東運動,還有可能向西運動且比A車、B車都慢(第1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7張PPT)第四節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在“測短跑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1) 該實驗的原理是 (用公式表示),所需的測量工具為 和 。v= 卷尺 秒表 12345678910(2) 某同學測量時所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s/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t/s 2.0 3.6 5.0 6.2 7.3 8.3 9.4 10.6 11.9 13.3由上表數據得:前30m的平均速度是 m/s,第六個10m的平均速度是 m/s,該運動員百米短跑中速度的變化特點是 。6 10 先加速后減速123456789102. (2022·畢節)小明用玩具汽車測量平均速度,讓汽車在斜面上沿直線下滑,位置傳感器每隔0.2s記錄一次汽車的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汽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路程為 cm,BD段的平均速度為 m/s,汽車由A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理由是 。(第2題)2.10 0.1 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 123456789103. (2023·眉山)如圖所示,小明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使小車從斜面A點靜止下滑,經過B點到達C點,圖中已標出小車經過A、B、C三點對應的時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br/>A. AB段距離為4.0dmB. AB段平均速度為0.2cm/sC. 小車從A點到C點做勻速直線運動D. 若小車過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測出AC段平均速度將偏大(第3題)D123456789104. 如圖所示為測量小車速度的實驗。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運動的路程,如圖甲所示;用秒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如圖乙所示。則小車運動的路程為 cm,速度為 m/s。 (第4題)64.00 0.02 123456789105. 光電計時器結構如圖甲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射和接收裝置,當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圖乙中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讓滑塊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2.5×10-2s和1.0×10-2s,滑塊的寬度d為0.5cm。則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速度v1= m/s,滑塊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v2= m/s。 (第5題)0.2 0.5 123456789106. ★小軍同學用下列四種方法測定小球沿桌面滾動的速度,其中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是( A?。?br/>A. 先選定一段較長的路程,再測定小球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B. 先選定一段較短的路程,再測定小球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C. 先選定一段較長的時間,再測定小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D. 先選定一段較短的時間,再測定小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A123456789107. 在研究水滴下落規律的實驗中,打開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了同一水滴下落時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水滴下落0.3s內的平均速度是( C )A. 150m/s B. 15m/sC. 1.5m/s D. 0.15m/s(第7題)C123456789108. 近年來我國鐵路事業迅猛發展,動車(如圖)具有動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特點。(1) 以動車車次D3018為例,此列動車09:50從上海始發,途經南京等地,16:11到達終點站武昌,部分具體行程如表所示,該動車在南京到武昌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合多少米每秒?(第8題)12345678910車 站 到達時刻 發車時刻 里程/km上 海 始發站 09:50 0南 京 12:02 12:11 301合 肥 13:19 13:21 457武 昌 16:11 終點站 841解:(1) 動車在南京到武昌間行駛的平均速度v====135km/h,合37.5m/s12345678910(2) 途中動車要穿過一條隧道,動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用了2min完全穿過長度為2000m的隧道,求這列動車的長度和動車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時間。解:(2) v2=72km/h=20m/s,由公式v=知,動車行駛的路程s2=v2t2=20m/s×120s=2400m,動車的長度s車=s2-s隧道=2400m-2000m=400m;動車全部在隧道中的路程s3=s隧道-s車=2000m-400m=1600m,動車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時間t3===80s123456789109. 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球分別從a處豎直下落,到b處的過程中每隔1s所處的位置。該照片顯示乙球做 直線運動,且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第9題)勻速 5∶3 1234567891010. 某實驗小組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照片如圖所示。(第10題)(1) 依據照片可判斷,小球在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加速 12345678910(2) 如果頻閃照相機每隔0.2s拍攝一次,并測得sAB=5cm,sBC=15cm,那么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0.75 0.50 12345678910(3) 下列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像是 。(4) 小球在AD段運動過程中,經過時間tAD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過路程sAD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 (選填“>”“<”或“=”)v2。C < A.B.C.D.12345678910(共25張PPT)第一章復習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01知識體系構建02高頻考點突破03綜合素能提升目錄考點一 參照物的判斷典例1?。?022·杭州)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發車的和諧號列車上。此時,邊上有一列復興號列車也在等待發車。過了一會兒,小金說:“我們的車開動了?!倍『紖s說:“我們的車沒有開動,因為站臺柱子沒有動?!毙〗鹋袛嗪椭C號列車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 C )A. 小杭 B. 和諧號列車C. 復興號列車 D. 站臺柱子C1. 如圖所示,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小紅坐在車廂內向另一列火車觀望。突然她覺得自己乘坐的火車開始前進了,但是“駛過”對面火車的車尾時,小紅發現她乘坐的火車還停在站臺上,原來是對面的火車向反方向開去了。“開始前進了”和“停在站臺上”是因為小紅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D?。?br/> (第1題)D跟蹤訓練A. 另一列火車和自己乘坐的火車B. 自己乘坐的火車和站臺C. 站臺和另一列火車D. 另一列火車和站臺12345678考點二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典例2 小明同學乘坐甲火車,他以甲火車為參照物,看到乙、丙兩列火車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那么以地面為參照物時,關于三列火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不可能的是( B )A. 甲、乙、丙火車都同向行駛B. 甲、乙火車反向行駛,丙火車靜止C. 甲、乙火車同向行駛,丙火車靜止D. 甲、乙火車同向行駛,丙火車反向行駛B123456782. 在一條南北方向的街道上,有甲、乙、丙三輛車。甲車上的人看到丙車向北運動;乙車上的人看到甲車、丙車都向南運動;丙車上的人看到路邊的樹向北運動。對此有以下幾種說法:① 甲車一定向南行駛;②乙車一定向北行駛;③ 乙車可能靜止;④ 丙車向北行駛。其中正確的是( B?。?br/>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B12345678跟蹤訓練典例3 如圖所示為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的運動情況。甲車做 運動,速度為 m/s;乙車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別為10m/s、20m/s、30m/s、40m/s,通過研究發現: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大,且速度以某一規律變化。如果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用a來表示,那么乙車運動時,a= 。(典例3圖)勻速直線 30 1m/s2 考點三 直線運動123456783. (2022·涼山)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的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br/>A. 前300m內甲車運動的時間大于乙車運動的時間B. 20s內甲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20m/sC. 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D. 甲、乙兩車在20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第3題)B12345678跟蹤訓練考點四 長度的測量 (典例4圖)典例4 用甲、乙兩把刻度尺測量一木塊的長度,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兩把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正確情況以及木塊長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D?。?br/>A. 甲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1.3cmB. 甲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14mmC. 乙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1.3cmD. 乙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1.35cmD123456784. 用毫米刻度尺對一工件做如下的四次測量,其中測量方法和讀數都正確的是( C?。?br/>A. 3.81cm B. 3.60cmC. 3.80cm D. 3.8cmC12345678跟蹤訓練典例5?。?022·百色)如圖所示為“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考點五 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時的平均速度(典例5圖)12345678(2) 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便于測量時間,應 (選填“增大”或“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3) 小車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tAB= s;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 cm;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減小 3 80.0 0.16 (1) 實驗原理是 。v= 123456785. (2023·重慶期末)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數據處理正確的是( B )BA. 圖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B. 若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C. 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D. 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第5題)12345678跟蹤訓練1. 在某地舉辦的熱氣球節上,甲熱氣球上的游客看到乙熱氣球和丙熱氣球都在上升,乙熱氣球上的游客看到丙熱氣球在下降,則以地面為參照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甲若靜止,則丙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 乙若靜止,則甲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C. 丙若靜止,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D. 丙若運動,則甲、乙不可能靜止B123456782. 甲、乙兩人在長為50m的泳池內進行游泳訓練。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終為1.2m/s,乙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終為0.8m/s,兩人同時從泳池的同一端出發,共游了30min,不考慮兩人在泳池內的轉向時間,則甲從身后追上乙的次數為( B?。?br/>A. 6 B. 7C. 12 D. 14B123456783. (2022·常德)周日做完作業,小明和小芳在風景如畫的柳葉湖畔騎自行車,如圖所示為他們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A?。?br/>A. 0~10s內兩人所通過的路程相等B. 以湖畔的垂柳為參照物,小芳是運動的C. 第10s末,兩人的速度相等D. 小芳做勻速直線運動(第3題)A123456784. 暑假小紅和父母外出旅游,他們乘坐的動車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駛,旁邊與鐵軌平行的一列普通列車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駛,小紅發現自己超過普通列車用的時間為16s,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向 (選填“南”或“北”)運動,以小紅為參照物,普通列車向 (選填“南”或“北”)運動,普通列車的長度為 m。南 北 800 123456785. (新情境)小紅通過某運動軟件監測自己的運動情況。當她繞操場跑一圈時,軟件截屏如圖所示,1公里即為1km。則她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 m/s。軟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時間,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m/h,則她跑步的配速是 s/km。(第5題)1.5 480 123456786. 小明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定硬幣的直徑,測得硬幣的直徑D= cm。(第6題)1.85 123456787. (2022·大慶)如圖所示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是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直線運動,從A點到E點共運動 cm的路程,小球從A點到E點的平均速度為 m/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第7題)加速 8.00 0.10 123456788. 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相向勻速直線運動,甲車比乙車早出發1.5h,甲、乙兩車在A、B兩地的中點相遇。整個過程中,兩車所用時間之比是3∶2,甲車速度是40km/h。求:(1) 甲車在前1.5h通過的路程。解:(1) 根據v=可得,甲車在前1.5h通過的路程s1=v甲t1=40km/h×1.5h=60km12345678(2) 乙車的速度。解:(2) 兩車在中點相遇,則甲車和乙車通過的路程相等,即v甲t甲=v乙t乙,則乙車的速度v乙=v甲=×40km/h=60km/h(3) A、B兩地的距離。解:(3) 根據題意可得===,解得t乙=3h,在相遇的過程中,乙車通過的路程s乙=v乙t乙=60km/h×3h=180km,則A、B兩地的距離sAB=2s乙=2×180km=360km1234567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特訓(一) 運動圖像的分析及速度公式的運用.pptx 第一章復習.pptx 第一節 動 與 靜.pptx 第四節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pptx 第1課時 長度與時間的單位及測量.pptx 第2課時 特殊長度的測量 誤差.pptx 第1課時 速 度.pptx 第2課時 直線運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