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 理解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樣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3. 知道保持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做法。學科核心素養1. 政治認同:認同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樣性,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培育和踐 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 科學精神:科學分析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正確對待中 外文化關系,引導學生對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的學科核心素養。3.公共參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有益成果,推動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點難點 重點民族文化的作用。 難點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教師準備指導學生搜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遺產、民族節日、民族服飾等相關資料,查閱民 族文化相關文獻、民族文化作用的典型案例及文化多樣性的相關論述。精選素材, 科學設置情境,精心備課。學生準備搜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遺產、民族節日、民族服飾等相關資料,查閱民族文化相 關文獻、民族文化作用的典型案例及文化多樣性的相關論述。情景導入導入一隨著國潮的崛起,當代的年輕人越來越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在婚禮類型的選擇 上,中式傳統婚禮成為人們的首選,婚禮形式也展現出多元化局面,涌現出民族 特色等其他風格,融合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的婚禮主題越來越突出。導入二視頻導入: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舞蹈《一帶一路嘉年華》。《-帶一路嘉年華》是俄 羅斯莫伊謝耶夫學院舞蹈團、喀麥隆阿蓓舞團、阿塞拜疆國立學院舞蹈團、印度 《泰姬快車》舞蹈團、吉林市歌舞團共同表演的舞蹈節目,讓人們在觀賞異國文 化的同時,體驗到一場文化之旅的視覺盛宴,使人們在文明的互鑒中越走越近。精彩課堂總議題: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 子議題一:文化的民族性情景材料一 教材第103頁“閱讀與思考”。風格迥異的建筑藝術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情景材料二 教材第104頁“閱讀與思考”。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遺址填補了《世界遺產名錄》東亞 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缺,代表了中國在五千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 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復活節島國家公園,位于智利瓦爾帕萊索區以西的太平洋的復活節島上。島上數 百尊巨石人像、至今無法破解的象形文字,為這個孤島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阿布辛拜勒至菲菜的努比亞遺址,位于埃及東南部。每年有兩天,陽光可以穿過 阿布辛拜勒神廟六十多米長的幽深通道,照在神像上,令參觀者嘆為觀止。情景材料三 世界各國服飾。議題探究:民族文化的作用。學生互動1:不同的建筑藝術、舞蹈藝術、體育運動項目、語言文字等,承載著 不同的文化內涵。請結合情景材料一,舉一兩個例子加以說明。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祭壇,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凝聚了中國 古代先賢的智慧和勞動者的心血,是中國敬天文化的結晶。古羅馬斗獸場,是古 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是無數勞動人 民智慧的結晶,成為古羅馬文化的一種象征。庫庫爾坎金字塔,是瑪雅人的杰出 建筑,又被稱為瑪雅金字塔,展現了瑪雅人厚重的歷史文化,同時散發出濃郁的 藝術氣息,是瑪雅文明存在的見證,是瑪雅文明的科學體現。三 組不同風格的建 筑物體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說明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 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示例:體育運動,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中西方體育文化存在著民族性差異。中國傳統體育的精髓在于一個“靜”字,體現出一種靜態美,注重的是保健養生的價值。在西方,“崇尚競爭”“物我二分”的思想促使西方人始終把“利”與“力” 看作健康的價值,鼓勵人們積極地追求現實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競爭,努力獲取個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語言文字,以漢字為例。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和基礎,對中華文明的傳承起著 不可替代的作用。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在它的自身結構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因素。它的形體及其變化也是一種文化,而且還是映射出中華古代文化諸多信息 的文化載體。這是由漢字形體的獨特性決定的。學生互動2:閱讀情景材料二,你還能說出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這些世界 文化遺產分別體現了什么樣的文化特色 教師點撥:中國的文化遺產有長城、明清故宮、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莫高 窟、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福建土樓、蘇州古典園林等;外國的文化遺產有埃 及的金字塔、麥加的清真寺、希臘的雅典衛城、大津巴布韋遺址、英國巨石陣、 法國凡爾賽宮、美國的自由女神雕像、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等。考古發現,良渚古城遺址有發達的稻作農業、門類齊全的手工業、燦爛的玉文化、 強大的社會組織能力和發達的水利工程。復活節島上的雕像記錄了生態的變遷。 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址,體現了古代努比亞人較高的天文科技、精湛的 建筑藝術、虔誠的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色。學生互動3:結合情景材料三,比較這些民族服飾,思考它們體現的文化特色, 思考民族文化是怎樣形成的。教師精講: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 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每個民族的文化 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同時也都或多或少借鑒融合了 其他民族的文化。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民族文化體現在民族的生活 方式、生產方式、思維方式,以及民族節日、民族服飾等方面。學生互動4:請舉一例世界文化遺產來探究文化遺產的意義和作用(或者舉一例 民族節日),并討論民族文化的作用和意義。教師精講:文化遺產是在歷史、藝術或科學及審美、人種學、人類學方面有著世 界意義的紀念文物、建筑物、遺跡等。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 志。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 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 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 感的集中表達,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的作用和意義: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在一 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 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子議題二:文化的多樣性情景材料一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強調:我們共同居住在同 一個星球上,這個星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70多億人口, 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如果 只有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一種語言,只有一種音樂,只有一種服飾,那是不可想 象的。情景材料二一首中國歌曲讓埃及前總理伊薩姆 ·沙拉夫敞開心扉。“當第一次聽 到《茉莉花》的旋律時,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我的心靈受到震顫,全身心融進 了優美的旋律中。”一篇優美古文讓意大利航天員薩曼莎神游天外。巡游星空的她在發送太空照片時, 用漢語、意大利語、英語寫下《蘭亭集序》里的名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 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從中亞古城撒馬爾罕到印尼巴厘島、從泰國曼谷到沙特利雅得,世界越來越認同這樣的中國聲音,那就是習近平主席指出的:“我們從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 共同弘揚“重和平、尚和諧、講信義、求真知′的文明真諦。我們在“文明沖突” 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導文明對話,反對文明歧視,守護世界文明多樣性。” 這也是全球文明倡議的深刻內涵。情景材料三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時指出,璀璨的亞 洲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亞洲人民期待一個和平安寧、 共同繁榮、開放融通的亞洲。我們應該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 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習近平強調,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 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議題探究: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學生互動1:如果只有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一種語言,只有一種音樂,只有一種服飾,那是不可想象的。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教師精講:“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每一 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國和各民族的政治、經 濟等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 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不論是中華文化,還是其他民族的文化, 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生互動2:討論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多元化。教師有關文化多樣性與多元文化這兩個概念,需要把握這樣幾點:一是文化有 內容、形式的差異,也有性質、層次、功能的區別,這些都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二是多元文化,特指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多樣性,如民族的、區域的、社會的, 等等;三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既意味著民族文化在觀念形態上的差異,又呈現 為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筑、風俗習慣等文化表現 形式的差異。學生互動3:結合情景材料二,思考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教師精講:世界各國都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 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 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學生互動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你是怎樣理解這句 話的 請分享你的看法。教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句話是社會學家費孝通 先生提出的不同文明之間的共處原則,被稱作是處理不同文化關系的“十六字箴 言”。意思是:每個地方都保留自己的特色,欣賞自己的美,也欣賞別人的美,這樣才能做到和諧,共同把這個世界建設成美好的社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說明文化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尊重文化多樣性。學生互動5:結合情景材料二,討論分享:我們如何“在“文明沖突′的鼓噪中 守正不移”。教師點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 性發展。世界各國都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要 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共同弘 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文明真諦。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學生互動6:小小辯論賽。在中國面向世界開放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西方的一些節日慢慢 地被一些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接受,同時也不乏有人完全抵制“洋節”。甲方:贊成過“洋節”。 乙方:反對過“洋節”。教師點評:過“洋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文化,可怕的是沒有辯證地認識 “洋節”和正確地對待“洋節”。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 當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 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課堂小結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文化各有其形態、內涵和特點。各民族間的經 濟、政治、歷史、地理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差異,各 具特色,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對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 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 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統一,是共性和個性 的統一。樹立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 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 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教學研討本課教學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補充更加鮮活的素材,通過科學 的情境設置、巧妙的問題驅動以及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圖片展示、活動課程、 辯論賽等),彰顯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樣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感悟文 化民族性、多樣性,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認同本民族的文化,樹立正確的文 化觀。課堂練習1.“一水之隔、咫尺天涯。”海峽兩岸分隔已屆70多年。辛亥革命是海峽兩岸同胞 共同的記憶,是中國成就為今天民主及現代國家的關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一 代代中華兒女為抵御外敵入侵、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前仆后繼。兩岸關 系70多年的發展歷程表明,不管兩岸同胞經歷多少風雨,有過多長時間的隔絕, 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這是因為()①傳統文化使國家整體意識在全民族得到一致認同和升華②共同記憶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③兩岸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④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開幕式倒計時表演在中國傳統歷法的時光輪轉中開篇,從第一秒鐘起就有中 國文化的意蘊;冰立方漸漸碎裂、幻化為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用“破冰” 寓意打破隔閡、互相走近,不同的雪花匯聚北京,成為一朵人類共同的雪花。匠 心獨運的開幕式()①表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日趨走向融合②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價值追求A (④)著世B (界)③民團 c (結)一②致④, 一 D (起)未④來3.習近平主席指出,各種文明本沒有沖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 百花園群芳爭艷。這一論斷是基于()①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③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推動各國文明友好對話的物質根基④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發展的活 力和動力之源。“非盡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只有 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進步。這說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走向趨同②文化具有多樣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④人類社會實踐的共性促進文化差異性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2年12月9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一阿拉伯國家峰會上發表 講話指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包容互鑒是中阿友好的價值取 向,中阿文明相互欣賞,書寫互學互鑒的歷史佳話。我們從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 智慧,共同弘揚“重和平、尚和諧、講信義、求真知”的文明真諦。我們在“文明 沖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導文明對話,反對文明歧視,守護世界文明多 樣性。這啟示我們 ()①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 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②要推動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④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在杭州舉辦,其會徽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2018年1 月,杭州亞運會組委會面向海內外征集杭州亞運會會徽設計方案。征集活動得到 了全國各地和日、韓、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部分歐美國家設計愛好者及熱心人士 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來自海內外應征作品4263件。通過多方專業評審,最終中 國美術學院袁由敏教授的設計作品“潮涌”脫穎而出,被確定為會徽設計方案,并 得到中國奧委會和亞奧理事會同意和允準。“潮涌”的主體圖形由扇面、錢塘江、錢江潮頭、賽道、互聯網符號及象征亞奧理 事會的太陽圖形六個元素組成,下方是主辦城市名稱與舉辦年份的印鑒,兩者共 同構成了完整的杭州亞運會會徽。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蘊,賽道代表體育競 技,互聯網符號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陽圖形是亞奧理事會的象征符號。錢塘江和錢江潮頭是會徽的形象核心,綠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 城市的自然特質,江潮奔涌表達了浙江兒女勇立潮頭的精神氣質,整個會徽形象 象征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潮的涌動和發展,也象征亞奧理事會大家庭團結攜手,緊密相擁,永遠向前。 運用“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的知識對杭州亞運會會徽的設計加以說明。答案與解析1.D【 解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傳統文化有先進和落后之分,不一定能夠使國家整體意識在全民族得到一致認同 和升華,①錯誤。中華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共同記憶可能有不符合時代要求的成分,②排除。“辛亥革命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 的記憶,是中國成就為今天民主及現代國家的關鍵。”這是因為兩岸人民對共同擁 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③正確。“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是 因為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④正確。故本題選D。2.C【 解析】材料中,倒計時表演在中國傳統歷法的時光輪轉中開篇,從第一秒 鐘起就有中國文化的意蘊,這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符合題 意。材料中,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閡、互相走近,不同的雪花匯聚北京,成為一 朵人類共同的雪花,這象征著世界人民團結一致,一起向未來,④符合題意。文 化具有多樣性,“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日趨走向融合”說法錯誤,①排除。中華民族 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 求,③排除。故本題選C。3.B【 解析】各種文明本沒有沖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讓本國 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爭艷。 這一論斷是基于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①④符合題意。材料強 調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②是尊重文化多樣性的要求,②不符合題意。文化不 屬于物質,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不是推動各國文明友好對話的物質根基,③錯 誤。故本題選B。4.C【 解析】文化具有多樣性,不同文化交流借鑒融合,但是不能說文化趨同,①錯誤。“非盡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意思是,不把各家的長處學到手,就無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這體現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正確。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 才能進步,說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③正確。文化差異性的 形成是因為各民族之間經濟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而非 人類社會實踐的共性,④不選。故本題選C。5.A【 解析】材料強調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相互欣賞,互學互鑒,從彼此古老文 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揚文明真諦,堅持守正不移,共同倡導文明對話,反對文 明歧視,守護世界文明多樣性。這啟示我們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 差異,理解個性,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要推動不 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①②正確。材料強 調文化具有多樣性,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不涉及繼承傳統文化, 也不涉及文化的民族性,③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6. (1)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起著維系社會生活、 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整個會徽形象象征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潮的涌動和發展,會 徽中的扇面、錢塘江、錢江潮頭等元素充分體現文化具有民族性,我們要堅守民 族文化。(2)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是發展本 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由之路。亞運會會徽包含的元 素是文化具有多樣性的充分體現,我們要尊重文化多樣性。(3)我們要在堅持各 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 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亞運會會徽的設 計體現了立足中國國情,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 文化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