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1) 習題課件 (共7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1) 習題課件 (共7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6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
2
知識網絡
易錯分析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章末復習
易錯分析一 單位換算過程規范表達
下列單位換算中,換算過程和結果都正確的是( A )
A. 3.5 m=3.5×100 cm=350 cm
B. 45 mm=45 mm×10-3 m=4.5×10-2 m
C. 6.3×102 cm=630×103 m=630 000 m
D. 67 dm=67 m×=6.7 m
A
點撥:
  進行單位間的換算時,根據不同單位間的具體關系,利用數學上
的運算即可。首先明確換算的兩個單位之間的進制,換算時,保持原
單位數據大小不變,再乘以兩個單位的進制即可,需注意換算后的單
位需要寫在進制后面。
下列表達式是某班四位同學在學習“長度與時間單位換算”
時的演算過程記錄,其中正確的是( B )
A. 2.5 km=2.5 km×104 cm=2.5×104 cm
B. 3.0×106 cm=3.0×106×10-2 m=3.0×104 m
C. 30 min=30 min×60=1 800 s
D. 2 h=2×60=120 min
B
易錯分析二 刻度尺的分度值的理解
甲、乙兩人用兩把刻度尺,分別測同一物體的長度,甲測得的結果
是6.50 dm,乙測得的結果是0.648 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A. 兩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
B. 兩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0.01 dm
C. 兩人結果中必定有一個是錯誤的
D. 甲讀數比乙準確
點撥:
  長度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于測量結果的最后一位
均為估計值,所以由測量結果我們就可以看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
值,分度值小的說明精確度高。
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一本書的長度時所記錄的數據為19.37
cm,那么他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準確值
為 cm,估計值為 mm。
0.1 cm 
19.3 
0.7 
易錯分析三 長度測量數據的分析
在測量過程中,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還有差異,這個差異叫做 。小明用一刻度尺對某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測量值分別是41.3 cm、41.4 cm、44.4 cm、41.4 cm,其中錯誤的數據是 cm,此物
體的長度應記作 cm。
誤差
44.4 
41.4 
點撥:
  在實驗中,減小誤差的有效途徑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在求平
均值時,要先對所有數據進行判斷,把錯誤數據刪除,再進行平
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數字與原始數據保持一致,最后一位利用四
舍五入處理。
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同一本物理書的寬度,五次測量結
果分別為18.50 cm、18.52 cm、18.49 cm、18.05 cm、18.51 cm,則該
物理書的寬度應該記為( A )
A. 18.51 cm B. 18.505 cm
C. 18.41 cm D. 18.414 cm
A
易錯分析四 利用量筒測量的誤差分析
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先用仰視讀得液體體積為35毫升,倒出
一部分液體后用俯視讀得液體體積為15毫升,則倒出的液體體積( A )
A
A. 大于20毫升 B. 小于20毫升
C. 等于20毫升 D. 無法確定
點撥:
  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量筒要放平,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
相平;如果仰視液面,讀數比實際偏小,若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偏
大。根據量筒的讀數與實際值的關系來判斷實際測量值。
因礦石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燒杯,按如圖
所示的方法來測量礦石的體積。步驟③中量筒剩余水的體積
是 mL,礦石的體積是 cm3。小芳的測量方法測得礦石的
體積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 “偏小”或“一樣大”),原因是 。
130 
70 
偏大 
礦石取出時帶出了一部分水 
感謝聆聽(共18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
知識點1:長度的“間接”測量
閱讀教材P16“活動1”的內容,熟悉長度的“間接”測量。
1. 為了測出一張紙的厚度,可以先取同樣的紙n張,用刻度尺測出總厚
度為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 (用字母表達)。這種測量方法叫做 法。
2. 用圓規截取一小段線段長度為L0,然后在曲線上進行度量,共有n個
這樣的線段長度,則曲線的長度為 (用字母表達)。這種測量方法
叫做 法。
 
累積
nL0 
以直代曲 
3. 用硬幣緊貼著曲線,從一端滾動到另一端,記下滾動的圈數為n,再
測出硬幣的圓周長為L0,則曲線的長度為 (用字母表達)。這種測
量方法叫做 法。如果測出圓的直徑為d,則曲線的長度表達式
為 。
nL0 
滾輪 
nπd 
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長度的測量不正確的是( B )
`
B
A. 圖甲中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N,再乘以車
輪的周長L
B. 圖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出紀念幣的直徑為2.0 cm
C. 圖丙中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再除以紙的張數,可以得出一張紙
的厚度
D. 圖丁中把金屬絲密繞在鉛筆上N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則金屬
絲直徑d=
點撥:
  被測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測量,則測多個相同物理量的總
和,再除以個數求待測量,該測量方法為“累積法”。在實際操作
過程中,每個微小的待測部分要求“緊密”,比如測量紙的厚度要
壓緊;測量金屬絲直徑,每圈之間要緊密纏繞。
把金屬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和
圈數,可得細金屬絲的直徑,與此實驗方法相同的是( C )
A. 用一根無彈性的棉線和地圖上鐵路曲線重合來測量鐵路線長度
B. 測出一步長度,然后用步子丈量出操場的長度
C. 用刻度尺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再除以總張數,得出一張紙的厚度
D. 先測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再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計算自行車通過
的路程
C
4. 對于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可以用
測算出來;對于形狀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可以用 或 來測量。
5. 教材P17圖1-3-3中的量筒,量程是 ,分度值是 ;
教材P17圖1-3-4中的量杯,量程是 ,分度值是______ 。
刻度尺
量筒 
量杯 
0~100 mL 
1 mL
0~100 mL 
5 mL 
知識點2:測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閱讀教材P17“活動2”的內容,了解量筒和量杯。
下列四個選項中能測出塑料空盒體積的是( A )
A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①③
點撥:
(1)用排水法測量物體體積時,如果物體的密度小于水,常采用懸掛密
度大于水的重物的方法進行測量。
(2)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體的凹液面最底端相平,俯視會使讀
數偏大,仰視會使讀數偏小。
如圖所示,欣欣利用方鐵塊、細線和量筒測量不規則泡沫塊
的體積,則泡沫塊的體積為 cm3。若在完成②時,欣欣俯視讀
數,其余操作規范,這會使得泡沫塊體積的測量值 (選填“偏
大” “偏小”或“不受影響”)。
20 
偏小 
知識點3: 身上的“尺”和“表”
閱讀教材P17~P18“活動3”的內容,熟悉常見的長度和時間。
6. 如下圖,請你估算一個中學生:
一拃的長度大約是 cm;一步的長度大約是 cm;
一庹的長度大約是 cm;身高大約是 cm。
20 
50 
150 
160 
7. 請你用秒表測出1 min內你的脈搏跳動次數大約是 次,則脈搏
每跳一次的時間 s。
略 
略 
正確估測物理量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八年級男生小明同學對
與自己身體相關的物理量進行了估測,下列估測合理的是( D )
A. 走一步的距離大約是50 dm
B. 健康人的脈搏,1 s跳動75次
C. 身體的高度大約是160 dm
D. 手指甲寬度約為1 cm
D
點撥:
  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培養的重
要能力之一。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
進行簡單的計算,有的需要進行單位的換算。
人身上有許多“尺”可以幫助我們估測物體長度,我們可以
將其作為標尺。如圖所示,小麗用手估測八年級下冊物理課本寬度,課
本寬度約為( C )
C
A. 30 cm
B. 25 mm
C. 18 cm
D. 18 dm
1. 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C )
C
1
2
3
4
2. 一本無皮書共300頁,用刻度尺測得它的總厚度9.0 mm,則一張紙的
厚度約為( B )
A. 0.015 mm B. 0.060 mm
C. 0.030 mm D. 6.0×103 mm
B
1
2
3
4
3. 如圖所示,量筒的量程是 mL,分度值是 mL,物體的
體積是 cm3。
第3題圖
0~50 
2 
24 
1
2
3
4
4. 如圖所示,利用 法來測量銅絲的直徑,測得20圈銅絲線圈
的長度為 cm,則銅絲的直徑為 mm。
累積 
1.60 
0.8 
第4題圖
1
2
3
4
感謝聆聽(共20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類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
點撥:
1. 刻度尺選用時應選擇合適的,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2.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刻度尺要沿著被測物體放,與被測
的一邊平行;尺的刻度線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物體的一端
要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
1. 圖中用(厚)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做法正確的是( C )
C
2. 立定跳遠是很多地方中考體考的必考項目,男生2.50 m為滿分,女
生2.02 m為滿分。同學們在練習立定跳遠時,需要選擇一種使用方便
安全、測量準確的工具來記錄成績,下列刻度尺最合適的是( A )
A. 量程為50 m,分度值為1 cm的皮卷尺
B. 量程為50 cm,分度值為0.5 cm的三角板
C. 量程為1 m,分度值為0.1 cm的木尺
D. 量程為2 m,分度值為0.1 cm的鋼卷尺
A
3. 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要求中錯誤的是( A )
A. 測量時,如果剛好是整數,可以不用估讀
B. 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也能用于測量長度
C. 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刻度尺
D. 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在數字后注明單位
A
4. 如圖甲所示的是小明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度時的做法,你認為
錯誤之處是 ;有些刻度尺有刻
度的一側會逐漸向邊緣變薄,從側面看上去的形狀如圖乙所示,請從正
確使用刻度尺的角度來談談這樣做的好處是 。
沒有將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 
使刻度線更貼近被測物體
類型二 刻度尺的讀數
點撥:
1. 刻度尺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記錄數據的倒數第
二位所對應長度單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2. 測量結果由準確值和估計值組成,一定要帶單位。
5. 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中,使用了更先進的VAR(視頻助理裁判)技
術,其實質是使用視頻回放技術幫助主裁判做出正確判罰。如圖所示,
在傳球的一瞬間,皮球疑似出界,最終在VAR的介入下可以看到皮球與
底線仍有1.88 mm重合,判定為球未出界。根據長度測量的知識推測
VAR裁判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B )
A. 1 mm B. 0.1 mm
C. 0.01 mm D. 0.08 mm
B
第5題圖
6. 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得物體A的長度為( B )
A. 2.4 cm B. 2.40 cm
C. 2.8 cm D. 2.80 cm
第6題圖
B
7. 小明利用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時,得到了以下五個數據:13.54
cm、13.53 cm、13.25 cm、13.55 cm、13.53 c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
A.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mm
B. 第三個數據是錯誤的
C. 本次測量的結果是13.48 cm
D.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為了減小誤差
C
8. 在“測量物體長度”的實驗中,小方、小利、小剛三個人測量八年
級物理課本的長度時,小方測得的結果是2.601 dm,小利測得的結果是
2.602 dm,小剛測得的結果是2.60 dm。他們測量和記錄時都沒有錯誤,則小方、小利測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 ,小利、小剛測得
結果不同的原因是 。
估計值不同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9. 小明練習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第9題圖
(1)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為 cm,其中估計值是 cm。
(2)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四次讀數分別是25.98
cm、26.00 cm、26.02 cm、26.42 cm。其中錯誤的數據
是 cm,該物理課本的長度應為 cm。小明進行多次
測量的目的是 。
1.90 
0.00 
26.42 
26.00 
減小誤差 
(3)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屬材料制成的,且這種金屬材料受溫度變化很明
顯,若在嚴冬季節用它測量物體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 (選填
“偏大” “偏小”或“不變”)。
偏大 
類型三 長度測量的應用
點撥:
1. 對于一些特殊的長度測量,通常采取以直代曲法、累計法、滾輪法
等測量方法。
2. 被測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測量,則測多個相同物理量的總和,
再除以個數求待測量。
10. 如圖,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一個圓柱體的直徑,其中測量方法正
確的是( D )
D
11. 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測多算少”的方法,圖中
緊密排繞細銅絲20圈,銅絲線圈的長度為 cm,細銅絲的直徑
為 cm;若在將細銅絲纏繞在粗細均勻的鉛筆上時,沒有緊密排
列,則測出的細銅絲的直徑將 (選填“偏大” “偏小”或“不
變”)。
第11題圖
4.00 
0.20 
偏大 
12. 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張紙的厚度。書的總厚度
為 cm,書最后一頁的頁碼是500,則一張紙的厚度
為 mm。
第12題圖
1.00 
0.04 
13. 大西高鐵大同到太原段通車后,運行時間
縮至2小時左右。小明想利用如圖所示的地圖
(比例為1∶x)和一些器材測出大同到太原鐵路線
的實際長度。請你幫助他完成這次測量。
第13題圖
(1)所需的器材: 。
棉線、刻度尺、記號筆 
(2)簡述測量方法:

(測量的物理量用符號表
示)。
(3)大同到太原鐵路線的實際長度s= (用已知和所測物理量符號表
示)。
讓棉線與地圖鐵路線完全重合,用記號筆在大同
和太原兩個位置做好標記,然后將棉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棉線兩個
標記間的長度為L,利用比例計算出實際長度 
Lx 
感謝聆聽(共21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第2課時 刻度尺讀數與時間測量
知識點1:刻度尺讀數
請你利用手中的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度和寬度,并將結
果填入教材P12表格中,練習正確使用刻度尺,并學會正確讀數。
1. 讀數時要認清 值,測量結果= 值+ 值,
還要注明 。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 。
分度 
準確 
估計 
單位 
下一位 
如圖所示,用量程為20 m的卷尺甲和量程為20 cm的直尺乙分別
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甲的測量結果是 ,乙的測量結果是 ,兩把尺子的測量結果不同的原因是 。
點撥: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
記錄數據的倒數第二位所對應長度單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記錄的測
量結果應該由準確值和估計值組成。
3.3 cm 
3.30cm
 
分度值不同
某同學正確測量出某物體的長度是38.89 cm,則他所使用的
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數據的準確值和估計值分別是( D )
A. 1 mm,38.89 cm,0.09 cm
B. 1 cm,38.8 cm,0.09 cm
C. 1 cm,38.0 cm,0.89 cm
D. 1 mm,38.8 cm,0.09 cm
D
知識點2:測量誤差的處理
閱讀教材P12~P13的內容,了解如何處理測量數據。
2. 誤差。
(1) 與 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2)為了減小誤差,應該選用 ,采用
。利用 的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3)誤差 避免,錯誤是 (均選填“可以”或“不可
以”)避免的。
測量值 
真實值 
更精確的測量工具 
更科學的測
量方法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不可以 
可以 
3. 活動2中,通過圖表分析,這個班的學生身高較多集中在 cm
至 cm范圍內;身高為159~170(不含) cm的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
百分率為 。
165 
168 
68.3% 
若某同學用同一刻度尺先后四次測得一鉛筆的長度分別為18.4 cm、
18.3 cm、18.6 cm和18.5 cm,則該鉛筆的長度最接近于( C )
A. 18.45 cm B. 18.4 cm
C. 18.5 cm D. 18.450 cm
點撥: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物體長度時,平均值要保留到與測量數值位數
一樣,這樣處理數據更接近物體長度真實值。
C
用刻度尺測某課本的長度時需要多次測量,多次測量的目的
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四次讀數分別是
26.14 cm、26.10 cm、26.12 cm、26.42 cm,其中錯誤的數據
是 ,該課本的長度應為 。
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26.42 cm 
26.12 cm 
知識點3:時間單位換算及時間的估算
閱讀教材P13的內容,了解時間的基本單位及其換算。
4.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比這個
單位大的單位有 、 ,比它小的單位有 、 、
等。
5.1 h= min= s;
1 s=   min=   h;
1 s= ms= ns。
秒  
s 
時 
分 
毫秒 
微秒 
納秒 
60 
3 600 
 
 
1 000 
10° 
完成下列填空。
(1)1.5 min= s 。
(2)8 640 s= min= h。
(3)一節課的時間為0.75 。
(4)跑100米的時間為11.8 。
90 
144 
2.4 
h 
s 
點撥:
  要對生活中常見事件所經歷的時間有個大致的了解,在物理知識
的實際應用中,估測的運用是廣泛的,因此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
量應該有清楚的認識。
下列各個過程中經歷的時間最接近1秒的是( A )
A. 人心臟跳動一次 B. 人眼睛迅速一眨
C. 人正常呼吸一次 D. 人打一個哈欠
A
6. 測量時間常用的工具有 。
秒表、鐘表、電子表等 
知識點4: 實驗操作——用表測量時間
仔細觀察并認識秒表,學會用秒表測量教材P14表格中的時間,并將
數據填入表格中。
7. 觀察右圖秒表的刻度盤,小表盤的短指針
為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 ;大表盤
的長指針為秒針,走一圈的時間是 ,
大表盤的分度值是 s。
秒表的讀數方法:先看小表盤,此時短指針位于 min
到 min之間,并且指向該分鐘內的 (選填“前”或“后”)
30秒內,所以長指針顯示時間為 s,則此時秒表的讀數為 s。
15 min 
30 s 
0.1 
2 
3 
前 
6 
126 
如下圖所示,秒表的讀數分別為 s、 s。
336 
92.3 
點撥:
  秒表讀數一定先看小圈讀數,記錄“分鐘”,再看結合小圈指針
有無過此分鐘內的一半(沒有過一半,則秒針處于前30秒內),再記錄大圈讀數。
如圖甲所示,秒表的讀數為 。王芳同學早上從家中
上學的時間如圖乙所示,到校的時間如圖丙所示,則她上學所用的時間
是 min,合 s。
275 s 
20 
1 200  
1. 下列關于誤差和錯誤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測量中的誤差和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B. 測量中的誤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規則而引起的
C. 測量中的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
D. 采取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D
1
2
3
4
5
2.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睂? s時間的長短,小翔
同學描述正確的是( B )
A. 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讀書,1 s時間能讀50個字左右
B. 健康人的脈搏,1 s時間跳動1.2次左右
C. 人們呼、吸氣5次所用的時間通常是1 s
D. 有人說1 s就是一眨眼的時間
B
1
2
3
4
5
3. 如圖甲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按照正確視線測出該物體
的長度是 cm。圖乙中秒表的讀數為 s。
4. 某次長度測量得到的數據是1.732 m,則準確值是 m,估計
值是 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
3.15 
228.7  
1.73 
0.002 
0.01 
1
2
3
4
5
5. 在測量過程中, 之間還有差異,這個差異叫做
誤差。用一刻度尺對某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測量值分別是
36.3 cm、36.4 cm、39.4 cm、36.2 cm,其中錯誤的數據是 ,此物體的長度應記作 m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測量值與真實值 
39.4cm
363 
1 
1
2
3
4
5
感謝聆聽(共21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1.4 嘗試科學探究
知識點 探究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閱讀教材P20~P23的內容,熟悉科學探究的步驟,并完成實驗。
1. 提出問題: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擺動快慢)由什么因素決定?
基于 和 提出問題是進行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2. 猜想與假設: 、 、 等。
猜想不是胡猜亂想,它是以 和 為基礎作出的一
種試探性解釋。
觀察 
實驗 
擺線長度 
擺動角度 
擺球輕重 
自己的經驗 
知識 
3. 設計實驗與制定方案:
(1)所需器材:細線、同樣大小但輕重不同的小球(銅球和鋁球)、 、
。
(2)對鐘擺進行簡化,用細線懸掛小球代替。
(3)如何測量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
。
刻度尺
秒表 
測出單擺來回擺動多次(如30次)的
時間,再計算出來回擺動1次的時間 
(4)探究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球輕重的關系,需要控制
一定,只改變 ,觀察擺球擺動快慢;
探究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線長短的關系,需要控制
一定,只改變 ,觀察擺球擺動快慢;
探究擺的擺動快慢與擺角大小的關系,需要控制
一定,只改變 ,觀察擺球擺動快慢;
以上這種科學探究方法叫做 。
擺線長度和擺動角度
擺球輕重 
擺動角度和擺球輕重
 
擺線長短 
擺球輕重和擺線長度
擺動角度 
控制變量法 
4. 獲取與處理信息:將實驗數據填入教材P22表格中。
5. 分析與論證: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球輕重(材料)和擺角大小
(選填“有關”或“無關”),只與懸線 有關;懸線越長,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 (選填“越長”或“越短”)。
6. 評估與反思:探究過程是否恰當,探究得到的結果是否合理,探究
過程中是否出現新的問題等,都需要進行交流、評估與反思。
無關
長度 
越長 
小明和小亮同學在探究“影響擺球擺動時間的因素”的實驗時,實
驗器材有:質量已知且大小不同的鐵球各一個、鐵架臺。
實驗次數 擺線長度/m 擺球質量/kg 擺動幅度/cm 連續擺動次數 擺動時間/s
1 1.0 0.1 10 30 60
2 1.0 0.2 10 30 60
3 1.0 0.1 20 30 60
4 0.5 0.2 10 30 42
5 0.5 0.2 20 30 42
(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 和 。
刻度尺 
秒表 
(2)兩人相互合作實驗并記錄數據如表。分析比較第1次和第2次實驗,
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擺動時間與擺球的質量 (選填“有關”
或“無關”)。
無關 
實驗次數 擺線長度/m 擺球質量/kg 擺動幅度/cm 連續擺動次數 擺動時間/s
1 1.0 0.1 10 30 60
2 1.0 0.2 10 30 60
3 1.0 0.1 20 30 60
4 0.5 0.2 10 30 42
5 0.5 0.2 20 30 42
(3)分析比較第 次和第 次實驗,可得出的初步結論:當擺球的
質量和 相同時,擺動時間與擺線的長度 (選填
“有關”或“無關”)。
2 
4 
擺動幅度 
有關 
(4)本次實驗運用的探究方法叫做 。
控制變量法 
實驗次數 擺線長度/m 擺球質量/kg 擺動幅度/cm 連續擺動次數 擺動時間/s
1 1.0 0.1 10 30 60
2 1.0 0.2 10 30 60
3 1.0 0.1 20 30 60
4 0.5 0.2 10 30 42
5 0.5 0.2 20 30 42
點撥:
  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在初中物理實驗中非常重要,其中心思想就是
只改變一個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變(相同),要探究與什么因素的關
系,就改變什么因素,其他因素相同。
課間活動時,男女同學分組進行籃球投籃比賽,小明發現男、
女組的籃球落地后都會反彈,但反彈的高度卻不同。如果籃球由靜止開
始下落,反彈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物理研究小組的同學們對這個
問題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不同猜想。于是,小組同學們用兩只充氣的
#7(標準男子)、#6(標準女子)籃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質地板上
進行了實驗。通過實驗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你參與到研究小
組中,一起完成下列各題。
實驗次數 球的型號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彈高度
1 #7 120 木質 80
2 #7 120 水泥 90
3 #7 150 水泥 110
4 #6 120 木質 80
(1)小華同學根據自己的猜想,選擇第2次和第3次實驗的數據進行分析,
說明小華的猜想是: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 有關。從數據
看籃球反彈的高度與該因素 (選填“有關”或“無關”)。
下落高度 
有關 
(2)小剛同學的猜想是: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籃球的型號有關。為了驗
證這個猜想,他應該選擇第 次和第 次實驗的數據進行分析。
最終的結論是:籃球反彈的高度與籃球的型號 (選填“有關”
或“無關”)。
1 
4 
無關 
實驗次數 球的型號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彈高度
1 #7 120 木質 80
2 #7 120 水泥 90
3 #7 150 水泥 110
4 #6 120 木質 80
(3)在前面兩個結論的基礎上,經經同學選擇第2次和第4次的實驗數據來
分析,并得出“籃球反彈的高度與地面的材料有關”的結論,他的這個
結論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4)他們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錯誤 
控制變量法 
實驗次數 球的型號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彈高度
1 #7 120 木質 80
2 #7 120 水泥 90
3 #7 150 水泥 110
4 #6 120 木質 80
1. 同學們在練習擲實心球。小明發現每次雖然用最大的力量擲實心
球,可是實心球拋出距離并不一樣,小明猜想可能是實心球脫離手時的
方向不相同導致的,請對以上現象提出一個具有探究價值和易于探究的
科學問題( D )
D
A. 投實心球時拋出點與落地間的水平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
B. 投實心球時拋出點與落地間的水平距離與初速度是否有關?
C. 做拋物運動的物體拋出點與落地間的水平距離與力的大小是否有關?
D. 做拋物運動的物體拋出點與落地間的水平距離與拋出角度是否有關?
1
2
3
2. 用細線系上小球做成一個擺,讓它擺動15次,記錄所需的時t,則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為 。某人認為,隨著擺球擺動次數
越多,就擺動得越慢。為此小明在單擺擺動時,記錄其前10次擺
動和后10次擺動所需時間t1和t2,則支持此人觀點的實驗結果是:
關系式 成立。
 
t1<t2 
1
2
3
3. 小明同學想探究影響鉛球擲得遠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圖所示,
他以一支彈簧玩具手槍為實驗器材進行了探究。
1
2
3
(1)手槍固定在某一高度,用同一顆子彈從槍口射出,以下是五次實驗數
據記錄:
槍管與水平面的夾角θ 15° 30° 45° 60° 75°
子彈落點到槍口的水平距離s/m 7.5 10.1 10.9 9.2 5.3
槍管與水平面的夾角θ 15° 30° 45° 60° 75°
子彈落點到槍口的水平距離s/m 7.5 10.1 10.9 9.2 5.3
根據實驗數據可以推測,小明探究的問題是:在相同條件下,子彈的射
程可能和 有關。
槍管與水平面的夾角θ 
1
2
3
(2)分析數據,進一步得出結論:在相同條件下,槍管與水平面的夾角
在 度(請填寫具體數值)左右時,子彈射程最遠。小明由此推想:
相同條件下,鉛球以這一角度擲出,擲得最遠。
45 
1
2
3
槍管與水平面的夾角θ 15° 30° 45° 60° 75°
子彈落點到槍口的水平距離s/m 7.5 10.1 10.9 9.2 5.3
(3)小紅同學認為,以上“探究子彈射程與水平夾角θ”的實驗方案還能
再完善,可以進一步獲得更準確的結論。你認為小明的方案還能做的改
進是 。
彈簧被壓縮相同長度,保持球射出槍口的速度相同 
1
2
3
槍管與水平面的夾角θ 15° 30° 45° 60° 75°
子彈落點到槍口的水平距離s/m 7.5 10.1 10.9 9.2 5.3
感謝聆聽(共22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1.1 神奇的物理學
知識點1:身邊的物理現象
閱讀教材P2~P3的內容,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知道物理學研
究的內容。
1. 2023年2月2日上午,北京天空出現“幻日”奇觀,,,屬于
現象,是由于太陽光發生 而形成的。
2. 物理學是研究聲、 、 、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
和 的一門科學。
光 
偏折 
光 
熱 
物質結構 
3. 你還能舉出哪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
日食;未見其人,先聞其
聲;燒開水,壺嘴冒白氣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物理現象的是( D )
D
A. 騎自行車遇到障礙時剎車,自行車就慢下來了
B. 發生日全食時,太陽不見了
C. 在寒冷的冬天,使用電熱毯睡覺更暖和
D. 樹長高了
點撥:
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體現了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如圖,汽車身上有很多物理現象,比如輪胎上有花紋屬
于 現象,鳴笛提示行人屬于 現象,排氣尾管很燙屬
于 (均選填“聲”“光”“熱”“力”或“電”)現象。
力 
聲 
熱 
知識點2:物理學與社會發展
閱讀教材P3~P6的內容,認識物理學的發展進程,了解物理學對社會
發展的貢獻。
4.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人類發展歷史上的輝煌成就,英國哲學家培
根曾說:“這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狀況……變
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能比這三種發明,
對人類事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三種東西”是指四大發明中
的 、 、 。
5. 人類文明和社會的發展經歷了17~18世紀的“ 時代”、19
世紀的“ 時代”和20世紀以來“智能化、信息化的
新時代”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
印刷術 
指南針 
火藥 
蒸汽 
電氣 
高科技 
6. 查閱互聯網或相關資料,請你簡述一下我國近幾年神舟系列飛船的
發展史: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
成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進入天宮二號。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
號載人飛船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2021
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
航天員送入太空。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
功,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并在軌駐留6個月。2022
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將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
送入太空,并與神舟十四號乘組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勝利會師。








。
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2023年10月26日,
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
中心點火發射。并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2024年4月
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
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
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 
英國物理學家 經長達10年的科學探索,發現了電磁感應
現象,開辟了電氣化時代。根據該現象,人們制成了 (選填
“電動機”或“發電機”)。
點撥
  物理學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物理學的發展極大地
豐富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革命,促進
了物質生產的繁榮與人類文明的進步。
法拉第 
發電機 
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日臻成熟。2022年11月30日早上,神舟
十五號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天宮”勝
利會師。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
任務和交接工作。在失重狀態下的空間站里,下列現象不可能出現的是
( C )
A. 光有反射現象 B. 宇航員可以不借助設備直接交流
C. 手不能拿住筆寫字 D. 拋出的物體能保持勻速前進
C
知識點3:物理學習方法
閱讀教材P6~P8的內容,了解國內外偉大物理學家對物理學作出的卓
越貢獻,并初步認識物理課程的核心素養。
7. 近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是 (選填“牛頓”或“伽利略”)開
創的,他通過觀察和 發現了鐘擺的等時性原理等一系列重要的
規律和結論, 在繼承伽利略等前輩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運用
歸納和數學分析的方法,總結出物體運動的定律,發現了 。
伽利略 
實驗 
牛頓 
萬有引力定律
8. 我國老一輩物理學家,如
(至少列舉5位),在科學研究崗位上鞠躬盡瘁,為我國社會
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9. 和 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規
律的重要途徑。
錢學森、鄧稼先、任新民、郭永懷、
趙忠堯等  
觀察 
實驗 
物理學的發展是建立在一代代物理學家的鉆研與探索之上的,許多
物理學家作出了杰出貢獻。下列物理學家中,提出相對論的是 ( A )
A
A. 愛因斯坦 B. 伽利略
C. 牛頓 D. 楊振寧
點撥:
學習物理學,既離不開觀察和實驗,也離不開理性思考。要經歷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還要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
當一位科學家通過實驗宣稱在某領域獲得一項重要發現時,
判斷這一發現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D )
A. 該科學家是否為這一領域的權威
B. 該領域其他科學家的意見
C. 該實驗報告撰寫的詳細程度
D. 他人能否重復其實驗并得到相同的結果
D
1.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許多奇妙的物理現象。我們主要通過下面的
哪個選項會發現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問題( A )
A. 觀察和實驗 B. 動手和學習
C. 模仿和動手 D. 學習和觀察
A
1
2
3
4
5
6
7
2. 下列關于物理學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要想學好物理,只要把知識點都記下來就足夠了
B. 遇到疑難問題時,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直接搜索答案
C. 實驗時不必自己動手,認真看別人做,記住實驗結論即可
D. 對物理現象,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并通過實驗來探究其奧妙
D
1
2
3
4
5
6
7
3.17~18世紀,生產的需要和力學、熱學的發展,促進了蒸汽機的研制
和改進,解決了機械的動力問題。人類從此由手工業生產走向大規模的
機器生產,交通運輸業也發生了根本變革,人類社會進入了( B )
A. “電氣時代” B. “蒸汽時代”
C. “信息化時代” D. “智能化時代”
B
1
2
3
4
5
6
7
4. 物理學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在物理學漫長的發展
歷程中,不少前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有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
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從而獲得諾貝爾
物理學獎。他是( D )
A. 霍金 B. 李政道
C. 丁肇中 D. 楊振寧
D
1
2
3
4
5
6
7
5. 他是山東平陰人,電子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雷達
工程專業的主要創始人,中國電子學界中最早進行信息論在雷達和通信
中應用的研究者。一生勇攀科技高峰、嘔心瀝血為國防現代化建設,為
中國雷達工程領域培養人才。他是( D )
D
A. 趙忠堯 B. 錢學森 C. 鄧稼先 D. 畢德顯
1
2
3
4
5
6
7
6. 物理學發展過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科學家: 告訴我
們 和 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
規律的重要途徑; 告訴我們 是物理學的“語
言”; 告訴我們豐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思考也是十分重
要的。
伽利略 
觀察 
實驗 
牛頓 
物理概念 
愛因斯坦 
1
2
3
4
5
6
7
7. 目前東莞市地鐵1號線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導致東莞市
區部分路段實施了交通管制,以致目前交通較為擁擠,政府部門也建議
廣大市民“減少私家車出行,盡量公共交通出行”,請你從物理的角度
談談該“建議”還有哪些好處?
政府部門建議廣大市民“減少私家車出行,盡量公共交通出行”,
這樣能緩解交通壓力,減少機動車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
從而改善空氣質量,同時還減小了由于機器的轟鳴聲和鳴笛聲造成
的噪聲污染。
1
2
3
4
5
6
7
感謝聆聽(共18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1
2
課堂導學
隨堂檢測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第1課時 長度單位及刻度尺
知識點1:長度單位及其換算
閱讀教材P9~P10的內容,了解長度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根據經驗,熟悉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
1.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為 。實際測
量中,為了使用方便,還規定了其他單位,從大到小依次為
(符號: )、 (符號: )、 (符號: )、 ______ (符號: )、 (符號: )、 (符號:
)等。
2.1 km= m 1 m = dm 1 m= cm
1 m= mm 1 m= μm 1 m= nm
米 
m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納米 
nm 
1 000 
10 
100 
1 000 
106 
109 
下列記錄結果中,哪一個數據的單位應該是厘米( D )
A. 八年級物理課本的厚度約為9
B. 教室高約為30
C. 小明的身高為1.68
D. 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18
D
點撥:
  首先需要對生活常識有一定的了解,再結合所學知識,對生活中
常見物體的長度進行估測。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要記住每個單位之
間的換算關系,可利用數學相關計算(科學記數法)完成。
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適當的單位或數字。
(1)鉛筆芯直徑約為1 = m。
(2)指甲寬度約為1 = m。
(3)“一拃”約為18 = m。
(4)成年人走兩步的距離約1.5 。
(5)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約為9×10-8m= nm= mm
= cm。
mm 
10-3 
cm 
10-2 
cm 
0.18 
m 
90 
9×10- 5
9×10-6 
知識點2:認識刻度尺
拿出準備好的學生用刻度尺,并閱讀教材 P10~P11,認識生活中常
見的測量長度的工具。
3. 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它的量程是指尺上
和 之間的差。它的分度值是指
的距離表示的測量值。
4. 仔細觀察你準備好的刻度尺,找到零刻度線的位置,并記錄它的單
位是 、量程是 、分度值是 。
5. 生活中常見的刻度尺有 、 、 等。
刻度尺 
最小值 
最大值 
尺上相鄰兩條刻度線之間 
略 
略 
略 
三角板 
卷尺 
皮尺 
測量工具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要根據測量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測量
工具。小杰要測量教室黑板的寬度,下列刻度尺最合適的是( C )
C
A. 鋼尺 B. 三角板 C. 鋼卷尺 D. 游標卡尺
點撥:
  刻度尺的種類很多,根據不同的測量要求選擇不同量程和分度值
的刻度尺,以滿足不同需要。選用合適的測量工具是我們需掌握的基
本技能,而使用刻度尺測量前一定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這樣才
能保證測量的準確性。
測量你的身高時,最好選用( C )
A. 分度值是毫米的直尺 B. 分度值是厘米的3 m軟尺
C. 分度值是毫米的2 m直尺 D. 分度值是毫米的2 m卷尺
C
知識點3:實驗操作——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閱讀教材P11~P12的內容,完成實驗,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6.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放:刻度尺要 被測量的物體并與被測量的一邊 ,零刻
度線要對準 。
看:視線要 刻度線(垂直于尺面)。
緊靠 
平行 
被測量物體的一端 
正對 
8. 對測量結果,既要記錄 ,又要記錄 ,還要注
明 。
準確值 
估計值 
單位 
7. 如果零刻度線磨損或模糊不清了,怎么辦?

選另一個整數刻度值作為測量的起點。
下列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B )
A B C D
B
點撥: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刻度尺要沿著被測物體放,與被
測的一邊平行;尺的刻度線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物體的一
端要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
某同學在測一支鉛筆的長度時,將刻度尺按下圖放置,其讀
數時的視線如圖所示,則圖中的錯誤是:
(1) 。
(2) 。
零刻度線未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 
讀數時,視線未正對刻度 
1. 下列四位同學的計算過程,正確的是( D )
A. 7.2 mm=7.2 mm×10-3=7.2×103 m
B. 15 m=1.5×106=1.5×107 μm
C. 2.5 km=2.5 km×104 cm=2.5×104 cm
D. 3.0×106 cm=3.0×106×10-2 m=3.0×104 m
D
1
2
3
4
5
6
7
2. 下列估測,比較合理的是( C )
A. 課桌的高度約為1.5 m
B. 中學生的鞋長約為60 mm
C. 某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 cm
D. 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30 dm
3. 為教室窗戶配塊玻璃窗,測量玻璃長度時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應為
( A )
A. 1 mm B. 1 cm C. 1 dm D. 1 m
C
A
1
2
3
4
5
6
7
4. 在測量木塊長度時,分別使用如圖所示的兩把刻度尺,則下列分析
正確的是( C )
A. 兩把尺子測量的結果相同
B. 甲分度值大,測量結果更精確
C. 乙分度值小,測量結果更精確
D. 甲分度值大,測量的誤差更小
第4題圖
C
1
2
3
4
5
6
7
5. 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寬,他的測量方法如圖所示,
圖中A是他讀數時眼睛的位置,請指出這位同學測量中的三個錯誤。
第5題圖
(1) 。
(2) 。
(3) 。
刻度尺沒有沿著被測長度放 
刻度線沒有緊貼被測長度 
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1
2
3
4
5
6
7
6. 小明褲子吊牌上標注的型號是“(L號)175/80A”。在國家標準
GB/T1335中規定,褲子型號斜線前后的數字分別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
腰圍,斜線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征,則該同學的身高為
17.5 ,腰圍的數據是80 (均填長度單位)。
7. 據《環球科學》報道:斯坦福大學科研機構書寫出了世上最小的字
母,它僅有0.3 nm,研究人員在銅片表面使用量子電波形成干涉圖案,
編碼出字母“S”和“U”,則0.3 nm= μm= m。
dm 
cm 
3×10-4 
3×10-10 
1
2
3
4
5
6
7
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邑县| 富源县| 崇阳县| 清原| 彩票| 霍城县| 云南省| 上高县| 印江| 屏南县| 永福县| 天镇县| 宁津县| 沁源县| 三门县| 广饶县| 从化市| 云浮市| 红原县| 通江县| 南溪县| 廉江市| 云霄县| 柳河县| 神木县| 祁东县| 河间市| 五台县| 青河县| 南阳市| 中阳县| 罗田县| 淳化县| 三江| 西乌| 绵阳市| 天门市| 来安县| 麻阳| 永胜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