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03 講 全等三角形(4 個知識點(diǎn)+7 大題型+18 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課程標(biāo)準(zhǔn)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認(rèn)識全等圖形,理解全等圖形的概念與特征; 1.認(rèn)識全等圖形,理解全等圖形的概念與特征;2.能欣賞有關(guān)的圖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 2.能欣賞有關(guān)的圖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圖形;圖形; 3.全等圖形的概念和特征,認(rèn)識全等圖形。3.全等圖形的概念和特征,認(rèn)識全等圖形。 4.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識別全等三角形中的對4.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識別全等三 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角形中的對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 5. 掌握并能運(yùn)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5. 掌握并能運(yùn)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知識點(diǎn) 1: 全等圖形全等形: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一)全等形的形狀相同,大小相等,與圖形所在的位置無關(guān)。(二)兩個全等形的面積一定相等,但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不一定是全等形。(三)一個圖形經(jīng)過平移、翻折、旋轉(zhuǎn)后,形狀、大小都沒有改變,只是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即平移、翻折、旋轉(zhuǎn)前后的圖形全等。【即學(xué)即練 1】1.(24-25 八年級上·全國·假期作業(yè))找出下列各組圖中的全等圖形( )A.②和⑥ B.②和⑦ C.③和④ D.⑥和⑦知識點(diǎn) 2:全等多邊形(1)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多邊形叫做全等多邊形.相互重合的頂點(diǎn)叫做對應(yīng)頂點(diǎn),相互重合的邊叫做對應(yīng)邊,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對應(yīng)角.(2)性質(zhì):全等多邊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對應(yīng)角相等.(3)判定:邊、角分別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多邊形全等.【即學(xué)即練 2】2.(23-24 七年級下·陜西寶雞·期中)下列各組圖形中,屬于全等圖形的是( )A. B.C. D.知識點(diǎn) 3: 全等三角形(一)全等三角形: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二)全等三角形中的對應(yīng)元素1、概念:把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頂點(diǎn)叫做對應(yīng)頂點(diǎn),重合的邊叫做對應(yīng)邊,重合的角叫做對應(yīng)角。對應(yīng)頂點(diǎn):點(diǎn) A 與點(diǎn) D,點(diǎn) B 與點(diǎn) E,點(diǎn) C 與點(diǎn) F。對應(yīng)邊:AB 與 DE,AC 與 DF,BC 與 EF。對應(yīng)角:∠A 與∠D,∠B 與∠E,∠C 與∠F。2、對應(yīng)元素的確定方法(1)字母順序確定法∶根據(jù)書寫規(guī)范,按照對應(yīng)頂點(diǎn)確定對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2)圖形位置確定法①公共邊一定是對應(yīng)邊;②公共角一定是對應(yīng)角;③對頂角一定是對應(yīng)角;(3)圖形大小確定法∶兩個全等三角形的最大的邊(角)是對應(yīng)邊(角),最小的邊(角)是對應(yīng)邊(角)。(三)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全等用符號“≌”表示,讀作“全等于”。如三角形△ABC 和△DEF 全等,記作△ABC≌△DEF。記兩個三角形全等時,通常把表示對應(yīng)頂點(diǎn)的字母寫在對應(yīng)的位置上。【即學(xué)即練 3】3.(23-24 八年級上·江蘇南京·階段練習(x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形狀相同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B.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C.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D.形狀、大小相同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即學(xué)即練 4】4.(23-24 八年級上·廣西南寧·期中)如圖,△ABC ≌△CDA, AB 和CD ,BC 和DA是對應(yīng)邊,則 B的對應(yīng)角是( )A. CAD B. D C. ACD D. ACB知識點(diǎn) 4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一)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二)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上的高、中線分別相等,對應(yīng)角的平分線相等,面積相等,周長相等。∵△ABC≌△DEF∴AB=DE,AC=DF,BC=EF(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即學(xué)即練 5】5.(23-24 七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如圖,△OAD≌△OBC 且 O 70 , C 25 ,則 BED的度數(shù)是( )A. 40 B.45 C.50 D.60 【即學(xué)即練 6】6.(23-24 七年級下·河南洛陽·期末)如圖,△ABC ≌△CDA,下列結(jié)論:① AB 與 AD 是對應(yīng)邊;② AC與CA是對應(yīng)邊; BAC 與 DAC 是對應(yīng)角;④ CAB 與 ACD是對應(yīng)角,其中正確的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題型 01 圖形的全等1.(23-24 七年級下·全國·假期作業(yè))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稱為全等圖形B.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C.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圖形D.平移、翻折、旋轉(zhuǎn)前后的圖形全等2.(23-24 七年級下·山西太原·階段練習(xí))下列選項的圖形中,和如圖所示的圖形全等的是( )A. B. C. D.3.(22-23 八年級·全國·課堂例題)如圖所示,下列圖形中的全等圖形是 .4.(23-24 七年級下·湖南衡陽·期末)如圖所示的是兩個全等的五邊形, AB 8, AE 5,DE 11,HI 12,IJ 10 , D = 90°, G 115 ,點(diǎn)B與點(diǎn)H、點(diǎn)D與點(diǎn)J分別是對應(yīng)頂點(diǎn),則圖中標(biāo)的 e ,b °.5.(22-23 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先觀察猜想結(jié)論,再動手驗證.(1)如圖.圓M 和圓 N 哪個大?(2)如圖, l,m 兩條線是否為直線?題型 02 利用全等圖形求正方形網(wǎng)格中角度之和1.(20-21 八年級上·湖北鄂州·期中)如圖為 6 個邊長相等的正方形的組合圖形,則∠1+∠3-∠2=( )A.30° B.45° C.60° D.135°2.(22-23 八年級上·江蘇宿遷·期中)如圖所示的網(wǎng)格是由 9 個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圖形的各個頂點(diǎn)均為格點(diǎn),則 1 2 3的度數(shù)為( ).A.30° B.45° C.55° D.60°3.(22-23 八年級上·重慶潼南·期中)如圖,在3 3的正方形網(wǎng)格中標(biāo)出了 1和 2,則 1+ 2 度.4.(22-23 八年級上·湖北武漢·期中)在如圖所示的 3×3 正方形網(wǎng)格中, 1+ 2 + 3 度.5.(23-24 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七巧板是我們祖先的一項卓越創(chuàng)造,雖然只有七塊,但是可以拼出多種多樣的圖形.如圖就是一個七巧板,這七塊剛好拼成一個正方形.圖中有三對全等的三角形,如VABN≌VADN ,也有幾對全等的四邊形.(1)請根據(jù)全等形的特征,求∠BAN 的度數(shù);(2)請寫出圖中的一對全等的四邊形和另外兩對全等的三角形.題型 03 將已知圖形分割成幾個全等圖形1.(23-24 八年級上·廣西欽州·期中)如圖,四邊形 ABEF 是由 8 個全等梯形 ABCD拼接而成,其中AD 0.8,BC 1.6,則 AF 的長為( ?。?br/>A.10.8 B.9.6 C.7.2 D.4.82.(19-20 八年級上·河北石家莊·期中)下圖所示的圖形分割成兩個全等的圖形,正確的是( ?。?br/>A. B. C. D.3.(20-21 七年級下·福建寧德·期末)在如圖所示的網(wǎng)格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為 1.沿著圖中的虛線,可以將該圖形分割成 2 個全等的圖形.在所有的分割方案中,最長分割線的長度等于 .4.(17-18 七年級下·廣西貴港·期末)如圖,已知正方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3,則正方形的面積為 .5.(23-24 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如圖 1,把大小為 4 4的正方形網(wǎng)格分割成了兩個全等形.請在圖 2中,沿著虛線畫出四種不同的分割方法,把 4 4的正方形網(wǎng)格分割成兩個全等形.題型 04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22-23 八年級·全國·課堂例題)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狀相同的兩個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C.兩個等邊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23-24 八年級上·陜西安康·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狀、大小相同的三角形 B.兩個全等三角形的面積不一定相等C.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3.(20-21 七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yè))把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頂點(diǎn)叫做 ,重合的邊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記兩個三角形全等時,通常把表示 的字母寫在對應(yīng)位置上.4.(20-21 八年級上·江西上饒·期末)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填寫序號) .①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②有兩邊及一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③兩個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④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5.(23-24 八年級上·四川綿陽·階段練習(xí))如圖所示,VABC是正方形網(wǎng)格中的格點(diǎn)三角形(頂點(diǎn)在格點(diǎn)上的三角形),以DE 為一邊作出格點(diǎn)三角形VDEF ,且分別滿足下列條件:(1)在下圖中作出的VDEF 與VABC成軸對稱;(2)在下圖中作出的VDEF 與VABC全等,但不成軸對稱.題型 05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長度1.(23-24 七年級下·河南南陽·期末)如圖,VACE≌VDBF , AD 8,BC 2,則BD ( ?。?br/>A. 2 B.8 C.6 D.52.(23-24 七年級下·陜西咸陽·階段練習(xí))如圖,已知△ABC≌△DEC , AC 1, AB 3,則CE的長度可能是( )A.2 B.3 C.4 D.53.(23-24 七年級下·遼寧錦州·期末)如圖,點(diǎn) E,F(xiàn) 在線段 AC 上(不與點(diǎn) A,C 重合),△ADF ≌△CBE ,若 AC 8, EF 2,則 AE 的長為 .4.(23-24 七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如圖,△ABC ≌△DEC ,點(diǎn) A,C,E 在同一條直線上,BC 2,CD 5,則 AE 的長為 .5.(18-19 八年級上·全國·單元測試)如圖,△ACF≌△DBE , E F .若 AD 11,BC 7,求線段 AB 的長.題型 06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角度1.(23-24 七年級下·陜西西安·期末)如圖,△ABC ≌△ADE,BC 的延長線交DA于點(diǎn)F ,交DE 于點(diǎn)G .若 AED 105 , CAD 18 , B 30 ,則 1的度數(shù)為( )A.67 B.63 C.57 D.53 2.(2024 七年級下·上?!n}練習(xí))已知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 a 的度數(shù)是( ?。?br/>A.72 B.60 C.58 D.50 3.(23-24 七年級下·江蘇泰州·期末)若△ABC ≌△DEF ,且 A 60 , E 70 ,則 F 的度數(shù)為 .4.(24-25 八年級上·全國·單元測試)如圖,△ABD≌△EBD , A 70 , DBE 25 ,則 EDC .5.(23-24 八年級上·湖南長沙·階段練習(xí))如圖,VADE≌VBCF , AD 8cm,CD 6cm, A 30 , E 80 .(1)求BD的長.(2)求 BCF 的度數(shù).題型 07 全等三角形的動點(diǎn)問題1.(23-24 八年級上·廣西桂林·期中)如圖, AB 12cm, A B 60 ,AC BD 9cm ,點(diǎn) P 在線段 AB上以 2cm/s的速度由點(diǎn) A 向點(diǎn) B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 Q 在線段BD上以 xcm / s 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 D 運(yùn)動,它們運(yùn)動的時間為 t s ,當(dāng)△ACP與VBPQ全等時,x 的值是( )A.2 B.1 或1.5 C.2 或1.5 D.2 或 32.(23-24 八年級上·廣西桂林·期中)《姑蘇繁華圖》是清代蘇州籍宮廷畫家徐揚(yáng)的作品,全長1241cm,如圖, AB 12cm, A B 60 , AC BD 9cm,點(diǎn) P 在線段 AB 上以 2cm / s的速度由點(diǎn) A 向點(diǎn) B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Q在線段 BD 上以 x(cm / s)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D運(yùn)動,它們運(yùn)動的時間為 t(s),當(dāng)△ACP與VBPQ全等時, x 的值是( )A.2 B.1 或 1.5 C.2 或 1.5 D.2 或 33.(23-24 七年級下·河南駐馬店·期末)如圖,在長方形 ABCD中 , AD∥BC , AB CD 5,AD BC 6, ADC 90 ,延長 AD 至點(diǎn) E,使DE 4,連接CE.動 點(diǎn) P 從 點(diǎn) A 出發(fā),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 AB BC CD DA運(yùn)動,回到點(diǎn) A 停止運(yùn)動,運(yùn)動時間為:t 秒,當(dāng) t 的值為時,△CDP和VCDE全等.4.(23-24 七年級下·遼寧遼陽·期中)如圖,在長方形 ABCD中, AB 6cm ,BC 10cm ,點(diǎn) P 以3cm/s 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 C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 Q 以acm/s的速度由點(diǎn) C 向點(diǎn) D 運(yùn)動,若VABP和△PCQ全等,則 a 的值為 .5.(23-24 八年級上·黑龍江齊齊哈爾·期末)如圖,已知VABC 中,AC CB 20cm,AB 16cm,點(diǎn)D為 AC的中點(diǎn).如果點(diǎn) P 在線段 AB 上以6cm/s的速度由A 點(diǎn)向 B 點(diǎn)運(yùn)動,同時,點(diǎn)Q在線段BC 上由點(diǎn) B 向C 點(diǎn)運(yùn)動.(1)若點(diǎn)Q的運(yùn)動速度與點(diǎn) P 的運(yùn)動速度相等,經(jīng)過 1s后,△APD 與VBQP是否全等?說明理由;(2)若點(diǎn)Q的運(yùn)動速度與點(diǎn) P 的運(yùn)動速度不相等,當(dāng)時間 t 為何值時,△APD 與VBQP全等?求出此時點(diǎn)Q的運(yùn)動速度.A 夯實基礎(chǔ)1.(24-25 七年級上·山東·隨堂練習(xí))下列各組圖形中,屬于全等圖形的是( )A. B.C. D.2.(23-24 八年級下·陜西西安·期中)如圖,若△OAD≌△OBC , O 65 , D 20 ,則 BED的度數(shù)為( )A.75 B.85 C.60 D.55 3.(23-24 七年級下·河南南陽·期末)如圖,△ABC≌△A B C ,其中. AB 3,A C 7,B C 5,則VABC的周長為4.(23-24 七年級下·廣西南寧·期末)如圖,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 1 °.5.(22-23 八年級·全國·課堂例題)如圖所示,△ABC ≌△ADE,若 BAD 100 , CAE 40 ,求 BAC的度數(shù).6.(23-24 七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yè))將V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VDEF .(1)若 B 74 , F 26 ,求 A的度數(shù);(2)若BC 4.5cm, EC 3.5cm,求VABC 平移的距離.B 能力提升1.(23-24 七年級下·海南??凇て谀┤鐖D,在VABC中, AD ^ BC 于點(diǎn)D,E 是 AD 上一點(diǎn),若VABD≌VCED ,BC 14,AB 10,則VCED的周長為( )A.22 B.23 C.24 D.262.(23-24 七年級下·江蘇南通·階段練習(xí))如圖, A, B,C 三點(diǎn)共線,D, E, B三點(diǎn)共線,且VABD≌VEBC, AB 5, BC 12 ,則DE 長為( )A.5 B.6 C.7 D.8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如圖,△ABC ≌△CDE ,若 D 35 , ACB 45 ,則 DCE 的度數(shù)為 .4.(23-24 七年級下·河南駐馬店·期末)如圖,在長方形 ABCD中 , AD∥BC , AB CD 5,AD BC 6, ADC 90 ,延長 AD 至點(diǎn) E,使DE 4,連接CE.動 點(diǎn) P 從 點(diǎn) A 出發(fā),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 AB BC CD DA運(yùn)動,回到點(diǎn) A 停止運(yùn)動,運(yùn)動時間為:t 秒,當(dāng) t 的值為時,△CDP和VCDE全等.5.(23-24 七年級下·河北保定·階段練習(xí))沿圖形中的虛線,分別把下面的圖形劃分為兩個全等圖形.6.(23-24 七年級下·四川樂山·期末)如圖所示,VABC≌VDEB,點(diǎn)E 在 AB 邊上,DE 與 AC 交于點(diǎn)F .(1)若 AE 4,BC 6,求線段DE 的長;(2)若 A 25 , AFD 100 ,求 DBE 的度數(shù).C 綜合素養(yǎng)1.(23-24 七年級下·陜西榆林·期末)如圖,已知線段 AB 30米,射線 AC ^ AB于點(diǎn)A ,射線BD ^ AB 于點(diǎn) B ,M 點(diǎn)從 B 點(diǎn)向A 運(yùn)動,每秒走1米, N 點(diǎn)從 B 點(diǎn)向 D 運(yùn)動,每秒走 4米,M、N 同時從點(diǎn) B 出發(fā),若射線 AC 上有一點(diǎn) P ,使得△PAM 和△MBN 全等,則線段 AP 的長度為( )A.6米 B. 24米或60 米 C. 24米 D.6米或60 米2.(23-24 七年級下·陜西西安·期中)如圖,在四邊形 ABCD中, B C 120 , AB 8cm,BC 12cm ,CD 16cm,點(diǎn) P 在線段BC 上以4cm / s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C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Q在線段CD 上由點(diǎn)C 向點(diǎn)D勻速運(yùn)動,若△BAP 與△PCQ在某一時刻全等,則點(diǎn)Q運(yùn)動速度為( )3A.4cm / s B. cm / s3C.4cm / s或 cm / s D.4cm / s16或 cm / s2 2 33.(23-24 七年級下·上海長寧·期末)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x,5,7,另一個與它全等的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3,y,5,那么以 x、y 為腰長和底邊長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等于 .4.(23-24 七年級下·河南鄭州·期中)如圖,在Rt△ABC 中, ACB 90 ,BC 8cm, AC 22cm ,CD為 AB 邊上的高,直線CD上一點(diǎn)F 滿足CF AB ,點(diǎn)E 從點(diǎn) B 出發(fā)在直線BC 上以 2cm / s的速度移動,設(shè)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當(dāng) t 秒時,能使VABC與以點(diǎn)C 、F 、E 為頂點(diǎn)的三角形全等.5.(23-24 七年級下·山西臨汾·期末)如圖所示,△ABC ≌△ADE,且 CAD 30 , EAB 120 ,DE∥ AC .(1)求 CAB 的度數(shù);(2)求 DFB的度數(shù).6.(23-24 九年級下·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如圖,在VABC 中, AD 為高, AC 12,點(diǎn)E 為 AC 上的一點(diǎn),AE 2CE ,連接 BE 交 AD 于點(diǎn)O,VBDO≌VADC ( DAC 和 EBD是對應(yīng)角).(1)求 BEC 的度數(shù);(2)有一動點(diǎn)Q從點(diǎn)A 出發(fā)沿線段 AC 以每秒 4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yùn)動,設(shè)點(diǎn)Q的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BOQ 的面積為 18?若存在,請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第 03 講 全等三角形(4 個知識點(diǎn)+7 大題型+18 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課程標(biāo)準(zhǔn)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認(rèn)識全等圖形,理解全等圖形的概念與特征; 1.認(rèn)識全等圖形,理解全等圖形的概念與特征;2.能欣賞有關(guān)的圖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 2.能欣賞有關(guān)的圖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圖形;圖形; 3.全等圖形的概念和特征,認(rèn)識全等圖形。3.全等圖形的概念和特征,認(rèn)識全等圖形。 4.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識別全等三角形中的對4.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識別全等三 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角形中的對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 5. 掌握并能運(yùn)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5. 掌握并能運(yùn)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知識點(diǎn) 1: 全等圖形全等形: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一)全等形的形狀相同,大小相等,與圖形所在的位置無關(guān)。(二)兩個全等形的面積一定相等,但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不一定是全等形。(三)一個圖形經(jīng)過平移、翻折、旋轉(zhuǎn)后,形狀、大小都沒有改變,只是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即平移、翻折、旋轉(zhuǎn)前后的圖形全等。【即學(xué)即練 1】1.(24-25 八年級上·全國·假期作業(yè))找出下列各組圖中的全等圖形( ?。?br/>A.②和⑥ B.②和⑦ C.③和④ D.⑥和⑦【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圖形的定義,直接根據(jù)全等圖形的定義判斷即可.【詳解】解:∵圖形②和圖形⑥不能夠完全重合,故 A 選項不符合題意;∵圖形②和圖形⑦不能夠完全重合,故 B 選項不符合題意;∵圖形③和圖形④能夠完全重合,故 C 選項符合題意;∵圖形⑥和圖形⑦不能夠完全重合,故 D 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知識點(diǎn) 2:全等多邊形(1)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多邊形叫做全等多邊形.相互重合的頂點(diǎn)叫做對應(yīng)頂點(diǎn),相互重合的邊叫做對應(yīng)邊,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對應(yīng)角.(2)性質(zhì):全等多邊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對應(yīng)角相等.(3)判定:邊、角分別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多邊形全等.【即學(xué)即練 2】2.(23-24 七年級下·陜西寶雞·期中)下列各組圖形中,屬于全等圖形的是( )A. B.C. D.【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圖形.根據(jù)全等圖形的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逐項判斷即可得.【詳解】解:A、兩個圖形的大小不相同,不能夠完全重合,不是全等圖形,則此項不符合題意;B、兩個圖形的大小不相同,不能夠完全重合,不是全等圖形,則此項不符合題意;C、兩個圖形能夠完全重合,是全等圖形,則此項符合題意;D、兩個圖形的形狀不相同,不能夠完全重合,不是全等圖形,則此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知識點(diǎn) 3: 全等三角形(一)全等三角形: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二)全等三角形中的對應(yīng)元素1、概念:把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頂點(diǎn)叫做對應(yīng)頂點(diǎn),重合的邊叫做對應(yīng)邊,重合的角叫做對應(yīng)角。對應(yīng)頂點(diǎn):點(diǎn) A 與點(diǎn) D,點(diǎn) B 與點(diǎn) E,點(diǎn) C 與點(diǎn) F。對應(yīng)邊:AB 與 DE,AC 與 DF,BC 與 EF。對應(yīng)角:∠A 與∠D,∠B 與∠E,∠C 與∠F。2、對應(yīng)元素的確定方法(1)字母順序確定法∶根據(jù)書寫規(guī)范,按照對應(yīng)頂點(diǎn)確定對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2)圖形位置確定法①公共邊一定是對應(yīng)邊;②公共角一定是對應(yīng)角;③對頂角一定是對應(yīng)角;(3)圖形大小確定法∶兩個全等三角形的最大的邊(角)是對應(yīng)邊(角),最小的邊(角)是對應(yīng)邊(角)。(三)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全等用符號“≌”表示,讀作“全等于”。如三角形△ABC 和△DEF 全等,記作△ABC≌△DEF。記兩個三角形全等時,通常把表示對應(yīng)頂點(diǎn)的字母寫在對應(yīng)的位置上。【即學(xué)即練 3】3.(23-24 八年級上·江蘇南京·階段練習(x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形狀相同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B.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C.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D.形狀、大小相同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定義,根據(jù)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定義即可判斷.理解定義是判斷的關(guān)鍵.【詳解】解:A、形狀相同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形狀、大小相同的兩個三角形全等,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即學(xué)即練 4】4.(23-24 八年級上·廣西南寧·期中)如圖,△ABC ≌△CDA, AB 和CD ,BC 和DA是對應(yīng)邊,則 B的對應(yīng)角是( )A. CAD B. D C. ACD D. ACB【答案】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根據(jù)已知條件△ABC ≌△CDA, AB 和CD ,BC 和DA是對應(yīng)邊,點(diǎn)A 與點(diǎn)C 對應(yīng)點(diǎn),點(diǎn) B 與點(diǎn)D是對應(yīng)點(diǎn),由此即可得到 B的對應(yīng)角,理解其概念是解題的關(guān)鍵.【詳解】∵△ABC ≌△CDA,∴∠ B 的對應(yīng)角是 D,故選:B.知識點(diǎn) 4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一)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二)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上的高、中線分別相等,對應(yīng)角的平分線相等,面積相等,周長相等。∵△ABC≌△DEF∴AB=DE,AC=DF,BC=EF(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即學(xué)即練 5】5.(23-24 七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如圖,△OAD≌△OBC 且 O 70 , C 25 ,則 BED的度數(shù)是( )A. 40 B.45 C.50 D.60 【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質(zhì),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解題關(guān)鍵.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結(jié)合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鄰兩個內(nèi)角和即可得出答案.【詳解】Q △OAD≌△OBC , O 70 , C 25 ,\ OBC OAD , C D 25 ,\ OBC OAD 180 - O - C 85 ,\ BED OBC - D 85 - 25 60 .故選:D.【即學(xué)即練 6】6.(23-24 七年級下·河南洛陽·期末)如圖,△ABC ≌△CDA,下列結(jié)論:① AB 與 AD 是對應(yīng)邊;② AC與CA是對應(yīng)邊; BAC 與 DAC 是對應(yīng)角;④ CAB 與 ACD是對應(yīng)角,其中正確的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由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對應(yīng)角相等對以下結(jié)論進(jìn)行判定.【詳解】解:由△ABC ≌△CDA得,① AB 與CD 是對應(yīng)邊.故①不符合題意;② AC 與CA是對應(yīng)邊.故②符合題意;③ BAC 與 DCA是對應(yīng)角.故③不符合題意;④ CAB 與 ACD是對應(yīng)角,故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正確的結(jié)論是②④,故選:B.題型 01 圖形的全等1.(23-24 七年級下·全國·假期作業(yè))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稱為全等圖形B.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C.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圖形D.平移、翻折、旋轉(zhuǎn)前后的圖形全等【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了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全等形的性質(zhì),由全等圖形的性質(zhì)和平移,折疊,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依次判斷可求解.【詳解】解:A、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稱為全等形,故 A 選項不符合題意;B、全等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故 B 選項不符合題意;C、所有正方形不一定是全等形,故 D 選項符合題意;D、平移、翻折、旋轉(zhuǎn)前后的圖形全等,故 D 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2.(23-24 七年級下·山西太原·階段練習(xí))下列選項的圖形中,和如圖所示的圖形全等的是( )A. B. C. D.【答案】A【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圖形,熟記全等圖形的概念是解題關(guān)鍵.根據(jù)全等圖形的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圖形)即可得.【詳解】解:觀察四個選項可知,只有選項 A 符合題意,故選:A.3.(22-23 八年級·全國·課堂例題)如圖所示,下列圖形中的全等圖形是 .【答案】(1)(9),(2)(3),(4)(8),(11)(12)【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圖形的識別,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圖形,據(jù)此逐一判斷即可。【詳解】解;由全等圖形的定義可知,(1)(9),(2)(3),(4)(8),(11)(12)是全等圖形,故答案為:(1)(9),(2)(3),(4)(8),(11)(12).4.(23-24 七年級下·湖南衡陽·期末)如圖所示的是兩個全等的五邊形, AB 8, AE 5,DE 11,HI 12,IJ 10 , D = 90°, G 115 ,點(diǎn)B與點(diǎn)H、點(diǎn)D與點(diǎn)J分別是對應(yīng)頂點(diǎn),則圖中標(biāo)的 e ,b °.【答案】 11 115【分析】此題考查了全等多邊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全等多邊形對應(yīng)邊相等,對應(yīng)角相等求解即可.【詳解】∵五邊形 ABCDE 和五邊形GHIJF 全等∴ e de 11, b C 115 故答案為:11,115.5.(22-23 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先觀察猜想結(jié)論,再動手驗證.(1)如圖.圓M 和圓 N 哪個大?(2)如圖, l,m 兩條線是否為直線?【答案】(1)一樣大;(2)是直線;【分析】先觀察猜想得出結(jié)論,然后動手驗證即可.【詳解】(1)觀察猜想得出的結(jié)論:圓M 比圓 N 大,驗證:用重疊法比較,圓M 和圓 N 一樣大;(2)觀察猜想得出的結(jié)論: l,m 不是兩條直線,驗證:用支持比較, l,m 是兩條直線;【點(diǎn)睛】此題目主要考查了同學(xué)們能觀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培養(yǎng)識圖能力.題型 02 利用全等圖形求正方形網(wǎng)格中角度之和1.(20-21 八年級上·湖北鄂州·期中)如圖為 6 個邊長相等的正方形的組合圖形,則∠1+∠3-∠2=( )A.30° B.45° C.60° D.135°【答案】B【分析】首先利用 SAS 定理判定△ABC≌△DBE,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得∠3=∠ACB,再由∠ACB+∠1=∠1+∠3=90°,可得∠1+∠3-∠2.【詳解】∵在△ABC 和△DBE 中ìAB=BD í A= D , AC=ED∴△ABC≌△DBE(SAS),∴∠3=∠ACB,∵∠ACB+∠1=90°,∴∠1+∠3=90°,∵∠2=45°∴∠1+∠3-∠2=90°-45°=45°,故選 B.【點(diǎn)睛】此題主要考查了全等圖形,關(guān)鍵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2.(22-23 八年級上·江蘇宿遷·期中)如圖所示的網(wǎng)格是由 9 個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圖形的各個頂點(diǎn)均為格點(diǎn),則 1- 2 - 3的度數(shù)為( ).A.30° B.45° C.55° D.60°【答案】B【分析】根據(jù)網(wǎng)格特點(diǎn),可得出 1 90o, 2 4, 3+ 4 45o ,進(jìn)而可求解.【詳解】解:如圖,則 1 90o, 2 4, 3+ 4 45o ,∴ 1- 2 - 3 90o - 45o 45o,故選:B.【點(diǎn)睛】本題考查網(wǎng)格中的全等圖形、三角形的外角性質(zhì),會利用全等圖形求正方形網(wǎng)格中角度之和是解答的關(guān)鍵.3.(22-23 八年級上·重慶潼南·期中)如圖,在3 3的正方形網(wǎng)格中標(biāo)出了 1和 2,則 1+ 2 度.【答案】135【分析】作輔助線,使 ADB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據(jù)全等三角形 DFB≌ BEC ,可得到 DBF 2,利用等角代換即可得解.【詳解】解:如圖,連接 AD 、BD, ADB 90 , AD BD BC , DAB DBA 45 ,由圖可知,在△DFB 和 BEC 中,ì DF BE í DFB BEC 90 , FB EC\ DFB≌ BEC SAS ,\ DBF 2,Q DBA 45 ,\ 1+ 2 1+ DBF 180 - 45 135 ,故答案為:135.【點(diǎn)睛】本題考查了網(wǎng)格中求兩角和,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等角代換是解題關(guān)鍵.4.(22-23 八年級上·湖北武漢·期中)在如圖所示的 3×3 正方形網(wǎng)格中, 1+ 2 + 3 度.【答案】90【分析】證明△ABC ≌△DEF , DCG≌ CEB 得出 2 + 1 45 ,根據(jù)網(wǎng)格的特點(diǎn)可知 3 45 ,即可求解.【詳解】解:如圖,在 ABC 與 DEF 中,ìAC DF í ACB DFE , BC EF∴△ABC ≌△DEF ,∴ 1 4,∵FD∥CG ,∴ 2 FDC ,同理可得 DCG≌ CEB ,∴EC ED , 2 BEC ,∵ BEC + ECB 90 ,∴ 2 + EBC 90 ,∴ ECD 90 ,∴ E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DE 45 ,即 4 + FDC 1+ 2 45 ,根據(jù)網(wǎng)格的特點(diǎn)可知 3 45 ,∴ 1+ 2 + 3 90 ,故答案為:90.【點(diǎn)睛】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網(wǎng)格的特點(diǎn)求得 1+ 2 45 是解題的關(guān)鍵.5.(23-24 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七巧板是我們祖先的一項卓越創(chuàng)造,雖然只有七塊,但是可以拼出多種多樣的圖形.如圖就是一個七巧板,這七塊剛好拼成一個正方形.圖中有三對全等的三角形,如 ABN≌ ADN ,也有幾對全等的四邊形.(1)請根據(jù)全等形的特征,求∠BAN 的度數(shù);(2)請寫出圖中的一對全等的四邊形和另外兩對全等的三角形.【答案】(1) BAN 45 (2)四邊形 ABEM 全等四邊形 ADFM ;(答案不唯一)△ABD≌△CBD; BEH≌ GMN【分析】(1)根據(jù) ABN≌ ADN ,求出 BAN DAN ,根據(jù) BAN + DAN 90 ,得出∠BAN 1 90 45 ;2(2)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圖形的定義進(jìn)行判斷即可.【詳解】(1)解:∵ ABN≌ ADN ,∴ BAN DAN ,∵四邊形 ABCD為正方形,∴ BAD 90 ,∴ BAN + DAN 90 ,∴∠BAN1 90 45 ;2(2)解:圖中全等的四邊形有:四邊形 ABEM 全等四邊形 ADFM ;四邊形BEMN 全等四邊形DFMN ;四邊形BEMN 全等四邊形GMEH ;四邊形DFMN 全等四邊形GMEH ;全等三角形有:△ABD≌△CBD; BEH≌ GMN .【點(diǎn)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全等四邊形的判定,解題的關(guān)鍵是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題型 03 將已知圖形分割成幾個全等圖形1.(23-24 八年級上·廣西欽州·期中)如圖,四邊形 ABEF 是由 8 個全等梯形 ABCD拼接而成,其中AD 0.8,BC 1.6,則 AF 的長為( ?。?br/>A.10.8 B.9.6 C.7.2 D.4.8【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圖形的性質(zhì),由圖形知,所示的圖案是由梯形 ABCD和七個與它全等的梯形拼接而成,根據(jù)全等圖形的性質(zhì)有 AF 4AD + 4BC 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詳解】解:∵四邊形 ABCD為梯形,上底 AD 0.8,下底BC 1.6,四邊形 ABEF 是由 8 個全等梯形 ABCD拼接而成,∴ AF 4AD + 4BC 4 0.8 + 4 1.6 9.6.故選:B.2.(19-20 八年級上·河北石家莊·期中)下圖所示的圖形分割成兩個全等的圖形,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全等圖形的概念進(jìn)而得出答案.【詳解】解:圖形分割成兩個全等的圖形,如圖所示:故選 B.【點(diǎn)睛】此題主要考查全等圖形的識別,解題的關(guān)鍵是熟知全等的性質(zhì).3.(20-21 七年級下·福建寧德·期末)在如圖所示的網(wǎng)格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為 1.沿著圖中的虛線,可以將該圖形分割成 2 個全等的圖形.在所有的分割方案中,最長分割線的長度等于 .【答案】7【分析】沿著圖中的虛線,可以將該圖形分割成 2 個全等的圖形,畫出所有的分割方案,即可得到最長分割線的長度.【詳解】解:分割方案如圖所示:由圖可得,最長分割線的長度等于 7.故答案為:7.【點(diǎn)睛】本題主要考查全等形的性質(zhì),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是要熟練掌握全等形的性質(zhì).4.(17-18 七年級下·廣西貴港·期末)如圖,已知正方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3,則正方形的面積為 .【答案】6【分析】利用割補(bǔ)法,把陰影部分移動到一邊.【詳解】把陰影部分移動到正方形的一邊,恰好是正方形的一半,故正方形面積是 6.【點(diǎn)睛】割補(bǔ)法,等面積轉(zhuǎn)換,可以簡便運(yùn)算,化復(fù)雜為簡單.5.(23-24 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如圖 1,把大小為 4 4的正方形網(wǎng)格分割成了兩個全等形.請在圖 2中,沿著虛線畫出四種不同的分割方法,把 4 4的正方形網(wǎng)格分割成兩個全等形.【答案】見解析【分析】可以利用圖形的對稱性和互補(bǔ)性來分隔成兩個全等的圖形.【詳解】解:∵要求分成全等的兩塊,∴每塊圖形要包含有 8 個小正方形.【點(diǎn)睛】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作圖-應(yīng)用與設(shè)計作圖,利用對稱性和互補(bǔ)性解題.題型 04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22-23 八年級·全國·課堂例題)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狀相同的兩個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C.兩個等邊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根據(jù)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詳解】解:形狀相同的兩個三角形若其大小不相等就不是全等三角形,故選項 A 錯誤;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形狀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選項 B 錯誤;兩個等邊三角形,形狀相同,邊長不一定相等,不一定能完全重合,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選項 C 錯誤.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選項 D 正確;故選 D.2.(23-24 八年級上·陜西安康·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狀、大小相同的三角形 B.兩個全等三角形的面積不一定相等C.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答案】A【分析】根據(jù)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詳解】A、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三角形能夠完全重合,是全等三角形,故本選項正確;B、兩個全等三角形的面積一定相等,故本選項錯誤;C、周長相等的三角形,形狀不一定相同,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本選項錯誤;D、所有的等邊三角形形狀都相同,大小與邊長有關(guān),邊長不相等,則不能夠重合,所以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本選項錯誤.故選:A.3.(20-21 七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yè))把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頂點(diǎn)叫做 ,重合的邊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記兩個三角形全等時,通常把表示 的字母寫在對應(yīng)位置上.【答案】 對應(yīng)頂點(diǎn) 對應(yīng)邊 對應(yīng)角 對應(yīng)頂點(diǎn)【分析】根據(jù)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以及對應(yīng)頂點(diǎn)、對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的概念填空.【詳解】解:把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頂點(diǎn)叫做對應(yīng)頂點(diǎn),重合的邊叫做對應(yīng)邊,重合的角叫做對應(yīng)角.記兩個三角形全等時,通常把表示對應(yīng)頂點(diǎn)的字母寫在對應(yīng)位置上.故答案為:對應(yīng)頂點(diǎn);對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對應(yīng)頂點(diǎn).【點(diǎn)睛】此題主要考查了全等形及相關(guān)概念,屬于基本概念題,是需要識記的內(nèi)容.4.(20-21 八年級上·江西上饒·期末)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填寫序號) .①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②有兩邊及一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③兩個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④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答案】③【分析】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即可判斷各個小題中的說法是否正確,從而可以解答本題.【詳解】解: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3,6,8,另一個三角形的邊長為 4,5,8,故①錯誤;有兩邊及一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兩個直角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對應(yīng)相等,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和斜邊相等,則這個兩個三角形不全等,故②錯誤;兩個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故③正確;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兩個三角形的同底等高,而這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④錯誤;故答案為:③.【點(diǎn)睛】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明確題意,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與性質(zhì)解答.5.(23-24 八年級上·四川綿陽·階段練習(xí))如圖所示, ABC是正方形網(wǎng)格中的格點(diǎn)三角形(頂點(diǎn)在格點(diǎn)上的三角形),以DE 為一邊作出格點(diǎn)三角形 DEF ,且分別滿足下列條件:(1)在下圖中作出的 DEF 與 ABC成軸對稱;(2)在下圖中作出的 DEF 與 ABC全等,但不成軸對稱.【答案】(1)見解析(2)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作圖--軸對稱,關(guān)鍵是掌握幾何圖形都可看作是由點(diǎn)組成,我們在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時,也就是確定一些特殊的對稱點(diǎn).(1)利用網(wǎng)格圖結(jié)合軸對稱變換的性質(zhì)進(jìn)行畫圖即可;(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定義進(jìn)行畫圖即可.【詳解】(1)如圖, DEF 即為所作;(2)如圖, DEF 即為所作;題型 05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長度1.(23-24 七年級下·河南南陽·期末)如圖, ACE≌ DBF , AD 8,BC 2,則BD ( )A. 2 B.8 C.6 D.5【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可得 AC BD,再求出 AB CD,在根據(jù)線段和差即可求解,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解題的關(guān)鍵.【詳解】∵ ACE≌ DBF ,∴ AC DB,∴ AC - BC BD - BC ,即 AB CD,∵ AD 8,BC 2,∴ AB1 AD - BC 1 8 - 2 3,2 2∴BD BC + CD 2 + 3 5,故選:D.2.(23-24 七年級下·陜西咸陽·階段練習(xí))如圖,已知△ABC≌△DEC , AC 1, AB 3,則CE的長度可能是( )A.2 B.3 C.4 D.5【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三邊關(guān)系,根據(jù)△ABC≌△DEC 得出對應(yīng)邊相等,即得出DC AC 1,DE AB 3.結(jié)合三角形的三邊關(guān)系列式計算,即可作答.【詳解】解:∵△ABC≌△DEC ,∴DC AC 1,DE AB 3,∴3-1< CE < 3+1即 2 < CE < 4四個選項滿足這個范圍的是 B 選項的 3,故選:B.3.(23-24 七年級下·遼寧錦州·期末)如圖,點(diǎn) E,F(xiàn) 在線段 AC 上(不與點(diǎn) A,C 重合),△ADF ≌△CBE ,若 AC 8, EF 2,則 AE 的長為 .【答案】3【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得 AF CE ,再利用等量代換可得AE CF ,即可求解.【詳解】解:∵△ADF ≌△CBE ,∴ AF CE ,∴ AF - EF CE - EF ,即 AE CF ,∵ 2AE = AC - EF = 8 - 2 = 6,∴ AE 3,故答案為:3.4.(23-24 七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如圖,△ABC ≌△DEC ,點(diǎn) A,C,E 在同一條直線上,BC 2,CD 5,則 AE 的長為 .【答案】3【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ABC ≌△DEC 可得出CD AC 5,BC CE 2,再根據(jù)線段的和差關(guān)系即可得出答案.【詳解】解:∵△ABC ≌△DEC ,∴CD AC 5,BC CE 2,∵點(diǎn) A,C,E 在同一條直線上,∴ AE AC - CE 5 - 2 3,故答案為:3.5.(18-19 八年級上·全國·單元測試)如圖,△ACF≌△DBE , E F .若 AD 11,BC 7,求線段 AB 的長.【答案】2【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可得 AC DB,再同時減去BC 可得AB DC ,最后求解即可.【詳解】解:Q△ACF ≌△DBE , E F ,\ AC DB,\ AC - BC DB - BC ,\ AB DC ,Q AD 11,BC 7,\ AB + DC AD - BC 11- 7 4,\AB 2 .題型 06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角度1.(23-24 七年級下·陜西西安·期末)如圖,△ABC ≌△ADE,BC 的延長線交DA于點(diǎn)F ,交DE 于點(diǎn)G .若 AED 105 , CAD 18 , B 30 ,則 1的度數(shù)為( )A.67 B.63 C.57 D.53 【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由△ABC ≌△ADE,則 ACB 與 AED 是一組對應(yīng)角, B與 D是一組對應(yīng)角,對于△ACF ,外角 ACB 等于除 ACF 外的兩個內(nèi)角之和,求得 AFC ,再在 DFG 中,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即可求得結(jié)果.【詳解】解:Q△ABC≌△ADE , AED 105 , B 30 ,\ ACB AED 105 , B D 30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可得 ACB AFC + CAD,\ AFC ACB - CAD 87 .\ GFD AFC 87 .Q GFD 87 , D 30 ,\ 1 63 .故選:B.2.(2024 七年級下·上?!n}練習(xí))已知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 a 的度數(shù)是( )A.72 B.60 C.58 D.50 【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知識.解題時要認(rèn)準(zhǔn)對應(yīng)關(guān)系.全等圖形要根據(jù)已知的對應(yīng)邊去找對應(yīng)角,并運(yùn)用“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即可得答案.【詳解】解:Q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與 a, c與 c分別是對應(yīng)邊,那么它們的夾角就是對應(yīng)角\ a 50 故選:D.3.(23-24 七年級下·江蘇泰州·期末)若△ABC ≌△DEF ,且 A 60 , E 70 ,則 F 的度數(shù)為 .【答案】50 /50 度【分析】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及全等的性質(zhì).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可以求得 C ,△ABC ≌△DEF求得 F .【詳解】解:Q ABC≌ DEF\ F C, E B 70 在 ABC 中,Q A + B + C 180 ,\ C 180 - 60 - 70 50 .\ F C 50 .故答案為:50 .4.(24-25 八年級上·全國·單元測試)如圖,△ABD≌△EBD , A 70 , DBE 25 ,則 EDC .【答案】10 /10 度【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是解題的關(guān)鍵.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出 A DEB 70 , ABD EBD 25 ,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即可計算.【詳解】解:∵△ABD≌△EBD ,\ A DEB 70 , ABD EBD 25 ,\ ABC 50 ,\ C 180 - A - ABC 60 ,\ EDC DEB - C 10 ,故答案為:10 度.5.(23-24 八年級上·湖南長沙·階段練習(xí))如圖, ADE≌ BCF , AD 8cm,CD 6cm, A 30 , E 80 .(1)求BD的長.(2)求 BCF 的度數(shù).【答案】(1) 2cm(2) 70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對應(yīng)角相等;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180 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1)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BC AD 8cm ,然后根據(jù)BD BC - CD可得出答案;(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B ∠A 30 , F E 80 ,然后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可求出 BCF的度數(shù).【詳解】(1)解:Q ADE≌ BCF , AD 8cm,\BC AD 8cm,又QCD 6cm ,\BD BC - CD 8 - 6 2 cm ;(2)Q ADE≌ BCF , A 30 , E 80 ,\ B A 30 , F E 80 ,\ BCF 180 - B + F 180 - 30 + 80 70 .題型 07 全等三角形的動點(diǎn)問題1.(23-24 八年級上·廣西桂林·期中)如圖, AB 12cm, A B 60 ,AC BD 9cm ,點(diǎn) P 在線段 AB上以 2cm/s的速度由點(diǎn) A 向點(diǎn) B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 Q 在線段BD上以 xcm / s 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 D 運(yùn)動,它們運(yùn)動的時間為 t s ,當(dāng)△ACP與VBPQ全等時,x 的值是( )A.2 B.1 或1.5 C.2 或1.5 D.2 或 3【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題意分△ACP≌△BPQ 和△ACP≌△BQP 兩種情況,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分別求出 AP,BQ的長,進(jìn)而求出運(yùn)動時間,即可求出 x 的值,熟知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是解題的關(guān)鍵.【詳解】解:當(dāng)△ACP≌△BPQ 時,∴ AC BP 9cm , AP BQ ,∵ AB 12cm,∴ AP BQ AB - BP 3cm,t 3∴ 1.5s,2x 3∴ 2;1.5當(dāng)△ACP≌△BQP 時,∴ AP BP1 AB 6cm,BQ AC 9cm ,2t 6∴ 3s ,2x 9∴ 3;3綜上所述,當(dāng)△ACP與VBPQ全等時,x 的值是 2 或 3,故選 D.2.(23-24 八年級上·廣西桂林·期中)《姑蘇繁華圖》是清代蘇州籍宮廷畫家徐揚(yáng)的作品,全長1241cm,如圖, AB 12cm, A B 60 , AC BD 9cm,點(diǎn) P 在線段 AB 上以 2cm / s的速度由點(diǎn) A 向點(diǎn) B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Q在線段 BD 上以 x(cm / s)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D運(yùn)動,它們運(yùn)動的時間為 t(s),當(dāng)△ACP與VBPQ全等時, x 的值是( )A.2 B.1 或 1.5 C.2 或 1.5 D.2 或 3【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一元一次方程的應(yīng)用.由題意知分△ACP≌△BPQ 時和△ACP≌△BQP 時兩種情況,再根據(jù)全等的性質(zhì)列方程求解即可.【詳解】解:∵點(diǎn) P 在線段 AB 上以2cm / s的速度由點(diǎn) A 向點(diǎn) B 運(yùn)動,點(diǎn) Q 在線段BD上以 xcm / s 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 D 運(yùn)動,∴ AP 2tcm ,BQ xtcm,∴BP AB - AP 12 - 2t cm.∵ A B 60 ,∴可分類討論:①當(dāng)△ACP≌△BPQ 時,∴ AP BQ ,∴2t xt ,解得: x 2;②當(dāng)△ACP≌△BQP 時,∴ AP BP, AC BQì2t 12 - 2t∴ í 9 xt, ì t 3解得: íx 3. 綜上可知 x 的值是 2 或 3.故選:D.3.(23-24 七年級下·河南駐馬店·期末)如圖,在長方形 ABCD中 , AD∥BC , AB CD 5,AD BC 6, ADC 90 ,延長 AD 至點(diǎn) E,使DE 4,連接CE.動 點(diǎn) P 從 點(diǎn) A 出發(fā),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 AB - BC - CD - DA運(yùn)動,回到點(diǎn) A 停止運(yùn)動,運(yùn)動時間為:t 秒,當(dāng) t 的值為時,△CDP和 CDE全等.【答案】3.5或 10【分析】此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根據(jù)題意分兩種情況: CDP≌ DCE 和 CDP≌ CDE ,然后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解即可.【詳解】解:如圖所示,當(dāng) CDP≌ DCE 時,∴CP DE 4∵在長方形 ABCD中, AB 5,BC 6,∴BP BC - PC 2 ,∴ AB + BP 5 + 2 7∵點(diǎn) P 的運(yùn)動時間為每秒 2 個單位∴ t 7 2 3.5(秒);如圖所示,當(dāng) CDP≌ CDE 時,∴ DP DE 4 ,∴ AB + BC + CD + PD 5 + 6 + 5 + 4 20,∴ t 20 2 10(秒)綜上所述,當(dāng) t 的值為3.5或 10 秒時,△CDP與△DCE 全等.故答案為:3.5 或 10.4.(23-24 七年級下·遼寧遼陽·期中)如圖,在長方形 ABCD中, AB 6cm ,BC 10cm ,點(diǎn) P 以3cm/s 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 C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 Q 以acm/s的速度由點(diǎn) C 向點(diǎn) D 運(yùn)動,若 ABP和△PCQ全等,則 a 的值為 .18【答案】3 或5【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熟練掌握分類討論思想的應(yīng)用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分兩種情況分別計算:當(dāng)△ABP≌△PCQ時;當(dāng) ABP≌ QCP 時;分別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的性質(zhì)列方程求解即可.【詳解】解:設(shè)點(diǎn) P 運(yùn)動的時間為 ts ,由題意知:BP 3tcm,CQ atcm ,則PC BC - BP 10 - 3t cm,當(dāng)△ABP≌△PCQ時,BP CQ ,即3t at ,解得 a 3;當(dāng) ABP≌ QCP 時,BP CP,CQ AB,即3t 10 - 3t , at 6 ,5解得 t ,35則 a 6,318解得 a ,5a 18綜上, 的值為 3 或 .518故答案為:3 或 .55.(23-24 八年級上·黑龍江齊齊哈爾·期末)如圖,已知 ABC 中,AC CB 20cm,AB 16cm,點(diǎn)D為 AC的中點(diǎn).如果點(diǎn) P 在線段 AB 上以6cm/s的速度由A 點(diǎn)向 B 點(diǎn)運(yùn)動,同時,點(diǎn)Q在線段BC 上由點(diǎn) B 向C 點(diǎn)運(yùn)動.(1)若點(diǎn)Q的運(yùn)動速度與點(diǎn) P 的運(yùn)動速度相等,經(jīng)過 1s后,△APD 與 BQP是否全等?說明理由;(2)若點(diǎn)Q的運(yùn)動速度與點(diǎn) P 的運(yùn)動速度不相等,當(dāng)時間 t 為何值時,△APD 與 BQP全等?求出此時點(diǎn)Q的運(yùn)動速度.【答案】(1)△APD≌△BQP,見解析(2) t 4 ,速度為7.5厘米/秒3【分析】本題借助動點(diǎn)問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熟記相關(guān)性質(zhì)定理的內(nèi)容是解題關(guān)鍵.(1)根據(jù)運(yùn)動時間,可得出 AP BQ 6cm,PB AB - AP 16 - 6 10cm,據(jù)此即可求證;(2)由點(diǎn)Q的運(yùn)動速度與點(diǎn) P 的運(yùn)動速度不相等可得出 AP BP 8且 BQ AD 10時,△APD 與 BQP全等,據(jù)此即可求解.【詳解】(1)解:△APD≌△BQP,理由如下:Qt 1(秒)\ AP BQ 6cmQ AC 20cm,點(diǎn)D為 AC 的中點(diǎn)\ AD 10cmQ PB AB - AP 16 - 6 10cm\PB ADQCA CB\ A BìAP BQ在△APD 和 BQP 中, í A B AD BP∴△APD≌△BQP(2)解:QvP vQ\ AP BQ若△APD 與 BQP全等,則 AP BP 8故 BQ AD 10所以點(diǎn) P 、QAP 8 4的運(yùn)動時間: t 6 6 3BQ此時 vQ 7.5(厘米/秒)tA 夯實基礎(chǔ)1.(24-25 七年級上·山東·隨堂練習(xí))下列各組圖形中,屬于全等圖形的是( )A. B.C. D.【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全等形的概念: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由此即可判斷.【詳解】解:A 中兩個圖形大小不同,不是全等圖形,不符合題意;B 中圖形是一個圖形,不是全等圖形,不符合題意;C 中兩個圖形是全等圖形,符合題意;D 中兩個圖形的形狀不同,不是全等圖形,不符合題意;故選:C.2.(23-24 八年級下·陜西西安·期中)如圖,若△OAD≌△OBC , O 65 , D 20 ,則 BED的度數(shù)為( )A.75 B.85 C.60 D.55 【答案】A【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定理,解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 180 度,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之和.先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出 CAE O + D 85 ,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出 D C 20 ,最后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和對頂角相等,即可解答.【詳解】解:∵ O 65 , D 20 ,∴ CAE O + D 85 ,∵△OAD≌△OBC ,∴ D C 20 ,∴ BED CEA 180 - C - CAE 75 ,故選:A.3.(23-24 七年級下·河南南陽·期末)如圖,△ABC≌△A B C ,其中. AB 3,A C 7,B C 5,則 ABC的周長為【答案】15【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解題的關(guān)鍵.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出AC A C 7,BC B C 5,進(jìn)而可得出答案.【詳解】解:∵△ABC≌△A B C , AB 3, A C 7,B C 5,∴ AC A C 7,BC B C 5,∴ ABC 的周長為 AB + BC + AC 3 + 5 + 7 15,故答案為:15.4.(23-24 七年級下·廣西南寧·期末)如圖,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 1 °.【答案】5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質(zhì),解題的關(guān)鍵是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進(jìn)行解答即可.【詳解】解:根據(jù)左圖可知,邊 a、c 夾角為55 ,∵兩個三角形全等,∴ 1 55 .故答案為:55.5.(22-23 八年級·全國·課堂例題)如圖所示,△ABC ≌△ADE,若 BAD 100 , CAE 40 ,求 BAC的度數(shù).【答案】70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先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到 BAC DAE ,進(jìn)而證明 BAE DAC ,求出 BAE 30 即可得到答案.【詳解】解:Q△ABC≌△ADE ,\ BAC DAE ,\ BAC - CAE DAE - CAE ,即 BAE DAC.\ BAE 1 BAD - CAE 1 100 - 40 30 ,2 2\ BAC BAE + CAE 30 + 40 70 .6.(23-24 七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yè))將 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 DEF .(1)若 B 74 , F 26 ,求 A的度數(shù);(2)若BC 4.5cm, EC 3.5cm,求 ABC 平移的距離.【答案】(1)80°(2)1cm【分析】本題考查圖形的平移:(1)根據(jù)平移的性質(zhì),得到△ABC ≌△DEF ,得到 2 F 26 ,利用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進(jìn)行求解即可;(2)用BE BC - EC ,求解即可.【詳解】(1)解:∵平移,∴△ABC ≌△DEF .∴ 2 F 26 .∵ B 74 ,∴ A 180 - 2 + B 80 .(2)∵BC 4.5cm,EC 3.5cm ,∴BE BC - EC 4.5 - 3.5 1 cm .∴ ABC 平移的距離為 1 cm.B 能力提升1.(23-24 七年級下·海南??凇て谀┤鐖D,在 ABC中, AD ^ BC 于點(diǎn)D,E 是 AD 上一點(diǎn),若 ABD≌ CED ,BC 14,AB 10,則 CED的周長為( )A.22 B.23 C.24 D.26【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得BD ED,AB CE ,根據(jù) CED的周長為CE + ED + CD CE + BC AB + BC 即可求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解題的關(guān)鍵.【詳解】解:∵ ABD≌ CED ,∴ AB CE 10,BD ED ,∵ CED的周長為CE + ED + DC , AB + BD + DC AB + BC 10 +14 24;故選:C .2.(23-24 七年級下·江蘇南通·階段練習(xí))如圖, A, B,C 三點(diǎn)共線,D, E, B三點(diǎn)共線,且 ABD≌ EBC, AB 5, BC 12 ,則DE 長為( )A.5 B.6 C.7 D.8【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出DB, BE ,即可求解.【詳解】解:∵ ABD≌ EBC, AB 5, BC 12 ,∴ DB AB 12 , AB BE 5,∴ DE DB - BE 7,故選:C.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如圖,△ABC ≌△CDE ,若 D 35 , ACB 45 ,則 DCE 的度數(shù)為 .【答案】100 /100 度【分析】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先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出 CED ACB 45 ,再利用三角形內(nèi)角和求出 DCE 的度數(shù)即可.【詳解】解:由△ABC ≌△CDE , D 35 ,∴ CED ACB 45 ,∵ D 35 ,∴ DCE 180 - D - CED 180 - 35 - 45 100 ,故答案為:100 4.(23-24 七年級下·河南駐馬店·期末)如圖,在長方形 ABCD中 , AD∥BC , AB CD 5,AD BC 6, ADC 90 ,延長 AD 至點(diǎn) E,使DE 4,連接CE.動 點(diǎn) P 從 點(diǎn) A 出發(fā),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 AB - BC - CD - DA運(yùn)動,回到點(diǎn) A 停止運(yùn)動,運(yùn)動時間為:t 秒,當(dāng) t 的值為時,△CDP和 CDE全等.【答案】3.5或 10【分析】此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根據(jù)題意分兩種情況: CDP≌ DCE 和 CDP≌ CDE ,然后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解即可.【詳解】解:如圖所示,當(dāng) CDP≌ DCE 時,∴CP DE 4∵在長方形 ABCD中, AB 5,BC 6,∴BP BC - PC 2 ,∴ AB + BP 5 + 2 7∵點(diǎn) P 的運(yùn)動時間為每秒 2 個單位∴ t 7 2 3.5(秒);如圖所示,當(dāng) CDP≌ CDE 時,∴ DP DE 4 ,∴ AB + BC + CD + PD 5 + 6 + 5 + 4 20,∴ t 20 2 10(秒)綜上所述,當(dāng) t 的值為3.5或 10 秒時,△CDP與△DCE 全等.故答案為:3.5 或 10.5.(23-24 七年級下·河北保定·階段練習(xí))沿圖形中的虛線,分別把下面的圖形劃分為兩個全等圖形.【答案】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全等圖形,解題的關(guān)鍵是理解題意,靈活運(yùn)用所學(xué)知識解決問題.根據(jù)全等圖形的定義畫出圖形即可.【詳解】解:如圖所示:或6.(23-24 七年級下·四川樂山·期末)如圖所示, ABC≌ DEB,點(diǎn)E 在 AB 邊上,DE 與 AC 交于點(diǎn)F .(1)若 AE 4,BC 6,求線段DE 的長;(2)若 A 25 , AFD 100 ,求 DBE 的度數(shù).【答案】(1)10(2) DBE 50 【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質(zhì);(1)由 ABC≌ DEB,得到BE BC 6, DE AB,而 AB AE + BE,即可得到DE 的長;(2)由 ABC≌ DEB,得到 A D 25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得到 AFD A + D + EBD 100 ,進(jìn)而即可求解.【詳解】(1)解:解:Q△ABC ≌△DEB\DE AB,BC EB 6\ AB AE + EB 4 + 6 10∴DE AB 10 .(2)解:Q△ABC ≌△DEB\ D A 25 Q AFD A + AEF , AEF D + EBD\ AFD A + D + DBE 100 \ DBE 50 .C 綜合素養(yǎng)1.(23-24 七年級下·陜西榆林·期末)如圖,已知線段 AB 30米,射線 AC ^ AB于點(diǎn)A ,射線BD ^ AB 于點(diǎn) B ,M 點(diǎn)從 B 點(diǎn)向A 運(yùn)動,每秒走1米, N 點(diǎn)從 B 點(diǎn)向 D 運(yùn)動,每秒走 4米,M、N 同時從點(diǎn) B 出發(fā),若射線 AC 上有一點(diǎn) P ,使得△PAM 和△MBN 全等,則線段 AP 的長度為( )A.6米 B. 24米或60 米 C. 24米 D.6米或60 米【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一元一次方程的應(yīng)用,設(shè)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由題意可得BM t,AM 30 - t ,BN 4t ,分 PAM≌ MBN 和 PAM≌ NBM 兩種情況解答即可求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解題的關(guān)鍵.【詳解】解:設(shè)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由題意可得,BM t, AM 30 - t ,BN 4t ,∵ AC ^ AB,BD ^ AB ,∴ A B 90 ,當(dāng) PAM≌ MBN 時, AM BN , AP BM ,∴30 - t 4t ,解得 t 6,∴ AP BM 6米;當(dāng) PAM≌ NBM 時, AM BM , AP BN ,∴30 - t t ,解得 t 15,∴ AP BN 4 15 60米;綜上,線段 AP 的長度為6米或60 米,故選:D .2.(23-24 七年級下·陜西西安·期中)如圖,在四邊形 ABCD中, B C 120 , AB 8cm,BC 12cm ,CD 16cm,點(diǎn) P 在線段BC 上以4cm / s的速度由點(diǎn) B 向點(diǎn)C 運(yùn)動,同時點(diǎn)Q在線段CD 上由點(diǎn)C 向點(diǎn)D勻速運(yùn)動,若△BAP 與△PCQ在某一時刻全等,則點(diǎn)Q運(yùn)動速度為( )3 3A.4cm / s B. cm / s C.4cm / s或 cm / s D.4cm / s16或 cm / s2 2 3【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設(shè)點(diǎn) P 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點(diǎn)Q運(yùn)動速度為 vcm/s,則BP 4tcm ,CQ vtcm,根據(jù) B C 120 ,可得 BAP≌ CQP 或 BAP≌ CPQ ,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即可求解.【詳解】解:設(shè)點(diǎn) P 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點(diǎn)Q運(yùn)動速度為 vcm/s,則BP 4tcm ,CQ vtcm,∴CP 12 - 4t cm,∵ B C 120 ,∴ BAP≌ CQP 或 BAP≌ CPQ ,當(dāng) BAP≌ CQP 時,CQ AB 8cm1,BP CP BC 6cm,2∴ 4t 3 6,解得: t ,23∴ v 8,2v 16解得: cm / s;3當(dāng) BAP≌ CPQ 時,BP CQ vtcm,∴ 4t vt ,解得: v 4cm/s ;16綜上所述,點(diǎn)Q運(yùn)動速度為4cm/s或 cm/s.3故選:D.3.(23-24 七年級下·上海長寧·期末)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x,5,7,另一個與它全等的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3,y,5,那么以 x、y 為腰長和底邊長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等于 .【答案】17【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guān)系,解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先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出 x 和 y 的值,再根據(jù)三角形三邊之間是關(guān)系,得出該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和腰長,即可解答.【詳解】解:∵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x,5,7,另一個與它全等的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3,y,5,∴ x 3, y 7,∵3+ 3 < 7 ,∴等腰三角形底邊長為 3,腰長為 7,∴等腰三角形的周長 7 + 7 + 3 17,故答案為:17.4.(23-24 七年級下·河南鄭州·期中)如圖,在Rt△ABC 中, ACB 90 ,BC 8cm, AC 22cm ,CD為 AB 邊上的高,直線CD上一點(diǎn)F 滿足CF AB ,點(diǎn)E 從點(diǎn) B 出發(fā)在直線BC 上以 2cm / s的速度移動,設(shè)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當(dāng) t 秒時,能使 ABC與以點(diǎn)C 、F 、E 為頂點(diǎn)的三角形全等.【答案】7 或 15【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分兩種情況討論,BE CE - BC 或BE CE + BC ,進(jìn)而求得 t 的值,即可求解.【詳解】解:QCD 為 AB 邊上的高,\ BDC 90 ,Q A + ABC 90 , DBC + BCD 90 ,\ A BCD ,QCF AB ,\當(dāng)CE AC 時, CFE≌ ABC SAS ,\CE AC 22cm,\BE CE - BC 22 -8 14 cm 或BE CE + BC 22 + 8 30 cm ,\t 14 7 t 30 或 ,5 2即當(dāng) t 8或15秒時,能使 ABC與以點(diǎn)C 、F .故答案為: 7 或15.5.(23-24 七年級下·山西臨汾·期末)如圖所示,△ABC ≌△ADE,且 CAD 30 , EAB 120 ,DE∥ AC .(1)求 CAB 的度數(shù);(2)求 DFB的度數(shù).【答案】(1) 45 (2)105 【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解題的關(guān)鍵.(1)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即可得到結(jié)論;(2)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質(zhì)即可得到結(jié)論.【詳解】(1)解: Q△ABC≌△ADE ,\ DAE CAB,Q EAB 120 , CAD 30 ,\ DAE CAB 1 (120 - 30 ) 45 2 ;(2)解:QDE∥ AC ,\ D DAC 30 ,Q△ABC≌△ADE ,\ B D 30 ,\ DFB B + FAB 30 + 45 + 30 105 .6.(23-24 九年級下·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如圖,在 ABC 中, AD 為高, AC 12,點(diǎn)E 為 AC 上的一點(diǎn),AE 2CE ,連接 BE 交 AD 于點(diǎn)O, BDO≌ ADC ( DAC 和 EBD是對應(yīng)角).(1)求 BEC 的度數(shù);(2)有一動點(diǎn)Q從點(diǎn)A 出發(fā)沿線段 AC 以每秒 4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yùn)動,設(shè)點(diǎn)Q的運(yùn)動時間為 t 秒,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BOQ 的面積為 18?若存在,請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答案】(1)90 t 5 11(2)存在, 的值為 或4 4【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一元一次方程的應(yīng)用,用 t 表示出三角形的高是解題的關(guān)鍵.(1)根據(jù)題意可知 ODB 90 ,再由△BDO≌△ADC ,推出 OBD DAC ,結(jié)合 BOD AOE 即可得到 BEC ODB 90 ;(2)由△BDO≌△ADC , AE 2CE ,可推出BO AC 12, AE 8,CE 4,由(1)可知, BEQ 90 ,即 BOQ以 BO為底時高為QE ,從而推出當(dāng) 0 t < 2時,Q在線段 AE 上,此時QE 8 - 4t ,則 S1 BOQ BO ×QE 18,解之得到 t ;當(dāng) 2 t 3時,Q在線段EC 上,此時QE 4t -8,則2S 1 BOQ BO ×QE 18,解之得到 t .2【詳解】(1)解:Q在 ABC 中, AD 為高\ ODB 90 ,又Q BDO≌ ADC\ OBD DACQ BOD AOE ,\ BEA ODB 90 \ BEC 180 - BEA 180 - 90 90 (2)解:Q BDO≌ ADC , AC 12,\BO AC 12Q AE 2CEAE 2 AC 2 12 8 1 1\ ,CE AC 12 43 3 3 3由(1)可知, BEC 90 ,且Q點(diǎn)從點(diǎn)A 出發(fā),在 AC 上以 4 個單位的速度運(yùn)動,那么 AQ 4t\ BEQ 90 ,即△BOQ 以BO為底時高為QE ,如圖所示當(dāng)0 t < 2時,Q在線段 AE 上,則QE AE - AQ 8 - 4t\ S 1 1 BOQ BO ×QE 12 8 - 4t 182 25解得: t 4當(dāng) 2 t 3時,Q在線段EC 上,則QE AQ - AE 4t -8\ S 1 BO QE 1 BOQ × 12 4t -8 182 211解得: t 45 11綜上所述,存在 t 的值為 或 .4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3講 全等三角形(4個知識點(diǎn)+7大題型+18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學(xué)生版) 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浙教版).pdf 第03講 全等三角形(4個知識點(diǎn)+7大題型+18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教師版) 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浙教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