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浙教版 七年級上創設情境刺胞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什么是無脊椎動物?體內無脊椎骨。無脊椎動物有哪些類群?它們的形態結構特點有哪些?在動物界中,還有體內有脊椎骨的動物,是脊椎動物。輻射對稱,一個開口;扁平、有背腹、左右之分,一個開口;細長,有口有肛門細長、體節構成;身體柔軟、有殼;身體和附肢分節體表長滿棘探究實踐請你仔細觀察圖中四類動物的骨骼,它們有什么明顯的相同之處?身體背部有一條脊柱,脊柱有許多塊脊椎骨組成。探究實踐魚、蛙、蛇、鳥、虎等動物,它們的身體背部都有一條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的脊柱,這樣的動物稱為脊椎動物。根據形態結構特點的不同,可以將它們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金魚青蛙眼鏡蛇鴿子東北虎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探究實踐魚類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占脊椎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江、河、湖、海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魚類生活在水中,魚兒離不開水。淡水魚海水魚探究實踐探索活動1.取一條鯽魚,將它放在解剖盤中,觀察它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摸一摸魚的體表,有什么感覺?外形特點:體形流線型、體表有鱗片,有鰭。觸摸鯽魚的體表, 體表黏滑,鱗片上覆蓋有一層粘液。2.輕輕掀開鰓蓋,仔細觀察其顏色和結構。想一想,鰓為什么是鮮紅色的?鰓的結構有什么特點?鮮紅色說明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鰓中有大量鮮紅的鰓絲組成。探究實踐3.將鯽魚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觀察它是怎樣運動的。鯽魚的運動方式主要是游泳,依靠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來獲得動力。 尾鰭控制魚體的游動方向,鯽魚的背鰭、胸鰭和腹鰭幫助魚體保持平衡。各種鰭在游泳過程中相互協調。4.用滴管吸取一些火龍果汁,慢慢地滴在鯽魚嘴的前方,觀察果汁是怎樣流動的。果汁從口中流入,從鰓蓋后緣流出來。5.觀察完成后,將魚迅速放回干凈的水中。探索活動探究實踐探究實踐魚類有哪些形態結構特點與其水生生活相適應?⑤用鰭游泳:③鱗片表面有黏液:身體軀干與尾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完成運動。水中運動時可減小水的阻力。①身流線型:②體表覆蓋鱗片:保護身體。水中運動時可減小水的阻力。④用鰓呼吸:含大量毛細血管豐富的鰓絲,有了利于氣體交換。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類的重要食物之一,漁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探究實踐養金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建議在家里飼養幾條小型觀賞魚,為你的學習和生活增添些樂趣!思考與討論(1)一個容器中不能放送過多金魚;(2)經常換水,保持水質干凈;(3)給水中通氣,保持水中有足夠氧氣;(4)可以在水中同時種植一些水草;(5)定期提供光照;(6)定期喂食,但不能過勤;……探究實踐青蛙是最常見的兩棲動物:青蛙的一生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分別生活在哪里?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形態上有哪些顯著的變化?生活環境 形態特征 幼體成體在水中陸地上或水中有尾無四肢無尾有四肢用鰓呼吸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像青蛙這樣的動物稱為兩棲動物。兩棲動物是動物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類型。探究實踐現存的兩棲動物種類比較少。你了解圖中的兩棲動物嗎?大鯢蠑螈牛蛙樹蛙疣螈蟾蜍探究實踐地球上出現最早的真正的陸生動物是爬行類動物。蜥蜴、蛇、龜、鱉、鱷都是常見的爬行動物。鱷魚眼鏡蛇陸龜蜥蜴鱉爬行動物通常以身體貼地爬行,用肺呼吸,體表覆蓋的鱗片或甲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夠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爬行類適應陸地生活的結構特征:探究實踐恐龍恐龍是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科學研究表明,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地球上到處生活著各種恐龍,它們占據了地球上的天空、陸地和水城。恐龍是所有古生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類群,它們曾經是當時地球上的統治者,但由于某種原因滅絕了。如果有興趣,不妨去收集相關資料,做進一步了解。科學閱讀恐龍復原圖探究實踐天高任鳥飛,人們談到鳥類時往往會想到它們出色的飛行能力。除了企鵝、鴕鳥等少數幾種鳥外,絕大多數鳥都善于飛行。鳥類的哪些形態結構特點使其能夠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呢?探究實踐探索活動觀察下圖,說說鳥類有哪些適于飛行的特點。④胸肌和胸骨發達:可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①身體流線型:減小飛行時的阻力;②體表被毛,前肢變成翼,翼上有大型羽毛:利于飛行;胸肌③骨骼輕、薄、堅固:可減輕體重,利于飛行;探究實踐麻雀、鸚鵡、天鵝、丹頂鶴以及各種家禽等都屬于鳥類。鳥類與人類關系密切,許多鳥類捕食農林害蟲,雞、鴨等各種家禽則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鳥的體溫: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體溫卻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不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恒溫動物。探究實踐為了保護鳥類,國務院決定將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在此期間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實踐活動請設計一個愛鳥周活動,撰寫活動方案。如果有條件,可在適當時間組織實施愛鳥周活動。探究實踐草原上奔馳的馬、 森林中攀援的猴、原野上漫步的象、大海里遨游的鯨、天空中飛翔的蝙蝠.....它們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屬于哺乳類,一般稱其為哺乳動物。馬 猴 象鯨 蝙蝠 大熊貓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和哺乳。哺乳類的共同特點:胎生和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探究實踐導盲犬、警犬、牛、馬等是人類生活、生產的重要幫手。如今,有些人缺乏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大肆捕獵野生動物,使野生動物數量銳減,甚至瀕臨滅絕,并屢屢導致野生動物身上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傳染給人類,引發傳染病。豬、牛、羊等家畜都是由野生哺乳動物馴化來的,是人類重要的肉食來源。類 別 動物名稱 特征哺乳類 鳥 類 爬行類 兩棲類 魚 類 探究實踐實踐活動相信你一定有特別喜歡的動物,對照所學知識先歸納這種動物的特征。貓鴿子蛇青蛙金魚身體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身體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用肺呼吸,飛翔貼地爬行,體表有干燥的鱗片,用肺呼吸幼體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成體在陸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用肺和皮膚呼吸。在水中,體表有鱗片,用鰭游泳,用鰓呼吸。探究實踐實踐活動你最喜愛的脊椎動物是什么?請班里的同學提問,你只回答“是”或“不是”。直到某個提問的同學猜出了你喜歡的動物的大致種類,就算該同學獲勝。依據:每一類脊椎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遷移應用1.現有如下動物:①蜘蛛,②鯽魚,③蚯蚓,④狗。小鄭同學把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①③;另一類是②④,你認為他的分類依據是( )A.是否有脊椎骨 B.體溫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卵生A2.蝙蝠像鳥類樣能夠飛翔,但它仍被歸為哺乳類,這是因為蝙蝠具有的特點是( )A.胎生哺乳 B.能飛行C.體溫恒定 D.用肺呼吸A遷移應用3.海馬用鰭輔助運動,用鰓呼吸,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而且終身生活在水中。據此判斷下列動物中與海馬同屬一類的是( )A.河馬 B.海豚 C.甲魚 D.鯊魚D5.下列不屬于家鴿適應飛翔的特點的是(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強 B.直腸很短,不存糞便C.無膀胱,不存尿液 D.體溫恒定,適應能力強4.在動物的進化歷程中,最早成為真正陸生脊椎動物的是( )A.鳥類 B.爬行類C.兩棲類 D.哺乳類BD遷移應用6.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回答下列問題:(1)①、②與圖中其它動物的主要區別是身體內部沒有________。若根據體溫是否恒定進行分類,圖中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________。(填序號)(2)③的生殖和發育必須在________進行,幼體用________呼吸。(3)將以上動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A.①②④③⑥⑤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④③⑤⑥脊椎骨⑤⑥水中鰓B板書設計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類 別 形態特征體內有脊椎骨 脊椎 動物 魚類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 身體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身體被羽毛,前肢特化,用肺呼吸,飛翔貼地爬行,體表有干燥的鱗片,用肺呼吸幼體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成體在陸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用肺和皮膚呼吸。在水中,體表有鱗片,用鰭游泳,用鰓呼吸。水生 低等陸生 高等動物的形態結構都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核心概念聚焦1.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 )A.水生還是陸生 B.有無脊椎骨 C.有無翅膀 D.體型的大小2.如圖六種動物分成甲、乙兩類的分類依據是( )甲 乙A.水生還是陸生 B.是否胎生哺乳 C.體溫是否恒定 D.是否具有脊椎骨3.下列歸類中正確的一組是( )A.鯽魚、黃魚、海豚、鯨均屬于魚類 B.青蛙、蟾蜍、娃娃魚屬于兩棲類C.鸚鵡、孔雀、蝙蝠均屬于鳥類 D.蛇、蚯蚓、揚子鱷屬于爬行類4.據報道,21世紀10年代已有467個物種滅絕,2020年我國珍稀物種長江白鱘也滅絕了。長江白鱘是一種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的動物,它在長江流域少有天敵。棲息地被破壞、過度捕撈、河流污染,是造成它滅絕的主要原因。長江白鱘在動物分類上屬于( )A.魚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哺乳類5.蝙蝠像鳥類樣能夠飛翔,但它仍被歸為哺乳類,這是因為蝙蝠具有的特點是( )A.胎生哺乳 B.能飛行 C.體溫恒定 D.用肺呼吸6.“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下列關于鳥類適應飛行功能的形態結構特點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身體流線型一-減小飛行阻力 B.體內有許多氣囊一-進行氣體交換C.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輕便又牢固 D.胸肌發達-牽動兩翼完成飛行7.哺乳動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與下列哪項特征有關?( )A.體溫恒定 B.胎生哺乳 C.分布廣泛 D.牙齒有分化8.《本草綱目》用“部”、“類”等分類等級對藥用動物進行了分類,其中將畜類、獸類等歸入獸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則獸部相當于動物分類中的( )A.兩棲類 B.爬行類 C.鳥類 D.哺乳類9.海馬用鰭輔助運動,用鰓呼吸,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而且終身生活在水中。據此判斷下列動物中與海馬同屬一類的是( )A.河馬 B.海豚 C.甲魚 D.鯊魚核心素養提升10.圖是根據生物的相似點和不同點進行分類的圖示,其中A類是以胎生、哺乳為依據進行的分類,則B、C類的分類依據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體溫恒定 ③卵生 ④心臟四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詩中的鶯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體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變為翼 ③體內有氣囊 ④胎生哺乳 ⑤體溫恒定A.①②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12.如圖中圓圈表示三種生物本身具有的特點,重合部分則表示它們的共同特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陸生動物C.F可以表示體溫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13.下列關于脊椎動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脊椎動物的身體背部都有一條脊柱B.脊柱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C.自然界中脊椎動物數量比無脊椎動物多D.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五大類14.小科同學前往動物園參觀的研學旅行活動,①蝙蝠、②鱷魚、③孔雀這三種動物在小科的參觀路線(如圖)中,它們的“出場”順序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15.神秘的江南精靈——安吉小鯢(如圖)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其珍稀程度堪比大熊貓、揚子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鯢和大熊貓都有脊椎骨 B.小鯢和大熊貓體溫都恒定C.小鯢和揚子鱷體表都有鱗片 D.小鯢和揚子鱷都用鰓呼吸16.“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由于人們對鯊魚“魚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種鯊魚瀕臨滅絕。其實“魚翅”營養價值不及豬皮,其中超標的汞更會危及食客的健康。(1)鯊魚的“魚翅”,實際上是運動器官--鰭,鯊魚依靠它在水中游泳。鯊魚屬于 (填“魚類”或“哺乳類”)。(2)下列動物中,與它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 A.海馬 B.海豚 C.海龜 D.海葵(3) 為了保護鯊魚,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創新素養應用17.溫州沿海灘涂上有一種有趣的魚——彈涂魚 (如圖)。因其能在灘涂上跳躍,所以又叫“跳跳魚”。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1)根據彈涂魚的形態特征,生物學上把彈涂魚歸為魚類,據圖尋找其證據是______。(2)大部分魚類如果離開了水很快就會缺氧窒息而死,而彈涂魚卻能較長時間在灘涂上生活。彈涂魚的下列結構特征與生活習性能支持其在灘涂上生活的是______。(可多選)A.生活在水底洞穴中,以藻類為食B.它的鰓腔內能夠存儲水分維持鰓的呼吸C.水溫低于10℃時, 可深居穴洞,休眠保暖過冬D.用泥漿保持身體濕潤,使富含毛細血管的皮膚輔助呼吸參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B 2.D 3.B 4.A 5.A 6.B 7.A 8.D 9.D核心素養提升10.B 11.C 12.D 13.C 14.B 15.A16.(1)魚類 (2)A(3)不購買、不食用魚翅、進行保護鯊魚的宣傳創新素養應用17.(1)它具有魚類的特征,如用鰓呼吸,用鰭運動等 (2)B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核心概念】5.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學習內容與要求】5.2 地球上存在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類型的生物⑤觀察有代表性的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說出這些動物的主要特點,描述其形態和生活習性。⑥觀察和描述常見生物的生活環境,感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了解脊椎動物的基本概念;能說出五大類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及與生活環境相適應;了解五大類脊椎動物的主要代表動物。2.科學思維:運用比較、分類的科學方法,體會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它的功能、生活環境相適應。3.探究實踐:通過對圖文資料的分析和比較和探索活動,歸納出五大類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4.態度責任: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運用分析和比較來初步掌握各類脊椎動物的主要形態結構特征及生活環境,體會動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讓學生結合特例來理解脊椎動物的分類方法,也理解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教學思路】脊椎動物的判斷→各類動物的特點與生活環境適應→鞏固應用猜動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什么是無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有哪些類群?它們的形態結構特點有哪些? 在動物界中,還有體內有脊椎骨的動物,是脊椎動物。 通過復習,導 入新課。脊椎動物的概念 請你仔細觀察圖中四類動物的骨骼,它們有什么明顯的相同之處?(圖片) 相同:身體背部有一條脊柱,脊柱有許多塊脊椎骨組成。 概念: 魚、蛙、蛇、鳥、虎等動物,它們的身體背部都有一條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的脊柱,這樣的動物稱為脊椎動物。 根據形態結構特點的不同,可以將它們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學會觀察,歸納。 圖片展示熟悉的動物,對脊椎動物的類群有了初步直觀認識。魚類 魚類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占脊椎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江、河、湖、海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 魚類生活在水中,魚兒離不開水。 探索活動: (1)看外形,摸體表,觀察鰓和呼吸,觀察運動 (2)歸納:魚類有哪些形態結構特點與其水生生活相適應? 思考與討論: 養金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建議在家里飼養幾條小型觀賞魚,為你的學習和生活增添些樂趣! (1)一個容器中不能放送過多金魚; (2)經常換水,保持水質干凈; (3)給水中通氣,保持水中有足夠氧氣; (4)可以在水中同時種植一些水草; (5)定期提供光照; (6)定期喂食,但不能過勤; …… 認識與的生活環境 通過實驗和視頻,有利與認識魚的結構特點。 學以致用兩棲類 青蛙是最常見的兩棲動物:(PPT圖片) 像青蛙這樣的動物稱為兩棲動物。兩棲動物是動物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類型。 現存的兩棲動物種類比較少。你了解圖中的兩棲動物嗎?(PPT圖片)爬行類 地球上出現最早的真正的陸生動物是爬行類動物。 蜥蜴、蛇、龜、鱉、鱷都是常見的爬行動物。(PPT圖片) 爬行類適應陸地生活的結構特征: 爬行動物通常以身體貼地爬行,用肺呼吸,體表覆蓋的鱗片或甲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夠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 觀察圖片和自己的經驗歸納特征鳥類 天高任鳥飛,人們談到鳥類時往往會想到它們出色的飛行能力。除了企鵝、鴕鳥等少數幾種鳥外,絕大多數鳥都善于飛行。 鳥類的哪些形態結構特點使其能夠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呢? 探索活動: (1)觀察下圖,說說鳥類有哪些適于飛行的特點。 (2)歸納: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 鳥的體溫:不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恒溫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體溫卻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 鳥類與人類關系: 麻雀、鸚鵡、天鵝、丹頂鶴以及各種家禽等都屬于鳥類。鳥類與人類關系密切,許多鳥類捕食農林害蟲,雞、鴨等各種家禽則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 實踐活動:為了保護鳥類,國務院決定將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在此期間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 請設計一個愛鳥周活動,撰寫活動方案。如果有條件,可在適當時間組織實施愛鳥周活動。 引出問題“有什么特征適于飛行?” 學習中始終貫穿“形態結構與環境相適應” 動物按體溫分類 在課外完成哺乳類 草原上奔馳的馬、 森林中攀援的猴、原野上漫步的象、大海里遨游的鯨、天空中飛翔的蝙蝠.....(圖片) 它們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屬于哺乳類,一般稱其為哺乳動物。 哺乳類的共同特點: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和哺乳。 胎生和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哺乳與人類關系: ①人類對野生哺乳動物的強化:如豬、牛羊等家畜; ②訓練動物為人類服務:導盲犬、警犬、牛、馬等是人類生活、生產的重要幫手; ③人類對動物的傷害反而傷及自身:有些人缺乏動物保護意識,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使野生動物數量銳減,甚至瀕臨滅絕,并屢屢導致野生動物身上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傳染組人類,引發傳染病。 ④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人類應該保護動物及其生存的環境。猜動物游戲 實踐活動: (1)歸納各類群的特征 (2)猜動物:請班里的同學提問,你只回答“是”或“不是”。直到某個提問的同學猜出了你喜歡的動物的大致種類,就算該同學獲勝。如圖: 分2步實施,強化動物的特征的理解和運用,增強學習的興趣。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 教學設計.docx 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 (共28張PPT).pptx 考試這樣考--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docx 觀察魚的形態及運動 呼吸.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