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苯的結構與性質1.苯的物理性質與應用苯物理性質顏色氣味毒性水溶性揮發性熔點沸點密度無色有特殊氣味有毒不溶于水易揮發80.1℃5.5℃0.88 g/cm3 比水輕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機溶劑1.假如有同學在試管中加入水與苯的體積相近,如何用簡單的實驗證明上層液體是苯還是水呢,如何分離苯和水?2.1 mol的苯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否為22.4 L 1809年的倫敦,人們對煤氣照明感到新奇孫先輝孫先輝苯的發現和命名煤氣通常是壓縮在桶里貯運的人們發現這種桶里總有一種油狀液體但長時間無人問津法拉第(英國)對這種油狀液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時間提取這種液體1825年從中得到了一種無色油狀液體他稱為氫的重碳化合物1834年,米希爾里希制取并命名了苯。法拉第發現苯以后,法國化學家日拉爾立即對苯的組成進行測定。他發現苯僅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2.3%,其蒸氣的密度在標準狀況下是3.482g/L,試計算苯的相對分子質量,并推到苯的分子式。苯的分子式確定苯(C6H6)的不飽和度是多少?不飽和度為4苯分子中可能有多少個碳碳雙鍵數?碳碳叁鍵?苯分子結構探究碳碳雙鍵為 4碳碳三鍵為 219世紀初,有機化學剛剛發展起來,比較成熟的理論只有“碳四價學說”和“碳鏈學說”。請根據這兩種學說推測苯可能的結構(寫出結構簡式)。苯分子結構探究這些結構是否合理?如何驗證我們的推測是否正確?苯能否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H2=C=CH—CH=C=CH2CH2=C=C=CH—CH=CH2CH≡C—C≡C—CH2—CH3CH≡C—CH2—C≡C—CH3CH2=CH—CH=CH—C≡CHCH2=CH—C≡CH—CH=CH實驗現象結論苯具有“烯烴或炔烴”的結構特征嗎?苯中不存在類似烯烴的C=C鍵或類似炔烴的C≡C鍵!1860年左右,科學家發現苯與液溴在鐵粉作用下可以發生反應,且生成的C6H5Br只有一種結構。1850年左右,科學家發現1mol苯最多能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苯分子結構探究我坐下來寫我的教科書,但工作沒有進展我的思想開小差了,我把椅子轉向爐火,打起瞌睡來了原子又在我眼前跳躍起來,它們盤旋、旋轉、像蛇一樣地動著看!那是什么?有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這個形狀虛幻地在我眼前旋轉著,像是電光一閃,我醒了August Kekule,18651865年凱庫勒1865年凱庫勒提出苯的結構凱庫勒提出苯環狀結構學說為有機結構理論奠定堅實基礎,被譽為“化學建筑師”。成功之處:可以解釋苯與氫氣1:3反應;可以解釋一溴苯只有一種結構;可以解釋當時科學家對苯結構有高度對稱性的認識。寫出上述反應方程式。凱庫勒式的有何不足之處?不能解釋苯不能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不能解釋鄰二氯苯只有一種結構。(兒子)1872年,凱庫勒提出了“震蕩假說”苯分子中雙鍵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是可以快速移動。由于雙鍵不斷更換位置,所以苯環的六個碳原子是等效的,六個碳氫鍵也是等效的。鍵 能 鍵長C—C 1.54 ×10-10 m苯中碳碳鍵C=C 1.33 ×10-10 m1.39 ×10-10 m1935年,英國化學家庫克斯用X射線衍射法證實苯的真實結構——平面正六邊形,氫原子位于平面六邊形頂角,每個碳碳鍵的鍵長相等,都是139 pm。鍵角120。苯的核磁共振氫譜圖深化理解苯分子結構2孫先輝1C6H6分子式2凱庫勒式為紀念凱庫勒對苯分子結構的巨大貢獻,凱庫勒結構式延用到現在。苯分子結構2孫先輝1C6H6分子式2結構式3鍵線式45球棍模型空間填充模型結構簡式或用現代化學鍵理論解釋苯的結構······鍵長 立體構型 鍵角 共面情況 碳原子雜化方式 化學鍵類型139 pm 平面正六邊形 120o 所有C、H原子 sp2雜化 σ鍵大π鍵大π鍵是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化學鍵,比較穩定3.苯的化學性質苯分子中的大π鍵比較穩定,在通常情況下不易發生烯烴和炔烴所容易發生的加成反應。(1)氧化反應①苯有可燃性: 。2C6H6+15O2 12CO2+6H2O現象:火焰明亮,產生濃煙②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易取代,能加成,難氧化(2)取代反應①鹵代反應——苯和液溴的取代溴苯,無色液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②苯的硝化反應硝基苯有苦杏仁氣味,無色液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濃硫酸的作用:催化劑和脫水劑。③苯的磺化反應:苯磺酸苯磺酸易溶于水,是一種強酸,可以看作是硫酸分子里的一個羥基被苯環取代的產物。磺化反應被廣泛應用于制備合成洗滌劑。苯與濃硫酸在70~80℃發生取代反應(3)加成反應苯的大π鍵比較穩定,通常狀態下不易發生加成反應,在以Pt、Ni等為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苯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環己烷(2)取代反應①鹵代反應——苯和液溴的取代溴苯無色油狀液體,有特殊的氣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反應現象:液體輕微沸騰;反應結束后,三頸燒瓶底部出現棕褐色油狀液體(溴苯);錐形瓶內有白霧,向錐形瓶中加入AgNO3溶液,出現淺黃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向三頸燒瓶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分層,并產生紅褐色沉淀。實驗步驟:①組裝好實驗裝置,檢查其氣密性,然后加入藥品。②向三頸燒瓶中加入苯和液溴,觀察三頸燒瓶和錐形瓶中的現象。③反應完畢向三頸燒瓶中加入NaOH溶液,觀察三頸燒瓶中生成物的狀態。注意下列幾點:除去溶解在溴苯中的液溴,以提純溴苯吸收檢驗HBr吸收HBr,防止污染環境防止倒吸冷凝回流、導氣苯和液溴 —— 取代 —— 化學反應苯和溴水 —— 萃取 —— 物理變化提示:有溴化氫生成,發生的是取代反應。思考討論(2)純凈的溴苯應是無色的,為什么所得溴苯為褐色?怎樣使之恢復本來的面目?提示:反應中制取的是粗產品,剩余的Br2溶解在生成的溴苯中。水洗→堿洗→水洗→干燥→蒸餾(得到純凈的溴苯)(1)錐形瓶內的現象說明發生何種反應?H+ Br BrBr②苯的硝化反應硝基苯硝基苯:有苦杏仁氣味,無色液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濃硫酸的作用:催化劑和脫水劑。拓展 “浴熱”容易控制恒溫,且易使被加熱物質受熱均勻。需要加熱,且要控制在100 ℃以下的實驗,均可采用水浴加熱。如果超過100 ℃,還可采用油浴(0~300 ℃)、沙浴溫度更高。水浴加熱①丙烯分子中,共平面原子至少___個,最多___個67②苯乙烯分子中,共平面原子至少___個,最多___個1216有機物共線與共面3有機物球棍模型空間構型結構特點正四面體平面形直線形平面正六邊形任意3原子共面C—C可以旋轉6原子共面C=C不能旋轉4原子共線(面)C≡C不能旋轉12原子共面對角線上4原子共線“可能”“一定”“最多”“最少”“所有原子”“碳原子”規律方法點撥123先觀察大分子的結構,找出甲烷、乙烯、乙炔和苯分子的“影子”再依據甲烷“正四面體”、乙烯“平面形”、乙炔“直線形”和苯“平面形”等空間結構和鍵角展開結構簡式,并注意鍵的旋轉解題時注意題目限制條件下列物質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B.C.D.有機物 分子中最多有_____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內,最多有____個原子在同一條直線上,與苯環共平面的碳原子至少有_____個。1269下列兩個結構簡式所表示的有機化合物是同一種物質還是同分異構體?請說明你判斷的理由。不存在單雙鍵交替結構,所有碳碳鍵完全相同,為同種物質孫先輝某烴的結構簡式為C6H5—C≡C—CH=CH—CH3,有關其結構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氫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孫先輝己知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為 ,請完成下列空白。1.有機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2.有機物A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_____個,最多有_____個。 3.有機物A的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種。C14H14 9 14 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