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1.3勾股定理的應用》 課型:新授課 上課時間:【學習目標】1.掌握解決路線最短問題,應轉化為“在同一平面內,兩點之間線段最短”;2.將原來的曲面或多面展成一個平面去解決;3.將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去解決的能力.【重點難點預見】重點: 勾股定理的應用是現實生活中的線路最短問題.難點:利用數學中的建模思想構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知識鏈接】1、公理:兩點之間, 最短.2、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 3、如圖,已知A、B位于直線的同側,要在直線上找一點C,使得AC+BC最短,作出圖形,找出C點.【學習流程】自主學習:(看書完成下列內容)有一個圓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徑等于3厘米.在圓行柱的底面A點有一只螞蟻,它想吃到上底面上與A點相對的B點處的食物,需要爬行的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1)自己做一個圓柱,嘗試從A點到B點沿圓柱側面畫出幾條路線,你覺得哪條路線最短呢?(2)將圓柱側面剪開展成一個長方形,①畫出從A點到B點的最短路線;②求出從A點到B點的最短路程.■合作探究: 問題1、如圖,在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的一個頂點A處有一只螞蟻,現要向頂點B處爬行,請畫出從A點到B點的最短路線.問題2、如果把正方形變成長寬高分別為10,8,12的長方體呢?再試一試.展示提升:例1、甲、乙兩位探險者到沙漠進行探險,某日早晨8:00甲先出發,他以6km/h的速度向正東行走,1小時后乙出發,他以5km/h的速度向正北行走.上午10:00,甲、乙兩人相距多遠?例2、如圖,臺階A處的螞蟻要爬到B處搬運食物,怎么走最近?并求出最近距離. 學生筆記欄預習指導:★最短距離問題一般是轉化為“在同一平面內,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立體圖形最好轉化成平面圖形才能直觀的看出最短距離,所以要結合展開圖形解題.學法指導:★注意展開后A、B不是在長方形的兩個對角頂點,而是有一點在一邊中點.★這兩個題好好對比一下,可以發現長方體一般是三種展開圖形,則有三個直線距離,比較大小可以總結出一般性的結論:最長線段單獨為一直角邊,另兩邊和為另一直角邊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就是最短距離.★畫出示意圖有助于解題.★想想要是梯子上鋪有一張紅地毯,是怎么找最短距離呢?【自主反思】知識盤點: 心得感悟: 作業記載:B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