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某某市中小學學生實驗報告單學科:科學實驗一:如何測量胡蘿卜、石子等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姓名(記錄者) 班級 三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如何測量胡蘿卜、石子等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實驗材料 量筒或量杯、石子或蘿卜、清水等實驗步驟 1.在量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觀察并記錄結果。2.在量杯中放入石子或胡蘿卜,要完全浸入水中(胡蘿卜可切開)。3.觀察量杯內液面變化,并記錄結果。實驗現象 量杯中放入石子或胡蘿卜后,液面會上升。實驗結論 放入石子或胡蘿卜之后的所測數值減去放入石子或胡蘿卜之前所測的數值,就是石子或胡蘿卜的體積。實驗二:用手指感知水的冷與熱姓名(記錄者) 班級 三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用手指感知水的冷與熱實驗材料 熱水、溫水、冷水各一杯(注意:熱水溫度不要超過70℃,以免燙傷)實驗步驟 1.將左手一個手指放入熱水中,右手一個手指放入冷水中。2.5秒鐘后,將兩個手指同時放入溫水中。實驗現象 左手的手指感覺溫水是冷的,右手的手指感覺水是熱的。實驗結論 們對冷熱的感覺有時是不準確的。實驗三:比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溫性姓名(記錄者) 班級 三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比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溫性實驗材料 羊毛衫和棉布衫各一件、溫度計、計時器、水杯、適量熱水等實驗步驟 1.分別用羊毛衫和棉布衫包裹盛有熱水的水杯。(實驗中應保持水的溫度、體積以及兩種布料的厚度盡量一致。)2.每間隔兩分鐘測量兩杯水的溫度。(在實驗中,要正確使用溫度計,注意安全。)3.將每次結果記錄下來,對比觀察。實驗現象 用羊毛衫包著的杯子里熱水的溫度下降較慢。實驗結論 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溫性強。實驗四: 探究蒸發現象姓名(記錄者) 班級 三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探究蒸發現象實驗材料 鐵架臺、陶土網、酒精燈、燒杯、溫度計、適量的清水等實驗步驟 (1)準備鐵架臺、陶土網、酒精燈等器材。(2)取一支100mL的燒杯,加入50mL水,放在陶土網上。(3)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燒杯的底或壁。(4)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觀察并記錄加熱時燒杯內出現的現象實驗現象 我們發現水在加熱時溫度上升;當溫度上升到100℃時水開始沸騰,燒杯內有大量氣泡產生,燒杯中的水在減少。實驗結論 水受熱會變成水蒸氣,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蒸發實驗五:探究凝結現象姓名(記錄者) 班級 三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探究凝結現象實驗材料 鐵架臺、陶土網、酒精燈、燒杯、比杯口略大的玻璃片、適量的清水等實驗步驟 (1)準備鐵架臺、陶土網、酒精燈等器材。(2)取一支100ml的燒杯,加入50ml水,放在陶土網上。(3)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4)用玻璃片蓋在燒杯上面,注意不要蓋得太嚴。(5)10秒鐘后,拿開玻璃片,觀察玻璃片上出現的現象。實驗現象 玻璃片上出現了很多水珠。因為液態的水受熱變成氣態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變成液態的水。實驗結論 水蒸氣遇冷會變成液態的水,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凝結。實驗六:固體是否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姓名(記錄者) 班級 三年級()班 組次 第1組實驗時間 其她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實驗名稱 固體是否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實驗材料 銅球、鐵環、酒精燈等實驗步驟 1.準備一個銅球和一個鐵環,銅球剛好能從鐵環中穿過。2.用酒精燈加熱銅球,使其均勻受熱。3.將加熱一定時間后的銅球放在鐵環上面。觀察銅球的變化并記錄下來。4.再把熱銅球放入冷水中冷卻一段時間,觀察銅球的變化并記錄下來。實驗現象 銅球受熱時,體積膨脹,不能穿過鐵環:銅球遇冷時,體積縮小,可以穿過鐵環。實驗結論 固體也像液體和氣體一樣,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