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數學上冊學案1.5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學習目標】1.通過利用三角形全等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培養思維的邏輯性和發散性.【自主學習】預習課本33-34頁,思考并完成下列問題。1. 叫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質:3.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課堂練習】知識點 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1.如圖,要測量水池的寬AB,可從點A出發在地面上畫一條線段AC,使AC⊥AB在BA的延長線上找一點D,使叫∠ACD=∠ACB,這時量得AD=110m,則水池的寬AB是________ m.2.小強為了測量一幢高樓高AB,在旗桿CD與樓之間選定一點P.測得旗桿頂C視線PC與地面夾角∠DPC=36°,測樓頂A視線PA與地面夾角∠APB=54°,量得P到樓底距離PB與旗桿高度相等,等于10米,量得旗桿與樓之間距離為DB=36米,小強計算出了樓高,樓高AB是多少米?3.如圖所示,太陽光線AC和A`C`是平行的,同一時刻兩個建筑物在太陽下的影子一樣長,那么建筑物是否一樣高?說明理由。(第2題圖)4.如圖,某段河流的兩岸是平行的,數學興趣小組在老師帶領下不用過河就測得河的寬度,他們是這樣做的:①在河流的岸邊B點,選對岸正對的一棵樹A;②從B點沿河岸直走20米有一棵樹C,繼續前行20米到達D處;③從D處沿與河岸垂直的方向行走,當到達樹A正好被樹C遮擋住的E處時停止行走;④測得DE的長為5米.根據他們的做法,回答下列問題:(1)河的寬度是多少米 (2)請你證明他們做法的正確性.【當堂達標】1.如圖,小明用10塊高度都是1 cm的相同的長方體小木塊,壘了兩堵與地面垂直的木墻,木墻之間剛好可以放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尺ABC,點C在DE上,點A,B分別與木墻的頂端重合,則兩堵木墻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_ cm.(第1題圖)2.如右圖,要測量河岸相對兩點A,B的距離,可以從AB的垂線BF上取兩點C,D.使BC=CD,過D作DE⊥BF,且A,C,E三點在一直線上,若測得DE=15米,即可知道AB也為15米,請你說明理由.3.為在池塘兩側的A,B兩處架橋,要想測量A,B兩點的距離,如圖所示,找一處看得見A,B的點P,連接AP并延長到D,使PA=PD,連接BP并延長到C,使PC=PB.測得CD=35m,就確定了AB也是35m,說明其中的理由;1.5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課堂練習】1.1102.解析:根據題意可得△CPD≌△PAB(ASA),進而利用AB=DP=DB-PB求出即可.3.解:∵∠CPD=36°,∠APB=54°,∠CDP=∠ABP=90°,∴∠DCP=∠APB=54°.在△CPD和△PAB中,∵∠CDP=∠ABP,DC=PB,∠DCP=∠APB,∴△CPD≌△PAB(ASA),∴DP=AB.∵DB=36米,PB=10米,∴AB=36-10=26(米).答:樓高AB是26米.4.解:(1)河的寬度是5米.(2)在△ABC和△EDC中,∴△ABC≌△EDC(ASA),∴AB=ED.故河寬AB就是測得的DE的長,因此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當堂達標】1.102. AO=A′O BO=B′O 3.由題意可知,∠ABC=∠EDC=90 ,BC=CD,∠BCA=∠DCE,從而△ABC≌△EDC,故AB=DE=15米 4. 由△APB≌△DPC,所以CD=A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