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某某市中小學學生實驗報告單學科:科學實驗一:聽聽物體(音叉)發出的聲音姓名(記錄者) 班級 四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聽聽物體(音叉)發出的聲音實驗目的 知道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實驗器材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實驗步驟 1、出示一組(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出的聲音。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擊打,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嗎 3、嘗試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實驗結論 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發出聲音的不同;用不同的力敲一種音叉,發出的聲音的響聲不同。實驗二:模擬鼓膜的振動姓名(記錄者) 班級 四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模擬鼓膜的振動實驗器材 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帶橡膠錘)、氣球皮細沙或、碎紙屑等。實驗猜想 鼓膜會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振動實驗步驟 1、把氣球皮放在塑料杯口上面繃緊用橡皮筋固定好。此時, 氣球皮相當于人耳的鼓膜。2、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細沙或碎紙屑。3、用音叉等能發聲的物體,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強弱不同和遠近不同的聲音。觀察“鼓膜”是否發生振動并在記錄表中記錄觀察結果。實驗結論 鼓膜會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振動,聲音的遠近和 強弱等條件不同,鼓膜的振動也不同。實驗三:研究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姓名(記錄者) 班級 四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研究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實驗器材 橡皮筋、實驗記錄表實驗步驟 1.拉伸橡皮,按壓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將聽到的結果記錄下來。2.輕輕彈撥橡皮筋,可將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個固定物體上),注意聽一聽是否振動將聽到及觀察到的結果記錄下來。3.讓橡皮筋停止振動,注意聽一聽此時是否還有聲音。實驗結論 拉伸像皮筋,按壓橡皮筋,用手揉搓時沒有聲音。輕輕彈撥橡皮崩時,有聲音出現,說明皮筋振動。實驗四:驗證弦的粗細與音高的關系姓名(記錄者) 班級 四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驗證弦的粗細與音高的關系實驗材料 琴弦實驗猜測 弦越粗,音高越低實驗步驟 1.手指在多根琴弦上連續移動識別音高的的變化。2.重復3次上面的操作實驗結論 琴弦的粗細不同,音高不同,弦越粗, 音高越低;弦越細,音高越高。實驗五:探究鋼尺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姓名(記錄者) 班級 四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探究鋼尺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實驗器材 一把長為30厘米及以上的鋼尺或塑料尺。實驗步驟 1.將一把鋼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約20厘米,用一只手壓住鋼尺的一端,觀察鋼尺的振動幅度并描述它發出的聲音。2.用力撥動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動幅度并描述它發出的聲音。3.重復以3操作3次,把實驗現象記錄錄在表格中。實驗結論 聲音的強弱和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聲音弱。實驗六:固體能否傳播聲音姓名(記錄者) 班級 四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固體能否傳播聲音實驗器材 桌子實驗猜想 固體能傳播聲音實驗步驟 1.兩個同學一組,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長桌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側的耳朵2.另一個同學輕地敲擊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輕輕抓撓桌面。比較兩次聲音的不同。3.將耳朵離開桌面,記錄此時聽到的聲音情況。實驗結論 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固體傳聲效果比氣體傳聲好。實驗七:空氣及真空能否傳播聲音姓名(記錄者) 班級 四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空氣及真空能否傳播聲音實驗器材 鬧鈴、玻璃罩、真空泵等。實驗步驟 1.把正在響鈴的鬧鈴放在玻璃離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2.讓空氣進入玻璃罩 中,注意聲音的變化實驗結論 隨著空氣被抽出,鬧鈴的鈴聲越來越小,最后幾乎聽不到鬧鈴的聲音了;空氣又進入玻璃罩,聲音逐漸變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