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二單元小結(jié)與提升成分 體積分數(shù) 主要用途氮氣 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用作保護氣;液氮用于制造低溫環(huán)境等氧氣 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稀有氣體 0.94% 用作保護氣;制作電光源等二氧化碳 0.03% 用作植物“氣體肥料”;用于滅火等其他 0.03% —21% 78% 一、空氣的主要成分及用途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2.實驗原理: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使密閉容器中的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水被壓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等于被消耗的氧氣體積。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紅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3.實驗現(xiàn)象:(1)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2)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瓶內(nèi)液面上升至1個等份的標記附近。4.實驗結(jié)論: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5.誤差分析:偏差 原因分析測定結(jié) 果偏低 ①紅磷的量不足;②裝置漏氣,使裝置外的空氣進入集氣瓶內(nèi);③未等裝置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④實驗后有部分水留在導管中;⑤燃燒至一定程度時,瓶內(nèi)氧氣濃度較低,紅磷不能繼續(xù)燃燒,氧氣未消耗完測定結(jié) 果偏高 ①沒有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沿導管逸出;②伸入燃燒匙過慢,塞緊瓶塞前集氣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三、純凈物和混合物1.純凈物:只由 物質(zhì)組成的物質(zhì)。 2.混合物:由 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物質(zhì)。 四、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和分解反應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可表示為A+B+… C(多變一)。2.氧化反應:物質(zhì)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3.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可表示為C A+B+…(一變多)。兩種或兩種以上 一種 略大不易無1.性質(zhì)無五、氧氣物質(zhì) 主要現(xiàn)象 文字表達式在空氣中 在氧氣中木炭 持續(xù)紅熱 劇烈燃燒,發(fā)出 ________________放出熱量,均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的氣體 硫 發(fā)出微弱的 色火焰 發(fā)出明亮的 色火焰 ________________放出熱量,均產(chǎn)生 的氣體 鐵絲 紅熱,不燃燒 ,放出大量的熱,生成 固體 ________________黑色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藍紫 白光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 淡藍變渾濁2.物質(zhì)在空氣及氧氣中反應的現(xiàn)象: 碳+氧氣二氧化碳 硫+氧氣二氧化硫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3.氧氣的制取:氧氣的制取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水+氧氣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伸入集氣瓶中放在集氣瓶口單元易錯強化練易錯點1 不能正確區(qū)分純凈物和混合物※解題關鍵 看物質(zhì)種數(shù),一種對應純凈物,兩種及兩種以上對應混合物。1.根據(jù)要求對下列物質(zhì)進行分類:①海水;②銅;③食鹽水;④液態(tài)空氣;⑤氮氣;⑥食醋;⑦二氧化硫;⑧蠟燭完全燃燒后的產(chǎn)物;⑨稀有氣體;⑩水蒸氣。(1)屬于純凈物的有 (填序號),仿寫一例: (填名稱)。 (2)屬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號),仿寫一例: (填名稱)。 雨水(合理即可) ①③④⑥⑧⑨ 紅磷(合理即可) ②⑤⑦⑩ A.用激光筆照射代替酒精燈點燃的優(yōu)點之一是更環(huán)保B.量筒中的水應該先增加、變紅,后減少C.正常情況下,實驗結(jié)束時,集氣瓶中的液體應該增加到大約100 mLD.圖中裝置未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會使瓶內(nèi)氣體逸出,使測定結(jié)果偏大易錯點2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分析2.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時向容積為300 mL的集氣瓶中注入50 mL紅墨水,在燃燒匙中放足量的紅磷,量筒中盛放足量水,按圖連接好儀器,用激光筆照射紅磷,紅磷燃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3.[2023·合肥蜀山區(qū)期中]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200 mL,氧氣傳感器測得集氣瓶內(nèi)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1)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其目的是 。 (2)反應開始到彈簧夾打開前,集氣瓶內(nèi)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3)小金提出“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200 mL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據(jù)圖乙分析,此說法 (填“正確”或“錯誤”),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的氧氣耗盡 紅磷燃燒不能將集氣瓶錯誤 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引燃紅磷 易錯點3 不能正確區(qū)分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jié)論※解題關鍵 燃燒現(xiàn)象的描述:一光(或火焰)、二熱、三生成;忌把結(jié)論當現(xiàn)象。4.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發(fā)出白光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四氧化三鐵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2024·廬江期末]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成分的含量固定不變B.按質(zhì)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D.空氣污染指數(shù)越高,空氣質(zhì)量越好CC.氧氣驗滿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A.制取氧氣 B.排水法收集氧氣2.[2023·寧波中考改編]下列與氧氣有關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3.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jù)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C選項 化學反應事實 影響因素A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氧氣的含量B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C 鐵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鐵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反應物種類D 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分解緩慢,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催化劑A.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相同B.實驗中電烙鐵的作用是通電發(fā)熱,點燃硫粉C.實驗過程中氣球先膨脹后收縮D.將水換為細沙也能達到相同的目的4.如圖是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1)寫出流程圖中的一種純凈物: 。 (2)流程中橫線上應填寫的物質(zhì)是 。 (3)分析流程可以得出液氮的沸點比液氧的沸點 (填“高”或“低”)。 (4)氮氣可作為保護氣,是因為 。 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低 稀有氣體 5.如圖是工業(yè)上制取液氧的流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氮氣(或氧氣,合理即可)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 集氣瓶 6.[2023·本溪中考改編]氧氣的制取和性質(zhì)是初中化學實驗的重要內(nèi)容。根據(jù)如圖裝置回答有關問題。長頸漏斗 (2)某同學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3)若要收集一瓶較干燥的氧氣,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 C 分解反應 A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5)用F裝置進行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為了檢驗產(chǎn)物,可在燃燒停止后的集氣瓶中倒入少量的 ,振蕩,觀察實驗現(xiàn)象。 (4)某同學用B、C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一段時間后將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nèi),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可能是 。 澄清石灰水 裝置漏氣,收集的氧氣不純(合理即可) 催化劑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氧化錳是一種常見的催化劑。(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常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過氧化氫 水+氧氣 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 ①初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不為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氣,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 (2)氯化鐵對過氧化氫分解也有催化作用。為比較二氧化錳和氯化鐵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用如圖1裝置進行實驗。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2。裝置中含有空②寫出使過氧化氫分解較快的催化劑及判斷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5%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若采用如圖3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上述兩種催化劑中較為合適的是 。 氯化鐵 更短 二氧化錳,產(chǎn)生等量氧氣時,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所用時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