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人教版化學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第三節、第一課時物質的量說課內容1.教材分析2.學情分析3.教法分析4.教學過程5.板書設計阿伏伽德羅常數(NA)相對原子(分子)質量與摩爾質量的單位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4)N個水分子的物質的量是 mol通過初中化學的學習, 學生很清楚宏觀物質很大, 可以用質量、 體積等物理量計量;本節內容安排在人教版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的第一課時,排在高中教材如此靠前的位置,足以可見其地位的重要性。阿伏伽德羅常數(NA)阿伏伽德羅常數(NA)則n水=感受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對概念的了解,體驗科學家的艱辛與偉大。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從而體會到獨立獲取知識的喜悅感。相對原子(分子)質量與摩爾質量的單位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情景引入】 生活中的計量解:已知m水=180g,M水=18g/mol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米:光在真空中 S的時間間隔內所進行的路程的長度為1m一、教材分析1 .第一章和第二章前兩節基于定性的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和分類、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通過物質的量的學習可以從定量的視角認識物質組成及其化學變化,為后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提供新的視角。2 .建構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轉化關系,可以感受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思想,體現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核心素養。一、教材分析①掌握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NA、摩爾質量的概念②通過練習掌握n與NA、m與M間的關系知識與技能通過體驗“物質的量” 概念的形成過程, 學會運用類比推理、 歸納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學方法, 通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建構,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過程與方法感受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對概念的了解,體驗科學家的艱辛與偉大。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2.教學目標3.教學重、難點一、教材分析突出老師引導學生歸納突破引入、提問類比、講述教學難點建構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轉化關系m n N教學重點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形成粒子打包的思維方式二、學情分析1.通過初中化學的學習, 學生很清楚宏觀物質很大, 可以用質量、 體積等物理量計量; 也知道了微觀粒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2.高一的學生, 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比較高, 主觀上有學好的愿望, 但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上還很不成熟, 對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較慢, 需要老師利用圖片、探究活動等將抽象概念可視化,幫助學生理解物質的量聯結宏觀與微觀的橋梁,將一個知識點多次講練以強化對物質的量等概念的理解。三、教法分析由于化學基本概念教學比較困難:無生動有趣的實驗、抽象、復雜;對學生想象力、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的教學方法:利用圖片等手段直觀演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利用小動畫總結,加深學生印象。直觀演示法采用循序漸進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問題探究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從而體會到獨立獲取知識的喜悅感。類比推理法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講練結合法四、教學過程情景引入問題探究課堂練習課堂總結導出概念nmolNAM問題解決【情景引入】 生活中的計量一雙筷子一打鉛筆5Kg大米在生活中,很多東西常常都不是單個使用,單個購買的。集團計量購買 單個計量購買 單個計量使用大頭針 √ × √大米 √ × ×紙張 √ √ √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計量方式,使用表格同學自然可以總結出采用“集團”處理的規律:外觀越小的物質,用集團計量更為方便,為學生構建微觀粒子的集合、引入物質的量的概念做鋪墊。請同學們觀察表格,探索規律(問題探究)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質,由水分子構成,那我們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微觀粒子的“集合”是什么?……=1 滴水1.67×1021 個水分子設計意圖:由生活實例形成的集團思想遷移到微觀粒子,順利的引出物質的量的概念。設計意圖: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交流,掌握物質的量的概念和相關注意事項。(1)什么是物質的量?它的符號和單位分別是什么? (2)1 mol粒子集合體是多少?什么是阿伏加德羅常數?它的符號是什么?(3)用摩爾計量的微觀粒子有哪些?舉例說明能用摩爾計量宏觀粒子嗎?(問題探究)微觀粒子的“集合”是什么?國際制單位: 把新引入的物理量和熟悉的物理量進行類比,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降低心里難度。與其他國際基本單位作類比,解釋1mol的含義,引出阿伏加德羅常數基本物理量的單位需要統一的度量衡米:光在真空中 S的時間間隔內所進行的路程的長度為1m類比推理法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1776年8月9日出生于意大利都靈市,他從水電解后產生氫氣的體技是氧氣的兩倍,推斷水分子含有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比是2:1。并且,由于收集到的氧氣的重量是氫氣的8倍,因此氧原子的質量必定是氫原子的16倍。從阿伏伽德羅假說還可以推出1摩爾任何物質都含有相同的微粒個數,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課堂練習}請同學自己歸納n、N、NA三者關系(1)1mol的C中有多少個 碳原子(2)2mol的C中有多少個 碳原子(3)3.01×1024個H,合多少 mol(4)N個水分子的物質的量是 mol解決重點通過此應用,使學生體會采用物質的量認識物質組成的新視角(問題探究)在知道水分子的“集合”—物質的量后,返回課堂最初提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那我們還需要知道什么呢?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質,由水分子構成,那我們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質量m物質的量n 引出摩爾質量化學式 相對原子質量 質量 體積 相對分子質量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Fe 56 56g —— 7.2cm3 ——NaCl 58.5 58.5g —— 27.0cm3 ——H2O 18 18g —— 18.0cm3 ——C2H5OH 46 46g —— 58.3cm3 ——H2 2 2g 22.4L 24.0L 11.2LO2 32 32g 22.4L 24.0L 11.2LCO2 44 44g 22.3L 23.9L 11.2L1mol物質的質量在數值上有什么特點?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1mol的不同氣體的體積在數值上有什么特點 通過學生數據觀察,自然而然引出摩爾質量的概念由學生總結出n、m、M的關系展示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在知道水分子的“集合”—物質的量后,我們又知道了水分子的摩爾質量,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我們最開始提出的問題了。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質,由水分子構成,那我們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解:已知m(H2O)=180g, M(H2O)=18g.mol-1則n(H2O)=則N=n(H2O)×NA=10mol×6.02×1023mol-1=6.02×1024(問題解決)解決課前提出的求水分子個數的問題【課堂小結】微觀世界宏觀世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四個名詞、兩個公式,并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物質的量感謝您的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