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鈴聲伴讀1.點燃酒精燈應該用火柴或點火器,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用完酒精燈后,不可用嘴吹滅,必須用燈帽蓋滅;萬一灑出的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2.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試管外壁應該干燥,試管中液體的體積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用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從試管底部套上、取下;加熱后的試管,不能立即接觸冷水或用冷水沖洗,否則容易造成試管炸裂。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把導管口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若觀察到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不漏氣。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2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第3課時 走進科學探究 1.初步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2.初步學會填寫探究(或實驗)報告。科學探究是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在進行科學探究時,常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法獲取證據,通過分析和推理得出結論。知識點1 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完成課本第21、22頁“探究 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填寫下表:【實驗名稱】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實驗用品】蠟燭、小刀、火柴、燒杯、澄清石灰水【實驗過程及結論】1.點燃前——顏色、狀態、形狀、氣味、硬度、溶解性2.燃燒時——石蠟的狀態變化、燭芯的變化、火焰的分層情況、 驗證燃燒的產物有什么3.熄滅后——有什么現象、白煙能否點燃圖1:蠟燭火焰分層情況 圖2:驗證蠟燭燃燒的產物 圖3: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小實驗步驟 對現象的描述 實驗分析或結論點燃前 ①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形狀,聞一聞氣味 ________色、_____態、______狀、________氣味 石蠟的硬度:_____(填“大”或“小”,下同)石蠟的密度:比水____石蠟的溶解性:______溶于水②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石蠟______________(填“浮在水面上”或“沉入水底”)白(紅)固小難圓柱略有浮在水面上小實驗步驟 對現象的描述 實驗分析或結論燃燒時 ①觀察火焰附近石蠟的狀態變化 石蠟________ 石蠟的熔點________(填“較高”或“較低”)②觀察燭芯的變化 燭芯________ 燭芯具有_____性③觀察火焰的分層情況(如圖1) 火焰分_____層,_____層最明亮 火焰從外到里分別為外焰、內焰、焰心④取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如圖2) 燒杯內壁有_____產生 蠟燭燃燒有_____生成⑤取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如圖2) 燒杯內壁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 蠟燭燃燒有_________生成熔化較低三可燃外水霧水變渾濁二氧化碳燃燒實驗步驟 對現象的描述 實驗分析或結論熄滅后 ①吹滅蠟燭 有________產生 白煙具有_____性②用燃著的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如圖3) 蠟燭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重新燃燒能白煙可燃【交流與討論】(1)將填寫的表格與同學交流,比較誰觀察到的現象更多,誰描述得更細致、更準確。(2)圍繞蠟燭的燃燒,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活動小結】閱讀課本第22、23頁,從“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活動中歸納化學學習的特點:(1)關注物質的____________。(2)關注物質的____________。(3)關注物質______________,以及對結果的討論和解釋。技巧點撥 (1)蠟燭燃燒時發生化學變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固體石蠟小顆粒,是石蠟蒸氣遇冷形成的;(3)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時被熏黑,該黑色物質是炭黑,是石蠟不充分燃燒形成的。性質變化變化的過程例1 (2023秋佛山月考)如圖是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實驗1可知石蠟的質量比水的質量小B.由實驗2可知蠟燭火焰分三層,外焰最明亮C.由實驗3可知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D.由實驗4可知蠟燭熄滅時產生的白霧具有可燃性B技巧點撥 化學語言表述要準確,注意分清煙和霧: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小液滴。如蠟燭燃燒時產生黑煙(不充分燃燒生成的炭黑),熄滅時產生白煙;洗熱水澡時彌漫的是水霧。課堂精練1.(2023秋梧州期中)在“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過程中,下列描述不屬于實驗現象的是 ( )A.蠟燭熔化產生“燭淚” B.蠟燭燃燒發出黃色火焰C.蠟燭燃燒后長度變短 D.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技巧點撥 注意分清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實驗現象一般是指人的感覺器官感受到的,實驗結論是通過分析實驗現象推理得到的。如燒杯內壁產生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實驗現象,反應生成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D例2 在探究蠟燭及其燃燒的過程中,小廣發現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他對這些黑色物質的成分產生好奇。通過查閱資料,他得知該黑色物質可能是炭黑,于是用小刀刮下少量黑色粉末,點燃,觀察其能否燃燒。上述過程中,沒有涉及的科學方法是( )A.觀察法 B.調查法 C.模型法 D.實驗法知識點2 科學探究的思路與方法C模型法:通過模型(能方便我們解釋那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的內部構造、事物的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的符號、公式、表格、實物等)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的方法。課堂精練2.小明在化學實驗室發現了一瓶標簽缺失的氣體,他認為“可能是二氧化碳”。對于這個推測,他的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鼻子湊到瓶口聞氣體的氣味B.直接將“二氧化碳”的標簽貼在集氣瓶上C.觀察氣體顏色,若無色就是二氧化碳D.向集氣瓶中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現象D1.(2023泰州中考)蠟燭燃燒及產物檢驗實驗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石蠟受熱熔化 B.石灰水變渾濁C.火焰上冒黑煙 D.棉質芯線燒焦2.(科學態度)對待科學實驗應該有正確的科學態度。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進行實驗之前,要分析實驗任務,設計好實驗方案B.當個人的觀點與大多數人的觀點不一致時,應保持沉默C.當個人的實驗結論與書上的權威結論不一致時,應相信權威D.當個人的實驗結果與大多數人不同時,應忽略個人結果AA3.(化學史)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用蠟燭(主要成分為石蠟)做過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如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實驗現象說明石蠟的沸點較低,受熱易成氣態B.若導管太長,石蠟蒸氣易冷凝,不能從導管末端導出C.母火焰的外焰部分石蠟燃燒充分,無石蠟蒸氣D.導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為該處氧氣充足D4.(創新實驗)(2023永州中考)小紅借助U形管對蠟燭燃燒產物探究實驗進行創新,實驗裝置如圖。(1)點燃蠟燭,將U形管的一端罩在蠟燭火焰的中上部,可觀察到U形管內壁__________。(2)蠟燭燃燒10 s后,將U形管快速倒過來,立即向U形管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3)上述實驗現象表明蠟燭燃燒的產物是_______________。(4)小紅用U形管代替燒杯進行實驗,你認為這樣做的優點有_____(填序號)。A.實驗操作簡便 B.實驗現象明顯 C.產物濃度較低出現水霧變渾濁水和二氧化碳AB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氫 氦 鋰 鈹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鈉 鎂 鋁 硅 磷 硫 氯 氬 鉀 鈣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