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習(xí)題課件)滬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共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習(xí)題課件)滬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共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9張PPT)
第四節(jié)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第2課時 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01
基礎(chǔ)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周末,爸爸開車攜全家人去郊外游玩,汽車行至多沙山地時,車輪由
于打滑無法前行。爸爸提議讓家人全部下車,減輕車的負擔(dān)以便于防
滑。你覺得爸爸的方案 (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
由是

不可行 
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況下,壓力越小,滑動摩擦力越
小,車越容易打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2023·金昌)自行車是人們“綠色出行”的首選工具。騎自行車
時,下列摩擦應(yīng)設(shè)法減小的是( D )
D
A. 手與車把手之間的摩擦
B. 腳與腳蹬之間的摩擦
C. 車輪與地面的摩擦
D. 車輪的軸與軸承之間的摩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2023·懷化)生活中有的摩擦是有用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如圖
所示,下列情況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C )
     
(第3題)
A. 圖甲: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B. 圖乙: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
C. 圖丙: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不斷擦拭冰面
D. 圖丁: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如圖所示,氣墊船在水面上行駛的過程中,減小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 D )
A. 減小壓力
B. 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C. 用滾動代替滑動
D. 使接觸面分離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2022·成都)如圖所示為小明用抹布做清潔時的情景,當(dāng)小明向左
擦拭桌面時,抹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的,為了擦干凈桌
面上一小團“頑固”污漬,他加大了用力,這是為了 摩擦。
(第5題)
右 
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2023·成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九年級(1)班全體
同學(xué)深入社區(qū)養(yǎng)老院,開展志愿者服務(wù)活動,如圖是小文同學(xué)打掃衛(wèi)生
時推移沙發(fā)的情景。當(dāng)她推動沙發(fā)向左運動時,地面對沙發(fā)的摩擦力方
向是向 的。小文覺得如果給沙發(fā)裝上輪子,推起來會更省力,她
這樣思考的依據(jù)是在一般情況下,滾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第6題)
右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我勞動,我快樂”。手工課上常用來打磨物體的砂紙是通過增大接
觸面的 來增大摩擦的;打磨木棒時,木棒與砂紙之間的摩
擦為 (選填“滑動”或“滾動”)摩擦。
8. 人在濕滑浴室極易滑倒,腳與地面發(fā)生的是 (選填“滑動”
或“滾動”)摩擦。某浴室防滑墊正面有防滑氣泡,反面有防滑真空吸
盤。正面可以增大 ,反面可以增大對地面的壓
力,這兩種方法都能增大 力,從而達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粗糙程度 
滑動 
滑動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2023·徐州模擬)滑旱冰時會使用T形減速法,單腳向前滑行開始,
另一只腳在滑行腳的后跟處成“T”形放好后,將此腳慢慢放在地面上
以內(nèi)側(cè)輪柔和地壓緊地面,減緩向前滑行速度,直到停下來為止。請用
所學(xué)物理知識解釋減速的原理:


壓緊地面,增大了對地面的壓力,在
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了摩擦力,而T形放置,腳側(cè)放變滾動為
滑動,增大摩擦力,從而達到減速的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2022·長沙)如圖所示,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們正在清理
道路冰雪,下列實例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是( D )
D
(第10題)
A. 戴防滑手套
B. 在路面上鋪防滑墊
C. 穿鞋底粗糙的橡膠鞋
D. 鏟雪時握緊鏟子,防止鏟子滑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2023·煙臺)自行車是一種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結(jié)構(gòu)和使用涉及
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給車軸加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摩擦
B. 軸承內(nèi)裝有滾珠是為了減小摩擦
C. 剎車時通過增大壓力來減小摩擦
D. 輪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如圖所示,我們的祖先曾用滾木巧妙地移動巨石。下列措施中,改
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B )
A. 在衣服的拉鏈上涂些蠟
B. 自行車轉(zhuǎn)軸處裝有滾珠軸承
C. 用力壓住橡皮,來回擦去寫錯的鉛筆字
D. 汽車在冰雪路面行駛,車輪上繞有鐵鏈
(第12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
的是( B )
A. 磁浮列車懸浮行駛
B. 汽車輪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C. 縫衣針的表面做得很光滑
D. 為了移動重物,在它下面墊上圓柱形鋼管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小明在家用小推車幫媽媽運糧食,當(dāng)他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動小推
車在水平面勻速運動時,小推車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突然車輪
壓在了釘子上,車胎癟了,小明頓時感覺推不動車了,這是因為:
,請你幫他想出一種方法使小車
重新被推動:

100 

動摩擦變?yōu)榛瑒幽Σ粒Σ亮ψ兇罅恕?br/>從車廂中取出一部分糧食(或在壞掉的車輪下放一塊光
滑的木板;或用更大的力推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小林家有個木料廠,周末他和爸爸去廠里的時候,發(fā)現(xiàn)鋸木頭的鋸
子的鋸齒不在一個平面上,而是錯位的,這是因為( D )
D
A. 鋸條使用時間太長,鋸齒被撞歪了
B. 錯位的鋸條更堅固
C. 錯位的鋸齒更鋒利
D. 可以使鋸口變寬,減小材料對鋸條的摩擦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一張很長的紅地毯平鋪在地面上。要把地毯沿著其長度方向移動一
段距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一端拉,但拉動整張地毯很困難,需要非
常大的力。
(1) 解釋從一端拉動地毯需要非常大的力的原因:



拉動地毯時,地
毯在地面上滑動,地毯與地面的接觸面非常粗糙,由于地毯很長,對地
面的壓力很大,產(chǎn)生的摩擦力很大,因而從一端拉動時,需要非常大的
拉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設(shè)計一種既簡單又省力的方案,能將地毯沿長度方向移動一段距
離(方案可選用的工具只有圓木棒,也可不選用工具):



將地毯的一
端卷起繞在圓木棒上,向另一端推動圓木棒滾動,地毯就纏繞在圓木棒
上了,全部纏繞完后,繼續(xù)推動圓木棒,地毯就可以沿長度方向移動一
段距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對你所設(shè)計的方案作出可行性評價:



拉動地毯一端,克服的是
滑動摩擦力,用圓木棒纏繞,克服的是滾動摩擦力。由于壓力相同的情
況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因而利用圓木棒可用較小的力移動
地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22張PPT)
第三節(jié) 來自地球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01
基礎(chǔ)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熟了的蘋果豎直向地面掉落,這是由于蘋果受 作用,這個力
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2.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xué)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重時的情形,物體A受到的重力
為 N,該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最多能掛質(zhì)量為 g的物體。
(g取10N/kg)
重力 
地球 
蘋果 
2.2 
500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一個由“倒L”形支架和與支架垂直的底板組成的裝置,在O點用棉
線懸掛一個小球。現(xiàn)將一個裝有水的杯子放在裝置底板上,如圖所示,
不斷改變底板傾角(一定范圍內(nèi)),可觀察到
。這個實驗可以說明

(第3題)
水面總是水平的,懸掛
小球的棉線始終與水面垂直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
直向下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2023·溫州)利用頻閃照相技術(shù),拍攝擊出的羽毛球在相同時間間
隔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從①→②過程中,羽毛球( C )
A. 重力變小,速度變大
B. 重力變小,速度變小
C. 重力不變,速度變大
D. 重力不變,速度變小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生活中很多措施都是為了增大物體的穩(wěn)定程度,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
穩(wěn)定程度的是( C )
A. 起重機的底座往往很重
B. 蹲馬步時要分開腿
C. 自行車的材質(zhì)為輕質(zhì)鋁合金
D. 兒童自行車后輪處添加輔助輪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2023·大慶)如圖為某同學(xué)在進行立定跳遠測試過程中的某一瞬間
(不計空氣阻力),O點為重心,請畫出該同學(xué)的受力示意圖。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實驗室需取用1kg純凈水,除用天平稱量外,還可以選用
(填實驗儀器)稱量,其原理是 。
8. 質(zhì)量為500g的物體,其重力為 N;重為686N的物體,其質(zhì)量
為 kg。
彈簧測力
計(或量筒) 
m=
4.9 
7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下列物體所受的重力可能為30N的是( D )
D
A. 一名小學(xué)生 B. 一輛汽車
C. 一支鉛筆 D. 一個裝滿書本的書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關(guān)于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空心的足球沒有重心
B. 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C. 將質(zhì)地均勻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 物體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如圖所示,小剛發(fā)現(xiàn),學(xué)校的歡迎展牌經(jīng)常被風(fēng)吹倒,于是他提出
了一些防止展牌被吹倒的措施,你認為合適的是( B )
A. 將展牌的支架做得更高些
B. 在展牌的中空支架的下部灌些沙子
C. 選用密度小的材料來做展牌,使
(第11題)
展牌更輕些
D. 將展牌支架之間的夾角做得更大一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某湯匙的質(zhì)量為50g,則該湯匙的重力為 N。把湯匙放在手
指尖上,調(diào)節(jié)支撐湯匙的支點,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靜止,如圖所
示,請在圖中畫出此時湯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第12題)
0.4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小明同學(xué)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得到表中
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序 被測物體 物體質(zhì)量
m/kg 重力G/N 比值/(N·kg-1)
1 物體1 0.1 0.99 9.9
2 物體2 0.4 3.88 9.7
3 物體3 0.5
4.9
9.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和 。
(2) 第3次實驗“物體3”的重力如圖(a)所示(物體處于靜止?fàn)?br/>態(tài)),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將表格中第3次實驗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
  
(第13題)
天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根據(jù)上面實驗結(jié)果可知:同一物體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
為 N/kg。
(4) 月球?qū)λ砻娓浇奈矬w也有引力,這個引力是地球?qū)Φ孛娓浇?br/>同一物體引力的。若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0kg的航天員到達月球表
面,根據(jù)上面的實驗結(jié)果,判斷月球?qū)λ囊κ? N。
9.8 
14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小明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wǎng)上查得:甲、乙兩個星
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G與其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如圖(b)所示。從圖中信息可
知,相同質(zhì)量的物體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 在學(xué)習(xí)了“來自地球的力”一節(jié)以后,小明同學(xué)制作了一個測量水
平及斜坡傾角的儀器。如圖所示,細線的上端用一釘子固定住,下端吊
住一個重錘,并在下部安裝一標(biāo)準(zhǔn)量角器,量角器的中間為“0”刻度
線。請你簡要說明其使用方法。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使用方法:將測量儀器置于待測平面上,觀察重垂線與量角器的哪
一條刻度線重合。若重垂線正好通過量角器的“0”刻度線,則待測平
面是水平的;若重垂線偏左或偏右,則在量角器上可以直接讀出待測平
面傾斜的角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同學(xué)們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別盛滿了4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稱出液
體和小桶的總重力,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
液體種類 酒 精 水 可 樂 醬 油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shù)F/N 2.6 2.8 3.0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通過分析此表,他們推測在液體密度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之間有一
定的規(guī)律。在下列選項中,能正確反映這一規(guī)律的是 。
A. B. C. D.
(2) 若可樂的密度為1.2g/cm3,根據(jù)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推算出小桶的
重力是 N。(g取10N/kg)
C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均勻立方體物塊,棱長為a,某人將其在
地面上繞一條棱任意翻滾,但始終未離開地面,則在翻滾過程中物塊重
心離地面的高度的最大升高量為 。
(第16題)
0.21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某起重機吊重物的鋼絲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5×104N,那么用它
能否一次吊起質(zhì)量為5t的機器?
解:方法一:G=mg=5×103kg×9.8N/kg=4.9×104N。因為4.9×104N
>4.5×104N,所以該起重機不能一次吊起質(zhì)量為5t的機器。方法二:
m'==≈4.59×103kg=4.59t。因為5t>4.59t,所以該起重機不
能一次吊起質(zhì)量為5t的機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共20張PPT)
第二節(jié) 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01
基礎(chǔ)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取一根鋼尺,一端用左手手指按壓在桌面上,右手的手指
將露出桌面的一端下壓至a、b兩位置,手指感覺用力較大的是把鋼尺壓
彎至 (選填“a”或“b”)位置。這一實驗現(xiàn)象可以說明物體
的 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手指對尺的彈力是
由 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第1題)
b 
彈性形變 
手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一彈簧測力計如圖所示,其刻度 (選填“是”或“不是”)均
勻的,量程為 N,分度值為 N,讀數(shù)為 N。
(第2題)
是 
0~5 
0.2 
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應(yīng)檢查指針 ;如圖所示
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的情景,請指出圖中存在的錯誤操作:

(第3題)
與零刻度線是否對齊 
拉力
未沿彈簧的軸線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如圖所示,撐竿跳高時,運動員利用撐竿的彈力,使得自己能越過更
高的高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D )
A. 撐竿發(fā)生的形變是彈性形變
B. 撐竿發(fā)生彈性形變是由于撐竿受到運動員壓力的作用
C. 運動員對撐竿的壓力越大,撐竿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
D. 撐竿發(fā)生彈性形變后產(chǎn)生的彈力是運動員對撐竿向下的壓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如圖所示為一種常見的訂書機,釘槽內(nèi)的訂書釘之所以不會松脫,是
因為固定在槽內(nèi)后部的彈簧給訂書釘一個向 (選填“左”或
“右”)的 力。在使用過程中,隨著釘子的減少,彈簧給訂書釘
的這個力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第5題)
左 
彈 
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下列現(xiàn)象中,發(fā)生了彈性形變的是( B )
A.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 跳水跳板被運動員壓彎
C. 粉筆掉到地上斷成兩截
D. 餅干一捏變成碎屑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下列物體產(chǎn)生的力不是彈力的是( C )
A. 手握瓶子的壓力
B. 電線對電燈的拉力
C. 磁鐵對鐵釘?shù)奈?br/>D. 壓縮的彈簧對手的推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幾名同學(xué)使用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名同學(xué)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
開至兩臂伸直。兩臂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B )
A. 幾名同學(xué)都一樣大 B. 手臂長的同學(xué)
C. 體重大的同學(xué) D. 力氣大的同學(xué)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下列關(guān)于彈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 只有彈簧、橡皮筋等一類物體才可能產(chǎn)生彈力
B. 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會產(chǎn)生彈力
C. 任何物體的彈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彈力不可能無限大
D. 彈力的大小只跟物體發(fā)生形變的程度有關(guān)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下列關(guān)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說法錯誤的是( C )
A. 每個彈簧測力計都有一個測量范圍,被測力應(yīng)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
B. 使用前必須先對彈簧測力計校零
C. 彈簧測力計只能豎直放置,測豎直方向的力
D. 彈簧測力計可以測不同方向的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測一個大小為8N的力時,應(yīng)選用的彈簧測力計最恰當(dāng)?shù)囊?guī)格是
( A )
A. 量程為0~10N,分度值為0.2N
B. 量程為0~5N,分度值為0.1N
C. 量程為0~15N,分度值為0.5N
D. 上述三個彈簧測力計都可以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某同學(xué)為了探究“彈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做了如下實驗,用
同種材料制成規(guī)格不同的甲、乙兩根彈簧,彈簧的規(guī)格、彈簧伸長量及
彈力的大小如表所示(假設(shè)下列結(jié)論均在彈簧彈性限度內(nèi))。
實驗次
序 彈簧 橫截面積
/cm2 原長/cm 現(xiàn)長/cm 伸長量
/cm 彈力大小
/N
1 甲 1 10 15 5 10
2 乙 2 10 15 5 20
3 甲 1 10 20 10 20
4 甲 1 10 25 15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分析比較實驗1、3可得出結(jié)論:當(dāng)原長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彈
簧 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
(2) 分析比較實驗1、2可得出結(jié)論:當(dāng)彈簧的原長和伸長量相同時,
彈簧 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
(3) 若彈簧形變后的彈力為F(單位為N),伸長量為Δx(單位為
cm),根據(jù)上表的實驗1、3、4中數(shù)據(jù),請你寫出甲彈簧彈力F與Δx之
間的數(shù)學(xué)關(guān)系式: 。
伸長量 
橫截面積 
F=2Δ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某同學(xué)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的長度與彈簧受到的拉力
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分析圖像及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
長量與拉力大小成 比,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了 。
正 
彈簧測力計 
(2) 彈簧在受到6N的拉力時,彈簧比原來伸長了 cm,此時彈簧
發(fā)生了 形變。
6 
彈性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這根彈簧的原長是 cm。
2 
14. 下列選項中,a、b兩個小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當(dāng)彈簧不受拉力作用時,我們稱其長度為原長L0,在彈簧的彈性限
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力F和彈簧的形變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
kΔx,k叫做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如圖所示為某次實驗測得彈簧所受的力F
與彈簧長度L的關(guān)系圖像。請你根據(jù)圖像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 彈簧的原長L0是10cm。
② 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是40N/m。
③ 當(dāng)受到的力F=1N時,彈簧可能伸長了2.5cm。
④ 當(dāng)彈簧伸長了15cm(彈性限度內(nèi))時,受到的力F=2N。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19張PPT)
第四節(jié)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第1課時 摩 擦 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01
基礎(chǔ)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3·齊齊哈爾)如圖所示,用5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動物體B,使物
體B在水平放置的木板A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B所受摩擦力
為 N;木板A上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選填“左”
或“右”)。
(第1題)
5 
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2·柳州)如圖所示,用手壓書本并抽出直尺,當(dāng)手壓書本的力
大小不同時,勻速抽出直尺過程中需要的力的大小 。由此,可
推測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的大小有關(guān)。
(第2題)
不同 
壓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下列關(guān)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發(fā)生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間一定會產(chǎn)生滑動摩擦力
B.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C.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產(chǎn)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時自身也受到摩擦力
D. 滾動摩擦一定比滑動摩擦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2·大連)如圖所示為冰壺比賽中正在水平向右運動的冰壺,請畫出冰壺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圖。設(shè)O點是摩擦力f的作用點。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如圖所示,許多書重疊在一起,越在下層的書被壓得越緊,想把它抽
出來越費力,這是為什么?
(第5題)
解:越在下層的書受到上方書的壓力就越大,被壓得就越緊,抽出來
時,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就越大(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
力就越大),抽出來就越費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3·南京模擬)如圖甲所示,正常步行時,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
擦是 摩擦;如圖乙所示,用鉛筆寫字時,筆尖與紙面之間的摩擦
是 摩擦;如圖丙所示,人騎自行車前進,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
擦是 摩擦。
(第6題)
靜 
滑動 
滾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3·鄂州)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物體A,物體A在3N的水平
推力F的作用下,運動0.2m,從甲圖位置運動到乙圖位置。在此過程中,物體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大小不變”)。
  
(第7題)
大小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時,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A )
A. 探究與壓力大小關(guān)系時,可以用質(zhì)量較大的鋁塊替
換木塊
B. 探究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關(guān)系時,可以換用質(zhì)量和
接觸面積相同但表面較粗糙的木板
C. 探究與接觸面積大小的關(guān)系時,可將木塊側(cè)放
D. 本實驗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
(第8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如圖,同一木塊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甲、F乙和F丙的作
用下,以不同速度v1、v2、v3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1<v2<v3,其中圖丙
的木塊上疊放一重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第9題)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摩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假如沒有摩擦,下列現(xiàn)象不可能發(fā)生
的是( A )
A. 老師仍能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B. 人無法走路
C. 火柴頭難以劃燃
D. 自行車剎車失靈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3·泰州)小明用不同的力將手掌壓在各種不同物體表面上向前
推,發(fā)現(xiàn)感受不同,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①
壓力的大小;②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 接觸面的材料種類。為了驗證
猜想是否正確,他進行了以下探究:
(1) 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
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 ,此時滑動摩
擦力大小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勻速直線運動 
等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guān)。
  
(第11題)
壓力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如圖甲、丙所示,小明將同一木塊分別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一、木板二上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此過程控制不變的影響因素是壓
力的大小和 。
接觸面的材料種類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實驗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易穩(wěn)定,改用如圖丁所示的裝置水
平拉動長木板,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仍不穩(wěn)定,可能的原因是

木板
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勻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糧庫中的傳送帶能將地面上的物品輸送到高處,此時有一包大米隨
著傳送帶向高處運動,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與傳送帶運動的方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

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如圖所示,物體A靠在豎直墻面上,在豎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靜止,物體B受力的個數(shù)為( C )
C
(第13題)
A. 2 B. 3 C. 4 D.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如圖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為30N的物塊在AB段受F
=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撤去水平拉
力,物塊仍繼續(xù)運動,到C處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B. 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20N
C. 在BC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D. 在C點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30N
(第1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30張PPT)
第六章復(fù)習(xí)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01
知識體系構(gòu)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力
典例1 (2022·懷化)體育課上,小強和同學(xué)進行足球比賽,一記頭球
攻門十分精彩,在此過程中小強用頭將飛來的球頂入球門,表明了力可
以改變物體的 ,同時他覺得頭疼,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
運動狀態(tài) 

互 
跟蹤訓(xùn)練
1. (2022·阜新)我國大力提倡“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選擇自行車
出行是大家喜愛的方式之一。自行車啟動時,人用腳向后蹬地,自行車
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騎行時,輪胎被壓癟一
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相互 
形狀 
1
2
3
4
5
6
7
8
典例2 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獲勝。小明對弟弟的力記為F1,弟弟
對小明的力記為F2,則( B )
A. F1大于F2
B. F1和F2大小相等
C. F1先于F2產(chǎn)生
D. F2先于F1產(chǎn)生
B
1
2
3
4
5
6
7
8
2.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組同學(xué)拔河比賽的場景,不計繩重。如果比賽時
甲組最終獲勝,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比賽時,甲組的拉力較大
B. 比賽時,乙組的拉力較大
C. 比賽時,甲組的拉力等于乙組的拉力
D. 無法判斷
(第2題)
C
跟蹤訓(xùn)練
1
2
3
4
5
6
7
8
典例3 如圖所示為一種常用的核桃夾,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點
比A點更容易夾碎核桃,這說明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C )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點
D. 施力物體
C
 (典例3圖)
1
2
3
4
5
6
7
8
3. 如圖所示為同一彈簧兩次受力的情景。通過此實驗可以說明力的作用
效果與力的( C )
A. 大小有關(guān)
B. 作用點有關(guān)
C. 方向有關(guān)
D. 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guān)
(第3題)
C
跟蹤訓(xùn)練
1
2
3
4
5
6
7
8
典例4 如圖所示,請作出靜止在斜面上的木塊所受重力和彈力的示
意圖。
(典例4圖)
考點二 力的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4. (2023·濟寧)將一個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移向懸掛的泡沫塑料小球,當(dāng)
兩者接觸時,可觀察到小球被彈開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請畫出此時小球
的受力示意圖。
(第4題)
跟蹤訓(xùn)練
1
2
3
4
5
6
7
8
典例5 (2022·揚州)如圖所示,用一根細繩拴著一個沙袋,甩起來,
使沙袋繞手做圓周運動,請畫出此時沙袋的受力示意圖(不考慮空氣對
沙袋的作用)。
(典例5圖)
1
2
3
4
5
6
7
8
5. 如圖所示,小球從A點沿光滑軌道下滑,依次經(jīng)過B點、C點和D點,請畫出小球在C點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第5題)
跟蹤訓(xùn)練
1
2
3
4
5
6
7
8
(典例6圖)
考點三 彈簧測力計
1
2
3
4
5
6
7
8
典例6 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得 ,利
用這個原理可以制成彈簧測力計。如圖甲所示,圓筒測力計下掛有一重
物,其重力G為2N,則此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N。如果用力F豎直
向下拉動掛鉤,如圖乙所示,那么拉力F為 N。
越長 
0.2 
0.8 
(典例6圖)
1
2
3
4
5
6
7
8
6. (2022·江西)如圖所示,圓筒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N;此時,
該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
0.1 
1.5 
 (第6題)
跟蹤訓(xùn)練
1
2
3
4
5
6
7
8
典例7 小明游覽某市古跡文筆塔時,利用一根細棉線和一個小鐵球,
對一根立柱是否豎直展開實驗探究,現(xiàn)象如圖甲、乙所示。相對于立柱
底端而言,該立柱頂端( B )
  
(典例7圖)
B
考點四 重力的方向
A. 略向東南方向傾斜
B. 略向西南方向傾斜
C. 略向西北方向傾斜
D. 略向東北方向傾斜
1
2
3
4
5
6
7
8
7. 小明利用重垂線檢查墻上的畫是否掛正,如圖所示。下列做法中正確
的是( B )
A. 把畫的左側(cè)調(diào)高一些
B. 把畫的右側(cè)調(diào)高一些
C. 換用質(zhì)量較小的重錘
D. 調(diào)整重垂線,使重垂線與地面垂直
(第7題)
B
跟蹤訓(xùn)練
1
2
3
4
5
6
7
8
典例8 (2022·蘭州)如圖所示,放在M、N兩水平桌面上的A、B兩物體,分別在F1=3N、F2=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判
斷正確的是( A )
  
(典例8圖)
A
考點五 摩擦力的大小
A. 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
B. 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C. 物體A的質(zhì)量一定大于物體B的質(zhì)量
D. 物體A的速度一定大于物體B的速度
1
2
3
4
5
6
7
8
8. 如圖所示,三名同學(xué)用同一組器材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用力進行
了下面三項操作:甲同學(xué)拉木塊A在長木板B上勻速運動;乙同學(xué)拉A在B上加速運動;丙同學(xué)拉B,使A、B一起勻速運動。三名同學(xué)的操作中,A與B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f甲、f乙、f丙,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f甲=f乙,f丙=0
B. f甲=f乙=f丙
C. f甲=f丙<f乙
D. f甲<f乙,f丙不確定
(第8題)
A
跟蹤訓(xùn)練
1
2
3
4
5
6
7
8
1. 如圖所示,用手向上給彈簧6N的拉力,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
A. 手對彈簧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B. 彈簧對手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C. 彈簧對手的拉力也是6N
D. 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
(第1題)
A
1
2
3
4
5
6
7
8
2.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物體疊放在一起 ,甲左端通
過拉直的細繩與墻相連,丙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運動,甲和乙相
對于地面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甲與乙之間沒有摩擦力
B. 乙受到甲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 乙受到丙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 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第2題)
B
1
2
3
4
5
6
7
8
3. 如圖所示,運動員對撐竿施力的同時,撐竿也對運動員施力,這說明
物體間 ,但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使撐
竿發(fā)生了 ;后者使運動員的 。
(第3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形變 
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1
2
3
4
5
6
7
8
4. 如圖所示,水壺把手上有A、B兩個位置,用水壺提水時,手應(yīng)提在
水壺把手的 處;把水壺里的水灌到保溫瓶中時,手應(yīng)提在水壺把
手的 處,這主要是因為力的 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第4題)
A 
B 
作用點 
1
2
3
4
5
6
7
8
5. 小光將3個完全相同的彈簧測力計按如圖所示的方法連接起來測物體
的重力,然后讀出彈簧測力計A、B的示數(shù)分別為4N、3.5N,但第3個彈
簧測力計刻度模糊不清,則每個彈簧測力計的重力為 N,所掛物
體的重力為 N。
(第5題)
0.5 
3 
1
2
3
4
5
6
7
8
6. (2023·河南)小亮與小華在課后利用黑板擦對滑動摩擦力進行探
究。如圖所示,先讓黑板擦平整的一面輕觸豎直黑板面,松手后黑板擦
沿著黑板面豎直下落。黑板擦在下落過程中,小亮認為它受到黑板面的
摩擦力作用,小華則認為黑板擦不受摩擦力。你認為 的觀點正
確,請簡要說明理由:

小華 
豎直下落的黑板擦與黑板面間無壓力,黑板擦
不受摩擦力作用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7. 吳師傅開車從外地拉貨回來,將要經(jīng)過一座橋,剛要上橋,他看了一
下立在橋頭的限重標(biāo)志牌(如圖所示),便立即把車開過了橋,已知貨
車自身所受重力為7×104N,求:(g取10N/kg)
(1) 吳師傅的貨車的質(zhì)量。
解:(1) 由G=mg可得貨車的質(zhì)量m車==
=7×103kg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2) 貨車所載貨物和人的最大重力。
解:(2) 由圖知,該橋“限重”m=20t,貨車所載貨
物和人的最大質(zhì)量m最大=m-m車=20×103kg-
7×103kg=1.3×104kg,則所載貨物和人的最大重力G
=m最大g=1.3×104kg×10N/kg=1.3×105N
(第7題)
1
2
3
4
5
6
7
8(共13張PPT)
專題特訓(xùn)(七) 力的作圖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類型一 作指定力的示意圖
1. (2023·云南)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懸掛燈籠的習(xí)俗,請在圖中畫出燈籠
受到拉力F的示意圖。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2·自貢)如圖,物體A與彈簧連接,靜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請畫出物體A所受彈力的示意圖。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如圖所示為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正在擺動中的不倒翁玩具。其重心在
圖中虛線上,作出不倒翁受到重力的示意圖。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沖上粗糙斜面經(jīng)過B點后最終靜止在C點。請作出木塊在B、C兩處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車已經(jīng)進入了老百姓的家庭,如圖所
示為前輪驅(qū)動的小汽車,請畫出它向前行駛時前后兩輪受到的摩擦力的
示意圖。(作用點在車輪中心上)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6題)
6. 籃球是同學(xué)們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某同學(xué)在投籃時,不小心將籃球卡在了籃板與籃圈之間,如圖所示。請你作出此時籃球在A點受到的彈力和籃球的重力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3·無錫)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勻速拉動木塊,請畫出木塊所受拉力F和摩擦力f的示意圖。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如圖所示,物體A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小車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加速運動。請在圖中畫出物體A所受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圖中已標(biāo)出)。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2022·六盤水)如圖所示是運動員騎自行車比賽時的情景,請畫出
地面對自行車后輪作用力的示意圖(O點是力的作用點)。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類型二 作物體的受力示意圖
10. ★(新情境)(2024·涼山)科技的發(fā)展正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
活,如圖甲所示為一款手機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納米微吸材料,用手觸
碰無粘感,接觸到平整光滑的硬質(zhì)物體時會牢牢吸附在物體上,如圖乙
是手機靜止吸附在支架上的側(cè)視圖,請在圖乙畫出手機的受力示意圖。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2022·宜昌)如圖所示,木塊正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動并壓縮
彈簧,請在O點畫出木塊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圖。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如圖,在體育課上小明從被豎直的繩子吊著的爬桿上勻速下滑,請
畫出此時爬桿在豎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圖。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3張PPT)
第一節(jié) 力及其描述
第2課時 力的描述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01
基礎(chǔ)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在用扳手擰螺母時,往往要握在扳手的末端,然后再用力
擰,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guān);大部分螺母在擰緊時
要按順時針方向用力,松開螺母時要按逆時針方向用力,這說明

(第1題)
作用點 
力的
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如圖所示,一人用力推一物體,由圖可知,該推力的大小
是 N,推力的方向是 ,推力的作用點是 點。
(第2題)
100 
水平向右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如圖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弓弦的同一點,弓弦的彎曲程度不同,
此現(xiàn)象表明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D )
A. 作用點 B. 方向 C. 作用時間 D. 大小
(第3題)
4. 被托起時用的力最接近3N的物體是( C )
A. 一瓶550mL的礦泉水 B. 兩個雞蛋
C. 八年級物理課本 D. 兩枚一元硬幣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 關(guān)于畫力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A. 線段箭頭的方向應(yīng)指向力的方向
B. 應(yīng)將力的作用點畫在施力物體上
C. 應(yīng)將力的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上
D. 當(dāng)畫物體受到幾個力的示意圖時,應(yīng)當(dāng)用線段的長短定性地反映力的
大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6. (2023·邵陽)請畫出圖中物體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 如圖所示為小芳玩蹦床時的情景,在小芳與蹦床接觸的瞬間,蹦床受
到力的作用而彎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小芳蹬蹦床的力
越大,蹦床彎曲得越明顯,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guān)。
(第7題)
形狀 
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8. 某運動員在發(fā)任意球時,能使足球由靜止繞過人墻鉆入球門。該現(xiàn)象
發(fā)生的原因是( D )
A. 力的作用方向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
B. 力的大小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
C. 力的作用點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
D. 力的作用點和方向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9. 如圖所示,使一薄鋼條下端固定,現(xiàn)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發(fā)
生如圖甲、乙、丙、丁所示的形變,如果F1=F3=F4>F2,那么能說明
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的是( C )
     
(第9題)
A. 圖甲和圖乙 B. 圖甲和圖丙
C. 圖甲和圖丁 D. 圖乙和圖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0. 幾名同學(xué)在一起討論如何認識力和表示力的問題,其中說法錯誤的
是( D )
A.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點
B. 可以用一個圖形直觀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C. 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可以通過分析它產(chǎn)生的效果來認識它
D. 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不能夠認識的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 小車在100N拉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如圖所示為該拉力的示意圖。
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 該示意圖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了
B. 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示意圖中線段應(yīng)該越長
C. 只有力的大小、方向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D. 圖中小車所受100N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
(第11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 (2022·徐州)遛狗時要拴著狗繩,如圖所示,請畫出狗繩對項圈拉
力F的示意圖。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3. (2022·陜西)請在圖中畫出足球靜止時對水平地面壓力F的示意圖
(作用點在O點)。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4. ★用200N斜向下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推木箱,請在圖中畫出
推力的示意圖。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5. 如圖所示,一個小球用繩子系住并掛在光滑的墻上,繩子對球的拉
力是15N,球?qū)Φ膲毫κ?0N,請畫出這兩個力的示意圖。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6. 跳板跳水運動員跳水前為什么總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
解:運動員蹬跳板給跳板一個作用力,則跳板就給運動員一個反作用
力,使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跳了起來。站在最前端,說明力的作用
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7. 請將“力”的概念圖補充完整。
(第1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① 。
② 。
③ 。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1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8. 如圖所示為家中常見的門。請回答以下有關(guān)開門、關(guān)門的問題。
(第18題)
(1) 用較大的力與用較小的力在A點推門相比,用較大的力能 (選填“快速”或“緩慢”)地推開門。
快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用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力分別在A點、B點推門,在 (選填
“A”或“B”)點更容易將門推開。
(4) 以上事實說明: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 、 、
決定,這三者叫力的 。
A 
大小 
方向 

用點 
三要素 
(2) 用大小相同的力在A點時,若開門時力的方向向外,則關(guān)門時力
的方向應(yīng)向 。
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9. 站在滑板上的甲、乙兩名同學(xué)相對而立,如圖所示,甲同學(xué)用60N的
力推乙同學(xué)。
(1) 請畫出甲對乙的推力的示意圖。
解:(1) 甲對乙的推力的作用點在乙的手掌上,方向水平向右,大小
為60N,如圖所示
(第1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你認為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請說明其中的原理。
解:(2) 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
甲、乙會向相反方向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共17張PPT)
第一節(jié) 力及其描述
第1課時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01
基礎(chǔ)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分析下面的實例,能得出什么結(jié)論?
實例:a. 運動員用力舉起杠鈴;b. 推土機推土;c. 頑皮的大象用力向下
壓蹺蹺板;d. 帶電的橡膠棒吸引輕小紙屑。
分析:① 運動員、推土機、大象、橡膠棒是 ;② 舉、
推、壓、吸引在物理學(xué)上叫 ;③ 杠鈴、土、蹺蹺板、紙屑
是 。
結(jié)論:力是 對 的作用。
施力物體 
作用 
受力物體 
物體 
物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如圖所示,三幅圖分別表示了用手拍桌子、兩手互拍和手拎包的受力
情況,觀察圖中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手對包作用一個力,包也對手作用一個力
b. 左手對右手作用一個力,右手也對左手作用一個力
a. 手對桌子作用一個力,桌子也對手作用一個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如圖所示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甲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的
,圖乙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 。
   
(第3題)
運動
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發(fā)生形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小明用玩具車做了如下實驗:如圖甲,將車用細繩懸吊于空中,開動
電動機,車后輪往前轉(zhuǎn)動,但車不前進;如圖乙,將車放置在地面上,
開動電動機,車前進。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可知推動汽車向前運動的力
的施力物體是 (選填“地面”或“電動機”),得出此結(jié)論所
涉及的原理是 。
 
(第4題)
地面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如圖所示,甲、乙兩名同學(xué)進行實驗。當(dāng)甲、乙同時用力拉時,發(fā)現(xiàn)
甲、乙相互靠近;若甲拉乙,則 (填字母)。
(第5題)
A. 甲不動乙靠近 B. 乙不動甲靠近
C. 甲、乙相互靠近
上述實驗現(xiàn)象表明: 。
C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發(fā)生了兩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交警前來處理,說:“我一定要找
出是哪輛車先撞上另一輛車的。”請你從物理學(xué)的角度分析,這名交警
能否找出那輛車? ,這是因為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總是
發(fā)生的。
不能 
同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3·泰州)小華利用飲料瓶、氣球、瓶蓋、吸管等制作了一個簡
易噴氣小車,如圖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
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
的 ,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相互 
運動狀態(tài) 
噴出的氣體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關(guān)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只有一個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B. 彼此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 彼此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D. 火車頭拉著車廂,這個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火車頭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如圖所示,將上下疊放在一起的木塊A、B以相同的速度豎直上拋,
不計空氣阻力,則( D )
A. 在運動過程中,A、B之間始終有作用力
B. 在上升過程中,A、B之間有作用力,而在下降過程中,無作
用力
C. 在上升過程中,A、B之間無作用力,而在下降過程中,有作
用力
D. 在運動過程中,A、B之間始終無作用力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現(xiàn)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D )
A. 向前劃船時,要用槳向后撥水
B. 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
C. 跳高時,人對地施加向下的力
D. 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用厚玻璃瓶、帶有細玻璃管的橡膠塞和水,來證明玻璃瓶可發(fā)生微
小形變。
器材的安裝:

操作的方法: 。
發(fā)生的現(xiàn)象: 。
玻璃瓶發(fā)生微小形變的原因: 。
往厚玻璃瓶內(nèi)裝滿水,用帶有細玻璃管的橡膠塞塞緊瓶
口 
用力擠壓厚玻璃瓶 
細玻璃管內(nèi)的水面上升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2022·內(nèi)江)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那一只小
船,結(jié)果兩只小船將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
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
(第12題)
相反 
相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如圖所示,我們用雙槳在水中劃船時,為了讓船頭向右轉(zhuǎn),應(yīng)該采
用的劃水方式是( D )
A. 左、右雙槳同時向后劃水
B. 左、右雙槳同時向前劃水
C. 左槳向前劃水,右槳向后劃水
D. 左槳向后劃水,右槳向前劃水
(第1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2·成都)甜水面是成都的傳統(tǒng)美食,制作的關(guān)鍵是做出有筋道
的面條:用上等面粉加鹽和水,揉勻后靜置半小時,用面杖搟成面皮,
再切成適當(dāng)寬度的面條,然后兩手抓住面條用力拉長。關(guān)于上述過程的
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B. 面團被搟制成面皮,力改變了面團的運動狀態(tài)
C. 手推面杖來回運動,力改變了面杖的運動狀態(tài)
D. 用手拉長面條,面條受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給你兩個充氣的氣球,一支鉛筆,你能用它們來驗證哪幾個力學(xué)結(jié)
論?請你寫出實驗的方法及所驗證的結(jié)論。
解:① 方法:選用氣球一個、鉛筆一支,將鉛筆一端按在氣球上,觀
察到氣球的形狀改變了。結(jié)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② 方法:選
用氣球一個,用手碰一下氣球,觀察到氣球運動了。結(jié)論:力可以改變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③ 方法:選用氣球兩個,用一個氣球擠壓另一個氣
球,觀察到兩個氣球形狀都改變了。結(jié)論: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突泉县| 镇赉县| 永和县| 调兵山市| 白城市| 黔南| 磐安县| 柳江县| 丹凤县| 新源县| 咸宁市| 米易县| 天祝| 长宁区| 安吉县| 临漳县| 河东区| 玛纳斯县| 北安市| 特克斯县| 新野县| 衡水市| 安宁市| 鸡西市| 青龙| 陈巴尔虎旗| 稻城县| 天门市| 长治市| 宁夏| 千阳县| 云和县| 柳州市| 昂仁县| 镇雄县| 云林县| 宜城市| 南通市| 白水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