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章 物態變化 訓練課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3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章 物態變化 訓練課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3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目 錄
課前 自主預習
課堂 互動理解
課前 自主預習
一、沸騰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灑在地上的水過一會就不見了,晾在太陽下的濕衣服不久后也干了,地上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作________,汽化需要________熱。
3.汽化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水變成水蒸氣進入空氣中了。
汽化

沸騰
蒸發
二、蒸發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夏天,游泳上岸后感覺涼快,原因是身上的水________吸熱, ________體表溫度。
2.蒸發在溫度低的冬天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發生。
三、液化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秋天早晨,小草、樹葉上的露水是水蒸氣________形成的小水珠。
2.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___,液化需要________熱。
蒸發
降低

液化
液化

課堂 互動理解
一、沸騰
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2.特點:液體在沸騰時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3.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4.沸騰條件:(1)達到沸點;(2)繼續吸熱。
跟蹤練習1關于水沸騰規律的實驗,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水沸騰時,大量氣泡在水中生成、上升、變小
B.水沸騰時吸熱且溫度不變
C.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
D.提高水的初溫,可縮短實驗時間
A
解析:水沸騰時,大量氣泡在水中生成、上升變大、直至到達水面,故A不正確。水沸騰時吸熱且溫度不變,故B正確。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故C正確。提高水的初溫,可縮短實驗時間,故D正確。
二、蒸發
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1)液體的溫度;(2)液體的表面積;(3)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
2.沸騰與蒸發的比較
比較項 沸騰 蒸發
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需要吸熱 不同點 發生部位 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 只在液體表面發生
劇烈程度 劇烈 緩慢
溫度條件 溫度達到沸點 任何溫度
跟蹤練習2(2023·四川成都中考)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豐富,體驗感強,深受同學們喜愛。下列實踐活動中,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蒸發的是
(  )
A.給果樹剪掉多余的枝葉 B.為移栽的瓜苗蓋上地膜
C.給山坡上的小樹苗澆水 D.將潮濕的稻谷攤開晾曬
D
解析:給果樹剪掉多余的枝葉,減小了蒸發的面積,可減慢蒸發,故A不符合題意。為移栽的瓜苗蓋上地膜,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可減慢蒸發,故B不符合題意。給山坡上的小樹苗澆水,是給樹苗補充水分,與蒸發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將潮濕的稻谷攤開晾曬,加大了液體的表面積、可加快蒸發,故D符合題意。
【點撥】 知道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并能利用這三個因素分析實際問題是解決本題的關鍵。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情況。要想加快蒸發,可以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
三、液化
1.使氣體液化的方法:
(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
2.常見液化現象:
霧、露、白氣都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冬天鏡面變“模糊”等現象是由于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附著在鏡面上。
跟蹤練習3牙醫檢查牙齒時,把小鏡子伸進口腔前先放在火上烤一烤,關于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防止口中熱的水蒸氣遇冷液化
B.僅是對鏡面進行高溫消毒
C.防止接觸口腔時病人感到太涼
D.防止鏡框受熱膨脹導致鏡片脫落
A
解析:牙醫檢查牙齒時,常拿一個小鏡子在火上烤一烤,可以提高鏡面的溫度,防止口腔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面發生液化現象,使鏡片變得模糊不清,故B、C、D錯誤,A正確。
第4節 升華和凝華
目 錄
課前 自主預習
課堂 互動理解
課前 自主預習
一、升華和凝華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物質能否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 物質能否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
2.冬天,晾在室外的濕衣服會結冰,但結冰的衣服也會慢慢變干,這個過程中冰直接________為水蒸氣。
3.嚴寒的冬天,我們會看到窗玻璃上形成美麗的冰花,這個過程中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冰涼的玻璃由氣態直接變為________,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


升華
固態
凝華
二、水循環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上水的三種狀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循環中水的狀態發生的物態變化有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水蒸氣
汽化
液化
熔化
凝華
升華
凝固
課堂 互動理解
一、升華和凝華
1.升華:(1)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2)特點:升華吸熱。
(3)常見升華現象:冰凍的衣服變干、樟腦片變小等。
2.凝華:(1)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2)特點:凝華放熱。
(3)常見凝華現象:霜、霧凇、冬天窗玻璃內表面上的冰花等。
跟蹤練習1如圖所示,下列自然現象中,由凝華形成的是(  )
B
解析:草葉上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樹葉上的霜是凝華形成的,故B正確。湖中水結成冰是凝固形成的,故C錯誤。山中彌漫的濃霧是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
【點撥】

二、水循環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華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態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會凝固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這就是雪。冰山上的積雪升華直接變成水蒸氣,升入天空。積雪熔化后變成水,匯入江河。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循環系統。
跟蹤練習2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關于水循環中的三態變化分析錯誤的是(  )
A.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飄落大地
C.高空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結成大水滴降落成為雨
D.積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滲入地下或匯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
B
解析: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收熱量從液態的水變為氣態的水蒸氣上升到空中,這是汽化現象,故A正確。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變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飄落大地,這是凝華現象,而不是凝固現象,故B錯誤。高空中高溫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降落成為雨,故C正確。雪是固態的小冰晶,熔化成液態的水,和其他降水一起匯入江河,流向大海,故D正確。
【點撥】 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于各種物態變化定義和水循環的理解,是一道基礎題。根據六種物態變化的特點分析判定。
本課結束(共20張PPT)
第1節 溫度
目 錄
課前 自主預習
課堂 互動理解
課前 自主預習
一、溫度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觀察你家里顯示室溫的溫度計,測量范圍是________℃。
2.生活中我們用________作為溫度的單位,符號是________。
3.-5 ℃讀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溫度計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測量溫度的工具是________。
2.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________的規律制成的。
-30~50
攝氏度

負5攝氏度或零下5攝氏度
溫度計
熱脹冷縮
課堂 互動理解
一、溫度及溫度計
1.溫度:我們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作溫度,用t表示。
2.液體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進行工作。
3.幾種溫度計:實驗室用溫度計、寒暑表和電子數顯溫度表等。
跟蹤練習1某同學利用藥瓶、吸管、橡皮膜和水自制的溫度計如圖所示。為了提高該溫度計的精確程度,你認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①使用更粗的吸管 ②使用更細的吸管 
③換用更大的瓶子 ④換用更小的瓶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
解析:升高相同的溫度時,使用更細的吸管,換用更大的瓶子,液柱的高度變化越大,溫度計的精確度越高。故A、C、D錯誤,B正確。
【點撥】 掌握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液柱的高度變化越大,溫度計的精確度越高。
二、了解溫度的單位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沸水的溫度為100 ℃。將0 ℃和100 ℃之間分成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 ℃。-3 ℃讀作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跟蹤練習2下列關于溫度的估計不正確的是(  )
A.家用普通冰箱冷凍室的溫度約為-40 ℃
B.適宜的洗澡水溫度約為40 ℃
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環境溫度為23 ℃左右
D.長春地區夏天最高氣溫可達35 ℃
【點撥】 本題考查對常見物體或環境溫度的認識,結合對生活的了解,選出正確的選項。
A
解析:家用普通電冰箱冷凍室的溫度在-18 ℃左右,故A錯誤。人的正常體溫在37 ℃左右,洗澡水的溫度應該略高于體溫,在40 ℃左右,故B正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在23 ℃左右,故C正確。長春地區夏天最高氣溫可達35 ℃,故D正確。
三、溫度計的使用
1.使用溫度計前,首先要看清測量范圍,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
2.在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正確的方法如下:
(1)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2)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物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3)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的液面相平。
跟蹤練習3在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實驗中,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
①選用測量范圍合適的溫度計
②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③正確讀出溫度示數并記錄結果
④將溫度計從水中取出
⑤將溫度計玻璃泡正確浸入水中,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
A.②①⑤③④ B.①②⑤③④
C.②①⑤④③ D.①②⑤④③
A
解析:正確使用步驟為估計被測水的溫度;選用測量范圍合適的溫度計;將溫度計玻璃泡正確浸入水中,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正確讀出溫度示數并記錄結果;將溫度計從水中取出。故正確的排序為②①⑤③④。故選A。
第2節 熔化和凝固
目 錄
課前 自主預習
課堂 互動理解
課前 自主預習
一、物態變化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請你寫出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質的三種狀態之間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轉化。
二、熔化和凝固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________。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在減少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___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
2.請你總結海波和石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海波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________,石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________。
固態
液態
氣態
可以
0 ℃
不變
不變
升高
三、熔點和凝固點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________。
2.請你寫出燈絲的材料用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1.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但必須繼續加熱,這表明晶體熔化過程________,相反,凝固過程要________。非晶體的熔化過程要________,凝固過程要________。
2.北方的冬天,有經驗的菜農會在菜窖里放幾桶水,這是利用水________時
________熱,從而使地窖的溫度不致太低。
0 ℃
鎢的熔點高
吸熱
放熱
吸熱
放熱
凝固

課堂 互動理解
一、探究熔化和凝固的規律
1.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2.海波和石蠟熔化和凝固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海波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2)石蠟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一直升高。
3.晶體與非晶體
(1)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如冰、海波、各種金屬等。
(2)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升高,如石蠟、松香、玻璃等。
跟蹤練習1在探究石蠟和海波的熔化規律時,小梅根據實驗目的,進行了認真規范的實驗,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四個選項不正確的是
(  )
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石蠟的溫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海波的溫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A.石蠟是非晶體
B.海波熔化時的溫度是48 ℃
C.海波在熔化過程中不需要吸熱
D.42 ℃時,海波的狀態是固態
C
解析:由題表中數據可知,海波從第4 min到第9 min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海波是晶體;而石蠟在整個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所以石蠟是非晶體,故A正確。在4~9 min時,海波吸收熱量,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48 ℃不變,故海波熔化時的溫度是48 ℃,故B正確。海波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海波的熔化溫度是48 ℃,42 ℃時的海波還沒有開始熔化,是固態,故D正確。
【點撥】 本題是探究海波和石蠟的熔化規律,考查了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區別和物質狀態的判斷。
二、熔點和凝固點
比較項 晶體 非晶體
定義 有熔點的固體 無熔點的固體
熔化 熔點 有 無
圖像
特點 AB段:持續吸熱,溫度升高,為固態。BC段:持續吸熱,溫度不變,為固液共存態。CD段:持續吸熱,溫度升高,為液態。熔點為T0 整個過程,持續吸熱,溫度升高
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不斷吸熱 吸收熱量
比較項 晶體 非晶體
凝固 凝固點 有 無
圖像
特點 AB段:持續放熱,溫度降低,為液態。BC段:持續放熱,溫度不變,為固液共存態。CD段:持續放熱,溫度降低,為固態。凝固點為T0 整個過程,持續放熱,溫度降低
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不斷放熱 放出熱量
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跟蹤練習2右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5 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態
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
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15 min
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 ℃
D
解析:有一段時間該物質吸熱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該物質從t=3 min開始熔化,到t=6 min結束,故在t=5 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A錯誤。在BC段,該物質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該物質從t=12 min開始凝固,到t=15 min凝固結束,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3 min,故C錯誤。該物質凝固時對應的溫度是45 ℃,凝固點為45 ℃,故D正確。
本課結束(共15張PPT)
第5節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變化問題
廚房中的物態變化現象
現象 物態變化知識 解釋
加熱一段時間,鍋內(燒水壺內)水開了 沸騰 當水的溫度達到沸點時,繼續加熱,水開始沸騰,水轉變為水蒸氣
鍋內(燒水壺內)水燒開時,鍋上方有大量“白霧” 沸騰、 液化 水沸騰時,會有大量的水蒸氣產生,“白霧”是高溫水蒸氣遇到周圍較冷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滴
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后,在離壺嘴一定距離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 液化 “白氣”是高溫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從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從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氣”
現象 物態變化知識 解釋
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讓砂鍋離開火爐,水將在鍋內繼續沸騰一會兒 沸騰的 條件 砂鍋離開火爐后,砂鍋底的溫度高于鍋內水的沸點,鍋內的水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到沸點
當湯煮沸要溢出鍋時,迅速向鍋內加冷水或揚(舀)起湯,可使湯的溫度降至沸點以下 沸騰的 條件 加冷水,冷水的溫度低于沸騰的湯的溫度,混合后,冷水吸熱,湯放熱,鍋中湯的溫度降低。把湯揚(舀)起的過程中,由于空氣的溫度比湯的溫度低,湯放熱,溫度降低,湯倒入鍋內后,它又從沸湯中吸熱,使鍋中湯的溫度降低
現象 物態變化知識 解釋
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 沸騰的 特點 水沸騰后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只會加快水的汽化,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后,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 蒸發 蒸發吸熱,湯的表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水分的蒸發,減慢了水的蒸發吸熱,使湯的溫度降低得慢
新鮮蔬菜加保鮮膜或放置在冰箱內 蒸發 減小液體的表面積,降低液體的溫度,減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速度都可以減慢液體的蒸發
現象 物態變化知識 解釋
液化氣罐里面的燃料是液態的 液化 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使用時,通過減壓閥使其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燃燒
裝水的鋁鍋燒不壞,沒水的鋁鍋干燒容易被燒壞 熔化、 熔點、 沸點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鋁的熔點約為660 ℃,民用液化氣火焰的溫度為1500~1 900 ℃。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干,鋁鍋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 ℃,達不到鋁的熔點,故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火焰的溫度高于鋁的熔點,不一會兒鋁鍋的溫度就會達到鋁的熔點,鋁會熔化,鍋被燒壞
夏天自來水管的管壁大量“出汗” 液化 自來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墻內,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
現象 物態變化知識 解釋
夏季從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飲料瓶外壁有水珠 液化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飲料瓶液化成小水珠
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凍肉,外層有一層霜 凝華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很冷的凍肉,凝華成霜
當鍋燒得溫度較高時,灑點水在鍋內,能聽到“吱吱”的聲音,并看到冒出大量的“白氣” 汽化、 液化 水先迅速沸騰,形成大量的氣泡,氣泡破裂發出“吱吱”的響聲,破裂的氣泡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氣”
本章 梳理延伸
目 錄
本章知識梳理
專題歸納復習
探究學習活動
本章知識梳理
專題歸納復習
專題歸納一 六種物態變化辨析
典型分析1
小組同學做對比實驗,如圖所示,在甲、乙兩個相同杯子中分別放入適量的冰塊和干冰。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杯內物塊均變小。甲杯內有液體出現,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內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層薄霜生成。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
A.冰塊變小是凝固現象,干冰變小是升華現象
B.冰塊變小需要吸熱,干冰變小需要吸熱
C.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現象,薄霜生成是凝華現象
D.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熱,薄霜生成需要吸熱
B
解析:冰塊變小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干冰變小是升華現象,需要吸熱,故B正確,A錯誤。小水珠生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薄霜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故C、D錯誤。
專題歸納二 熔化和凝固圖像
典型分析2右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物質是非晶體
B.該物質在BC段時,處于液態
C.該物質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溫度改變
D.該物質的熔化時間是10 min
D
解析:由題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即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雖然不斷吸熱,溫度卻不變,處于固液共存態,該物質是晶體,故A、B、C錯誤。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從第10 min開始熔化,到第20 min結束,熔化過程持續了10 min,故D正確。
探究學習活動
典型分析3中華古詩文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
A.“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蠟燭“流淚”是熔化現象
B.“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A
解析:蠟燭“流淚”是固態的蠟熔化為液態的蠟,故A正確。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錯誤。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固態的冰晶,故C錯誤。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液態的小水滴,故D錯誤。
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铜川市| 康保县| 饶阳县| 赣榆县| 西乌珠穆沁旗| 封丘县| 樟树市| 惠来县| 凤冈县| 龙胜| 临洮县| 五指山市| 牙克石市| 普定县| 观塘区| 砀山县| 读书| 宝丰县| 延安市| 津南区| 汤原县| 库尔勒市| 齐齐哈尔市| 克什克腾旗| 蕉岭县| 巴塘县| 巴中市| 龙州县| 桓台县| 永康市| 清河县| 米林县| 郸城县| 衡水市| 会同县| 保山市| 玉树县| 文水县| 奉贤区|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