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6節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課時1 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新知引入照相機、投影儀都利用了凸透鏡成像,放大鏡本身就是凸透鏡。但是它們所成像的特點卻不同。物體離放大鏡很近,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倒立、縮小的實像倒立、放大的實像新知學習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凸透鏡成像的正倒、大小、虛實與物距有什么關系?像距與物距有什么關系?2. 實驗思路改變物距,觀察、記錄像的正倒、大小、虛實以及像距光屏fFO凸透鏡物體1. 實驗問題3. 實驗器材及準備蠟燭凸透鏡 f =10cm光屏光具座物距u像距v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成像在光屏中央4. 實驗表格觀察物距在兩倍焦距之外、兩倍焦距、一倍到兩倍焦距之間、一倍焦距、一倍焦距之內時,物體成像的情況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v/cm正倒 大小 虛實5. 實驗步驟(f =10cm)①把蠟燭移到兩倍焦距之外,移動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個清晰的像,并記錄像距和像的特點。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v/cm正倒 大小 虛實 32 倒立 縮小 實像 13.525 倒立 縮小 實像 16.5②把蠟燭移到兩倍焦距處,移動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個清晰的像,并記錄像距和像的特點。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v/cm正倒 大小 虛實 20 倒立 等大 實像 20③把蠟燭移到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移動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個清晰的像,并記錄像距和像的特點。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v/cm正倒 大小 虛實 18 倒立 放大 實像 20.415 倒立 放大 實像 21.3④把蠟燭移到一倍焦距處,移動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個清晰的像,并記錄像距和像的特點。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v/cm正倒 大小 虛實 10 不成像 ⑤把蠟燭移到一倍焦距以內,移動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個清晰的像,并記錄像距和像的特點。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v/cm正倒 大小 虛實 8.5 正立 放大 虛像 —6.5 正立 放大 虛像 —6. 實驗數據分析(f =10cm)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v/cm正倒 大小 虛實 32 倒立 縮小 實像 13.525 倒立 縮小 實像 16.520 倒立 等大 實像 2018 倒立 放大 實像 20.415 倒立 放大 實像 21.310 不成像 8.5 正立 放大 虛像 —6.5 正立 放大 虛像 —u=2fuv=2f2f>v>fv>2f2f>u>fu>2fu=f7. 評估與交流(1)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觀察。(2)若遮擋透鏡的一部分,成像將如何變化?成完整的像,但成像變暗。(3)若成像在光屏上方,該如何調節?①將光源向上調節;②將透鏡向下調節;(4)若在光屏上始終找不到像,原因是什么?①成虛像或不成像;②成放大的實像時,像距大于光具座的長度。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點 像與物的位置正倒 大小 虛實 u>2f 2f>v>f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u=f 不成像 u<f ——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表格,你還能總結出哪些規律呢?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點 像與物的位置正倒 大小 虛實 u >2f 2f >v>f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u=f 不成像 u<f u>v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凸透鏡成像規律: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點 像與物的位置正倒 大小 虛實 u >2f 2f >v>f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u=f 不成像 u<f u>v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實像倒立異側,虛像正立異側。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點 像與物的位置正倒 大小 虛實 u >2f 2f >v>f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u=f 不成像 u<f u>v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成實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和像向相同的方向運動。課堂小結u>2f :倒立、縮小的實像,fu=2f :倒立、等大的實像,v=2fu=f :平行光束,不成像f2fu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當堂檢測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聰用凸透鏡先看到了某物體正立放大的像,則此像為_____像(選填“實”或“虛”);若他想看到這個物體倒立放大的像,應將此凸透鏡與物體的距離_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如圖所示,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此時光屏上可承接到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虛增大倒立、縮小的實3.小明用凸透鏡先后兩次觀察書本上的字,看到如圖所示兩種情景,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成的是實像;乙圖中成的是虛像B.甲圖中書本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乙圖中書本在凸透鏡1倍焦距以內C.甲圖中成的是虛像;乙圖中成的是實像;D.甲圖中成像規律可應用于投影儀;乙圖中成像規律可應用于照相機C4.如圖所示,一束平行光經過一薄凸透鏡,調節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小華同學用此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發光物體距凸透鏡30cm時,調節光屏位置可形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實像B.當發光物體距凸透鏡15cm時,調節光屏位置可形成倒立縮小清晰的實像C.當發光物體距凸透鏡5cm時,調節光屏位置可形成正立縮小清晰的虛像D.小華在光屏上調節出了倒立縮小清晰的實像,是利用了照相機的原理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