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四節 噪聲控制與健康生活第二章 聲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聲源做 振動產生的,且 過大的聲音稱為噪聲。圖甲、乙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圖 是噪聲的波形,圖 是樂音的波形。 (第1題)無規則 強度 乙 甲 1234567891011121314152. 小明爸爸在家里修理廚房里的桌子時,不斷發出敲擊物體的聲音,小明爸爸為了盡量避免聲音對小明的干擾,他采取了三種方案:① 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② 把廚房門窗關嚴;③ 囑咐小明暫時用耳機塞住耳朵。這三種方案中,①是在 處減弱噪聲;②是在 中減弱噪聲;③是在 處減弱噪聲。聲源 傳播途 人耳 1234567891011121314153. 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上一般設有噪聲監測裝置,某一時刻裝置的顯示屏上的示數為50.68,則這個數據的單位是 ,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 (選填“增大”或“減小”)。分貝(dB) 增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4. 下列關于樂音與噪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D )A. 樂音悅耳動聽B. 優美的音樂音量過大也會成為噪聲C. 噪聲使人煩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D. 樂音是樂器發出的聲音,噪聲是機器發出的聲音D1234567891011121314155. (2022·桂林)下列情景中的聲音屬于噪聲的是( D )A. 音樂廳中的演奏聲B. 教室里的讀書聲C. 報告廳中的演講聲D. 建筑工地上嘈雜的響聲D1234567891011121314156. 特種兵被稱為“陸地猛虎、海底蛟龍、空中雄鷹”,他們裝備著黑色特種作戰消音靴(如圖所示)。消音靴能夠在 處減弱噪聲,這樣做主要是防止 (選填“音調”或“響度”)過大而暴露目標。(第6題)聲源 響度 1234567891011121314157. 用瀝青鋪設的路面與水泥相比較軟,可減小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顛簸,從而在 處減弱噪聲;瀝青路面上還有許多微型小孔,這些小孔能 聲音,可較好地在 中減弱車輛行駛時輪胎與路面摩擦產生的噪聲。聲源 吸收 傳播過程 1234567891011121314158. (2022·蘇州)下列與聲有關的選項中,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 A )AA. 居民區街道禁鳴喇叭B. 飛機旁的工作人員戴有耳罩的頭盔C. 街頭設置的噪聲監測儀D. 高架路某些路段兩側設有透明板墻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9. 將教室的門窗關閉,室內同學聽到的室外噪聲減弱。下列對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室外噪聲不再產生B. 噪聲音調大幅降低C.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了噪聲D. 噪聲在室內的傳播速度大幅度減小C12345678910111213141510. 為了使教室內的學生免受環境噪聲的干擾,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D )A. 老師講話聲音大一些B. 每名學生都戴一個防噪聲耳罩C. 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D. 在教室周圍植樹D12345678910111213141511. 通過對前面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這樣三個階段: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人耳聽到聲音。聰明的小明就想:那么控制噪聲是不是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呢?為了探究上述問題,小明與同學們一起進行了下面的探究。(1) 器材:小鬧鐘、皮尺、棉花、方形泡沫塑料塊、便攜式聲強計。(2) 實驗過程:① 使用小鬧鐘鬧鈴,用聲強計在距離其5m遠處測出小鬧鐘的發聲強度為65dB。123456789101112131415② 把小鬧鐘放在棉花上,再用聲強計在距離其5m遠處測出小鬧鐘的發聲強度為55dB。③ 把小鬧鐘放在方形泡沫塑料塊上,再用聲強計在距離其5m遠處測出小鬧鐘的發聲強度為60dB。123456789101112131415(3) 交流討論:① 實驗中研究問題采用了什么方法? 。 ② 由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還有哪些減弱噪聲的方法? 。控制變量法 由實驗可以得出:噪聲可以在聲源處減弱,且不同的物體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能力不同;噪聲還可以在傳播過程中及人耳處減弱 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刮風時,若窗子關得不嚴,留一個縫隙,便會聽見風的呼嘯聲。我們聽到的風聲是由 振動產生的,縫隙越小,呼嘯聲的音調就越 (選填“高”或“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能區分開“蟬”和“鳥”的叫聲,是依據聲音的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聲、消聲的作用,這是在 減弱噪聲。空氣 高 音色 傳播途中 12345678910111213141513. ★(2022·隨州)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間,社會各界都努力為考生創設良好的環境,防止噪聲的危害是一項重要工作。下列關于考試期間控制噪聲的說法和做法,正確的是( B )BA. 考場周圍可以大聲播放音樂,因為音樂不屬于噪聲B. 考場附近禁止車輛行駛和鳴笛,是從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C. 關閉門窗可以完全消除噪聲,因為固體不能傳聲D. 干擾的聲音不可能完全杜絕,若在考場內聽到80dB的噪聲,應屬于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12345678910111213141514. 隔音建筑是綠色建筑技術中技術含量高,最能體現建筑舒適度的一項重要指標。下列關于隔音建筑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雙層真空玻璃不能作為隔音建筑的材料B. 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是分貝(dB)C. 隔音建筑能降低聲音的音調D. 隔音建筑可以隔絕一切噪聲B12345678910111213141515. 學習了聲現象的知識后,你應該知道了噪聲危害的嚴重性,它給我們每天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諸多影響。(1) 假如你是一名城市建設的規劃者,你將采取怎樣的措施減弱噪聲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舉出兩例即可)解:(1) 增加公共綠地,多植樹;劃定更多的禁止車輛鳴笛的區域(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2) 假如我們生活在月球上,也會受到噪聲的干擾嗎?為什么?這對我們在建造居民樓時減弱噪聲有什么啟示?解:(2) 不會;真空不能傳聲;可以將居民樓的門窗玻璃更換成真空夾層的,從而減弱從外界傳來的噪聲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9張PPT)第三節 超聲波與次聲波第二章 聲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某種昆蟲的翅膀在20s內振動了70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 Hz,人類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350 能 12345678910111213142. 如圖所示為一種新概念武器——次聲武器。次聲武器能發射頻率低于 Hz的聲波,該聲波與人體某些器官振動頻率相同,使器官形成共振,造成損傷甚至導致人死亡。次聲武器 (選填“能”或“不能”)用在科幻小說的太空大戰中,理由是 。20 不能 真空不能傳聲 (第2題)12345678910111213143. (2022·常州)某海域的一只抹香鯨發出巨大的超聲波震暈一群小魚,在抹香鯨旁觀察的潛水員卻沒有聽到抹香鯨發出的聲音。抹香鯨發出的聲音( A )A. 響度大、頻率高 B. 響度大、頻率低C. 響度小、頻率高 D. 響度小、頻率低A12345678910111213144. 下列關于超聲波與次聲波的特點與應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D )A. 人們根據超聲波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聲吶B. 超聲波能夠成像,可以制成B型超聲波診斷儀C. 利用次聲波可以預報地震、臺風,或為監測核爆炸提供依據D. 次聲波能夠繞過障礙物傳得很遠,且傳播不需要介質,幾乎無孔不入D12345678910111213145. 蝙蝠在夜間飛行時不會撞到障礙物,是因為它在飛行時發出 (選填“次聲波”或“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墻壁或昆蟲時會 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它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蝙蝠所采用的這種方法叫做 。根據這一原理,科學家發明了 。超聲波 反射 回聲定位 聲吶 12345678910111213146. 如圖所示為人和一些動物發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他們所發出的聲音都是由于發聲部位 而產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聲波產生,人、海豚和大象中能最先感覺到地震的是 。振動 大象 (第6題)12345678910111213147. ★(2023·株洲)如圖所示為094型核潛艇,它是我國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時是通過聲吶系統發出的超聲波感知附近海域情況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超聲波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B. 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 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D. 潛艇上的艦員能夠聽見超聲波(第7題)C12345678910111213148. 氣象部門常通過監測次聲波來預報海上風暴,從而為漁業、航海等服務。這是因為( C )A. 次聲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強B. 次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比超聲波快C. 產生風暴的同時會產生次聲波,并且次聲波的傳播距離遠D. 次聲波的頻率太高,人耳聽不見C12345678910111213149. 下列實例中,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C )A. 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判斷地震的方位B. 利用超聲導盲儀探測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物C. 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D. 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C123456789101112131410.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超聲波及其應用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1234567891011121314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生氣泡,氣泡破裂時釋放出高能量,產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們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傳播特性——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學診斷等。(1)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2) 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 。高于20000Hz 能量 1234567891011121314(3) 航天員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聲波測定兩山之間的距離,是由于 。(4) 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到接收到回聲所用的時間為4s,則該處海洋的深度為多少米?解:3000m真空不能傳聲 123456789101112131411. 如圖所示為倒車雷達,倒車雷達是利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來工作的。若倒車雷達發出信號后0.04s接收到回聲,已知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障礙物距汽車 m。(第11題)超聲波 6.8 123456789101112131412. 兩艘潛艇相距s,以相同的速度v1成單縱隊同向航行,后艇的超聲定位器發出信號到達前艇并被反射回來,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為v2,則后艇發出信號和收到回聲兩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 123456789101112131413. 英國科學家切斷番茄植株的莖,用人耳傾聽沒有引起任何聽覺。但在靠近莖的切口處放置錄音機錄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聽到“尖叫”聲。這說明,番茄植株遭受傷害后,會發出( A )AA. 響度很小的超聲波B. 響度很大的超聲波C. 響度很小的次聲波D. 響度很大的次聲波123456789101112131414. 汽車駛出高速公路后,進入某國道,如圖所示為此國道某直線路段的一處測速儀,測速儀內有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傳感器。在汽車以某一速度v遠離測速儀時,此時汽車到測速儀的距離L=64m,此時測速儀發出超聲波經汽車反射后接收到超聲波信號的時間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為80km/h,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試計算并說明汽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解:s聲=L+s車,即v聲t=L+v車t,代入數據得×340m/s×0.4s=64m+×v車×0.4s,解得v車=20m/s=72km/h<80km/h,故該車沒有超速1234567891011121314(第14題)(共27張PPT)第二章復習01知識體系構建02高頻考點突破03綜合素能提升目錄考點一 聲音的特性典例1 (2022·南通)初夏的傍晚,鳥鳴聲悠揚,蛙聲一片,分辨鳥鳴聲和蛙聲的主要依據是兩種聲音具有不同的( A )A. 音色 B. 音調 C. 頻率 D. 響度A 響度、音調、音色的區別如下:① 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即大小),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即粗細),音色表示聲音的品質,它們的物理意義不同。② 響度是由聲源的振幅決定的;音調是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音色主要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它們的影響因素不同。跟蹤訓練1. (2023·南通)使用藍牙耳機播放音樂時,為了保護聽力,需要適當調小聲音的( B )A. 音調 B. 響度C. 頻率 D. 速度B123456典例2 (2022·蘇州)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它被譽為“百戲之祖”。演唱時以三弦、曲笛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如圖所示,撥動三弦時,弦 產生聲音;吹奏曲笛時,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變聲音的 ;兩種樂器相互配合,演奏出優美的樂曲,通過 可以辨別它們的聲音。(典例2圖)振動 音調 音色 考點二 聲學綜合1234562. (2023·徐州)制作一組長度不同的PVC管,用膠板拍擊管口就能演奏簡單的音樂。PVC管發出的聲音是由空氣 產生的。拍擊不同長度的PVC管,發出聲音的 不同。由于和其他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PVC管發出聲音的 不同。振動 音調 音色 123456跟蹤訓練典例3 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聲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 發聲體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C. “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D. 聲吶利用次聲波來探測魚群位置C1234563. (2023·龍東地區)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B. 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C. 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D. 公路兩側安裝隔音板是在聲音傳播途中減弱噪聲A123456跟蹤訓練典例4 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時,將會看到小球 ,這個現象說明 ;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象叫做“共振”,說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若將甲、乙兩實驗裝置搬上月球,則實驗甲 (選填“能”或“不能”)成功,實驗乙 (選填“能”或“不能”)成功,這是因為 。在這個實驗中,小球的作用是 。被彈起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空氣 能 不能 真空不能傳聲 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考點三 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典例4圖)1234564.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在學習聲學時的實驗情景,其中研究聲音的產生的實驗情景有圖 ;圖 所示的實驗情景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不能傳聲。 甲、乙、丁 丙 真空 (第4題)123456跟蹤訓練考點四 探究聲音的特性典例5 探究“聲音的特性”:(1) 如圖甲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變了聲音的 ;實驗時用力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觀察到小紙屑跳得越高,由此可得出結論: 。(典例5圖)響度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123456(2) 如圖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 (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出的聲音;若用此裝置探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則應保持 不變,改變 ;若用此裝置探究“影響聲音音調的因素”,則應保持 不變,改變 。鋼尺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撥動鋼尺的力度 撥動鋼尺的力度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1234565. 小明在探究影響聲音特性的因素時,做了以下實驗,請你解答下列問題。(1) 如圖甲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這說明音調是由 決定的。 (第5題)高 頻率 123456跟蹤訓練(2) 如圖乙所示,用一只手將木條壓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輕撥木條,聽其聲音;再用力撥動木條,這時木條的振幅 (選填“變大”或“變小”),聲音的響度變大。(3) 用同樣的力分別撥動外形完全相同且伸出桌面的長度也相同的鋸條和木條時,聽到聲音的 不同。變大 音色 1234561. 笛子是古老的民族樂器,分為南笛和北笛。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長且粗,北笛的管身短且細。南笛聲音渾厚柔和,北笛聲音清脆明亮。以上關于南笛和北笛聲音的描述,主要是指聲音的( A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速度A1234562. (2023·泰州)如圖所示,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琴聲響度越大,它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越大B. 琴聲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C. 撥動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聲響度不同D. 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琴聲音調不同(第2題)B1234563. 同一檢測器測得發聲體A和B的聲音數據如圖,0~t1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第3題)BA. 發聲體A每秒振動的次數不變B. 發聲體A和B被檢測到的響度相同C. 發聲體A的音調變高D. 發聲體A和B發聲時振動幅度一定相同1234564. 如圖所示為無線骨傳導耳機,可以使聲波不經過人的外耳道而通過顱骨進行傳播,人們既能聽音樂,又能了解周圍環境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也可以隨時使用海綿耳塞來減弱外界的噪聲。骨傳導耳機是通過 (選填“固體”或“氣體”)傳聲;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假冒的骨傳導耳機,鑒別的方法很簡單:戴上耳機聽音樂,然后塞上耳塞堵住耳孔,如果聽到的聲音響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該耳機是骨傳導耳機。固體 變大 (第4題)1234565. 如圖所示為中國古代的計程車“記里鼓車”。當車走一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發聲,當車走十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鐲,人們由鼓和鐲的發聲次數確定車行駛的里程。能區分鼓聲和鐲聲是依據聲音的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不同,還可以根據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來大致判斷它離人們的遠近。振動 音色 響度 (第5題)1234566. 聲吶是利用水中超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聲吶發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以下簡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在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正在遠離聲吶。(1)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出聲波信號后再經過10s的時間接收到經潛艇B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1是多少?(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123456解:(1) 根據v=可知聲波在水中傳播的總距離s=vt=1500m/s×10s=15000m。由于接收到的信號是反射回來的,所以兩艘潛艇之間的距離s1=s=×15000m=7500m123456(2) 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監控潛艇B,突然接收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15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潛艇B運動1min后,潛艇A以20m/s的速度追擊潛艇B,多長時間將追上?123456解:(2) 根據題意,潛艇A接收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所以潛艇B正在遠離潛艇A,根據v=可知潛艇B在1min內行駛的距離s3=v2t2=15m/s×60s=900m。經1min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2=s1+s3=7500m+900m=8400m。設A追上B的時間為t3,則追上時潛艇A和潛艇B的距離關系為v2t3+s2=v1t3,代入數據得15m/s×t3+8400m=20m/s×t3,解得t3=1680s123456(共19張PPT)第二節 聲音的特性第二章 聲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如圖所示,敲鼓時將紙片撒在鼓面上,鼓面的振動幅度是通過 來顯示的;敲鼓的力越大,鼓聲的響度越大,則鼓聲的響度與鼓面的振動幅度之間的關系是 。(第1題)紙片跳起的高度 鼓面的振幅越大,鼓聲的響度越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 如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會看到水花飛濺,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頻率為256Hz的A音叉和頻率為440Hz的B音叉中, (選填“A”或“B”)音叉發出聲音的音調較高。(第2題)3. 用力拍手和輕輕拍手發出聲音的不同點是( C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頻率振動 B 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4. (2022·淮安)如圖所示為湖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編鐘,這套編鐘共65件,依大小次序排列,人們用這套編鐘能演奏古今樂曲,且音域寬廣。音域寬廣是指( C )A. 響度 B. 音色 C. 音調 D. 速度(第4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5. (2023·連云港)我們能辨別出熟悉同學的聲音,從物理學角度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聲音的( D )A. 響度不同 B. 音調不同C. 頻率不同 D. 音色不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6. 如圖所示,在同一個軸上固定著三個齒數不同的齒輪。當齒輪旋轉時,用紙片分別接觸齒輪,使紙片發出聲音的音調最高的是 (選填“上面”“下面”或“中間”)的齒輪。(第6題)下面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7. 如圖所示為小巖自制的小樂器,他將材料相同、長度相同,但寬窄不同的橡皮筋纏到一個小盒上,又在小盒的兩端各放一塊木板,用來拉緊橡皮筋,彈撥橡皮筋,橡皮筋就會 發出聲音。用相同的力撥動這些寬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振動的 不同,所發出聲音的 也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橡皮筋,由于橡皮筋振動的 不同,所發出聲音的 也不同。振動 頻率 音調 幅度 響度 (第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8. 小華用錄音機錄下自己唱歌的聲音,再播放出來感覺和直接聽到的聲音不同,在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色三個特性中,考慮到錄音機音量是由自己調節的,所以不是聲音的 不同;詢問其他同學,得知自己唱的音是準的,沒有“跑調”,所以不是聲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斷是聲音的 不同。響度 音調 音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第9題)A. 幅度變大 B. 幅度變小 C. 頻率變大 D. 頻率變小9. 如圖所示,手機與音叉的位置保持不變。利用手機軟件測出音叉發出的聲音從30dB變成50dB,說明音叉振動的(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0. 如圖所示,改變試管中的水量,用同樣大小的力吹氣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D )A. 振幅 B. 音色 C. 響度 D. 音調(第10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1. 在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如圖所示,小麗做了以下實驗,但忘了記錄,請你幫她把記錄填寫完整。(第11題)(1) 使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時,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是不同的,說明響度與 有關。振幅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 使音叉發出相同響度的聲音時,人耳與音叉的距離不同,聽到聲音的響度不同。說明響度還與 有關。(3) 實驗時采用的方法為 ;乒乓球的作用是 。(4) 使用聽診器和不用聽診器在同樣的位置處聽心臟跳動的聲音,聲音的響度不同,說明響度與 有關。人耳距離發聲體的遠近 轉換法 將音叉振動的幅度放大,方便觀察 聲音是否分散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 如圖所示,某同學用一張硬紙片先后在塑料梳的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12題)(1) 該同學探究的問題可能是 。(2) 通過探究,該同學發現:快速劃過時產生聲音的音調 ,慢速劃過時產生聲音的音調 。(選填“高”或“低”) 音調的高低與振動頻率的關系 高 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3. 下列圖像為錄制合成的聲音波形圖,由圖可知,甲和丙的 相同,甲和丁的 相同。(選填“音調”或“響度”) (第13題)響度 音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4. 小紅喜歡唱歌,如圖所示為小紅最喜歡的一首歌中的一段歌譜,按照歌譜要求,小紅應唱到 字時音調最高,唱到 字時響度最大;如果換小芳來唱,兩人的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一定是不同的。(第14題)已 響 音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5. 小鳥在樹上鳴叫,潛水員從岸上潛入水的過程中,所聽到的聲音中不變化的物理量是( B )A. 傳播速度 B. 音調 C. 響度 D. 音色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6. (2023·宜昌)“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兩句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下列關于人們聽到的蟬叫聲和鳥鳴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動產生的B. 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C. 人們根據響度來辨別蟬叫聲和鳥鳴聲D. 人離蟬和鳥越近,聽到聲音的音調越高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 如圖所示為中國民間藝人使用胡蘿卜和大蔥扎成的樂器——排簫。他在胡蘿卜中間由左至右挖出依次變淺的小孔,便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樂了。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A. “簫”聲是由空氣傳播到觀眾耳中的B. 逐漸增大向一個孔吹氣的力,聲音的響度不變C. 用相同的力由左至右逐個吹奏,最右邊發聲的音調最低D. 演出時后排觀眾聽到的聲音比前排小,是指后排聽到的音調小(第17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共18張PPT)專題特訓(二) 聲音的三要素及其應用第二章 聲的世界類型一 聲音三要素的辨析1. 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聲細語”來形容聲音,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聲音的 ;“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臺演出,這里的“低”“高”是指聲音的 ;在“模仿秀”節目中,演員模仿歌唱家唱歌時,主要是模仿歌唱家聲音的 。2. 從聲音的特性看,“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 大;“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 好;“脆如銀鈴”說明聲音的 高。(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響度 音調 音色 響度 音色 音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一臺好的音響設備,不僅要起到“擴音”的作用,而且應有較高的“保真度”。從聲學上講,“擴音”是使聲音的 變大,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較好地保持原聲的 。響度 音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4題)A. 音調升高 B. 音調降低C. 響度變大 D. 響度變小4. (2023·濰坊)如圖所示,將正在響鈴的手機懸掛于廣口瓶內,封閉瓶口,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對比抽氣前后從瓶中傳出的響鈴聲音,抽氣后聲音的( D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2023·無錫)如圖所示為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 B )A. 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速度(第5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 (2023·武漢)小紅同學正在演奏古箏,聽眾分辨出古箏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C )A. 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速度7. 有些青少年在變聲期時,聲音會變得低沉沙啞。這里描述的聲音所改變的是① 音色;② 響度;③ 音調,三者中的( B )A. ①② B. ①③ C. ③ D. ①C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類型二 聲音三要素的應用8. 如圖所示為往保溫瓶里灌開水的場景,灌水過程中我們聽聲音就能判斷出瓶中水是否快要灌滿了,這是因為隨著水位的升高,瓶內 振動越來越 (選填“快”或“慢”),發出的聲音音調越來越 (選填“高”或“低”)。空氣柱 快 高 (第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 現代化的住宅已經開始應用聲紋鎖,即只有特定人的聲音才能把鎖打開,這種聲紋鎖是通過識別聲音的 來判斷是否開鎖的。音樂老師在彈奏鋼琴時,用大小相同的力按下不同的琴鍵,主要改變的是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音色 音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 (2022·徐州)如圖所示為用吸管和棉簽制作的“鳥鳴器”,從管口吹氣,能發出類似鳥叫的聲音,鳥鳴器發聲是由空氣 產生的,拉動棉簽可以改變聲音的 。根據聲源的差異,鳥鳴器可以與小提琴、笛子、鼓這三種樂器中的 歸為一類。振動 音調 笛子 (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 (2023·連云港)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讓用戶以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多項功能的操作。當對AI智能音箱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 ,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 。響度 變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可以用手或鼓槌敲擊發聲。除了作為樂器,鼓在古代還用來傳播信息。如圖所示,A、B、C是鼓面直徑上的三點,B是圓心,A、C距B點長度相同。當敲擊圖中A、B、C三個部位時,鼓可發出 個頻率的音調,你判斷的依據是 。2 A、C在相對于鼓面圓心等距的位置,發出聲音的音調相同 (第1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發聲原理時,拆掉了口琴外殼,發現在氣孔邊分布著一排長短、厚薄都不同的銅片,如圖所示。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振動,發出聲音。對不同的氣孔吹氣,改變了聲音的 ;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的 。(第13題)音調 響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 (2022·河南)小利在7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個水瓶琴,如圖所示。對著瓶口吹氣,發出的聲音是由瓶中 振動產生的。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越靠近 (選填“左”或“右”)端音調越高。(第14題)空氣柱 右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新情境)如圖所示,中國科技館里的“聲聚焦”裝置是一個呈鍋蓋形狀的凹形圓盤。小麗將耳朵靠近裝置固定架的中心時,遠處傳來的微小聲音就會變大,原因是“聲聚焦”裝置改變遠處傳來聲音的( A )A. 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聲速(第15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 (2023·新疆)醫生給病人檢查時使用聽診器,是為了增大聲音的( C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頻率17. 魔術師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獅吼功”:把嘴靠近紅酒杯發聲將紅酒杯震碎。其奧秘為通過控制聲音的頻率使其與紅酒杯的頻率相同達到共振而震碎紅酒杯。魔術師表演中調節的是聲音的( A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聲速C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裝入不同量的水,用細棒輕輕敲擊,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與此類似,當醫生在給病人檢查腹部是否有積水時,常會用手輕輕敲擊患者腹部,細細傾聽其發出的聲音,此為“叩診”。醫生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的主要依據是( C )A. 聲音的響度 B. 聲音的音色C. 聲音的音調 D. 聲音是否悅耳動聽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 關于如圖所示的民族吹管樂器嗩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了聲音的響度B.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變了聲音的音調C. 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了聲音的音色D. 嗩吶發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第19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二胡是中國的民族樂器,有粗(內弦)、細(外弦)兩根弦,拉弓時弓毛和弦摩擦發出聲音,下列做法不能改變二胡音調的是( C )A. 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 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從摩擦內弦換到摩擦外弦C.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 旋轉弦軸,增加弦的松緊程度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共19張PPT)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二章 聲的世界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2023·金昌)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濺出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物理學中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 (選填“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或“控制變量法”)。2. 二胡是靠 振動發聲的,軍號是靠 振動發聲的,“黃河在咆哮”是指 振動發出聲音。振動 轉換法 琴弦 空氣柱 黃河水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 漁民常用特殊的聲音誘魚,這說明 能傳聲;可以用敲擊墻壁的方法來傳遞信息,這說明 能傳聲;我們能聽到收音機中優美動聽的音樂,是因為 能傳聲。(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液體 固體 氣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 如圖所示,音叉振動發出聲音,聲音通過空氣傳播。當發聲音叉的叉股向外側振動時,壓縮附近的空氣,使這部分空氣變 (選填“疏”或“密”);當叉股向內側振動時,外側的空氣又變 (選填“疏”或“密”)。隨著音叉的不停振動,在空氣中形成 相間的波動。波動傳進人耳,引起鼓膜的 ,人就聽到聲音。聲音是一種波,叫做 波。(第4題)密 疏 疏密 振動 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 古詩《鹿柴》中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詩人聽到的人聲是由聲帶 產生的。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6.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被 回來,形成 。振動 大于 反射 回聲(或回音)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 ★在“探究聲音的產生”的活動中,同學們體驗到發聲的音叉在振動、說話時聲帶在振動等一系列現象后,可運用 的方法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歸納 振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8題)8. ★如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再抽出瓶內氣體,聽到聲音逐漸 (選填“變大”或“變小”),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可得,聲音 (選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繼續抽氣,發現聲音越來越微弱,但并不會完全消失,你覺得原因可能是 。變小 不能 氣體不能被抽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 在“探究聲音是否能夠在水中傳播”的實驗中,小林將一個正在發聲的物體A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如圖所示,物體A下沉到容器底部,這時小林能夠聽到物體A發出的聲音。于是他得到結論:水能夠傳聲。同學小麗認為通過小林的實驗不能得到上述結論,你認為小麗的理由是 ;小林的實驗應如何改進? 。(第9題)小林聽到的聲音不能排除是固體傳聲 使用能浸沒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發聲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 小明在閱讀了“貝爾發明電話”的故事后,對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于是他和小亮兩人用細棉線將兩個紙杯連接起來制成了一個簡易“電話”。他們兩人在相隔數十米遠的地方可以通話,是因為 ;若在用“電話”時,棉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固體可以傳聲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 ★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回音壁”的圓心處有塊“三音石”,站在上面拍手,可以多次聽到拍手的聲音,回音壁的這些現象是由聲音的 而產生的。若我們站在“三音石”上拍手,0.2s后就能聽到第一次清晰的回聲,則“三音石”到圍墻的距離是 m。(聲速為340m/s)反射 3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12題)A. 振動 B. 靜止不動C. 一直向右運動 D. 一直向左運動12. 在探究人耳怎樣聽到聲音時,可以用肥皂膜模擬人耳的鼓膜。如圖所示,當喇叭發聲時,肥皂膜將(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 北宋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行軍宿營的士兵枕著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士兵們感知聲音的途徑是( D )A. 空氣—耳膜—聽覺神經B. 空氣—頭骨—聽覺神經C. 大地—耳膜—聽覺神經D. 大地—頭骨—聽覺神經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 實驗中學有一個150m×80m大小的操場,廣播室在操場兩端架起兩個音箱S1和S2,如圖所示。高老師繞場一周試聽了一番,覺得兩個音箱發出的聲音在甲、乙、丙、丁四處(它們分別是各邊的中點)有兩處聲音含混不清,則這兩處是( A )A. 甲和丙 B. 甲和乙(第14題)AC. 乙和丁 D. 丁和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 站在百米賽跑終點的計時員,聽到起跑的槍聲后立即開始計時,測得小明同學百米賽跑的時間是13.00s,則小明同學百米賽跑的真實時間是(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A )A. 13.29s B. 13.00sC. 12.71s D. 無法確定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 如圖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紙屑,敲一下鼓面,聽到鼓聲的同時,會觀察到碎紙屑 。這一現象說明,發聲的物體在 。將敲響的鼓面用手一按,鼓聲立刻消失,這是因為 。(第16題)跳動 振動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 小提琴通過琴弓與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動發聲,琴弦將振動傳遞給木質的琴碼和琴箱,再使琴箱內的空氣振動,最終傳遞到聽者耳中。這一振動的傳遞過程說明 和 都能傳聲。固體 氣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 聲速測量儀器可測量聲波在不同環境中的傳播速度,使用時,將A、B兩個聲波采集器和發射器放在同一條直線上,當聲波發射器發出聲波時,通過移動聲波發射器調節圖中s的距離,聲波到達兩個采集器的時間就會不同,聲速測量儀器上的顯示屏則能顯示出聲波到達兩個采集器的時間差,顯示屏上顯示的時間單位為ms,(1ms=10-3s)。如圖所示為聲速測量儀器某次在教室里測量聲速時的情景,其中s=34cm,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的時間差為1.0ms。下列對此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D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這次測量中,聲波先被A采集器接收到B. 保持圖中距離不變,測量聲速時教室的溫度為15℃,則A、B間的距離為102cmC. 若聲速增大,則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的時間差會變小D. 若聲波發射器逐漸靠近A,則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的時間差會逐漸變小答案: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特訓(二) 聲音的三要素及其應用.pptx 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pptx 第三節 超聲波與次聲波.pptx 第二章復習.pptx 第二節 聲音的特性.pptx 第四節 噪聲控制與健康生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