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版本:滬粵版年級: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11.1怎樣才做功內容要求 1 結合實例,認識功的概念。2 知道機械功。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的含義。 說明:課標內容為節選,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 1.學會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簡單的規律,知道功的概念。2.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3.理解功的計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單位,能用功的公式進行有關計算。學習目標觀察與思考仔細觀察兩示意圖,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共同點:(1)這兩幅圖中手的活動有什么共同點?(2)物體為什么會移動一段距離?(3)移動的距離和力之間有何關系?共同點:物體在作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歸納與小結物理學中規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了功。講授新課如何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功二觀察與思考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觀察與思考分析下列物體受到的力,并指出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1)手提著木塊不動,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哪個力對木塊做了功?為什么?(2)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進了一段距離,拉力和重力這兩個力對小車做功了嗎?為什么?(3)工人推動小車在水平地面上前進。當工人停止用力后,小車還能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在這個過程中,工人還對小車做功嗎?為什么?交流與討論不做功的情況:(1)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靠慣性通過一段路程;F=0(2)物體受到力,但沒有移動距離,即通過的路程為零; s=0(3)物體受力方向和物體運動的方向垂直;F與s的方向垂直怎樣測算功三觀察與思考1.功的多少交流與討論(1)使物體移動的距離一定,力越大,做的功越多;(2)力一定,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做的功越多;(3)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做的功越多;(4)功的多少跟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成正比,跟物體移動的距離成正比。觀察與思考2.功的計算方法定義: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公式:功=力×距離,即 W=F·s。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W的單位:牛·米(N·m)或焦耳(J)。1J的物理意義:1 N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1m的距離所做的功為1J。即:1J=1N×1m=1 N·m機械功原理四觀察與思考省力的機械必然費距離;省距離的機械則一定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這就是機械功原理。1.機械功2.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3.功的計算功=力×距離(W=Fs)4.機械功原理小結1.物理學中規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 上移動一段 ,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功的大小計算公式是 W= 。 2.功的單位是 ,單位符號是 ;1 J= N·m。 3.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功的原理:人們使用機械工作時,省力必然費 ,省距離必然費 ,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 ,這個結論叫做機械功原理。 力的方向距離Fs 焦耳 J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距離 力省功1.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是小明同學提包回家的情景,他提包的力做功的是( )A.將包從地上提起B.提包站著不動C.站在向前行駛的車上D.平直的路上行走A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功的單位是( )A.焦 B.牛·米 C.焦/秒 D.瓦·秒3.某人用20 N的力將重為15 N的球推出去,球在地面上滾動了10 m后停下來。球在地面上滾動的過程中,手對球所做的功為( )A.0 J B.200 J C.150 J D.350 J. ..CA4.手托兩個雞蛋勻速上升1 m所做的功約為( )A.0.5 J B.1 J C.50 J D.100 JB5.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200 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100 N的箱子,4 s內前進了2 m,在這個過程中,推力對木箱做功為 J,木箱所受重力做功為 J。 40001.下列四幅圖是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能說明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A2.如圖所示為龍門式起重機,俗稱龍門吊,它用鋼絲繩豎直吊起貨箱,既能沿豎直方向上下運動,也能沿水平方向左右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貨箱水平勻速運動時,重力對貨箱做功B.當貨箱水平勻速運動時,鋼絲繩的拉力對貨箱做功C.當貨箱豎直加速上升時,鋼絲繩的拉力對貨箱不做功D.貨箱勻速向下和加速向下相同距離,重力對貨箱做功相同D3.一位普通學生沿教學樓的樓梯從一樓爬到二樓,該同學爬樓做的功最接近( )A.50 J B.150 J C.1 500 J D.15 000 J4.用200 N的推力對車做600 J的功,小車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 m的距離。 C35.如圖所示,很多地方設有輪椅專用通道,為殘疾人通行提供方便。該通道實際上是 (選填“杠桿”“滑輪”或“斜面”)。當輪椅沿著通道向上運動時,受到的支持力 (選填“不做功”或“做功”),你的判斷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面 不做功 輪椅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6.下列過程中,人提桶的力對桶做功的是( )A.提著桶站立不動 B.提著桶水平勻速移動C.提著桶站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內D.提著桶站在勻速水平運動的車廂內C7.如圖所示為運動員投擲鉛球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在a到b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做了功B.在b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沒有做功C.在c到d的過程中,沒有力對鉛球做功D.在a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運動狀態在不斷地變化. .C 8.某同學把一本初中物理課本從課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該同學對課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A.0.2 J B.2 J C.200 J D.2 000 JB9.(2024·內江)在某屆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國際會議中,圖甲為某款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智能機器人,重力為400 N。它在某次引領接待工作中,沿水平直線勻速運動,受到的水平阻力為機器人自身重力的0.02倍,運動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1)靜止時,地面對智能機器人的支持力大小為多少牛 (2)在0~4 s內,動力對機器人做的功為多少焦 9.解:(1)機器人靜止時,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F支=G=400 N。(2)由圖像可知機器人沿動力方向運動的距離s=2 m,機器人勻速運動,F=f=0.02G=0.02×400 N=8 N,動力做功W=Fs=8 N×2 m=16 J。答:(略)10.(2024·廣東)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若返回艙質量為3×103 kg,在著陸過程中,返回艙從距地面1 m高處豎直向下落地,用時0.4 s。(g=10 N/kg)求返回艙在這段時間內:(1)平均速度;(2)重力做的功。10.解:(1)返回艙運動時間t=0.4 s,返回艙的平均速度v===2.5 m/s。(2)返回艙的總重力G=mg=3×103kg×10 N/kg=3×104 N。重力所做的功W=Gh=3×104 N×1 m=3×104 J。答:(略)11.如圖所示,小桂沿著斜面推動木箱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木箱受到的哪個力沒有做功( )A.推力F推 B.重力G C.支持力F支持 D.摩擦力fC12.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丙。由圖像可知當t=1 s時,物體處于 狀態;t=3 s時,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6 s后撤去拉力,物體繼續滑行了4 m,它能繼續運動的原因是由于 ;4~6 s,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 J。 靜止4 慣性3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