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3.1 物質的量 說課課件(共19張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3.1 物質的量 說課課件(共19張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一

資源簡介

(共19張PPT)
人教版化學必修第一冊
第二章、第三節、第一課時
物質的量
說課內容
1.教材分析
2.學情分析
3.教法分析
4.教學過程
5.板書設計
阿伏伽德羅常數(NA)
相對原子(分子)質量與摩爾質量的單位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
(4)N個水分子的物質的量是 mol
通過初中化學的學習, 學生很清楚宏觀物質很大, 可以用質量、 體積等物理量計量;
本節內容安排在人教版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的第一課時,排在高中教材如此靠前的位置,足以可見其地位的重要性。
阿伏伽德羅常數(NA)
阿伏伽德羅常數(NA)
則n水=
感受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對概念的了解,體驗科學家的艱辛與偉大。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從而體會到獨立獲取知識的喜悅感。
相對原子(分子)質量與摩爾質量的單位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
【情景引入】 生活中的計量
解:已知m水=180g,M水=18g/mol
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
米:光在真空中 S的時間間隔內所進行的路程的長度為1m
一、教材分析
1 .第一章和第二章前兩節基于定性的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和分類、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通過物質的量的學習可以從定量的視角認識物質組成及其化學變化,為后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提供新的視角。
2 .建構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轉化關系,可以感受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思想,體現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核心素養。
一、教材分析
①掌握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NA、摩爾質量的概念
②通過練習掌握n與NA、m與M間的關系
知識與技能
通過體驗“物質的量” 概念的形成過程, 學會運用類比推理、 歸納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學方法, 通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建構,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感受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對概念的了解,體驗科學家的艱辛與偉大。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2.教學目標
3.教學重、難點
一、教材分析


老師引導
學生歸納


引入、提問
類比、講述
教學難點
建構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轉化關系
m n N
教學重點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形成粒子打包的思維方式
二、學情分析
1.通過初中化學的學習, 學生很清楚宏觀物質很大, 可以用質量、 體積等物理量計量; 也知道了微觀粒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
2.高一的學生, 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比較高, 主觀上有學好的愿望, 但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上還很不成熟, 對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較慢, 需要老師利用圖片、探究活動等將抽象概念可視化,幫助學生理解物質的量聯結宏觀與微觀的橋梁,將一個知識點多次講練以強化對物質的量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
由于化學基本概念教學比較困難:無生動有趣的實驗、抽象、復雜;對學生想象力、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的教學方法:
利用圖片等手段直觀演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利用小動畫總結,加深學生印象。
直觀演示法
采用循序漸進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問題探究法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從而體會到獨立獲取知識的喜悅感。
類比推理法
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講練結合法
四、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問題探究
課堂練習
課堂總結
導出概念
n
mol
NA
M
問題解決
【情景引入】 生活中的計量
一雙筷子
一打鉛筆
5Kg大米
在生活中,很多東西常常都不是單個使用,單個購買的。
集團計量購買 單個計量購買 單個計量使用
大頭針 √ × √
大米 √ × ×
紙張 √ √ √
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計量方式,使用表格同學自然可以總結出采用“集團”處理的規律:外觀越小的物質,用集團計量更為方便,為學生構建微觀粒子的集合、引入物質的量的概念做鋪墊。
請同學們觀察表格,探索規律
(問題探究)
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質,由水分子構成,那我們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
微觀粒子的“集合”是什么?



1 滴水
1.67×1021 個水分子
設計意圖:由生活實例形成的集團思想遷移到微觀粒子,順利的引出物質的量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交流,掌握物質的量的概念和相關注意事項。
(1)什么是物質的量?它的符號和單位分別是什么? (2)1 mol粒子集合體是多少?什么是阿伏加德羅常數?
它的符號是什么?
(3)用摩爾計量的微觀粒子有哪些?舉例說明能用摩爾計量宏觀粒子嗎?
(問題探究)
微觀粒子的“集合”是什么?
國際制單位:

把新引入的物理量和熟悉的物理量進行類比,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降低心里難度。
與其他國際基本單位作類比,解釋1mol的含義,引出阿伏加德羅常數
基本物理量的單位需要統一的度量衡
米:光在真空中 S的時間間隔內所進行的路程的長度為1m
類比推理法
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1776年8月9日出生于意大利都靈市,他從水電解后產生氫氣的體技是氧氣的兩倍,推斷水分子含有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比是2:1。并且,由于收集到的氧氣的重量是氫氣的8倍,因此氧原子的質量必定是氫原子的16倍。從阿伏伽德羅假說還可以推出1摩爾任何物質都含有相同的微粒個數,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
{課堂練習}請同學自己歸納n、N、NA三者關系
(1)1mol的C中有多少個 碳原子
(2)2mol的C中有多少個 碳原子
(3)3.01×1024個H,合多少 mol
(4)N個水分子的物質的量是 mol
解決重點
通過此應用,使學生體會采用物質的量認識物質組成的新視角
(問題探究)
在知道水分子的“集合”—物質的量后,返回課堂最初提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那我們還需要知道什么呢?
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質,由水分子構成,那我們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
質量m
物質的量n

引出摩爾質量
化學式 相對原子質量 質量   體積  
相對分子質量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Fe 56 56g —— 7.2cm3 ——
NaCl 58.5 58.5g —— 27.0cm3 ——
H2O 18 18g —— 18.0cm3 ——
C2H5OH 46 46g —— 58.3cm3 ——
H2 2 2g 22.4L 24.0L 11.2L
O2 32 32g 22.4L 24.0L 11.2L
CO2 44 44g 22.3L 23.9L 11.2L
1mol物質的質量在數值上有什么特點?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1mol的不同氣體的體積在數值上有什么特點
通過學生數據觀察,自然而然引出摩爾質量的概念
由學生總結出n、m、M的關系
展示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
在知道水分子的“集合”—物質的量后,我們又知道了水分子的摩爾質量,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我們最開始提出的問題了。
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質,由水分子構成,那我們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
解:已知m(H2O)=180g, M(H2O)=18g.mol-1
則n(H2O)=
則N=n(H2O)×NA=10mol×6.02×1023mol-1=6.02×1024
(問題解決)
解決課前提出的求水分子個數的問題
【課堂小結】
微觀世界
宏觀世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四個名詞、兩個公式,并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物質的量
感謝您的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比如县| 霍林郭勒市| 邳州市| 芜湖县| 克东县| 分宜县| 宜黄县| 寿阳县| 金堂县| 手机| 开原市| 黎川县| 福海县| 洛宁县| 社旗县| 博白县| 易门县| 合山市| 乌恰县| 西畴县| 日喀则市| 怀集县| 上高县| 阿勒泰市| 和硕县| 双峰县| 阳原县| 浦东新区| 亚东县| 右玉县| 肇源县| 车致| 长岭县| 文水县| 吴川市| 建湖县| 运城市| 大竹县| 信宜市|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