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1)習題課件 (共19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1)習題課件 (共19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5 奇妙的透鏡
第1課時 透鏡分類及作用
知識點1: 透鏡的分類
閱讀教材P71的內容,結合實驗器材,區分兩種透鏡。
1. 透鏡制成原理利用了光的 。
2. 透鏡可分為兩類,一類是 ,特點是 ;
另一類是 ,特點是 。
折射 
凸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
凹透鏡 
中間薄,邊緣厚 
下列透鏡中,屬于凸透鏡的是( D )
D
點撥:
  透鏡分為兩類,中間比邊緣厚的是凸透鏡,中間比邊緣薄的是凹
透鏡。
如圖所示,下列透鏡中是凹透鏡的是( D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D
3. 觀察教材P72圖3-5-3。
(1)平行光經凸透鏡 (選填“反射”或“折射”)后,折射光的傳
播范圍變 (選填“寬”或“窄”)了,說明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
(2)平行光經凹透鏡 (選填“反射”或“折射”)后,折射光的傳
播范圍變 (選填“寬”或“窄”)了,說明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
折射 
窄 
會聚 
折射 
寬 
發散 
知識點2:兩種透鏡的作用
閱讀教材P71~72“活動1”的內容,通過實驗現象,總結兩種透鏡對
光的作用。
某市一位小車司機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放在了駕駛臺上,因此引發
了汽車自燃,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相當于一個 ,對光有
作用。
凸透鏡 
會聚
點撥:
  透明圓塑料瓶裝水后,中間厚而邊緣薄,類似于凸透鏡,凸透鏡
對光有會聚作用。
如圖所示,這是某設計師設計的球形玻璃太陽能發電裝置,
這一設備收集到的能量可以對智能手機進行充電。球形玻璃相當于一
個 (選填“凸”或“凹”)透鏡,對光有 (選填“會聚”
或“發散”)作用。
凸 
會聚 
知識點3:關于透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閱讀教材P72的內容,根據透鏡的作用,熟悉關于透鏡的基本概念。
4. 認識透鏡中的基本概念。
(1)透鏡的中心O叫做 ,凡是經過這一點的光都 。
(2)通過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線叫做透鏡的 。
光心 
不改變傳播方向
主光軸 
(3)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叫做
凸透鏡的 ,用字母F表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
變成發散光線,這些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也相交于主光軸上一點,由
于不是實際光線會聚的點,所以這一點叫做凹透鏡的 ,用字
母F表示。
(4)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 ,用f表示。
焦點 
虛焦點 
焦距 
關于凸透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凸透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
B. 凸透鏡焦距越短對光的偏折作用越強
C. 光通過凸透鏡后,折射光會聚于一點,這一點是凸透鏡的焦點
D.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所以通過凸透鏡的光一定相交于一點
B
點撥:
  凸透鏡對所有不過透鏡中心的光都有會聚作用,不僅僅是只對平
行光;所有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都可以會聚到一點,即焦點上;
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也能會聚,但是不能會聚到焦點上;凸透鏡的焦
距越短,對光的會聚作用越強,光通過后偏折得越厲害。
如圖所示,兩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射到凸透鏡上,經凸透
鏡折射后會聚一點F,則F點稱為該凸透鏡的 ;若①、②兩條光
線分別向上、下平移一段距離(仍射到凸透鏡上),則經凸透鏡折射后的
會聚點F將 (選填“向右移動” “向左移動”或“保持
原位置不變”)。
焦點 
保持位置不變 
1. 材料和口徑相同、厚度不同的兩個凸透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 兩個透鏡都對光有會聚作用
B. 薄的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C. 厚的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強
D. 薄透鏡的焦距大
B
1
2
3
4
5
6
2. 一個透明均勻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①②都是凸透鏡
B. ①③對光有會聚作用
C. ②③對光有發散作用
D. 只有①對光有會聚作用
第2題圖
B
1
2
3
4
5
6
3. 如圖所示,一束光經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點A,取下透鏡
后,光會聚于B點,則該透鏡是 透鏡。
第3題圖
凹 
1
2
3
4
5
6
4. 如圖所示,一塑料薄膜組成的頂棚下堆放著一堆干草,夏天雨后,
陽光穿過薄膜上的積水,照射到干草上。
第4題圖
(1)積水和塑料薄膜在這里相當于 。
(2)如果太陽光長時間照射在薄膜的積水上,有可能發生干草燃燒,請解
釋其原因:

凸透鏡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光為平行光,當照射到凸透
鏡上將會發生會聚,有可能使干草溫度升高,引燃干草 
1
2
3
4
5
6
5. 在以下四種透鏡中,能對光有會聚作用的是 。小臻同學
用激光分別射向戊、己兩透鏡后光的傳播路徑如圖所示,由圖可
知 (選填“戊”或“己”)透鏡是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
甲、丙 
己 
會聚 
1
2
3
4
5
6
6. 如圖甲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現象時看到白光經三棱鏡后,光
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冬冬對產生
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了思考,受此啟發,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冬冬
想:如果分別用紅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入射,凸透鏡
對紅光、紫光的焦距是不同的,凸透鏡對 色光的焦距小。如圖乙
所示,凸透鏡的焦距f= 毫米。
紫 
14.0 
1
2
3
4
5
6
感謝聆聽(共20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類型一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點撥:
1. 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
2. 實驗中多次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是為了獲取多組數據,得出普遍
性的結論;可換用其他透明介質再做此實驗,也是為了使得出的結論
更具有普遍性。
1. 在驗證“光的折射規律”的實驗中,小華同學利用激光筆、水槽、
水和一個可繞ON折轉的光屏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應選擇表面較 (選填“光滑”或“粗糙”)的光屏來承
接光路,打開激光光源,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發生改變。
粗糙 
不一定
(2)光屏上呈現的光路如圖所示,小華在光屏上記錄下光路并標出了此時
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據此她得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這一錯誤結論,小華得出該錯誤結論的原因是

把折射光線和
界面之間的夾角當成了折射角 
(3)小華將折射光所在的半個光屏向后折轉一個角度,她這樣操作是為了
驗證 。
(4)解決第(2)問的錯誤后,保持入射光不變,向水槽中緩慢地持續加
水,小華發現折射光在水槽底部形成的光斑逐漸向左移動,于是她認為
折射角在逐漸變小。她的觀點是否正確? (選填“正確”或
“不正確”)。
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 
不正確 
(5)小華測得如下表所示的兩組數據:
表一: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
序號 1 2 3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γ/° 22 32 40
表二: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
序號 1 2 3
入射角α/° 22 ◆ 40
折射角γ/° 30 45 60
①表二中“◆”數據被遮擋住看不到,由表中信息可知這個數據
是 ;
②如果小華在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規律時,完成了第4次實
驗,入射角是40°,折射角可能是 (選填字母)。
A. 20° B. 28° C. 35° D. 60°
32 
B 
類型二 光的折射規律的應用
點撥:
  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在同一平面內;
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
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變化而變化;光垂直入射時(入射角
0°),傳播方向不變。
2. 如圖所示,長方體水槽一定深度處支架上有一激光筆,沿圖示方向
發出一束激光,在側壁上B處形成一個光斑。下列操作不能使光斑向上
移動的是( D )
A. 其他條件不變時,激光筆豎直向上移動
B. 其他條件不變時,激光筆水平向左移動
C. 其他條件不變時,激光筆逆時針旋轉動
D. 其他條件不變時,從水槽水中取出適量的水
D
第2題圖
3. 如圖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同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說
法正確的是( D )
A. 入射角為60°,界面為EF,其上方是空氣
B. 折射角為45°,界面為EF,其上方是玻璃
C. 入射角為30°,界面為CD,其左側是空氣
D. 折射角為45°,界面為CD,其左側是玻璃
第3題圖
D
4. 如圖所示,用激光筆探究光現象中的一些規律。
第4題圖
(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m/s。
3×108 
(2)如圖甲所示,在空水槽中,要使激光束照射后的亮點與事先設置的A
點重合,激光筆必須“對準”A點照射,這個操作的物理依據是
。(3)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動,向水槽中注
水,當水面超過A點時(如圖乙所示),激光照射的亮點出現在
(選填“A點上方” “A點下方”或“A點”)。隨著水面上升,入射角
(選填“變大” “不變”或“變小”),亮點位置 (選填
“上升” “不變”或“下降”)。
光在
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A點下方
不變 
下降
第4題圖
5. 如圖所示,一束紫光和一束紅光平行入射到一塊矩形玻璃磚上,它
們之間的距離為d。請推測經玻璃磚折射后,紅光和紫光 (選填
“是”或“不是”)平行的,它們之間的距離 (選填“會”或“不
會”)改變,你對第二空判斷的理由是
。
第5題圖
是 
會 
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紅光的偏折
程度大 
類型三 光的折射規律的相關作圖
點撥:
  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
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空氣中的角大)。
6. 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時會在水面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如圖所
示,OB是反射光線,請畫出入射光線AO和折射光線OC的大致方向。
第6題圖
7. 小明站在橋上看水中的風景,橋下的魚也在水中看著小明。已知A和
B,一個是真的小明,一個是小明的像。請畫出魚在水中看到小明的光
路圖。
`
第7題圖
8. 請在圖中畫出垂直射向玻璃磚的光束進入玻璃磚和離開玻璃磚后的
大致光路。
第8題圖
9.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液面MN發生折射,在杯底形成光斑A。往杯中
加水至M'N',請畫出此時的折射光線,并標出此時光斑的位置A'。
第9題圖
10. 如圖甲是某博主在內蒙古拍攝的超大“幻月環”。“幻月環”是一
種獨特的大氣現象,當月光透過高空云層時,經過云層中六棱冰晶的折
射,便形成了這種壯觀的環形光暈。如圖乙,一束光從六棱冰晶的AB面
射入,請在圖中作出光經六棱冰晶折射后從CD面射出的大致光路。
第10題圖
感謝聆聽(共20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類型一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
點撥:
1.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成像的物體和環境對比度越大,成像
物體越亮,像越清晰。
2. 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
3. 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實際光線形成,鏡面后方
是沒有實際光線的,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4. 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像距等于物距。
1. 如圖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明亮”或“較黑
暗”)的環境中進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
。最好選擇 (選填“透明”或“茶色透
明”)玻璃板,玻璃板的放置方式是 。
較黑暗 
便
于確定像的位置 
茶色透明 
豎直放置(垂直于水平桌面) 
(2)在確定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蠟燭 (選填“A”或
“B”)這一側觀察,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使它與 重合。
(3)使用 的兩根蠟燭,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無論怎樣調整后
方的蠟燭,都不能使它與蠟燭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4)本實驗使用了刻度尺,刻度尺的作用是 。
(5)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厚的玻璃板
做實驗。這樣選擇的原因是 。
A 
A的像 
完全相同 
玻璃板沒有豎
直放置 
測量像距和物距 
2 mm 
避免出現兩個清晰且不重合的像 
(6)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 的蠟燭A,再拿一支 (前兩
空均選填“點燃”或“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發現蠟燭
B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 。
(7)移去蠟燭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從 (選填“蠟燭”
或“光屏”)側觀察,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
到蠟燭A燭焰的像,這表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選填“虛”或
“實”)像。
點燃 
不點燃 
相等 
光屏 
不能 
虛 
(8)如果使蠟燭A離玻璃板遠一些,則它所成像的大小 (選填“變
大” “不變”或“變小”)。
(9)實驗過程中,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移動蠟燭B找到對應的像的位
置,這樣做的目的是 。
(10)實驗中,若用一張黑紙完全遮住蠟燭B側的鏡面, (選填
“仍能”或“不能”)繼續在鏡中觀察到蠟燭A的像。
不變 
使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仍能 
類型二 平面鏡成像特點應用
點撥: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
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
的距離相等;簡記為:正立、等大、對稱、虛像。
2. 從平面鏡中看到一只掛鐘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此時這個鐘的實際
時間是( C )
A. 4時25分 B. 4時35分
C. 7時25分 D. 7時35分
第2題圖
C
3. 視力測試時,要求人與視力表相距5 m。在不太寬敞的室內測量視力
一般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如圖所示,為了滿足測試要求,人應距離平
面鏡( A )
A. 2 m B. 3 m
第3題圖
A
C. 5 m D. 6 m
4. 小紅站在豎直放置的試衣鏡前4 m處,過了一會兒,她又向靠近試衣
鏡的方向走了3 m,此時關于她在試衣鏡中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D )
A.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7 m,像大小不變
B.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1 m,像大小變大
C.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7 m,像大小變小
D.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1 m,像大小不變
D
5. 漢代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下,則見
四鄰矣?!比鐖D所示的裝置是世界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潛望鏡,其中高懸
的大鏡是 鏡,插秧人在大鏡中成 (選填“正立”或
“倒立”)的像,若插秧人距離大鏡5 m,則鏡中的像距離插秧
人 m,大鏡懸掛得越高,所成的像大小 (選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
平面 
正立 
10 
不變 
第5題圖
6. 如圖所示,小亮站在離紅外玻璃感應門3 m處,透過玻璃門看到了自
己的像,則鏡中的像與小亮的距離為 m。他站在原地不動,當感
應門向兩側平行分開時,像的位置 (選填“變化”或“不
變”);白天,為了能看到自己更清晰的像,應該站在感應門 (選
填“內”或“外”)觀察。
第6題圖
6 
不變 
外 
類型三 平面鏡成像特點相關作圖
點撥:
1. 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一定要找到物體對應的像點,像與物關于鏡
面對稱。
2. 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7. 請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第7題圖
8. 在圖中的B手表表盤上畫出A手表指針通過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
第8題圖
9. 水平桌面上斜放著一個平面鏡,桌面上有一個小球向鏡面滾去。平
面鏡與水平桌面間的夾角為45°,請畫出鏡像運動的大致軌跡。
第9題圖
10. 網上有個小視頻,如圖甲所示,在平面鏡前放一張白紙,將小雞與
平面鏡隔開,從側方依然可以看到小雞在鏡中的像。網友們問:“為什
么小雞藏在紙后面,還能被鏡子發現”。請你在圖乙中作出小雞成像的
光路圖。
第10題圖
11. 如圖所示,學校教學樓樓梯拐角處墻上裝了一面鏡子,在方便
同學們日常整理儀容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節電,通過光的反射對樓
道進行照明。請畫出燈S在鏡中的像S'及燈S經過鏡子照射到下層樓
道A點的光路。
第11題圖
12. 如圖所示,鍍膜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上,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方,請
在圖中畫出蠟燭A通過鍍膜面所成的像A'的位置。
感謝聆聽(共16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6 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
知識點1:從作圖的角度認識凸透鏡成像
利用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表示出凸透鏡成像性質。
如下圖所示,是通過三條特殊光線作出的燭焰上的一點經過凸透
鏡折射后所成的像,認真觀察并填寫下列對應的表格(P為2倍焦距處,F
為焦點)。
1.
物距在什么范
圍 像距在什么范
圍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2.
物距在什么范圍 像距在什么范圍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3.
物距在 什么范圍 像距在 什么范圍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u<f —— 正立 放大 虛像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點光源S發出三條光線,O為凸透鏡的光心,F為焦點,請你畫出三
條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的路徑,并確定其像的位置S'。
點撥:
  根據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確定像的位置:①過凸透鏡光心的光
線傳播方向不改變;②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
軸;③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
蠟燭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通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像。
小紅畫了圖中的光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小紅畫的光路是正確的 B. 透鏡成的是虛像
C. 透鏡的焦距大于10 cm D. 透鏡的焦距大于20 cm
C
知識點2: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觀察照相機、投影儀等光學儀器的結構圖,思考并完成以下填空。
4. 放大鏡的工作原理是當 時,成 、
的 像。
5. 幻燈機的工作原理是當 時,
成 、 的 像。
6. 照相機的工作原理是當 時,成 、
的 像。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正立
放大 
虛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倒立 
放大 
實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縮小 
實 
如圖所示的是某小區安裝的一種刷臉自動開門裝置。某業主站在屏
幕前,屏幕上方的攝像頭啟動,屏幕上出現人臉的像,門打開。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C )
C
A. 該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B. 該攝像頭對光有發散作用
C. “刷臉”時,人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以外
D. 屏幕上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
點撥:
  攝像機(照相機、監控攝像頭等)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的原理制成的,當u>2f時,凸透鏡才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一個放大鏡的焦距為10 cm,張大爺用此放大鏡來觀察藥品使
用說明書上較小的文字時,放大鏡與藥品使用說明書的距離應( A )
A. 小于10 cm B. 等于10 cm
C. 大于10 cm D. 在10 cm和20 cm之間
A
1. 如圖所示的是一張初三畢業創意照片。利用視覺錯位技術一次拍攝
而成,不需經過后期再處理。在拍攝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凹透鏡
B. 手通過鏡頭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C. 學生通過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 學生通過鏡頭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C
第1題圖
1
2
3
4
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了如圖所示
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的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規律相同的是
( C )
A. 放大鏡 B. 照相機
C. 投影儀 D. 試衣鏡
第2題圖
C
1
2
3
4
3. “自動掃碼,手機支付?!比缃裨S多商家為了給市民提供更便捷的
消費服務,在收銀處設立了手機掃二維碼付費功能,如圖所示。下列相
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凹透鏡
B. 手機掃出的是二維碼的虛像
C. 手機掃碼支付,說明光也能傳遞信息
D. 應將二維碼置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以內掃描
C
第3題圖
1
2
3
4
4. 某單位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刷臉考勤,如圖,當人靠近攝像頭時,光
源自動打開,照亮 (選填“人臉”或“顯示屏”),當人臉到攝
像頭的距離 時,人臉通過攝像頭成一個倒立、
的實像,與錄入信息進行比對,從而記錄考勤。
第4題圖
人臉 
大于二倍焦距 
縮小
1
2
3
4
感謝聆聽(共23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1 光的傳播與色散
知識點1:認識光源
閱讀教材P50~P51的內容,認識光的作用及光源。
1. 光的作用:光可以傳遞 和 。
2. 光源:能夠 的物體,比如 。月亮 (選
填“是”或“不是”)光源。
信息 
能量 
自行發光 
太陽 
不是 
下列關于光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能被眼睛看到的物體都是光源 B. 月亮是光源
C. 發光的電燈不是光源 D. 點燃的蠟燭是光源
D
點撥:
  自身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
然光源是指天然存在的能自己發光的光源;人造光源是指隨著人類的
文明、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制造出來的光源。
在①太陽、②月亮、③螢火蟲、④霓虹燈、⑤寶石、⑥LED
燈中,屬于自然光源的是 ;屬于人造光源的是 ;不屬
于光源的是 (均選填序號)。
①③ 
④⑥ 
②⑤ 
知識點2:光沿直線傳播
閱讀教材P51~P52的內容,觀察實驗現象并舉例,理解光沿直線
傳播。
3. 光在 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用一條帶
的直線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光線
是 (選填“存在”或“不存在”) 的。有一定關系的光線的集
合叫做 ,例如太陽光可視為 的光線的集合。
4. 請你結合生活經驗,舉兩個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 。
同一種均勻介質 
箭頭
不存在 
光束 
相互平行 
影子、日食
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是正確的( D )
A. 光只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
B. 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C.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D.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D
點撥:
  光只要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就沿直線傳播,并不只在空氣中沿直
線傳播,也不是總是沿直線傳播的,對于不均勻的介質,即使是同一
種介質,其傳播方向也有可能發生改變。
如圖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點“坐井觀天”,下
列選項中青蛙通過井口觀察范圍正確的光路圖是( A )
A
知識點3: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閱讀教材P52~P53的內容,根據實驗現象并舉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
5.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激光準直、排對站直、手影、小孔成像等。
小孔成像成 的 像。請用光路圖表示小孔成像的原理。
(AB是點燃的蠟燭,屏用來接收AB通過小孔所成的像A'B')
6. 光的傳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光在真空中
的傳播速度是 m/s,光在三種不同透明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v空氣 v水 v玻璃。
倒立 
實 
不需要 
3×108 
> 
< 
大約在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者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
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也第一次解釋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右圖是小
孔成像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D
A.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
B. 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
C. 無論怎樣移動蠟燭,燭焰在光屏上形
成的像都是放大的
D. 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
點撥:
  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
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所
成的像與物體本身形狀相同,和孔的形狀無關;通過小孔成的像是倒
立的實像,像的大小和物距以及像距都有關系。
在一張不透光的試卷上打一個極小的三角形孔,讓太陽光垂
直射到這張試卷上經過這個小孔,這時在地面看到 (選填“圓
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如果將試卷向上抬起一定高度,
光斑會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圓形 
變大 
知識點4:光的色散
閱讀教材P53~P54的內容,認識光的色散現象。
7. 如下圖,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
  這種現象稱為光的 ,該實驗最早是由 完成
的。由此實驗可知,白光是由 七種色
光混合而成的。
8. 自然界中 、 、 三種色光是無法用其他色光混合
而成的,這三種色光稱為光的“三基色”。
色散現象 
牛頓 
紅、橙、黃、綠、藍、靛、紫 
紅  
藍 
 綠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了各種顏色的光,這說明( A )
A. 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B. 三棱鏡中有各種顏色的小塊
C. 三棱鏡具有變色功能
D. 三棱鏡可以使單色光變成多色光
A
點撥: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出現各種色光,雨過天晴彩虹凌空飛架,早
晨看到日光下的露珠呈現五顏六色,這些現象都是太陽光經過三棱
鏡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都屬于光的色散。太陽光經過三棱鏡
后,可以分解成七種色光,所以太陽光是復色光,而七種色光混合
后成為白光。
手機屏幕的色彩是由紅、綠、 三種色光混合而成。日
常購物,人們習慣使用二維碼支付,二維碼 (選填“是”或
“不是”)光源;二維碼上黑色的區域會 (選填“反射”或“吸
收”)所有色光。
藍 
不是 
吸收 
1. 下列關于聲和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聲和光的傳播都需要介質
B. 聲傳播需要介質,光傳播不需要介質
C. 光速和聲速一樣
D. 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
B
1
2
3
4
5
2. 下列光現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B )
B
1
2
3
4
5
3. 《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現象:在紙窗上開一個小孔,窗外
飛鳶的影子會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可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
東”。窗外飛鳶的影子是 形成的,“鳶東則影西,鳶
西則影東”說明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 。
光的直線傳播 
相反 
1
2
3
4
5
4. 金星軌道在地球軌道內側,某些特殊時刻,地球、金星、太陽會在
一條直線上,這時從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個小黑點一樣在太陽表
面緩慢移動,天文學稱之為“金星凌日”?!敖鹦橇枞铡爆F象可以
用 原理來解釋,右圖為太陽及八大行星示意圖,據圖
分析,你認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還能看到 凌
日現象。
光的直線傳播 
水星 
1
2
3
4
5
5. 小明找來三支分別能發出三基色中一種色光的手電筒,在暗室里分
別將它們發出的光照射在白墻上,當三種顏色的光重疊在一起時,看到
了白色的光斑。關掉發出 光和 光的手電筒,墻上出現了紅
色的光斑。小明又將一束白光射入三棱鏡,在另一側的白色光屏上得到
了彩色光帶,這是光的 現象。
綠 
藍 
色散 
1
2
3
4
5
感謝聆聽(共19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4 光的折射規律
第1課時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知識點1:認識光的折射
閱讀教材P66的內容,并觀察實驗現象,認識光的折射現象。
1. 光的折射:光從 斜射入 時,
發生改變的現象。
一種介質 
另一種介質 
傳播方向
下列現象中是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選填字母)。
A. 樹蔭下的圓形光斑
B.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向上彎折
C. 透過玻璃看窗外的景物
D. 在路燈下行走時會看見時長時短的影子
E. 看見平面鏡中的自己
F. 看見水中游動的魚兒
BCF 
點撥:
  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
就是光的折射。在折射現象中,存在兩種透明介質,被看到的物體在
其中一種介質中。
小明站在清澈的湖邊,望向平靜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
飄,魚在云上游,魚戲白塔綠樹間”(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B
A. 白云的倒影是實像——光的反射
B. 看到游動的魚是虛像——光的折射
C. 白塔的倒影是影子——光的直線傳播
D. 綠樹的倒影是虛像——光的折射
知識點2: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閱讀教材P67~P68的內容及“活動2”,觀察實驗現象,了解光的折
射規律。
2. 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觀察光在空氣與水中的傳播方向,如下圖
甲所示。
(1)一部分光返回空氣中,這是光的 現象。
(2)另一部分光斜射入水中, 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發生了光的
現象。
(3)如圖乙中,入射光線為 ,折射光線為 ,入射角
為 ,折射角為 。
反射 
折射
AO 
OB 
θ1 
θ2 
3. 觀察實驗,得出結論。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在 ,折射光線和入射
光線分別位于法線 。
(2)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體中時,折射光線將 法
線,折射角 入射角。
(3)當光線從水或其他透明物體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將 法
線,折射角 入射角。
(4)在折射現象中,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 ,光路是 。
同一平面內 
兩側 
靠近 
小于 
遠離 
大于 
增大 
可逆的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折射規律,透明的容器中裝入無色
透明的水。E、F是兩塊可以繞MN向后折的白色硬紙板,實驗時讓激光
器發射的一束激光沿著硬紙板E表面斜射到水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C
A. 當紙板F向后彎折時,折射光會消失
B. 保持入射角不變,多次實驗,可得出規律
C. 為了顯示水中的光路,可以滴幾滴牛奶
D. 若入射光沿CO入射,折射光將沿OB射出
點撥:
(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
而增大。
(2)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是為了尋找規律,得到折射角與入
射角的關系。
(3)光的折射規律: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在同一
平面內。
(4)看到光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進入人的眼中;光在稍渾的乳濁
液中傳播,會有被稍渾的乳濁液反射的光進入人眼,于是看到光的傳
播路徑。
同學們在進行“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實驗中,一束光在空氣
和玻璃的分界面上發生反射和折射。一位同學很粗心地僅畫了三根光
線,沒有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如圖所示,則入射光線是 ,折射
光線是 ,反射角大小為 ,折射角大小為 ,分
界面的 側是空氣。
EO 
OG 
30° 
45° 
右 
1. 下列光現象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B )
A. 在平靜的湖面看到藍天白云——光的折射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光的折射
C. 日出時看到在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光的直線傳播
D. 光透過樹葉間縫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光的反射
B
1
2
3
4
2. 如圖所示,一束光從分界面左側的空氣斜射向右側的玻璃,在分
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
方向均未標出),其中反射光線是 (請用字母表示),折射角
為 度。
OA 
35 
第2題圖
1
2
3
4
3. 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線與液
面成37°角,如圖所示。若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83°,則入射
角的大小為 ,反射角的大小為 ,折射角的大小
為 。
第3題圖
53° 
53° 
44° 
1
2
3
4
4. 小偉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在玻璃水槽
中豎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兩個半圓形光屏組成的,NOM為兩半圓形
光屏的分界線,其中光屏F可繞直徑NOM前后折轉。實驗測量數據如表
所示:
第4題圖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22° 32° 41°
1
2
3
4
①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光的傳播方向 (選填“改
變”或“不改變”);
②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 (選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 。
不改變 
小于 
增大 
(1)分析表格數據可知: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22° 32° 41°
1
2
3
4
(2)如圖所示,若小偉將光屏F繞直徑NOM前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在光屏
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
(3)根據所學知識及表格數據,當光與水面成58°角從水斜射入空氣中
時,折射角為 。
(4)為了更好地顯示實驗中光的傳播路徑,請給小偉提供一個合理的措
施: (合理即可)。
不能 
45° 
在水中倒入適量牛奶并攪拌均勻 
第4題圖
1
2
3
4
感謝聆聽(共18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類型一 光的反射實驗
點撥:
1. 白紙板在實驗中是用于顯示光路的,所以要選擇粗糙的白紙板。
2. 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小,實驗中要
多次驗證。
3. 要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可以通過讓紙板F
與紙板E不在同一平面內來探究。
1. 小茗利用紅、綠、藍三種色光的激光筆進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紅光的入射角為90°
B. ②號光束的顏色為綠色
C. 實驗時要使紙板與反射面垂直
D. 將紙板F沿紅光所在直線向后折,無法觀察到反射
光,說明反射現象消失
C
2. 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
次數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O點,若將紙板F沿ON向前或向后折,
觀察紙板F上能否看到 ,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
。
(2)紙板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是 ,將其
放置。
(3)將入射光AO向法線靠近時,看到反射光OB (選填“靠近”或
“遠離”)法線。
反射光 
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顯示光路 
豎直(或垂直于鏡面)
靠近 
(4)把紙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圖乙所示, (選填
“能”或“不能”)觀察到反射光,反射光 (選填“存在”或
“不存在”),實驗結論是 。
(5)改變入射角的度數,反射角也隨之改變,測量它們的大小并記錄,結
論是 。
不能 
存在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6)如圖丙,將入射光沿著反射光的方向射入,發現反射光沿著原來入射
光方向射出,這個現象說明 。
(7)課后,小明同學利用同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為15°、30°、
45°的三束光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上表所示。經檢
查,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
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

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誤將反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當成反
射角 
類型二 光的反射定律應用
點撥:
  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
內);兩線分居(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兩角相等(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反隨入變(反射光線或反射角隨入射光線或入射角的
變化而變化);垂直入射,垂直反射;光路可逆。
3. 如圖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發出一束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
屏上形成一個光斑A,已知光束與水面的夾角為40°,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D )
A. 入射角的大小為40°
B. 當水面升高時,入射角將增大
C. 當水面升高時,光斑A將向右移動
D. 當水面降低時,光斑A將向右移動
D
第3題圖
4. 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當入射角增大20°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恰好成直角,則原來的入射角是( B )
A. 20° B. 25°
C. 30° D. 45°
B
5. 如圖所示,一束光與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鏡上,若要使反射
光線沿水平方向射出,則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 D )
A. 一定為60° B. 一定為65°
C. 可能為50° D. 可能為25°
第5題圖
D
6. 熱愛科學的小明在房間中安裝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給家里供電。當
太陽在電池板后方時,利用一塊平面鏡將太陽光反射到電池板上。若某
時刻太陽光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如圖所示),一束陽光經鏡面反射后
照射到電池板上P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反射角的大小為60°
B. 若鏡面豎直上移,則反射角將變大
C. 若鏡面水平左移,該束光照到P點上方
D. 若鏡面水平右移,該束光依然照射P點
第6題圖
C
7. 我們能從不同的方向看到學校的國旗桿,是由于發生了光的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早晨的太陽光與水平地面成30°角,經地面反射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漫反射
120° 
變小 
類型三 光反射相關作圖
點撥:
1. 根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
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圖。
2. 先畫出法線,法線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垂直于
反射面的虛線。
3. 按要求并標明反射角(或入射角);反射角(或入射角)是反射光線(或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8. (1)請完成光路圖,并標出反射角。
第(1)題圖
(2)如圖所示,AO為入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
第(2)題圖
9. 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發下,小明同學借助平面鏡反射燈光找到了乒
乓球。圖中已標示了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等,請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平
面鏡,并標出鏡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大小。
第9題圖
10. 如圖所示,兩塊平面鏡垂直放置,完成光路圖。
 
第10題圖
感謝聆聽(共18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第1課時 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
知識點1: 實驗操作——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閱讀教材P61~P62的內容,并利用實驗器材探究實驗。
1. (1)把 叫做平面鏡。通過平面鏡可以看
到自己的 。
(2)物理學中,把 呈現在光屏上的像叫做虛像;把 呈現在
光屏上的像叫做實像。
反射面為光滑平面的鏡子 
像 
不能 
能 
2. (1)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明亮”或“較
黑暗”)的環境中進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
。且要選 (選填“較厚”或“較薄”)的玻璃板。
較黑暗 
便于確定像的
位置 
較薄 
(2)實驗中取兩根 的蠟燭,目的是
;放在玻璃板前的蠟燭A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
下同)點燃,玻璃板后的蠟燭B 點燃,實驗過程中,需移動蠟
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 。
(3)刻度尺的作用是為了方便比較 。
(4)玻璃板要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5)實驗過程中,需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2)中的實驗步驟,目的
是 。
完全相同 
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關系 
需要 
不需要 
完全重合 
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像距與物距)
豎直 
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小梅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
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
觀察,在此實驗中( D )
D
A. 為了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應該將蠟燭B也點燃
B. 實驗過程中應該使用較厚玻璃板
C. 為了觀察到A的像,人眼應該在玻璃板后,與B同側
D. 當蠟燭B和蠟燭A的像總不能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點撥:
  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 的目的是使成像更清晰,B蠟燭不點
燃,否則玻璃后面太亮,玻璃板前后對比不明顯,前面蠟燭A的像
不容易觀察。玻璃板越薄越好,且要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或垂直
于平面鏡放置。
如圖所示,小明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
最適用于探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的模型是( A )
A
知識點2:平面鏡成像特點及應用
閱讀教材P62~P63的內容,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了解平面鏡
的應用。
3.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的大小 ,像與物到鏡面的距
離 ,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 。所成的像是
(選填“正”或“倒”)立的,所成的像 呈現在光屏上,
是 像。
相等 
相等 
垂直 
正 
不能 
虛 
家里豎直放置了一塊平面鏡,小明同學逐漸面鏡的過程中,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小明距離鏡子1 m時,他的像距離鏡子2 m
B. 小明向鏡子靠近時,他的像遠離鏡子
C. 小明向鏡子靠近時,他的像大小不變
D. 小明向鏡子靠近時,他的像變大了
C
點撥:
  平面鏡成等大的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無關,但像
距等于物距,所以像距隨物距的改變而改變。
在檢查視力時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由圖中數據可知,下
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D
A. 視力表的像距離平面鏡2.1 m
B. 小春距離他的像5 m
C. 小春的像距離視力表的像2.1 m
D. 視力表的像距離小春4.6 m
1. 如圖所示,舞蹈演員站在平面鏡前訓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 演員在平面鏡中成實像
B. 演員面鏡時,像也面鏡
C. 演員遠離平面鏡時,像大小不變
D. 演員的像與演員關于鏡面對稱
A
第1題圖
1
2
3
4
2. 某轎車通過后視鏡(看成平面鏡)看到的情景如圖所示,該公交車線路
為( A )
A. 公交806 B. 公交860
C. 公交608 D. 公交086
第2題圖
A
1
2
3
4
3. “迎中秋,慶國慶”,2023年9月28日晚,市民廣場開展無人機燈光
秀。無人機通過列隊變換造型,依次展現“嫦娥奔月”“74周年華誕”
等畫面。燈光映照,湖面波光粼粼,是因為湖面發生了光的 ;
無人機在升空編隊過程中,其湖中倒影的大小 (選填“變
大”“不變”或“變小”),當無人機升至距湖面約20 m處,則此時無
人機在湖中的倒影距無人機 m。
反射 
不變 
40 
1
2
3
4
4. 小勇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的實驗。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

確定像
的位置 
1
2
3
4
(2)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關系,他把一根與蠟燭A完全相同的蠟燭B放
在玻璃板后,蠟燭B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前
后左右移動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
小 。
(3)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 (選填“能”
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所成的是 (選填“虛”或
“實”)像。
(4)小勇還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據此,用圖乙所示的方法給
同學小明測視力時,平面鏡所成的視力表的像到小明的距離
為 m。
不需要 
相等 
不能 
虛 
4.6 
1
2
3
4
感謝聆聽(共17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5 奇妙的透鏡
第2課時 透鏡作圖及焦距測量
知識點1:三條特殊光線
結合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及光的折射現象,掌握透鏡三條特殊光線的
光路作圖。
1. (1)經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 [見圖(a)(b)]。
(a) (b)
不改變 
(2)平行于主光軸射入的光線,經過透鏡后經過 射出[見圖
(c)(d)]。
(c) (d)
(虛)焦點 
(3)過(虛)焦點的光線射入,經過透鏡后 于主光軸射出[見圖
(e)(f)]。
(e) (f)
平行 
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
點撥:
  在作凸透鏡、凹透鏡的光路圖時,先確定所給的光線的特點,再
根據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來作圖。在完成凹透鏡的光路圖時,平行于
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延長
虛線不可少);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
光軸射出。
根據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或入
射光線。
知識點2:測量凸透鏡焦距
閱讀教材P73的內容及“活動2”,總結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2. 方法1:將凸透鏡置于 上,用手電筒的光 照射凸
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 的會聚點,從而直
接讀出該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焦距。
3. 方法2:將凸透鏡 太陽光,上下移動,直到地面上出現一
個 的光斑,用 測出光斑到透鏡光心的距離,
即為焦距。
光具座 
正對 
最小、最亮 
正對 
最小、最亮 
刻度尺 
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如
圖所示,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8 cm。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
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A )
A
A. 一定小于8 cm
B. 一定等于8 cm
C. 一定大于8 cm
D. 可能小于8 cm,也可能大于8 cm
點撥:
  根據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最小、最亮的光斑為焦點),這
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也可能是焦點之前的光斑,根據凸透鏡遠
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可推斷焦點在光斑之前,從而判斷焦距。
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
動,在白紙上能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個光斑所在位置就是凸
透鏡的 ,它到光心的距離就是 。凸透鏡的焦距是表示
凸透鏡對光會聚能力的一個物理量,兩個直徑相同的凸透鏡,它們的焦
距分別為4 cm和6 cm,那么焦距為 cm的凸透鏡使光會聚的能力強
一些。
焦點 
焦距 
4 
1. 正午時,太陽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圓形薄透鏡正對陽光,在距
透鏡15 cm的地面上得到一個光斑,其直徑是透鏡直徑的一半,若將透
鏡向上移動少許,光斑變小。透鏡的焦距是( D )
A. 5 cm B. 10 cm
C. 15 cm D. 30 cm
第1題圖
D
1
2
3
4
2. 如圖甲所示,小明為辨別直徑相同的兩個透鏡的類型,分別將它們
正對太陽,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方,在紙上得到相應的光斑,其操作正
確的是 (選擇“A”或“B”)。透鏡與光斑的大小如圖乙所示,d1
<d,形成光斑的是 (選填“凸”或“凹”)透鏡;小夏利用光具座
測透鏡的焦距,如圖丙所示,則該透鏡的焦距為 cm。
第2題圖
B 
凸 
10.0 
1
2
3
4
3. 虛線方框內各放置一個透鏡,兩束光通過透鏡前后的方向如圖所
示,則甲為 透鏡,乙為 透鏡。
第3題圖
凸 
凹 
1
2
3
4
4. 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
第4題圖
1
2
3
4
感謝聆聽(共17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4 光的折射規律
第2課時 光的折射規律的應用
知識點1:光的折射光路圖
結合光的折射規律,會畫光的折射光路圖。
1. (1)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畫出它的折射光線大致方向(由于光從
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光線會 法
線)。
大于 
遠離 
第(1)題圖
(2)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畫出它的折射光線大致方向(由于光從
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光線會 法
線)。
第(2)題圖
小于 
靠近 
如圖所示,請作出反射光線OB對應的入射光線AO及入射光線AO斜
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線OC。
點撥:
  審題注意已知光線是什么光線,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和
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據此畫出入射光
線;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
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據此畫出折射光線。
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磚并穿過玻璃磚,請畫出其中一
條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光線(注意標出法線)。
知識點2:光的折射現象
閱讀教材P68~P69的內容,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
2. (1)如圖,從岸上看水里的物體A, 這束光是從 中進入
中時發生 ,折射角 入射角,由于人視覺上覺得光
沿 傳播,于是看到了水中A的 (選填“虛”或“實”)像
A1,且像A1的位置比實際物體A的位置 。
第(1)題圖
水 
空氣 
折射 
大于 
直線 
虛 
淺 
(2)如上頁圖,從水里看岸上的物體S,這束光是從 中進入_____ 中時發生 ,折射角 入射角,由于人視覺上覺得光沿
傳播,于是看到了岸上S的 (選填“虛”或“實”)像S',
且像S'的位置比實際物體S的位置 。
第(2)題圖
空氣 
水 
折射 
小于 
直線 
虛 
高 
如圖所示,射水魚發現水面上的小昆蟲后(魚眼在水面以下),從口
中快速噴出一束水柱,將小昆蟲擊落。下列圖中能表示射水魚觀察到小
昆蟲的光路是( C )
C
點撥:
  當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
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由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
時,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空氣中的角大)。
如圖所示,在平靜的湖面上方有一盞路燈,潛水員在水下E處
看到了路燈的像,圖中點 (選填“A”或“B”)是像所在的位置,
路燈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在圖中畫出水下E處
的潛水員看到路燈的光路圖。
B 
虛像 
1. 小超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幣,后退到某處時,眼睛剛好看不到
它。另一位同學慢慢往碗中倒水時,小超在該處又看到硬幣。這種現象
可以用下列哪個光路圖來解釋( C )
C
1
2
3
4
2. “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學現象,其形成原理可以用“光的直線
傳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解釋。成語“杯弓蛇影”中的
“影”是由于 形成的;“立竿見影”中的“影”是由
于 形成的;“畢業合影”中的“影”是由于
形成的。
光的反射 
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
折射 
1
2
3
4
3. 請在圖上作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第3題圖
1
2
3
4
4. 洛洛是一位游泳愛好者,當她潛入水中時(O點),看到站在游泳池邊
上陽陽(A點)變高了(B點),如圖所示。請畫出水下的洛洛(O點)看到陽陽
(A點)的光路圖,并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陽陽(A點)通過水面所成的
像(A'點)。
第4題圖
1
2
3
4
感謝聆聽(共21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類型一 凸透鏡與凹透鏡三條特殊光線
點撥:
1. 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①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
于主光軸射出;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③
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2. 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①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
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射出;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
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凹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
改變。
1. (1)如圖所示,O為凹透鏡的光心,F為焦點,請你將光路圖補充
完整。
第(1)題圖
(2)如圖,這是兩條通過凸透鏡的光線,請分別畫出它們通過凸透鏡前后
的光線。
第(2)題圖
2. 如圖所示,請畫出相應的光線。
第2題圖
3. 如圖所示,F1、F2分別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焦點,請畫出圖中光線經
透鏡折射后的完整光路。
第3題圖
類型二 根據透鏡作用完成光路圖
點撥: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除過光心的光之外的所有射向凸透鏡的
光,經凸透鏡折射后都會比原來會聚一些(靠攏主光軸或提前與主光軸
相交);從焦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后變為平行光。凹透鏡對光有發散
作用,除過光心的光之外的所有射向凹透鏡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都
會比原來發散一些(遠離主光軸或滯后與主光軸相交);射向虛焦點的
光,經凹透鏡后變為平行光。
4. 根據圖中的光路圖在長方形框中畫出適當類型的透鏡。
第4題圖
5. 在虛線框內畫出合適的透鏡。
第5題圖
6. 如圖所示,F是凸透鏡的焦點,圖中畫出了光線通過透鏡的情形,請
畫出對應的入射光線,并在虛線框內畫出適當的透鏡。
第6題圖
7. 光源S發出的兩條光線經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請在虛線框
內畫出合適的透鏡。
第7題圖
類型三 透鏡與反射面或其他透明介質組合光路圖
點撥:
  將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方法與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鏡成像
特點相聯系,找到入射光線或者折射光線、反射光線,按要求完成光
路圖。
8. 如圖,請在圖中畫出該束光經平面鏡反射再通過凸透鏡折射的光
路圖。
第8題圖
9. 如圖所示,分別畫出光線ab對應的水中的入射光線和經凹透鏡折射
后的光線。
第9題圖
10. 如圖所示,AB為遮光板,S'是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S發出
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恰好經過凸透鏡左側焦點F。請畫出光源S的
位置和光線EF的入射光線及光線EF經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第10題圖
11. 如圖所示,一透鏡剛好一半浸在水中,請作出光線通過透鏡后在空
氣和水中的折射光線的光路圖。
第11題圖
類型四 透鏡成像光路圖
點撥:
  對于凸透鏡:①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可以
確定焦點位置);②過凸透鏡光心的光傳播方向不改變(可以確定透鏡的
中心);③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時,某一點發出的光,經過透鏡折射后
均會在像點處會聚。
12. 凸透鏡成像情況如圖所示,AC是從物點A發出的一束射到凸透鏡上
的光,A'B'是AB的像,請作出AC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并標出該凸透
鏡右側的焦點F。
第12題圖
13. AB通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在圖中畫出凸透鏡及右側焦點
F的位置。
第13題圖
14. 請在圖中畫出發光點S發出的入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的
光路圖。
第14題圖
15. 如圖所示,請根據凸透鏡和焦點F的位置,畫出物體AB經過凸透鏡
成像的光路圖。
第15題圖
感謝聆聽(共19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6 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
知識點1: 實驗操作——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閱讀教材P76~P78的內容,完成探究實驗。
1. (1)在物理學中,我們把 到 的距離叫做物距,
通常用字母u表示;我們把 到 的距離叫做像距,通
常用字母v表示。
(2)如圖所示,請計算物距
u= cm;像距
v= cm。
物體 
透鏡光心 
像 
透鏡光心 
32.0 
14.0 
2.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所需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 。
(2)實驗器材放置:在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放上 、
、 ;調節燭焰、透鏡、光屏的 ,使它們的中心大
致在 ,這樣做的目的是 。
光具座 
蠟燭 
凸透
鏡 
光屏 
高度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實驗操作:使燭焰從距凸透鏡較遠處逐漸靠近透鏡,改變
(選填“物距”或“像距”),再調節 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
在光屏上成 的像為止,注意觀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隨物
距的減小而變化的,及時根據像的性質記錄數據。
物距
光屏 
最清晰 
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如右圖所示,為測量凸
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透鏡,并調節光屏位置直到在屏
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透鏡的焦距f= cm;然后他
把凸透鏡、蠟燭、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實驗時要調整凸透鏡、光屏的
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 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
使像呈現在 。
10.0 
燭焰 
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點撥:
   測量焦距時,光具座上的標尺相當于刻度尺,需要按照刻度尺讀
數要求讀出焦距大小,即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
想要快速準確地在光屏上得到放大清晰的燭焰像,接下來的操作是
。
(2)在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會向 (選
填“上”或“下”)移動;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在保持蠟燭和光屏不
動的條件下,應將凸透鏡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

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 
上 
下 
知識點2:凸透鏡成像規律
閱讀教材P78的內容,通過實驗現象,總結凸透鏡成像規律。
3. 將成像規律和像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中。
物距u與焦 距f的關系 像的情況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虛實 像的位置
u>2f 縮小 倒立 實像 異側
u=2f 等大 倒立 實像 異側
f<u<2f 放大 倒立 實像 異側
u=f 不成像
u<f 放大 正立 虛像 同側
縮小
倒立
實像
異側
等大
倒立
實像
異側
放大
倒立
實像
異側
不成像
放大
正立
虛像
同側
如圖所示,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蠟燭放在A、B、C、
D、E點,并且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F點和2F點分別是凸透鏡的焦點和
兩倍焦距處。
(1)把蠟燭放在 點時,屏上得到的實像最小。
(2)把蠟燭放在 點時,屏上得到的實像最大。
A 
D 
(3)把蠟燭放在 點時,屏上不出現像。
E 
點撥:
  根據凸透鏡焦點和焦距的定義得出凸透鏡的焦距;根據凸透鏡成
像的三種情況進行判斷: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u>f,成
倒立、放大的實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
況是凸透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一定要熟練掌握。
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照射到凸透鏡的表面上,在鏡
后5 cm遠處的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這個凸透鏡的焦
距是 cm;若一物體距該凸透鏡的距離為8 cm,則物體通過凸透鏡
成 、 的 像。
5 
倒立 
放大 
實 
1. 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5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
的光斑。若將某一物體放在此凸透鏡前20 cm處,可得到一個( A )
A. 倒立、放大的實像 B. 倒立、縮小的實像
C. 正立、放大的實像 D. 正立、放大的虛像
A
1
2
3
4
5
2. 下面是小雨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的幾個實驗步驟,其中沒
必要的是( C )
A. 用刻度尺測出像距
B. 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像
C. 用刻度尺測出凸透鏡的直徑
D. 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大致在同一高度
C
1
2
3
4
5
3.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明將燭焰放在凸透鏡前某
一位置時,恰好在凸透鏡后20 cm處的光屏上出現一個與該燭焰等大的
像,說明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當物距為30 cm時,光屏上呈現
倒立、 (選填“放大” “等大”或“縮小”)的 (選填
“虛”或“實”)像。
10 
縮小 
實 
1
2
3
4
5
4. 張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他首先調整了器材,使
光屏、凸透鏡和燭焰三者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
。他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
和e點,如下圖所示,同時調整光屏的位置,那么把燭焰放在 點,
屏上出現的像最大;如果把燭焰從a點移到d點,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選填“變大” “不變”或“變小”),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 “不變”或“變小”)。
同一高度 
使像成
在光屏中央 
d 
變大
變大 
1
2
3
4
5
5. 小明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如圖甲所示,小明將一塊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下面放上白紙
(白紙與透鏡平行),改變透鏡到白紙的距離s并測出s與對應的白紙被烤
焦的時間t,繪出如乙圖所示的圖像,可判斷該透鏡的焦距f
為 cm。
12 
1
2
3
4
5
(2)如丙所示,當把一塊焦距為15 cm的凸透鏡固定在50 cm刻度線位置,
蠟燭固定在15 cm刻度線位置時,光屏應在 (選填“Ⅰ”“Ⅱ”或
“Ⅲ”)區域內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實像。
(3)小明在實驗中將蠟燭從略大于一倍焦距處逐漸遠離凸透鏡,則像距v
與t的大致變化關系為丁圖中的 (選填字母)。

Ⅱ 
B 
1
2
3
4
5
感謝聆聽(共19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類型一 凸透鏡的三大應用
(一)照相機類型(含攝像機、監控、刷臉機)
點撥:
1. 物距在二倍焦距之外,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
機,像距在一倍與二倍焦距之間。
2. 物體靠近透鏡,則光屏遠離透鏡才能繼續接收到清晰的像,遠離過
程中,像會變大(物近像遠像變大)。
1. 如圖所示的是利用航空攝影拍攝到的美麗邢臺的七里河沿岸,如果
拍攝時所用照相機的鏡頭焦距是50 mm,則膠片到鏡頭的距離應( B )
A. 大于100 mm小于150 mm
B. 大于50 mm小于100 mm
C. 小于50 mm
D. 等于50 mm
B
第1題圖
2. 如圖所示的是學校的門禁系統,“刷臉”時人臉面對攝像頭,經系
統自動拍照、掃描,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完成身份認證進出校園。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B. “刷臉”時人臉是光源
C. 人臉經攝像頭成的是虛像
D. 攝像頭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
第2題圖
A
3. 有一款攝像設備專門用于比賽的轉播工作。它跟蹤拍攝運動員比
賽時成 (選填“正立”或“倒立”)、 (選填“放
大”或“縮小”)的實像;這種攝像機鏡頭具有自動變焦功能,要想
使被拍攝運動員的像更大一些,鏡頭應往 (選填“前伸”或
“后縮”)一些。
倒立 
縮小 
前伸 
(二)投影儀類型(含電影放映機、幻燈機)
點撥: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應用是投影儀,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
變大。
4. 右圖是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凸透鏡成的像是正立的
B. 凸透鏡成的像是放大的實像
C. 增大凸透鏡到投影片的距離h,屏幕上的像能變大
D. 擋住凸透鏡的一部分,屏幕上的像會缺失一部分
B
5.如圖所示,路引裝置將路引投射在地面上,路引裝置所成像的性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成像原理和 (選填“照相機” “投影儀”或“放大鏡”)相同,路引裝置與地面的距離越大,所成的像越___ (選填“大”或“小”)。
倒立、放大 
投影儀 
大 
第5題圖
6. 如圖,這是電影放映機原理示意圖,為了讓觀眾看到清晰的實像,
應將膠片放在距離透鏡 的位置。觀眾能從
各個方向看到畫面是因為光在銀幕上發生了 。為了讓銀幕上
的畫面變小,應使膠片到透鏡的距離變 ,同時使鏡頭到銀幕的距
離變 。
第6題圖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 
漫反射 
大 
小 
(三)放大鏡
點撥:
  當物體放在凸透鏡焦點之內時,會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
正是應用了這一原理。若想使得像變大,應該保持物體和眼睛不變,
讓凸透鏡遠離物體。
7. 為了能更清楚觀察昆蟲標本,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設計了一個昆蟲標
本觀察器,如圖所示。盒底上的昆蟲標本通過嵌在盒蓋上的凸透鏡成正
立、放大的像,從而能更清楚地進行觀察。則以下所選的凸透鏡的焦距
f與塑料盒高h合理的是( C )
A. f=5 cm, h=6 cm B. f=5 cm,h=10 cm
C. f=10 cm,h=5 cm D. f=10 cm,h=25 cm
第7題圖
C
8. 如圖所示,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郵票正立、放大的 (選填
“實”或“虛”)像。此時,要使像再變大一些,則應將放大鏡適
當 (選填“遠離”或“靠近”)郵票一些。
第8題圖
虛 
遠離 
9. 如圖所示的是用一個凸透鏡先后兩次觀察書本上的字的情景,根據
你掌握的知識判斷,圖乙成的是 (選填“虛”或“實”)像。甲圖
的物距u甲,乙圖的物距u乙,它們的大小關系是u甲 (選填“>”
“<”或“=”)u乙。
第9題圖
實 
< 
類型二 近視眼鏡與遠視眼鏡
點撥:
  近視眼成因是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通過
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矯正方法是佩戴凹
透鏡。
10. 關于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像特點及矯正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近視眼成像于視網膜前,應使用凹透鏡矯正
B. 近視眼成像于視網膜后,應使用凸透鏡矯正
C. 遠視眼成像于視網膜前,應使用凸透鏡矯正
D. 遠視眼成像于視網膜前,應使用凹透鏡矯正
A
11. 圖甲是某人看遠處物體時的光路圖,由圖可知他是 (選填
“近視”或“遠視”)眼。若他要選配眼鏡鏡片進行矯正,應選圖____ (選填“乙”或“丙”)。戴上這種眼鏡后,相當于眼鏡和晶狀體組成了
一個焦距 (選填“變小”或“變大”)的凸透鏡。
第11題圖
近視 
丙 
變大 
12. 如圖,彤彤用水凸透鏡模擬人眼的晶狀體,光屏相當于 。
當用注射器從膠膜內向外抽水,水凸透鏡的凸起程度變小,光屏上原來
清晰的像變模糊了;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 (選填“靠近”或“遠離”)水透鏡,此過程模擬的是 的成因,需要用
進行矯正。
第12題圖
視網膜
遠離
遠視眼 
凸透鏡 
13. (1)在圖甲中,燭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保持蠟燭和透鏡的
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后移動到某一位置時能成清晰的像,則甲圖的成像
情況相當于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看物體,要使甲圖的
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適當位置添加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2)如圖乙,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眼鏡,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
模糊了,將光屏向透鏡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則該
眼鏡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遠視 
凸透鏡
遠視 
感謝聆聽(共17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類型一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
點撥:
1. 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調整蠟燭、凸透鏡、光
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3. 當用一張不透明紙把透鏡上半部分遮擋住,由于通過凸透鏡會聚的
光減少,所以像會比原來變暗,但仍成完整的像。
4. 成實像時(光屏上能接收像),如果u>v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如果u<v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1.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實驗時,點燃蠟燭,使 、凸透鏡、光屏三者的 大致
在 ,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 。
燭焰 
中心 
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①讓一束光正對著凸透鏡照射,左右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一
個 ,由圖甲可知,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
測得凸透鏡的焦距f= cm。
最小、最亮的光斑 
會聚 
15.0 
(2)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②圖乙中,保持蠟燭到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左右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能
否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 ,此時凸透鏡成的像是 、_____
的 像;想要在光屏上看到燭焰的像,接下來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
。
不能 
正立
放大 
虛 
將蠟燭向左
移動至一倍焦距之外,再移動光屏 
③當蠟燭放在如圖丙所示的位置時,移動光屏,燭焰 (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 的 像;如果此時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圖丙所示的位置 (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燭焰的像,此像是 (選填“虛”或“實”)像。
能 
倒立 
放大
實 
能 
實 
2. 小鵬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圖1是他繪制的實驗示意
圖。a、b、c、d、e是主光軸上的五個點,F點和2F點分別是凸透鏡的焦
點和二倍焦距處,試回答問題。
(1)①把燭焰放在 點上,光屏上出現的像最大,此時光屏應該放
在 區域;
②把燭焰放在 點上,光屏上出現的像最??;
d 
Ⅲ 
a 
③把燭焰放在 點上,當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時,光屏距離透鏡
最遠;
④把燭焰放在 點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
像,但透過透鏡卻可以觀察到放大的像;
⑤把燭焰從c點向d點移動時,像會 (選填“遠離”或“靠近”)
凸透鏡,像會 (選填“變大”或“變小”)。
d 
e 
遠離 
變大 
(2)隨后實驗中,小鵬用發光體二極管代替蠟燭,好處是 ,
發光體二極管是“E”字形,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將是圖2中的乙,如果只
將“E”換成“R”,并在同一位置觀察,光屏上所成的像應是圖2丙中
的 (選填序號)。
成像穩定 
② 
(3)如圖3所示的是同小組同學周周實驗時的情景,此時光屏上恰好出現
一個清晰的像,此像是 、 的 像,若將蠟燭和光
屏互換位置,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選填“放大” “等
大”或“縮小”)的實像;若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透鏡移
到 cm的刻度處,光屏上也能出現這樣一個清晰的像。
(4)如圖4所示,小鵬他們所用的凸透鏡焦距為10 cm,則人眼應該在圖
中 位置且朝著相應的方向才能觀察到燭焰的像,觀察到的像應該
是圖5中的 (選填序號)。
倒立 
放大 
實 
縮小 
75 
B 
④ 
(5)當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固定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得不到像,原
因可能是(寫出2條):
① ; ②
。
(6)實驗過程中,蠟燭在不斷燃燒,逐漸變短,導致光屏中的像將
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如果用一張不透明的紙把凸透鏡
上半部分擋住, (選填“會”或“不會”)看到燭焰的完整的像,
而且像會比沒擋住時要 (選填“亮”或“暗”)一些。
燭焰、透鏡、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蠟燭位于一倍
焦距內 
上 
會 
暗 
類型二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點撥:
1. 焦點指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的點,而焦距即為焦點到
光心的距離。
2. 凸透鏡成像規律:u>2f時,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f<u<
2f時,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3. 圖甲是一幅卡通圖片,小明將凸透鏡從較遠處逐漸靠近卡通圖片的
過程中,通過凸透鏡觀察到如圖乙所示四個不同的像,則四個像出現的
先后順序是( B )
A. ③②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①②
B
4. 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
斑?,F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此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放大的像
B. 只將光屏向左移動適當距離,可以接收蠟燭的像
C. 將蠟燭移到30 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 將蠟燭移到40 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B
第4題圖
5. 如圖,圓柱形玻璃瓶內裝滿水,把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
慢慢移動的過程中,透過玻璃瓶會先看到鉛筆尖逐漸變 (選填
“長”或“短”);經過某一位置后,鉛筆尖會突然改變方向,“改變
方向”后的像為 (選填“實”或“虛”)像,再向遠處移動時,鉛
筆尖的像將變 (選填“長”或“短”)。
第5題圖
長 
實 
短 
6. 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
像(v表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u表示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該凸透鏡的
焦距為 cm;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 cm處移動到距凸透鏡30 cm處的
過程中,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0 
變小 
感謝聆聽(共23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知識網絡
第三章 光和眼睛章末復習
易錯分析
易錯分析一 光的反射定律的動態應用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鏡上發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
處,若要讓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處,則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D )
D
A. 將光屏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B. 將入射光繞入射點O順時針轉過一定角度
C. 平面鏡水平向右移動一段距離
D. 將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點撥:
  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①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在同一
平面內;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③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反射光線(角)隨入射光線(角)的變化而變化。動態分析過程中,
需了解題意中變化后的情景,再利用反射定律做出判斷。
如圖,若要讓反射光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標,下列方法可行
的是( D )
D
A. 只將平面鏡豎直向下平移一段距離
B. 只將平面鏡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離
C. 只將平面鏡繞O點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
D. 只將激光筆的入射光繞O點逆時針轉過一定角度
易錯分析二 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完成光路圖
在圖中,作出發光點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S',并作出由S點發出的一
條入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過A點的光路圖。
點撥:
  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找到光源或者
被看到物體的像。作出發光點或者物體的像點,根據反射光線反向延
長通過像點,可以由像點和經過點(或眼睛)確定反射光線所在的直線
(虛線),從而畫出反射光線,并確定反射點O,最后由發光點和反射點
畫出入射光線,從而完成光路圖。
“臥佛含丹”是肇慶星湖最奇特的天象奇觀,如圖甲所示。
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攝影師看到太陽在湖水中的像的光
路圖。
易錯分析三 光的折射現象分析
周末,小明在公園游玩時,看到池塘中漂亮的魚,下列光路圖中正
確的是( C )
C
點撥:
(1)當用眼睛看水中物體時,是物體所反射的光進入了眼睛,才看清
物體。
(2)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
折;當光從水或者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
方向偏折。
(3)從空氣中看水中的物體,看到的是變淺的虛像;從水中看空氣中
的物體,看到的是變高的虛像。
如圖所示,在不透明的杯底部畫一個黑點A,向杯中倒入適量
水,眼睛位于P點看到A點的像A'。
(1)這個像是由于光發生 形成的 (選填“虛像”或“實
像”)。
(2)請作出眼睛看到像A'的光路圖。
(3)用激光筆對準像A'照射,光 (選填“能”或“不能”)照到杯底
A點。
折射 
虛像 
能 
易錯分析四 兩種透鏡的作用
根據下面的光路圖可推斷方框內的光學元件為 (選填“凸
透鏡”或“凹透鏡”)。
凸透鏡 
點撥: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2)在分析會聚、發散現象時,需要將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
進行比較。若比原來靠近主光軸,則為會聚作用;若比原來遠離主光
軸,則為發散作用。
如圖所示,兩條平行的入射光線(或延長線)分別過凹透鏡兩
側的焦點F,分別畫出經過凹透鏡折射后的大致方向的光線。
易錯分析五 凸透鏡成像應用的動態分析
某攝影師在某次利用相機拍照時,發現被拍攝者的正面照在照片中
的比例太小,很不美觀。為增加人在照片中的比例,攝像過程應該( D )
A. 攝影師不動,被拍攝者靠近攝影師,鏡頭向后縮
B. 攝影師不動,被拍攝者遠離攝影師,鏡頭向前伸
C. 被拍攝者不動,攝影師遠離被拍攝者,鏡頭向后縮
D. 被拍攝者不動,攝影師靠近被拍攝者,鏡頭向前伸
D
點撥:
(1)照相機成倒立(上下左右均相反)、縮小的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
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2)用照相機拍照時,物體到鏡頭的距離是物距,底片上能成像,底片
到鏡頭的距離是像距。
如圖甲所示,一幅漫畫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個裝有水的圓
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畫前,驚奇地發現,透過水杯看到漫畫中的老鼠變
“胖”了,還掉頭奔向貓,如圖乙所示,則透過水杯看到的老鼠橫向放
大,該過程中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相當于一個 透鏡,此時老鼠
到玻璃杯的距離滿足 (選填“f<u<2f”“u>2f”或“u<
f”)。若將漫畫離水杯遠一些,透過水杯看到的老鼠會變“ ”(選
填“胖”或“瘦”)一些。
凸 
f<u<2f 
瘦 
A. 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平面鏡
B. 近視眼鏡的鏡片對光有會聚作用
C. 拿走近視眼鏡后,若將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就能使光屏上重
新得到清晰的像
D. 拿走近視眼鏡后,若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就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易錯分析六 近視眼與遠視眼的矯正
如圖所示,用凸透鏡模擬“眼睛的晶狀體”,光屏模擬“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為“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相當于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前后調整位置,在光屏上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拿走近視眼鏡后,光屏上不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C
點撥:
  近視眼成因: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通過
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造成近視眼。近視眼
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遠視眼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如圖,小華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把曹老師
的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光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了;接著,
她再將光屏遠離凸透鏡或將蠟燭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
透鏡,在光屏上又看到燭焰清晰的像,曹老師是 (選填“近
視眼”或“遠視眼”)。
遠離 
近視眼 
感謝聆聽(共19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2 光的反射定律
第1課時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
知識點1:認識光的反射
閱讀教材P55~P56的內容,認識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光在兩種介質分界面上 又返回原來介
質中的現象,我們能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它把光 到我們的
眼睛。
改變傳播方向 
反射 
2. 認識反射光路圖中的幾個基本概念,如右圖。介質的表面是MM',
AO是 ,OB是 ,從入射點O 引出的一條垂直
于平面鏡的直線ON叫做 ,AO與ON的夾角α是 ,OB
與ON的夾角β是 。
入射光線 
反射光線 
法線 
入射角 
反射角 
如圖所示,小紅同學能夠看到掉在地面上不發光的書。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C )
C
A. 因為人眼發出的光射到了物體上
B. 書發出的光射到了小紅的眼睛里
C. 書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紅的眼睛里
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點撥:
  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象,比如我們平時看
到的物體。若要使眼睛看見一個物體,一定是物體發出的光或者物體
反射的光進入眼睛里,這個物體不一定是光源。
下列幾種現象中,與光的反射有關的是( C )
A. 太陽光下人的影子
B. 晚上看到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
C. 中秋夜晚,如果天氣晴朗,華夏大地各處的人們都能看到皎潔的圓月
D. 小孔成像
C
知識點2:實驗操作——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閱讀教材P56~P57的內容,利用實驗器材完成探究實驗,并得出光的
反射定律。
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右圖。
(1)實驗時,將紙板 放置或 于平面鏡放置。
(2)紙板EF的作用是 。其中紙板F可前后折轉,
目的是探究 。
豎直 
垂直 
顯示光路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3)實驗結論:
①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兩側;
②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平面內;
法線 
同一 
③反射角 入射角,且反射角隨入射角變化而 ;
④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
⑤光垂直入射時,反射光線將 ,此時入射角等于
度,反射角等于 度。
等于 
變化 
可逆 
垂直反射 
0 
0 
如圖所示,小明利用激光燈、可折轉的光屏、平面鏡等器材探究光
的反射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C
A. 光屏能顯示光路,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生了鏡面反射
B. 僅增大圖中α的角度,反射光OB將靠近ON
C. 當入射光AO與NO重合時,同樣存在反射光
D. 將右側光屏向后折轉,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法線兩側”
點撥:
(1)把半面紙板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該半面紙板上看不到反射
光,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此時,反射光
依然存在。
(2)實驗過程中紙板要與平面鏡垂直。
(3)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
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一紙板豎直放置在平面鏡
上。一束光沿EO入射,并沿OF射出,如圖所示。入射角
是 ;改變光的入射方向,讓入射光靠近法線,則反射角
變 ;以NO為軸將硬紙板的右半面向后旋轉,在硬紙板上
(選填“能” “不能”)觀察到反射光,這說明了
。
∠EON 
小 
不能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
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1. 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
內,應進行的操作是( B )
A. 沿ON轉動板A
B. 沿ON轉動板B
C. 改變入射光與ON的夾角
D. 改變反射光與ON的夾角
B
第1題圖
1
2
3
4
2. 光從空氣斜射到平面鏡,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0°,則反
射角( A )
A. 等于 50° B. 等于 100°
C. 等于 80° D. 等于 40°
A
1
2
3
4
3. 如圖所示的是光的反射光路圖,入射光線是 ,反射光線
是 ,NO是 ,其中∠β是 角,它和∠α的大
小 。
第3題圖
AO 
OB 
法線 
反射 
相等 
1
2
3
4
4. 如圖甲所示,這是小靜同學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
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紙板豎立在鏡面上,硬紙板是由E、F兩塊紙板
連接起來的,其中F可繞接縫ON轉動。
次數 入射角 反射角
1 0° 0°
2 40° 40°
3 60° 60°
1
2
3
4
(1)此紙板在實驗中的作用是:①顯示光路;②幫助判定反射光線、入射
光線及法線 。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
是 。
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量角器 
(2)將右側紙板F沿ON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則在右側紙板F上 (選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根據這個現象,可以得出

(3)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如圖乙所示,當光貼著E紙板沿AO
入射時, (選填“能”或“不能”)在紙板F上看到反射光。
不能 
反射光
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不能 
1
2
3
4
(4)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的普遍規律,小靜改變入射角大小
做了三次實驗,并將測得的數據記錄在上面的表格中。根據數據得到以
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
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 反射角的大小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C. 入射角為0度時,反射角也為0度
D. 反射角減小的原因是入射角減小了
A 
1
2
3
4
感謝聆聽(共22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第2課時 平面鏡成像特點及應用
知識點1: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
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完成作圖。
1. 平面鏡成像特點從幾何角度總結:像與物關于鏡面 。所以
在平面鏡成像作圖時,需要畫物體關于鏡面的對稱圖,找到對稱點,并
用 連接(因為成虛像)。
對稱 
虛線 
如圖所示,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所成的像A'B'(保留作圖痕跡)。
點撥:
  首先要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
線與鏡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其
次掌握本題的基本作法:作出端點對應的像點,連接像點,即為物體
在平面鏡中的像。
畫出物體ABC在平面鏡中的像。
知識點2: 平面鏡成像原理
結合實驗過程及現象,思考分析并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2. 如右圖所示,燭焰上P點向四周發光,其中部分光射向平面鏡,任意
選擇其中的兩條,已畫出它們的反射光線。
(1)人眼逆著反射光線看過去(用直線延長),好像鏡子后面有一發光點
P', 進入眼睛的光線好像是P'發出的,請找出P'。(提示:平面鏡后無光
線,必須用虛線作為輔助找出P'點)
(2)連接P與P',會發現PP'連線與鏡面 ,所以P'就是P在平面鏡
中的 。
(3)由此可見,平面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
所以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 。
垂直 
虛像 
光的反射 
3. 實像和虛像的區別。
(1)實像:是實際光線相交而成的, (選填“能”或“不能”)在光
屏上呈現,例如:小孔成像。
能 
(2)虛像:不是實際光線相交而成的, (選填“能”或“不能”)
在光屏上呈現,例如:平面鏡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形
成的,實際上不存在,但由于反射光進入眼睛,所以可以看到。
不能 
如圖所示,一點光源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
請根據平面鏡成像原理,確定點光源S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點撥:
  根據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過像點,作出發光點的像點S',再根據平面
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發光點S的位置,補出入
射光線。
小紅在某商場買鞋,她選了一雙新鞋在垂直的試鞋鏡前試
穿,如圖所示,畫出小紅的眼睛A看到新鞋B的光路圖。
知識點3:球面鏡
閱讀教材P63~P64的內容,認識球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完成下
列填空。
4. (1)如右圖所示的凸面鏡:當光射到球面的 (選填“內”或
“外”)表面發生了反射,它對光有 作用。
(2)如右圖所示的凹面鏡:當光射到球面的 (選填“內”或“外”)
表面發生了反射,它對光有 作用。
外 
發散 
內 
會聚 
關于平面鏡、凸面鏡和凹面鏡說法正確的是( B )
A. 三種面鏡中只有平面鏡可以成像
B. 通過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反射的光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汽車的后視鏡和街頭路口的交通鏡都是凹面鏡,能起到擴大視野的
作用
D. 汽車前燈的反光裝置(反光罩)相當于凸面鏡,通過它可以反射出接近
于平行的光
B
點撥:
(1)面鏡成像的原理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通過面鏡反射的光都遵守光的
反射定律。
(2)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應用:車的后視鏡、道路拐彎處的交通
鏡等,用凸面鏡可以擴大視野。
(3)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鏡會會聚于焦點;從凹
面鏡焦點發出的光經凹面鏡反射后平行射出。應用:太陽灶、燈罩、
手電筒反射面等。
1905年,英國車手多蘿西萊維發明了汽車后視鏡,以便于觀
察后方來車。目前,較多學生乘坐校車,校車兩側的后視鏡用的是
(選填“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物體通過該光學元
件成正立的 (選填“實像”或“虛像”)。該光學元件的成像原
理是光的 。

面鏡 
虛像 
反射 
1. 下列事例中屬于防止平面鏡成像的是( D )
A. 舞蹈演員,用平面鏡觀察和矯正自己的姿勢
B. 家庭裝修常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野空間
C. 牙醫借助平面鏡看清牙齒的背面
D. 夜間行駛時,車內的燈必須關閉
D
1
2
3
4
2. 如圖甲所示,小明利用易拉罐制作了一個取火凹面鏡,利用它能將
火柴點燃,是因為凹面鏡對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
用;如圖乙所示的汽車后視鏡與凹面鏡對光的作用 (選填“相
同”或“不同”)。
第2題圖
會聚 
不同 
1
2
3
4
3. 如圖所示,AB表示鏡前的物體,請作出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A'B'。
第3題圖
1
2
3
4
4. 如圖甲,牙醫借助平面鏡觀察牙齒的背面,請在圖乙中畫出能反映
此過程的光路圖。
1
2
3
4
感謝聆聽(共21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2 光的反射定律
第2課時 光的反射定律應用
知識點1:光的反射作圖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圖。
1. 從數學的角度來看法線,它與分界面 (作圖時要畫出垂直符
號);同時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 ;最后它是一
條輔助線,必須畫成 。
垂直 
角平分線 
虛線 
根據圖中給出的入射光線,畫出對應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及
其大小。
點撥:
  在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時,注意一些技巧: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法線垂直于反射面、法線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
線;求反射角的大小,注意用平面幾何角度關系。
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水平面成30°角,要使反射光線豎直
照射到礦井中,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度數。
知識點2:光的反射分類
閱讀教材P57的內容,認識光反射的兩種類型。
2. (1)從反射光的角度認識:
發生鏡面反射時,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反射光仍然是 ;
發生漫反射時,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反射光是向著 。
平行 
各個方向 
(3)從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角度認識:
鏡面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 (均選填“遵
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遵循 
遵循 
(2)從反射面的角度認識:
  鏡面反射的反射面 ; 漫反射的反射面 (均選填
“光滑”或“粗糙”)。
光滑 
粗糙 
雨后晴朗的夜晚,為了不踩到地上的積水,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B )
A. 迎著月光走,地上發暗的是水,是光在水面發生了漫反射
B. 迎著月光走,地上發亮的是水,是光在水面發生了鏡面反射
C. 背著月光走,地上發暗的是水,是光在水面發生了漫反射
D. 背著月光走,地上發亮的是水,是光在水面發生了鏡面反射
B
點撥:
  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
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這種
反射是漫反射。人感覺物體的亮暗,關鍵是進入眼睛的光的多少,進
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覺亮,進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覺暗。
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給我們描寫一幅
初夏的美景,如圖所示。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蜻蜓,是由于光照到蜻
蜓上發生了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這種反射 (選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 
遵循 
知識點3:光反射的應用與影響
閱讀教材P58的內容,了解光反射與人類生活、科技的關系。
3. 紅寶石激光器利用光的多次 ,形成激光束;人造衛星利用
光的 在遙遠的太空探測地面的河流和森林;光纖利用光的
傳輸信息等。
4. 陽光射到玻璃幕墻上,反射光會使人感到刺眼,是因為玻璃幕墻上
很 ,從而產生了 反射。陽光射到水泥墻面上,反射后
不會使人感到刺眼,是因為光產生了 反射。
反射 
反射 
反射
光滑 
鏡面 
漫 
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反
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判斷液面高低的,如圖所示,一束光與液面
的夾角為40°,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B
A. 此時反射角的大小是50°
B. 該裝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C. 液面下降時,光電屏上光斑S右移
D. 當液面升高時,入射角會隨之減小
點撥: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在同一平面內,反
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據液面上升或下降,判斷出反射點和反射光的變化,從而分析出
反射到光電轉換接收器的光點與液面變化的關系。
光纖通訊中光在玻璃纖維中的傳播情況是光每次由內層玻璃
芯射向外包層的分界面時,均要發生反射,從而使光在不斷地反射中沿
內層玻璃芯向遠處傳播,如圖所示。當增大入射光線AB的入射角時,下
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D
A. CD光線的入射角將增大
B. D點將要向右側移動
C. BCD的夾角將變大
D. 信息傳輸的時間將變長
1. 光污染是當代社會四大污染之一,下列現象中會造成光污染的是( D )
A. 晚上學習時用護眼燈
B. 用塑料薄膜建造溫室大棚
C. 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上貼防曬膜
D. 在十字路口的大型建筑物上面,大面積安裝玻璃幕墻
D
1
2
3
4
5
2. 若要使圖中的反射光線射中墻上偏下的目標,在激光筆不動的情況
下,可將平面鏡( D )
A. 水平向右移動 B. 水平向左移動
C. 豎直向上移動 D. 豎直向下移動
第2題圖
D
1
2
3
4
5
3. 在圖中作出L光路反射現象的平面鏡(保留作圖痕跡)。
第3題圖
1
2
3
4
5
4. 在圖中根據反射光線a、b畫出點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第4題圖
1
2
3
4
5
5. 如圖所示,一束光與鏡面成30°角射到平面鏡上,反射角大小
是 ,若將鏡面沿逆時針方向轉過10°,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的夾角是 。人迎著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
他方向卻看不到反射光,這是由于光發生了 (選填“鏡面”或
“漫”)反射。
60° 
100° 
鏡面 
1
2
3
4
5
感謝聆聽(共22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
知識點1:眼睛是怎樣看見物的
閱讀教材P80的內容,了解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1. 眼睛看到物體的過程: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
作用相當于一個 ,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 上,形
成物體的像,這是一個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
的 (選填“實”或“虛”)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受到光的刺激
產生信號,視神經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我們就看到了物體。
2. 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 ,改變 從而獲得
不同距離的物體的清晰像。
凸透鏡 
視網膜 
縮小 
實 
彎曲程度 
焦距 
人眼是一個高度精密的光學系統,下列圍繞人眼的討論,不正確的
是( B )
B
A. 物體無論多遠或多近,都能在視網膜上成像
B. 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 角膜和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D.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
點撥:
  人眼相當于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
透鏡,正常人的眼睛通過改變晶狀體的厚度可以使不同距離的物體成
像在視網膜上。
“方寸天地納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盡觀廣袤世界。下列
能夠解釋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A )
A
知識點2: 近視眼與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閱讀教材P80~P81的內容,了解近視眼與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并完成以下填空。
3. 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狀體太 ,折光能力太 ,因此來
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 ,到達視網膜時已經是一個模糊
的光斑了,因此矯正的辦法是佩戴 鏡,讓光進入人眼之前
先 (選填“會聚”或“發散”)一些。
厚 
強 
前方 
凹透 
發散 
4. 遠視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狀體太 ,折光能力太 ,因此來
自近處景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 ,在視網膜上形成的也是一個模
糊的光斑,因此矯正的辦法佩戴 鏡,讓光進入人眼之前先
(選填“會聚”或“發散”)一些。
薄 
弱 
后方 
凸透 
會聚
眼睛是人的心靈之窗,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個人面向未
來、適應工作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基礎。2024年全國愛眼日主題:關
注普遍的眼健康。青少年近視防控刻不容緩,人類視覺健康防護任重道
遠。右圖是一位同學眼球成像的示意圖,他的視力問題及矯正視力應佩
戴的透鏡類型是( D )
D
A. 遠視眼,凸透鏡 B. 遠視眼,凹透鏡
C. 近視眼,凸透鏡 D. 近視眼,凹透鏡
點撥:
  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折光能力增強,像成在視網膜的前
方,應佩戴發散透鏡,即凹透鏡進行矯正。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眼睛,探究遠視眼的視力矯正方
法。燒瓶中的有色液體相當于玻璃體,燒瓶左側的凸透鏡相當于晶狀
體,右側內壁相當于視網膜。下列光路圖能正確說明遠視眼矯正原理的
是( D )
D
知識點3:顯微鏡與望遠鏡
閱讀教材P82~P85的內容,了解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并完成以
下填空。
5. 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能成 、 的實像的原理制成
的,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暗盒中的感光膠片相當
于 。
6. 顯微鏡和望遠鏡主要是由 和 兩組透鏡組成。
倒立 
縮小 
凸透鏡 
光屏 
目鏡 
物鏡 
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分別相當于( A )
A. 投影儀和放大鏡 B. 投影儀和照相機
C. 照相機和投影儀 D. 放大鏡和照相機
A
點撥:
  顯微鏡主要由物鏡和目鏡組成,物鏡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實像,
目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如圖所示,小明把焦距長的凸透鏡放在前面,焦距短的凸透
鏡放在后面,正在模擬 (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的使
用,其中物鏡的作用相當于 (選填“照相機”或“投影
儀”)。
望遠鏡 
照相機 
1. 右圖是小明戴上眼鏡前、后觀察到的遠處帆船的情形,下列相關說
法正確的是( D )
A. 小明眼睛的晶狀體變薄,焦距變長
B. 小明佩戴的眼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C. 戴眼鏡前帆船成像在視網膜的后方
D. 戴眼鏡后視網膜上可成倒立的實像
D
1
2
3
4
5
6
7
2. 下列四幅示意圖中,表示近視眼成像原因及其矯正方法的是( C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C
1
2
3
4
5
6
7
3. 有一種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鏡,靠近被觀
測物體的叫做物鏡。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縮小的實
像,它相當于( C )
A. 幻燈機 B. 放大鏡
C. 照相機 D. 投影儀
C
1
2
3
4
5
6
7
4. 小亮的爺爺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視眼,在甲、乙兩示意圖中,
圖 是爸爸眼睛的成像示意圖,爸爸應佩戴鏡片為 (選填
“丙”或“丁”)的眼鏡來矯正視力。爺爺想看書,小亮應拿 (選
填 “A”或“B”)眼鏡給他。
第4題圖
乙 
丙 
A 
1
2
3
4
5
6
7
5. 我們的眼睛是高級的照相機,眼球的結構圖如圖所示。其中
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它會自動 (選填“增大”或“減小”)其厚度;當光線變強時,瞳孔會自動變 ;如果經常長時間看手機等近處物體,會使晶狀體變厚,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的
方,形成 ,應該佩戴 鏡來矯正。
第5題圖
晶狀體
減小 
小 
前 
近視眼 
凹透 
1
2
3
4
5
6
7
6. 近視者佩戴的“眼鏡”屬于 透鏡,它對光有 作用,
若該鏡片的中心厚度為0.05 m,則此鏡片的邊緣厚度 (選填
“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
凹 
發散 
大于 
1
2
3
4
5
6
7
7. 【跨學科實踐】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鏡”(向水透鏡里注水時,水
透鏡的焦距將變小)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當他把自己的近視眼鏡給
水透鏡“戴上”時,如圖所示,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為了能
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B )
①將光屏靠近“水透鏡”
②將光屏遠離“水透鏡”
B
③對“水透鏡”注水
④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靠近“水透鏡”
A. ①和③都行 B. ②和③都行
C. ①和④都行 D. ②和④都行
1
2
3
4
5
6
7
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西| 台江县| 沂源县| 万安县| 广水市| 余庆县| 桂林市| 泊头市| 长泰县| 什邡市| 海原县| 同心县| 会理县| 名山县| 牟定县| 曲松县| 兴业县| 长泰县| 曲周县| 肥乡县| 马山县| 芜湖县| 尉犁县| 利川市| 鹿泉市| 邵阳市| 连南| 永春县| 文山县| 张家口市| 石泉县| 中阳县| 仪征市| 太康县| 凌云县| 项城市| 通河县| 云林县| 镇原县| 文登市|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