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習題課件(共7份打包)滬科版八年級(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習題課件(共7份打包)滬科版八年級(2024)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第三節 神奇的“眼睛”
第1課時 我們是如何看見物體的 視力的矯正
1. 核心素養·物理觀念 人眼看物體,當物距變化時,眼睛的睫狀體會改變晶狀體的彎曲程度,使物體的像總能落在視網膜上。當晶狀體變得最______時,眼睛能看清最遠點; 當晶狀體變得最______時,眼睛能看清最近點。
2.來自物體的光線經過晶狀體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 B.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實像 D.所成的像相對于物體是正立的
1
眼睛的視物原理


D
3. 下列圖片中模擬了人眼球成像的是(   )
C
2
視力的矯正
4. 小明同學到醫院檢查視力時左眼看到視力表的情形如圖所示,這只眼睛存在的視力問題是____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應利用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來矯正。
近視眼

5. 如圖所示的是小明戴上眼鏡前和戴上眼鏡后觀察到遠處帆船的情形,則小明的視力存在的問題以及所戴眼鏡的鏡片類型是(   )
A.遠視眼 凸透鏡
B.近視眼 凹透鏡
C.遠視眼 凹透鏡
D.近視眼 凸透鏡
B
6.如圖所示,甲、乙是同一人的兩幅照片,乙圖中他拿的眼鏡 (   )
A.屬于凸透鏡,可用于矯正近視眼
B.屬于凸透鏡,可用于矯正遠視眼
C.屬于凹透鏡,可用于矯正遠視眼
D.屬于凹透鏡,可用于矯正近視眼
B
7. 創新考法·透鏡焦度 老花鏡是______透鏡,它的度數等于它的焦距(用米作單位)的倒數乘100。小明拿著爺爺的老花眼鏡,測得其焦距為25 cm,則小明爺爺的眼鏡的度數為_________。

400度
8. 用一組焦距不同的凸透鏡、一個平行光光源、一個裝有牛奶和水的混合物的燒瓶制作的眼睛模型來研究視力矯正的方法,在下面橫線上完成填空。
(1)模型中的凸透鏡相當于人眼的__________,燒瓶后壁相當于人眼的__________。
(2)圖____(選填“甲”“乙”或“丙”)是遠視眼模型,應當用___(選填“凹”或“凸”)透鏡進行矯正。
晶狀體
視網膜


9. 如圖所示,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把蔡老師的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光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了;接著,她將光屏靠近凸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蔡老師是近視眼,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B.蔡老師是遠視眼,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C.蔡老師是近視眼,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D.蔡老師是遠視眼,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B
10. 如圖所示的是遠視眼的成因光路圖。請在虛線框內畫出矯正視力的透鏡。
11. 人的眼睛是一種“神奇的照相機”,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1)人眼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眼睛與普通照相機的不同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眼睛觀察物體的最佳距離為25 cm。某人視力正常,當他用平面鏡仔細觀察自己的臉部時,應當把鏡子拿到離眼睛__________處時最為合適。
倒立
縮小

焦距改變而像距不變
12.5 cm
12.核心素養·科學探究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透明橡膠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形狀可改變的“水透鏡”,并利用水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如圖所示。
(1)如圖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此時向“水透鏡”中注水,光屏上的像變模糊,當將光屏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光屏上的像重新變清晰,說明“注水”會使“水透鏡”的焦距變____(選填“長”或“短”)。
(2)蠟燭、光屏和“水透鏡”的位置如圖乙所示,保持蠟燭、光屏的位置不動,僅僅移動“水透鏡”,發現只能在光屏上成一次像。若此時______(選填“吸”或“注”)水,則接下來不管如何移動“水透鏡”,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3)小組成員利用上述器材模擬遠視眼的成因和糾正問題,則光屏相當于眼睛中的____________。將“水透鏡”固定在40 cm刻度線處,其焦距與(2)中相同,則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范圍是
___________。放好蠟燭以后,調節光屏的位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改變“水透鏡”的凸凹程度模擬遠視眼的成像效果。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則除了可以在“水透鏡”旁邊加一個______(選填“凹”或“凸”)透鏡,還可以向______(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光屏。
視網膜
0~20 cm

右(共16張PPT)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第二節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 創新考法·物理小制作如圖所示的是小明在學習透鏡時利用卡紙、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和半透明膜制作的照相機模型,當用照相機模型觀看遠處的景物時,會在半透明膜上看見一個_____、_____的像;當用照相機模型從遠處看向近處時,應____外(選填“里”或“外”)抽動紙筒。有些同學用相同材料制作出的照相機模型觀察遠處的景物時,發現無論怎么拉動紙筒,都不能在半透明膜上看到清晰的像,請寫出一個可能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倒立
縮小

紙筒的長度小于焦距(合理即可)
2. 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的環境應該________(選填“較暗”或“較亮”)一些。蠟燭燒短后,光屏上燭焰的像將向__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要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向______(選填“上”或“下”)調節燭焰的位置。
較暗


3. 如圖所示,將發光二極管組成的紅旗圖案放在凸透鏡前面,該圖案到凸透鏡的距離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則紅旗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可能是下圖中的(   )
B
4. 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在距凸透鏡20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把一個物體放在此凸透鏡前50 cm處,則可以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B
5. 王亞平曾說:“面對浩瀚宇宙,其實我們都是學生。”時隔八年,王亞平再次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太空授課。王亞平用一個簡單圓環做成了一個特殊的大水球,如圖甲所示,接著往大水球中央添加了一個氣泡,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水球中形成了王亞平一正一反兩個像(如圖乙所示)。加入氣泡后的水球結構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水球中所形成的倒立的像是完整的
B.投影儀成像與我們看到的水球中成的倒立的像的原理相同
C.圖丙中間部分相當于兩個凹透鏡
D.水球所成的倒立的像是實像,正立的像是虛像
B
6.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 物體在凸透鏡前20 cm處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將物體向凸透鏡移近10 cm后,得到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等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條件不足,無法判定
C
7. 如圖所示的是“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裝置,此時在光屏上恰好得到縮小、倒立的實像。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實像,則下列操作中可行的是(   )
A.蠟燭左移,光屏右移 B.蠟燭右移,光屏右移
C.蠟燭左移,光屏左移 D.蠟燭右移,光屏左移
B
8.有一物體從距凸透鏡1.5倍焦距處沿主光軸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當物距減小到原來的 時,適當地移動光屏,則在屏上(   )
A.得到比物體大的虛像
B.得到比物體大的實像
C.得到比物體小的實像
D.不能得到像
D
9. 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當燭焰離凸透鏡14cm時成放大的實像,當燭焰離凸透鏡8cm 時成放大的虛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 cm
C.10 cm D.16 cm
C
10. 如圖所示,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圖中未標出),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a點,調節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縮小、倒立的像;將蠟燭從a點移到b點后,再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變小,則(   )
A.凸透鏡位于a點的左側
B.凸透鏡位于b點的右側
C.蠟燭在a點時,像距大于2倍焦距
D.蠟燭在b點時,像距大于2倍焦距
A
11. 核心素養·科學探究 如圖所示的是某物理實驗小組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燭焰的像,則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光屏、凸透鏡和燭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
C.蠟燭在凸透鏡的2倍焦距處
D.蠟燭在凸透鏡的焦點上
C
(2)如果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當凸透鏡到蠟燭的距離為15 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________的實像。
(3)當光屏上出現蠟燭清晰的像時,如果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我們觀察光屏時,將會在光屏上看到____(填字母)。
A.燭焰像的下半部分
B.燭焰像的上半部分
C.燭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變暗
D.燭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變
放大
C
12.創新考法·創新實驗【2023·大連】某小組同學要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室中可供選擇的器材有:由發光二極管組成的F和T形光源、凸透鏡、光具座、光屏等。
(1)他們選擇了F形光源進行實驗,與T形光源相比,F形光源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形光源不對稱,便于比較像與物是否左右相反
(2)將光源、凸透鏡和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點亮光源,移動光屏,光屏上承接到不完整的像,如圖所示,這是因為他們遺漏了一個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的成像特點時,改變物距做了三次實驗。與做一次實驗相比較,做三次實驗的優點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調節光源、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使探究結論
具有普遍性 (共16張PPT)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章末復習
一、凸透鏡與凹透鏡
1. 透鏡
分類:透鏡有兩類,中間比邊緣厚的叫作__________,中間比邊緣薄的叫作__________。
(1)光心O:透鏡的________,凡是經過這一點的光,其傳播方向________。
(2)主光軸:通過兩個____________的直線叫作透鏡的主光軸。
凸透鏡
凹透鏡
中心
不變
球面球心
2. 透鏡對光的作用
作用:凸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注意:會聚作用是指使光線的發散程度減小,不是光線一定會聚(相交);發散作用是指使光線的發散程度增加,光線不一定不會聚。
會聚
發散
3. 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焦點 (F):________于主光軸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________于主光軸上的某一點,這一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變成發散光線,其______________也相交于主光軸上的一點,這一點叫作凹透鏡的焦點。
焦距 ( f ):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離。
平行
會聚
反向延長線
焦點
光心
三條特殊光線:平行過焦點,過焦點平行,過光心不變。
光線 平行于主光軸 通過焦點 過光心
折 射 后 凸 透 鏡 通過焦點 與主光軸平行
方向不變
凹 透 鏡 反向延長線 經過虛焦點 與主光軸平行
方向不變
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時,調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現________、________的清晰的______像。
(2)當物體位于2倍焦距點時,調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現________、________的清晰的______像。
(3)當物體位于1倍焦距以外,2倍焦距以內時,調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現________、________的清晰的______像。
(4)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焦點以內時,在光屏上_____(選填“能”或“不能”)得到物體的像,透過凸透鏡可以看到物體成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倒立
縮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不能
正立
放大

三、神奇的“眼睛”
1. 構造:人眼的主要構造是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等。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
_______,視網膜相當于_______。
2. 視物原理:外界物體射來的光,通過瞳孔再由角膜及晶狀體折射,會聚在視網膜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再通過視神經將這種信號傳給大腦,人就看到了物體。
3. 人眼調焦:當我們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變______(選填“薄”或“厚”),________(選填“增強”或“減弱”)對光的折射,使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當我們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變_____(選填“薄”或“厚”),________(選填“增強”或“減弱”)對光的折射,使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

透鏡
光屏

增強

減弱
4. 視力的矯正
(1)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的________,通過配戴__________制成的眼鏡來矯正。
(2)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的________,通過配戴__________制成的眼鏡來矯正。
前方
凹透鏡 
后方
凸透鏡
5. 透鏡的應用
(1)放大鏡:放大鏡是一個凸透鏡,將放大鏡放在物體與眼睛之間,適當調整距離,可以觀察到物體______、________的虛像。
(2)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鏡頭在底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
(3)投影儀、幻燈機:物體經過投影儀成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
(4)顯微鏡:顯微鏡的物鏡成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目鏡成________、________的虛像。
(5)望遠鏡:望遠鏡的物鏡成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目鏡成________、________的虛像。
正立
放大
倒立
縮小
倒立
放大
倒立
放大
正立
放大
倒立
縮小
正立
放大
1. 凸透鏡與凹透鏡
凸透鏡 凹透鏡
形狀 中間厚,邊緣薄 中間薄,邊緣厚
對光的作用 會聚作用 發散作用
焦點 兩個實焦點 兩個虛焦點
典型 光路
實際 應用 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遠視眼鏡 近視眼鏡
2.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光路圖 物距u、像距v 成像特點 應用
u______2f, ffu______ f _______、 _______  虛像 放大鏡
注意: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________,像_________
>
倒立
縮小
>
倒立
放大
<
正立
放大
越大
越大
3. 近視眼與遠視眼
正常眼 近視眼 遠視眼
對光線 的作用 近處、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上 對光線折射本領大,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 對光線折射本領小,近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后
矯正 方法 — 配戴凹透鏡 制成的眼鏡 配戴凸透鏡
制成的眼鏡
正常眼 近視眼 遠視眼
外形
焦距 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厚薄,自動調節焦距 比正常眼的焦距短 比正常眼的焦距長
1.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老人看報紙時戴的老花鏡是凸透鏡。(   )
(2)經過透鏡光心的光線的方向不改變。(   )
(3)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凸透鏡的焦點。(   )
(4)凸透鏡兩個焦點之間的距離叫焦距。(   )
(5)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
(6)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越小,像距也越小。(   )
(7)凸透鏡成像時,放大和縮小像的分界點是一倍焦距處。(  )
(8)用放大鏡看課本上的字,看到的字一定是放大的。(   )


×
×


×
×
2. 透鏡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凹透鏡
B.望遠鏡的物鏡將遠處的物體成縮小的像,其口徑越大越好
C.投影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
D.用放大鏡看地圖時,不可能看到縮小的像
B
3. 如圖所示,MN是凸透鏡的主光軸,P、Q、S是主光軸上的三個位置,把一物體放在P處,像成在Q處;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物體放在Q處,此時像成在S處。那么凸透鏡的位置在(   )
A. P的左邊 B. PQ之間
C. QS之間 D. S的右邊
A(共16張PPT)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第一節 凸透鏡與凹透鏡
1.透鏡按形狀可分為_____透鏡和_____透鏡。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是_____透鏡,中央較薄、邊緣較厚的是_____透鏡。
2. 現有六種光學元件的截面圖,可分為兩類透鏡,一類為凸透鏡,如圖中的__________;另一類為凹透鏡,如圖中的_________。
1
透鏡的分類




A、C、D
B、E、F
3. 核心素養·物理觀念關于凸透鏡和凹透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透鏡的一面凸起,一面凹進,則一定是凸透鏡
B.透鏡的一面凸起,一面凹進,則一定是凹透鏡
C.透鏡的兩個表面,一面是平面,一面凸起,則一定是凸透鏡
D.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一定是凸透鏡
C
2
透鏡對光的作用
4. 透鏡是利用光的折射規律制成的,如圖所示,對光有會聚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對光有發散作用的有__________。
b、c、e
a、d
5. 如圖所示的是微型手電筒所用的小燈泡,小燈泡前端的A部分相當于____________,對光有________作用。
凸透鏡
會聚
6. 傳統文化《淮南萬畢術》中有關于冰透鏡的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如圖所示,用冰透鏡取火應用了(   )
A.凸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
B.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
C.凹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
D.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
B
3
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7. _____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凸透鏡有____個焦點。如圖所示,某同學把凸透鏡正對著一束平行太陽光,在桌面上得到一個亮點,并用直尺進行了測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cm。
平行

13.2
8. 跨學科實踐·物理學與日常生活要使小燈泡發出的光線經過某透鏡后變成平行光線,則應該把小燈泡放在(   )
A.凸透鏡前的任意位置處
B.凸透鏡前光軸上的極遠處
C.凸透鏡的焦點上
D.凸透鏡的光軸上
C
9. 凸透鏡的三條特殊的光線:通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____
_____;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__________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__________主光軸。
10. 舞臺上用的一種追光燈,是由透鏡和光源組成的。若想產生平行光,則應選用_____透鏡,光源應放在透鏡的_______處。
11. 如圖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cm。
不改

會聚于6
平行于

焦點
13.0
12. 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透鏡)時的情形如圖所示,其中屬于經過凹透鏡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B
13. 如圖所示,當用眼睛通過凸透鏡去觀察鏡子時,光束似乎是從M處發散開來的,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
A.0.5 m B.0.3 m
C.0.2 m D.0.1 m
D
14. 如圖所示,點光源S位于凸透鏡一側。在圖中畫出點光源S發出的兩條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15. 如圖所示,平面鏡垂直于凸透鏡主光軸且在凸透鏡左側焦點上,請完成光路圖。
16. 如圖所示,請畫出入射光線經過凹透鏡后的出射光線。
17. 核心素養·科學探究某物理學習小組選擇如圖1所示的四個透鏡進行探究實驗,其中A、B和C、D是兩組形狀相同的凸透鏡,它們分別由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圖1         圖2
(1)為了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凸透鏡球形表面的彎曲程度的關系,小組同學應選擇圖1 中的____和____(均填字母)兩個凸透鏡做實驗。器材確定后,小組同學讓一束與主光軸平行的光分別經過兩個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處,如圖2的甲、乙所示。比較兩次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出結論:凸透鏡表面越凸,凸透鏡的焦距越______。
(2)如果選擇A、B兩個凸透鏡,他們可以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________的關系。
(3)在這次探究活動中,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A
C

材料
控制變量法(共14張PPT)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一、填空題(每空3分,共24分)
1. 把一個透明且均勻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其中為凸透鏡的是_______________,為凹透鏡的是_____。
a、c、d、e
b
2. 核心素養·物理觀念 如圖所示,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其下方20 cm 處的白紙上呈現出一個較小的光斑。這個現象提示我們,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將該凸透鏡向紙面再靠近一小段距離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小,則可以判斷該凸透鏡的焦距一定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cm。
會聚
小于
3. 跨學科實踐·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小明用手機拍照,發現手機鏡頭過于靠近拍攝對象時無法正常對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時像成在感光器(相當于光屏)______(選填“前”或“后”)方。小明發現將______透鏡緊靠在手機鏡頭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從而理解了手機微距鏡頭的工作原理。
4. 王老師需要摘下眼鏡才能看清遠處來的是哪位同學,他患的是____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需要配戴_________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來矯正。


遠視眼
凸透鏡
二、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5. 小亮在重陽節送給奶奶一個臺式放大鏡。放大鏡的焦距為25 cm,奶奶正確使用這個放大鏡看書時(   )
A.書與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應等于25 cm
B.書與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應小于25 cm
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
B
6.使用下列光學器材時,能使物體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是 (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幻燈機 D.平面鏡
7. 小紅同學利用爺爺不用了的老花眼鏡的一片鏡片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則她肯定不能得到(   )
A.放大的實像 B.倒立的虛像
C.倒立的實像 D.放大的虛像
A
B
8. 張寧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并用此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當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0cm
B.圖乙中燭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機的成像的特點與圖乙中所成像的特點相同
D.將蠟燭遠離凸透鏡,保持凸透鏡、光屏的位置不變,燭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B
9. 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這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圖中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2 cm。
②圖中的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特點相同。
③把蠟燭適當左移,凸透鏡保持不動,向左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④把蠟燭移至45 cm刻度線處,凸透鏡保持不動,向右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10. 如圖所示的是愛動腦筋的小明用手機和透鏡自制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上的畫面放大并投射到白墻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手機到透鏡的距離應大于透鏡的2倍焦距
B.墻上呈現的是手機畫面的正立、放大的虛像
C.制作簡易投影儀的透鏡可以用來制作老花眼鏡鏡片
D.要使墻上的像變大,應增大手機與透鏡之間的距離
C
三、作圖題(第12小題6分,第13小題6分,共12分)
11. 如圖所示,畫出對應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12. 如圖所示,OA是光源S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反射光線OA經過凸透鏡的焦點F。請作出OA的入射光線和經凸透鏡折射后的折射光線。
四、實驗題(每空4分,共28分)
13. 如圖所示,某小組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
(1)如圖甲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并將蠟燭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調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
光屏中央
(2)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部分觀測情況記錄在下列表中:
①凸透鏡的焦距f=_____cm。
②當物距u=20 cm時,像距v=______cm。
③當物距u=10 cm時,像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1 60 20 倒立、縮小、實像
2 30 30 倒立、等大、實像
3 20
4 10
15
60
正立
放大
虛像
(3)如圖乙所示的是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制作水球時呈現的情景。假設她稍向后遠離水球,則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將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變小(共15張PPT)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第三節 神奇的“眼睛”
第2課時 透鏡的應用
1. 放大鏡是_________。在使用放大鏡時,必須把被觀察的物體放在______________,才能看到_____立、放大的_____像。
2. 在鑒定文物時,常用放大鏡觀察文物的細微部分,這時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文物上有兩條裂紋,其夾角是5°,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應該將放大鏡離裂紋_______。已知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是6,則看到的文物上兩條裂紋的夾角是_____度。
1
放大鏡和照相機
凸透鏡
1倍焦距以內


正立、放大的虛像
遠一些
5
3. 如圖所示的是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的成像情況,下列器材中利用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鏡 B.電影放映機
C.照相機 D.投影儀
C
2
顯微鏡
4. 顯微鏡的主要構造是物鏡和目鏡。觀察微小物體時,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成一個倒立、______的實像,這個像剛好在目鏡的焦點以內,經過目鏡的折射,可以得到一個正立、______的_____像。
5. 下列儀器的成像原理和顯微鏡的物鏡、目鏡的成像原理類似的是(   )
A.投影儀、照相機 B.照相機、放大鏡
C.投影儀、放大鏡 D.放大鏡、投影儀
放大
放大

C
6.關于顯微鏡的使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觀察時要用右眼注視目鏡
B.觀察裝片時先用高倍鏡,后用低倍鏡
C.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時,視野不宜太亮
D.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只與物鏡有關,而與目鏡無關
C
3
望遠鏡
7. 核心素養·物理觀念 有一種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作目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作物鏡。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
____,用來把這個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______較大,因此我們看到遠處物體的像大而清晰。
縮小
實像
放大

視角
8. 天文愛好者所使用的望遠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鏡是目鏡
B.乙鏡是物鏡
C.由于沒有光屏,太空中的星體通過甲鏡成的是虛像
D.太空中的星體通過甲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像
D
9. 跨學科實踐·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為加強交通管理和社會治安,某市安裝了“海燕系統”,該系統具有跟蹤、抓拍及人臉識別功能。如圖所示,攝像機的鏡頭是______透鏡,拍攝時車輛和行人離鏡頭的距離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

u>2f
10. 常用的體溫計為三棱體,其正面呈弧形,這樣方便看清體溫計內極細的水銀柱,以便讀數。這是因為弧形玻璃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__,我們能看到水銀柱放大后的________。
11. 跨學科·生物學 在生物課上,小明用一個放大鏡近距離觀察一只小昆蟲。當他發現看不清楚小昆蟲時,正確的做法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將放大鏡離小昆蟲稍遠一點”或“將放大鏡離小昆蟲稍近一點”)。小明不小心將放大鏡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塊,他用此放大鏡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成一個完整的小昆蟲的像。
放大鏡
虛像
將放
大鏡離小昆蟲稍遠一點

12. 請你猜謎語:“放大鏡看報紙”,謎底:“顯而易見”。這個謎語命題的物理依據是報紙上的字與放大鏡之間的距離_________
______(選填“大于2倍焦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或“小于1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
小于1倍
焦距
虛像
13. 如圖所示的是利用航空攝影拍攝到的市區一角,拍攝時所用照相機的鏡頭的焦距是50 mm。膠片成的是_____(選填“實”或“虛”)像,膠片到鏡頭的距離應_____________(選填“大于100 mm”“略大于50 mm”“略小于50 mm”或“等于50 mm”)。

略大于50 mm
14.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 某班同學在拍畢業照時,一只小飛蟲停在照相機的鏡頭上,那么拍出來的照片(   )
A.會有一只正立、放大的小飛蟲
B.不會出現小飛蟲,但有一個大黑點
C.會有一只倒立、放大的小飛蟲
D.不會出現小飛蟲,但比正常情況下暗一些
15. 用照相機給一個小工藝品拍照,當小工藝品距離照相機40 cm時,所得到的像是縮小、倒立的,則該照相機鏡頭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20 cm 
C.28 cm  D.40 cm
D
A
16. 如圖所示,從點光源S射出的一條光線經P處的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射向凹透鏡右側的虛焦點方向。
①畫出平面鏡。
②作出反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
17. 人類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可以使遠近不同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調節的兩個極限點分別叫作遠點和近點。正常人眼睛的遠點在無限遠,近點在大約10 cm處。正常人的眼睛觀察近處的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是25 cm,這個距離叫作明視距離。
(1)你認為正常人的眼睛的觀察范圍是______(填字母)。
A.0 cm到10 cm B.10 cm到25 cm
C.25 cm到極遠處 D.10 cm到極遠處
(2)遠視眼是指來自近處物體的光成像于視網膜______(選填“前”或“后”)。矯正時,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圖______(選填“甲”或“乙”)所示的透鏡,就能使光會聚到視網膜上。
D

甲(共20張PPT)
第四章 神奇的透鏡
回歸教材(四) 教材素材與變式4
1
來源教材的圖片
1. (人教八物上P115圖5. 1-5)小可將平行光源照射到凸透鏡上,光線交于一點,如圖所示,這說明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會聚
2. (人教八物上P115圖5. 1-6)如圖所示,說明凹透鏡對光有____
作用。
發散
3. (人教八物上P115圖5. 1-4)小蘭將一個透鏡的一面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調整白紙到透鏡的距離,發現在某段距離內白紙上承接到的圓光斑的直徑小于透鏡圓的直徑,如圖所示,該透鏡為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用它觀察遠處的物體時,該透鏡成____________(選填“倒立的實像”或“正立的虛像”)。

倒立的實像
4. (人教八物上P125圖5. 3-3)如圖所示,在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把一支鉛筆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側,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這支鉛筆的形狀__________(選填“不變”或“變化了”);當把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時,透過玻璃瓶看到鉛筆逐漸________(選填“變長”或“縮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鉛筆的方向________(選填“不變”或“改變”)。
變化了
變長
改變
5. (滬粵八物上P81圖3-7-4)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如圖所示的是某人看近處物體時的光路圖,這名患者是________眼。若要在視網膜上成清晰的像,則需配戴________鏡制成的眼鏡來矯正。
遠視
凸透
6. (人教八物上P120圖5. 2-6)如圖所示,用放大鏡觀察郵票時應將郵票放在放大鏡的1倍焦距______(選填“內”或“外”),此時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7. (人教八物上P130圖5. 5-2)如圖所示的是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個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落在目鏡_______________的位置,這個實像經過目鏡成一個正立、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_____(選填“實”或“虛”)像。如果你想制作一個簡易天文望遠鏡,沒有現成的透鏡,可以選用合適的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的鏡片來代替。
縮小
1倍焦距以內
放大

遠視
8. (人教八物上P117圖5. 1-8)【2024·安徽】據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這種利用冰透鏡向日取火的方法,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如圖所示,若把冰塊制成的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將太陽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鏡的焦點為F,請在圖中完成光路。
9. (滬科八物全P89圖4-10)如圖所示的是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授課時的一個鏡頭,若她的臉離水球球心的距離是40 cm,則該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15 cm B.20 cm
C.25 cm D.40 cm
A
10. (人教八物上P126圖5. 4-1)人眼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能看到物體是因為有光射入了人眼
B.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角膜、晶狀體和玻璃體的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D.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像是縮小的
B
2
來源教材的變式
11. (滬粵八物上P86T2)小慧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a、b、c、d、e是主光軸上的五個點,F點和A點分別是凸透鏡的焦點和2倍焦距點。在a、b、c、d、e這五個點中:
(1)把燭焰放在_______點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把燭焰放在_________點上,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3)把燭焰放在_________點上是照相機成像的原理。
e
c、d
a、b
12. (北師八物上P124T1)關于透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側表面凸起的透鏡一定是凸透鏡
B.凸透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
C.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焦點,凸透鏡有實焦點,凹透鏡有虛焦點
D.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因此通過凸透鏡的光一定會聚于焦點
13. (滬粵八物上P79T5)把物體放在主光軸上,當物體距凸透鏡40 cm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放大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A.40 cm B.30 cm
C.20 cm D.10 cm
C
B
14. (滬粵八物上P79T4)某同學上生物課時,用一個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作為放大鏡來觀察標本上的細微部分,如圖所示,則凸透鏡與標本的距離應(   )
A.大于20 cm
B.在10 cm與20 cm之間
C.小于10 cm
D.等于10 cm
C
15. (北師八物上P136T2)顯微鏡能對微小物體進行高倍數放大,微小物體經過顯微鏡的物鏡先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這個像(相當于目鏡的物)再經過目鏡成一個正立、放大的像。則顯微鏡的物鏡、目鏡分別相當于(   )
A.幻燈機、放大鏡
B.幻燈機、幻燈機
C.放大鏡、放大鏡
D.放大鏡、幻燈機
A
16. (北師八物上P144T3)某探究小組的同學在探究近視眼視的矯正問題時,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眼球,燒瓶中的液體相當于玻璃體,燒瓶左側緊靠瓶壁的凸透鏡相當于晶狀體,右側內壁相當于視網膜。選項中的四幅圖是一些同學描繪的矯正近視眼的方法和光路,其中符合物理規律并能達到近視眼矯正目的的是(   )
C
17. (北師八物上P137T3)洋洋同學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如圖所示的是他在某次花展上拍攝的曇花照片,由于這些植物周邊設有圍擋,洋洋只能站在圍擋邊上,通過調節相機焦距改變圖像的大小。從圖甲到圖乙的兩張照片,關于洋洋進行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增大焦距,同時增大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
B.增大焦距,同時減小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
C.減小焦距,同時減小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
D.減小焦距,同時增大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
A
3
來源教材的實驗
18. (人教八物上P122實驗)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用裝有6個發光二極管且有方格的白紙板作發光物體,如圖1所示。又用這種有同樣大小方格的白紙板作光屏,將發光物體、凸透鏡和光屏組裝到光具座上并調整好。
(1)用這種發光物體和光屏做實驗,其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當發光物體在a點時,如圖2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如圖3所示,則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實像。將發光物體由a點移動到b點,要想找到像的位置,應移動光屏,直到____________
______為止。
(3)如圖2所示,當發光物體在a點時,像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為s1,當發光物體在b點時,像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為s2,則s1______(選填“>”“<”或“=”)s2,發光物體在a點所成的像比在b點所成的像______(選填“大”或“小”)。
便于比較像與物的
大小(合理即可)
縮小
光屏上的像
清晰
>

(4)將圖2中的發光物體放在b點,移動光屏使其成清晰的像;然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僅將發光物體和光屏的位置互換,發現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在光的折射現象中,______________, 且此時觀察到的像比位置互換前_____
(選填“大”或“小”)。
光路是可逆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淮安市| 左权县| 巢湖市| 那坡县| 大新县| 平顶山市| 启东市| 油尖旺区| 景东| 藁城市| 平远县| 南丹县| 晋宁县| 玛多县| 长顺县| 孟州市| 仪征市| 沙湾县| 石城县| 泸定县| 丰宁| 海伦市| 蓬莱市| 永平县| 德令哈市| 灵寿县| 深泽县| 峨边| 安平县| 泗阳县| 灌云县| 连城县| 乌拉特前旗| 百色市| 三门县| 道孚县| 出国| 遂昌县| 筠连县|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