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 3 節 運動的快慢問題情境 小明爸爸通過此隧道用時 1 分半,他超速了嗎?新課導入短跑比賽實際問題 從物理學角度,下列運動員的運動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物體的運動有快慢之分 比較快慢方法二:裁判員視角 通過的路程相等,比較所用的時間,所用時間越短,則運動得越快。表示運動快慢必須考慮路程和時間兩個因素。新知探究方法一:觀眾視角 相同時間,比較通過的路程,通過的路程越多,運動得越快。比值越大,單位時間運動的距離越長,運動得越快。比值越小,運動單位距離所用的時間越短,運動得越快。統一標準均可比較想想議議 要比較以下兩位同學誰跑得快,應該怎么辦?時間/s 15 8路程/m 100 50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采 納 1. 物理意義:描述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 定義: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作速度。 3. 公式: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時間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概念建立路程時間速度=比值定義統一標準計算路程 s=vt計算時間 t=sv定量描述v=st汽車速度表 4. 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 米每秒,符號 m/s 或 m·s-1在交通運輸中,常用單位: 千米每小時,符號 km/h 或 km·h-1單位換算1 m/s = = =3.6 km/h單位對應根據 v= 可知:速度單位由路程 s 和時間 t 單位組合而成。st1 m/s=3.6 km/h1 m1 s3 600 m3 600 s聯系實際 說出交通標志與表格中數據的意義。先統一單位,再進行比較。曲線運動直線運動直線運動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運動路線機械運動分類依據 你能否對機械運動進行分類? 下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圖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時間/s路程/m0102030400150300450600理想模型t1=10 ss1=150 mt2=10 ss2=150 mt4=10 ss4=150 mt3=10 ss3=150 m 數據列表: 下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圖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理想模型t1=10 ss1=150 mt2=10 ss2=150 mt4=10 ss4=150 mt3=10 ss3=150 m 圖中的小汽車做直線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即它的速度是不變的。 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勻速直線運動。 提示:我們可以把一些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研究其他復雜運動的基礎。理想模型變速運動 下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圖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 圖中的小汽車做直線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它的速度是變化的。這種運動叫作變速直線運動。t1=10 ss1=100 mt2=10 ss2=135 mt4=10 ss4=200 mt3=10 ss3=165 m變速運動 下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圖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t1=10 ss1=100 mt2=10 ss2=135 mt4=10 ss4=200 mt3=10 ss3=165 m 變速直線運動比勻速直線運動復雜,如果只作粗略研究,也可以用 v= 來描述運動的快慢,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作平均速度。 由圖中信息可算出汽車運動 600 m 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15 m/s。ts變速運動 下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圖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t1=10 ss1=100 mt2=10 ss2=135 mt4=10 ss4=200 mt3=10 ss3=165 m 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變化的。求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確路程和時間的對應關系, 人們平時說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速度或通過某段路程的速度,指的就是平均速度。即使是同一運動過程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方法一:已知通過的路程 s=1 769 m,可估算為 1 800 m,實際所用時間 t=90 s,利用公式 v= 計算實際平均速度為: 所以小明爸爸沒超速。條件依據結論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v=st=1 800 m90 s= 20 m/s<80 km/h寫明公式,代入數據,求出結果,數值后要寫上正確的單位。ts學以致用限速標志,單位為 km/h。 方法二:已知過隧道的過程中限速 v=80 km/h,實際所用時間 t=90 s=0.025 h,利用 v= 的變形公式 s= vt 可計算通過的最大路程為 s= vt=80 km/h×0.025 h=2 km>1 769 m條件依據結論ts限速標志,單位為 km/h。學以致用 所以小明爸爸沒超速。 揭秘小明爸爸的估算方法! 方法三:已知通過的路程 s=1 769 m,可估算為 1 800 米,最大速度為 80 km/h =22 m/s ,本著不超速的原則,實際速度約為 20 m/s。利用 v= 的變形公式 t= = =90 s,可知實際用時約為 90 s 左右。條件依據結論ts學以致用vs800 m1 800 m限速標志,單位為 km/h。機械運動曲線運動直線運動物理模型平均速度定量描述運動快慢速 度比值定義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課堂小結 1. 查閱資料了解中國高鐵、C919 客機的速度。 2. 請根據截圖信息算出該跑者運動的前 5 km、后 5 km 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并對比全程的平均速度與前、后半程速度的平均值相等嗎?(保留兩位小數)課后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