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第2節 汽化和液化2024秋季新教材版八年級上冊滬粵版教學目標新課導入課堂小結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課堂練習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目錄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知道汽化吸熱,液化放熱。用“對比分析法”區別汽化的兩種方式。學會用表格、圖像的方式記錄實驗數據,并總結出水沸騰時物體溫度變化的規律。實驗中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準確記錄數據,并對異常數據進行分析。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教學目標新課導入生活再體驗花生的兩種烹飪方法中,為什么油炸花生米容易糊,水煮花生米卻不容易糊 油炸花生米容易糊, 而水煮花生米不容易糊, 主要是因為食用油的沸點遠高于水的沸點。 水的沸點較低, 在煮食物時, 水達到沸點后溫度不再上升, 因此無法提供足夠高的溫度來烤焦食物。 物質的三種狀態閱讀與感悟 氣體 固體 液體 氣態 固態 液態物態變化:物質從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物質的三種狀態閱讀與感悟(a)高溫下, 鐵塊變成鐵水(b)火山爆發 , 巖石變成巖漿(c)常溫下, 干冰變成二氧化碳氣體(使周圍水蒸氣凝結成水霧) 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閱讀與感悟物理學中, 把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 叫做汽化。 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形式。通過氣味可以分辨出白醋和酒精濕衣服諒曬后會慢慢變干池塘水位下降只在液體表面進行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進行。活動1討論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觀察圖 并討論, 液體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你能再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嗎?大量事例表明,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液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越快, 蒸發越快。活動1討論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3、液體的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 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得越快。2、液體的表面積大小。表面積越大,蒸發得越快。1、液體的溫度高低。溫度越高,蒸發得越快。想一想為了節約水資源, 很多農村地區的灌溉用水會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與溝渠輸水相比, 管道輸水方式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使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的主要優勢在于減少了水的滲漏、 蒸發和表面積的減少。 這種改變減小了水的表面積和水上方空氣流動速度, 從而減慢了蒸發過程。 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必做實驗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燒杯中盛水并用酒精燈加熱,仔細觀察燒杯中水的狀態的變化過程。當水溫接近 80 ℃ 時, 每隔 1 min 讀一次溫度, 直到水沸騰時再繼續觀察5min, 把觀察到的現象和讀得的數據記錄在表中。時間t/min溫度t/℃水中氣泡情況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必做實驗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以橫坐標表示時間, 縱坐標表示溫度, 把表中記錄的各組數據分別畫在圖所示的坐標系中,再將這些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必做實驗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沸騰前沸騰時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必做實驗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溫度/℃ 90 93 97 99 100 100 100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必做實驗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分析數據和圖像得出探究結論沸騰前,水吸熱溫度升高。沸騰過程中,水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溫度變化規律:1234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必做實驗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水沸騰時的物征是:水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這時大量的汽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釋放出大量的水蒸汽。在沸騰的過程中,水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各種液體沸騰時都有確定的溫度,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沸騰的條件到達沸點繼續吸熱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必做實驗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④液體的沸點和環境氣壓的關系: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液體 沸點t/℃ 液體 沸點t/℃液態氦 -268.9 酒精 78液態氫 -253 水 100液態氮 -196 液態萘 218液態氧 -183 汞 357液態氨 -33 液態鉛 1740乙醚 35 液態鐵 2750幾種液體的沸點(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利用液體沸點的不同可以分離混合液體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想一想請總結一下,液體有哪兩種汽化方式?它們各有什么特點?蒸發 沸騰發生部位溫度條件劇烈程度液溫變化相同之處 只在液體表面同時在液體表面和內部任何溫度達到某一特定溫度(沸點)緩慢劇烈自身和周圍溫度降低沸騰時溫度不變都是汽化現象,都要吸收熱量方式不同點液化活動2觀察液化物理學中,把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過程。水燒開時, 水蒸氣從壺嘴口噴出, 水蒸氣遇到冷空氣, 就埏結成小水珠。 水蒸氣是不可見的, 平??吹降?“ 白氣” 是由凝結的小水珠形成的, 而不是氣態的水蒸氣。 用玻璃片可以接收由小水珠形成的水滴。液化觀察感悟河面上的白霧葉子上的露珠液化石油氣你知道它們是怎么來的嗎?液化觀察感悟液化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液化現象 早晨,我們可以經常見到窗玻璃里邊會因出現一層水霧而變得模糊不清;冬天,人說話時會有一團“白氣”從口中呼出,燒開水時看到“白氣”……這些都是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的結果。液化閱讀感悟液化的兩種方法是:一、降低溫度二、壓縮體積汽化吸熱 液化放熱活動3探究汽化吸熱和液化放熱1. 汽化吸熱液體沸騰時,對它繼續加熱,溫度卻不再升高,這說明液體沸騰變為氣體時需要吸熱。 那么, 蒸發時是否也需要吸熱呢?(1)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 會不會感覺到涼涼的 (2)找兩支相同的溫度計, 其中一支用酒精浸濕的棉花包住玻璃泡, 另一支不包。 將這兩支溫度計放在同一室溫下, 示數一樣嗎?由這兩個實驗, 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 會感覺到涼涼的。 這是因為酒精容易汽化, 汽化時會從皮膚上吸收熱量, 導致皮膚溫度下降, 因此人會感覺到涼爽。 這個現象說明了液體蒸發時需要吸收熱量, 具有制冷作用。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現象, 可以找兩支相同的溫度計, 其中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上涂有酒精。 觀察這兩支溫度計的示數變化, 會發現涂有酒精的溫度計示數降低, 而沒有涂酒精的溫度計示數不變。 這是因為涂有酒精的溫度計, 其酒精汽化吸熱, 導致示數下降; 而沒有涂酒精的溫度計則保持不變。 這個實驗進一步證明了液體蒸發吸熱的現象, 以及蒸發具有制冷作用。 汽化吸熱 液化放熱活動3探究汽化吸熱和液化放熱2. 液化放熱如圖 所示, 先用溫度計測出容器B中的水溫;再將試管A放入容器B 中, 讓燒瓶內的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A中, 水蒸氣在試管中遇冷會液化為水。 過一段時間, 再測量容器B中的水溫, 它的溫度是升高了還是降低了?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現象:B中的水溫升高了說明氣體液化時會放出熱量,使周圍物體的溫度升高。課堂小結課堂練習考點一:水沸騰的探究實驗【典型例題1】【答案】使燒杯底部受熱均勻 水中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課堂練習【遷移訓練1】【答案】84℃ 保持不變 小火 瓶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會降低課堂練習考點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典型例題2】【答案】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A、C 沒有控制水的表面積相同課堂練習【遷移訓練2】【答案】BENDING!2024Thank you for watching!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